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的弘扬,并成为区域内部向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资源。将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核心,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对于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进行研究,对该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贵州全省近4000万人口当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高达150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数量的38.98%。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多达17个。这也是贵州省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关键。同时,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贵州省的民族大家庭当中,各个民族当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并具备大量的旅游资源,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推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针对贵州的各个地区,都能够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针对贵州省内某一地区来说,其体现的是贵州省内民俗文化的“孤岛”,针对贵州省的整体布局而言,由各个“孤岛”形成“千岛”奇观。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贵州省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历时十余年的时间,目前这一领域市场开发的前景较为广泛。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得当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来,随着我国对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业的不断重视,贵州省凭借着这一推动力以及自身具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的发展旅游业,使得该地区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3%,并且具备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达标并且与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根本需求。由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众多,并且民俗旅游景点多分布于群山当中,这些地区较为偏远,交通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问题是阻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导致开发的效率低下。同时,全省各个地区接待游客服务的住宿环境以及条件较差,在旅游旺盛的季节明显存在床位不够,并缺乏星级宾馆满足接待需求,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偏远山区当中。由于该地区是当地人世代生活的区域,依旧沿袭传统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破坏,当地居民对于旅游文化重视程度低下,不能够参与以及自主的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严重的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

2.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贵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除少数民俗景区外,贵州省内的大多数已经获得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未获得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评估,导致全省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实地的调查以及整体规划,造成景区分布不够合理,呈现出混乱状态。由于贵州省内的多数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都分布与村寨当中,开发以及建设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开发模式,只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布局,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产生,导致民俗景区与民俗景区、民俗景区以及非民俗景区之间的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衔接。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较低,缺乏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3.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等相关体制落后。当地在开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组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扶植力度低下,缺乏对开发与保护的必要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经营管理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关体制的落后,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发展情况以及风俗习惯的关键内容,但具体涵义在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被歪曲,为了经济收益可以迎合游客,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承遭到破坏。因此,加强旅游资源体制建设,保证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是影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关键。目前,贵州省内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奇缺,边远山区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属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人才进行推动,保证当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扬,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并不愿意到偏远山区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进行推动。同时,由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员担任民俗文化景区的管理者以及向导,但其并不懂得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含义,造成理解上出现偏差,并由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缺乏理解,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影响。

三、促进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分析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将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位于村寨当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保证村寨交通的基础建设与完善。在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住宿条件,政府以及管理者应该充分的重视住宿条件的改善,满足游客的实际旅游需求。群众是整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的重要因素,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参与程度,保证民众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展现地域特色,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资源的合理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开发模式。首先,在具体规划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域文化的特色,从当地的旅游资源层面出发,保证将该地区内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具体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凸显。将景区的设计进行整体规划,有效解决区域内部景点分布不均的状况;其次,在贵州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点”与“面”的关系,保证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内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的降低经营成本;最后,在开发贵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贯彻并落实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原则,以保护为根本内容进行建设,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实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相结合,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

3.充分协调各方关系。由于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因此,需要充分的协调各方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政府、民众以及当地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开展能够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将当地民众的地位进行提升。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第二,处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将三方关系进行充分的协调,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加强贵州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切实的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人才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保障。因此,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与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贵州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要重视传承。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社区范围内的人才培养等方式推选出更多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保证人才对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的运用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校专业的教育与旅游地的实践训练相结合,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团队。

四、结论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是对贵州地区美好风光的诠释,同时也是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肯定。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光是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该地区定会取得蓬勃的发展,带动整个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石.贵州省苗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傩戏 傩戏文化 旅游开发

一、傩戏文化概述

傩戏,也称作傩舞,也叫跳戏。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贵州、四川、安徽一带以及湖北省的西部。“傩”原本是上古时期驱逐瘟疫鬼怪的一种仪式。据历史文献《吕氏春秋》记载:“命司有大傩”。汉末著名的文献注释家高诱注云:“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趋疫,谓之逐除是也。”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傩文化也随着进步、变化着。但傩戏最基本的驱逐瘟疫鬼怪的职能没有改变,也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舞蹈风格。

(一)傩戏文化含义

傩戏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时期的一种原始崇拜和信仰。傩戏文化的载体是傩戏。“傩”的精彩之处全在于“戏”,傩戏剧本唱多白少,而善于通过大段的叙事性唱词来交待事件,逐步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均唱最受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腔调。傩戏表演者佩戴特殊的面具进行表演。

(二)傩戏文化的旅游价值

傩文化主要包括傩神面具、傩庙、傩舞、傩戏、傩服饰等,它们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了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以及戏剧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贵州傩戏以及傩文化被艺术界、学术界誉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审美价值、学术价值而得到中外学者所青睐。贵州是我国傩戏品种最齐全、挖掘和研究傩文化最早取得成果最突出的省份。

傩文化属于大众文化和世俗文化,傩戏把宗教宣传给以加工,以戏剧性和艺术性向大众进行表演传播。傩文化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广大的民众当中。

傩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又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性因素。傩戏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极具旅游开发价值,而且它根植于社会民众的土壤中,更能够为广大旅游者所接受。

(三)傩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贵州傩戏文化是全国傩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有的地方的傩戏文化正在面临着消失的状况。若想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留给后人,必须得多方面的协作和配合,这就得靠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宣传,社会上广大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和提高广大村民的思想意识和保护意思。因此,将傩戏文化开发成旅游项目是一个十分有效且可行的好办法。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当最基本的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往往想要享受更高一级的精神文化,因此,人们对于高一级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增加。文化旅游则成为他们的首选。傩戏文化旅游资源正好可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这一精神消费需求。

(3)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待开发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傩戏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但会大大提升贵州省的知名度,而且还能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再添一份动力。

二、傩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傩戏文化的研究现状主要还集中在对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傩文化的研究虽然取到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却很少把傩文化同旅游相联系起来,作为专业性的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相关论文及专著极为罕见。

目前,贵州乃至全国的傩戏文化现状令人堪忧,虽然已被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的资金补贴,但是这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戏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傩戏文化已经面临失传的严重威胁。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限制,演出面窄

傩戏演出主要面对的是当地民众表演,是以当地民众所喜好热爱的方式表演,千百年流传下来,由于地域环境的制约,使其演出范围较小,而刚刚到来的游客,在没有对傩戏文化有着充分的的理解下,是很难理解和接受这种独特的戏曲形式的。

(二)剧目种类繁多、艺术性和观赏性有待提高

傩戏表演和创造只要来自于民间艺人,所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就影响了傩戏的艺术水平,相对而言,傩戏还是一直原始的粗糙的艺术。傩戏的演出者大都是业余的,在表演中只是为了喜庆而已。乡民演出,乡民享用自娱自乐尚可,而对于城市游客来说,两者的审美差异较大,所以很难被城市游客所接纳。

(三)缺乏后备人才与资金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傩戏艺人逐渐离去。由于傩戏表演大多是娱乐性的表演,因而所创造的收益也就相对较少,因此,年轻一代不愿承继旧业,而选择外出就业,表演技巧流失,傩戏文化面临着传承困境。而经费投入不足,又是傩戏文化发展不足的另一原因。

三、傩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适度开发原则

在傩戏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一个尽量减少人工设施、人为操作的成分在里面,人工建筑尽量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原来的景观相协调,跟当地的民俗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等不相冲突,和谐的统一。给旅游者提供最原始、最原生态的旅游体验。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保护傩戏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发。傩戏文化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两个方法就是:一、通过文字或音像记录;二、通过帮助与它相关的人,使得它能够继续流传下去。对于傩戏文化的旅游开发,我们必须的吸取经验教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深入开发傩戏文化的内涵,保证傩戏文化旅游的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伟,吴慧智.池州市傩戏旅游开发初探[N].池州学院报,2009-12.6

[2]田定湘.论傩戏的保护与开发[J].民族论坛,2005.(08)

[3]龚德全.傩戏美学特种探微—以贵州傩戏为例[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旅游开发;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3147-06

Developing Suggestions and Strategy of Original Culture Tourism in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WANG Heng-song,LI Bing-chang

(Southeast of Guizhou Na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aili 556000,Guizhou,China)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 Cultural touris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conomic deve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s not only the requriement of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but also strong measurements of economic devement. The original culture eco-tourism should be the driec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With th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could be achieved by developing original culture tourism. Three strateg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rigin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strategy as well as two development models, eco-tourism model and eco-towns development model were put forward for construction of competitive original culture eco-tourism so that the tourism image of southeast Guizhou be improved as an attractive original culture eco-tourism destination for tourist all over the world.

Key words: original culture tourism;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tourism development;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灵魂。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指人类发展历程中民族地区流传于民间以口头形式记录的原汁原味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传承着不同的文化,旅游主体的地域差异因文化差异而凸显出消费差异。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旅游是保护、传承和开发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是提升民族旅游素质、充实旅游内涵和提高特色韵味的重要内容,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能使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旅游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需要[1]。黔东南州发展旅游的优势在于苗族、侗族传统的民间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发展该地区旅游业之根本,是打造黔东南州“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的依托所在。黔东南州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民族风情资源,发挥其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发动机”的带动作用,推动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使旅游业成为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井喷极”。目前,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状况尚不够理想,旅游产品缺乏明确的主题、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市场竞争乏力。究其原因,除了交通等硬件设施制约了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外,关键因素是对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和准确定位。因此,本研究试图从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入手探讨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促进黔东南旅游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黔东南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优势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目标;原则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其开发对象是一切具有生态美的自然和文化客体。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缺乏这两者,就很难称得上是生东旅游。生态旅游最初在提出来时就是作为一种环境发展战略,目的是通过旅游,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首先关注的是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的保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态旅游开发也是一个多目标体系,这与一般的旅游开发有较大的不同.其开发成功的标志不是最大的商业利润.而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护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既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时也关注当地群众的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体现在社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以及自然和文化环境质量得到维护。为此,应遵循如下的开发原则,以保证生态旅游开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科学规划原则

科学地规划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旨目的、无系统的开发只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代替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的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就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在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因为大部分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遗产。同时应注意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由于生态旅游类型多样,层次复杂,既有自然性、高品位性和专业性的旅游,也有文化性、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旅游,因此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规划,应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对生态旅游区的经营管理人员、经营服务设施也应做预先的系统规划,生态旅游最终能否成功达到规划目标,很大程度上与经营管理密不可分。

二、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日前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大要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获得在旅游地享受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旅游地的群众获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为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发不是单方向,而是双向的,是旅游者、投资主体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平衡和互动,这样才能达到公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经济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旅游开发是改善地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系统工程的一个人口,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更大的层丽上来看,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积极有序的参与。

三、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

鼓励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让当地群众加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这也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则之一。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具有较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地方在经济上比较贫穷,生态旅游开发如果完全脱离当地社会是很难成功的。积极地获得当地政府、社区和群众的支持,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基础。即使自然保护区、风员名胜区这类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半封闭或封闭区域,生态旅游也不应是象牙宝塔,否则也很难持续发展。只有当地居民理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从中受益,才能使区域生态旅游业和自然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让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进程,从社区的初步评价,到规划过程与实施,直至不断发展中的监测,都能反映出“共享的社区设想”,从而得到当地的支持。

所谓“泄露”就是旅游的收益流到旅游区域以外。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使该项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保留在受影响社区内。这也是维持当地计区和群众对生态旅游开发信心的重要保证。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和扶助,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更多地参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从事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从而使新的商业机会能在地方层次上解决,使生态旅游的效益用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四、区域整体发展原则

目前一些地方开发生态旅游,大多是单个的项目,不仅规模不大,同时一些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因此显得十分零星和破碎,导致了一般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生误解,认为生态旅游项目比较牵强附会。确实、任何单一的生态旅游项目都难以有足够的吸引力,更不要说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有区域思路,要从更大的范围来考虑,要将一个地方的生态旅游项目放在区域的背景中来认识,否则即使有较大的投资,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益。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基本单位应为一个县,这样便于在政策和管理上获得支持,而且也有利于项目的连接。特别要注意不同地点之间的项目联系以及对已有景点做新的开发。

生态旅游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不足,以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在经营管理上没有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上原则。

参考文献:

[1]杨耀华.体育旅游开发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1).

[2]罗永常.浅谈原生态少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的适度开发――以贵州黔东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05).

[3]薛群慧.民俗旅游村:活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一种载体[J].思想战线,2007(03).

[4]蒋伟,杨莎莎.广西民俗旅游经营开发创新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均衡利益

一、引言

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活动,涉及到社会和经济的许多部门,也同时关联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相关利益…,引发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利益关系又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在今天倡导理性旅游的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业中得到了积极响应,旅游开发活动,除了追求经济价值外,还追求更高的目标――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寻求追加政府、社区、环境、企业和旅游者价值的合理途径。有研究认为,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或利益主体Stakeholders)有效参与旅游开发的全过程是实现这些价值的重要途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平衡旅游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它为旅游管理者更灵活地满足参与者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了一个概念性框架。它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在西方许多国家的旅游研究和旅游开发实践中已经得到应用,并将利益相关者管理作为旅游规划的一种模式,重点就是强调将旅游开发所涉及到的众多利益相关者,在合理的成本、利益分配模式下取得合作,使他们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起“求同(shared vision)”(Jamal&Getz,1997;Ritchie,1993)的发展态势。

国内学者也对此做了研究尝试:张伟、吴必虎提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和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规划中;黄昆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治理模式;夏赞才运用这一理论,构建了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并进而根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旅行社管理的新模式;金慧君、郭鲁芳、吴理俊利用该理论对国内旅游团的利益相关者格局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均衡发展模式。

旅游是促成变化的催化剂,而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相关者也都希望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变化,但对于以何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变化则存在着较大分歧,甚至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如自然环境、非人类物种)之间也存在矛盾。这就需要在不同的愿望之间达成权衡和妥协。从这一角度上讲,旅游开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和相互妥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管理的角度讲,旅游者、政府、社区、开发者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与环境、非人类物种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实际就是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资源利用和发展模式问题。而要通过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明确:一是基于对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正确理解确定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关系;二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成本与利益;三是利益分配的原则,并通过某种合适的途径,使利益和成本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得到公平分配,在利益均衡的原则下实现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

二、旅游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

在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影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潜在合作性的,也可能是潜在挑战或威胁性的。但由于旅游开发活动本身的综合性和其关联关系的复杂性,要准确确定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并不容易。在有关旅游伦理的相关文献中,将旅游专业人员、社会公众、媒体确定为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世界旅游组织,圣地亚哥会议纪要,1999,10,01),这显然不够全面;有学者以旅游经营者、旅游规划者、当地政府作为核心因素来研究利益相关者群体,但这种分类明显过于简单,因为在旅游开发实践中,主导者可能是政府或相关部门,也可能是旅游企业或其他投资商,也有可能是当地居民的个体或组织,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这就增加了利益相关者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应该从涵盖面更宽泛的意义上去考虑,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涉及到了人类(政府、企业、居民、旅游者等)与非人类(资源、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等广泛的利益,因此,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实际上包括了人类的与非人类的、现实的与潜在的利益主体。根据旅游开发所涉及的领域、不同领域利益主体的利益性质、相关程度和影响方式,可将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分3个层次,即核心层、支持层和边缘层(见图1)。

核心层利益相关者:指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群体,拥有直接的经济、社会和道德利益。他们通过参与旅游开发发生直接联系,直接影响旅游开发的运行,直接接触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他们的利益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效益,包括旅游者、政府(国家、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投资商、供应商、商、员工)和当地社区。其中,社区和旅游者的利益处于最核心位置,原因在于旅游开发的目的就是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体验和提高目的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支持层利益相关者:指那些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能给旅游开发带来机会和威胁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社会公众、竞争或合作对手、非政府组织等。他们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在信誉、公众形象方面的作用力较大。

边缘层利益相关者:指潜在的、非人类的、间接作用于旅游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过程的利益主体。上述两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考虑的是“人类”“现实”的利益主体。但旅游开发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其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仅对当代人的利益产生影响,还能够影响后代人的利益;不仅对人类种群的利益产生影响,还能够对非人类的其它种群和自然环境状态产生影响。这些受旅游开发资源配置和使用行为影响的对象,包括人类的和非人类的、现实的和潜在的以及影响旅游开发的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等,都是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即边缘层利益相关者。这里需强调的是,边缘层利益相关者并非意味着是次要或不重要的,只是因为它们对旅游开发的影响多是潜在的、非人化的,但这种影响力同样是强大的,并以某种潜在的方式作用于旅游开发过程。

上述对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可以概括为SPERE系统,即在理论上将社会、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中 的相关问题统一到一个以旅游开发为核心的研究模式之中。

三、利益相关者的成本与利益

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价值观、目标和诉求会有所不同;他们在旅游业的不同领域中投入成本并从中获利,并对决策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不同的成本构成与收益状况,多重作用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在这个关系网络体系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有时又是异质性的。

旅游者:作为旅游业服务的对象,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是异质的。旅游者的利益虽然也表现为经济利益,注重价格,但这并非旅游者利益的核心。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高质量”和“特殊”的体验,获得文化、审美、娱乐和教育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都应受到尊重,这些利益有时候比经济利益更重要。为实现上述利益,旅游者自身要付出成本――时间、费用及离开常驻地后许多的生活不便等,同时也给旅游业者、旅游接待地带来直接与间接的成本,如与接待地的文化冲突或“示范效应”及对当地人生活过程的打扰等。

当地社区:旅游业为社区带来的利益来自文化交流、资金注入、环境教育、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同样,社区利益更具有异质性。他们不仅关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要能够同时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控制能力,并维护当地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区特点,以保持对旅游者有持续的吸引力。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就是主客之间的接触,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不管是以直接人际交往的形式还是以更微妙、更复杂的间接接触的形式,双方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都会显露出来,并引发对社区价值观体系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入、当地控制力的下降等问题,给社区发展带来有深远影响的社会成本。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使用某些设施、享用某种资源的权利还会被有意地加以限定和区别,形成对某一利益群体的消费歧视。

旅游企业:包括开发商、供应商、商和企业内的人力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他们都应该尊重目的地文化和环境、尊重目的地的经济模式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在现实中他们往往因利益的驱动而发生与此相悖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开发商拥有合法的收益权,追求投资的高回报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供应商与商包括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行社、饭店、旅游商店等,他们的利益核心是由其所提品的特点决定的,如旅游景区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部分、服务、顾客的行为和一些无法控制(如天气情况、某一时间景点的游客构成)的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致使每个旅游者的经历都不一样。在旅游企业中,员工的服务行为本身也是产品的一部分,这也就构成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旅游者之间特殊的利益关系,这样以来员工在旅游企业的利益就不仅仅是薪水、奖金、津贴,还有直接的法律和道德上的利益,如此也引发了员工与企业成本的复杂化。

政府: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它们所拥有的利益和其他相关者相比并不那么直接。在西方国家,通常会将其归人支持层甚至边缘层。在我国,因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政府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编制旅游规划、协调关系和监督检查,其管理职能是强力的。同时,在利益追求上,政府一方面通过直接投资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但有时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决策不科学、管理体制不顺是引发、增加成本的主要原因。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无关的非政府组织,他们的建立通常是为了实现某一种有价值的社会目的,如文化遗产与环境保护、促进文化发展等,这正是其利益核心所在。有些非政府组织在影响政府决策方面、在社会公众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非政府组织特殊的利益取向,他们往往成为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代言人。

社会公众:包括新闻媒体、学术机构、社会公民等方面。社会公众对旅游开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旅游开发的关注与监督上。这种关注和监督力度,将促进旅游开发决策者在选择经营模式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公共利益和旅游业的关系、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并采取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发展方式。

边缘层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人类后代、非人类物种和环境,由于这些群体无法替自己说话,在没有合适的方式代表它们的声音时,经常被人们所忽视或遗漏。而他们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他们应该是代际平等和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受益者。但过度的或规划不当的旅游开发会影响目的地的资源存量和自然环境;低级的旅游开发会破坏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者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也负有一定责任。在某些地区,野生动物受到严重的干扰,外来物种的引入影响着本地的生态系统等,都是旅游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成本。

在现实社会中,边缘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常由其利益代言人――政府(环保、自然保护区、文化等部门)或非政府组织――民间人化与环境保护者等来代言其利益和要求。

四、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

约翰・普兰德认为,利益相关确实是一个平衡问题。如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平衡的话,如果投资者所得到的回报太少或利润唾手可得的话,那么就可能出现问题,制定的决策就会过于草率。反之,如果不作长远打算而使单方面利益过快地最大化的话,旅游业遭受的损失将会更大。所谓均衡,从法律经济学的观点看,是指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方式。这里的“均衡”并非等同于“平均分配”,直观上讲是指利益相关者在利益上的平衡体现,实质上是各方对旅游开发控制能力的权衡。正是这种强有力的对峙与抗衡,提供了必要的制约和均衡来确保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均衡利益原则下将营造一个健康的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各利益相关者将实现以下目标:

1、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包括:

旅行过程中的健康、安全保障;

体验自然、文化,实现预设的自我价值;

在目的地的部分开支,被用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恢复废弃的历史建筑物。

2、当地居民――健康的居住、生活环境,包括:

供应充足和卫生的食品,没有污染的水源,医疗保健和健康安全,合理的工作报酬,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足够和安全使用娱乐场所的机会等;

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增强当地人的自尊和自信;

参与旅游开发决策,提高对其生活发展的控制力。

3、旅游企业――健康的经营环境,包括:

刺激获利颇丰的企业发展,包括饭店及其它住宿设施,餐馆及其它饮食服务,运输系统,手工艺品等;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合理的经济负担(税收、社区贡献等);

有经过培训、高素质并热爱旅游业的劳动力资源(主要是当地就业者);

充足的和高质量的客源以保障经营收益(游客数量、停留时间和消费额)。

4、文化与环境保护者――他们所代言的非人类种群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视,包括:

通过防护、改善、修复和重建被损坏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等达到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通过发展旅游业拯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艺术等);

鼓励对历史建筑、遗址等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这些活动提供资金;

激励人们去关心、提高环境意识,去“关心”而不是去“消耗”资源;

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仅限于边缘区域,或者人类的影响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补偿。

5、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地方交通、通讯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改善;

本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如旅游开发对文化的影响或对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问题);

土地利用的分配问题(居民居住用地/接待设施、农业/娱乐用地、狩猎/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政府增加税收,地方声誉提高。

旅游开发确保每个群体都能公平地分享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实惠,为整个社区的发展提供机会,而不是为了某一部分利益主体的发展却牺牲了另一部分利益主体的利益。但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由于经济基础、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发育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障,甚至受到侵害。特别是边缘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他们的潜在性和非人类性特征,又没有现实的和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他们的利益经常被忽视,致使旅游开发利益均衡体系受到破坏,旅游目的地产品周期大大缩短,旅游业向着预期之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追求发展”的经济目标趋使下,一味地迁就和屈从开发商的利益导向,使目的地环境遭受污染、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企业的短期利益得到膨胀,但地方综合效益却大大下降,地方(政府)的损失又往往转嫁到居民、社区身上,牺牲居民、社区利益来替换政府成本;有的旅游目的地过度拥挤和旅游者对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的优先权使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产生摩擦,社区居民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的不是利益而是问题和威胁。

从根本上说,社区利益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的。旅游业作为改善社区经济和社会生活策略的一部分,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目标都应着眼于社区利益,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保持当地的环境质量。当地居民是发展旅游的主体,他们不仅是旅游业的最终受益人,本身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从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生产方式构成的人文景观是以自然风光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最好的互补资源。当地居民参与管理、获得利益,提高其对旅游业的控制力,才能根除居民、发展商、游客的潜在冲突,消除旅游业发展的潜在阻碍,保证当代人利益、后代人利益及环境利益都得到公平对待。实际上,他们的利益关系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的(见图2)。

五、均衡利益的实现

均衡利益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基本原则,关键是要在旅游开发实践中找到一个适当的途径来实现,使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愿望受到尊重,各方的利益得以兑现。以下三个方面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1、开放规划

通过规划来协调各种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均衡分配成本与利益是一条具有前置性的有效途径――可以在规划阶段预设利益分配的原则和方案。

从一般意义上说,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必须实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并通过规划使这一战略得到落实。如前所述,均衡利益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旅游开发规划也必须充分体现均衡利益原则,而不能单纯注重经济利益。这就要求规划编制者和决策者必须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主动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有时特别需要跳出政府利益、投资主体利益对规划过程和规划内容的主导,更多地去关心利益相关者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如居民利益、后代人利益、环境利益等的。同时,把“开放的规划过程”作为编制旅游规划的必然要求,吸收各利益相关者(或其利益代言人)和其它相关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规划过程,提供规划意见,以实现兼顾各方主张、均衡各方利益的目的。

2、管理协调

由于单一的或部分利益相关者不能控制旅游开发的所有要素,往往也不能主动和全部代表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利益的实现就需要各方的合作与支持,更需要在超越利益相关者的层次上协调不同群体的关系。在这一层次上操作――通过管理所实现的协调,本身就是要实现“目标”与“资源”之间的均衡。

在旅游开发实践中,旅游管理机构和其它相关政府组织是管理协调的具体实施者,他们通过法律、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和行政手段等来实施对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协调,这已是一种制度化的现象,关键的是如何建立一个能够充分体现均衡利益思想和原则、并具有自我调整弹的有效机制。它以旅游开发的健康发展和达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为目的,设计出旅游开发和经营各个环节中由谁管理、如何管理、为谁服务等相关制度,从而为这一原则的实现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保障体系。

3、社区参与

当地居民从发展旅游业中得到的实惠越多,就会越积极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并更加支持旅游开发和发展旅游业。因此,应积极提倡和推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以人户调查、问卷、公示等形式征求社区意见,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保障他们的意见能够得到切实的尊重――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旅游规划能够反映社区共同的愿望,尊重社区对遗迹、文化、生活方式、经济模式和环境的态度,提高当地人对旅游开发的支持率。

社区参与还应体现在对旅游业经营活动的优先权和广泛的参与空间,保证他们在旅游业及其它经济领域有足够的从业和投资机会,这种“优先权”和“机会”有时甚至需要用量化的指标(如本土业户占经营业户总量的比例)进行强化。但坚持社区参与并非等同于“全民参与、平均分配”的组织形式。社区的参与要在公平的原则之下,遵循市场竞争的原则,增强居民的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促使其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改善经营方式,提高经营能力,从而提高对旅游开发的控制能力和对旅游业的参与、进入能力。即一方面要保证他们有参与旅游经营的优先权和足够的参与空间,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

六、结语

《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目的地成为一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目的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平衡关系。”可以认为,成本和利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公平、均衡分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关键的是:在旅游开发实践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要件:

――利益相关者的成份与构成;

――各利益相关者成本、利益的本质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