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炭资源的形成

煤炭资源的形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炭资源的形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炭资源的形成

煤炭资源的形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煤炭资源整合; 增值税转型; 企业税务; 财务; 影响

2009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并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统筹兼顾地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做到被兼并煤矿、当地群众、整合主体、地方政府等各方满意”的要求和安排,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面的合法合理权益。汾西矿业集团作为山西省政府确定的煤炭资源整合主体之一,积极响应号召,兼并重组后成立了24个矿井公司,近95%整合煤矿采用股权收购方式重组,其余矿井采用资产收购方式整合,在2010年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中初见成效。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如何利用增值税转型促进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实现投资回报;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容应对“后危机时代”带来的严峻挑战,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是资源整合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煤炭资源整合现阶段状况

国有煤炭大集团购买或控股并直接经营的煤炭生产企业主体是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管户主要形式,企业的转换、账务的结转需要税收的对接服务。集团兼并重组过程中,新旧机构的资产清算交接,必须通过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及授权机构核准后方可实施。现在有些煤矿由于经营理念等差异造成对口管理衔接出现真空,整合主体既要履行公司章程的义务,又要承担安全生产风险带来的管理责任,被整合后煤矿的营业执照及税务等手续还未及时办理,直接影响了技改矿井、基建矿井或半生产半技改矿井产供销业务的开展。目前简单依托拆借资金维持运行,影响了企业正常利用增值税转型提高固定资产盈利能力和周转能力及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另外上述因素会导致出现或多或少的管理空档,税款清算中将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两个税种。在所得税清算过程中的重点是固定资产增值后的价值确定,在增值税的清算中不单要关注煤炭销售实现的税款,更要关注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因股权主体转让引起的实物资产转让征收增值税的政策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将影响企业的税负,财务风险增加。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务及财务的影响

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实际上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也就是应税产品生产耗用的全部外购消耗包括固定资产均可列入扣除项目范围,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征税问题,转型后的增值税会大幅度地刺激投资的扩张,进而引起投资需求增加,企业所缴增值税款变少,企业的资本积累变多,加速了企业的设备更新换代,企业采用更多的先进技术,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从管理角度分析,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使得非抵扣项目大大减少,操作过程更简便易行、规范,偷逃税款也较难进行,同时也降低了税收管理成本。从长远来看,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得大于失。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务的影响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当期抵扣,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有效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在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越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也就越大,实际增值税负担率也就越低,同时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的负担也随之降低。这样形成生产型与消费型增增值税的区别。固定资产原值的不同造成企业负担的折旧费用不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消费型比生产型增值税要小,折旧额也随之降低,使得企业创造的利润增加,所得税缴纳增加,形成了固定资产增加与所得税负担率的正比关系。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也非绝对优势,也存在不利因素。对于像汾西矿业这样的大集团来说,首先不利于对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抑制。转型后的增值税不利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相反对外延扩大再生产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增值税转型形成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效应,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在企业经济运行增长旺盛的时候,在资本有机构成越来越高的经济条件促合下,固定资产投资越多,投资的膨胀就越会被消费型增值税刺激。增值税转型形成了对通货膨胀的刺激效应。要保证集团企业经济的稳健增长,就势必要对消费型增值税刺激投资膨胀造成抑制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影响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合理筹划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另外固定资产存量问题难以解决。固定资产净增加值数量增大,导致所含的税额更大,将会使新购进固定资产与以前的存量资产在抵扣问题上出现衔接不上的情况,不利于企业兼并等资产重组的进行。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非流动资产来管理,其价值变动会对资产结构产生影响,并形成资产负债率的变动,消费型增值税中个业新增的固定资产当期进项税可全部抵扣,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增值税的缴纳方面,首先节约了货币资金、固定资产价值降低,这对于流动资金的周转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鉴于资源整合煤矿,由于种类证照不全的影响,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新增的进项税由于没有获取相关交易的正规发票,进项税不能全额抵扣,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经营业绩每况日下,不得不以拆借资金的方式来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不利于长远发展。

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当年固定资产新增规模大,可能形成投资当年的利润有较大的上幅,但考虑回收期较长,那么第二年的利润可能会因折旧费和财务费的增加大于新增固定资产形成的经营利润而回落。因此,固定资产价值越高,折旧相应提高,对净利润的影响也越大。经营状况下的现金流由于增值税的减少而有所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是影响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价值减少,固定资产周转率越大,资产的运行效率越高。

三、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煤炭资源整合前期是在市场条件下进入的,煤矿经营权又是在市场中配置的,而整合过程是在政府政策干预指导下开展的,鉴于目前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例如部分煤矿资产评估缺乏可靠入账依据、白条入账、虚列资产等,是否可以考虑政府除了监督验收职能外,继续履行间接政策干预,以明确产权,促进整合双方尽快规范决策程序,加快被整合矿井的各类证照手续办理速度。这要考虑政府在煤炭资源整合中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同时面临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制约因素。

二是在经济运行稳健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降低企业现金流出。被资源整合矿井开采规模“多、小、散、杂”,各类安全设施投入不大,这也为整合创造了先决条件,势必要求整合后上规模、上产量、上安全增加投入,但要清楚地认识到,不是一味地进行机械化设备投入,也要结合矿井的实际生产状况及井下工作面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投入;否则盲目上投资项目会造成企业的重复建设投资。

三是规范结算管理,促进矿井合法经营。鉴于整合后的新煤矿证照正在积极办理及融资难度大等原因,作为国有大型集团更应采取积极措施,在完善财务结算体系等相关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应继续考虑完善被整合矿井投资规模测评机制及监督机制,做到边测评边投入,边建设边监督,防止出现经济运行增长旺盛,固定资产投资越多,投资的膨胀就越会被刺激的现象发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四、增值税转型后资源整合矿井如何应对税收管理

煤炭资源整合彻底改变了原来煤矿多、小、分散和隐蔽经营的弊端,但在目前这个过渡时期,因煤炭资源整合后的主体煤矿新旧之争引起的所得税管户国地税归属问题应引起重视。整合后的煤矿都是新成立的企业,其所得税就应该归国税部门管理;而地税部门,如果煤矿在选址开口注册登记都是全新的,应由国税部门管理。但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煤矿都是以原来的某个煤矿为主体整合而来,它只是营业变更,是旧管户,原来谁管理就应该还归谁管理。对此是否能够通过出台政府性政策明确管理权限,有效防止整合双方缴税难的现状,这还需要政府与企业做进一步的探索。

增值税转型后适度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对企业发展有利,但同时存在被整合矿井固定资产经过资产评估增值后的价值如何确定,以谁为准等问题,这些在相关文件及解释中都没有明确,如果是整合方占51%股权的应积极与被整合方协调,按上报国资委审核批准后的评估报告为基础确定。

五、结论

煤炭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适度固定资产投入,将会为企业合理降低税负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成本经营现金流出、增强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周转能力,为企业高效经营提升竞争力起到有效作用。同时也应认真总结经验,研究新问题,内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外部积极争取政策,确保资源整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煤炭资源的形成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介绍了设计原则、思路及多媒体资源库的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提出利用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和项目资源库进行探索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实现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教学理论。

现阶段国内外高等院校主要是针对一些基础性、科普性的学科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但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多媒体教学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软件工程》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工程化方法和原则,由于受经费和场地的限制,许多理论性强的知识只能借助图纸“干讲”。例如,课程中的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章节,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于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把复杂难懂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他们一目了然。而且还可以通过构建多媒体知识探索系统,为平时在学校里根本不可能实践的工程项目提供虚拟仿真平台。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发现兴趣,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极佳的路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根据专业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学习系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自己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兴趣。建构知识的能力首要的是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模式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模式转变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师传播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身重构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案

教学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与课程相关的理论和实验内容,由两个模块构成:课程演示和探索工程项目实践资源。为了把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条理化,以便于学生更方便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必须对教学系统进行以下设计。

1.知识库结构设计

知识结构设计的目的是有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并有利于实现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方面知识库的各模块以及模块内容的结构安排要合理;另一方面对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符合认知规律。如课程演示的设计,从整体结构安排上,应遵循前期、后期、综合设计的思路;每一章的内容都由三部分构成,即基本原理、使用操作和应用指导。

其中课程模块又包括课程学习、多媒体课件演示库。在网络课程中,知识单元以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者可以随时进人自己想学习的任何内容,在学习中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通过点击的方式即可以呈现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验资源库模块包括多媒体资源库、经典案例、知识探索实践库。多媒体资源库中既有实践项目的学习,又有系统分析设计选取方案。经典案例栏目中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设计方案,学生在此可以充分领略和体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2.导航设计

良好的导航策略能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它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鉴于网络课程信息量巨大,除了在信息结构上要设计合理外,导航设计也要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否则,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并且对课程会产生厌倦情绪。采用“自助式”多媒体课程导航设计应包括:

(1)课程目录结构。在主页列出目录索引表,可以让学习者对课程的整体结构或具体的章节有清晰的认识。

(2)页面组织结构。为了使页面组织能够充分反映课程的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提供智能化学习进度存储,自动记录学习节点,减少学生查询次数,提高学习效率。

(3)超文本链接。多用于对图片、动画、视频等的控制和相关知识的解释。例如在软件设计中,选择UML进行建模时,系统会自动显示相关的模型符号提示和相似的模型案例以供学生参考,甚至可以用动画显示工具软件的操作步骤。

3.界面设计

界面是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窗口,包括显示界面和操作界面。在设计时应注重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交互性强。

三、多媒体数字资源库的应用

(1)用于课堂集中教学。在配有网络的多媒体教室,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随时直接调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课件进行演示;另外一种情形是,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直接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原始素材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直接调用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教学。

(2)用于个别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模式,是学生自主利用媒体工具进行学习的方式。网上教学资源库提供案例设计要素,搭建案例设计平台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进人案例库进行案例的观看和分析,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于实践教学。《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计算机专业课程。由于学生最初缺乏项目管理与开发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难以控制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不能达到课程的实践目标。利用虚拟教学辅助系统,几名学生分工可以模拟各种项目成员角色。系统从各角度进行提示性辅助项目开发,使学生体会到在每个环节中的工作内容。

(4)用于教师网上多媒体备课。教学资源共享是教学资源库的一大优势。在备课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查找本学科最新参考资料,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媒体素材,并把制作好的课件上传资源库备用,使得学生能在网上任意客户端登陆教学资源库进行“自助式”学习。

(5)用于软件工程方案设计实验。由于资源库中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案例设计素材,学生通过页面选择所需的软件开发资源,再进一步通过检索系统查找到所需某一素材理论知识,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并且在软件设计中可以从资源库中查找最优设计方案提供参考,模拟生成技术代码及运行程序模型,让学习者快速浏览到整个软件开发流程的切面快照,直观地感受到整个工程的开发流程及阶段性成果。

(6)定位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知识。数字资源库整合传统教学资源,并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抽象开发过程模型进行数字化模拟仿真。数字资源库中加人任课教师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本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有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煤炭资源的形成范文第3篇

(1)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从源头上解决了煤炭企业的安全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炭资源整合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非法经营、破坏浪费资源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律不得纳入煤炭资源整合范围;同时,对矿井的规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山西、内蒙古、陕西不得低于30万吨/年;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不得低于15万吨/年;西南和中南地区不得低于9万吨/年;经过资源整合形成的矿井必须采用正规的开采方法,确定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两个责任主体,实行安全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和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因而,大大减少了小煤矿的数量,提高办矿规模,提升了煤矿的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了煤矿事故发生,使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通过煤炭资源整合,提高了煤矿安全的整体水平,确保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是煤炭产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2)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大面积、高强度的无序开采,导致了不少采煤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表沉陷、水资源被破坏,进而引发生态退化以至于生态系统失衡。煤炭资源整合使煤炭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规模增大了。在产煤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面,与中小煤矿相比,规模企业在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在线监测、远程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另外,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方面,规模企业较中小煤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资源整合后的大煤炭集团拥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发展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基本上可以实现共生资源及废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从源头上控制、减轻煤炭开采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煤炭行业技术、装备、管理、环境保护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同煤集团百亿元打造的塔山工业园区就是煤炭资源整合后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一例,整个工业园区共同组成生态工业链,多业并举,实现了煤炭资源的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把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企业开发的重点,加强了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地面绿化率达到31%。从生态环境管理的角度来看,资源整合是构筑煤炭开发环境管理“事前防范、过程控制、事后处理”三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也是治理和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再造碧水蓝天工程的有力保障。

(3)煤炭资源整合符合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资源型产业政策的要求。资源型行业,特别是非再生资源行业,属于少数性行业。少数性行业面临着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大问题,即提高产业的集中程度,实现规模化经济效益。首先,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将大大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程度,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整合后随着地理位置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扩大、企业主体的减少,就可以变外部交易为内部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煤炭市场价格的稳定、良性的发展。其次,煤炭资源整合从节约资源的角度讲有利于促进煤炭产业的集约化。煤炭产业的基础是技术进步,整合以后,能够用大资本、大投入、大改造来提高煤炭产业的新型工业化程度,从而走出一条以技术创新提高煤炭产业附加值的道路。第三,煤炭资源整合从根本上淘汰过剩的产能和落后的生产力,有效减少煤炭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推动煤炭企业规模和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是煤炭产业自身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第四,煤炭资源整合,使集约化开发经营成为可能。以国家产业政策来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内外部环境,以政府的产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能够大大节约非再生资源,大大提高煤炭资源的配置效益,从而促进煤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煤炭资源整合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走煤炭工业新型化的发展道路,形成集约化、清洁化、安全化、多元化、稳定的煤炭产业体系。我国是个“高碳”大国,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迫在眉睫。利用煤炭资源整合形成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要制定循环经济规划,切实构建好循环经济体系,抓住机遇,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同时还要发展社区、城市的循环经济,这样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二是要利用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煤焦化、煤焦铁、煤电铝、煤建材、煤机械、煤安全等产业链条。只有延伸产业链条,才能从单纯原料输出的路上实现煤炭工业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走煤炭工业新型化发展道路。三是要将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我国每年新增粉煤灰达到亿万吨,煤矸石更是天文数字。要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就得下决心将其最大限度资源化。四是加强矿井瓦斯及焦炉煤气以及其他工业余热余气的再利用,提高综合利用资源的水平。五是发展现代煤化工,重点培育清洁能源。将甲醇进行深加工,推进煤制油和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气四气合一的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经济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只有延伸产业链条,我国工业结构才能逐步轻型化,工业附加值才能得到显著增加,才能从单纯原料输出的路上实现转型发展。

(5)煤炭资源整合使能源投融资体制实现了创新,实现了以“资源资产化、集团股份化”为标志的新型投融资体系,让更多的投资者有机会通过资本市场、以股份制的方式来做大这个产业,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2从国际煤炭产业的发展来看,煤炭资源整合顺应世界煤炭产业的发展潮流

世界煤炭产业的发展潮流有三个特点:其一,世界煤炭工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南非等国的煤炭企业逐渐重组为几家大型煤炭销售跨国公司,控制世界80%的煤炭出口量。其二,煤炭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生产趋向集中化,带来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导致煤炭企业大型化。其三,煤炭资源利用趋向综合化。由于经营范围的扩大和规模经济的形成,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路港航一体化、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综合利用等联合生产经营,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通过几次技术改造,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煤炭企业,基本上实现了采煤综采化、掘进综掘化、运输机械化、监测监控自动化、管理手段现代化。2005年,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2.7%,一批煤炭企业的生产和安全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小型煤炭企业,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的现象特别严重。虽然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煤炭企业集中度过低,无序竞争依然存在。根据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最大的10家煤炭生产企业的年产量总和约占当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的25.6%,而美国1家大型私营煤炭公司煤炭年产量在2亿吨以上,约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8%左右;俄罗斯1家大公司年产煤2.5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5%;印度1家大公司年产煤2.4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7%。我国煤炭企业集中度过低,形成了煤炭产业的无序竞争。这样,一方面不能形成很好的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影响煤炭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由此可以看到,煤炭资源整合对解决我国煤炭企业集中度过低和无序竞争状况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可使煤炭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发挥煤炭行业的整体优势和后发优势,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取得的重大成果

2008年煤炭大省山西抓住全球金融危机下对煤炭需求量大大减少这一机遇,针对煤矿的“多、小、散、乱”、安全事故频发、资源回收率低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状况,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打响了煤炭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重大战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指挥下,取得了重大成果。2009年年底,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已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90%,符合条件的整合重组煤矿正在陆续复工复产,保留矿井技术改造有序进行,部分资源枯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正在实施关闭。据统计数字显示,全省矿井数由原来的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原来的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全省煤炭产量己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2009年11月以来月产量就达到了6100百万吨以上。此外,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据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山西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018人,下降率为27%。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72%;煤矿事故起数下降了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了0.328。经过这一轮的煤炭资源整合,山西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煤炭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在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的跨越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尽管山西在煤炭资源整合的道路上并不平坦,各方面的利益矛盾重重,但山西以牺牲GDP为代价进行的这一场兼并重组,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国家发改委称“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今年有望将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经验推广到全国的煤炭行业。

煤炭资源的形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山西省 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煤炭 形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17-02

一、引言

对于一个以涉煤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省份,山西省近年来面临着来自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正因如此,形成平安、稳定、和谐为内容的发展模式,成为了该省从省一级政府到全省各市、县(区、市)政府推动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导向。

目前,在山西省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全省上下着力实施的一项区域性产业转型举措,即煤炭资源整合。这一新举,牵动了包括产业界、能源专家、民间、外来投资者等人士的敏感神经。应当说,煤炭资源整合是山西省政府在综合考量省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战略举措,其意义不仅在于提升煤炭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于推动煤炭企业向煤炭加工、洗选等产业转型,更在于全面提升全省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

在此一境况下,以煤炭资源优势为条件,探讨资源型地区区位优势的形成,对于山西省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该省未来发展的选择也具有借鉴作用。

二、研究区资源概况

(一)资源概况

山西省素以丰富的煤炭资源著称。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含煤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山西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吨,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吨,占全国的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吨,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吨。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特别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置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

(二)资源优势及开发状况

建国以来,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支持全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能源支撑作用,全省生产的煤炭2/3外运全国及出口,承担着全国煤炭总产量1/4左右的生产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山西丰富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满足了全国的能源需求。自80-90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山西煤炭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煤炭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近年来,面对产能迅速扩张的趋势,山西提出“十一五”期间山西煤炭产量零增长的规划,而将完普和延伸煤炭产业链为作重中之重,积极开发各种工艺和方式的煤炼油、煤层气、焦炉煤气与煤炭地下气化等涉及能源战略的新兴产业。

三、研究区区位发展状况

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单项优势往往难以形成区位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由自然资源、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没有自然资源察赋的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一些拥有众多矿产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则相对落后。对于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旅游人文资源的山西省,并未体现出突出的区位优势,也没有表现出与其资源相对应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因此,应从区位发展状况与区位优势的形成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长期倚重煤炭资源的山西省,其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煤炭资源最为典型,成为该省区位优势中的一大亮点。而另一重要资源优势,往往为外界所忽略,即旅游资源。山西省作为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文物资源在全国最多。旅游资源的丰富在全国堪称第一。此外。山西省还拥有储量丰富的铝、镁等矿产资源,以及特色杂粮等农作物资源。从地理交通条件看,山西省北部大同距首都北京和内蒙,南部运城、临汾距陕西,长治、晋城市距河南,阳泉距河北等半径距离极短,紧临京津塘及环渤海经济圈,亦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与自然人文资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山西省在教育、科技、投资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难于形成显著的区位优势。发展思路的滞后,使该省在经济发展上单一倚重自然资源;不利的投资环境,使外部投资者带有极大的功利性与短期性。特别是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的严峻挑战,更为区位综合优势的形成带来了负面的消极影响。

四、特定资源优势形成区位优势的路径选择:以研究煤炭资源为倒

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概念。一个地区区位优势的体现,不仅在于各要素的单级优势,而在于各种要素的平衡与互促。

许多国家资源优势合理利用的经验表明,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资源优势效应的发挥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同时带动和促进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某一特定资源优势,在形成区位优势的进程中充当着辐射和影响其他区位要素的作用。因此。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在塑造山西区位优势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巨大潜能,也有着多种路径选择。

(一)特定资源优势形成区位优势的路径选择

1.以产业优化和升级为目标,变煤炭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区位发展定位,使山西省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超重型、畸形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从发展序列上看,保证了短期利益,但丧失了长期性、可持续机遇;从发展水平上看,保证了速度,但忽视了质量。粗放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并重,过量开采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结果是,这种煤炭优势,因其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消耗性、不可恢复性,反而出现经济越发展自然资源区位优势越削弱的趋势。

为应对煤炭资源无序开采带来的负面效应,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成为山西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思路。其实现方式表现为拉长产业链条,即积极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煤炭运销产业,同时做粗产业链条。即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放大煤炭产业的产能规模,提升产业集聚优势。

这种产业优化和升级,将推动山西省内涌现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品牌企业,尽快实现本区域内产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目前,该省正通过整合资源途径,着力培育一批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同时,政府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力求以尽可能小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间,资源型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集约发展上下功夫,切实搞好资源利用。提高资源的效率、质量和效益。

2.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煤炭资源优势为基础建设提供保障。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建设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是区位优势中的一种显性要素,但其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往往表现为隐性。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受到普遍认可。

90年代以来,山西省逐步意识到,基础建设的提速将为资源优势的发挥,甚而产业优势的发挥开辟途径。但忽略了资源优势与基础建设的互动关系,基础建没的资金缺口,使得该省“要想富、先修路”仅仅限于一种口号。进入新世纪后,由煤炭产业为主要贡献的财政收入为基础建设提供了难得的资金保障和历史机遇。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效应的发挥,促进了山西省改善其基础设施,这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条件。同时,煤炭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也为政府财政支付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提供了可能。

煤炭的产业优势,连结了山西省资源优势与基建优势的关联关系。而全省基础建设的推进,也成为该省克服当下金融危机的一种途径。目前,全省“三横三纵”公路网建设正在全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也取得初步进展。

3.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山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行业。以煤为主导,电力、焦炭、钢铁为主要支柱行业的工业结构模式,显著增强了该省经济增长的外部信赖性。这就意味着,山西省资源区位优势一方面要延伸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扩大资源型产业的下端制造链条;另一方面,要发展为资源型和资源延伸型产业和企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业,增加资源型产业的附加值。

煤炭资源的区位优势,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上将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但是,近年来煤焦市场火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不高,致使低水平、作坊式企业重复建设,导致产业转型和升级在资源投资热潮下未能如愿以偿。因此,地方政府正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发挥政策、金融调节作用以及技术安全监督作用,推动资源优势向其他产业优势的转化。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其内生经济的发展动力与活力。

4.合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为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提供条件。资源型地区大都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任务异常繁重。可以说,煤炭资源优势历史上曾对生态环境的优势造成了不利影响。当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煤炭资源优势的发挥也是山西整治生态环境的突破口所在。

思路就是,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把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把环境评估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依据。而经济发展则难于脱离倚重煤炭产业的现状。条件制约之下,煤炭资源优势的发挥,必将传导到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为其发挥积极作用。

(二)煤炭资源优势与区位综合优势的机理作用

根据区位优势的分类,其他区位优势还包括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政策优势等,其与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的关系不再赘述。以上分析的是,煤炭资源优势与其他区位优势的互动关系。分析发现,作为主导性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优势对其他区位优势的影响大于其他区位优势对煤炭资源优势的影响。同时,这些区位优势的互动影响,形成了综合性的区位优势。而这些优势的互动作用也在促使综合性区位优势不断强化。

五、结论和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产业协同理论和系统科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煤炭资源优势的合理利用需要一定程度的区位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而区位优势的形成,也需要煤炭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作为基础。煤炭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系统之间是相互耦合、协调促进关系,两者相互协调、互相推进,才能保证二者和谐健康地发展。

煤炭资源优势为促进区位优势的形成机理可分为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区域平衡发展效应等。

煤炭资源的形成范文第5篇

一、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

煤炭资源的开发促进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有两条路径:一是煤炭资源就地直接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张;二是通过直接向区域外输送煤炭获取收益,并带动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宁、新等地,经济基础落后,主要依赖于输出原煤和电力等上游产品获取收益。从直观上看,遵循这一路径的增长速度取决于煤炭价格、产量以及收益在中央、省(自治区)和煤炭资源开发地区的分配,因而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我国的宏观经济背景、煤炭资源管理体制、世界能源价格的走向紧密相关。促进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特别是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可以概括为:天时――我国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地利――新兴资源型地区资源优势和“新兴”优势。

1、我国重化工业时代到来引发的能源紧张使得煤炭资源型地区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历了向重工业化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重化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2004年分别达到60.6%、62.6%、65%、68%,原来依靠轻工业、一般加工业的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都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增长势头。建材、冶金、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造成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电荒”以及背后的“煤荒”从东部沿海一直蔓延至全国。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国情,巨大的需求缺口引起了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的加倍重视,加大投入建设13个亿吨级的大型煤炭基地。大量的资本投入到相关的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再加上煤炭工业产值及相关产业产值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迅速增长。

2、市场化的体制改革、尤其是煤炭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为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迅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背景

(1)《矿产资源法》(1996)的修正安排了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制度,资源产权的可交易行为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是对其发展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2)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运行了10多年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后,随着电煤价格的进一步放开,最终将形成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定价体系,真正体现煤炭资源的价值。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避免了因计划价格过低形成剪刀差而导致资源型城市在资源输出过程中受损。

(3)在煤炭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上,从税费结构来看,返还力度加大,为地方实现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资本积累。

(4)不容忽视的是,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造就了大批极为活跃的微观市场主体,它们充分利用了资源开发的市场机会,成为推动新兴资源型城市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主体。

3、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是造成我国煤炭价格与需求量上升的重要国际经济环境

2000年以来,我国原油价格开始与国际价格接轨,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对我国能源的价格和消费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作为石油的非完全替代品,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煤炭的需求量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走高而增加。这种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增加拉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和供给的增加,直接表现为煤炭工业产值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

4、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快速增长还有赖于其自身的优势――“地利”

(1)这些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佳、开采条件好,如鄂尔多斯市煤炭探明储量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等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

(2)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很少受到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所受的体制束缚和困扰,较之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他们往往有更活跃的微观主体和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3)这些地区原先的经济基础较差,如鄂尔多斯、榆林、忻州、吕梁等地区有大量国家级贫困县,基数较小,因而一个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并不大的增量就会引起较高的增长率。

二、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1、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投资环境欠佳,资源收益外流

(1)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容乐观。自然环境不佳是这些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晋陕蒙交界地带是目前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的集中分布地带,但该地带属干旱、半干旱气候,风蚀水蚀地貌交错,地表物质松散,植被稀疏脆弱,特别是水资源的短缺,直接限制了大规模的工业开发。由于早期开发不注重环境保护以及近几年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情况,使得原先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其次,从国家的区域政策角度来看,这些地区因其较弱的自然环境承载力而可能被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则将更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去发展这些地区。能源工业的发展将直接受国家的区域政策所限。第三,从投资软环境的角度来看,煤炭资源开放过程中的政府官员寻租行为是不容忽视的,对投资环境的优化和整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不容乐观的投资环境不仅难以吸引外部资金进入,也迫使本地投资者将资金转移至其他地区寻觅投资机会。为寻求舒适的生活空间和消费场所,煤炭资源型地区一些富裕的人群将资金转移至环境较好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据报道,每年仅房地产购买一项,山西省外流资金就在100亿元以上。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政府花大力气、高成本地从外面引资,另一方面本地富豪却不断地对外转移资金的奇特现象。

2、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

目前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煤炭行业,且集中于煤炭采选与发电,产业链条较短。即使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的鄂尔多斯市,也明显地呈现这一特征:原煤绝大部分外运销售,2003年外销原煤5838万吨,占原煤产量的72%;五大主导产业除了羊绒之外,其他都直接间接与煤相关,2005年1―7月,与煤炭行业相关的五大行业对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达84.1%,其中煤炭采选、电力、建材的贡献率分别为47%、11.2%和8.8%。而这一类产业对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依赖性很大,直接决定了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而且,新型煤炭资源型地区对这些产业的过度依赖,容易受波动频繁的能源市场的影响,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另外,有学者研究表明煤炭采选业、电力等部门的前向连锁效果大,而后向连锁效果小,但炼焦、煤制品等原煤深加工的后向连锁效果明显大于煤炭采选业,后向连锁效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在开发初期,由于新型煤炭资源型地区原先的基数较低,容易形成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如果目前的产业结构不调整,仅仅依赖于煤炭开发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后劲肯定不足。所以,如何实现主导产业的升级与更替是所有新兴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

但是,目前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仍有可能陷入困扰传统资源型地区发展的产业低级化恶性循环的怪圈。因为较之传统煤炭资源型地区,尽管这些地区从煤炭资源开发中获得的收益无论是比例上还是水平上都要高得多,但是,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在这些收益转化为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受到投资环境不佳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煤炭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和煤炭资源产业的繁荣,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大量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这一行业。而后一个原因则将导致新兴资源型地区对煤炭行业的更深依赖。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产业繁荣对资本的吸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短期行为,导致了对其他部门、乃至本部门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同时,资源产业繁荣期间容易形成丰厚的资源租金,大量有能力的人在寻租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减少了生产性的投入。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的分析,2003年全行业新产品产值1.16亿元,比2002年下降50.33%,2004年1―2月全行业新产品产值仅0.19亿元。而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恰恰是一个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

3、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是否惠及当地人民

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需要。经济增长是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而且经济增长不能确保收入分配的平等性。关于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问题的讨论,当地人民是否从中受益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这些地区所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

(1)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是否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从图1可见,一些主要的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在2000--2004年间,除晋城外,无论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都大大高于我国同期的平均水平;同时,人民收入水平与原煤产量的变动趋势基本吻合。因此,高速的经济增长的确提高了当地人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但是从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来看,仍低于经济增长的水平,如鄂尔多斯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到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半,这也表明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相当一部分经济增长的收益外流了。

(2)这些地区收入差距问题也很受关注。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中,工薪收入基本占70%以上,从鄂尔多斯市分行业工资水平来看,采掘业与电力、煤气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分别名列第三和第一,1995―2003年,采掘业、电力及煤气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0%和17.0%,都快于平均水平,而在绝对额上,制造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与这两个行业的差距分别从1708元和2684元增加到7628元和13351元,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从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来看,矿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幅提高,根据笔者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实地调研,基尼系数较小的工资性收入平抑了农户收入差距,但是不断提高的非农经营性收入将会扩大农户的收入差距。而且,由于这些地区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矿区与非矿区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以至于有媒体惊呼极富极贫的“哑铃状”贫富分化。此外,从图1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尤其是山西的晋城、阳泉、忻州、吕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差距超过全国,只有榆林、鄂尔多斯两地城乡居民差距的扩大速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如何抑制收入差距,使经济增长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3)“县富民穷”的现象十分突出,如2004年,鄂尔多斯、阳泉、晋城的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2.17倍、2.35倍,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则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3%、86%、85%。如何协调好政府收入水平增加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也是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面临的挑战。

三、相关政策建议

1、统筹规划,做好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内部的功能区划,营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将资源开发的收益顺利有效地转化为当地投资,充分发挥乘数效应,促进当地经济全面增长

(1)明确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切实保护好本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如厉以宁教授所提出的“环境是我们与子孙后代共享的,资源是我们与子孙后代共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根据有关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基础等指标体系,慎重选择好重点开发区,集中力量营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利用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加大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投入,改变由于过去落后的发展水平所导致的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在自愿有序的前提下促进本地区人口在重点开发区的集聚,在缓减禁止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人口压力的同时,有利于重点开发区发挥集聚的规模优势;三是利用国家对重点开发区可能给予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在重点开发区投资设厂,特别是对于一些非煤产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强化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政务行为、执法行为,深化审批制度的改革,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营造一个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创建一个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此外,虽然从长远来看,必须利用优越的投资环境这种市场手段来留住煤炭资源开发的收益,但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努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同时,在煤炭价格在向“价值”回归性的上升过程中,很多煤炭资源开发者没有承担本应承担的开发成本,如开发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成本仍由地方政府和当地民众承担。目前这些地区政府正在尝试多种方法来实现企业责任的“归位”,如“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等措施,以及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倡导的“产环保煤炭、建绿色矿区”等理念。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出发点比较好,但是缺乏一定的规范,可能会衍生乱收费等现象,且直接影响投资环境的改善。所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资源管理体制,以规范的形式对吨煤征收一

定的“补偿费”,要切实把煤炭资源的消耗机会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和安全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外部成本统筹考虑进去,并规定这种经费的使用方向,专款专用,如环境治理、煤炭深加工的研发补助、非煤产业的补贴等,一方面使资源开发者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将资源收益引导到有利于地方发展的投入中去。

2、积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的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煤炭深加工行业,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煤炭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从产业的后向联系出发,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发展煤炭采选设备的生产,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设备生产基地。煤炭深加工产品、采选设备生产往往具有较强的前后向产业关联效应,一旦这种产业关联效应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本地化后,可以将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且具有较强的地理粘性,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等形式,为相关企业的集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管理组织保障,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园区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多种形式的集群模式,如鄂尔多斯可以依靠神华集团强大的资金、人才、技术、组织资源条件,发展大企业主导型的煤炭深加工行业产业集群;而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区,通过市场细分,由中小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发展煤炭深加工或者采选设备行业中的一些市场细分产品,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对这种细分产品的研发投入,出台吸引相关人才的优惠政策。

(2)积极推进煤炭工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如上文所述,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即使是局部重点开发区,也很容易因为开发不当而导致退化为限制开发区。因此,这些地区应当遵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技创新”的原则,构建一个从煤炭采掘、加工到废弃物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政府适当给予废弃物利用产业一定的补助。

(3)扶持有发展前途的非煤接续产业,实现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最终肯定会耗竭,而重点开发区已有一定规模的人口、产业的聚集,很难整体外迁,因此,要吸取一些已枯竭城市的教训,遵循市场导向、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发挥优势、环境保护、产业相关、产业协调等原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展节能综合利用型、自我服务型等非煤产业。

3、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尽可能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让经济增长惠及民众,在“地区繁荣”的同时实现“人民富裕”

(1)不断提高本地居民的就业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水平。由于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市场仍不够成熟,需要政府的适当介入,在企业劳动需求与居民劳动供给之间构建通畅的信息交往网络。企业可以与地方政府协商,提供企业所需的工人以及应该具备的素质、技能,这样,地方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对未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劳动力培训,形成企业与政府、政府与农民、农民与企业的三角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主体之间的比较优势,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在一些矿区可以“矿村党支部”的形式尝试村企共建党支部,为村民与煤炭企业之间定期的交流与协调提供了组织机构和空间,也有助于就业机会的增加。

(2)通过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分配,避免收入差距扩大。一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政府在对未就业人员进行培训时,要向剩余劳动力较多、收入较低的农户倾斜,可以向他们发放一定数额的培训代金券,这对于困难家庭参与就业和从煤炭资源开发中享受到更多的福利有很大的帮助。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矿区失地农民,由于他们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较少,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之老有所养。三是完善个税征管机制,避免高收入群体偷税漏税;规范政府行为,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坚决打击非法收入,杜绝权力寻租现象。四是积极鼓励企业肩负起企业社会责任,鼓励高收入群体进行社会捐赠,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