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森林资源的内涵

森林资源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森林资源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森林资源的内涵

森林资源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4202

1引言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其是森林资源也较为富有,针对丰富的森林资源,就必须要做出科学地管理,针对不同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有达到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此,必须要针对区域特色,对不同区域的森林,进行设计、规划、管理,通过详细规划设计与调查制定适合当地的森林资源规划,这样才能长期有效地发展。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内涵与首要

任务2.1内涵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措施是以国有林业局、县级行政区域或森林经营单位,包括国有林场、特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制定总体规划与设计,从而促进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2.2首要任务

针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的调查的首要任务是对所管辖区域的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地理分布、林木种类、森林覆盖率,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并结合当地整个现有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客观评估,有效地制定出适合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种植培养以及利用的章程与建议。建立和补充现有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档案结果,规定森林采伐限度,规范地建立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同样是结合当地经济特色,制定出适合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对现有的森林生态成效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提升和规划森林资源经营有重要的参考性。

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向

3.1当地林业生产方向调查

此项调点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特色,林业资源产业在本地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以前和现有的森林资源经营策略、林业生产经营策略和评估等多个方向的调查与探究。

3.2林业小班区划调查

作为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外业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小班调查,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小班区划宜采用自然区划方法,能有效地制定并补充资源档案,为调查工作提供方便。小班区划条件同时兼顾资源调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3.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的专业调查

专业调查是在二类调查中为完成某一个专项任务而进行的调查,主要有:生长量调查、更新调查、土壤调查、森林病虫害调查、蓄积量调查、制表调查、立地条件调查等。注意与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界线的衔接及处理,如果是小班复位调查,应尽量沿用原有的小班界线。

4当前的调查方法与总结

4.1调查方法

4.1.1小班直接目测法

通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小班目测法的培训,能有效地对当地所有的森林资源进行准确的目测法。通过直接目测法,针对各类林种的类型,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小班划分调查。

4.1.2角规测树法

把所需要进行调查的森林按照不同的林种、龄组进行区分。运用角规测树法对相应面积中规定的林木胸径的树木进行观测。收集好相关的数据后,结合先进的技术设备,例如GPS、掌上电脑、电脑等完善及补充原有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按照小班汇集过来的蓄积量汇总计算的总蓄积量与总体抽样调查方法计算的总体蓄积量的比较,如果两个分析数据的差异值在 ±1 倍内的绝对误差限时,即可判定由小班调查汇总的总蓄积量符合精度要求并以各小班汇总的蓄积量作为总体蓄积量。如果两个数据对比差异在±1倍且没有超过±2倍绝对误差限的时候,就需要针对数据的不对称进行仔细分析,分析出影响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准度的原因,然后根据影响原因针对每一个小班蓄积量进行调整和修改到两个总体蓄积量的差异值在±1倍的绝对误差限范围之内。运用计算机技术绘制特定比例的地形图为基础图,其中包含所属区域内的各类型的地貌、地形、建筑物、水域以及林班和小班注记。没有办法在地图上进行标注的,需要以颜色区分进行小班标注。与此同时绘制特定比例的以基础图为底图的林相图。按照小班调查的重点用颜色区分,着色可以按优势树种、龄组、小班地形、地类、面积进行绘制。然后利用林相图按相应比例缩小绘制森林分布图。森林分布图需要把小班进行相应的整合,大于规定范围的需要按林相图进行颜色区分。

4.1.3树木调查测定

可以根据当地林业的特点进行调查测定,使用胸径测定对在调查范围内的树木的胸径进行测定。使用树高测定可以按当地的气候和树种进行树高测定,传统的树高测定,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传统的测高器不能对整个森林进行完全调查,需要通过实测加目测的方法,利用测高杆进行实际测量,有局限的范围应当使用目测法,两个测量结果之和为全高。

4.2总结

中国现在的经济已经高速稳步地发展,更多的高科技产品和高新技术已经开始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如GPS、计算机技术、电脑软件以及掌上电脑已经逐步应用到森林产业的规划建设当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给森林资源调查带来了便捷,增加了数据的精准性,也大力推动了森林产业建设的稳步发展。林业部门的工作已经开始逐步改变了以前依靠图纸、大罗盘的落后技术,使用GPS进行取代,不再依赖林班线区分每一个林班间的界线。不过,现在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还在使用传统的砍伐界线的方法,这样的传统方式,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还加大了整个调查工作的难度和投入,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其次,森林中的动物增多,野生动物直接威胁调查员的人身安全,虽然调查员有意外保险,但是这些都只是补救的措施,对于此问题,需要转变林业经营思路,改变现在的调查体制,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再者,现在很多林区由于持续砍伐等各种因素,致使林相状况不全、森林分布不均等问题出现,为了确保整个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建议需要进行调查方法的改进,建议使用遥感技术取代传统的角规测树法,从而确保整个森林资源调查的数据精准性。

5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发展与

措施5.1越来越精准的遥感技术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上,如航天遥感技术无论从监测还是资源调查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RS分辨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外,尤其是星载和机载成像雷达的发展,波谱在现今的森林资源调查中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结合RS的众多功能全天候、多时段地对森林资源数据的收集和全森林的监测起了巨大的作用。利用更多的高科技技术,例如利用高清数码相机结合共线方程全自动能运算和绘出小班甚至到单木的更为精准的监测数据。而且这类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深入地探究与掌握,大有取代传统的实地监测调查的趋势。

5.2森林资源遥感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成就森林资

源数据库现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向先进国家的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学习,结合网络通信技术,新建并完善适合当地森林经营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实时进行数据更新和维护,以适应科学化、信息化经营管理的需要。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大力推动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的进展。但鉴于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数据采集工作量巨大,数据更新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5.3结合卫星数据开发智能化分类软件

为了更为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精准度,就要克服现在通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进展缓慢的问题。此类问题,需要开发相应的以结构信息为主的智能化分类软件。

5.4全方位结合高科技设备,提升遥感应用效果

利用更多高科技设备,结合当地林区调查样板,利用航天技术提供的测量信息源,整合部分地面测量数据,实现地空多层级的数据收集,可以更为精准地提供更多精准数据,有效提升遥感应用效果。

6结语

要有效地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工作,应该结合现有的调查结果,例如林相图,此项工作对于森林资源在我国林业调查工作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前期的调查方案的设计,还是在相关突发事件的预见性预案,都需要去进行精心安排与组织,同时,从领导到调查人员,必须统一思想,落实自身职责,做好培训、检查、验收的三项工作流程。对于需要掌握的技术性问题,需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后严格按要求进行考核,选出具有代表的区域,进行野外试点工作,严格按照正规的工作章程和技术操作标准进行考评。在整个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过程中,质量检查要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达到技术标准的一律返工,一定要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度和先进性。参考文献:

[1]吴昌春,张冰.黑龙江省宾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及经营利用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10(1):89~90.

[2]石艳丽,刘兆军.通沟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和经营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08(1):112~113.

森林资源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021-02

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林业战略地位的调整,林业已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使我国林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实现林业战略转变、巩固林业生态工程各项成果的重要保证。新的形势赋予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的内涵和任务。

1.1 林业定位的变化

长期以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这表现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上,关心的是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生长量、消耗量等;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上,重点是木材生产以及如何经营才能实现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多停留在狭义森林资源的理解上,管理的重点是林地和林木资源等。随着林业从木材生产为中心向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已不能满足林业战略转变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需求。如今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不仅涉及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经营管理,而且涉及林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森林环境的经营管理。

1.2 森林经营对象和目的的变化

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经营的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只重视人工纯林用材林经营,而现在既涉及人工林、又涉及天然林,在林种上既涉及商品林、又涉及公益林。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林业新兴产业的出现,也给森林经营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森林经营不仅注重物质产品的产出,而且注重生态产品的产出。森林经营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森林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经营技术措施也不同,这就要求森林经营者根据不同的经营对象和经营目的,设计不同的森林资源调查内容、方法和经营技术。另外,森林资源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未成林造林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每年增长造林面积800万hm2以上,中幼林比例已达67.85%,这说明当前森林经营的任务重、工作量大。

1.3 林权改革的进展

林权改革是当前林业的热点话题,各地都在进行林权改革试点,开展林权确认,明晰产权。林权改革的目的是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让经营者有其山,植树者受其益,务林者得其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造林积极性,提高林业的集约经营水平。但林权改革也给森林资源管理提出新要求,如放活经营与资源保护的关系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重新走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老路。因此,放活经营要有度,要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力度。

1.4 森林资源管理的难度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都在谋求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是森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不按程序乱占林地、乱砍林木,使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加大。

2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标

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与许多国家一样,都将森林永续利用作为最重要的经营原则和目标,并在《森林法》中加以明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森林永续利用概念。近期的森林永续利用概念是:“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对于森林的永续利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森林永续利用不仅包括木材、林副产品等有形产品的经济效益,还包括了无形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永续经营森林资源的生产活动,不是周而复始地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3)森林经营不能只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而是要不断地提高林地的生产能力,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4)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其永续利用的条件、内涵是不相同的。

(5)森林永续利用是不间断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森林永续利用的范围是经营森林的企业――林业局、林场或其他单位经营管理的地域。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是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永续利用。

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加强林业管理

(1)加强采伐限额管理。确保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是林业发展的关键。科学编制采伐限额,严格实行凭证采伐林木的制度,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超限额采伐行为。

(2)加强林地管理。切实加大林地林权管理力度,依法保护好林地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认真组织开展好林地保护管理执法大检查工作。尽快建立并实行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3)加强木材流通秩序管理。依法整顿木材流通秩序,强化对木材经营(加工)和木材运输的检查监督是林业发展的保障。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批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木材凭证运输制度;切实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建设管理。

(4)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管理。抓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落实森林分类区划成果,是林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组织开展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综合监测水平。

3.2 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和制度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和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是林业发展的保证。凡是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该修订的要尽快修订,该废止的要立即废止。切实加强对林业执法队伍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林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对林地保护管理的监督力度。对毁林开垦、违法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

3.3 深入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林业发展的迫切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抓好试点局的改革试点,严格管理,总结经验,逐步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实行森林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分离的体制。建立森林资源认证体系,构建森林资源资本平台,盘活森林资源资本,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4 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应对森林经营对象(林种、树种)的不同,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系统研究,如造林、抚育、改造、更新等。开展能源林、经济林和特种工业原料林三大商品林种主要树种的集约化定向培育技术研究。针对国家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的技术需求,围绕用材林培育,研究主要速丰林树种的定向、高效栽培技术,重点解决速丰林工程建设结构优化、集约经营等关键技术问题,提高速丰林基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刻理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质,建立和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体系。

3.5 加强森林资源调查规划队伍建设

森林调查规划队伍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力量,森林资源调查队伍建设关系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森林资源调查队伍还需知识更新和新技术、新方法使用技术培训。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队伍的继续教育,建成一支高标准的森林资源调查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会芳.森林资源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 潘永柱,徐启献.松阳县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2008(6):44.

[3] 华卫英,刘贤忠.浅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林技广场,2007(10):29~31

森林资源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120-01

一、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历史沿革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向所属的18个森工企业局、4个森林经营局、延边、通化、吉林、白山等4个重点林区市(州)都派驻了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驻各森工企业专员办也向驻在地林场和贮木场派驻了监督站。此外,延边、通化也向所属的县(市)派驻监督员。现在,吉林全省共有26家专员办,238个监督站,700多名监督工作人员。在吉林省内的重点林区,森林资源4级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二、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地区和单位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效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限额制度和凭证采伐制度得到了认真执行,但调查设计和林木采伐管理中的问题仍很突出。三是无证采伐、超证采伐、毁林营参、养蚕等非法占地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四是有的地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较低,农田防护林带采伐审批不严格。五是个别单位的队伍素质、监督工作条件、监督方法手段以及部分监督人员的思想观念同当前的发展形势还很不适应。

三、森林资源资源监督工作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林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期,林业所担负的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同时,也赋予了森林资源监督工作新艰巨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改革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实行三级垂直领导机构。国家林业局派出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为三级垂直领导机构:森林资源管理局森林资源管理分局林务所,其管理范围与森工企业集团公司森工企业局林场的经营范围相对应。二是创新森林资源监督理论经,形成森林资源监督的技术体系。当前,国家应尽快出台《森林资源监督办法》,以规范森林资源监督行为。三是建立森林资源监督制约机制,保证监督机构工作到位。要按照国家林业局确定的“监督、服务并重,原则、灵活运用,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依法行政”的监督工作准则,建立森林资源监督制约机制,处理好监督与管理的关系、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原则与灵活的关系,加大监督力度,将资源监督渗透到资源管理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上,保证监督机构工作到位。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管理的关系。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是强化资源管理,控制森林消耗,确保林业重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监督是一种制约机制,从分工的角度上讲,派驻市(州)和森工企业局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是对驻在地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利用实施监督的专门机构,是国家林业局职能和机构的延伸,不是林业局的助手,林业是监督对象;从协作的角度上讲,事业是共同的,管理需要监督,监督离不开管理,高水平的管理需要高水平监督,高水平的监督可以促进高水平的管理。监督不能代替管理,监督机构要做到监督到位不越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这样,在实现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上,在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四个根本转变上,才能做到监督和管理“两翼齐飞”。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就要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大局出发,把监督和服务渗透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不但要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尊重驻在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上采取的有效措施;要相信驻在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能够管理好当地的森林资源。同时,也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凡是有利于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凡是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经营的,就要坚持原则,依法纠正和制止。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原则与灵活的关系。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经常和管理部门协调沟通,要善于探索和运用一些适用的、灵活的、多种多样的监督形式和方法。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坚持原则与灵活相结合,在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为国家林业局负责的前提下,尊重驻在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双方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共同商量妥善解决的办法。要在监督中搞好服务,在工作中搞好协调。诸如查处案件、专项检查和调研,都可以请驻在单位参加,共同进行,避免重复检查,加重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负担。

第四,突出监督工作重点,确保监督工作到位。一是加大对监督区内的国有森工企业、地方重点林业县(市)的“三总量”执行情况、伐区调查设计和采伐作业质量、冬季林木采伐管理情况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将森林资源消耗从“源头”上控制住;二是加大以地监督区的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是非法征(占)用林地问题,防止有林地的逆转;三是加大对天保工程的实施情况、工业原料林建设工程质量、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等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四是抓紧履行对新增加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三项监督职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全面实施监督。

森林资源的内涵范文第4篇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的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促进林业的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生存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生态林业是自然动态平衡重要的核心枢纽系统,因地制宜,把眼前和长远利益有效的结合,构建了林业立体工程充分展现了森林的原有的效应和相互协调的功能,保护了自然资源利用下的永久平衡,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生态林业的功能

    生态林业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对水利工程使用寿命有巨大作用,对农牧畜产、稳产起到屏障作用。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经济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三、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基本要求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科技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不可取代的基础作用。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可以有效的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林业也促进了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设也使自然界的生物链得以生存。生态林业经济建设是人们生活天然无公害的重要保障。加快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力量

    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节约资源、生态平衡相结合。生态林业建设,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中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国,正处于发展建设中,资源的保护与使用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才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四)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农村的经济富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的实现小康社会,因此,坚持“治林”与“治穷”相结合、“富林”与“富民”相结合,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宜林荒山绿化和次生林改造,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

    1、保护森林资源,要建立健全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

    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首先要完善森林法制、加强林区管理,建立完整的林业机构,其次是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宣传,严禁乱砍乱伐,严格遵守采伐审批手续,并且注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这就要求林区的人民改变“靠山吃山”的传统意识。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不要让悲剧发生。以法兴林,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深入基层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真正把心思放在生态林业的事业上,把精力用在实处,真正从起点做起,才能做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要加大对管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才能适应新时期护林工作的管理建设目标。并且要注重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才能促进经济的大跨越提速。

    2、加强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在做好法律宣传的同时,一定要加大保护森林资源的科普宣传,对人们进行素质教育,只有人们自觉地去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平衡才能得以维护。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火灾一直是最大的隐患,一定要加大防火力度,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杜绝隐患的发生。

    4、封山育林和人工栽培相结合,扩大森林资源

    在适当的时期和地区进行封山育林,保护原有的森林资源不被破坏,同时要大量培育新的品种,不断的扩大森林资源。

    5、对于分散的树木做好监管和维护工作

    6、适度开采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7、营造地沟林,加速山地绿化

    8、注重城市绿化带的建设

    三、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根本的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要发展经济,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就要依靠科技来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所以,在生态林业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水平。

    2、大力加强生态教育

    大力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如通过网络,电视,论坛,等形式,让全民都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提高大家爱护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让全民投身到植树活动中。

    3、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森林资源的建设是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森林资源的保障,就无法实现森林生态的建设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森林资源的建设,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国家应下达硬性任务,用科学技术解决目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的现状,质量不高的问题。从林业分类、经营管理,造林育林设计,提前整地,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培育壮苗,抗旱造林,集约经营,幼林抚育,现代栽培技术,山川绿化,定向栽培等方面实现科技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跨越发展。促使林业科技更好的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注重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快对低产林分和残次林分的改造,调整林业的结构,合理分配树木,提高树木的产量和森林资源的质量。

    4、加强森林资源的法律政策的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森林资源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权制度;森林资源;改革

强烈的保护和改造森林资源的意识促使我国的国有森林产权制度进入改革阶段。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要面临的考验很多,改革时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本研究就专门针对于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各方面问题做一下探讨,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和明白的了解到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在所处的大环境中的地位。

1.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与步骤

1.1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步骤

运用历史与现实、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分析制度变迁的特点,通过建立制度变迁理论的必要性模型,对制度变迁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制度变迁的条件模型,揭示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应当遵循的内在规律,说明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性、必要性及可行性。通过确立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法律保障来建立专业化的市场评估组织,通过理论阐释和模型分析来设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从而实现国有商品林的市场运作。

1.2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外在条件

通过实际调查,对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实践领域存在的产权权属不清、产权模式创新不足、国家所有权体制滞后、市场运作机制缺失、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协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创造条件。

1.3国有森林资源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自然界里,环境的各个因子不是各自孤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森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群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能极大地影响周围环境,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为了有助于研究森林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有必要研究森林资源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防止森林资源被破坏的方法。破坏森林会造成土沙崩溃,洪水等自然灾害。而且会加速全球变暖,导致生存在森林的生物死亡。森林破坏,作为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课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森林因为森林承担着许多重要任务。比如,给我们提供木材,承担着储藏支撑人类生存的雨水的作用。还有吸收二氧化碳生产氧气,给生物提供生存环境的作用等森林的作用有很多。森林消失的那时刻,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也许也会被灭绝。因此,破坏森林等于破坏我们的生活。

2.国有森林资源产权物权的化了解

2.1利用好国有林地承包经营权

我国国有林改革必须建立起既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利于国家生态建设和促进林业产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我们可以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模式来构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核心要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问题。这样,既有助于保护承包者利益,又能促进国有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林业发展,更好地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2森林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林权是森林资源所有权的简称。从财产物质内涵来看,它包括:林地所有权;林木等生物资源所有权;森林环境资源所有权三部分。正我国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它们分别为宪法性的权利和民法性的权利。从物权法视角看,"林权"是"涉林物权"的统称,包括森林资源所有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等具体物权形态。林业物权是也权利人对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以及与森林、林木、林地有关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近年来,由于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有权不明晰,森林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家财产未得到有效的使用。所以,在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时一定要注意森林国家所有权的有效利用。

2.3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用益物权的实现方式

国有林场对国有森林资源的各项权利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森林资源质量的好坏、林业产业的兴衰、林场职工生活质量的高低。在集体林权改革初显成效的今天,国有林场对国有森林资源的产权改革正在积极探索中。研究发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出现了危机、林业经济出现了危机,职工生活困难,且经营效率低下,管理体制不顺。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赋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用益物权,并且未以法律形式规定其实现方式,使国有林场不能充分发挥其经营活力。以林地资源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为基础来设置森林资源用益物权的种类。既要考虑到国家、集体行使林地所有权的需要,把森林资源用益物权作为实现林地所有权的途径,为国家、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手段。同时,应当考虑林地所有权的公有性质,为作为非所有人的自然人、法人等使用、收益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林地提供必要的方式。

3.森林资源产权市场运营体系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随着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而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法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中介组织缺失、交易成本高是制约这一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取完善森林资源产权交易的政策法规,建立森林资源产权交易信息共享平台,培育中介组织系统等措施促进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发展的对策。总体而言,我国林农经营的森林资源规模普遍过小,而林业是规模经济相对显著的部门,林农难以通过很少的森林资源致富。所以,培育出良好的市场中介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中介组织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巨大的制度变迁拉动的相关制度变迁之一,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森林资源产权交易是一项涉及交易主体各方利益,运作程序相当复杂的交易过程。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同样离不开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4.结语

相信读完本研究读者对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一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本研究的认真研读读者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注意事项上也能够轻车熟路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使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能够顺利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前进。由于森林资源与人类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一套完整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龙.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探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