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布鲁纳认为:认识结构是指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心理结构,是学习和理解知识的内部因素和基础。学习不是被动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获取教学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精神财富,他们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编排方式

旧教材中,化学课程内容偏重于学科知识专业化、系统化,讲究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存在着“繁难偏旧”的弊病,这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学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有鉴于此,新课程立足于21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内在联系,提出新的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由此出发,新课程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首先,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展示化学对推进社会文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才能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其次,教材内容的安排也体现科学探究的特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内容的信息传递也用文字陈述、图形表格和各种醒目的栏目等多种途径,从而增添化学知识的魅力,让学生喜欢化学和主动学习化学。最后,教材在知识安排和版面设计上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和学生留有个性化创造的空间。总之,化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个性活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本意识。

三、增加了实验探究内容,初步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新课程开设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高一化学有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情况及燃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二化学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和价格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调查废旧电池如何处理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从生活、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化学学科内一些适合于通过探究来学习掌握的基本问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遵循科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过程,要敢于面对困难和障碍。科学探究更注重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空间不局限于教室,他们还要到工厂、社区、科研所、图书馆等地进行调查访问和查资料。要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建立一种主动宏观、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四、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能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新课程更好地体现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使学生更好地全面认识世界,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贴近生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可以结合日常所闻,并由此得出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便捷,更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因此,新课程中编写了一些课外小实验或家庭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余利用日常生活用具或物质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他们是十分高兴的,并有一些成功感。由此,可以进一步激发对知识的渴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很有好处。

五、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但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产生各种公害。在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中,以大量化学物质进入环境、破坏生态、影响人体健康最为严重。为了预防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新教材《化学》(必修1)开辟了专门的章节,让学生们学习环境保护。首先,教材告诉我们如何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的方法;其次,教材介绍了常见的污染及其防治;第三,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环境污染和造成的危害,从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得到了感性认识。在《化学与技术》(选修2)中,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生产设计或进行实验操作时,均应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对于废气、废水、废渣及有害物质不能任意排放到空气中。总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充分渗透环境教育思想,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要求。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认识;理解;兴趣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保障学生的良好全面发展,我国开始进行对于中学生的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思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需要我们中学化学教师需要对化学新课程改革进行认识和理解。

一、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首先,伴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我们共同步入了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面对一个展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化学教师要转变之前陈旧的教育理念,重新对化学课程加以新的认识,以学生为主体,为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们要清楚,新课程的改革并不仅仅是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更是对学生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新一轮的改革,化学课程的改革始终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向上发展”这一最基本教学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宗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在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看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

其次,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卫生、健康、能源、科研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我们进行了课程上的改革,化学课程的改革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而且为学生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选择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素材,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并且对于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要进行合理地选择、组合加工和创新,让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以此来增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背景和素材,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并且针对在“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的积累上,教材中又添加了“活动与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习动机的产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学习动机还是由于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以及学习后的成就感而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对化学课程兴趣的培养。

二、在化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出的建议

1.创造有效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知识可谓来源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造,将化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加强他们对化学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其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比如在讲到各种化学反应的时候,我们可以以生活为根本切入点来创造有效的化学情境。例如:厨房的白醋和红心的萝卜发生反应,萝卜由紫色变紫红色(酸碱指示剂遇酸变红)、紫罗兰花遇醋变色(酸和指示剂)、水壶内的壶垢放到白醋中有气泡生成(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等等这一系列反应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对各种化学反应有了一个基本的初步认识,然后我们教师在适当的加以引导和讲解,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课本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紧密性,感受到化学存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价值。

2.巧妙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目标的引入,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的内涵,设计出新奇的,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化学教学上,老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语音等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质疑。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在“巧”上花费心思,一定要做到有中心,有重点,有挑战性和启发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适当的唤醒学生的理性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一味的害怕学生听不懂,因此就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讲解和强调,殊不知,这样更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置身事外,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或多或少有一些被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的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与学生之间课堂上的有效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单纯一味的让学生埋头钻研,或者不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压根就不思考就直接养成好问的习惯都是很不利的,学生闭门造车埋头自己思考,反倒容易钻入死胡同,不但不能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习能力差,团队协作意识淡化的毛病。再者,学生一遇到难题,就要寻求帮助,找老师,找同学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养成不善于独立思考的毛病。所以,针对新课程改革内容,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的沟通,在此为了提高课堂上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我们可以在讲解课后习题时可以采用分组抢答的教学模式,并对表现优异的一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循序渐进,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沟通、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这就与我们新教改所提出的“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吻合,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并且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课程的改革在为我们教师带来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改革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都会为改革的理念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强对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真正的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贯穿于我们平时的化学教学当中,并且我还会将良好的教学理念一直延续下去,即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完成的,教师不去插手帮忙,而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问题,教师不进行任何提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有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更多的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邓军,张平.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

[2]朱如昌.浅谈对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认识的误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Z1).

[3]郑小玲.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0(29).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征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围绕某个实验主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主参与、亲身实践,发现和获得实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尊重和强调学生的探究天性,强调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具有以下特征: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性实验突出学生是实验探究的主体,强调在实验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推理获得结论等都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变革实验对象,通过“做实验”来“学化学”,从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强调实验的探究性

探究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探究性实验的根本特征。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任何一种活动都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即探究性实验不是把结论教给学生,而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强调探究的过程以及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强调学生对现象和结论的解释,重视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

3重视实验的开放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实验应该是开放的。首先,实验探究的内容是开放的,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的内容,那些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密切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充满热情。其次,实验探究的思路是开放、发散的,由于探究性实验的主体是个性多样、具有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多种侧面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也产生了不同的实验探究方式和途径。第三,探究活动的场所是开放的,可以在课堂内开展,也可以在课外实施。

4倡导实验的合作性

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他们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探究性实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合作,会丰富对问题的认识,增进对事物的理解。交流与合作,不仅带来信息、资源与思想观点的共享,也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交往能力。

总之,探究性实验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二、 探究性试验的过程与方法

三、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并不是任何的实验内容都可以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也不是任何化学实验都必须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在进行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时,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探究性实验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实验探究内容,并考虑通过什么方法或途径使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有关的实验结论。

1内容选择要贴近生活

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择,应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选择能体现现代生活气息的实验内容进行探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既能欣赏到化学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又能意识到化学的负面效应,做到合理应用化学。比如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或者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等等。

2要考虑现有的实验条件

化学实验条件是由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工具和设备等组成的,实验条件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却缺乏现代化,多年来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称量固体就是托盘天平,量取液体就是量筒,加热就用酒精灯。实验手段落后,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一定要立足现有的实验手段。尽量选择一些对实验条件要求不高的探究内容。

3要强化基本实验技能

任何一个化学实验总会包含一些基本实验操作,而实验操作的水平将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所以当教师给出一个探究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这里的实验技能主要是指动作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和综合运用技能等三个方面。

①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学会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酸度计的使用”;“学会天平的使用”、“初步学会气体的收集、过滤和蒸发中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连接”等。

②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初步学习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所需药品的种类、纯度、浓度和用量,对实验所需仪器的种类、规格和数量等进行选择”等。

③ 综合运用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层析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和提纯”;“初步学会用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化学定量分析”;“初步学会常见化学物质的检验”等。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 实践 实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也将面临新课程对旧理念、旧教学方式的冲击。新课程怎么教?新教材如何用?已成为教师所关注的也是急切需要思索的重大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九年级化学教材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新教材强调实践活动与科学探究,提倡探究学习,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将其作为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作用。新教材中有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提倡学生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像原来那样在缺乏实验器材、药品的条件下画实验、讲实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同时,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器材、药品的基础上,利用身边的废弃用品来完成实验。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谈几点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在启蒙课中突出实验的重要性

以往初三化学的绪言课一般只需要一节课就可以结束了,而人教版新教材的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安排了三个小节,内容不是很多,一个课时也可以结束,这样简单的化学启蒙课是不会激起学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和热情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化学学习兴趣对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为此,我安排了两次课(4个课时)来完成化学的启蒙课。在第一次课上安排了“化学研究什么?”、“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和“怎样学好化学?”三个主题。让大家踊跃作答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有人说化学是“有趣的科学”,这时可展示“无字天书”、“绿色烟火”等小实验,虽然相关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学,但是色彩光辉的明显现象足以让学生们趣味盎然。有的同学认为化学是“可怕有毒的”,我首先肯定了化学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危害、污染,然后顺着其他学生提出的“化学是实用的科学”的说法,讲述化学在化工生产、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各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让他们不再畏惧.还有的学生说是“化学需要计算”、“化学要做实验”……第一次课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让学生各抒己见。第二次课的两个课时全部用来进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训练。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绪言课,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为今后学好化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乎每个化学教师都明白这点,可是为了应试又往往将它忽略。其实,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实验这种形式,喜欢五彩缤纷的现象,更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喜欢创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不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1、化险为夷

例如在讲氢气的性质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氢气的可燃易爆知识。对于氢气的爆炸实验普遍感到畏惧,不敢动手,甚至不敢看。这时师生共同想办法,用底部被拉裂的塑料瓶做反应器,在瓶口扎一小孔,小孔中插一细玻璃管。将氯气发生器的导气管从塑料瓶裂口处插入,收集一瓶氢气。然后打开玻璃管口,点燃氢气。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立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可转念一想,如此“声色并茂”的实验原来这么安全,起先还畏缩的同学很快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几个踊跃的学生自己上台来亲手做这个实验,让他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瞬间的乐趣。

2、简化实验

为了化学实验的直观、明显、省时、准确、安全,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可对一些实验进行简化。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四个实验就可以用一个装置完成。方法是取一个三通管,在它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一会儿,可观察到下部的试纸变红,而上部的试纸不变色,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再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三通管上方,观察到火焰无变化,再把燃着的木条放在下口处,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最后将三通管取下来,把试纸变红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很快看到试纸由红色重新变成蓝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此实验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而明显,证明性质多,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更加实用。

3、改进创新

3.1.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可以使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效果更明显,说服力更强。

3.2.对于受条件或季节影响的实验材料,可以通过改进原料的方法进行实验。

3.3.对于一些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理解的实验,可改进操作程序及步骤,使过程更加简捷,步骤更加合理。

3.4.有的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可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三、开展微型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第5篇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acknowledging the world and changing the world, progressively completing of humanism is superstructure,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developing of production capability.Untive culture does not exist,therefore in every stage of humanity’s development,there are the same core meanings,humanism is able to mainly summarize the core meanings,although every culture community realizes humanism in different ways,it for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 acknowledging.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humanism is the meaning of acknowledging the world.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内涵 文化认知

Ketwords:humanism scientific meaning culture acknowledging

作者简介:王四正(1980-),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及校党委宣传部工作。

当今的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浪潮不仅影响着整个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而且还以一种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微观的方式影响着各个文化共同体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这左右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人文精神是在用文化认知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本质诉求。

一、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人文精神起源于何时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的基本原理之一。所以,有人类文明的地方,总会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其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关心人的生活,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希腊古典时代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大体相当。在中国,孔子首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只要交“束”,即学费,就可以进入孔门学习。在希腊,普罗泰格拉是第一位教师。他在雅典创办传授“智慧之课”的学校,凡是愿意来学习的人,只要缴纳一定学费,就可以入学听课。普罗泰格拉与孔子的办学思想和具体做法及其相似。

(二)人文精神的演变过程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普罗泰格拉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这种感觉主义真理观,在中国战国时期也有。《庄子・内篇・齐物论》上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又何必一定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之理的智者才有呢?愚昧的人同样有!”庄周的论述与普罗泰格拉的名言,精神相通,别无二致。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现代人迷失了方向。”这句话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0世纪,西方人突然感受到这个语言分量的沉重。生活在高度文明社会的西方人越来越担心,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扼杀人性,就像电影《摩登时代》所揭示的那样,把人变成机械,带入冷漠、陌生、无情的世界;另一方面破坏家园,致使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萎缩。而现代人面临的危机,正是人们长期信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口号的消极后果。其实质是西方理性文明发展到顶峰后的跌落,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的坍塌。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转向

既然人类迷失了方向,就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在西方反思潮流中,从汤因比到安乐哲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寄予厚望。

英国的汤因比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说:“根据我的预测,到整个人类形成单一社会的时候,世界就能实现统一。在已经进入原子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恐怕不能通过军事征服――曾经用来统一地球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方法――来实现了。我所预想的这种和平统一,将是以特定的地理,文化基轴为中心形成的结晶。我预感到这个基轴不在美国、欧洲或者苏联,而是在东亚。

数千年来,中国人在政治文化方面,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更加一贯地团结了数亿人民。他们显示了这种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技术,取得了在这方面鲜为稀有的成功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当今世界所绝对需要的。因此,中国人如同东亚各民族携起手来,就将在这种不可缺少而又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现存的各民族中,最具备这种条件的有着二千余年历史,形成独特思想方法的中华民族。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怎样正确理解人文精神

(一)古代中西人文精神比较

1.人文精神起源比较

古希腊人文主义之父是荷马。西方文明史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希腊社会的状况。荷马创作史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用腓尼基人的字母,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中国文明史的开篇是大禹治水。它反映的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社会的状况。大禹治水的史实,记录在西周青铜器遂公的长篇铭文中。大禹治水,拯救生灵,划定九州,为政以德。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人文精神起点比较

人道主义与神道主义理应是对立的。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除普罗泰格拉以外,都信神敬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典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文主义三贤,但是他们信神敬神。不仅他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彼多拉克、但丁、瓦拉、薄伽丘、米兰多拉、达・芬奇,这些人文主义名家都不是无神论者。我们往往赞扬他们以恢复人的尊严、讴歌人的理想、崇尚人的自然美为己任,却忽视了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人们常说,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现人,追求人性解放的运动,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文学艺术名作大多是表现宗教题材的。敬神鬼,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追求是一个主题。

在古代希腊,人文主义者敬神鬼,乍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细分析,这并不矛盾。因为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就产生于对神的信仰与虔诚,没有对神的信仰与虔诚,教化就失去了依据和标准。正是因为希腊文化的前提是神话和宗教,这就从起点上限制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在古代中国,儒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把人看得重于神鬼,把俗事看得重于神事,把现实世界看得重于虚拟天国。《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上讲:“子不语,魔、力、乱。”实际上孔子不信神。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荀况继承发扬了孔子不信神的优良传统。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受宗教神学限制不大,因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比希腊古典时期的人文精神起点高。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比较

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是不惠及奴隶和妇女的。因为在古希腊公民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不把奴隶当成人。至于妇女是不享受公民权利的。中国商周时期,贵族也不把奴隶当人。奴隶悲惨的命运是为贵族陪葬当“人殉”。到春秋时期,用奴隶陪葬之风渐弱,出现陪葬用俑的现象。俑,就是用木质或陶制的人。孔子不仅反对以奴隶作“人殉”,而且反对用俑陪葬。《礼记・檀弓》记载:“孔子谓为俑者不仁。”《孟子・梁惠王》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二)中国人对的人文精神理解

《周易 贲卦》中指出:“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隐喻“精神文明”;《老子》(第四十五章)说:“以身对身,以家观家,以邦养邦,以天下观天下”,隐喻“人自己认识自己”。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季羡林认为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季中有两点:一是爱国主义,二是有骨气。

(三)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看法

人文主义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过程中形成的,其肯定的是现实人生的意义,弘扬健康人性,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抑,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态度.

三、构建文化认识论过程中需把握人文精神的本质

(一)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总结和升华,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认识基础

人文精神就是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文化历史及其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经验,评估其价值,把握其趋势,从而达到认知上的清醒和自觉。纵观古今中外文化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一切优秀文化都是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而实现的,离开创新就谈不上发展,缺乏创新就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二)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品质的不懈追求的结果,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实践途径

人文精神,就是在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文化生产的价值观念,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从而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内容、形式和手段上的创新,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人文精神对文化图强的指导作用,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宽广视野

人文精神,就是在文化建设上树立世界眼光,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融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需要从国际的广度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这是对文化创新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文化认识论是对认识进行文化学反思的科学,它从文化学的特定视角研究认识问题,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所以人文精神不会是绝对的,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各种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应该是有继承性的,准确的说,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任何否定这种继承关系的思想就是割裂一种历史联系,用这种思想去指导实践必然会走入形而上学的死胡同。若用以教育或者就去搞一个“人文立校”的实践,也必然是空谈。当然,人文精神也会吸收时代的养料而不断的加以发展,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星. 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和跨文化对话(一)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