首页 > 文章中心 > 扩张型货币政策

扩张型货币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扩张型货币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扩张型货币政策范文第1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手段。通过紧财政与紧货币、紧财政与松货币、松财政与紧货币、松财政与松货币等方式的搭配,调控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均衡。这一次,中央提出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深思熟虑,很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

十年前,亚州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沉重打击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中国也深受影响。在通货紧缩的经济背景下,中央果断提出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战略方针。针对需求不足的经济态势,中央实施了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并设计了适当的货币政策与之匹配。从总体上说,这一宏观调控政策可视为松财政与松货币的组合。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是切合实际的。在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的拉动下,中国经济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从2001年起走向回升。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央将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修改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连年增发国债的做法就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淡出的。

2003年下半年以来,受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尽管我们采取了―系列调控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这一压力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消除。加上2007年所出现的涨幅高达4.5%的消费品价格形势,使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迫切性进一步凸显出来。“从紧的货币政策”就这样应运而生。我们可以看到,2007年,央行已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释放出货币政策从紧的信号。

面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调整,企业界首先要对由此引发的经济走向有一个清醒的判断。

――由于从紧,货币投放量将降低增长速度,从而减少资本流动性过剩,银根将由此而转向偏紧。

――由于从紧,投资增长将有所减弱,从而收缩对投资品的需求,引发投资品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现象。

――由于从紧,出口贸易所需信贷将有所压缩,进而影响到出口增长。外需拉动力的下降,对整个市场结构将造成重大影响。

扩张型货币政策范文第2篇

2004年的电子政务市场整体规模将“温和”增长,增长率在10%至15%之间,跳跃式 的飞速增长2004年不会出现。

我国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经过5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政府电子政务需求将转为以较为 “温和”的方式增长

1999年初,数十家政府部门共同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标志着电子政务在全国范围 内全面展开。经过5年的发展,政府部门的IT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

当然,尽管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初步完成之后,政府仍会在提高政务效率方面有很大的需 求,但是,支持电子政务高速增长的主要需求来自于IT基础设施建设,而在现有基础设施之 上挖掘进一步的应用(即电子政务投入达到一定基数之后)则不会再支持电子政务市场的高速 发展。

2004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走向将支持电子政务以较为“温和”的方式增长

1.货币政策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 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央行的“紧急刹车”,即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增长,预计此紧缩型的货币政 策会持续贯穿整个2004年。这一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到IT服务商的经营策略,最为显而易见 的就是IT服务商获得银行商业贷款的难度加大,筹资成本提高。而伴随紧缩的货币政策,IT 服务商试图通过股市直接融资的难度亦增大。这势必影响到IT服务商实施扩张型的经营策略 。

2.财政政策

政府电子政务支出也是政府拉动GDP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2004年的GDP增长最为乐观的 估计是与2003年持平,而政府财政预算对电子政务的支出亦不会出现出人意料式的“跳跃式 ”增长。

电子政务由“盲目式扩张支出”转向“谨慎和理性支出”决定了2004年电子政务会以较 为“温和”的方式增长

政府电子政务支出已经由盲目扩张转向谨慎理性投资。有两个标志:一是政府在电子政 务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二是有关部门推行电子政务项目监理制度。

1.电子政务标准化

具体包括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2.电子政务推行监理制度

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以下项目应当实施监理:

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的大中型信息系统工程项目;

国家政策性银行或者国有商业银行规定使用贷款需要实施监理的项目;

涉及国家安全、生产安全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

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和第三方监理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政府在项目审批和支出方面趋于 理性化,不会再像电子政务刚开展头一两年内过于追求规模而很少注重成本和效果。

在电子政务市场中,厂商推动需求的力量远小于政府需求拉动的力量

上述前三个论据更多是从政府政务需求的角度来说明,那么,在市场需求将“波澜不惊 ”的2004年,IT服务厂商作为供给方是否有可能“推动”市场实现“跳跃式”增长呢?我们 认为不大可能。原因如下:

1.过去几年的事实证明,电子政务市场主要是由政府需求拉动的,而且,目前并未出 现此种趋势正在改变的迹象;

2.针对政府部门,IT服务厂商非常缺乏令目标市场感到兴奋的“杀手级”应用;

扩张型货币政策范文第3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央行支持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中央银行有责任促进金融业自身有序发展,以确保中国金融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二是指中央银行有责任创造稳健高效的货币金融环境和发挥金融对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央行支持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按照可持续、相协调、高效率的原则来界定发展的概念。其一,经济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包括金融运行相对稳健,金融风险有效防治,金融经济增长点呈现持续、内生和升级的态势。其二,经济发展应该是相协调的,包括金融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货币供应及贷款增长与经济运行态势基本适应;金融与经济在需求带动机制和供给带动机制交替作用中有效实现共同发展,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深化程度在一段时间内应持续提高。其三,经济发展应该是高效率的,包括金融的行业发展模式逐步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率刺激型转变,资本利润率为标志的微观效率指标与资产负债规模为标志的微观规模指标动态互动,社会融资效率、金融服务质量和经济增长效益均呈上升趋势。

三、央行支持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防止三种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要防止将央行的工作职责与履行职责的目标相互混淆,导致央行履行职责不同程度地脱离金融经济运行的实际。二是要防止“重保一方金融平安,轻促一方金融发展”的认识偏差,导致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金融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不足,进而危及国家金融安全。三是要防止将加强金融监管与推进金融业市场化相互对立,重蹈“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形成风险监管与市场效率的双重缺失。

富于创造性,认真解决金融

经济运行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创建稳定货币环境,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币值稳定的目标不仅要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取得内部平衡,还要在对内币值与对外币值之间取得外部平衡。中介目标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并与最终目标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量联系。货币政策规范要坚持积极反馈、相互协调的原则。在保证中央银行信息占优势的前提下,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解决货币政策的动态非一致性问题。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配合,合理安排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强化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调控服务的功能,理顺货币政策部门事前调控与监管部门事后监管的关系。

要合理构建我国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框架。一是再贷款的功能应强调对稳健银行的临时流动性支持,弱化其调节基础货币功能、最终贷款人的功能尤其是支持中小金融机构长期性资金需要的功能。二是强化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的调节功能,弱化再贴现对票据市场和中小银行发展的附属作用,推进再贴现利率与代表性市场利率的直接挂钩。三是将公开市场业务重点限定在防御性操作方面,减轻央行对国库券市场利率形成的过度影响。四是窗口指导功能要突破信贷结构指导,拓展到对银行金融创新、市场细分和全面发展等方面。今后中央银行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较多地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增长速度之和。

二、促进金融增长模式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在宏观方面,要促进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金融政策对经济主体行为的驱动力,加大货币资金对国民经济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流通速度和使用效率。要调控金融资源配置的集中度,保证资金对朝阳行业和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有效供给,强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竞争机制。通过金融政策、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的调整,促进金融资源向有效益的中心城市和地区转移,带动生产要素跨区域优化组合。

在微观方面,金融机构要顺应包括自身在内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深化的要求,摈弃“讲规模,求数量”的粗放型运作模式,在发展理念上确立以“经营效益为先,风险控制为重”的战略思想,在经营过程中强调以效益最大化及其相应变体为指导原则,全面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适应集约型经营和市场需求,建立统一、集中、高效的管理体系,增强组织的协调和统筹能力。强化信贷资产扩张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以集约比例为主的规模控制,以资本利润率、不良资产率等效益型指标作为评定经营水平的标准。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开拓中间业务,合理调整金融资产结构和布局,提高金融资产的盈利和抗风险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清收和消化不良资产,摸索信贷退出和再进人的有效途径,通过重组、兼并、产权转让等多种手段实现信贷资产载体的位移。

三、强化金融监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扩张型货币政策范文第4篇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2010)认为,在金融危机管理实践过程中,中央银行灵活有效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成为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危机的核心措施和重要手段。[2]此外,在常规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常包括短期利率与货币供给;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以日本银行和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通常采取非常规手段,例如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大量购买长期国债与机构债券,达到降低信贷利差进而影响长期利率的目的。此类政策极大地改变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造成其规模的扩张或结构的改变,从而有效地降低长期利率和刺激经济快速复苏。因此,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两国央行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中资产负债表的操作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其应对危机事态的操作措施和最新的前沿动向,对我国综合运用资产负债表以及吸收相关经验都大有裨益。

二、日本银行的“数量宽松”与美联储的“信用宽松”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破灭,随后陷入长期低迷。而1997年底,随着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日本爆发了大规模金融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对破产的金融机构加以救助、修改“存款保险法”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受危机影响,日本经济持续衰退,消费者信心一蹶不振。直至1999年2月,日本银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零利率政策”以应对日益深化的金融危机,承诺“零利率政策”的持续直至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然而却收效甚微,物价指数仍继续下滑。2001年3月19日,日本银行为应对严峻的通货紧缩形势,提振衰退中的日本经济,在零利率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它属于一种典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因为当利率低至零水平,便无法继续发挥杠杆作用,也就意味着“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通过加大货币投放量,确保充足的货币供给以使物价升高是日本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初衷。而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开始效仿日本银行,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至接近于零的水平之后,开始大量采用创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从而正式步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轨道。两国央行表面上相似的政策措施却存在着固有的差别。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2009)指出,美联储在应对次贷危机中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信用宽松”(CreditEasing),不同于日本银行的“数量宽松”(QuantitativeEasing)货币政策。①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角度来看,日本银行在21世纪早期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为: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资产价格总需求。其目的在于扩大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最终导致总需求增加和价格水平上升。而在次贷危机中的美联储所运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动机并不在于扩大基础货币量以提升价格水平,而是旨在减轻金融市场的信用紧张问题;其所谓“信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其所持有的资产组合,其中包括信用贷款和证券等。[3]

三、“量化宽松”下日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特征比较

Bernanke和Reinhart(2004)从理论上指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具有两方面的影响———即体现在规模与结构上。[4]通常,狭义的数量宽松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扩大而结构不变;而狭义的信用宽松是指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同时其规模不发生变化,这是用非常规金融资产代替传统金融资产的结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考虑到货币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中央银行综合考虑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因素,从而加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总体影响。因此,所谓量化宽松是指利用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一篮子非常规货币政策,用以吸收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这是对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宽泛的解释。从2001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即属于此范畴之列。同时,它也是中央银行为了应对最近的金融危机所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一次集中性表现。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资产方起到了替代私人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即通过购买金融市场上的信用产品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而负债一方扩大了超额准备金的数量,为缓解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危机起到缓冲器作用。在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作为金融危机管理手段之一的量化宽松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各国中央银行均在防治金融系统失灵方面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手段,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以下3方面:1)降低利率;2)维护金融市场稳定;3)帮助公司进行融资。[5]其中,在第二、三两个方面,美联储与日本银行均采用了多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进行金融危机管理操作,尤其是对于金融资产购买的范围,从表2中便可见一斑。美联储与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均扩大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的范围①,其结果在于:无论是美联储还是日本银行均极大地扩张了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尤其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之后,这种扩张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来说都极为迅速。作为对金融信用产品及其相关市场的干预,美联储通过“信用宽松”措施,极大地扩张了其资产负债表;而日本银行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向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也采取了多种举措,甚至包括了直接向金融机构购买普通股票。美联储的相关政策反应经常与日本银行在2001年至2006年所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相比较,而当时的日本银行为现金账户的平衡制定了具体的目标。[6]通过观察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尤其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特征的角度加以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日美两国不同的宽松货币政策重要的区别之一即在于分别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资产方进行关注。其中,日本银行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而美联储的“信用宽松”货币政策重点不在超额准备金而在于资产,根据不同信贷市场的情况,可以选择贷款或购买资产等多种政策手段和实施规模———其重要措施之一便是直接购买有价证券,这种操作不但可以降低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成本并且也扩大了流动性供给,因此会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产生影响。简单来说,“信用宽松”和“数量宽松”政策都会使得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但是美联储更加关注资产方,而日本银行是通过负债方进行扩张。通常,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下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实施危机救助的通行手段。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在于将其分解:第一部分主要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大小,而另一部分则是其结构变化。如图1所示,在理想状态下,可以通过货币市场上标准化工具的操作,仅仅增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同时却保持其构成不变(数量宽松);另外,也可以通过用非传统金融资产替代传统金融资产的手段来改变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同时维持其规模不变(信用宽松)。Bernanke和Reinhart(2004)曾运用上述对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分类方法,对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运用加以分析。他们通过检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影响,说明如何改变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走势的预期。实际上,通过考察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所产生的投资组合再平衡影响———例如,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其资产方的结构②,进而影响期限溢价和总产出曲线;相似地,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影响非货币资产的价格和产出。①图2对日本银行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加以阐述。在日本银行方面,准备金的急剧增加导致了从2001年至2006年间负债总水平的猛烈扩张。与此同时,作为日常性负债最主要组成部分的流通中货币却相对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而美联储的负债自2008年下半年前后的差别更为显著。与日本银行相似的是,其流通中货币量在金融危机前后依然保持稳定。另外,对于美联储和日本银行来说,导致二者资产方变化的根源却是大相径庭———日本银行于2001年始陆续增持了日本政府债券以及其他类型的传统资产;而美联储不仅在金融危机期间扩大了短期贷款的种类和数额,②并且增加了央行间流动性互换尤其是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持有数量。简而言之,日本银行和美联储通过各自的资产负债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均以购买各种类型的金融资产为手段达到缓和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实际上,日本与美国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运用具有独特区别的原因也在于两国所面临的不同经济环境以及一系列制约条件,比如经济冲击的原因和类型、金融系统的结构以及中央银行的机构组成等等。尽管从宏观角度来看,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它们体现出来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7]

四、日美央行金融危机管理特点比较

一般来说,传统型货币政策操作体现了在流动性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控制,最基本的方法是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合格的抵押品来进行逆回购操作。而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不会进行类似买断政府债券或是直接购买公司股票的激进行为。然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中央银行的救助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实现政策利率目标,而是在于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和提振公众的信心。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中央银行不得已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而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却使得传统型的货币政策难以为继。因此,应对危机中流动性的急剧短缺和信贷利差扩大的重要途径之一即是通过主动改变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方法一是改变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结构,主要是通过创新性地使用各种融资工具,包括改变金融市场中不同种类证券的供给比例和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方法二是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规模的扩大是资产增加的结果,而资产的增加乃是源于创新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正如前文所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应用给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基于资产负债表变化特征分析的日美两国央行金融危机管理的特点极其鲜明,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意义重大。

1.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影响

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为了应对信贷利差的扩大和短期资金市场的萎缩,美联储着眼于流动性供给的危机管理方法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包括定期拍卖便利(TAF)、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以及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等工具。[8]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需要通过新设立的资产项目相对应,因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信贷资产项目增加了10余项,使其呈现了不同以往的多元化结构———工具以及信贷对象范围的扩大①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也导致其金融危机管理地位的提高。相比之下,日本银行在应对次贷危机过程中的创新性工具增加相对较少,而主要是以购买公司债以及各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商业票据为目标。因此,日本银行从2009年年初开始分别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增设了“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两个项目。其原因之一在于次贷危机并非发生于日本,因此日本所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日本银行的主要政策性贡献仍体现在其为了应对本国金融危机(包括因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而采取的极具创新性质的“零利率政策”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具有试验性质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其资产负债表,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有关中央银行实施创新性货币政策在理论与思想上的争论。因为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行动已经超越了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而美联储在应对次贷危机的过程中则更进一步,扩大了原有货币政策的局限。可以说,日本银行和美联储通过不断地创新拓宽了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体系原有的联系,使得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与不可或缺。

2.购买资产类别的差异化

同是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却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日本银行致力于大量购买日本本国国债以及其他传统型的金融资产;而美联储不仅着眼于短期信贷,更加注重提供信贷便利工具、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央行之间的流动性互换的应用。资产购买差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源自两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差异。由图3可见:日本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于传统型的存款机构———商业银行;而美国则主要以证券、保险和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现了市场化的特点。正是因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而信贷产品市场与次级抵押贷款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作为金融危机管理的回应,美联储采取信用宽松的方式对金融资产及其相关市场进行干预,以期利用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对已经丧失造血功能的金融机构进行临时性的替代。这也是日美两国央行在资产购买上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3.“零利率”政策下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中央银行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主动改变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应对市场流动性风险;与此同时,政策性利率也必须配合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6]为了应对频繁爆发的金融机构信用危机,日本银行于1999年2月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目标设定为0.15%,并于同年4月进一步下调至0.03%。日本银行承诺将利率水平始终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直至消除市场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忧为止;而美联储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连续调低利率水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由2008年初的4%降至0%~0.5%的区间范围。总体上来说,“零利率”政策对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无法通过设立新的项目体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发挥作用。Ugai(2007)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对于扩大基础货币和改变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影响要小于“零利率”的政策性承诺。[9]考虑到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政策的持续时间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至关重要:相比于短期利率的未来走向,降低长期利率才是更为有效的方式。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均是通过降低金融市场对短期债券收益率预期的手段进而影响长期利率水平。通过大量购买国债和公司债券,日美两国央行成功推低了长期利率水平,而这类促成低利率预期的资产购买行为则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通过正确引导市场预期,“零利率”政策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进而刺激信贷需求,从而间接地作用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种变化方式体现在2001年之后日美两国致力于对抗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的利率政策上。因此,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伴随着“零利率”政策延续的承诺,资产负债表中准备金供给的扩张增强了流动性效应,对于危机的救助也是颇有裨益的。

五、结论

扩张型货币政策范文第5篇

近年来,由于信息、网络和知识经济的强烈冲击,市场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在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行战略管理已经成为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它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财政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人们注意到在众多影响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的环境因素中,周期性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的影响下企业财务战略是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企业能否在双周期模式的影响下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成为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在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环境下财务战略的适应性分析,得出如何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的结论。在传统的理论研究中,往往局限于单一周期性因素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影响,不利于系统全面地分析财务战略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因此,创新性的将产业周期和经济周期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在双周期模式影响下企业财务战略的适应性状况,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应时制宜”的根据周期性因素做出合理的财务战略。基于双周期模式下的财务战略适应性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对企业实行财务战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二、周期理论和企业财务战略理论的融合

( 一 )周期理论 (1)经济周期理论。在萨谬尔森和诺德豪斯(1998)合著的《经济学》中,给出了关于经济周期精确地定义,也是本文研究经济周期的理论来源。作者认为,经济周期是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收缩或者扩张为标志,持续两年至十年的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量的波动。笔者将经济周期主要划分为经济紧缩期和扩张期两个阶段。经济紧缩期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下降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形式是:生产力的持续扩张而导致通货紧缩压力增大,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上调利率来抵御通货膨胀的压力,由此带来产业生产能力的下降而生产成本却上升的不利影响,房地产、投资等相关产业也大幅降低支出,从而整个市场经济陷入低迷状态。经济扩张期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上涨为主要特征,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由低迷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过程中过剩产能逐渐被清出市场,市场的就业机会增加,顾客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长,从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产业周期理论。产业周期理论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被称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是由美国人雷蒙德?弗农(1966)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产品生命是指产品要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Gort和Klepper(1982)建立的产业生命周期模型,即G- K模型,旨在通过厂商数量划分产品的处在的生命周期,以46个产品样本帧,并对样本帧进行了7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成长周期会对厂商的数目产生影响,从而将产业划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将产业周期划分为产业引入期、产业成长期、产业成熟期和产业衰退期四个阶段。产业引入期又称为产业初创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产业刚刚诞生,只有为数不多的创业企业进行产业投资,位于产业引入期的企业,研发费用较高,而且产品市场需求量小,销售收入低。同时,在引入阶段,企业还可能因财务问题而引发破产的危险。在成长期,产业中的大型企业开始主导市场,该产业的产品经过良好的市场营销和顾客的广泛体验,逐渐赢得消费者的偏好和欢迎,市场需求逐渐上升。成熟期主要特征是市场增长率较低,市场需求的增长率趋于稳定,行业技术发展较为成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更为困难。衰退期表现出的特征是市场增长率下降,消费者需求降低,产品种类减少,产业逐渐走向衰退。

( 二 )企业财务战略理论 企业财务战略理论是战略理论与公司财务管理的结合,它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并对战略管理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因此,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理论,必须同时具备战略特性和财务特性。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战略的研究,整个学术界尚未形成关于财务战略定义的统一认识。笔者综合各方研究成果,将财务战略重新定义为: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制定出具有长远性、全局性和创新性的财务规划。

( 三 )企业财务战略理论和周期理论的融合本文创造性的将周期理论和企业财务战略理论融合起来进行研究,即研究企业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时,应该如何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另外,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不仅仅只受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到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受到内部财务资金运作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力也逐步增强。外部环境的制约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周期和微观的产业周期两个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这两个周期模式的影响下,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配合企业整体战略,财务战略的制定要将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的影响纳入考虑,即时调整和改变财务战略。

三、经济周期环境企业财务战略的适应性分析

( 一 )经济周期环境财务战略(1)经济紧缩期的财务战略。在经济紧缩阶段,企业在宏观经济环境萎靡的影响下,出现生产过剩和产品滞销的现象。筹资战略上,为了应对市场需求降低和规模减小,企业应该采取收缩性财务战略,尽力偿还企业债务减少利息支出,同时下调债务资本的比例。在投资战略上,由于紧缩期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财务状况好的企业应减少投资高风险项目,利用闲置资金加强研发能力,努力开拓新产品和新技术,在经济恢复时,能抢占市场先机。而现金短缺的企业就应该实行退却战略。在利润分配战略上,对于没有财务危机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适量发放或提高现金股利来保障股东利益,从而提高股东的投资热情;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来讲,由于经济环境差,资本市场萧条,导致融资渠道减少、成本增高,此时适当的降低股利或采取零股利政策成为很好的选择。(2)经济扩张期的财务战略。在经济扩张时期,经济繁荣,市场需求旺盛,企业需要筹集大量资金来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顾客认同度。在筹资战略上,企业需要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积极利用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筹资,同时上调债务资本的比列。这样使企业在获得丰厚资金的同时,合理规避财务风险,利用资本市场的信息流动提升企业知名度。在投资战略上,由于市场环境好,经济繁荣,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适当投资固定资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在经济扩张初期,由于股票价格仍处于低位,可以选择股票进行投资;在后期,企业可以对兼具投资和保值功能的房地产业进行投资。在利润分配战略上,市场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使企业的现金量增多,提高了企业的现金股利份额。同时,资本市场的繁荣,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使得企业融资渠道增多,企业可以相应的采取合理的现金股利支付策略。

( 二 )企业财务战略的适应性分析 经济周期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对社会需求与供给、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产业周期的演变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可以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如图(1)。(l)社会需求与供给。在经济紧缩期,社会供给大于社会需求,银行利率上升,商品和劳务过剩,货币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从而产生通货紧缩。这是企业会因为资金链断流而出现财务危机,要实行收缩型财务战略来进行债务重组以实现自保。在经济扩张期,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产生。此时企业要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来提升竞争力。(2)国家经济政策。国家通过经济政策来调控市场经济,以防止经济出现衰退或异常繁荣的特殊情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收支、税收、债务等方面的决策。在经济扩张期,为了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增加税收、降低购买性支出、偿还国债等方式来抑制总需求。在紧缩期,政府通过减少税收、提高转移支付水平等方式来增强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关于货币数量、利率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期,央行会采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以求降低货币量从而降低社会总需求;在经济紧缩时期,央行通过提高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来鼓励企业选择贷款的债务融资战略。产业政策是政府通过调节资源在各个行业的配置来影响经济的政策。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幼稚产业的扶持政策、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等。(3)产业周期演变。宏观的经济周期的演变,影响着微观环境中的产业周期的演变。在经济扩张时期,生产行业迅速发展,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也愈发提高;在经济紧缩时期,产业发展进入停滞甚至倒退,加速了产业的衰退和重组变形。

四、产业周期环境企业财务战略的适应性分析

( 一 )产业引入期财务战略 引入期,市场缺乏稳定性,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成本较高,导致销售量偏低,产品认同度不高,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低价或亏本营销等方式来开拓和占领市场,而且企业的产品研究和技术开发需要资金投入,企业此时的盈利收入为负值。此时企业期望通过筹资来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源。主要的筹资渠道有内部筹资和留存收益,同时也可以选择通过私人股东发行股票或银行借贷等方式来获得新的长期资金募集。在投资战略上,企业在产业引入期还是新市场的开发者,在市场竞争还不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先发制人,利用资金投入提升产品研发技术和营销推广,抢占市场份额,形成技术和产品优势。抢先进入新市场在获得市场先机的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的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采取稳步发展的财务战略。在利润分配上,由于引入期的生产成本高,企业在面临高风险的市场经营的同时,获得的利润率偏低,现金缺口较大,因此,企业要尽量多的把净现金利润留存下来,将净利润留存下来作为融资渠道,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还可以节约投资成本。

( 二 )产业长期财务战略在成长期,企业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销售额的增大促使企业现金利润不断增加,因此,企业的融资来源相比前一个阶段更多更广。在这个阶段,由于经营风险的降低,企业可以适当选择高风险的财务策略,包括企业内部融资来源和外部银行信贷、债券等负债融资手段,这样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来实现节约资金、降低税务支出的目的。此外,采取证券配股、公司上市等方式也能帮助企业获得大量资金。在投资战略上,企业在产业成长期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都有所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因此,企业要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以此来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投入资金加快推进工业设备改进、建立市场品牌和进行营销推广,这样可以维护产品质量以及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企业还可以通过横向并购的战略重组来达到加速扩张的目的。在利润分配上,由于产品销售量急剧上升,企业需要通过扩大生产能适应市场需求,此时盈利收入是企业融资来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大量生产投资。同时,由于企业的销售利润有所增加,投资期待丰厚的利润带来的投资回报,企业此时可以利用低于正常股利的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来平衡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 三 )产业成熟期财务战略在产业熟期,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现金流在企业间平均分配,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变弱,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争夺市场份额,以此来获得更大的收益。由于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相当的规模,因此,企业可以选择股票市场融资渠道之一。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并购同类型企业,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和资本结构,并对非重点项目进行剥离或者置换。在投资战略上,产业增长势头减缓甚至停止,产品的生产供给水平也达到最大值,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企业应该在产品差异化、成本领先和聚焦战略中选择最适合的战略进行投资。产品差异化指企业通过提高资金投入引发顾客的特殊偏好,使消费者能够把该产品与其他同类竞争企业的产品区别开,以此使企业获得丰厚利润,占据有利市场地位。成本领先是指企业控制成本,当企业的价格相低于同类竞争企业时,它的低成本境况就会转变为高利润。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把战略重点放在特定的目标上,可以选择控制费用的方式,也可以专注产品差异化战略。另外,发展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进入国际市场,在那些刚刚进入引入期或者成长期的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获得比较优势。在利润分配上,企业在成熟期已经获得稳定的收入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盈利资金,这时可以采取高股利支付率的策略来满足投资者的高投资收益期望。

( 四 )产业衰退期财务战略 在产业衰退期,企业经营开始呈现收缩状态,企业资金开始匮乏,当面对绝佳的投资机会时,企业首先可以考虑负债筹资的融资渠道,采取急进型的投资策略,可以保持企业的高负债率。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经营状况差,难以通过外部负债融资,内部留存收益受损,在融资成本增高的情况下,企业还可以考虑债务转股票或者应收账款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债转股融资是将债权人的债券转换成企业股权,同时也将债权人的身份转换成投资人身份的方式。应收账款融资是指把应收账款作为抵押资产或者直接出售获取资金进行融资的方式。在投资战略上,市场出现产品替代品,顾客的消费偏好和产品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这些因素的影响,企业销售利润减少,在如此时刻,企业可采用四种资本战略:整体领先战略(力争在该产业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局部领先战略(在当前产业的剩余市场中寻求适合的角色);缓慢退出战略(逐渐退出所在行业);迅速退出战略。在利润分配上,处于产业衰退期的企业,由于销售利润的大幅下降,经营资本出现紧缺状态,企业多数面临着被解散、被并购和重组的局面。开拓新领域市场是企业的出路所在,因此,应该实行低股利分配策略或剩余股利分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