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化”的倾向变得越来越明显。从我国所通行的各类语文教材来看,儿童文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课文总数的80%。故此,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如今,在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着较大的分量,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正是由于儿童文学的这一教育价值,导致其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服务对象一致,都是为儿童服务,它们的价值取向也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也就没有提升自己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2.儿童文学知识较为缺乏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上学期间,虽然也学习了一些关于儿童文学的相关课程,但是与他们所学习的古代文学相比,或者是与现代文学相比,儿童文学课程无疑更少,这就导致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对所学习的儿童文学有所遗忘[1]。而在执教之后,他们也没有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充实自己,去进行培训学习。这样一来,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会较为缺乏。

3.儿童的本位意识较为淡薄

在农村小学中,教师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较长,与他们的接触机会也更多,这就有助于教师对儿童进行仔细的观察,进而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方式。这对于后期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帮助。然而,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所接受的先进教育思想也较少,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模式化,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策略

1.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的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切实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去提升自己,去阅读一些关于儿童文学的作品[2]。因此,在选拔语文教师时,就可以将儿童文学素养作为其中的考核项目,这就会让大多数的教师加强对儿童文学的学习。而对于已经选的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儿童文学的知识培训,如这样一来,就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

2.加强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

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融入儿童之中,更张世明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教师就需要去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因为透过书籍,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愿望,了解儿童的内在想法。故此,教师要利用课外时间,不断去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在农村,许多语文教师都将自己的业余时间用到了自己的家庭之中,或者是用到了批改作业上,这样就不利于他们专业素质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学生的重要性,要多利用课外时间去提升自己。

3.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

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在教育方面更为落后。但是,农村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师生活动。例如,农村的教师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在校时间,为教师创造一片阅读天地,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带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阅读比赛活动,让教师去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让他们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教师创造属于他们个人的舞台,将自己在儿童读物中的感悟通过演讲传递给大家,以营造整个学校的儿童文学阅读的氛围。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着儿童文学素养缺失的现象,因此就需要他们加大儿童文学的阅读量,不断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继而促进双方的儿童文学素养都有着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繁.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40-42.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文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全面、厚实的文学素养,能促使人在阅读、写作、人文、德育、美育、智育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文学素养的养成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文学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应包括教师的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提升教师文学素养的途径:

(1)转变文学观念

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文学观念。我们需要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文学观念,这才符合语文教育的需要。

(2)加强阅读积累

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角色。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学习行为,也是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潜能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切入口。倡导学生的阅读,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3)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的教师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的传承者,也应该是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写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教师的写作可以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加以认真的总结,赋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其二,教师的写作即使走在教育教学的边缘,也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近距离的状态。教师的写作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往往更能张扬一种文化的力量,给学生予文化的魅力冲击。

(二)加强文学阅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1、加强文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1)广泛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

具体实施:

①作品推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导读”的作用。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讲解作品的长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解,从而产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②开设阅读欣赏课。开设专门的阅读欣赏课,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写好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可以引导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模仿场面描写、引用经典句子、缩写或扩写某个章节等。只有这种读写结合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才能滚动提高。

④互动交流。这是整个指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展示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的兴趣。如展示学生的文章,举行“阅读交流课”、“小型演讲会”、“班级辩论会”等活动。

(2)帮助引导,培养文学审美思维。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培养文学审美思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能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进行方法的指导。

2、领会语言的美。中国的语言文字富于魅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要揣摩语音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发现语形上的对称美、参差美,领会语义上的含蓄美、精妙美。只有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逐渐形成穿透领悟能力。

3、体验情感意境,感受美的熏陶,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学会感受意境的图画美和和谐统一美,学生可通过文中的客观描写方法进一步地感受文中所特有的图画之美。这也是分析文章意境中所必不可少的。

(3)文学鉴赏,雕塑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鉴赏就是教会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进而感悟美、体现美。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文学素养的重要指标。

语文教师以文学阅读为先导对学生进行文学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章,领会文章意旨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学熏陶和教育,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境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丰富的生活套餐,使学生由狭隘走向广阔,由幼稚走向成熟。

(三)加强实践锻炼,提高文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比如可以开展习作展示活动。习作展示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是向各类能发表学生作品的报刊杂志社投稿;可以将学生习作编成报纸、文集……或利用黑板、专刊办习作园地、习作展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结合现实问题,写、寄调查报告或建议书,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写通知或赠言,寄信,发贺卡等。

作品展示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与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推进习作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和创造性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生活语言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审美情趣,形成和发展文学素质。

三、结语

文学素养的培养有赖于长期、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探索,在大量的丰富多彩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是有效培养文学素养的关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第3篇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人们的肚子里有大量的“墨水”,饱读诗书,自然才华横溢,高雅光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文学素养极为重要。文学素养是教师思想、文化水平的直接体现,是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教师的文学素养具有内隐和外显的双重性质,但又常常处于内隐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文学素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展现出来,在言谈举止中流落出来。所以,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较高的文学素养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不断地拓展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教师的文学素养对学生有一种美的熏陶和感受,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提升,促进自己文学素养的提升,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和观察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文学素养参差不齐。但对于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会阅读或者关注一些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但是,很少有教师会坚持每天阅读,将阅读作为一个日常的行为和习惯;经常写作的教师更是少数,尤其是对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日益浮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进行写作和创作的教师更是少数。所以,对于现代的语文教师而言,文学素养偏低是一个普遍的现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样的现状急需得到有效的改变。那么,是什么促使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呢?

 

(一)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的客观因素

 

当前,我国的绝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都来源于师范院校。按道理经过专业化的师范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但是,当前,在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往往偏重于一些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忽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品读能力培养,从而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着文学素养偏低的现状,这类学生一旦涌入高中院校,其思维习惯也容易影响到高中学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文学素养偏低是师范院校培养存在问题的直接体现。

 

(二)教师自身具有惰性心理

 

对于很多公立院校的教师而言,一旦入职,将属于已经端上了“铁饭碗”,从而使得很多教师在入职以后,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始慢慢懒散,不再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往往过度依赖参考书,从不思考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通过各种丰富的参考书对学生进行教学。长此以往,教师的思维惰性逐渐增强,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文学素养都会呈现逐渐衰退的局面,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教师教学压力大,无暇顾及阅读和写作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更是感到力不从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已经花了不少心思。尤其是对于一些既有家庭又要工作的中年教师而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更甭谈什么阅读和写作。所以,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偏低,一方面还是源于教师压力较大,少读懒写,影响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提升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偏低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刻不容缓。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极为重要。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怎样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明确阅读方向

 

教师文学素养的提升和长期大量的阅读密不可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学校主管部门应当对教师的阅读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和研制,确保教师在日常行为中进行有效的阅读。例如,学校教育专家给教师开出一些专业化的阅读书目,或者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确保教师在日常行为中进行广泛的阅读,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

 

(二)激励教师进行文学创作

 

写作是展现教师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文学刊物的形式,激励教师写作。文学刊物的创作必须具有特色,且在每期的刊物中,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评比激励教师的写作热情。例如,在每期刊物中,学校可以通过推选“本期人物”的方式,对一些喜好写作的教师进行一个人物概述,激励教师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让教师在日产生活中积极进行文学创作。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教师自身要具有提升自己文学素养的意识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要彻底改变传统懒散的教学心理。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建设,确保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进步。

 

(四)学校加大培训力度

 

要想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学校需要多做努力。例如,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名师讲坛的方式,对大量的青年教师进行再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此外,学校可以设立青年教师比武的擂台,培养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解读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文学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息息相关。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低下的现状,笔者通过认真思考和分析,提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策略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87―01

相对于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和新课标的要求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还是不尽人意,部分科目教学效益提升非常缓慢,特别是初中语文,在课堂上学生表现都不错,似乎都了然于胸,但是真正的语文能力和成绩却总是在低谷徘徊,这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心头最大的隐痛。下面就我县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希望找到准确的提升空间,引起每一位关注或从事教育的有识之士的重视。

调查对象: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掌握情况,笔者主要选取了我县五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学校(党原中学、王村中学、四坡学校、太平中学和张老寺学校)的12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谈话。

调查统计结果:

1.语文学习和阅读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应付和完任务现象较严重。

2.书写不规范的人占90%。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的人占80%,长期传统守旧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得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没有自己的思维,沦为知识和习惯的接收者和复制者。84%的学生有阅读障碍,不能坚持阅读,没有掌握阅读方法,不能正确确定文章体裁,不能很快领会文章的中心。

3.我县初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85%的人缺乏持久注意力,80.4%的听力不准;88%的缺乏学习目标;89%的人不能迅速抓住阅读信息要点;90%的人不会安排作文结构。这都表明我县初中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差,语文素养和能力非常欠缺,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急待提升。

4.语文学习障碍: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还有学习目标、计划等因素。

结果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语文学习必须达到的各项语文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我县初中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很大的障碍,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和人文素养人文情怀距离这些要求都还很远,这直接导致了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低下,而语文作为一门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长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素养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人格上的不健全和人文素养情怀的缺失,语文能力的低下将会给学生的整体学习以及终身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认真分析,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改变语文教学效益滞后的局面,让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成为滋养学生灵魂的源泉,让扎实的语文能力陪伴学生终身,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而引发的各种社会恶性事件再次警示了我们教育的缺失,极端功利化的教育怎么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呢?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重视语文教学,做好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良性发展做好铺垫。

调查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1.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现状精心设计,优化教学目标,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Z文学习的乐趣,改变功利教育观念。

2.语文教学必须加强与实践的联系,活学活用,培养学生大语文观念。

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课本讲学的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实际,结合瞬息万变的社会和生活现象学习语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想象分析能力,对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要活学活用,培养学生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念,让语文学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语文教学要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落实新课标理念及目标,稳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力提升。

4.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语文学习,相信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定会有所提高,教学效益也会随之提升。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第5篇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儿童文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教师探索研究的重要领域。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研究,需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出有效的途径,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最终使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儿童文学的魅力。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理念;途径;实践性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儿童文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长期以来一线的语文老师局限于语文教材的教授,而忽略了儿童文学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上更多的是遵照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样难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挖掘儿童文学资源,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的素养,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探寻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儿童文学的魅力。

一、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他建议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更新知识的群体,并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学以致用,只有读书,才能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专业不断提升,才能使自己的内心逐渐变得充实、丰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读一些有关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书籍,弄清儿童文学的定义、特征、功能、地位及历史发展,为自己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多看看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佳作赏析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更要多读名家名篇,从名家名篇中吸收“养分”,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提升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为儿童文学阅读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儿童文学阅读和语言实践性

新课标中提出的阅读目标,仅靠课堂上的阅读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依靠课外阅读来共同完成。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线老师竭尽全力地传授课本知识,讲解详细,分析到位,却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拓展,典型的重理论而轻实践。而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阅读实践。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增长学生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读写能力。实践证明,凡是阅读、写作能力强、知识面广的学生,大多是从课外阅读中受益的。应该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让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爱好和能力。同时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体裁丰富,为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三、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分级阅读

作为一种有效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阅读方式,分级阅读在国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目前国内分级阅读教育来看,虽然国内分级阅读图书市场与学校、学生息息相关,但分级阅读的图书只涉及学生的课外阅读领域,与课堂教育关联不大。这样一来,分级阅读在儿童身上产生的积极作用很少能影响到课堂,而教育作为助推分级阅读发展的重要支柱作用也显现不出来,最终使分级阅读流于形式。

指导学生分级阅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推荐合适的儿童文学读物,线下进行分级阅读指导。由于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也会不同,推荐书籍选取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展,面要广、选要精。

四、利用好评价

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儿童心目中最神圣的偶像”。学生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得评价信息,并以此为“蓝本”给自己“画像”。合适、有度的教师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的作用,从而使学习取得更高的效率,让学生获得克服困难的力量,在人格上得到逐步的完善。借助“一起阅读”网络平台上的激励功能,结合线下的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抓住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通过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针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以使他们快速地成长。每周评选“读书之星”,即对读书笔记的检查和统计,凡每周阅读字数在一万以上的被评为本周“读书大王”,再将“读书之星”的名单公布到班级光荣榜上,以激励阅读。每学期评选出班级“小书虫”。凡学生每阅读完一本书,就奖励一张精美的“小书虫”卡,在“小书虫”卡上记录该书的基本信息,再将它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栏里,期末由此进行“小书虫”评选活动,让学生感受自己的阅读成果。熟练掌握激励性评价工具及用语,灵活运用,相信学生可以感受到那份鼓励、那种欣赏,从而迸发更强的学习热情,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