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又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纪,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苏北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班级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以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不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支化意义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妻,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突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突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而,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范文第2篇

文化自觉——学校发展的奠基石

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对学校文化的自我知觉、觉悟与觉醒。换言之,就是对学校意义价值的理性认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推动与发展”,其根在于科学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在于走一条文化自觉之路,即有赖于科学先进而又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由此,确立了“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入生命的活力,用真心、诚心、爱心,构建精神家园,以朴实、真实、务实,营造书香校园,把“以书载道,练字养性”作为办学策略,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摒弃急功近利,从孩子终身发展需求的责任感出发,制订科学的近期与远期发展规划,完善与更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师生不断展现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激励师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增强凝聚力,努力提升学校的“精、气、神、韵”。走清醒而又理性的文化自觉之路,学校的发展便有了稳固的奠基石。

文化自信——学校发展的推进器

文化自觉支撑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支撑学校发展。文化自信,即形成相信自我的稳定文化心理。我们坚信“信心比黄金重要”,克服自轻自卑,把自信的基点确立在秉承优秀传统文化又立足于当代的先进文化上,挖掘学校发展历史中的闪光点,如“发展与创新”教育,写字教学及雏鹰争章活动等优势,结合当前的教改课改,努力打造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搭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不断在校园中制造激情,激发自信,发现优长,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1.课程文化 搭建成长舞台

课程文化的视野认为,课程不只是在三尺讲台,也不只是课表上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应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视角考虑,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赋予其教育价值,成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

让环境成为隐形的课程。走进校门,两侧墙壁书法艺术长廊让人眼前一亮;漫步操场,浏览文化长廊墙及师生书法作品橱窗让人驻足凝视;穿梭楼道,名人名言和各具特色的书法展示让人流连忘返……浓厚的环境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师生的文化自信。

让活动成为流动的课程。学校每年的“读书、科技、书法、健体、才艺”等活动及各项主题教育(或社会实践)活动也可成为课程内容。这些课程为师生搭建了成长的舞台,使之尽情张扬个性,凸显各自特长,感受参与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2.课堂文化 变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文化营造的学习氛围沉闷、压抑,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费力,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我们探究的“三自·乐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激趣导学、以情导行,通过教师的引领,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倡导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展示,其步骤为“激趣导入—愉悦探究—激情展示—开心测评—静心反思”,而“愉悦探究”又包含“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释疑、梳理要点”四个环节。该模式突出了“以生为本,快乐学习,发展为上”的课堂文化理念,已得到校内外及县教研室的认可,正在推广与完善之中。课堂文化的重构,使教师摒弃了“填鸭式”“满堂灌”,注重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文化自强——学校发展的加油站

基于文化自信,不断追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就是文化自强。

1.教师文化 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其中,一同营造,共同发展的文化,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我们立足于文化自信,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订立本人中、长期专业发展的规划,引导教师在读书中学习丰富自己,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在教学相长中发展自己,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从而不断实现教师自身价值。我们还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文化,即读书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学习文化,以自我思考为主要方式的研修文化,以创智慧课堂为载体的创新文化,以教研组为平台的协作文化。此外,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和课题实验研究,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范文第3篇

一、班级原本就是学生的

1.班级因学生、为学生而存在

班级对于学校存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还没真正踏入学校大门,校方就已根据性别、住址、学业基础等,将学生编入一定的班级。这其中,尽管诸多学校都会考虑到学生的多元性与平衡关系,但显现而出的往往是学校的主动和学生的被动。这是本文讨论的第一个表象。

但这并非班级存在的本质。

班级事实上不是因为学校的需要而存在,而是因为学生而存在、为了学生而存在。连学校存在的根本价值都在于学生需要。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在家上学”现象,就提示我们:要重新思考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一旦编班完成,学生是否有权利要求换班,或形成其他群体学习组织?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当前中小学内大量出现的学生选修、走班,已经在告诉我们:学校的行政性编班不是唯一选择。而且,学校编班的行政管理式做法并非其本质,更不是目的,而只能是手段。

我们不能被学校主动编班的表象所迷惑;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形态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班级的真正意蕴,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创生。因此,还给学生议事的权力,让学生在议事中体验和发展,是班级存在的价值体现。

2.班级中学生一直在场

具体的班级生活中,班主任或教师往往有很大的权力,直接影响班级的组织形态与发展状态。这是第二个表象。

但事实上,无论班主任怎样强势,学生始终是在场的;任何教师都不应、也不能将学生视为无反应的物体对待。

学生的在场,在教师不在场时表现尤为明显。每天早晨一到班级,或每到下课、休息时间,或放学之后,当教师不在场时,学生之间总会有交流、沟通,总会有嬉戏、互动,班级内总会生成诸多的新信息、新事件。

学生的在场,与教师的在场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共存。当教师在场时,也许学生没有明确表达出不同意见、制造出特别的事件,看起来依旧是教师在控制着、主导着。但学生同样能够以隐形的、非正式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呈现着自己的行为。完全无视学生的教师,其教育将无法进行。

学生与教师的某些冲突,更彰显着学生的在场性。这种现象在真实的班级生活中并非罕见。而这是在以激烈的方式警示我们:要尊重学生对班级生活的知情权、参与权、策划权、评价权,鼓励学生将非正式形态的价值取向、观念与建议呈现出来,将对班级生活和群体发展的个人感受与建议表达出来,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发展愿望表达出来,从而建构起班级议事的制度结构和具体形态,打开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班级生活的可能世界。

3.学生的班级参与是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要领域

建设与发展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班级生活,是中国教育重要的构成。但可惜的是,对班主任的研究,对班级生活中学生发展的研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教育改革实践的重心与重点,似乎也长久远离班级建设领域。这是第三个表象。

这依然在提示我们去追问本质。当我们回归到儿童立场,基于学生发展、乃至于教师发展与学校变革,我们不应忽视班级生活所具有的丰富的育人资源、班级建设所具有的教育内涵。在这一领域中,就学生与班级、教师的关系及其实践而言,有着与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诸多领域的沟通。例如,以民主教育为例,班级生活事实上是天然的民主教育之场所,其实践与理论内涵无可限量。而班级议事可以视为班级民主教育的直接表达,学生在其中直接感受共同利益的存在与发展,直接参与决策与评价,直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要实现这些独特、丰富的教育内涵与研究价值,就需要班主任及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班级参与;班级议事就会成为启动这一过程的重要事件。

二、学生可以参与到班级日常生活的建设全程

1.以班级为整体单元的教育思考与实践路径

对于教师来说,班级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单元,所有的学科教学、班级建设,都具体化为对这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有其多元丰富的内部,也保持着与其他班级、年级、家庭、社区和社会的直接沟通。

这就要求对班级作为完整的教育单元或学生的生活世界保持敬畏。它有着内在的结构,有着主体间的关系构成,有着诸多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着改革与发展的多入口、多层面与多结果。相对于学科教学而言,它同样需要整体策划、推进与评价;而且因为没有详尽的教育纲要与教材,这个教育空间的变革与研究任务更重、挑战更大,对教师发展的意义也更明显。

上述认识并非无足轻重,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思维空间与实践方式,影响着班级学生的成长质量,进而影响着学生参与班级议事的内容与方式。

2.学生参与的结构性与无限丰富性

当前班级建设实践中,已经有诸多优秀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班规制定、班级文化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努力。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参与的整体结构,或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内容结构,并未真正形成。

尽管原因是多样的,但是,有效、有序地推进学生的班级议事及后期参与,是需要班主任形成结构性思维,并开发出具体的内容保障体系的。在本文作者和实验班主任的合作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内容结构。这包括班级生活内部的文化建设、组织与岗位建设、主题活动及主题班队会等,包括班级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参与学校学生活动、开发自然性与社会性资源、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等,还包括各领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整合等。

尽管这非固定不变的规律,但当前的实践改革确实需要以结构的力量支持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真实努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工作开展,或全领域的有序推进,都会生成无限丰富的资源,促成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发展,进而以新的主体力量介入到班级生活的演化之中。

3.学生参与的全程性及其终身价值

学生对班级事务或建设过程的参与,不是一次性、片段式的,而应是与学生在校生活的时间同一,并且通过综合融通的力量而融入学生的“历史”记忆与未来发展之中。

就微观而言,这需要班主任将具体的班级工作展开为连续的过程,形成“长程系列”;就中观而言,需要班主任以学期、年、学段为单位,推动学生参与到班级发展之中,并保持对学生“成长需求”的高度自觉。就宏观而言,则需要保持对时代的敏感和生命全程的意识,尊重学生的“前理解”、潜在资源、已有的成长“史”,并自觉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这事实上是持续的、发展性的过程。回归到学生成长的立场,他每一天都存在着、变化着,绵延不绝,体现出生命永恒的新奇性。班主任需要反思片段式的教育思想与行为,并以自己的生命成长体验回应学生的生命吁求。因此,在推进学生班级议事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保持这一长程系列意识。

三、班主任工作之教育性的独特

学生是多元的,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是复杂的,班级事务也充满生成性。这一系列的复杂织在一起,呼唤着与“适应性专家”相配的班主任。在将班级还给学生的同时,班主任的角色已经在重构,工作已经在变革,教育已经在发生。

1.班主任作为引领者,领导着班级发展

班主任是领导者,直接领导学生群体的发展,而且也在领导着以班级学生为基础的教师团队,发挥着对家长的文化引领作用。

这一新角色,要求班主任不再妄自菲薄。尽管当前外部保障体系建设不力,尽管教育系统内部对班主任及其工作的研究质量不高,尽管班主任个体与群体的素养还需要快速提升,但真正的力量,源自班主任的自我期待与自我发展。如果班主任在自己的身份定位、角色理解等方面都自甘低下,那么是无法想象其工作的高质量与发展的高品质的。当前已经在各类教育实验中涌现而出的优秀班主任们,都在体现着内动力的伟大,都在重新界定着班主任的当代内涵。

这一新角色,更要求班主任有相配的实践。这意味着班主任需要以自己的实践,创生出领导者的新形象。相对于之前被动、点状的工作状态,班主任需要更理性地策划工作,更开放地与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合作,更主动地引领学生、科任教师和家长发展,更自觉地将班级工作融入学校变革之中,并在班级中直接领导变革。就班级议事而言,班主任是更直接的领导者,可以直接推动班级内相关议事制度的建立、活动的开展和文化的形成。

这一新角色,还需要班主任有新的素养。作为领导者,他不仅需要有勇气和气魄,不仅需要有角色与权力,更需要有一定的领导力。这包括与人的沟通、交往、合作能力,包括对事的策划、组织、反思能力,还包括对于自我的自律、自强与学习能力。在学校系统中,班主任就是最微观的教育单元的直接领导者,其领导力也将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和发展。

2.班主任作为点化者,化腐朽为神奇

就教育过程而言,班主任工作通过策划、组织而开展系统的教育工作,这很类似于教学工作。但班级建设的独特在于它与日常生活的同构共在性。班级生活看似天天重复,但每天都是新的。为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就特别需要班主任具有点化的意识与能力。在学生参与班级议事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资源;此时,班主任的点化力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一意识与能力直接联通教育的本质。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接点化人之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包含着对人之生命性的敬畏,更内涵着对教师工作之教育性的直接确认。在学生参与班级议事,乃至于班级建设的全程中,班主任通过点化,不仅直接开启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与生活世界,而且能将日常生活、天地万物化为学生的成长资源。

这一意识与能力也是班主任工作境界的高度表达。在教育领域中,时常以“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来表达对教育实践特殊性的理解。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科学与艺术可谓缺一不可;而真正综合的状态存在于班主任基于情境、面对复杂、充满灵性的实践之中。卓越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不在于形式的赏心悦目,也不在于过程的流畅自然,而在于人性力量的充分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诚投入、师生共同成长的无限纯粹。

3.班主任作为研究者,究天人之际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所开展的职前教育体系中,尚缺乏高质量的班主任工作类课程,致使许许多多的班主任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这一角色,并依赖自己对若干年前班主任的记忆和实践中同事的帮助,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先天不足的保障体系,迫切需要重建;在现实背景下,已经担任这一角色的班主任,则需要以研究的力量,激发内力,实现发展。

这一研究自然伴随着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全程。不同发展基础的学生,如何在班级中和平共处,就已经是极大的课题了;更何况要组织这些学生们,形成多元的学生组织,建构群体文化,开展各类活动。对这些现象、实践进行研究,不仅直接保障着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而且,能促成教育知识的产生与积累。例如,班主任可以研究班级生活中的民主教育、科学教育等主题,可以聚焦班级生活中的教育公平,可以突出当代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等,甚至连儿童的财商问题,都可以加以探讨。所有的这些内容,都可以全息在班级议事之中;当班主任全力以赴投入其中时,研究资源是无限的。

这一研究更具有究天人之际的特征。班主任的教育研究,不仅仅事关当下的教育实践,更包含着对人性的追问、对人生意义的体悟、对世界的理解、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直接建构。每一个有意识地开展着的教育实践,都是班主任生命的构成,并反映着他的生命内涵。在此意义上,是否有意识地将班级还给学生,是否帮助学生实现在班级生活中的成长,就事关班主任、科任教师、全班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几十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乃至于一个时代的发展。

班级议事虽然具体,但内涵丰富,发展空间巨大。班主任领导班级议事的过程,就是在将班级还给学生,体现对生命的体悟,表达对生命的理解,提升生命高度的过程。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活动;创新教育;学生活动

具有多层次、多文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那么,如何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加强创新教育的运作模式,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创新的内涵,确立创新在班级文化活动体系中的支点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有一位伟人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当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焦点都是培养具有竞争力的跨世纪创新人才。可见,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研究发现,社会各个层次的创新人才的协调性、整体性、创造性、自主性等智能特征,都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培养并逐步形成的。作为学校教学单位的班级,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赖以发展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活动实践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

把握创新内涵,明确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性、可行性、现实性以及人类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品德、智能素质和成才的主客观条件,揭示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性,探求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条件、方法、途径,对于我们在班集体文化活动范畴内进行创新教育,对于班干部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加强班级文化活动建设,创设良好的创新活动环境,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力争使初中的教学成为社会各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的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生的参谋

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平衡、班级文化活动内容陈旧单调、缺乏吸引力等是影响学生创新的不利因素。

创新教育的主体就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传统的班级教育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充满活力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为确保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到班级文化活动中,我们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完成各种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参谋。

怎样做学生的参谋呢?

首先要放手。要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他们自己有机会决定该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比如班会、课外活动、参观、访问等等,所有这些活动让他们自主谋划、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这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有利于民主和谐愉悦和充满智慧的氛围产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引导。对学生提出的活动方案,搞什么、怎么搞,在适当的时候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当他们对活动方案提出某种想法时,应指明方向,如制定的目标有偏差或错误,要及时给予指点;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出点子,激发他们创造新招,使方案设计得更完美。实施更顺利、效果更明显。要让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充分展示。

再次要鼓励。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创造性成果产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班级文化活动中,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多表扬、少批评,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形成特长。

三、焕发自身创新精神,探索丰富和发展班级文化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思想上要创新,用现代教育思想,探索新的育人方法。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班集体气氛,引导学生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优化课堂人际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教学中多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习技巧的训练,注重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从中悟出道理,学会创造。

其次要落实在班级文化活动中。丰富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动手动脑、创新求异中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交流中不断寻求突破,增强创新意识和责任感。成立兴趣小组,这个活动能让有特长的学生发挥一技之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创一种宽松和谐的活动格局,提供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环境。

最后要落实在学生活动评价中。规范、科学地评价,不管是对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具有鉴定、促进、导向、激励的作用,这一点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尤其突出。但班集体文化活动的评价方式方法,不同于学科的总结性评价。它只能按学生的现状和动态,让学生明白“现在的自己是怎样的”,照此,将来的发展“可能是怎样的”。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形性评价,促使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调整,增强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范文第5篇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

这句关于文化的精辟描述或许可以用于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就是能够把散落的师生个体串成一个整体的那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它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

二、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1、明确适当的班级精神 2、向上向善的班级风气 3、积极文明的班级舆论 4、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5、丰富有益的班级活动 6、清晰具体的班级制度 7、高效可行的运行机制 8、富有特色的教室文化 9、温馨整洁的教室环境 三者之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是灵魂和统帅,它既可以以班风班貌直接呈现,也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间接呈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精神文化。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九项内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带领同学开展了以“班级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并系统地将其归纳为:班训、班名、班徽、班歌、班网、班报、班貌、班规等八个方面的创建。在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中,师生们群策群力,成果显著。更为可喜的是“班级”的种子被播种在了每个同学的心中,相信不久就会生根、发芽!1、班训的创建。 成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同学们都是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了一起,因此我们班的口号与理念被定为: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爱因斯坦曾对成功的秘诀做了概括:A=X+Y+Z,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我与我的学生们把它修改成我们班级的成功公式: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健康的身心。 成功公式确立后,我们把它具体概括成:勤奋+思考+激情=成功!这个公式成为我们做事成功的指南,也成为了我们班训的一部分。考虑到做人的准则,我们最终把真诚也写进了班训。这样我们的班训实际上就成了我们班同学做人与做事的方法与准则。 班训确立后,我们又搜集细化出许多名言警句,诸如:“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道酬勤不酬怨;我思故我在”;“学而不思则惘”;“所有的激情都是有益的,只要我们是它们的主人,所有的激情都是有害的,如果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点燃激情,成就梦想”;“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真诚到永远”……对于这些精辟的名言警句,我们利用班报、板报、墙报、班会等进行张贴与宣传,让班训真正走进每一位同学的头脑并自觉地去指导自己的做人与做事。

2、班名、班徽、班歌、班报、班网的创建。

让每一位同学感觉到班级的存在,感觉到自己的班级与众不同,这是热爱班级的第一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先后策划、组织了班名、班徽、班歌、班报、班网的创建。如果把程式化的班级命名成有特色、有寓意的个性化班级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于是,我发动全班同学,从探索交流自己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开始,每个人给班级起几个富有寓意的名字,然后由小组进行讨论、筛选、推荐出10个候选班名,最终由全班同学投票确定了“飞越班”这个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的名字。 飞越班的名字确定之后,我们就结合假期、美术课、音乐课发动全班的师生甚至家长开动脑筋,发挥特长,创作飞越班班徽与班歌。经过一轮一轮的展示、讨论、筛选,在美术老师与音乐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班级“班徽、班歌创作小组”的努力下,我们飞越班的原创班徽与班歌最终面世了!看到那动感十足、色彩丰富的班徽,听到那积极向上、激情四射的班歌,同学们与我都为我们是飞越班的一员而骄傲!接下来,我班成立了由6名文字记者与4名摄影记者组成的“班报小组”,筹划飞越班的班报创建。与此同时,我利用班主任远程研修网给提供的平台,创建了飞越班班级网络,里面包含:班级互动(班级论坛、今日作业、每周小结、班级书架、节日生日、荣誉墙)、班级相册、班级日历、班级网盘、班级公告等栏目。班级网络为每一位班级成员提供了撰写日志、发帖、跟帖、上传资料与图片的空间,非常实用。利用这个平台,家长、老师与同学们就可以进行更多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班级宣传、资料共享、交流互动,可以说班网把我们的班级文化创建延伸到了家中,成为了我们班级文化创建的主阵地!

3、班貌的创建。窗明净几、文明高雅、实用简洁、富有特色是我班班容班貌创建的总原则。班训、班歌、班徽、黑板报、学习园地、名言警句、才艺展示、班务公开、评比栏等都成为了我们班貌的组成。飞越班的每位同学都在为拥有一个良好的班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