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建筑设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应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居住景观,为住户塑造都市中的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
某小区位于西安市城市中央住宅地段,总建筑面积19.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6.12万平方米,总户数为1465户,商业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整个用地东西宽100-110米,南北总长近650米。
图1 项目效果图
为满足人们对高档次、高品位、高质量的的生活需求,该小区设计当中坚持以绿色节能为主导思想,注重社区空间的环境优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融合。就此,本文结合该绿色品质住宅设计经验,对当前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简要探讨。
1.1 设计思路
本项目拟建成一个崭新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此小区配套以高科技为主,环境绿化以小起伏变化的景观绿地为主,并将各种植物穿插其中,以自由的小径进行有机联系创造一个幽雅温馨的超前性、均好性的人居环境。小区内设有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对于住宅的户型:平面布置独具匠心和创意,面积分配合理,保证较高的使用率。立面处理新颖,独特精典,充分体现实用性、艺术性。屋型设计多样性,同时兼顾整体性统一。
1.2 总体布局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及区域的特点和优势,采用因地就势、高低错落等设计手法,注重空间环境、视觉环境和地形地貌的结合,充分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规划设计构思,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品位与健康性,追求住宅的舒适性,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居住小区。
2、小区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2.1 新传统主义与新的生活空间的需求结合
在设计时首先需要建立起一种富有活力的社区模式。这种模式既使他们能更好地享受以住一贯的田园风情,更能享受到城市中心区般便利的公共设旅服务。人们的日常居住,工作,交通,休憩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城景交融,物景交融。我们把这种社区称为“新城?新家?新生活”。通过设计使每个居民享受到阳光和绿意的希望社区,创造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充满人情味的和谐社区,将自然环境和人选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社区。
2.2 社会生态性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组织单位,住宅小区社会结构的本身要有一个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多重社会结构体系。这种体系中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居民能够持有共同的生态理念。
2.3 发展协调性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人类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由于城市生态住区的规划设计目标是满足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长期的共生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扭转工业革命以来整体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果。因此与城市生态住区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也与高速城市蔓延与肓目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时代不同。城市生态住区提倡现代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演进,以使住区环境质量能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而不是彼此偏废。
2.4 “价值定位”理念
“按户定位”是价值理念中一个重要的思路。仔细推敲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通过资源的再重整,化不利为有利,“按户定位”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另一种具体表达方式。通过整体精心策划,尤其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景观特色,进行“户型定位”的设计。而且,这是基于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2.5 后户型时代
现代的住宅项目设计已从过去重整体,重环境的粗犷手法发展到重户型,重细部的后户型时代,一个成功的住宅设计,不但要整体布局优秀、新颖,而且以户型空间布局,细到建筑装饰的每一个构件,都要精工细作,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创造精品家居空间。
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
3.1 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
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就是在建筑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上,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强调能在不增用或少增用土地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当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结合我国国情,结合地铁建设,应优先发展地下车库、地下贮库等地下工程。
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也可充分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已有的建筑、设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废旧厂房结合现有的树木通过生态恢复后,成为开放休闲场地等等。
3.2 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
绿色建筑寻求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目前,在绿色建筑中得到最广泛利用的太阳能就是可再生绿色能源。太阳能集热器本身具有防水隔热的作用,这与建筑物屋项的作用具有相似之处,即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设施部分或全部代替屋顶覆盖层的作用,从而可节约投资。
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就是要把建筑物与太阳能设施实现有机结合,既保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不受破坏,又最大限度的利用设施与建筑的一体化问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生态是人类探索的永恒命题,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把绿色生命的概念赋予建筑是为了让建筑有健康和再生的机理,使建筑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并可持续的生活工作环境。建筑设计师们已经意识到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段是可以减轻这种负面影响的。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如考虑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1.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章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第一,绿色建筑一定会考虑到对社会和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这也是确定其是否为绿色建筑的重要标准。能够确定人和资源的合理关系,运用最科学的设计方法,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能发挥利用,不仅有利人的健康,也节省了大量资源的开采。第二,绿色建筑对于环境保护的表现十分突出,从一开始的规划,到最终的报废拆卸过程,都要有绿色理念的支持,应当注意环保工作的最终开展,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选择污染小的成分作为材料。第三绿色建筑倡导人的感觉舒畅,并且没有危险,它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受到保护和关注,在室内设计中,以安全为重要出发点,并且要包含充分的光学和风流等因素。对此类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也要根据其理念特征来展开行动,将能够体现绿色建筑对人的关注,对环境的亲近和保护的思想展现出来。
2.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原则
绿色建筑的几个主要特点和设计原则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建筑从设计到建造、运行、改造及至拆除.形成了一个周期。
(2)安全、健康、舒适:通过采用各种生态技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性.例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阳光;防噪音等。
(3)高效卫生:高效代表着提高能源的使用率,从而延长各种设备的寿命。卫生意昧着减少排放各种污染物,从而减轻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4)和谐共处:绿色建筑给人类提供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建筑、自然三者实现了和谐共处,从而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3.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及评价标准
随着全社会对建筑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开发商和设计师的目光。虽然从前文叙述中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具有显而易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效益,但这毕竟是长远来说的。而事实情况却是碍于绿色建筑前期投入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回收成本等不足,降低了很多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绿色建筑识别技术尚不完善,致使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存在误解,以为绿色建筑就是先进的、智能的、高成本的建筑,从而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鉴于这种情况,十分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绿色建筑本身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过程复杂,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沿用国外的评价标准,很多时候都显得差强人意。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F5037812006)正式颁布实施。2007年11月,由建设部组织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建立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的基础上,是我国目前唯一受到官方认可的评价标识工作,填补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空白。
4.绿色建筑设计特色
所谓绿色建筑设计,是指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采用一系列先进材料、机械和控制技术,使楼宇系统最佳化,在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能耗、水耗以及废水处理等运营成本。绿色建筑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绿色建筑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配合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5.绿色建筑的设计
5.1绿色建筑节地设计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有关文件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地方行政公署要全面规划,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用地,从建筑的角度上讲,是指建房活动中最大限度少占土地面积,并使绿化面积少损失、不损失,因此在选定建筑的建设地址后,需对建设地段进行现场设计,只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才能称得上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城市中节地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建造多层、高层建筑,以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充分利用地下空问,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住宅用地的集约度,为今后的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增加绿地面积,改善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城镇、乡村建设中,提倡因地制宜,因形就势,多利用零散地、坡地建房,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保护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互生共融,开发利用节地建筑材料。
5.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业是耗能重要产业,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在我国,建筑能耗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且逐年呈递增趋势.如不及时地加以改善,所占比例将上升到40%左右,因此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相互沟通和配合,需要根据建筑所在区域选择适合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按照标准进行建筑热工的节能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然后再进行空调采暖和通风的节能设计,使设计的建筑在增强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和提高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等参数方面有更好的性能。
5.3绿色建筑平面设计
合理的朝向能使建筑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能量,住宅往往需要平行布置,并且朝向南面,彼此之间要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建筑的体形系数建筑物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应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5.4绿色建筑单体设计
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关键词:低碳节能 绿色生态节能 节能环保 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also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more and more to promot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t also throughout the low-carbon energy-saving ideas. For the low-carbon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design and green building eco-design for energy efficiency research, from the meaning of a low-carbon, green design concepts, results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and finally to achieve low-carbon energy-efficient design and green ecological the basic strategy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Keywords: low-carbon energy-saving, green eco-energy saving, energy sav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对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认识
1.1低碳节能建筑设计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就是在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理念下的设计作品,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随处可见。
1.2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能源的巨大消耗成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人们在可再生资源上大做文章,希望能够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在不可再生资源的节能上也在不断的努力,而作为建筑行业的新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成了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绿色建筑就是指在设计,建造,利用,维修等方面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合理的重复利用能源,为人们打造健康的高品质生活。
2.实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原因
我们在理解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时不能过于片面,低碳节能不仅仅指对新的建筑的设计,同时也包括对于现有建筑的改造,例如,我国的建筑现有约430亿平方米,但是在建筑中的采暖安装节能设施的只有4%,我国每年冬天在采暖一项上的能耗就是发达国家的3倍之多,可见,低碳节能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另一方面,在暖气的供应上,有相当一部分的热能被挥霍掉,从下面的一组数字对比就能看出来,以我国北京地区的建筑为例,北京地区设计标准中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比分别是:外墙,0.82-1.16瓦/平方米·度,外窗,4.0-4.7瓦/平方米·度,屋顶,0.60-0.80瓦/平方米·度,但是瑞典南部的相应的数据分别是:0.17,2.5,0.12。我国的建筑的墙体厚度基本上是80-90mm,而瑞典南部的墙体厚度是250-300mm,可见,虽然,我国的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大,但是由于墙体的厚度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热能都在空气中消耗了,这本身就是极大的浪费,所以,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对于更好的节约能源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现代化的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住所了,而是要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理念的提倡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无论是低碳节能还是绿色节能,其目的都是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好的生活质量。
3.两种节能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两种节能设计理念的提出,得到了人们的欢迎。确实,在现代化的生活理念的影响下,人们更多的关注生活的品质以及个人生活环境和整个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首先,节能设计能够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其次,节能设计能够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要求;同时,节能设计对我国能耗最大的行业,建筑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4.实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基本策略
4.1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基本策略
4.1.1节能与节水
一个建筑的主要部分就是维护结构,而维护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个建筑是否实现了低碳节能。首先,一个建筑的墙体非常重要,一般来讲,如果在墙体的衔接处的防水工作做得完善,那么墙体的保暖性就好,进而热能的消耗就会降低,因此,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上,新型的环保节能的材料的运用非常必要。
4.1.2运用空心砖
实际上很多地区的建筑设计都已经在用空心砖,空心砖本身的特点就是质量轻,但是称重的效果好,在建筑中利用不仅可以增加建筑中的空气流通,还能实现低碳环保,很多人担心采用空心砖的建筑会保暖效果不好,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空心砖正是因为自身的空洞,反倒加快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
4.1.3对现有的建筑进行低碳节能的改造。上文我们提到过,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不仅仅集中在新建筑的设计上,还应该包括对旧有的建筑的节能的改造,例如,在北方的冬天,通常会实施采暖,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本身存在保温层的厚度不够的问题,因此大量的暖气在进入建筑后会流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更是加剧了能源的消耗,因此,在对旧有的建筑进行改造时,主要的方法就是将保温层加厚,减少暖气的流失,实现低碳节能的生活理念。
4.2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基本策略
4.2.1利用可再生资源
在能源消耗迅速的今天,如何能够实现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因此,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就被提上了日程。当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时,我们确实需要思考,如何才能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所以,科学合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不仅能够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问题,还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行业,我们要更加提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4.2.2将建筑与绿化完美结合
绿色植物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并且,绿色植物在给人们生活带来美感的同时,还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因此,很多现代的建筑在设计上越来越多的提倡将绿化和建筑结合,一般来讲,绿化主要包括屋顶绿化,外墙绿化和室内绿化,通常室内绿化在家庭中较为普遍,而屋顶和外墙绿化在一般的建筑小区中还不是特别普遍,只是在高层的写字楼中可以看见,所以,我们提倡绿色与建筑相结合,创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
4.2.3保温层的改善
保温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维护结构,实现绿色节能,维护结构也是一个方面,当然,这也是我国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根据国际上的标准,越是寒冷的地方,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要求就越高,即要求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越低,从实际来看,我国的问题就在于传热系数过高,有相当一部分的热能白白消耗掉了,所以,维护结构的改善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天气干燥寒冷,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就是保温的性能要好,在干燥的气候中不发生断裂,而在像夏天的炎热的季节中,能够在保证室内的透气性的同时更好地抵挡阳光的辐射。所以,在维护结构的改善上,新型材料的运用是重点。
4.2.4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在建筑设计中,除了应用新型的建筑材料,还有一个既节能又省钱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能够节省建筑设计上的开支,还可以实现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比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朝向问题就是一个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通过计算测出建筑物的朝向,因为,合理的朝向,能够保证建筑物内部每日的阳光的充足,阳光的充足就可以提供足够的温度,那么在热能消耗上就可以节省相当大的一部分。另外,合理利用树木等植物,也是绿色节能的课题之一,利用建筑物旁的植物进行遮蔽能够很好地降低温度,同时又可以降低电能的消耗,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宋丽娟.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山西建筑.2003
关键词:绿色建筑;地域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一般而言,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包括:节约建筑材料;创造
健康的室内环境;尽可能使用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目前,对绿色建筑的主要关注是放在建筑物理和材料技术上,这些是构成绿色建筑的物质基础。而从“节约建筑材料、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方面来实现建筑绿色化,其实也是新地域主义建筑思想理念的体现。一方面,吸收传统建筑节能的理念,充分体现本地化;另一方面,全面进行材料、技术的创新,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依照本地气候创新。
二、地域性建筑的设计理念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地方形式和地方材料创造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建筑。地域建筑这个称谓本身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一定地域内的建筑在特征上有明显的相似性;而不同地域的建筑在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当前普遍认为,地域建筑受到当地的、同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所制约,并由此构成了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特点。地域建筑就是该地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特征反映在建筑上的结果。地域建筑的设计注重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地域自然气候。但新时代背景下的地域性建筑绝对不是在形式上矫情的模仿和狭隘、偏执的民族主义,它应该是为寻求建筑发展与地域文化传统的特殊性相结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诺伯格•舒尔兹在《现代
建筑之根源》一书中提出“新地域主义”,即:“任何一种建筑语言都应该与当地的情况相适应。
只有表现出真实的、具有根源感的内质,建筑才得以存在。”
三、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分析
1、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要继承历史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形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各种乡土文化,不仅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及文脉留下了许多优良的建筑构造及造型,也留下了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及风格,诸如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及本地建材的选用等。国家建设部李先逵先生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有三大特色,一是有丰富博大的建筑文化哲理内涵;二是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生态价值体系;三是有以人为中心重情知礼的人本主义,其中有许多精华都是与当代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通的,与未来建筑的高智能化、高生态化、高情感化、高艺术化的发展趋势相通的。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发扬光大自己建筑文化的优良传统。建筑师华沙宣言曾着重指出:“建筑师应保护和发展社会遗产,为社会创造新的形式,并保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2、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要与乡土的有机结合
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力求贯彻保持传统聚居生活方式“原型”的原则,因为传统的建筑居住模式包含了人类生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对生存空间的创造这二层含义。另外,当地传统建筑设计与营造技术中有许多本就蕴藏的“绿色”内涵,是本地区人民千百年来与严酷的自然条件搏斗的结果,因此居住模式的“原型”包含了“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两方面的含义。所以,无论在设计和施工中均需对这些世世代代传下来的“遗产”通过对其精粹的提取和对时间框架的认识,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
在设计中,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适应复杂地形,节约耕地,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灵活划分内外空间,构成开敞、通透的布局,达到明快、开朗的效果;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合理地运用材料、结构、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形成朴素自然的体型风貌;合理节约投资;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上的许多独到之处,很好地解决实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与乡土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地区的文化背景,使其“优秀”的东西能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运用传统的适宜技术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有机更新,克服消极文化的影响,使本地域成为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共存的空间。
3、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要注重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继承
1)对优秀的单体建筑、建筑组群、地方特色街区及影响城乡景观的地段,应通过城乡规划、设计,划定历史建筑环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影响地带,并确定满足城乡景观要求的视廊保护空间。2)保护区内应注意建筑文化特征、邻里地域、环境的总体艺术形象及适当控制环境容量。在保护区内更新建筑必须从全局着眼进行总体设计,在宏观上使新建筑与原有城乡风貌默契配合,注意城乡整体环境的效果,并使整个城乡的建筑文化更为增色;应尽量保持原有建筑款式,着重注意邻里环境整体空间的秩序感和协调性。3)对历史建筑不得任意拆除、加层、搭救及外观改动,为适应其再开发利用,可在不损害原有建筑风貌和装饰特色的前提下,对其内部设备采用现代技术更新改造。4)在旧城改造中,应特别强调城市环境整体再生原则,要成片地保护一个城市生活圈,而不是只保护其中的一些重点建筑,因为一旦古建筑文物与它周围的环境失去联系,那么如何修复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城市效果。5)在保护中不能只关注一些重大历史建筑,而忽略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小建筑。我们应当公正地、历史地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现象,应当对那些具有鲜明个性而又常常不囿于规范、标准之中的建筑作品加以足够的重视;应当对那些反映各流派、风格、历史转折时期的历史特征的创作加以重点的分析、研究;选择工作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那些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还要注意那些被人们所遗忘了的民间建筑师的创作。
4、绿色建筑的设计要融入地域
绿色建筑要求将时代的社会生活模式与传统的地域性社会生活模式相结合,通过模式进化完成建筑形态进化,从而达到设计具有现代化地域特色建筑的效果。新的设计仍应以场所的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的积淀为依据,在将传统文化因子进行现代表达的同时,还要努力培育其面向未来的时代意义,除用以维持场所与自然过程相和谐以及延续传统的文脉外,又能符合社会生活的变迁。实践证明,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是创造地区特色、丰富建筑多样性的有效途径。绿色建筑应当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的精神,强调继承与创新有机协调的观念,通过合理地调适新旧建筑空间组织,使之既能再现城乡历史的风貌,又能反映现代城乡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在设计时,我们要充分揭示环境的地域特征,对自然特性和景观特性进行整合研究。将自然景观作为一种资源加以识别、控制、保护和有计划地开发,自然因素要作为设计的首要的和最经济的要素去研究。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态关系,要加强第三空间文化的研究,加强聚居环境的社区交流场所和健康型休憩场所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应使新的设计能充分利用地域原有的景观资源,进一步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景观,并使新旧建筑彼此水乳相融。
参考文献:
[1][英]布莱恩爱德华兹著,周玉鹏 宋晔皓等译.可持续性建筑[Μ].北京:研究出版社.200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科创园;节能材料
中国建材网的统计显示,目前新建住宅的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能源消耗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处境也在不断恶化,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断被消耗,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如何使城市建筑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也在加速。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在这种发展状态下,建设工程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经济建设达到绿色的根本需求。所以,必须合理地使用绿色建筑的概念。
1绿色建筑概念界定
1.1绿色建筑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宜、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存”。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大国,发展绿色建筑对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节能建筑能耗水平基本与德国1995年的水平相当,我国的节能建筑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而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水平也相对较低。此外,无论是从生产技术到产品的生产性能,还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性能,都与世界先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对节能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要求缺乏统一的规范,使得构件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必然会成为一种主流建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绿色建筑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生命周期中的一切阶段,包括建筑规划设计、材料生产加工、材料运输和保存、建筑施工安装、施工运营、建筑荒废处理和使用[1]。
1.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希望通过工程建设,为人们提供居住、办公、生活的空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与普通建筑相比,它的最终目标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强调资源利用效率,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地进行房屋建设。1.2.1健康舒适原则绿色建筑的第一个理念是健康、舒适,要充分体现出建筑的人性化,从根本上体现出对用户的关怀,并以用户的需要为导向进行建筑的设计,从而达到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其具体体现在建筑材料无污染、通风良好、采光良好等。1.2.2简单高效原则在建设绿色建筑时,应从经济角度出发,确保能耗和资本的最小化。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要遵循简约的原则,比如在设计门窗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各种空间的布局,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在选择能源时,要充分发挥本地的气候、自然资源,并尽可能选用可再生资源。1.2.3整体优化原则作为一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处于一个地区,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以达到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的。建筑设计的核心是对建筑及其周边的生态均衡进行规划,使其符合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使各个要素得到最优配置,达到最佳的效果[2]。
2案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新时代宝翔科创园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核心地段。基地西邻创新大道,北接习友路,周边交通便捷,环境良好,区位优越。项目总用地面积7035.00m2,总建筑面积47879.00m2,地上总建筑面积33767.54㎡,地下总建筑面积14111.46㎡,容积率4.97,绿地率20.00%,建筑密度28.07%。目前项目处于施工阶段,预计于2024年3月份竣工交付。
2.2设计理念及定位
项目依托宝翔集团、安徽建筑大学、安徽新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将“产”“学”“研”相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绿色科技内部空间,采用全绿色办公环境和信息化控制识别系统,与项目功能相匹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2.3项目设计要点及思路
2.3.1适宜性原则在区域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理气候条件、区域自然环境,综合利用被动式、适宜性技术与设计方式。①适宜性设计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东连滁州市、马鞍山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总面积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探析张辰辰(安徽新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设工程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建筑工业的非再生能源消耗降到最低,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使用空间,并通过持续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只有采用新的环保节能材料及施工工艺,才能使建筑的设计达到绿色的要求。文章主要对绿色建筑的相关要点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科创园;节能材料11445.1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总人口786.9万人。根据本项目具体实际情况与气候复杂性,分析相关部门对安徽省气温与降雨量的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判断安徽气候状况条件。②风环境优化设计区域通风对改善建筑用地内部以及周边地域的热环境、获得舒适微气候环境有明显的作用。本项目根据模拟分析建筑用地内的通风,保证适当的空地、绿地,促进通风,设计适当的建筑高度、平面形状,合理规划用地内的道路。合理规划整体布局,有利于主导风向的进入,并通过不同季节典型风向、风速的建筑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评价。③相对温度综合应用在建筑室内环境中,露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假如一座建筑内的温度不一样的话,那么从高温部分流入低温部分的潮湿的空气中的水就可能凝结。在这些地方可能会发霉,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现象。此外相对湿度是衡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一系列的气象数据以及气象模拟软件分析得到,本项目用地气候特征:四季交替分明,平均气候温和、降雨量较为适中。春季:温度变化较大、梅雨显著,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秋季:天高气爽,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综上所述,本项目在雨水资源以及太阳能日照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考虑到充分利用其独特性及优越性,为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提供充裕的资源保障。2.3.2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2.3.2.1能效利用最大化对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单位面积全年采暖能耗、单位面积全年空调能耗、单位面积照明能耗及单位面积全年总能耗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建筑朝向、窗墙比、护结构传热系数等技术手段来控制设计建筑全年总能耗。2.3.2.2土地效益利用最大化根据本项目目前的用地情况与性质,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和性质合理地归纳布局。2.3.2.3水资源最大化利用①项目水系统规划建筑水规划的内容涉及室内水资源利用、给排水系统外,还涉及室外雨、污水的排放、再生水利用以及绿化、景观用水等问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结合区域的给排水、水资源、气候特点等客观环境状况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②给水排水系统设置本建筑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根据本建筑类型及当地供水状况,生活给水充分利用城市供水压力,由城市自来水压直接供水,避免再次增压的供水方式。2.4绿色建筑设计趋势探析在发展绿色建筑时,不能仅限于个别的建筑,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以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绿色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比如下水道,这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问题,更是要与其他专业的合作。就设计目标而言,在满足功能与空间需求的前提下,应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设计时,设计师必须遵循“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协调”这一基本理念。同时,要注意保护地方的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使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达到协调一致。
3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中国建材网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城镇和农村新增住房超过二十亿平方米,高能耗的住宅占80%以上。全国建筑面积635亿平方米,高耗能建筑占95%以上,能源利用率只有33%,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了二十多年。建筑能源的消耗可分为建筑材料和建筑能源两大类,在全国能源消耗总量中,建筑能源占全国能源总量的30%,而建筑材料消耗占到了12.48%。但在建筑节能方面,由于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较差,隔热技术相对落后,其耗能约占75%。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不可避免的。
3.1绿色建筑设计可以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从长期来看,建筑工程的发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的。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很大,但人口众多,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要在这种大环境下,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为核心,并根据居民的居住需要,以最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并解决目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短缺问题。比如,可以根据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低能耗的建筑的设计;采用就地取材可大幅度减少施工运输费用;采用多种节能墙体材料使建筑内部具有保温、节能的作用;采用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生活用热的费用;通过回收建材,可以有效地减少建设和环保费用。
3.2绿色建筑很大程度延伸了建筑材料的可选范围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许多新的建材和制成品得以使用,同时也使那些技术相对落后的产品更上一层楼。比如,随着建筑业对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新型建材的出现,在这种大环境下,高能耗、高成本建材逐渐被淘汰。3.3以持续化发展为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建筑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沉重负担,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必须坚持绿色环境的发展。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新的材料、新技术,使建筑能耗大幅下降,使许多公共设施得以充分利用,达到绿色发展的目的[3]。
4结语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能耗严重,绿色建筑技术水平远远落后。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探析,然后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新时代宝翔科创园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并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描述,最后阐明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环境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占辉,林丽霞,冯露菲,魏慧娇,周海珠.我国绿色建筑区域化发展路径探讨——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为例[J/OL].节能,2019(03):4-6.
[2]赵伟卓.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低碳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融合机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03):1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