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报告

职业教育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教育报告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第1篇

1、*县职业教育中心

*县职业教育中心是政府主导,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部门齐配合,多元化投入的股份制学校。(1)投入:该校政府出资1400万元征地174亩,并完成“三通一平”工程。20*年*客商陈定模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综合大楼和教学楼、宿舍楼,劳动局投入900万元建设了短训大楼,阳光电脑(民营)投入800万元开办中专部,本地建筑商投资360万元建设食堂(以30年经营权作抵回报),总投入5500万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12个标准化专业实训室,可容纳学生5000人。20*年,县政府将*卫校及众望高中公有股份折价后抵给陈定模,让其退出职教专心办普高,还差陈定模600多万元债务由县教育局认领。政府和教育、劳动部门是最大控股股东,参与管理,但不参与分红。(2)规模:该校同时加挂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湖北仪表学校*分校、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市场,现有在籍学生2700余人,其中中职学生1462人。(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126人,其中公办教师48人,公办教师财政预算全额工资,校长和管理人员是在全县公办教师中公开竟聘产生。(4)管理:20*年全省职教工作会后,县委常委会决定成立职教中心项目指挥部,分管教育的副书记任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一年后,发现普教、职教混合办学有诸多弊端,于是今年6月,县长办公会又决定作通陈定模思想工作,让其退出全部股金和普高部。改成政府主办的股份制职业学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就业,整合教学资源,整合专业设置,整合教师队伍。目前,县政府已决定从20*年下年起,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多种职业培训资金全部集中到职教中心,断绝其他零散民办技校的补助,将该校做大做强。

2、*县职业中专

*县职业中专采取的是政府主办,各部门共同参与,集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公办职业教育的模式。(1)投入:采取“以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方式,县财政坚持“预算内保证、预算外倾斜”的原则,从20*年起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以上,政府和社会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给县职业中专增加划拨土地100亩。该校目前已成为校园环境整洁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2)规模:现有在校中专生2700人,短训学员1000人。累计培训技能人才6000人,培训实用型农民4万余人次。开设专业16个,与日本住友财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开设了4期赴日研修班。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尤其是针对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开办了蚕桑、茶叶、林果、畜牧、水产、矿产加工、水利电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城镇规划设计等十个重点专业班,学杂费由县财政全免,并适当补助生活费,毕业后主要安排在县内就业和创业。(3)师资:该校原有师资80余人,近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调、选聘了50余名优秀教师。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并实行职教津贴制度,对专业教师普遍上浮两级工资,还创造条件逐步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使该校成了全县教师最向往的学校。(4)管理:该校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县长亲任第一校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第二校长,财政局、教育局、劳动局局长分别兼任第三、四、五校长,具体主持工作的第六校长是通过公开竞聘后,由人事局一名副局长担任,彻底打破了部门资金协调难问题,真正做到集全县之力办一所优质职校。该校先后被评为“*省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并成功申报全国“星火学校”。

3、*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政府免费提供土地,通过招商引入的一所民办职业技校。(1)投入:20*年3月,县委、县政府为了彻底解决职教发展滞后问题,决定在新城区以每亩3万元包干的办法征地300亩,引进广东省增城市松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云珍)创办该校。20*年8月正式动工,第一期工程现已投入8000多万元,竣工总面积8.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行政楼、培训楼、实验楼、实训楼、图书馆、学术报告中心、多媒体教室、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2)规模:该校可同时容纳在校学生5000人,年培训3000人次。20*年9月首次招生,现有学生1359人,32个教学班,开设了12个专业。(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88人,其中有37人是教育局从公办教师中选拔抽调的,平均每班有1名公办教师,工资保持不变;校长是教育局推荐给董事会聘任的。(4)管理:该校由董事会自主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县政府在引进该项目时除了无偿配送300亩土地外,还配套了其他优惠政策,如协助投资方办理筹建相关手续;各职能部门应收缴的行政规费,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取,按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元包干;前三年每班配备1名公办教师,保留公办待遇,三年后公办教师愿留的脱离公办身份,不愿留的返回公办学校;政府负责将水、电、电信、电视、公路通到学校门口;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将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岗位培训等项目主要委托给该校举办。

二、考察思考

通过考察三县三校三种不同的职教发展模式,我们感受深刻,启发很大,虽然这三种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和所短,但都得到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县学习和借鉴。

1、统筹管理是关键。三县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职教统筹发展,思想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自始至终把职业教育发展和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同等对待。*县在统筹发展上是做得最好的,各职能部门高度配合和支持,资金高度集中,政策空前优惠,财力全力支援,管理全面完善,打破了部门互不卖帐的格局,摆脱各方利益关系相互竞争、相互拆台的困惑,办学效益、就业质量迅速上升。

2、整合资源是前提。三种模式都是为了全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管理办好一所优质中职学校,使其成为集招生、教学、实训、就业于一体的职业学校。*县劳动局在职教中心建设的短期培训大楼就是最成功的办法,不愿意整合进来的民办职业技校只会被自然淘汰出局。

3、服务经济是目的。三县发展职教的目的都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非常重视针对在县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专业设置,注重了各种项目资金的效益管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兴工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县就特别侧重为地方招商引资服务的专业建设,资金集中后不撒胡椒面,不搞重复补贴,就读县内就业专业的学生不仅不交一分钱,还有生活补贴,而向县外就业的专业补贴相对要轻得多,既解决了县内企业“劳工荒”问题,同时降低了学生县外实习成本和企业员工培养成本。

4、因地制宜是原则。三县为什么选择三种不同的模式?这主要是站在各自的县情基础上考虑的。*县职业中专原来虽然规模不大,但始终保持了公办职校这面红旗,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因此该县确定集中力量办好公校。问题是政府投入压力很大,每年100万元的预算与新的职教政策要求相比明显偏慢。*县公办职校与民办技校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采取以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股份制合作办学,既保留了各自品牌,又壮大规模。问题是政府已投入的征地成本和教育局承担的债务压力较大,只有期待学校出效益后,能得到上级更多更大的项目资金来填补。我县情况与*比较接近,不同的是我县民办学校过多过滥,资源过于分散,整合难度要远高于*。*县职业教育在20*年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品牌和规模,而是采取招引外资来发展。问题也是政府承担了高额的征地成本,各部门资金难以协调,教师难以招聘,且面临较近的赤壁粮校、咸宁技校等强劲对手,投资者要收回成本最少在30年之后,投资风险很大。我县能否遇到这种大商完全要靠机缘,300亩以上的征地困难也可能比*更大。

第二部分职教发展现状与问题

据调查,全县职校共有15所,其中公办3所(职教中心、农广校、驾校),企办1所,民办11所。共有校园面积180亩(含租赁),固定投资近2000万元,教职工285人(专业教师124人),年培训能力5000人。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规定,我县民办职业学校都只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不能承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只有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通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才是全县唯一合法的具有中职招生资格的公办职教学校,已经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仅2所)。该校现占地61亩,建筑面积14680平米,教职工102人(含专业教师28人),在籍学生1843人(含电大269人,职高生848人,联校726人),共设了电子电器、机械、中西医、数控、模具、旅游等11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为省级重点专业,今年职业高考质量再次排全市第一位。

由于当前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全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与经济发展需求极不适应,主要表现:

1、多头管理,无序竞争,导致招生环境恶化,生源外流。农广校属农业局主管,职教中心属教育局主管,驾校属公安局主管,其他民办技校属劳动局主管。民办技校审批单位只有一家,但能够给钱的单位涉及到教育、劳动、农业、团委、扶贫办、妇联等多个部门,重复补贴。各职教学校普遍存在着散布虚假广告、攀高招生回扣,互相抵毁、挖夺生源等问题,学生和家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干脆选择县外职校,今年外流生源高达1500人以上,职校“招生难”与学生“择校难”同时并存。

2、设施落后,师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劣,品牌不优。绝大多数学校固定资产投入少,且设备陈旧,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之学校又没有规范的培训教材,没有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效果低微,技能培训纸上谈兵,这对于文化功底本来就弱的学生来说如同雾里看花,不知其然。因此,70%以上学生毕业后反映“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是县职教中心要达到国家级中职办学标准,还需新增80个教室、435间寝室、28间实验室、8个实训车间和1个图书馆等。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第2篇

2014年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以创建省优质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为抓手,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对社会的吸引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任务和要求:

1.创建省优质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特色中等职业学校。

2.要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完善各项工作和活动,做到德育工作生活化、职业化。要在传统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基础上建设体现自身特色的校本文化。

3.招生要有新突破。招收全日制学生数要比上年提高20%,达510人以上,另在县外招收全日制学生200人以上。

4.教师队伍建设要上新台阶。教师队伍的结构要继续优化,“双师型”教师比例和合格学历的比例要持续提高5%。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师德水平,要广泛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出名师。

5.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加2014年省技能大赛,师生要努力出成绩,力争跻身全国大赛。对口升学考试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本科达线率要大幅提升,全面突破。

6.进一步做好见习、实习和技能鉴定工作。要建立根据企业需要和学校师生实际的见习、实习制度,灵活有序地开展见习、实习工作,要加强对见习、实习工作的领导、管理与支持,做好见习、实习工作。要综合抓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学生中级工证书的持有率。

7.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结合实际开展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上课效率,改变课堂面貌。要改革实训课,实行产教结合。

8.加强社会培训工作。各类培训要达年3000人次。要拓宽培训领域,增加培训种类,统一培训领导与管理,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要在社会培训的基础上启动社区教育学院工作。要密切与县开发园区的联系,共同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和新开工项目的职工培训工作。

9.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改造学校的东围墙,改造教室室内墙裙,更换老化的草坪,规划运动场看台,按计划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新建财会实训基地、德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音乐活动室、宾馆服务(客房服务)实训室,完善机械加工、物流实训室。

10.加强服务与管理,降低“三公”费用。要加强对服务环节的全面规划与领导,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要办好食堂,大幅降低招待费,要加强出差管理,统筹用车服务,降低公务用车费用和差旅费用,严禁公款考察和变相旅游。

11.继续做好中、高考考点工作和各项公益性工作。

12.创建合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为完成上述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工作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要认真执行考勤制度、出差制度、外出报告制度,提高工作效能;要执行首问负责制,改进窗口工作态度,提升学校形象;要严肃工作纪律,不在电脑上看电视剧、电影及打游戏、聊天、炒股、听音乐,不在课堂上抽烟、接听手机;严禁无教案、无作业等不规范的教学行为;要反对“”,积极践行“八项规定”;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体领导,明确分工负责,公开办事透明度,完善约束机制。

2.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要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及与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联系,真正把办学融入县域经济活动之中。要进一步增强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意识和导向,统一为县域企业和招商引资服务的思想和行为。各部门都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到企业去调研,从专业设置、员工培训、服务用工、职业素养培养、教师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兼教等方面全方位与企业合作和服务企业。

3.克难攻艰,全力以赴抓招生。周密布署,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县内招生,一手抓县外招生。要充分利用对口升学考试政策改革与2014年升学考试成绩做好招生宣传,争取“升”字招生有较大拉动;要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与技能大赛成绩,用“职”字吸引生源。要利用各种县外关系到县外招生。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59-02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全国有高等职业院校约一千多所,在校生接近一千万人,而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有两千多万人,高职教育人数比例已接近高等教育所有人数的一半,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我国教育整体的成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文件中已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这是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最新定位。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能否完全实现以上定位?对这个问题,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者、管理者与教学者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现状

2011年,教育部首次征集了全国各高职院校高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根据各院校填写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结合工作实际,对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梳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框架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一些具体指标进行上报。下面详细罗列颁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指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分为二级,一级指标分为培养体系(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二级指标两项,主要观测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与布局、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情况),师资队伍(包括生师比、整体结构、教学水平二级指标三项,主要观测点包括:专任教师、指导教师、辅导员与学生比例,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教学与科研水平),教学管理(包括教师风范、学习风气、过程管理二级指标三项,主要观测点包括:师德修养与敬业精神、 劳动纪律、 学风建设情况、 学习纪律、 学历与学位进修情况、 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培养质量(包括道德修养、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以上评价标准指标总体上反应的都是软件条件,这也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之一――“评软不评硬”相吻合。

(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填写问题

在质量报告中反应的一个问题是有些数据填写不够准确,存在一些人为修饰的痕迹,这说明人才培养没有达到报告上所描述的水平。而且有些数据的确很难统计,比如毕业生就业数据以现有的方式就很难准确统计。有些数据参数填写在概念认识上就不够统一。有些数据自相矛盾,比如某院校截止2011 年9 月1 日前在校生8245 人,生师比12.06,(可计算出有教师684人)。学院教师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54%(可计算出369人)、校内兼课教师1%、校外兼职教师44%(可计算出301人)、校外兼课教师1%四类人员构成。专任“双师型”教师239人,占专任教师68.29%,由此可以得出专任教师数350人(和前面369人有19人的误差)。这种数据上的前后矛盾状况在多个院校的报告中都有体现。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经过修饰的数据是很容易出现漏洞和破绽的,如果真的有那些实际存在的教师被学校所使用,统计时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报告中的一些调查数据都来自各个学院自己填写,难免不出现王婆卖瓜的现象。一些学院给出的调查数据几近完美,仿佛后面的教育改革都是画蛇添足,跟实际情况不符,难以令人信服。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这样解决:由第三方机构调查获得数据,各职业学院应该回避。

(三)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反映出的问题

1.师资队伍数量匮乏。各个院校的报告中生师比指标看似都满足

2.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和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同等在校生规模的情况下,有些学校经费年收入几千万,而有些院校年收入将近几个亿。国家或省示范院校每年还能够得到大量的建设资金,而普通的职业院校缺少这种待遇,致使院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教育竞争,对普通院校的受教育学生也是不公平的。解决这个问题,起码要实现国家教育政策的公平,2011年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高等职业学校逐步实现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本地区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笔者真的期待这项政策早日实施。

3.教学经费支出比例过低。报告中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是,教学经费支出比例过低。很多学校教学经费支出只占整体经费支出的百分之十几,一些院校的经费使用表中,50%的经费表项为其他用途,都没有描述出所用之处,这显然不合理,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这一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办学思路、理念有关,应强制提高各个学院教学经费支出比例,并把此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指标。

4.实践条件不足。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各个院校在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指标上都能够超过标准4000元,但还是难以掩饰一些院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一些院校实训设备陈旧严重,设备价值虚高,实训设备和现场实际设备脱节。实践设备的匮乏,严重影响了课程实践教学的进行,教学改革无法深入进行。在实践条件建设上学校一定要舍得投入,教育很难一面追求高效益,一面还兼顾高效率。实践条件的改善还可以通过校际共享、校企共建、建设虚拟实训资源等方式来进行。

5.生源质量不高。在各个院校的报告中,有些给出了学生录取分数,但相当一些院校没有提及此数据。实际情况是,很多院校的录取分数和三批本科录取分数还有相当差距,这导致了生源质量难以令人满意的状况。一些院校学生不爱学习的比例相当高,基本没有主动学习意识,但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校,而是近几年的扩招使生源的质量进一步降低,小初高中筛选完之后相当比例的问题生源到了高职院校,总有一些本科院校抱怨生源质量下降,殊不知在下面的高职院校承担着更大的生源质量压力。笔者经常把学生的教育比喻成西天取经,要想取得真经(学业有成),唐僧(学生)的意识一定是最强烈、最持久的,孙悟空(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如果唐僧没有取经的愿望,孙悟空筋斗云翻得再漂亮又有何用。高职教育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来自于底层教育,在此聚集、放大、结果。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提升了全民整体素质,但纵向比较却降低了受教育主体的平均素质,留给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是压力和一点点无奈。所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子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教育改革一定要从基层教育开始,改革高考制度,提高高职教育地位,限制各院校扩大招生,各院校只能在现有招生规模基础上缩减,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生源质量,形成招生、教学、就业等环节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高职教育自身的问题也令人纠结。一些院校在“宽进”的同时,培养则往往以“宽出”终了,当这种尺度成为普通学生的共识时,积极学习者可能就变成了少数,有些学生从一入学就等待着考试,等待着抄袭,等待着毕业,致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受冷落。只有打破计划体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羁绊,让“以质量求生存”真正落到满足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中,高职院校才有望获得发展的活力[1]。

6.校企合作不够充分。校企合作双方应该是学校和企业,真正实施者应是专业和企业部门,但往往是专业和企业部门开始小的合作,但得不到两个上层的支持,也就是易出现错位的合作导致效率低下。被动行为的效果一定打折扣,如何使校企双方合作都成为主动行为是需要一个长久研究的课题。

7.教学改革缺少基础支撑。硬件条件是各院校办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软件条件决定了院校办学能够达到的高度。很多院校在基础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强力推行教学改革,效果和质量很难达到预想的高度。有些教学改革基本可以定性为失败,一些改革项目进退两难,如果继续推行,成本过高,达不到办学者想要的效益。所以,在高职教育方面,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两方面如何权衡也是教育决策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1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第一年,所有的数据都来自基层的各个高职院校,各个高职院校在编写时绝对不能避重就轻,过度修饰。因为主管部门可通过各院校提交的质量报告发现普遍共性问题,针对问题才能给出解决办法,从而制定出适合国情的适当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第4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县职教改革发展步伐,5月下旬,由政府副县长陈少敏同志带队、陈再新局长等一行四人赴四川省合江县考察了该县职业教育。

一、合江职教基本情况

四川省合江县地处云、贵、川、渝交汇点,总人口84万,是一个中等农业县,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然而,近年来人们却纷纷把目光投向那里,四面八方的求经问策者纷至沓来。这一切均缘于该县职教的蓬勃发展。该县现有职业学校5所,职业学校教职工900余人,在校生18420人,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例自2000年来保持在5∶5左右,2005年职教招生人数甚至超过普高招生人数。在该县5所职业学校中,生源火爆、规模逾万人的少岷职业技术学校显得格外耀眼。2005年全国职教现场会在该校召开,教育部长周济高度评价说:“少岷职业技术学校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合江职教发展主要经验

(一)政府引导。合江是农业县,政府将发展职教作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加快农村劳力转移、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对职教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了职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县政府办、教育局、农业局、劳动保障局、建设局等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职教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抓政策服务。在职业学校发展需要拓展校园时,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搞好协调,为学校征地扩建创造条件。三是抓环境优化。县政府明确规定,任何部门未经许可不得到学校收取费用。公安文化等部门联手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卫生部门为学校确定实习医院。安监、消防、防疫部门定期到学校提供免费培训和服务。金融部门简化贷款手续,给予资金支持。

(二)多元办学。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合江县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中等职业教育,如公办职业学校可引进民办机制,通过股份合作、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等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或合作办学;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少岷职业技术学校于1999年转制为民办学校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目前该校占地3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校师生员工13000余人,开设了13门职教专业课,每年招生8000人以上。近期,该县又在着手进行公办符阳职校改革,将符阳职校现有资产进行整合,将符阳职校、成教中心、合江卫校“三校合一”,引进民间资金,组建政府控股的股份制学校,将其办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存共同发展新型职业学校。

(三)市场运作。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办学活力是该县职教发展最大的特色。以少岷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首先坚持面向市场设专业,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先后取消了需求不旺的化工、建筑、农业类专业,整合了机械、电子、保安、汽车、文秘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机电一体化,驾文保(集驾驶、文秘、保安于一体)等专业,并借势发力,将其发展为骨干专业。二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按需施教,以适应就业需要,获取职业资格为标准,面向市场培养合格人才。三是紧贴市场,建立就业网络,开辟畅通的就业渠道。学校指定专人定期走访企业,收集就业学生的反馈信息。目前,该校已组建了由50多人组成的毕业生就业联系和跟踪调研队伍,在省内外共建立了2000多个用人信息联系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生率都保持在90%以上,而且预约要人的单位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四)自主管理。为增强职业学校自主发展能力,该县保证了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方面享有充分的自。如在重点扶持少岷职业技术学校上规模、上档次时,坚持了“三个放活”:一是放活办学自,让学校走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办学之路,自主投入、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二是放活用人自,职业学校实行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唯能是举,唯才是举;三是放活管理自,政府、教育部门不干预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职业学校对人,财、物有绝对的管理和使用权。

三、启示与建议

同样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县,短短几年时间内,合江县职业教育发展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值得我县认真思考。借鉴合江经验,我县职业教育要在“十一五”时期取得突破,除了要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部条件,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转变观念。无论是政府,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既要重视、宣传职教,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大服务观念,立足农民脱贫,使职教为农民子女成才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让职教更加贴近农民子女,用看得见的实惠,有效地增强职教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报告范文第5篇

 

一、高职教学方法创新原则

 

(一)体现自主性与合作性

 

高等院校教学方法创新,需有助于学生培养其自主性及合作性。因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团队意识的提升,教学方法必须从老师主导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导或小组合作的模式。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自主性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及研发的积极性,而合作性在于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而应用有助于加强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强化实践性与应用性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及应用性体现在,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传统的灌入式模式,而采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模式,比如社会实践调查、实验、社会服务等。

 

(三)突出探索性与创造性

 

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性及创造性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传统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而转变为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教学模式。此点是当前高职教育中较为薄弱的地方,同样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金融保险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开展教学创新

 

(一)突出“学”为主题,落实“学用”结合

 

1.结合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计划,改变为结合学生能力实际情况编制教学计划,以固定的学时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为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2.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制定学科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科书或练习册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借助于各种媒介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滞后反馈,转变为当前的及时教学反馈;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老师指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实际实践场所教学模式为主。

 

3.教学考核转变过去的主观标准为当前的客观标准;改变传统的学生间相互竞争为当前的学生与学习目标间竞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落实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理念。其一,老师所布置的学生作业需合理,并指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调查活动中,并借助于与本学科紧密相连的知识获取媒介,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其二,教学课堂应注重与学生未来工作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关的案例分析,并引导学生融入案例中进行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以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全面地掌握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

 

4.转变培养目标,关注能力考核。在高职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堂讲解、作业、考试等环节,积极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提升学生能力。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摸索,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另外,在教学考核中应该更为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与实际操作能力,并基于此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样的,还需结合学生的调查分析等能够体现学生理论应用情况的作品进行相应的成绩评定。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金融保险专业等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更多的是师生间互动的过程,也是采用教的方法及学的方法间的综合。在实际高职教育中存在诸多教学方法,本文仅介绍较为经典的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在学生听课自学并掌握理论知识及方法后,结合老师所给的几年案例,学生以实践者的身份分析问题,并给出多个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决策。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多方面问题:

 

(1)所选案例必须经典,具备代表性、真实感,并与实际工作相关联;

 

(2)所选案例内容需多样化,不可过于单一或简单化;

 

(3)案例所存在的问题需复杂交错,并具一定的隐藏性,不可太容易识别出;

 

(4)老师不可附带过于明显的倾向性以避免误导学生,以力争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提出自身的观点及解决方法;

 

(5)老师需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总结并以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分析点评。

 

2.启发研究生教学法

 

老师应引导学生表达出自身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分享、探讨。善于与他人分享并听取他人的心得体会,促使学生间相互学习。此教学方法的长处在于基于交流研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学习效果。

 

3.讲解与学生操练结合教学法

 

重点讲解,在于老师将自身多年总结的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缩短学习要领的时间。整个操练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并给予指导,以提升训练效果,还可安排学生间交流探讨。此方法的难点往往在于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技巧及核心内容,影响训练效果,进而影响学生信心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