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伴随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育制度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对象已从过去少数精英转变为更多的普通人群,而高校师生关系也已由过去尊敬与被尊敬变得更浅层次的疏离淡漠化,这对社会需要的国家重点培育人才的成长极为不利,另外,各种舆论被社会媒体和社会文化氛围影响着,更多人关注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这也使各大高校校内师生关系的现状暴露在大众眼下。本文紧密结合近年来的各种师生关系事件,从高校师者问题的角度浅谈高等教育法规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法规;高校师生关系;指导作用
高校的教育具备了社会职业性质,其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的高技术应用人才,而对应的从事教育工作者则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基本素质,即良好的专业素养保障学生专业化发展和较好的思想水平处理学生社会人际关系,其中还包括此阶段的师生关系,这是当代教育的重点[1]。不可否认,当前我国高校校内的人际关系受到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出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学生今后走入社会的阻碍,如何利用高等教育法规对高校师生关系进行指导,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1.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1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干扰
在最近的网络报道中,日常教育教学事务中折射出严峻师生关系问题的事例很多,比如某高校由于上级领导入校检查,从进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中抽调参与领导视察文艺演出活动,抽调的数量较多,在抽调的同时也没有根据正常的流程进行,导致学生旷课少则4课时,多则8课时,更有甚者一周只能授课一次。事后,学生也没有及时履行相应的管理要求,不通过院系办公室批正规请假条,而只是交付无印章的校领导请假签名。尽管事小,但却一方面干扰学生正常参加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使得校园中形成不良的学习氛围,间接对教学教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滋生更多的缺勤、早退等情况。
1.2学生被教师当作免费劳动力
在当前很多引入校企合作的高校中,合作项目的数量与质量逐渐上升,一些教师除了履行自身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隐含了企业合作者甚至项目直接接手者的身份。但事实上,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工作并不轻松,再加上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不可控因素,导致教师无暇兼顾。于是存在一些教师要求学生撰写课程标准、批改课堂作业、抄写作业评语等情况,这些都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表现,公然地将师生之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改为不平等雇佣关系,直接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入了功利化与淡漠化的元素。
1.3少数教师收取学生额外费用
我国高校较多,不同高校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引入教师能力素养也高低不等,出现少数教师不正规管理学生的情况。比如一些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课堂签到率,减少早退、迟到的次数,采用罚款10元,逃课罚款50元的“严厉”方法,尽管最终在学生的管理上略显成效,但本质却成为了向学生收取额外费用的罚款性质。也有一些教师在逢年过节之际暗示学生为自己送礼,或是在某些节日中要求特定礼物。比如去年网络新闻曝出的某高校教师在中秋节要求学生只能送某知名品牌的木糖醇口味月饼,不送礼的学生就无法参加实习项目等等,这都是教师为自身利益而考虑给予学生的不平等竞争环境,严重阻碍高校校内公平公正竞争环境的营造,也影响了学生日后进入社会良好品德的培养。
1.4无法明确学生人品违纪问题而导致处理不公
尽管与高职学校相比,大学生在个人能力、品德、素养等方面占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如行为举止、遵守纪律、自觉性不高等情况,某些个人行为还会引起教师极大的反感。但当前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完全根据自身的好恶进行判断,或是因无法明确学生人品和违纪问题之间的联系,对结果处理不公,也有的教师喜欢在关乎学生学分的综合考试中偏离教学大纲出题,导致学生存在不少挂科而重修学分的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大学学习的自信甚至最终的毕业就业。
2.导致当下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2.1市场经济冲击
纵观我国当前的大环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趋向平等、竞争、自由、开放,强烈冲击着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交换性质的经济,而师生合作与相处中各自对资源的拥有也不自觉地转入这种交换性质的环境中[2]。我国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也出现了不少契约情况,有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描述“伴随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师生关系突破了单纯的师徒人身属性,契约属性逐步进入并深刻向前于其中”[3],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学生交了学费来上学,就等于花钱来买教师的知识和学校的资源”,更有甚者将师生关系归纳为“正常的市场买卖关系,只能依靠契约来调节权利与义务”。由此产生的高校师生关系经济化趋势,势必使其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2.2文化原因
文化原因主要表现为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的国内教育自2000年以来受到更多国外教育思想与思潮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即将迈入社会的高校学生面临的师生关系则更加复杂。纵观影响国内师生关系的文化理论,诸如存在主义、解释学、现象学、构建主义、后现代主义、交往主义等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界都产生不小的影响,而我国又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背景沿着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社会民主化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受到创新教育、个性教育、主体化教育的影响,另外,网络信息的全面深入传播与覆盖又延伸至各个角落,引起的舆论无形中改变高校传统的师生关系[4]。
3.高等教育法规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指导
3.1高等教育法规要求,不得阻碍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
高等教育法规要求,高校的领导与教师不能阻碍学生进行正常学习活动,不具备任意缩短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权力,更不能取消学生所接受的正常教育,针对近期在网上曝出的多例校领导要求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而阻碍学生正常学习的行为,严重违反高等教育法规,因此可以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对该事件中的高校领导及教师进行相应的处分。
3.2高等教育法规要求,任何人不能将学生作为自己的雇工使用
在特殊情况下,的确有很多需要交予学生进行操作的项目,以锻炼学生的操作技巧和能力,但这种行为性质一旦转变,则成为教师出于自身私欲利益而将学生作为谋取私利的雇佣工具[5],这严重违反了高等教育法规的相关规定,必须以高等教育法规的指示为标准即刻叫停,否则会严重导致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冷漠化、商业化、利益化。一旦发现高校教师将知识的教授行为转变为以知识来兜售或笼络学生博取个人利益,那么要依据高校高等教育法规将此非法行动叫停,同时对教师的自身行为进行严厉警告并予以处分。
3.3高等教育法规要求,教师不能对学生收取额外费用
高等教育法规中有明确的要求,在没有经过国家或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罚款等费用。在上文提及的一些教师为了保持较高的出勤率,维护课堂秩序而对学生进行罚款的行为,就是严重违背高等教育法规的表现,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针对性质不算恶劣的则给予法规教育,教师要从自身行为中明确不合法之处,清楚明白不合法的性质与原因,并确保今后不再犯。而在如教师明知违规依旧对收礼等进行暗示时,性质较为恶劣,且严重败坏高校校园学术教育氛围的以及对学生本身产生负面影响的,则要根据高等教育法规进行严重批评处分。
3.4高等教育法规要求,教师必须本着公平态度,严格不失公允
一些高校生在自身素质上存在瑕疵,针对这些情况,高校教师应保证教导教育工作的耐心与公正,不能因为自我喜好而刻意为难,给学生学业的完成增加困难。高等教育法规规定,如果学生出现违纪的情况,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公平公开处置,不能违反原则与流程的情况下隐蔽地给予学生差评或是开除的处理。另外,在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高等教育法规要求,教师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在考评内容的设置上布置没有学过的不相关内容,不能偏离教学大纲,更不能因为私人原因而故意让学生挂科影响学业。总之,高等教育法规指导下的高校教师处事要求公平与规范,冷静和平处理师生关系。
4结束语
在高校师生的行为关系影响中,高等教育法规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积极响应高等教育法规规范指示的基础上,以理性、公平的方式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尊重、和谐友爱,同时要严格要求自我,爱岗敬业,重视调节好高校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熊亚洁.浅析高等教育法规对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指导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22-24.
[2]郝朝晖.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11(1):15-18.
[3]赵倩.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3(18):11-14.
[4]陈大兴.高等教育中责任与问责的界定——基于学理与法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1(12):178.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图书馆;工程素质教育;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高等工程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未来工程师为工业企业服务,工业企业部门通过其产品为社会服务。工程来自社会,工程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增加价值,为社会发展服务。如果工程不能实现价值,工程就没有意义。
大工程观是美国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诸多各个方面因素及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为此,高等工程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出未来工程师,如何构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工程沟通的桥梁,需要研究、探讨、实践。
恩格斯在研究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脱离蒙昧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的问题时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当人类意识到需要将经验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利用时,最古老的文献便产生了。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已产生的文献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有序地存放在一起以便长久保存和利用时,最早的图书馆便诞生了。
图书馆(library)就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英语单词library源于拉丁语librarium,原义为藏书之所。中国古代的各种藏书处所,被后人通称为“藏书楼”,19世纪末才出现“图书馆”一词。
由此想到,规划建立一个“工程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大工程观的平台之一,是沟通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工程的桥梁和纽带之一。
二、“工程图书馆”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外现状
“工程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有关工程界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类型有国际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政府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等。显然,“工程图书馆”属于专门图书馆类别。
当今之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思想的竞争。高等工科院校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首要职能。重视“创造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实践教学、加强素质教育,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工程训练中心是服务于上述目标的重要的实践创新教育基地。
在工程训练中心建立“工程图书馆”作用巨大。如何在工程训练中引导对工程一无所知的学生对工程产生兴趣,“工程图书馆”将起到收集、典藏和传播科学技术成果、工程杰作、职业教育示范、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等作用。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工业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技术日益带有综合性技术的特征。生产对象往往是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系统,不仅是系统本身,还涉及该系统与其环境与社会的“接口”。鉴于此就可以充分利用“工程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社会职能、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利用从采集、分类、编目、典藏到阅览、宣传、外借流通、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等一整套科学方法,搭建展示工程基础知识、活动要素及过程、工程成果的舞台空间,配备实物、模型、文字解释、图片、挂图、影像视频、虚幻模拟等诸元素,建立一套辅助教学设施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对大学生起到传递科学知识,犹如身临其境地理论联系实际,开启智慧,培养大工程观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工程图书馆”通过有组织地集和传递工程文献,进而实现思想、知识、情报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一定载体的文字记录和保存这些文字记录的方式,工程文化便不能得到持续地发展。其次,为读者不断更新知识提供条件,因为图书馆是全社会的科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科研劳动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图书馆工作。从深层意义上说,图书馆积累和整理已有知识,不仅是创造新知识的科学工作的前提,而且其本身也属于科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图书馆为解决科技攻关、产品创新、试验设计乃至企业规划、管理等提供文献和情报,将精神产品转化为生产力。随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图书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直接贡献将日益增大。
各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由于历史、传统、学制等方面的差异,在本科的培养目标上有着不同。美国实行通才教育,培养的是“工程师的素材”。德国的本科教育则明确以培养“学位工程师”为目标,学生毕业后是“现成的工程师”。英国分阶段培养的是获得不同等级证书的“注册工程师”。原苏联的本科培养目标,早期强调培养“现成的专家”,近些年来,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现实,也开始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适应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较宽泛的发展空间,降低了对本科阶段专业训练的要求。我国在前,培养规格基本与原苏联相似,介于美国与德国之间;1980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将本科生培养目标规定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业务上“必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1986年国家教委提出“工科本科教育培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创新是工程师的天职。工程教育要彻底改变听课就是学习的陈旧观念,将学生的主要学习地点从教室转到图书馆和实验室。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收藏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综合知识,仅靠传统的纸质馆藏文献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应为构建大学生工程素质的综合知识体系搭建平台,“工程图书馆”运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图书馆技术将起重要作用。现在,网络及数字技术的普及、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图书资料及课程以电子介质的形式通过网络共享、传递。因而,建设、完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显得非常迫切。目前,以展厅、展板、展台形式的“工程图书馆”雏形国内外比较普遍,而真正意义上挂牌的却未见报道。
三、“工程图书馆”的建设思想与设计理念
结合我们所要服务对象(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工程图书馆”的建设思想是:“工程图书馆”是工科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工程图书馆”应遵循一般工程发展规律,“工程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是反映该大学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工程图书馆”应由隶属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统一管理并建立统一的馆网,“工程图书馆”应优先及时地得到资料,应加强与外界的协作,“工程图书馆”应当开放,要重视流通工作,应注意吸取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改进“工程图书馆”的工作,应重视“工程图书馆”队伍的建设和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工作,体现“实际的效用和经营”的建设目标。
“工程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应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论的方法,遵循“感性—理性”“概貌—细节—综合”的认识规律;全方位感官调动,激发好奇心、兴趣;借鉴、类比。大学生通过“工程图书馆”的环境熏陶,通过4年的大学系统的课程知识学习及实践后,应该达到有应用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工程图书馆”的馆藏内容规划设计
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实现“情报交流”“文献交流”和“知识交流”,将永远是人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1.“工程图书馆”的构建思路
(1)“工程图书馆”以涉及机械、材料、电子、信息、控制和管理等工程范畴为主要内容,以文字、图形、实物、声像媒体及虚拟制造等表现形式进行总体规划,营造胜似工厂的环境,体现若干个机械制造过程及其历史发展和趋势,使学生了解工程或生产系统(过程)的整体知识并形成较完整的大工程意识。
(2)以展示工业过程所涉及的各类硬件的、软件的内容为平台,力争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工业(或工程)知识及制造场景,形成开放式的、校园网络化的阅览方式,便于学生综合性地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文科、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都将在其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拓展知识结构和范围,拓宽其专业视野,为紧跟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基础。
(3)以某些制造全过程为展示基础,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工艺知识及管理。
(4)跟踪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发、更新有关工程或生产系统(过程)的教学资源。
2.展区分类规划
(1)制造工程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展区;(2)原材料及其应用展区;(3)机器、机构、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展区;(4)典型零件;(5)机械加工及装配工艺展区;(6)工装展区;(7)型材、建材、焊材展区;(8)金属标准件展区;(9)虚拟制造及仿真展区;(10)电子元器件、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控制装置展区;(11)微型计算机及其外设、信息技术展区;(12)学生作品展区。
3.展出物的形式
(1)实物;(2)模型;(3)图片;(4)触摸屏电脑—多媒体资料,主要包括视频、图片、文字资料;(5)计算机虚拟制造及仿真软件。
4.“工程图书馆”的硬件建设
(1)展区分为实物展区、多媒体展区、虚拟制造展区。(2)各类展出物的购置、设计制作、搜集(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资料)。(3)场地、环境的设计、布置,展板和展台的设计制作。
5.“工程图书馆”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工程训练系列课程实行“三段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工程图书馆”作为起点,在各段训练实践课程的各个模块及理论课程的各个章节的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各自在“案例”或自身在“制造工程链”中的位置,选择恰当的各层次的“案例”作为切入点,展开工程训练系列课程的教学。
“三段”式实践教学中的每一段均以“工程图书馆”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内容,实现“少而精”,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围绕各段的教学目的,三段之间环环相扣,各有侧重又前后系统连贯,为总教学目标服务。
具体来说,就是在“工程认识”教学中贯穿全过程;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可以课前参观、工艺设计中借鉴类比、创新中借鉴;在“工程综合”教学中伴随借鉴进行创新;在“机械制造基础”教学中进行课前参观、借鉴类比。
五、结束语
总之,为了大学生的大工程意识的建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构建的“工程图书馆”作为辅助的场地教学平台—实物及虚拟的学习环境—将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作为开放的课堂和校园网远程教育的补充,对于高等工程教育的顺利实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1):6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志清.高等工程教育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4]刘荣.图书馆现代技术[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
[5]刘忠学.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关键词: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
北京高校雄踞全国领先地位,天津高校也有相当的地位,而河北省高校在全国的地位较低,影响力也较弱;不论从数量上看,还是质量上看,三地高校严重分布不均衡。京津冀三地高校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国家和三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推进北京高校优质资源向河北转移或传递,推动京津冀三地高校的合作办学和合并办学。
一、目前京津冀三地高校的比较分析
(一)数量比较
从高校数量与人口总数相比较看,京津冀三地每百万人拥有大学数量分别是:5.22,4.18,1.47。也就是说,在北京,每一百万人就有5所大学,即差不多20万人就拥有1所大学;在天津,每一百万人有4所大学,即25万人就拥有1 所大学;在河北,每一百万人只有1.5所大学,即近70万人才拥有1所大学。
从高校数量与地域面积相比较看,京津冀三地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大学数量分别是:64.29,52.21,5.70.也就是说,在北京和天津,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大学数量是河北的11倍和9倍。
可见,从数量看,河北高校数量与北京、天津高校数量有很大差距。但同时也反映出北京、天津的高校发展从空间和生源看存在相对弱小趋势。从长远看,北京、天津的高校可能会存在地域空间狭小和生源不足的问题。
(二)质量比较
大学质量比较涉及大学评价,不同的大学评价体系可能有不同结论。但总体看,还有时一些相似结论。我们这里可从武书连的大学评价来粗略了解京津冀三地高校办学质量差异情况是十分明显的:全国排名前100的高校,北京15所,天津、河北各有2所;全国排名前200的高校,北京26所,河北、天津各6所。
河北工业大学属于河北省管辖,但办学地点在天津市区,实际上河北地面上一所211学校都没有。当然,河北也没有985高校。985高校和211高校不仅在办学上具有国家直接支持的优势,而且在招生、就业等方面也越来越具有政策优势和社会认可优势。由于国家实施211、985、部属等大学办学措施,推进了我国高校的分类办学,但也给非211、非985、非部属高校办学实际上造成了不公平待遇,不论是经费、招生、就业,还是管理、福利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同地位。从一个角度看,非985高校和非211高校已经被政策排斥到我国高等教育非中心地位或核心地位。而现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只有有关大学,言必称211、985。211、985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办学一个基本门槛,这样态势还会持续下去。
河北有4所部属院校,分别属于司法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中国地震局,但没有1所是教育部所属院校。教育所属院校在经费、科研、学科建设、招生等多个方面具有办学优势和发展先势。
河北开办有17所独立学院,其中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是北京高校在河北开办的独立学院。天津的独立学院有10所,而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是北京高校在天津开办的独立学院。北京的独立学院只有5所。这说明,北京高校开办独立学院还有潜力。
天津天狮学院是天津唯一的民办普通高校,也是本科高校。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吉利学院是北京的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总体看,北京高校雄踞全国领先地位,天津高校也有相当的地位,而河北省高校在全国地位较低和影响力弱小;不论从数量上看,还是质量上看,三地高校严重分布不均衡。
二、京津冀三地高校如何协调发展
(一)北京高校优质资源向河北转移或传递
在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推进北京高校优质资源向河北转移或传递:是鼓励一些高校到河北办学,可以建立分校、设立学院、开办校区、合办校区、合办研究生院或研究院、建立办学共同体。
据有关报道,北京化工大学将在北戴河新区建立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校区,预计于2017年开始招生。另外北京、天津的一些高校在河北以前就设置有校区或培训基地,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在北戴河就有校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等在北戴河也有培训基地等,尽管占地面积不大,但可以作为立脚点加以拓展。
据了解,河北省秦皇岛设立了北戴河新区,以及唐山曹妃甸新区,都以极大的优惠政策接纳高校到这些地区办学。这些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优越,土地面积大、成本低廉,非常适合高校扩张办学和优质办学资源转移。据估计,在北京所属市县开办校区的成本是在北戴河等地开办校区的4到5倍。而随着高铁开通,北京、天津到北戴河的交通时间在1小时左右。北戴河机场也即将开通。这都有利于学校的师生的往来。
在秦皇岛开设校区一个成功例子是,东北大学在秦皇岛开设的分校,办学10多年来,在校学生已经达1万人,全部是1本招生,而且录取分数线与东北大学校本地(沈阳)已经差不多。
随着交通便利进一步提高,北京高校到北京周边的河北地市办学,具有越来越大的优越性。北京高校在河北地市设立校区后,可以将本科生教育教学或研究生教育教学整体转移到这些校区,实现北京校区与河北校区的功能分工。这有利于北京高校进一步转型升级,促进跻身全国一流或世界一流大学、著名大学之列。
(二)推动京津冀三地高校的合作办学和合并办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合并办学,尽快有不同议论,但在总体看是成功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一大批高校通过合并,进一步提升了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和学术影响力。京津冀三地高校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原因,可以考虑一些高校合并办学。
一是强弱联合办学。北京的211、985高校可以合并河北、天津的高校成为一个办学实地,河北高校成为一个校区或分校。河北的一些高校有这样的愿望。例如,作者所在的燕山大学。1958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燕山大学在河北高校排名前列,具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占地4000多亩、学生4万人、教职工3000多人,但苦于未能进入211序列,再向前发展举步维艰,一直在寻求与985高校合并办学,把燕山大学合并为一个985高校的校区或分校。如果能与北京、天津的985高校(例如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不仅燕山大学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合并后主校也会有迎来新的发展,这对京津冀的高等教育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是弱弱联合办学。京津冀三地的职业教育高校,可以考虑合并组建应用型大学――本科办学层次的职业大学,这不仅由于京津冀三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发展、转型发展,而且也十分符合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十分迎合社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京津冀三地一般非211、985本科院校也可以考虑合并组建为新型应用型大学,以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推进京津冀三地职业成为全国的领头羊,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职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
三是京津高校帮扶河北高校办学。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京津冀三地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建立联系,实行对口帮扶,还可以让北京、天津的211、985重点高校在河北的某些院校设立分院(例如研究生分院),或者把某些系、科、专业设在河北院校,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和辐射能力。
(三)河北省应该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承担主动性
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优势互补,京津两地高等教育发展成熟,河北省相对弱势,应该积极主动地出台相关政策、做出制度安排,引导河北省高校主动出击,寻求发展。
同时,目前国家层面或者京津冀三地还没有建立顺畅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协调与激励机制:一方面,河北一些高校寻求合作办学、合并办学的愿望十分突出、积极主动,北京、天津的一些高校可能“高大上”的思想和眼光还很突出,看不起河北的高校,不愿意与河北高校合作,这一对矛盾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高校的办学主体也比较复杂,有些高校属于各省市、有些高校属于教育部或其它部委所属,办学主体有10多个,要实现合并办学和合作办学,还需要跨越各省市、各部委管辖各高校的体制。
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可能出现政府和高校的不协调、不同步的情况――政府呼声很高,高校积极性不大,或者高校主动出击,政府不予支持。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河北省政府有必要率先启动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计划,力求尽快在京津冀三地政府签署的一体化合作章程,明确合作理念、组织机构、经费投入、合作规划与合作方式、合作实施方案、监督与评价等内容,特别要规定各方政府必须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专门项目经费成立共同基金支持高校开展合作,并使之制度化,设立不同合作项目,例如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合作、教师学生互派互访、资源数据网上共享等等,鼓励高校在一定框架下开展多元合作。
参考文献:
[1]杨振强.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4(08).
关键词:教会教育,高等教育,中西方大学
教会在中西方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欧洲中世纪,教会为大学的诞生提供了基础,也影响着大学的发展。在中国,教会与大学的联系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期,教会的传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考察教会对中西方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对我们认识现代大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会与西方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中世纪大学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起点。教会与中世纪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罗马衰亡后,教会垄断了黑暗时代的教育。基督教最初反对世俗知识和教育,但教会为了传播基督教、诵读圣经、理解教义,又需要世俗知识,因此,基督教对教育日渐重视起来,并垄断了高等教育。
基督教最初在修道院开展教育活动。由于早期教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因而具备了办学校的经济基础。在基督教教会的努力下,陆续出现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公元1179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召开第三次拉特兰会议时指示,要求所有教会大力兴办学校。公元12世纪,仅法兰西修道院就附设十七所学校,管理学校成为该国修道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中世纪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一些以教育质量著称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巴黎大学就是从巴黎大教堂学校发展起来的。
教会在控制大学的过程中,规定着大学的教学内容,经院哲学支配着大学教授和学生探求学问的方法,各科知识都是用经院哲学中沿用已久的公式或语言进行讨论。但是,大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在努力摆脱教会对其的束缚。
到中世纪后期,教会日益腐败,改革的呼声和行动更加频繁地产生。16世纪,在人文主义的刺激下,欧洲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这场改革运动中,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的教育改革,虽然都是出于宗教的目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起到了普及民众教育的客观作用。普及民众教育促进了教育乃至社会世俗化的进程。
二、教会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并不带有宗教色彩,教会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联系从19世纪末教会大学的建立开始。所谓教会大学是指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在中国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是西方列强打开近代中国国门后想进一步控制中国的产物。
1877年,第一次全国传教士大会以后,教会学校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教会大学也应运而生。至20世纪20年代,西方基督教教会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有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等。
教会大学作为有别于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大学,为培养超过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人才,在办学模式、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教学内容上,教会大学一改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提倡中西并重,在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有了很大改变。教会大学重视宗教教育、英语教育和科学教育。此外,教会大学还非常重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组织一些社团活动。同时,教会大学还开设体育课,强调通过体育锻炼强健学生体格,并要求男女学生都要参加。在教学手段上,教会大学提倡实验和教学实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会大学对科研一直予以高度关注,不但重视自然科学研究,同时也重视社会科学的研究。在办学体制上,教会大学实行学分制,除本科以外还设有专科,并招收研究生。在教育对象方面,教会学校招收女子入学,并开办女子学校,这使清末女性不仅有了接触西方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机会,而且也有了出国求学的机会。
三、教会在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会为大学的诞生奠定基础
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黑暗时期。这时被保留下来的基督教因独尊的国教地位逐渐达到了它的历史顶峰。基督教和世俗政权紧密结合,基督教神学成为人们唯一的意识形态,几乎垄断了各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世俗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便于传播基督教的其思想和教义,基督教开始在修道院中开展教育工作。随后各国教会开始广泛地开办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这种大规模大范围地开办学校,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巴黎大学是教会学校发展到大学的典型代表。巴黎大学起源于11世纪末期在巴黎出现的那些学校。在12世纪将要结束的几十年内,那些学校正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云集到巴黎,他们常常来自遥远的地方。这种几乎失控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在各方的互相妥协的情况下,巴黎大学应运而生。
教会在大学产生之初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会在教育方面的推动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教会对中世纪大学产生与发展做出的功绩,克里斯托弗曾作过高度评价:“大学的创建和新兴宗教教会的形成,同样构成了中世纪教廷为基督教文明的智慧组织所作的意义深远的设计,并成为历史上规模恢弘的文化规则的杰出例证之一,这已是毫无疑问了。”
(二)普及民众教育,扩大教育对象
宗教改革运动之前,教会为了传播其思想教义,大力兴办学校,虽然带有强烈的宗教目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促成了教育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教育的对象,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教育。
宗教改革过程中,新旧教派在传播各自宗教观点的同时都毫无例外地注重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层民众的教育,无疑在客观上促进了民众教育的普及。随着大量大学的兴起,入学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多。教会在传播其宗教思想的同时,也在为普及民众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教会学校的建立,为中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教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开设自然科学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来学习研究。同时,教会学校还招收女学生,开办女子学校,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三)限制教学内容,禁锢思想
虽然教会在大学的产生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教会办学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其宗教思想。因此,教会在所办学校的课程设置上有着很大的限制。在中世纪大学中,都设有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四科,而神学处于最高地位。
巴黎大学在教皇的严格控制之下,天文学和音乐等“四艺”科目被明文规定禁止研究和传授;教皇赫诸纽斯三世规定,学生只能学习教会法,不但禁止讲授市民法,而且教会法本身也无法得到科学的研究。在大学中,教学从属于教会,大学创办人即该城市的主教。因此,大部分中世纪大学的统治思想是一种与自然科学精神各个不入的宗教神学。像哥白尼和伽利略等人所遭受的迫害都说明了宗教神学对科学探索的不容忍的态度。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允许科学精神在大学里滋长就意味着统治大学的宗教神学的让步和动摇,在这当时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中世纪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宗教对大学的发展起着限制的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有着禁锢的作用。虽然在其后的时期内,大学在通过不断地与宗教教会的抗衡中,逐渐摆脱出来,但神学对大学的影响仍然存在着。
综观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会对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尽管教会在大学产生之初是为了传播其宗教思想,作为其统治的工具,但在大学与教会的不断抗衡与斗争中,大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为现代大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对以后大学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欧洲大学史――第一卷中世纪大学[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3]杨海燕.基督教对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影响[J].史志鉴研究.2010(15).
[4]陈沛志,王亚平.浅析宗教改革对西欧近代教育世俗化的影响[J].世界史研究.2008(8).
关键词:高等教育;印度;软件产业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其国力的增长让世人瞩目,软件业更是成为国家的先导性产业,印度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其中,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容低估。印度基础教育相对薄弱,高等教育则相对发达。正是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为印度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科技人才,支撑起软件产业的发展。
一、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
印度软件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目前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其软件产业约占世界软件开发市场的20%;同时,印度也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近15年来其软件业一直以年均50%的速度强劲增长。早在21世纪初,世界银行发表的对软件出口国家能力的评估报告即认为“印度软件业出口综合指数(包括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等)已居世界第一位”[1]。比尔·盖茨也称赞说,未来的世界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印度。[2]
(一)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
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先驱与基础。印度政府把发展软件业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历届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可以说,政府在软件业的迅速崛起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作为知识产品的软件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与灵魂,在软件产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中,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软件公司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知识型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就开始实行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向信息产业转变。为尽快完成这一转变,印度电子部于1984年组建了软件开发局,负责实施相关政策。1986年12月,甘地政府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并且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国内外投资的优惠政策。为贯彻这一战略,印度政府还调整了相关机构,设立了软件发展和促进局、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中心,并且拨出专款用于开拓国际市场。1998年,印度总理办公室专门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1999年,印度在内阁新设立了信息技术部,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印度信息产业的计划。
政府部门重视对科技和教育的投资。1995年,拉奥政府设立了技术开发基金。印度用于科技的预算拨款从1951~1956年的2亿卢比①增加到1990~1995年的1000亿卢比。1989~2000年,印度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达到1.23%,在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高②[3]。在教育方面,政府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1998年,印度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3.8%;2003年达到5%;2006年的预算比2005年提高了31.5%[4]。因此,尽管印度整体教育水平并不高,但却拥有质量较高的高等教育体系。印度对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
印度软件业的腾飞得益于卓有成效的科技园区建设。为了提高印度信息产业和软件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政府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形成了班加罗尔、孟买、马德拉斯和海德拉巴等几大软件产业基地。为了鼓励软件企业入驻软件园,政府投资兴建了国际一流的工作和生活设施,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科技园区的发展,使印度软件业在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其中,班加罗尔有印度最大的软件园,有“印度硅谷”之称。软件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建,迄今为止,当地的高科技企业达到4 500家,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科技中心。一些专家甚至认为,班加罗尔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就工程师的数量而言,班加罗尔的信息工程师有15万人左右,而美国硅谷不过12万人。目前,印度已有700多家软件公司、140多万软件编程人员。在开发应用软件技术方面,60%的软件公司已掌握并能够运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如第四代语言(AGL)、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在印度的出口产品总值中,信息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5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3%;软件行业总共创造了300万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印度的经济增长。[5]
(三)注重培育大型软件企业
由于认识到软件产业需要规模经营,印度大力发展大型软件企业。目前,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约有1.5万名雇员,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近年来,印度的几大龙头软件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均具备了承接国际大公司大额合同的能力。印度骨干软件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许多公司已经成为微软、思科、朗讯、IBM等跨国公司的软件和服务供应商,其业务也由初期的软件模块开发、编程、测试发展到完整的应用软件包开发,由单纯的软件开发发展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