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病因;探讨;防治措施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形态和技能逐渐出现衰老现象,生理功能下降,呼吸道功能叶随之减弱,因此老年人群成为呼吸道疾病的易感和高发人群[1]。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组的80例患者均符合卫医发[2001]2号卫生部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2]。据统计,本组的80例患者当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为(74.2±5.4)岁;患者的病程在2年至8年之间不等。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6例、扁桃体炎20例、支气管肺炎17例、哮喘13例、胆咳4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诊疗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对感染的形成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结果

根据对本组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病情资料进行调查和整理后得出,本组的80例患者当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为主,共有53例患者为呼吸系统感染,占66.25%;共有15例患者为消化系统感染,占18.75%;共有9例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1.25%;其他系统感染3例,占3.75%。本组的80例感染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和处理后,感染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最后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感染致病因素

3.1.1 生理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各脏器结构和功能明显减弱甚至丧失,起到粘膜及腺体萎缩,致使人体的气道防御功能下降[3],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弱,因而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较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感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1.2 心理因素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老年患者在患病后,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悲观消极、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患者在接受诊疗期间经常出现烦躁、食欲减退、失眠、情绪低沉、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出现,因而对整理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生率。

3.1.3 环境因素

一方面由于老年病房有较多的陪护,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并且人员探视较为频繁,十分容易将细菌携带进病房,从而诱发患者出现反复感染。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在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忽视了病房管理的重要性,对患者日常使用的呼吸器械灭菌和消毒处理不到位,使呼吸

道感染间接或直接发生[4]。

3.2 防治措施

3.2.1 提高医疗水平

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全身支持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十分重要的;同时,护理人员在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依照各种侵袭性操作的禁忌症和适应症,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护理方案。

3.2.2 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在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压力形成的根源,了解患者的想法,从而帮助患者面对心理压力,指导患者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心理压力;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分担老年患者因心理压力而产生的多余应激激素,提高患者的精神境界,能够积极的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3.2.3 加强病房管理力度

为了能够从根源上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生,加强病房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制定健全的病房管理制度,对探视的时间和人数进行限制,加强对病房出入人员的管理,完善陪护制度,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提高空气质量,从而在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6]。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通常免疫力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体内菌群失调,属于病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是预防和控制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感染的关键因素。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呼吸内科 患者 安全隐患 处置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22-01

护理安全是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是为患病者的健康所服务。呼吸内科疾病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是一种痼疾。它经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使老年患者变得更加虚弱,病情更加多变。因此,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就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医务人员要尽可能的做好护理工作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因此,熟知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遇到隐患时所应采取的措施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1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患病者自身的问题;另一个是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呼吸内科患病者身上的安全隐患。患有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他们身上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问题。他们年龄大了,又长时间受疾病的困扰,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容易变的焦虑、逆反、激动,认为自己活着是儿女的负担。②行动不便。他们岁数大了行动也就不方便了,容易摔伤和走失。③产生自杀想法。呼吸内科疾病多为慢性病,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会让老年人缺乏信心,给家人带来高额的经济负担又会使他们心里更加内疚,导致他们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都是患者身上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护理工作人员应该熟知的。

1.2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工作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人员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工作中的危险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一些工作人员经常在进行一些重要工作时麻痹大意,比如:在输氧气时,气流过大;在重病监护区擅离职守等。②工作流程不遵循国家规范进行。许多护理工作人经常不按操作规程执行任务,诸如:多数人员在更换病人床上用品时不戴口罩手套;看护不同患者前后不洗手;洗手时简单粗略不符合规定;洗手后直接工作,不按正规程序擦干消毒;接触病人分泌物后不及时消毒;接触病人需清洁部位时不带新手套;接触不知名患者时不戴口罩等等。③不与时俱进,不能够熟练的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呼吸内科医疗设备和疗法上,当前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大部分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都不能够及时的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更不要说对于新技术的熟练运用了。④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没有积极性,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兴趣,不与患者进行日常的沟通。当前,多数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态度冷漠,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交流时态度过于程式化,没有一点人情味,极大的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

2 对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处置措施

发现了现如今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我们就要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从而降低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护理工作者自身和住院病人的安全。下面是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2.1 加强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教育工作。医院要加强宣传护理工作者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安全隐患认识的缺陷对于患者带来的重大危害,让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这种危害的严重后果,从而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从内心开始重视这些工作。医院要首先做好医院的护理工作,加强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对于安全隐含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时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平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所学习知识的考核,从而确保医护人员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从而可以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的照顾患者。

2.2 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为上进行防护。对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处置对策更重要的是防护,主要防护工作做得好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因此“防”是减轻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关键,而做好“防”重要的就是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定的操作规程来进行工作,合理应用各种安全防护技能。因此,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要在正常的工作中加强自己的防护意识,规范自己的防护行为,正确进行各种医疗护理工作,时时刻刻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自己的人身安全。

3 总结

呼吸内科护理的工作人员作为救治人民的白衣天使,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对大家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医务人员要正确认识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正确的处置措施。本着对医护人员负责也对生病患者负责的态度,严谨的处理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映烂.介绍美国护理人员的工作[J].实用护理杂志,2008,6,8,(9):64-68

[2]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全国医院监控网2008-200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5,4,(9):54-58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风险;呼吸内科;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34-01

1 前言

笔者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患者做的相关实验,发现护士因素时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首要原因,因此护理风险管理是呼吸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护理风险在呼吸内科易发的原因

2.1呼吸类疾病患者年纪大,自我保护能力差

呼吸内科病房病人一般均是老年人,行动不便,他们的自理能力差,缺乏安全意识,而且一般是病情很危急的情况下才选择住院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不同于一般疾病,其发作速度快,危险性高。因而,不当的护理或者护理人员的疏忽大意就很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发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打击。

2.2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注重细节

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它既有客观决定因素,又有可控制的一面。有些护理人员就没有充分认识护理风险可控制这一点,对护理过程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没有清醒地认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护理工作只是辅作用,治疗才是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容易疏忽大意。例如,有些护理人员匆忙交班,这可能造成治疗错误;对患者进行吸氧或者雾化治疗时,氧气的流量没有进行严格控制,导致相关接口出现脱落;处方贴错标签,结果用药错误等等,这些都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是发生生命危险。

2.3医院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相对欠缺

护理活动中的管理制度以及护士综合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以上两者出现问题,必然导致护理服务不到位,进而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几率。有些医院没有规范相关的病房管理制度,有些医院虽设立了相关制度,但不完善;呼吸内科护士多为年轻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专业知识也不扎实,仅仅按照医嘱进行,不按照制度行事,没有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事情做过之后也没有进行有关思考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所学知识掌握也不到位。如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隐患。

3 面对护理风险的管理对策

3.1正确认识护理风险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士是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群体,所以护士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护士一定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学习,让每一位护理人员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能够在工作中主动、细致地去规避各种风险。相对于医院,也要对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引起高度的重视,表现在要制定好、规范好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加强制度实施的教育与监督,严格按制度办事,保障各项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得到落实。

3.2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分析以往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分析研究在治疗中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针对呼吸性内科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护理风险制度,如《安全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区管理制度》等,制度不能太宽太泛,要具有可操作性,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计划实施,掌握好制度要求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过程中护理差错及医患纠纷的发生,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和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完善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3提高科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根据之前的叙述,我们知道护理风险的发生与护士的能力和素质相息息相关,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牢记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力义务关系,学习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做到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性的护理人员,同时,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患者建立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要留心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的心理动态医护人员也得重视,多给他们做心理辅导,消除内心的不安,增加患者的自信心,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如此,护理工作与治疗的实施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3.4进行护理风险教育

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新的护理风险发生。避免风险的发生,不仅仅是护士需要掌握的,我们还应鼓励患者及患者家属参与风险管理,在适当的时机给他们讲解如何防止不必要的风险发生。对于护士,我们要定期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做预见性教育,国外的一些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我们也要及时进行学习研究,争取将风险的发生扼杀在摇篮里。与此同时,我们要建立完善的风险呈报管理机制,导致风险发生的护理人员,要进行事故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主动承担错误,必要时要作为事例讲解给其他护士听,让他们吸取经验教训,进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4 总结

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中,隐藏着较多的风险,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优质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风险管理制度主张以患者为本,一起以为患者服务为目的,让患者体会到医院的人情味与温暖,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疾病的快速康复。通过本院的实验结果对比,额外增加风险管理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有较大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在呼吸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风险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医患纠纷,这在临床上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作为呼吸内科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保护意识,多学习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增强自我的责任心,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彭冬晗,谢艳玲. 护理缺陷分析及危机管理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07,3 ( 20) : 123 ~124

[2] 李晓惠.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5) : 375 ~ 376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整体护理;呼吸内科;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已满意满足患者的需要[1],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和模式已得到广大医疗机构以及社会的认可,并得到推广。呼吸内科疾病多属慢性病,其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2],患者对健康的渴望更为强烈,更需要进行整体护理。我院自2005年起实施整体护理模式,6年来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对实施整体护理以来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208例,其中男119例,女89例;年龄在35~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岁;病程在1年~3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7年;所患疾病为阻塞性肺气肿71例,慢性支气管炎68例,支气管哮喘31例,急性肺炎26例,支气管扩张12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74例,占35.58%。

1.2调查方法

以护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为指导,自制调查量表,分为入院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疾病知识宣讲、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住院感受、出院指导八个方面、共25项内容,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每项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较差,对应得分为4~1分,总分为100分,60~70分为合格,70~80分为良好、>80分为优秀。

1.3疗效判断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或偶有发作,辅助检查结果改善或接近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辅助检查结果也未见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76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73.08%,无效率为3.85%,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治愈68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65.38%,无效率为6.73%,治疗有效率为93.2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护理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起到帮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病情、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康复等作用。所谓“七分治疗,三分护理”,护理的作用不可忽视。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是以病人为中心,把人和环境、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均视为一个整体,不光注重疾病的护理,还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3],顺应了医学模式的改变,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呼吸内科患者具有特殊性,病程长,反复住院,具有实施整体护理的必要性。

3.1饮食护理

呼吸内科患者因疾病消耗、呼吸费力,对营养的需求较多,应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由于患者多伴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应鼓励患者多饮水,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3.2睡眠护理

由于患者存在憋喘、气促等症状,呼吸内科患者大多有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夜间治疗做到“四轻”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指导患者在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休息前避免情绪激动。

3.3心理护理

由于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病程较长、恢复慢、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悲观等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注意倾听患者的需求及心理感受,并给予排解或帮助其宣泄,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3.4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教会患者有效呼吸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膈肌呼吸、缩唇呼吸、人工阻力呼吸的方法,锻炼膈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总之,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岳惠玲.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的实施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8.(9):79.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相关护理对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3日一2015年7月31日呼吸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100例患者,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历资料以及治疗经过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以及领防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选取的100例患者中,有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过长等。结论:通过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知识宣教,可以有效控制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自身疾病等因素身体抵抗力较差,医院环境比较复杂、细菌较多,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为了解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因素,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7月13日一2015年7月31日发生感染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了解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针对诱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呼吸内科2013年7月13日一2015年7月31日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8岁~78岁,平均年龄63.21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无精神性疾病。

 

1.2方法     对于10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历资料以及治疗经过进行整理、回顾、分析,与患者的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进行沟通,探讨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具体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结果

 

表1呼吸内科医院膝染情况(2013年7月13日一2015年7月31日)

 

感染分类

例数

比例(%)

呼吸系统感染

53

53.00

泌尿系统感染

22

22.00

消化系统感染

13

13.00

其他

12

12.00

 

3.感染因素分析

 

3.1自身因素     患者由于年龄过大,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差,呼吸道存在一定的真菌容易诱发感染,呼吸肌活动减弱,肺部功能也减弱,呼吸道的分泌物不易排出,滞留于呼吸道容易诱发感染。患者自身的悲伤、焦虑、烦躁、紧张等消极情绪会产生一种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患者的抵抗力变差,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不利于治疗。

 

3.2外界因素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常常要进行气管插管、尿道插管等侵袭性操作,会使用到呼吸机、吸痰器、导尿管等器械,一旦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或手卫生依从性差,即会造成患者被细菌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使用抗生素不当极易造成菌群失调,从而机体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医院感染。医院内的细菌比较多,患者也比较杂,患者住院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感染的概率增加。

 

4.护理对策

 

4.1合理操作严格消毒    病房要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必要时对重症患者做好隔离,防止家属或者医务人员身上的细菌感染患者。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人性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对于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吸痰器、心电监护仪等要严格进行消毒,避免一切机械感染的可能。

 

4.2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护人员在用药时要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在严格准确的使用抗生素同时护士还应该严密检测患者是否出现菌群失调的情况,减少患者体内菌群失调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4.3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对于呼吸内科患者在其自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鼓励患者进行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对于易感人群要做好管理,严格控制患者家属的探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4.4知识宣教    对呼吸内科的患者做好知识宣教,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意识到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多发性、复杂性,让患者注意自身的保护,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防病和自我护理能力,避免发生医院感染。

 

4.5加强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     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以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5.小结

 

呼吸内科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其他科室髙,通过对100例患者的分析,认为护理人员合理操作严格消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知识宣教,可以有效控制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