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文化感悟

班级文化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文化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文化感悟

班级文化感悟范文第1篇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虽然都属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尽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但它们在建设主体、目标、途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表现在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学校制度与企业制度、学校行为与企业行为、以及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要想让学生真正在校期间对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就要通过校内教育和企业实践教育相结合来实现。

2.感受与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统计,你听到的东西可能记住25%,写下来的东西可能记住50%。自己亲自做一遍的话可能记住70%和别人一起做过的可能会记住90%。由此可知,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或课外活动的主角,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和感悟,就能真正接受教育,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内涵,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企业文化渗透途径

企业文化的渗透是要将注重企业文化教育这一理念融入教学方案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各个教学环节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

3.1.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训室建设感受企业物质层文化

3.1.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解企业文化内涵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纲领性教学文件,它的制定所包含的内容决定着学生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是否全面,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够体现文化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拓展知识,大多未能将企业文化内容纳入方案。结合课题研究,在钢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新生参观八钢厂史馆、钢铁企业文化读本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校学习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3.1.2实训室建设模拟现场操作室感受企业氛围

实训室建设贴近生产,操控系统构成来自于真实生产环境模拟,监控系统来自于实际环境仿真,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流程岗位配备符合企业实际,实训管理流程与生产管理流程相同,实训操控结果符合实际工艺模型,可以按班次进行连续生产实训,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相同,感受企业氛围。

3.1.3认识实习建立企业物质层文化感性认识

通过一周的下厂认识实习,感受企业厂容厂貌、企业的工艺设备、企业的工艺设备特性,了解厂徽、厂旗、厂服、厂花、厂歌、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企业造型或纪念建筑等物质层文化的物化标志。

3.2通过学校管理制度制定体会企业制度层文化

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体现钢铁企业文化,如校训:“崇德尚技、百炼成钢”;专业建设理念为“贴近企业、贴近生产、贴近岗位”;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教师有企业锻炼经历、“双师”素质等要求;宿舍管理制度中按企业定置管理规范宿舍内物摆放;班级管理制度和优秀班级评比办法按企业班级评比办法按月量化班级成绩等。

3.3通过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践行企业行为层文化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化”,它包括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等。这里谈的行为层面主要指学生的行为层面。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制定《学生一日生活制度》,包括有作息制度、上课制度、自习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就餐制度、就寝制度等。

3.4通过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入厂实习实践内化企业精神层文化

3.4.1课外活动为载体认同企业精神文化

文化执行的关键在于认同和内化,根据全国各大钢铁企业规定的职业道德和人才队伍建设理念,我们整理了十大钢厂员工行为规范素质,将出现在四次以上的重点词作为学校在校期间的培养目标,通过活动安排认同和内化企业文化主要通过讲座、优秀毕业生交流、电影欣赏、读后感、《从校园人到企业人》视频观看等形式,将不同主题活动安排到每学期,详见表1钢铁类专业主题活动方案。

3.4.2入厂实习实践内化企业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感悟范文第2篇

环境对于幼儿的顺利成十分重要,在幼儿这个特定时期,感知是他们对世界的第一反应力,而环境往往是幼儿的第一感知印象。因此,幼儿园的文化建设首要实施目标就是环境文化打造,结合幼儿需求保护,安全感不足的特点,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应当以温馨、人性为重,让幼儿们能够在快乐、轻松、无拘束的温暖感知中尽快地投入学习生活。环境文化的体现不单单是园区、教室的外部装饰,而要融入更多的内涵性,让文化感知能够真正进入到幼儿心底。例如,江帆幼儿园在环境文化打造实施中,对园区教室的环境外观进行了颜色、图案搭配,以象征海洋的蓝色为主色调,辅以黄色等,多采用符合幼儿审美感知的暖色调,对幼儿也起到心理舒缓的作用,图案以卡通为主。此外,幼儿园所有的班级都设置了“心情墙”“、活动墙”等,把孩子们的生活、成长瞬间都记录下来,幼儿们也可以感受到情感无处不在。符合幼儿心理的环境文化打造体现了园方和教师们的人性体贴之处,让全园洋溢着“快乐港湾”,在这个以情动人的教育时代,环境文化是必须方向。

二、建设精神文化,提升园所形象

精神强调内在,是幼儿园整体风气的呈现,精神文化向外界传递的是幼儿园由办学理念到师资队伍、培育成果等的综合形象。因此,做好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对园所的深度要求。作为以引导幼儿健康成长,让幼儿快乐学习为核心任务的教育机构,幼儿园应当呈现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为此,园方要加强道德文明建设,还要同样关注幼儿的精神成长,灌输初步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让全园从上到下都体现出统一的精神形象。江帆幼儿园在这方面也相当重视,对教师实施定期精神文明学习,如文化内涵、道德素养等,让教师们在精神文化的感染下更好地去体现为人师表。在针对幼儿的实施方面,则积极拓展深度性,多从为人处世、精神追求等方面进行渗透。如:推进《弟子规》、《论语》等国学文化的学习,为幼儿们的精神成长打下基础。精神与环境、物质是相对应的,能够起到深度渗透的作用,幼儿园是未来人才的培育基地,需要精神文化的植入来提升教育追求,更需要精神文化来传承教育精髓。

三、充实教学文化,促进幼儿成长

教学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教育者,教学当然是不可取代的主体内容。因此,对教学,一定要形成文化带动,以集聚规划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思路。教学文化和幼儿园的办学理念紧密相连,一个园所崇尚什么样的教学文化,对于全园发展,以及儿童成长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从教育对象和教育发展形势来说,应当把快乐体验、个性释放、心灵感悟作为建设的核心思想。为此,园所要多开展教研活动,学习最新,最科学的教学模式,增加人性化的教学工具,做好全面教学提升工作。在课堂实施方面,要尽可能地给予幼儿自由、无负担的学习空间,观察、赏识幼儿的个人特点,以“引”为主,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收获知识。江帆幼儿园对教学文化的实施尤其慎重,首先,围绕最初“童年”,希望孩子们健康自由成长的办园愿景,不断调整、丰富办园理念,制定了快乐港湾、蓬勃灵动、自然活力、个性开放几大方向的实施目标。并且在教育发展中一点一滴地推进渗透。此外,幼儿园还注重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博物馆参观、生态湿地公园游学等,为幼儿们拓宽视野,增强学习趣味。幼儿教学是谨慎而特殊的,有了教学文化的牵引,园方和教师能够更容易找准教学方向,更灵活把握幼儿的心理需求,从而为幼儿最大限度的快乐成长增添助力。

四、连接家园文化,共创和谐氛围

幼儿的成长教育,家庭所占的比重相当有分量,所以,把握好家园之间的教育平衡,做好家园之间的教育沟通,建立家园共同的文化方向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家园之间理念相冲,沟通失调,那对幼儿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必然是巨大的。因此,作为园方,要主动走出家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架起沟通的桥梁,将家园教育融为一体,共创和谐的教育成长氛围。江帆幼儿园对此除了常规的定期开家长会,还设立了家园沟通联络本,做到一家一本,一孩一档,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情况都和家长进行每周交流。此外,还经常请教育专家到园进行家长教育讲座,定期组织亲子校园活动、亲子远足,让家长亲身参与,完全融入到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园方、幼儿、家庭都收获良多。家园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中最易被忽视的部分,幼儿园要拓展思想,让特定教育路线通过家庭联系,科学地发展、扩大,为幼儿建立完整和谐的学习成长空间。

五、结语

班级文化感悟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

在《中央党校建校8O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特别强调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高职院校是弘扬、传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实际,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校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等,只加强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切入点,注重职业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专业教学、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建立独树一帜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二、我国高职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知识缺乏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如今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却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娱乐休闲性书籍,而对于优秀文学作品读得少之又少,理解上也是一知半解。

(二)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扭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很多大学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缺乏对多元文化的判断分析能力,他们崇尚美国大片,哈韩哈日。现今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跌倒的老人大家都避而远之,“扶不起”成了最好的借口;学者学术造假,学生考试作弊,商家信誉缺失。西方节日深受热捧,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冷落。人们追求国际大牌,中国已然成为境外奢侈品购买力最大的消费群体。

三、加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对策

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一)在课堂教学中感悟文化艺术的魅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技能培训,强调实践,这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较为薄弱。高职院校应重点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哲学、民间文学、诗词欣赏、民俗学等人文类课程。定期举办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如我校定期举办“鉴湖问剑――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育人大讲堂”,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师生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丰富“技以立身、文以化人”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平台,开展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文艺汇演、国学教育、“青春纪念册”感恩系列活动等丰富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高人文素质,也能促进校园社团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1.国学教育――“尚文・弘德”国学主题教育

学校重视弘扬国学教育,塑造国学气息浓郁、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都会针对大一新生积极开展“尚文・弘德”国学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包括:品读国学经典:组织安排教师在新生所有班级中集体授课讲解国学经典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菜根谭》等名篇。开展国学小讲坛,组织新生观看优秀传统文化名篇解读,播放《百家讲坛》。人文话题讨论,书法比赛,以及“国韵”――向同学们普及有关中国服装知识、中国礼仪文化等。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让国学经典不断传承下去。

2.文化感染――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节

我校自2008年以来每年承办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具体包括浙江话剧团都市浓情话剧《轻度深爱》,金永玲歌剧院歌剧《祝福》、《江姐》,浙江歌舞剧院歌舞剧《王羲之》等,此类活动的开展为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接触艺术、亲近艺术、感受艺术的平台。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节,包括大学生技能文化节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技能文化节主要是就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开展各类比赛,成绩优秀者还可获得相关专业方面的证书,如珠算等级证、电工、钳工等。文化艺术节则是融入了演讲赛、辩论赛、心理情景剧、十佳歌手、寝室文化节等项目。加强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与了解,激发和挖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存在的载体,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展示的舞台。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尽量多用企业元素来丰富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内涵,使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与企业文化很好的对接融合,围绕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突出职业与行业的特点,体现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要求。

以我校为例,作为作为职业院校,我校将杭钢已退役的蒸汽机“SY1314”号作为学院标志性景观;又新落成“圆融”主题雕塑,象征工业机器的齿轮。学校设有绍兴市最大的公共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场所及其设施能够尽可能仿真或模拟第一线的生产、建设实际,并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模拟企业管理环境,并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将理论教学、实训、考试乃至技术服务融为一体,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和氛围,培养“准职业”人。设立优秀校友墙,展示我校的优秀毕业生。

班级文化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 校园环境 教师队伍 课堂 校园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55-02

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发展,靠的是人,也就是师与生。怎样让每位教师智慧、幸福地工作,让每一名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学校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我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内涵总结为:打造学生喜欢的“育人”校园环境;培养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队伍;构建充满生命活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喜欢的课堂;开展学生喜欢、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校园活雍桶嗉痘疃。

一、打造学生喜欢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着力打造学生喜欢的育人环境。一是优化校园环境。学校设置了8个开放性的书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坐在书吧里获取知识。各班级走廊栏栅上展示着学生变废为宝的创意盆栽,走廊外墙的“文化展示园”展示了学生合作课堂学习成果、硬笔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还有学生相互交流、互动评价的便签留言……楼梯通道的墙壁上展示着学生用废酒瓶、旧饮料瓶子、旧帽子、旧簸箕等废旧品手工制作的“低碳”手工艺品,这些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低碳环保、变废为宝,让学校的每块墙壁“活”起来。

二是优化校园文化。如我校各具特色的各班班风、班训,这些班风班训都是根据各班自身特点提炼而来,如四年级(2)班的“蚂蚁队”就是源于表现班级团队的团结协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三年级(3)班的“三思堂”的班级特色是培养学生思文、思道、思人生,思己、思人、思天下的品德胸怀;五年级(1)班的“书香轩”,灵感来源于他们班级的班训“乐学、善思,文明、高雅”。

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被这些富有创意、童真、书香以及教育艺术的校园文化感染,这些改变不管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还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喜欢的教师队伍

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既有人文关怀,又有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一所优秀学校的灵魂。学校要开展各类培训,引领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以真挚的爱感染、包容和赞美学生,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上课,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做他们可依赖、乐交往的“大朋友”,在处理各种事务时要宽严有度,特别注意对事不对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同时,潜心于教学研究,积累文化素养,努力做一个博采众长的现代化教师。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我校首先“请进来”培训,注重专家的智慧引领。学校经常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如邀请教育厅项目办韦昌勇主任、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有效教育创始人孟照彬教授等人对教师进行分学科培训。

其次,我校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让他们吸取先进的教育营养。学校重视拓宽教师的视野,为了不让教师做“井底之蛙”,学校行政决定拨出一定的经费,大力支持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如组织他们参加北京、南京、杭州、苏州、湖南、云南以及在广西各市举行的各类讲课及比赛。“走出去”的培训很受教师们欢迎,既让他们看到自己与先进地区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又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使教师吸收新的信息,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再次,我校培养“书香教师”,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学校近几年特别重视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每学期、每个假期都要求教师至少读2本书,阅读后写读书笔记或体会,现在“好读书,重人品,专业强,会生活”已经成为全体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

此外,我校抓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学校坚持走“研训一体、帮带提高、循环研究、团队教研”的有效校本教研之路。以团队带动个人的互动参与式培训是我校校本培训的特色。我校采取单元组团队探究、培训的方式,即边学习边实践边培训,采用“先行者培训”的办法,达到以点带面、帮带提高。评课时也采取团队的形式,倡导以不同学科的组合团队进行评课研讨。如一节语文研讨课,由语文、数学、艺术、综合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进行评课,在评课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这节语文课进行评课,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

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实现教师教育价值的基础。为了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首先,我校强调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尊重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与学生形成“哥哥”“姐姐”“朋友”式的新型平等关系,教师用亲切、委婉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不少教师对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一改以往的“训斥”办法,大多采取提醒、暗示、榜样示范等多种方法,既有效地组织了教学,又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其次,由“教”向“学”转化,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让学生感到课堂是自主学习、探究、交流的场所。本人在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已经确立并努力落实这一理念,教师通过观察、提问、检测等多种方法,掌握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自己能够解决什么,还要知道什么等,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学生学会选择,向过程要方法,还学生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每一名学生发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了课堂内外的一种文化氛围。快乐学习,学习快乐,已成为一种学习常态。

四、开展学生喜欢的各项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他们不仅好奇,有了解社会和自然,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愿望,而且好动,有进行各种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需要,所以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充实健康、生动活泼、富有乐趣。

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与增强独立性,我校每年开展一次“校长助理”和“班主任助理”竞选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的理念。同时,对学生的激励、赏识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构建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积累性评价、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及家长评价、考试评价、综合评价结合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近十年,学校取消了沿用多年的只有少数学生当选的“三好学生”评比,取而代之的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18项单项奖和3个新“三好学生”的综合奖,单项奖名额不封顶,综合奖期末每班评出1名,学校对新“三好学生”进行嘉奖,并把他们的事迹、照片张榜公布于学校的荣誉台。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争创先进的积极性,也得到领导、师生、家长们的一致肯定。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l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以大型活动为主,小型活动为辅,大小活动相结合。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激扬个性的舞台。如在劳动节举办“我劳动,我光荣”主题活动,在中秋节举办“快乐的中秋”主题活动,在教师节举办“老师,您辛苦了”主题活动,以及在感恩节开展“感恩大家”的主题活动等。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5月举办“炫动5月”艺术系列活动,有个人、小组才艺表演,学生绘画,手工制作,水果拼盘现场比赛,硬笔、软笔书法展示,低碳环保时装表演,各年级特色文艺表演,跳蚤市场置换、义卖,等等。11月“科技节”如约而至,学生动手制作各种手工作品、科技作品。12月举办运动会……

班级文化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短期留学生 汉语培训课 教学 实效性 探索

一、引言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力度的加大,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公立高校已经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做出了榜样。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发展来华留学生的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国内公立高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留学生教育工作者,使得来华留学的整体环境日益优化。而τ诿癜旄咝@此担无论是在后勤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上还是在留学生教育教学方面都有待提高,尤其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还是短期培训课的亮点之一,是加强国际情感与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吕必松先生(1996)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这样评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所谓中心环节,就是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其他环节都必须为它服务……总之,教学原则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成绩测试的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必须考虑在课堂上是否可行,都要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所以,为了提高汉语培训课教学的效率,应综合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和因素,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实效性,指教育者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依据教学目标,发挥各教学因素的作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教学实际效果。根据留学生汉语培训课诸多因素的影响,本人拟采用语言的教学需求分析手段分析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需求和特点。语言的教学需求分析是指采用内省、访谈、观察、测试和调查问卷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手段。倪传斌(2007)认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界的需求分析形成的研究体系比较完善。其特有的应用价值已在课程设置、大纲设计、课程评估、试题编制和教育政策制定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Hutchinson和Waters(1987)提出语言教学需求分析的框架。他们把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分为两个方面:“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分为三个小类,即需要、差距和愿望。学习需求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条件如学习场所、材料等;心理条件,如学习兴趣、动机等;知识技能条件,如现有知识、学习方法;支持条件,如教师、学校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汉语水平为零起点的非汉语专业的短期留学生,还有部分授课教师、教学管理者。被试留学生一部分是来自欧洲的丹麦学生,另一部分主要是来自韩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本文调查问卷参照崔永华(2008)对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框架的整合,结合民办院校短期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而成。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留学生填写姓名、国籍、性别、母语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采用单项选择和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调查短期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及学习目的等相关因素。第二部分又分为三个小的部分,一是入学前的教学组织需求调查,包括短期留学生自身学习目标、学习特点情况,以及对于教学管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住宿管理等的需求情况;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展与实施的需求分析,主要是具体汉语技能培训的认知,教学方法等的需求调查;三是留学生对于短期汉语培训课结束时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测试与评估的看法。问卷全部翻译成英文,有助于留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共发放问卷6O份,回收率51份,有效问卷48份。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被试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汉语水平为零起点的非汉语专业的非学历留学生及部分授课教师、教学管理者,而这些留学生到中国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五个月的短期学习,他们是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但这段汉语学习经历在他们的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观察,他们在汉语教学安排、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生活场景等多个方面对汉语有着强烈的需求。其使用的教材是《汉语会话301句》,《汉语会话301句》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速成教材,注重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学习需求分析

1.入学前准备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1题,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短期学习的关键不是语言有多少进步,而是文化的感悟和学汉语兴趣的提升。课程的设置以短期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为基础,遵循短期汉语教学 的教学原则,同时兼顾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个方面。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由于时间短,学习目标明确,短期班留学生比长期班同等水平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阶段性,汉语水平呈阶梯性增长。初来中国,留学生把对中国和对汉语的所有热情都带到了汉语课堂上,表现出勤学好问、急于求成、过低估计汉语难度等一系列特点。饥渴期过后,留学生陷于迷茫期,汉语学习的种种难点初见端倪,如个别音发音困难、汉字难写、语序灵活多变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再高涨,他们开始对各种各样的汉语偏误产生困惑,有的甚至对汉语丧失信心,产生畏惧的情绪。入门期,随着迷茫期的结束,学习的困惑逐渐减少,学生重新找回对汉语的兴趣和信心,并能客观认识汉语学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入真正的入门期,表现为学习行为更加自觉和理性,进步逐渐明显。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2题,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小班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小班教学显然有利于增加师生间和生生间有效的认知与交流,更好地实施与开展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尤其为留学生学习汉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果班级规模从每个班级规模减少到20人以下,对一般的学生而言,其成绩也会显著提高。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3题,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发现,凡涉及住宿问题,留学生对其满意度较低。留学生宿舍以双人间为主,不能满足学生有多国背景的需求,也没有考虑到留学生群体这个特殊性,而仅仅参照中国学生的住宿标准,仅局限在安全性方面,可指导性差,在留学生住宿管理执行中,对学生的诉求不够积极,管理过于简单,不够专业,建议以咨询服务性的方式来管理,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营造具有人情味的管理环境,提高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度。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4题,调查留学生对短期汉语学习课堂内容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有关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的课堂讲解比例的选择显示,全体留学生中有47%的人期望汉语课堂中两者的讲解比例为“语言课70%,文化课30%”;希望讲解“语言课50%,文化课50%”比例为37%;希望讲解“语言课30%,文化课70%”比例为16%。调查结果表明很多留学生都是抱着对中国文化的敬仰之情前来中国体验中国文化,但是对于汉语水平零基础的留学生来说,学习日常的口语社交是必要的,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学习与汉语水平相适应的中国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考虑到留学生的这一需求,则可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5题,调查留学生对汉语知识侧重的方面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对于汉语零基础的短期非学历留学生来说,注重语音和口语的练习十分重要;也是他们求学过程中最想要了解的部分,这也正符合他们学习汉语的初衷,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急需了解的汉语技能,语义和篇章不作深入地讲解,最多作为兴趣教学。对一些通俗的流行语和贴近于生活实际的实用语句可作了解,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6题,调查留学生对课程量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一般一个课时为40分钟到50分钟。科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分钟,而最受留学生欢迎的选择为两课时,这也符合学习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若增加课时数,则可适当考虑丰富课外练习等其他有利于汉语课的方式。比如上书法课、唱中国歌曲以及学习中国的礼仪礼节课等。

2.课堂教学中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1题,调查留学生对教学设计要求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对于汉语水平零基础的短期留学生来说,先让他们开始说话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短期留学生的目标比较明确,大多数学生想利用目的语环境学好汉语,以方便日常的生活中能用汉语进行交流,那么在教学设计的安排上,留学生清楚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是关键,在这个原则上,参照教学大纲是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生掌握的程度上课,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2题,调查留学生对课堂讲练时间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留学生选择“C”项和“D”项的最多,可见他们的喜好更倾向于“精讲多练”,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加入练习来巩固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也能够培养留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3题,调查留学生对教辅工具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辅工具尽量提供各种不同的教学场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使得汉语教学变得生动、直观,这样有利于延长留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激发留学生h语学习的兴趣。“电脑(PPT)或视频”是留学生推崇的主要教辅工具。留学生更倾向于视觉感官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这个特点进行教学,更有利于上好汉语课。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4题,调查留学生对课本练习的练习形式的喜好。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从留学生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来看,课本练致可分为机械性练习、半机械性练习和自由性练习。从上表的几个选项可大致归类:机械性练习包括朗读、替换练习;半机械性练习包括:根据记忆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模仿练习;自由性练习包括:话题讨论,情景对话,个人表达和看图说话。在这三种归类中,自由练习的比重占得最大,所以在课堂练习当中教师应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加以引导。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5题,调查留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方式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据调查显示,留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方式是热衷于与中国人交谈、交朋友,其次是旅游,这样既丰富了学习汉语的环境,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进一步与汉语环境融合,使学生感受到与课堂汉语教学不同的中国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缓解了留学生的文化休克,有利于留学生对汉语文化的适应。所以这方面的需求,教师应考虑到这个特点,适当给留学生一些见解和建议。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6题,调查留学生在听力训练中的困难。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留学生的声调偏误率比较高,主要集中在第二声的误听,因为第一声声调的调值相对比其他三个声调的调值高,容易与升调的第二声相混淆。而汉语中基本的声调虽然只有四种,但是加上轻声和变调使得调型的数量众多,而且每一种声调与其他声调组合后在语流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调值,这些差别就导致了留学生的声调偏误困难。其次就是留学生在听力句子中的语义常识理解上,很难一时反应上来。“理解后听”是值得推荐的听力教学方法,这在很多初级汉语教学中得到了认可。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7题,调查留学生口语训练的困难。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他们的语言体系和汉语截然不同,这些差异造成了留学生发音不够标准,尤其是汉语的第一声的调高与第二声声调难以辨别,还有连读和轻声,这些复杂的变化使得留学生感到困难,从而也影响了语速的快慢,降低了学习效果。而大多数教材都是从习得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开始,这就更加要求授课老师注重对留学生发音的指导。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8题,调查留学生阅读训练中的困难。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阅读的困难就是词汇量少,帮助其扩大识字量、词汇量,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汉字的特点和掌握一些汉语文化背景知识等,才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对授课老师的启发则是多种方式的训练,包括笔画、笔顺和各种汉字部件。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9题,调查留学生对作业形式的选择。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在作业形式的选择上,看得出留学生更倾向于笔头作业和记忆学习,且能够独自完成课后作业,而不是小组作业,对于大多数零基础汉语水平的留学生来说,他们最喜爱的作业形式是“练习书写汉字”“造句子”和“背生词”,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譬如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如“书法课”“汉语游戏课”等。

3.学期末评估

问卷第三部分的第1题,调查留学生对教师期末成绩认定方向的倾向。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在调查问卷中,选择“B”项的人数最多。这也符合教师命题的考虑,实行平时成绩考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平时成绩的反馈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结合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也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各有利弊,但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选择“B”项的留学生占大多数,而且据了解这种方式的考核目前为止是相对合理的形式。

问卷第三部分的第2题,调查留学生验证自己汉语水平的理想方式。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考试可以辅助教学改革,通过考试客观地反映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也为评估教师教学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可不断完善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各方面工作。根据有关文献阐述,科学的考核方案应是运用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根据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考试,这样的方式才有利于调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问卷显示的数据“C”项最多,因为没有涉及书写而且比较随意,对于这种方式虽然值得提倡,但更应与教师的命题考试相结合。

四、结论

邱芳婷(2015)对崔允教授“有效教学”进行了评述,她指出有效教学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本文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对调查问卷的结论做出了相关分析和归纳。留学生短期汉语培训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研究命题,而解决这一命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对留学生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本文着重了解留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想要学习的知识,合理设置课程、课时等,同时还要了解学习者所期待的教学环境、生活条件以及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对于短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集中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在中国生活的适应以及在中的旅游等。因此,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专题性的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利用目的语大环境学习汉语,可以组织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结对子学习汉语等,使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加入到中国文化活动中,使他们了解中国国情,融入中国。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灵活转换留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意识,重视非语言交际文化。比如中国人日常口头语中“老李”、“老外”等,体现了对对方尊重和热情,但“老”字在西方国家中则意味着“年迈”、“衰老”、“无用”的含义,这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文化障碍。而留学生带着强烈的文化体验心情来到中国进行短期汉语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化体验方式则是加入到中国社会文化实践中,课外可为留学生创造一些交流机会,使其能够融入中国人的圈子,课内注重语言知识的示范模拟训练,增加奖励机制等,提高留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前准备中,留学生的住宿安排也要非常讲究人性化,建议以咨询管理式的服务为目标,全方位地为留学生的生活提供便利,比如宿舍管理规定,宿舍维修服务,周边设施、设备的使用等。为了提高短期留学生汉语培训课的效率,班级规模要小,据查阅相关资料和调查所得, 少于20人的班级,课时为90分钟到100分钟的上课效率比较好。课堂教学中,留学生对汉字的发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二声语调的误听,因为汉语发音的规则根据调值不同而辨别,留学生如果掌握不好,会造成“洋腔洋调”,发音上使人难以听清,长此以往,留学生势必会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所以这种语音的练习则要反复强化,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就会出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留学生对课堂练习的自由练习如看图说话、情景对话和问题讨论等比较开放性的练习较为感兴趣,所以适当增加这种练习的比例是科学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增加留学生的词汇量、有用的句型和对基本汉字的笔画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动手和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暗示留学生培养学习汉语的自信,开始有意识地说话。课后作业应尽量由学生独立完成,而不是照搬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能够做到抽查个别学生独自完成的作业。同时,期末考试评估在整个汉语教学过程中也不容忽视。这既是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水平的一种测评,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评估,参考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这两种方式,且占比例相当的评估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一种考试方式,可信度比较高。

五、建议

教师对课堂管理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且管理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但总体上遵循两个方面:一是监督和控制学生,让学生遵守规范;二是引导和激励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前者旨在维持,后者重在促进。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教学开展顺利的保证,也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汉语零水平的留学生来说,体验中国文化是他们最主要的需求之一。教师应鼓励留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文化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师应从第二语言的角度进行教学,要考虑到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引入的时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不同围度,让留学生有积极探索中国文化的兴趣,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自身汉语水平。其次,教师上课的内容应考虑到留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他们的需求有价值,否则,就会降低或挫伤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力。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习的难处和需求,使自己在情感上能为学生多多考虑,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汉语的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才会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

大多数留学生的来华学习动机十分明显,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的倾向于毕业后在中国实习或就业。这也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留学生的考核则要多维度地考虑,而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比如可选择一些优秀的留学生带头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使得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更加舒畅,给这些留学生加分和奖励等,使得更多的学生融入管理之中,通晓规则,达到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肩负着桥梁的作用,也减轻了管理老师的负担,另外还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无论是在专业上、在管理上还是思想上,不能做“门外汉”,要跟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交流,要有心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就要从物质、精神层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打造全方位的专业体系作为支撑点,提高留学生管理的服务意识,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提供更好的外部制度和环境支持,以此为学校的国际化转型做点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青云.初级阶段留学生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以《请多提意见》为例[D].河南:安阳师范学院,2015.

[2] 张燕.北京若干高校短期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2,27(2):108-109.

[3] 邱芳婷.崔允有效课堂教学思想述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5,834(4):5-7.

[4] 祁林艳.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个案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9.

[5] 李融.关于改进和促进上海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赵金铭,杨俊萱.关于短期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2):11-17.

[7] 王忠.关于来华留学生汉语短期班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研教改,2009,2(上旬刊):24-25.

[8] 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1(19):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