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取得明显成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怎样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的目标,实践性教学举足轻重。
一、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据调查显示,北京市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仅占3.5%。正是高素质工人的缺乏,导致产品质量无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需要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竞争。而显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竞争优势的关键就是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
1. 明确培养目标 坚持三个“面向”
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群)”,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理清思路 强化实践性教学
强化实践性教学,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思路。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去组织实践教学,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设置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树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质量观,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地位,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鲜明。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时间比例,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侧重于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鼓励教师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演示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 注重“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还需要“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比如销售人要懂维修,技术人员要了解市场,掌握推销技巧;建筑专业施工技术员不仅要懂土木结构、水暖通风、电气安装初步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核算、组织管理方面的理论;此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技能。如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专业英语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等。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坚持实行“多证书”制度,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主要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鉴定全面接轨;大力推行“一专多能”工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术技能,增加新的就业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建设高素质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打铁先需自身硬,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一支既有专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坚持培养与引进、聘用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高素质的“ 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积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引进、聘用高、中级技术人才来学校任教。他们都来自生产一线,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着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他们承担校内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可进一步增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实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为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 加强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
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要坚持校内、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其联系教育与市场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建立功能齐备、仿真性强的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真刀真枪”进行训练,做好工学结合文章。
与企业、行业、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辟合作育人新途径。
高等数学高职教育意义策略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不仅承担着教授学生相应数学知识的责任,而且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基本素养。高职教育当中的高等数学课,是一项十分基础的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后继课程的能力,也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高等数学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相应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但就其心理而言还不够成熟,世界观及价值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而在这个阶段进行高等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能有效调整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二、高职学校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策略
1.激励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大多数高职学生在高考时的分数都不是很高,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在没开始学习高数的时候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缺乏自信。可是高职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思维相对比较活跃,所以相应的教师在组织高数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巧妙的策略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实现高数的教学目的。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通常都是按照相应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注重高数知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所以学生在学习高数的时候就会感到困难,进而失去学好高数知识的信心。所以,相应的高职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将习题作为训练载体、将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问题当作学习的载体,针对高职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
高职中的高等数学教学,不能简单的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高职学生可能在抽象的思维能力方面不太强,但却有着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勇于创新,中学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们的创造性,从而使其形成数学就是做题这种比较片面的想法,无法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因而教师在组织高数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激励和引导,促使学生发挥出他们直观和形象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可以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解决,肯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候的思维亮点,这样学生就会感觉自己的才能受到了相应的赏识,从而引发更大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2.坚持取舍有度的原则,让学生体验学习高数的快乐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当中,要根据专业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模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分体验学习高数的快乐。
处理数学知识的时候,应遵循“必需、够用”这一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也就是相应的教师充分把握教材的基本要求之后,要针对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作为新的教学起点,而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来进行新的教学。合理分层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学内容目标,通过设置相应问题所解决的梯度,恰当的降低认知跨度,有效为学生创设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有事可做,而且可以通过自身相应的努力和学习,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在处理学习内容的时候,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而要积极从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规律着手,通过对高数的直观理解,掌握相应的数学方法等教学目标,科学取舍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体现数学本质、数学工具性内容的知识,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后,能够更加理解数学的本质,将数学当作一种工具,进而学以致用。淡化处理理论推导和逻辑验算的内容,只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正确体验其理论就可以了。
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选择能够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通常会造成片面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相应教学的需要选取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比较合理的数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进行丰富直观的学习,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数学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及完善的。可是在现代的教学课程中,数学所表现的通常是一些比较单一和枯燥的公式、定理,体现的是致使体系的严密性及逻辑性,因而不够丰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比较合理的教学情境,重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4.渗透相应的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数学文化,而数学文化的传播是高职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讲授数学发展过程当中数学家们发现真理和探求真理过程当中所做出的努力,培养高职学生部位艰难,勇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利用在解决数学过程当中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科学精神,而利用数学的严谨和严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们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正确的人生观。总而言之,数学文化要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论
高职的高等数学教育不仅是要传授学生们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基本素养。高等数学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有效促进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因而相应的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渗透数学知识,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
[2]刘平,张俊峰.高职数学教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8).
[3]李守英,郭磊.高职高专数学实验课程模式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06,(2).
[4]陈艳,张再云.理工院校公共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专业人才培养 实用型人才
一、目前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专业大致分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理论、新兴专业四大类。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也就是说,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更快更顺利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只有强化学生的实践,才能使他们全方面的发展,专业得到进步,技能得到提升。然而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1)院校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与真正实施的效果有一定距离。一些高校教师,对组织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缺乏耐心、信心和恒心。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譬如器乐课、声乐课,大多属于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他们对专业小课更为重视,但是就学生长远发展来说,实践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艺术实践是培养未来的专业艺术人才及音乐教师的重要举措。所以,从教师开始,应首先认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才能把教和学,学和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对学生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
(2)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只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演唱得好、弹奏得好就是专业上的第一,轻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和用脱节。与老师不探讨、与同学不相互观摩、思想上不重视实践……这些学风直接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学理论“如饥似渴”,上实践课“没精打采”,认为艺术实践那是毕业以后的事,“艺术实践课可有可无”。
以上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艺术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培养音乐人才的质量,造成了毕业生只会唱和弹,不会教与讲的窘迫境地。所以,解决以上问题尤为重要。
二、关于实践全方位开展的有利因素
(一)好的组织领导者
(1)策划作用。实践的每个环节如筹备、实施、督导、总结、评比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领导的积极策划,在实践的关键时刻,还需要领导定向把关,领导是整个艺术实践活动的指挥者。
(2)服务作用。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要有一颗服务学生的心。在构件和谐社会的今天,院、系领导应转变观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例如,艺术实践的经费问题,场地问题,宣传问题,各单位协调问题。有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好多问题,都会很快很好的解决,服务学生应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切为学生服务,服务学生的一切。
(二)实践的参与者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要有创新精神。首先,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将来学生的需求,选定艺术实践的项目,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倾听不同学生的不同意见,敢于和学生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共建和谐求实的实践平台。再次,教师在艺术实践中要采取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如:针对艺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在艺术实践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又如,可以组织学生互教活动,观看教学录像片,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中相互观摩等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三)音乐艺术实践的主体
学生是艺术实践的主体,要教育学生认识艺术实践这一全新的课题。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要提高音乐艺术实践的能力。学和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良好的优良学风,那种把“学和用”分裂开来,学用脱节,理论脱离实际的学风是有害的。大家知道,我们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回到实践中去,回到舞台上去,回到讲台上去。那种空洞的、呆板的纸上谈兵的学习方法,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前提,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动力,学习音乐也不例外。
三、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研究
音乐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一个专业。在这一领域,怎样艺术实践?怎样快、多、好地培养音乐专业艺术人才?社会上急需“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下面是笔者总结的若干可行性方法:
(1)组织学生的独唱、独奏音乐会。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头戏是组织学生的音乐会,一般情况下,学生毕业前夕,走向社会之际,总想通过音乐会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也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宝贵财富,教师及学校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2)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各种活动。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各种演出活动。
(3)现场观摩。即到音乐厅观看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增加观摩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上感受高层次演出活动的艺术氛围,激发自身艺术技巧与修养的提高。这种艺术实践的形式不但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激励,对于学生全面综合的实践锻炼的内驱力也有鼓励。
四、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具体措施和研究意义
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方法的中心定位和发展思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力求突出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和规划能力,将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技巧的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艺术实践机会,使得整个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拥有系统齐全的设备和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条件。按照体现基础性、先进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多形式多方法多手段开展高校艺术专业的实践。对艺术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改革,创造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高校艺术院校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检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最终是看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在艺术实践的大舞台上“闪亮登场“,能否在艺术实践的广阔天地里“生根开花”。音乐艺术实践是音表教育专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等数学;案例教学;评价方式;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O13-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06-02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类的课程,一方面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包括应用数学的能力、情感能力等。目前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作为专科批次的学生,数学基础本来就弱,尤其是采用注册入学以来,这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第二,学生和某些相关老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够,觉得数学无用;第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明显,觉得高等数学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兴趣;第四,这个批次的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在还没有开始这门课程学习的时候就将自己定位为“我学不好”。第五,传统的枯燥的绝对严谨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和态度不再适合这样的学生群体。基于这样的现状,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陷入了困境,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学习常常是一个自动的历程,绝不是被动的接受,或一味的吸收。从根本上看来,一切学习和教学都需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说数学家和工程师会用到数学,或说某些怪人热爱数学,或说上大学需要数学,这些回答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而言,都是于事无补的。因此,本文讨论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主动性。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便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综上,本文从案例教学法和评价方式两个角度,来谈一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让学生听的懂,积极学,主动学,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重在强调教学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
高等数学课程中,数学概念(比如说导数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一种需求的必然,或者说是有历史渊源的。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催生了数学概念的产生。因此利用案例讲解数学概念的方法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并且数学概念的本质的思想就蕴含在案例以及案例的解决方案中。这里讲的案例教学法,指的是通过讲解案例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体会数学思想,通过生动的生活化的语言来化解数学的枯燥,就算学生零基础,也尽量让他听懂,逐步提高的他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语言,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下面我以导数的概念和定积分的概念这两节课的案例为例来阐明观点和具体实施过程。
1.导数的概念——“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这节课的引例。学生理解了案例的解决方法,就能够搞清楚导数的概念。学生在中学接触过导数,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学生认为好简单,没必要学;第二,微积分好深奥,我肯定学不会。因此,首先我们要讲这节课与中学的着重点不同,让学生体会高等数学的课堂与中学数学的还是有所区别的。接下来,“阐述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解决方案:首先,学生已经很清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通过对这个公式的提问,让学生有成就感。第二,要解释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一种运动,它的速度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求某个时刻的速度也就是瞬时速度;让学生听懂每一个字眼。第三,速度该怎么求。引导学生将新问题“瞬时速度”转化为老问题“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具体方法是抛出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一,你现在身高是160cm,下课之后会不会长到170cm;问题二,讲台上有一个讲桌,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从早晨到中午,随着气温的升高,桌子膨胀了,你有没有看出来呢?问题三,你骑一辆自行车,在公路上行走,现在的速度是10码,瞬间速度能不能提高到20码呢?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过程是与学生互动的,并且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很乐意去互动和思考,提高了课堂的气氛。这些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明白:在很短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是很小的,速度变化很小就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没有变化,速度没有变化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可以将新问题转化为老问题;最后引导学生用极限的知识得出瞬时速度。
同时,通过案例也能让学生体会,导数就是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对导数概念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很容易跟上思路并得出解决办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难度;同时,这个案例的讲解,也能够为定积分概念的讲解奠定基础。
2.定积分的概念——“曲边梯形的面积”。“曲边梯形的面积”是“定积分的概念”产生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这节课的引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为什么要学;提问学生“我们学校的人工湖面积是多少呢?”这就需要求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学过很多个求面积公式,都是规则图形的,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引起学生的思考。(2)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在哪?在于曲边是曲的。(3)化简难度的方法:把曲的变成直的,把未知的化为已知的。解决方法是提问和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地球是圆的,你为什么没有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球面上?”和“若是让你站在一个篮球上会有什么效果?”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明白:从曲线上面截取很小一段,这一小段就很接近于一条直线。这一段取的越短,它就越接近于直线。引导学生得出解决问题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将‘胖’曲边梯形分割成若干个‘瘦’曲边梯形”,剩下三个步骤就可以在分析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到。正是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生活中的小现象、小事例,提起学生的学习劲头,改变学生对高等数学课堂枯燥无味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乐趣,让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所应用的作用。
二、评价方式改革
本文所述的评价方式指的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不再单纯是一张试卷定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本文强调的是过程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提升。因此,评价方式改革不仅是形式的变革,更主要的是通过改革,能够让这门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落脚点还应该是让学生学到东西,取得实惠。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改革应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积极学习。接下来以期中考试为例来阐明观点,具体实施措施:首先是内容上的改革,除了考察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以外,还有一些主观题,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提高,包括诚实度、坚强度,以及认知能力等。其次是形式上的改革,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可以翻阅资料,教师会发现学生此时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最后是结果上的改革,得分不是教师一个人一支笔说了算,由师生共同决定,凡是学会的知识点全部都可以获得分数,当然没有学会的知识点不能取得加分。具体判定方法是:利用课余时间,由学生将知识点讲给教师听,一次判断学生是否学会;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利于学生将来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工作和社会。综上,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评价方式,都旨在解决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所存在的关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克服枯燥的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其真正地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得到实惠,最终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农汉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 英语 步骤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方法单一的问题。部分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片面的语言知识传授,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标。而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则与这一目标不谋而合。实践证明(杨明,2007),它在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卓有成效,如果将其引入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将能够很好地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因此,探讨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1.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自身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task based 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魏永红,2004;程晓堂,2004)。任务型教学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Ellis,2002)。具体地讲,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Nunan,1989)。
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法,与以往的外语教学法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1)以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交流又以提高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instructional),而是经历性的(experimental),通过这样的练习实践,学生能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在学会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语言运用。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课堂。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要求与真实生活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进行交流,是现实交流的模拟。这样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时就像是课堂学习的再现,课堂和现实运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3)任务完成的情况直接体现学生的语言水平。任务型教学把整个教学分为若干个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任务逐个完成,这些任务完成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计划完成和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学生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体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以及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是评判学生的依据。
(4)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传统的英语课堂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任务教学法打破了这一常规模式,教师的角色起了很大变化,成为设计者和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设计既适合学生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创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交际任务。
2.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模式
Skehan(1998)将任务教学模式分为前期任务、执行任务和任务之后三个阶段。前期任务的目标为确定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技巧为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做任务计划;执行任务阶段的目标为平衡发展准确性与流利性,注意任务选择的教学技巧,进行交际压力练习;任务之后的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为不鼓励过度流利性,注重准确性和重构,采用的技巧为公开表演、分析和测试,任务之后的第二阶段的目标为分析和综合的循环,技巧为注重任务的连续与任务系列的训练。在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标性和可操作性(2)层次性和连贯性(3)多样性和互动性(4)主题性和主导性(5)多元性和激励性(6)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资芸,2008)
笔者在数年的英语教学中,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逐步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结果发现在任务驱动之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提高,参与课堂活动变得积极,课余学习英语的时间也增加了。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五步来予以实施:
(1)教师确定任务。任务的设计是任务教学法的关键,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现状和需要,确定学习的目标,即教学任务,并把这个任务分成具体而简单的小任务。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活动都围绕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进行,教师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通过小任务的解决来完成大任务。如:教师在课前播放一段展现关于电脑游戏的视频资料,引出本次任务型教学的问题:(1)Are you crazy about cyber games?Why or why not?(2)Why are cyber games so popular in us?(3)What is the proper attitude toward cyber games?
(2)学生分析任务。这是一个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摸索,独立自主寻求问题、发现问题、逐渐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以组为单位围绕第一个小任务展开活动,教师则以鼓励为主,不要急于讲解。此后,进入第二层次的分析,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疏漏的地方指点出来,进行新知识地讲解。在此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安排组长、记录员以及2―3位发言人,讨论后逐个发言。
(3)完成任务阶段。通过以上对任务的分析,学生已对学习对象有了清楚的了解,他们会急于想完成课堂任务。教师此时可鼓励他们尝试着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完成。对于提出来的问题,尽量让有能力的学生来解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氛围;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逐渐引导、指点,形成互动的解决问题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4)任务的评价和提升。完成任务后,教师和学生自己还要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各式各样的评价中,全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完善提高的目的。不管以哪种方式评价,教师都要以正面引导为主,表扬鼓励为重,并适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5)任务的延展。在课堂教学中,经过任务的检测评价,绝大多数学生已经熟练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但这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启发,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这样学生也可有足够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合作直至最后完成任务。如可以在课后布置英语作文:What does the cyber times bring us?以书面的形式表达本次讨论的主题,在回顾课堂学习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
3.结语
以上论述,只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的浅显看法。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方法应该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及外延,相关英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施教对象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适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色,深刻理解互助学习的理念,重视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才能够灵活而且准确地将理论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通过实行任务型教学方法,落实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突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水平的提高以适应不断深入的任务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Nunan D.Design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资芸.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基础教学研究,2008,5:106-107.
[4]杨明,邵伟.高等职业院校任务型英语教学研究.科教研究,2007:473:101.
[5]Sk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