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水养殖污染防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为了满足高端海产品市场的供应需求,鲍鱼养殖的规模逐渐扩大,但期间产生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其中鲍鱼疾病的综合防治成了养殖户关注的焦点。据此,笔者针对鲍鱼养殖存在的问题,浅析鲍鱼疾病的综合防治。
关键词:鲍鱼养殖;疾病;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9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26
1 鲍鱼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水域污染加剧
海洋产业的发展及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进近海水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指标下降及频发赤潮;鲍鱼养殖户在使用和管理养殖水时,未对养殖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便将其排入海,将造成水环境污染及不同养殖户的鲍鱼交叉感染疾病;投喂大量的人工配合饵料,会污染鲍鱼养殖的水环境,鲍鱼的健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水环境的质量。
1.2 鲍鱼养殖品种缺新
2006年,国内开始规模化养殖皱纹盘鲍,但近年来,皱纹盘鲍近亲繁殖情况严重,导致其种质退化及性状下降,如20个月的最大重量从200g降至100g及其夏季存活率仅为10%~50%,同时虽然绿盘鲍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优于皱纹盘鲍,但养殖户对其的接触甚少,致使在绿盘鲍的规模养殖上相对滞后。
1.3 营养与饲料研究滞后
在夏秋季节,鲍鱼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但目前,鲍鱼专用饵料的养分远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外加饵料的加工工艺滞后,导致饵料的卫生质量差及污染养殖水域,从而降低了鲍鱼的抗病能力。
1.4 鲍鱼养殖病害的防治技术落后
常见的病害包括以肌肉萎缩症和裂壳病为主的病毒病、以溃烂病、脓毒败血症、脓疱病、弧菌病为主的细菌病、真菌病及寄生生物所致的疾病等。
1.5 鲍鱼养殖工艺落后
常见的养殖工艺包括工厂化养殖、海底沉箱养殖、潮间带养殖、浅海筏式养殖及底播养殖,但在后4种养殖模式下,自然条件的影明显且鲍鱼病害的防治难度较大,而在工程化养殖模式下,鲍鱼的养殖密度高及水质的监控难度偏大,因此易发疾病。
2 鲍鱼疾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针对鲍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类型,笔者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具体如下。
2.1 裂壳病
由球状病毒所致,具体特征包括:病毒发生在血细胞质中,具有双层囊膜、无包涵体,约为80nm;传播途径一般从鲍鱼的口部进入体内;裂壳病多发于室内育成期或室内越冬期。针对裂壳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通过改善鲍鱼的生长环境来增强其体质,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2.2 肌肉萎缩症
由病毒感染所致,具体特征包括:贝足肌肉直接萎缩坏死;发病率与水温有关,以每年的4―8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在水温>23℃时增高及在水温25℃时降低;最大的受害对象为体长约长1.5cm的鲍稚贝,致死率约为50%。针对肌肉萎缩症,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2.3 溃烂病
由溶藻弧菌感染所致,即当鲍鱼体弱或受伤时,真弧菌将从鲍鱼的表皮组织进入其体内,从而引起细胞脱落及足、外套膜干扰。针对溃烂病,建议采用如下治疗方法:先用25~50mg/L的盐酸氯霉素海水溶液浸洗0.5~1.0h,或用5%的磺胺二甲氧嘧啶海水溶液浸洗2~3min,或用1%~3%的磺胺异啶恶唑海水溶液浸洗3~5min,再将鲍鱼暴露在空气中约10~15min,再将其放入海水中。
2.4 脓疱病
由河流弧菌所致,具体发病特征如下:感染对象以3~5cm的稚幼疱为主;发病时,会在JE肌上产生白色脓包及在腺癌破裂后,流出白色浓汁及留下深0.2~0.5cm的孔,从而导致鲍鱼的食欲和附着力下降。针对脓疱病,建议采用如下防治办法:每日用6.25g/m3的复方新诺明或3.12g/m3的氟苯尼考或1.56g/m3的复方新诺明+1.56g/m3的氟苯尼考或6.25g/m3的氟哌酸+0.78g/m3的氟苯尼考或1.56g/m3的复方新诺明+6.25g/m3的氟哌酸浸浴3h,以3d为一疗程,每隔3~5d再进入下一疗程。
2.5 气泡病
由变质饵料或溶氧超饱和所致,其中氧的饱和度为150%~200%。气泡病常见于幼鲍中,建议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减半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并在严重时停喂;加大换水量及彻底清洗残饵;先对饲育网箱进行消毒,再用10~20mg/L的优氯净浸泡3h,再取出晾干;清除死鲍,以防高蛋白分解出硫化物而危害幼鲍。
3 结束语
针对鲍鱼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常见的疾病,笔者认为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即深度优化鲍鱼的养殖条件及积极研究鲍鱼常见疾病的治疗技术,从而发挥鲍鱼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支柱地位。
参考文献
[1]何宗源.黄歧半岛鲍鱼养殖常见疾病及其防治[J].大观周刊,2012(50):162.
(一)浅海、滩涂海水养殖和海珍品增养殖取得显著成效
为实施“海上辽宁”、“海上山东”的战略,辽宁、山东两省充分发挥地处辽东、山东半岛和北黄海、渤海湾的优势,利用浅海、滩涂积极发展水养殖业。1996年,辽宁、山东两省海水养殖产量分别达到111万吨和259.7万吨,占海产品总量的43%和54.5%。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两省又积极开发海水增养殖业,实施了对虾人工增殖放流和海底底播工程。辽宁省自1985年开始生产性放流以来,共放流1~3厘米幼对虾125亿尾,回捕产量达1.9万吨,直接经济效益6.5亿元,社会效益达2.8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0,居全国领先水平。海底底播是近些年来新兴的生产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大连市长海县是一个海岛县,全县底播增殖面积40万亩,重点发展鲍鱼、海参、海胆、虾夷扇贝等海珍品,以及文蛤、杂色蛤、魁蚶等品种,产量共达8万多吨,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底播增殖为主的海底庄园。山东省长岛县的海水养殖区现在已由近岸浅海扩展到深水大流海区,养殖品种由传统的海带、扇贝扩大到鲍鱼、海参、虾夷扇贝等海珍系列养殖,养殖形式也由单一的筏式养殖转变形成为海上筏养、海底播养、陆上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形式一起上的新局面。在列岛周围70万亩海域,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水层综合利用的“蓝色牧场”。1996年全县海产品产量3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20.87万吨,养殖收入6.58亿元。浙江省在合理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之后,也确立了以养殖业为主的发展思路,海水养殖取得显著发展。1996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达到85.82万亩,产量达39.51万吨,列全国第六位。1997年,浙江省桃花海洋渔业公司和象山港渔业公司,分别从福建省引进欧鳗和大黄花鱼种苗,采取大面积海水人工养殖,并获得成功,由于经济效益显著,预计将会有更大发展。
(二)建立了新型的海洋捕捞机制,积极发展远洋渔业
浙江省濒临东海,大陆架渔场面积达34050万亩,是浙江省陆域面积的两倍多。著名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加速了浙江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渔业总产量达342.14万吨,其中海洋捕捞占259.72万吨,居全国首位。针对我国近海传统鱼种结构的变化,浙江省积极采取对策,使海洋捕捞结构从以沿岸近海为主,初步实现了向外海发展的转变,远洋捕捞作业已发展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极大地促进了海洋渔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外海渔获量已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61%。远洋渔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具有了一定规模,去年产量达13.4万吨。
(三)积极开发水产品加工业,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辽宁、山东、浙江三省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本省水产品保鲜加工业的迅速掘起。水产品加工是水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海洋经济增值的发展方向。为瞄准国内国际市场,浙江省首先发展冷冻小包装和方便食品,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海洋药物等产品,使水产品获得显著增值。1996年,全省水产品加工总量达60余万吨,加工产值63.8亿元,水产品加工综合能力列全国前茅。
二、对我国水产品需求潜力和海洋渔业资源潜力的分析
据农业部渔业局测算,1995年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0.5公斤,人均消费量为11.6公斤,但消费极不平均,沿海地区有的高达40公斤,而内陆一些地区人均消费不到1公斤,所以内陆地区水产品的消费潜力是很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食鲜味美的水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按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水产品消费来计算,5年就需要增加600万吨的产量。而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每年人口将净增加1400万左右,满足新增人口对水产品的消费就需增加水产品产量16万吨。因此,应充分挖掘渔业资源的潜力,以满足人民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提高养殖单产的增产潜力
我国海水养殖单产整体水平不高。“七五”期间,海水养殖单产平均为442斤/亩;“八五”期间,海水养殖单产已提高到677斤/亩。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的迅速发展,相应的良种体系、渔用饲料体系、病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养殖优良品种的引进及池塘改造等,“九五”期间,我国海水养殖单产达到800斤/亩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扩大养殖面积的潜力
我国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面积约为2亿亩,按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可进行人工养殖的面积为4000万亩。到1995年止,已利用的浅海和滩涂面积为1074万亩,仅占可养殖面积的26.8%。由于养殖技术、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于养殖的面积将不断扩大。如:山东省长岛县就已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进行养殖,并获得成功。另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近海30米等深线所围浅水面积为4.8亿亩;40米等深线所围浅水面积6.2亿亩。由此足以说明,我国扩大海水养殖面积潜力是很大的。
(三)开发外海和远洋渔业资源的潜力
据资源调查,我国部分外海还有一定的渔业资源蕴藏量。仅南海外海海域就有近100万吨。稳定近海,调整远洋捕捞结构已势在必行。外海海域特别是公海海域渔业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同第三世界国家渔业合作的日益发展,远洋渔业产量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据农业部渔业局提供的资料,预计到本世纪末,远洋和外海渔业产量将增加50万吨。
三、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近海捕捞过度,造成渔业资源渐趋枯竭
近海捕捞是一项投入高回报率也高的产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我国渔业生产管理机构的执法力度又相对薄弱,因此海洋捕捞出现了无度、无序的现象,造成我国海洋渔业传统资源渐趋枯竭。以舟山渔场为例,大、小黄鱼和墨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已形不成渔汛,带鱼也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如1996年冬汛结束后,在捕获的带鱼中,每尾在100~150克的占一半左右,而且渔业总产量中带鱼比例与1995年同期相比下降一成多,比上年减少4~5万吨。
(二)渔业病害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受综合因素影响,海区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渔业病害日趋严重。对虾、扇贝、鲍鱼、海带等均不同程度受到病害影响,且危害品种有扩大蔓延之势。1993年爆发流行性虾病后,全国对虾产量由1991年的22万吨锐降至1994年的6.4万吨,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累计经济损失年均达100亿元,对虾养殖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极大地挫伤了虾农养殖积极性。虽然一些地方坚持以防为主和以混养为主的方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大面积对虾养殖病害的防治,至今仍没有某个地方或单位研究出彻底有效的解决措施。渔业病害已经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我国近岸海洋污染日趋严重
渤海、东海、黄海近岸海域都不同程度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污染。其中,陆源污染占整个海洋污染的80%,船舶污染占15%,海水养殖、海洋矿藏开发造成的污染占5%。污染造成的后果是海水富营养化,诱发赤潮。如辽宁省1996年出现赤潮32次,每次最长时间达7~8天,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严格执法,加大实施休渔制度的力度
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应加强对海洋渔业捕捞的管理,严格划定我近海休渔区域,建立健全休渔制度。据了解,浙江省舟山渔场在对带鱼实行了两个月的休渔期后,今年捕获的带鱼普遍比往年大出一指宽。辽宁省今年比往年晚一个月捕获海蛰,增收5亿多元。这充分说明休渔制度有效可行。因此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严格执行休渔制度,以确保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组织科研院校联合攻关,加强渔业病害的防治研究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面积的海水养殖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找到立竿见影的方法和技术。因此,建议国家科委与沿海省、市、县各级政府,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积极扶持科研院校加紧进行渔业病害防治的基础性研究和预防性研究,并将其列入国家计划,以确保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国家从大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用于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良种的1亿美元专项经费,划出一部分用来支持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
(三)在黄海北部海域建立渔业经济技术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关键词: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海洋事业;环境污染
1我国海洋概况
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延绵达1800公里,海岸线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辽阔发展的空间。有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物种多达26000多种,鱼类3000多种、浅海和滩涂生物资源2200多种,长久以来在平衡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当然我国的海域划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端,在黄海、东海、南海与周边各国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辖权争议。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因为科学水平的因素,被保存完好丰富的海底能源,将会为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资源保障。目前,其他国家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颇大,海水也是不少可再生的能源,如潮汐能、浪能、水温能、盐度差能等。随着开发的深入,我国也前所未有地污染和破坏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富养化、物种多样性快速减少等问题,使海洋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2.1我国海水受污染情况非常严重
2.1.1海洋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就是海洋水体遭到污染,随着近海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赤潮现象频频发生,且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出现新的赤潮生物种,给海洋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健康和海洋经济造成了重大危害。2.1.2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能源战略的石油在陆续大量建设开发,海上运输石油频繁如织,开采石油规模不断扩大,风险源更加分散分布更广,风险源强度更大,溢油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发生突发性溢油污染事故的概率也在大幅增加。近几年,我国油船溢油事故和海上开采石油的泄露与井喷事故迅速攀升,每年石油排入大海约12万吨。渤海湾“7•16”溢油事故和山东蓬莱“19-3”重大溢油事故更是给海洋生态环境以沉重打击同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2.1.3海运航行和作业中的船舶所产生的污染物源源不断的排入海洋,也可能发生事故,如碰撞、爆炸等,所产生有害物质排到海水中,使海水再次受到污染。2.1.4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这些源污染物,一半以上的污染物来自于陆地废弃物的排放。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废弃物和污水,直接进入河流系统;农事生产所用如农药、化肥等化学成分污染物,经过雨水浸泡,流入地下暗河,随着河流和地下水,最终进入大海,海洋环境受到了污染,海洋生态遭到了破坏。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消化,无限度流入污染物,海水自身净能力必然会入不敷出而导致水体污染。
2.2过度开发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海域内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还有很多珍稀品种,过度的捕捞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物种资源的繁殖能力,致使海洋生物极速减少,严重的甚至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异常,致使鱼、虾、蟹和贝类以及有保护水环境功能的大量藻类等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快速消亡。虽然采取休渔期的政策,投放鱼苗、虾苗,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出海作业的大批渔民将还未长大的鱼、虾、蟹捕捞上来,其既无法从数量上的增长形成种群,之后便出现了更加尴尬局面,原本数量不多的海洋珍惜物种濒临灭亡,而数量众多的物种将成为珍惜海洋生物。
2.3水域面积缩减、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大量海岸因受经济开发的影响,人为改造滩涂在不断增加、自然的原始景观在逐渐缩减、很多重要的海湾面积在不断缩减;大量的填海造地投入其中,更是兴建了大面积的海参、鲍鱼养殖场,疏于管理的大面积养殖场,使海滩面积和海岸湿地急剧减少,养殖场内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污染物随着潮汐进入海中,海水受到了污染。另外,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石油、天然气的海上开采作业、海洋生物制药等化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都从侧面给海洋环境以沉重打击。
2.4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缺失的管理机制
我国海洋的环境立法工作发展较晚,相关法律体系相对滞后,然而在海岸线的立法管理方面有很多漏洞。海洋环境的政府管理部门责任不清,职能重叠现象、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极易出现,与之相关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执法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以上均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明确了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1983年颁布施行的,是我国专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法律,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方面意义非常重大。法律体系中保护海洋方面的,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根本,以《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中心,三个辅法律:(1)《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六个相关法律法规;(2)和海洋防治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3)有具体执行标准的保护海洋环境性法规,如《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等。以上法律、法规、准则构成了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起到了法律支撑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并不能适应新时期保护海洋环境的重任,且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对于海洋的立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我国面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足与对策
目前,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之时,保护海洋近岸生态环境与前者成为了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点,承受着继续破坏和污染不断加重的巨大压力,有些部分重点地区海洋环境受损情况触目惊心,已无持续发展的后劲可言。所以加强产业结构性调整、优化产业部局,严控污染源,在减轻沿岸近海和流域污染现象之时,进一步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和的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保持生物基因多样性、恢复海岸自净能力、逐渐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卫能力,具体措施:
3.1加大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设施和机制措施力度
3.1.1要大力兴建国家级保护区,各地也要以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为目标,建立生态保护区或海岸生态隔离带,极大保护及恢复海岸生态系统,加强海岸生态建设。3.1.2恢复海洋岸线原生态景观,在沿海重点旅游区、经济开发区,加大力度修复沙滩海岸、退耕退垦还滩还海,建设原生态自然景观和廊道,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蓝色空间和愉悦、唯美的滨海景观。3.1.3加强污水处理水平,控制海洋污染,建立污水排海标准,制定统一污水、废水排放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要定时监测、申报登记、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等,以保证海产品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3.1.4建立评估海洋生态环境风险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对海洋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消除及生态恢复都至关重要。3.1.5加强海洋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把深入开展海洋环境灾害的防治工作和应急处置管理机制有效融合,在多样性的海洋灾害频发的形势下,严重威胁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发生生态灾害种类如赤潮、绿潮和海洋生物病毒病害、重大海上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防控工作,设立监测点、完善浮标、探头,利用航拍、卫星遥感技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系统,提高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在发生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或生物灾害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应急工作要常备不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3.2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法律体系
3.2.1应当适时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来填补法律空白,又能解决新问题。在建设大量人工养殖场以用来替代和缓解渔业资源枯竭压力,而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水被污染、生物链严重失衡等,需要法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规范养殖行业,严格禁止养殖密度过大,坚决防治养殖疾病等,建立高标准人工养殖场;同时重视生物入侵,越来越多的生物入侵案例,惨痛的表明同样是破坏生态的重大因素,这些问题的逐渐凸现,迫切的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制约。3.2.2海洋的经济价值与海洋的生态价值相比后者更应得到重视。在取得经济价值的同时,而损害生态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应当完善、强化、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补偿制度,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制度,所有的海洋经济行为都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保存好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品类多样性的生态环境。3.2.3持续加大海洋执法监督力度。制定的法律能否保护海洋环境,关键就是要执法必严,如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其形同虚设变成一纸空文,而且还应该有完善的处罚措施,使触碰法律的自然人、法人心生畏惧,法律所赋予的责任、义务,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结语
我国现已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水区,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使得资源环境的约束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显现。为突破陆地资源环境短缺的瓶颈,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显得极为重要,要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就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眼光看待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科学谋划,构筑蓝色的海岸生态屏障,树立海洋道德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提高蓝色国土意识,促进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伊娜.浅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A].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4.
[2]马凤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视角下的海洋环境保护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1海水贝类养殖业中的问题
1.1富营养化
海水的富营养化主要表现为赤潮,它被誉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大海中,打乱了水体中的氮、磷平衡,促使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和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分泌黏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其呼吸,导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除此之外,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浮游动物爆发,在其分解赤潮生物尸骸的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溶氧,导致缺氧环境,引起虾和贝类的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治理中十分棘手又代价昂贵的问题,主要是治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质。目前大多数研究显示,海洋无脊椎动物氮、磷排泄对海区营养盐循环具有重要作用[1-2]。国内外已有利用海洋滤食性贝类来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报道[3-5]。贝类作为一种滤食性动物,不论是筏式养殖还是底播养殖,均通过过滤大量海水摄取浮游植物和有机颗粒,排泄物主要有氨、尿素、尿酸等,其中氨的排泄量超过总排泄量的70%[6]。王志松等[7]报道海区筏式养殖1台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产量以1500kg计算,在其快速生长的半年内,养殖区底质积累排泄物干质量为32.8~107.1kg。在微生物作用下,这些排泄物沉积海底经化学过程最终转化为NH3及其他物质,可产氮263~856g,这会直接影响养殖区的氮、磷平衡,促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藻类大量繁殖,引发赤潮,从而阻止了牡蛎的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牡蛎的大量死亡。据报道,1997-1998年我国北方扇贝养殖由于大规模死亡减产50%,1998年扇贝造成的损失更是继续增加,死亡率高达90%,甚至导致扇贝养殖绝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的健康发展[8],所以适当控制养殖规模对合理利用养殖区实现健康养殖有重大作用。
1.2海区老化
当底质的有机物积累速度大于海区自然分解、净化速度时,底质即产生有机污染,海区即老化。大面积高密度的养殖不仅消耗大量水体中的饵料和溶解氧,养殖贝类本身也产生大量的排泄物,易产生海区老化如在一些扇贝老养殖区海底有10cm厚的代谢污物沉积[9]。据山东省桑沟湾养殖区的测定结果,仅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每年产生排泄物18520t(干质量),再加上其他养殖贝类的排粪,整个海湾年产粪量约40000t,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的假粪[6]。大量的排泄物严重污染了养殖海域的水质,促使海区老化,一旦出现,养殖贝类将大量死亡。海水养殖的迅猛发展,养殖海区大量的残余饵料、贝体的代谢排泄物、有机物的长期积累,远远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不仅加速海区的老化,还将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病原菌增加,疾病频频发生,严重阻碍水产养殖的发展[10]。以桑沟湾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前,该海湾盛产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和毛蚶(S.subcrenata)。而至90年代末,这两个种类已不能形成生产规模。这与大规模贝类养殖产生的粪便沉积海底,引起海底生态环境变化如海区老化不无关系[9]。
1.3超负荷养殖
超负荷养殖指超出海区养殖容量,对养殖海区的环境造成破坏,使贝类生长速度减缓、品质降低,死亡率升高、总产量大幅度下降。海区的饵料、溶解氧及营养盐类等是贝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养殖密度越大,所养贝类获得的营养物质就越少,同时易导致水体局部缺氧,水流不通畅。据中科院海洋所对蓬莱湾扇贝养殖区流速调查,1975-1990年台筏增加了2倍,养殖中心区的最大流速减少了近3倍,最小流速也减少了近8倍[11]。这将影响湾内外的海水交换速度,导致养殖区的氮、磷的加速积累,使浮游植物在海水交换不畅的地域聚积,促使海区的生物性沉降加剧,为赤潮发生创造了条件[12],极易引起养殖贝类的不适甚至死亡。据报道河北唐山的陡河入海口,在不足3km的河道两侧建了40多家育苗场和数千亩养殖池塘;河北昌黎县的扇贝养殖,其扇贝产量、质量、病害发生率与养殖台筏密度有密切关系;1998年秦皇岛沿海潮间带高密度底播文蛤(Meretrixmere-trix)大面积死亡,至今未能恢复[9]。因此为了系统地评估试验海区的养殖容量,研究贝类养殖对养殖海区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有关贝类养殖对养殖海区环境影响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如在澳大利亚,对于塔斯马尼亚州养殖海区的悉尼岩牡蛎(Saccostreacommercialis)进行过环境评估[13]。在法国,比较详细的研究了太平洋牡蛎对Marennes-Oleron湾海区环境的影响[14]。在日本,关于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对海域环境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15]。荷兰学者关于牡蛎对于舍尔达河口的环境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一系列成果[16]。国内也有大量学者进行了养殖贝类对桑沟湾[6]、乐清湾[8]、小窑湾[12]、同安湾[17]、胶州湾[18]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养殖容量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1.4养殖病害肆虐、养殖良种匮乏
目前我国已发现包括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病原性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流行疾病达100多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例如1993年以来,病害频频发生,造成北方养殖扇贝大面积死亡。海南省珍珠贝(Pterioida)养殖数量和产量减少了90%,全国此类例子还有很多。除此之外,养殖贝类的种质也需要改良,目前我国大量的贝类未经改良,进行累代养殖出现种质退化、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慢、抗病力下降等问题,已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种质资源扰乱[9]。
2今后的发展方向
2.1滩涂和浅海的利用
海水贝类养殖主要在水深15m以内的浅海水域和滩涂上进行。我国水深15m以内的浅海滩涂约1.33×108hm2,然而我国滩涂利用率约仅有30%,-10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利用率未及10%,-20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开发利用率不足1%,从而使风浪较小、养殖条件适宜的内湾存在养殖过度开发的现象。这不仅对养殖业自身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破坏了海水生态平衡,造成海洋污染,引起疾病的发生,影响整个海水渔业的长远发展。滩涂和浅海的利用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可以解决海区养殖拥挤的现象,提高了滩涂和浅海的利用率,扩展了养殖面积,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形成高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
2.2开发深海养殖
开发深海养殖,即开发等深线20m以外的深海水域养殖。海水养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深海养殖开发。深海养殖能很好地避免与其他产业在场地利用上的矛盾,同时具有可利用场所广阔以及水体交换能力强等特点。进行深海开发,养殖贝类应具有较好的适高盐特性,养殖设施应具有较佳的抗风浪能力,例如抗风浪贝类筏式养殖。注意该区域开发以不妨碍航道为前提,水质符合养殖种类的生理要求。
2.3利用生物技术改善水质或改良贝类品质
为了解决大量的海底有机物沉积,净化养殖水体,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提出微生态制剂,即以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代谢为基础,人为地添加微生物。其作用特点是将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毒的终产物如水、二氧化碳、简单的醇或酸及微生物自身的生物量,最终从环境中消失[19],加速了污染物的降解,使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在净化水产养殖环境方面,国内外已作过研究,如Sasaki等[20]研究了光合细菌降解牡蛎养殖区底泥中的有机物、修复养殖环境的作用。杨吉霞等[11]研究了近江牡蛎(C.rivularis)养殖水体中细菌产酶能力,发现养殖水体中存在着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菌株,它们分泌一种或多种消化酶,必然对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有机物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揭示了微生物在养殖环境中的作用,为将来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2.4规划养殖规模
【关键词】梭子蟹 养殖 管理 技术
三疣梭子蟹,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梭子蟹地方名:梭子蟹、海螃蟹,其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是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蟹类。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管理技术直接影响梭子蟹的质量与存活,应在很大的程度保证其在相应的环境生长,必须在养殖地点、蟹池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准备工作与日常管理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为梭子蟹的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必须选择在水陆交通位置方便、海水交换条件好、无工业污染的中区作为养殖场地。其养殖池塘水深以1.5米以上为宜,每个养殖池塘的面积最好在10~15亩,池塘底质以泥沙质为好,有条件的话可在池底铺沙15~20cm。池塘四周堤内有2~3米宽的缓坡,并在池塘内放有水泥管、瓦罐等,以利于梭子蟹活动与栖息。
二、准备工作
蟹池养殖前应彻底清除塘内的淤泥,干塘1个月左右,然后开闸进水深约20cm左右,用生石灰(300mg/l~400mg/l)全池泼洒7天,或用漂白粉(有效氯≥28%)浓度为40 mg/l~50mg/l全池泼洒7天,也可用三氯异氰尿酸盐(4mg/l~10mg/l)、茶籽饼(10mg/l~15mg/l)泼洒。
池塘消毒后还应肥水,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进水深50~60cm,然后施氮肥1.8mg/l和磷肥0.4mg/l或用专用藻类培育素,并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40cm之间。
三、苗种放养
梭子蟹苗投放时间一般在5月~6月为佳,选择体格健壮、身体完整、规格整齐,属于Ⅱ-Ⅲ期的幼蟹苗。初期放养密度在7×104~9×104只/hm2,幼蟹苗经过中间培育后,待长至100~200只/公斤时便可放入养成池进行养成。放养密度在2000~3000只/亩。
四、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
梭子蟹养殖期间,水质应严格管理和控制,水温在22℃~28℃,盐度在18‰~35‰之间,PH值在7.8~8.5之间,溶氧量在5mg/l以上,铵态氮在0.5mg/l以下,亚硝酸盐在0.5mg/l以下。养殖池塘水色与透明度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前期,以水为主,调节水质为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以30cm左右最佳,每一星期换水1次,每次约10%左右。在养殖中后期,应勤换水,以保持池水新鲜,但要视养殖季节调整换水量。在夏季,每1~2天换水一次;入冬后每4-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均为30%-50%,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换水量与换水时间应根据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灵活掌握。总之,换水原则:好水多换,不好水少换,坏水不换;前期添水,中期小换水,后期大换水。
2.饵料管理
饵料的投放对梭子蟹的生长与成活有重要作用,梭子蟹对饵料蛋白要求较高,在前期喂养幼蟹的过程中,应投喂沙蚕、拟才女虫、糠虾等,再配合投喂颗粒型配合饲料。在养成过程中,食物以小杂鱼虾及各种低值贝类,以贝类为佳,如短齿蛤、鸭嘴蛤、红肉蓝蛤、寻民肌蛤。提倡配合使用专用配合饲料,以弥补天然饵料的不足。饵料的投放需根据梭子蟹放养密度、生长时期、水温、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生理状况、病害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饵料投放量必须充足,以免同类相残,日摄食量一般为体重5%~10%之间。饵料可投放在池边四周,也可投放在饵料台,以便检查摄食情况及残饵量。一般每天早晚各投饵料一次,因梭子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晚上投饵量可占全天投饵量的70%,早上的投饵量占全天的30%。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投喂方法总结如下:前期少投,高温期少投,阴雨天少投,脱壳时少投,水质差时少投,蟹多处多投,水质好时多投,适温时多投,脱壳后多投,8月中旬交尾后多投,收获前多投。
3.病害防治
梭子蟹的病害防治应采取“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排除致病因素,优化养殖环境,投喂优质饲料,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增强梭子蟹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以下是梭子蟹几种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3.1弧菌病
防治方法:平时应注意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来防治这种病,也可以在饵料中拌“蟹病康”进行防治。发生该病后,可用“标点、超碘”等消毒剂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
3.2纤毛虫病
防治方法:发病时可用“纤毛净”杀灭纤毛虫,隔天再用“二溴海因”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感染。
3.3白斑病
防治方法:如发生该病,应用浓度为0.25ml/m3的强克101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用底净宝处理池塘底质,每亩用半包量,隔天重复处理一次,中间用蟹病康拌鲜活饵料连续投喂3~5天。
3.4烂鳃病
防治方法:此病高温季节易发,应保持良好的水质,发生该病后可先换一部分水,再全池泼洒0.22ppm的二溴海因对水体进行消毒,也可用0.5-1ppm的漂白料或生石灰50kg/亩全池泼洒。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虽已形成一系列的技术流程,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管理还应在不断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技术模式,从而建立科学健康的养殖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宸,海水养殖蟹类主要疾病与防治[J],福建水产,1995,(01).
[2]阎斌伦,海水鱼虾蟹贝健康养殖技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