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工业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取消了外资企业在零售领域的地域、股权和经营范围的限制,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特易购、7-11等跨国零售巨头企业实现了在中国的攻略升级。中国连锁零售业通过物流的发展在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物流配送已越来越成为连锁零售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共同配送以其低成本的配送运输、高质量的服务、高效的物流运作、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已越来越被各连锁零售企业关注和采用。
共同配送就是将多个流通单位处理的同种或异种的商品的功能“统合”起来,促使他们共同利用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来有效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将小批量货物转换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配送,以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共同配送是对整个物流网络系统的统筹安排,寻求一种更大更广范围的合作,一般需要考虑多个货主的配送需求,在配送时间、数量、次数、路线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优化运筹,在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实行全面规划和合理计划。
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无论是在共同配送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上都走在前列,其连锁零售业采用共同配送的比例很高,仅以其中的自愿连锁业态为例:据中商商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于淑华介绍,成熟的自愿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的比例都很高,欧洲共同配送比例高达90%,美国也达到70%以上,日本将近50%。而“上海家联”的比例还不足10%。这些数据在表明中国的连锁零售业共同配送的低水平的同时,也说明了共同配送在中国的巨大发展空间。
二、连锁零售业的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根据物流渠道的功能整合和流通渠道的环节构成不同,有第三方共同配送、横向共同配送、纵向共同配送等类型。本文所探讨的共同配送是指连锁零售企业参与的共同配送,由于我国的信用缺失,信用制度有待健全,物流全部外包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在初期,一般连锁零售企业都会选择参与式的共同配送模式,具体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大型零售连锁业自建配送中心为门店进行配送
采用此共同配送模式的主要是实力雄厚的大型零售商,为了追求物流的高效率,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以支撑连锁店铺的发展,在配送能力有余的情况下,还可以为其他连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如我国上海的华联超市、沃尔玛的发展均是采用此模式。
(二)中小型零售商联合开展共同配送
中小型零售商为了形成规模优势与大型零售商抗衡,联合起来共同建立配送中心实行共同配送或成立第三方物流公司集合各个采购部门的商品进行共同配送以节约配送成本。2004年2月,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湖南步步高超市公司、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公司和广西佳用商贸公司在共同赴国外考察自愿连锁组织后萌生结盟意愿,共同注资180万元成立上海家联采购联盟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个跨省区的超市采购联盟,他们通过结盟,共同采购、共同配送以希望降低成本,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共同配送
这种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大型零售商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由指定批发商将经销的商品运到零售商物流中心,经由该中心向零售企业的各连锁店铺进行配送。如日本的7-11连锁企业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商品群划分,建立共同配送中心,由窗口批发商向中心发货,由中心统一集货后,再向各个门店配送。二是对于中小零售企业来讲,由批发商建立零售商专用型的物流中心,并借此代行零售物流。从中小零售企业提高物流效率与大型零售商抗衡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
三、基于共同配送的连锁零售业发展
共同配送体系是连锁经营的“神经脉络”,连锁企业通过共同配送的高效运作,将采购供应、验收入库、储存保管、配送运输等功能衔接起来,形成顺畅运行的物流配送系统,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阶段,关于共同配送概念的形成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借鉴国外成功连锁零售商的运作经验,从以下这些方面努力,借助共同配送,促进发展:
(一)根据实际,重视和加强共同配送中心的建设
配送中心作为共同配送运作的基础设施,构成共同配送活动的神经枢纽,对实施共同配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20世纪70年代日本7-11便利连锁集团的铃木敏文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购物的多样化创造出了“物流共同配送系统”,按照不同地区和商品群划分,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该中心统一集货,然后再向各店铺配送。这种全新物流配送模式的管理目标,主要是:通过大单位化物流、共同化物流、程序化物流、及时化物流、省略化物流,分别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综合经济、速度经济、简约经济。这种独特的物流配送模式,地域划分一般为中心城市商圈附近35公里,其他地方市场方圆60公里,各地区设立一个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高频度、多品种、小单位配送,从而能够将商品以最新鲜的状态提供给每一位消费者。
(二)建立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
供应链一体化的时代,零售商应积极向上游拓展,寻求与供应商更大更广范围的合作。华联从与宝洁等供应商试行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有效消费者反应)开始,积极建立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的合作式进货体制也独具特色,得到供应商的积极响应。在提倡合作竞争的今天,两者都把与供应商的合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通过合作减少库存,分担成本,共享利益,争取“双赢”。
(三)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它的实施更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也推动和丰富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正是借助其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扩张和对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华联先后投资8,000万元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的内外部联网,并导入POS系统和EOS系统作业;伊藤洋华堂斥巨资开发独有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并不断进行升级。他们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核心因素并成功加以应用,明显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效率。
(四)不断创新,同时加强内部管理
我国的连锁经营虽然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国内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交通设备等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正是基于此国情,我国的连锁零售商在商业管理技术,店铺营运经验、店铺设计、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都需要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技术的同时创造性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完善。“日本7-11便利连锁集团”以模仿大洋彼岸美国模式起家,经过31年的上下求索,成为全球便利连锁行业的“龙头老大”。其CEO--铃木敏文(Garlas Ghesn)道出了其中的奥秘--“30年前,日本7-11刚刚成立的时候,母公司正处于顺风期。7-11从成立至今,勇于吃苦、创新,不断打破日本零售业和7-11母公司原来的经验以及固有做法,所以发展非常快,现在还在继续增长。而母公司由于发展得比较容易,仍然继续了旧有的做法,一直都在经营便宜货,造成了现在的不良局面,与日本7-11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文化生态;传承与发展;管理体制;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61-01
一、保护农村手工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态系统
传统手工与周围的文化生态系统紧密相连。文化生态学是对社会文化的综合、整体、全面的研究。司马云杰指出:“所谓文化生态系统,是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传统手工文化生态系统包括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其处于特有的文化分层、生活形态、居住形式、生存环境中。所有的这一切如自然界中的生物链形成一种文化生态系统。某一方面变化之后,整个的文化系统也会随之改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和改善当地的手工文化生态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认识到农村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农村文化生态系统犹如土壤,滋养着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持久发展。
2.其次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因地制宜,慎重对待原有的手工文化。
3.应注重文化圈的保护与开发。政府应该鼓励举办与传统手工文化相关的宣传活动,例如与手工文化产业相关的传统节日。
二、注重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结合
传统的手工艺术蕴含了制作者的情感、价值观,具有生命的流动性。传统的手工文化中所具备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犹如现代社会中的一缕清泉,沁人心脾。
那么,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传承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搜集、整理并做成档案保存。口头以及文字资料是传承手工技艺的主要形式,可做成电视、网络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和保存。
2.收藏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术作品。定期举相关的比赛项目,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政策,也可开展宣传活动或出版书籍、报刊等。
3.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是保护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有效措施。
许多学者认为应该一成不变的保护传统手工艺术,却忽视了对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才会发扬传统手工文化。因此必须注重传承与发展的结合。推进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发展需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高素质的传统手工艺人。国家教育机构可以设定科目,培养高素质的手工艺人。在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前提下,运用所学的各科的知识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更好的在当代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2.注重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在传统手工文化产业密集的地区发展旅游业,也可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传统手工文化产业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4.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手工技艺的不断创新。新时代的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审美情趣都在发生变化。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最新的科技发展,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到具体的手工艺中。
三、改进农村手工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改革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文化管理体制,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传统手工文化产业虽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但必须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
2.首先制定有利的税收政策,保障手工艺人的收入。同时重视公益性文化发展要, 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设施建设。
3.大力推进传统手工技术的进步,提高传统手工文化的质量,造就高素质的传统手工文化产业人才。
4.规整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文化市场。
5.重视传统手工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农村手工文化产业是把传统的手工文化产业作为商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制作以便销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传统手工文化产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精神价值的造物艺术,是民众情感、思想、观念的集合。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完善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文化产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将这些理论知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柳宗悦.民艺论[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3.
[2]唐家路.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3]施惟达.文化产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主题词:销售;贸易;功能价值;发展机制
销售和贸易产业是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销售和贸易虽然都属于营销的大范畴,但各有特定的涵义和内容。通俗地理解,销售是销售自身的资源、产品或服务,贸易则是获取资源、买卖资源或提供分销服务。目前国内外大型能源企业集团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销售体系,有些还设立了贸易部门,大力发展销售和贸易产业,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要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必须遵循国内外大型能源企业的发展规律,对销售贸易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集中统一的营销体系,大力发展销售和贸易产业,做强销售、做大贸易,充分发挥贸易的功能和价值,这是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内容。
一、销售贸易产业的功能和价值
销售贸易在各行业的产业链中是横向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主要桥梁,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具有获取资源、壮大规模、提升影响、平衡风险、产业协调等功能,大力发展销售贸易产业有利于促进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
1.有利于获取资源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促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贸易始终是全球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问题,要解决资源问题,无非是两种手段:一是资源多样化,除石油、天然气、煤炭外,还要涉足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替代能源或新能源;二是渠道多元化,除勘探开发外,还要拓宽资源的获取渠道,包括通过贸易方式提高自身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其自身的资源需求。日本、德国的石油企业几乎没有上游勘探开发,都是通过贸易来获取国外资源,维持能源供应。目前,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0%,预计未来的进口依存度会进一步提升,对于大力实施一体化战略的能源企业来说,在上游资源增长有限、下游发展空间广阔的情况下,由纯粹的资源型能源企业,向资源型和贸易型能源企业过渡,以贸易方式为中下游产业发展获取资源,提升下游产业的资源保障能力成为现实的选择。
2.有利于壮大规模
世界企业500强是以销售额排名的,销售额上不去不行,规模上不去也不行。贸易具有杠杆作用,贸易本身就有放大企业规模的效应,而且贸易倍数的增加可以带动实体业务规模的对外机动性扩张,有利于壮大企业规模。沃尔玛一年的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曾多年占据世界企业500强首位,这说明了流通对于企业规模的重要性,中化、中粮、五矿等企业,之所以能够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其核心就是以贸易为基础,通过贸易来提升企业规模。据行业经验分析,国际大型能源企业的原油产能、炼油能力和油品销售能力三者的比例是1:1.5-1.7:2,产、炼、销的规模呈逐级扩大趋势。单从炼销比来看,国际上前20名石油公司的炼销比为1:1.23,前6名石油公司的炼销比为1:1.32,排名越是靠前的石油公司炼销比越高。对于以勘探、生产为基础的能源企业来说,在自身资源上已具备了相应的优势,通过销售和贸易参与原油、成品油的商业储备和战略储备,做强做大原油、成品油、化工品的国际国内贸易,有利于进一步壮大规模,提升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位置。
3.有利于提升市场影响力
实施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必然要走向终端市场,面向众多的终端客户。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销售和贸易产业直接面向市场,是企业品牌的直接创造者和维护者。发展销售和贸易产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客户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打造销售和服务品牌,为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贡献价值。同时,发展贸易产业,做大销售规模,可以稀释销售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石油行业上游“暴利”的负面影响,改善公众形象。
4.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随着国内产能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销售,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专业化的销售十分重要,没有销售就将失去市场。在销售领域的竞争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贸易是一种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要遵从市场的原则和规律,贸易能够强化公司的市场意识,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市场能力。例如,日本丰田通商作为丰田集团唯一的商社,2006年与日本东棉合并重组,组建新的丰田通商株式会社,通过贸易来熟悉市场和业务,开展产品预销售,做好各类信息采集工作,从而为产业链延伸、新业务拓展做准备。可见,在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勘探、生产,也要注重资源和产品的销售和贸易,通过专业化的销售,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5.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销售和贸易是一体化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链和价值链来看,产品附加值不断向价值链上下游转移,
“微笑曲线”表明,在研发、制造和营销三大领域中,研发领域和营销领域实现的利润要远高于制造领域。销售贸易业务的实质是依托企业的资源深度来整合不同资源要素,下游产业的发展要以上游资源为基础,通过销售和贸易促使上下游产业的资源供给和需求相匹配,最大化实现产品的价值,避免出现下游产业“等米下锅”或者是“无米下锅”的困境,有利于平衡上下游的风险。同时通过销售和贸易可以搞好与生产企业的衔接,市场变化可以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从而促使产销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也为未来的生产项目建设反馈市场需求信息,为未来项目的产品销售提前熟悉市场,铺设渠道。
二、销售贸易产业的发展机制和配套条件
销售贸易是市场化的产物,其价值在于市场化,其生命和活力也在于市场化,需要市场化的生存土壤。如果缺乏市场化的环境,包括内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销售贸易也就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发展销售贸易产业需要在管理体制、网络体系、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有相应的配套机制和条件。
1.建设集中统一的销售贸易体系,打造一体化的营销网络,实现销售、贸易、物流一体化发展
实行集中统一销售是国内外能源行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上下游产品不尽相同,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气(LNG)、成品油、化学品等各个大类,但是在管理经验、体制机制、渠道网络、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共性,具备集中统一销售的可行性。要按
照专业化、集中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销售产业的专业化整合力度,对营销网络、渠道、人员队伍、物流设施等资源实施专业化整合,形成“大销售、大贸易、大物流”的一体化格局,打造统一的经营管理平台,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具有销售、贸易、物流、进出口等多种职能,能够有效支撑原油、LNG、成品油、化学品等多种产品的销售贸易体系,对主要产品实行集中统一销售。
建设集中统一的销售贸易体系,一方面有利于从全集团的角度统一规划销售贸易产业,建立更加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和物流网络体系,既避免了重复投资和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也避免了内部交叉经营,同业竞争,有利于稳定目标市场,促进整个集团全产业链更好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金融等平台,更好地实现网络化经营,加强有效的资源配备,成品油、燃料油、沥青、化肥、化学品等不同产品可以整合利用网络、渠道和物流等资源优势,做到资源共享和效用最大化。
2.建设具有鲜明销售贸易特点的企业文化,加强规范化的内控管理,强调创新和执行力
销售贸易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有适应其特点的企业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风险管理文化,强调“风控至上”。销售贸易是市场化的行为,任何市场化的经营都会伴有风险,风险和机会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对于风险,我们应该去管理和控制它们,而不是一味地去消灭它们。因为消灭风险,往往意味着消灭机会。同时销售贸易的环节比较多,而且在很多时候又是业务员个人在操作,接触的都是资金、货物,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容易出问题,而且真出问题必定是大问题。毋庸置疑,风险管理水平是决定销售贸易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方面,是其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先进的销售贸易企业,必须建立独特的风险控制制度,使业务分段操作,各环节有效制衡,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配合以完善的风控管理软件,遵照“可知、可控、可承受”的基本原则,防范、发现、化解重大颠覆性的经营风险。
销售贸易企业还需要强调创新和执行。持续创新是销售贸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客观上,销售贸易业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交易方式、交易工具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而主观上,也是销售贸易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创新要重视观念层面的创新,尊重销售贸易行为的内在规律,以销售贸易的视角去谋划和实施经营管理活动。创新的同时也要强化执行力,对于每个销售贸易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对每项销售贸易业务,都要做到合理分解任务、过程监督检查、严格绩效评价、结果刚性挂钩。同时要保持高度的市场敏锐性,销售贸易所涉及的因素复杂,具有“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显著特点,高敏感和高效率是应对变化、抓住机遇的必备条件。
3.建设专业化的销售贸易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销售贸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销售贸易人才队伍是销售贸易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销售贸易能力的提升,如果没有职业化的销售贸易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打造一支市场化、专业化的销售贸易队伍,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两个方面需要认真考虑:一是为销售贸易人员创造好的业务平台,包括公司资源、资金、渠道、品牌、商誉等等,这对于大型能源集团来说,一般不存在什么问题;二是建立一套符合销售贸易特点、市场化的薪酬福利、激励分配机制,这是市场化的灵魂,也是销售贸易产业能够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什么激励机制如此至关重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销售贸易人才是市场化的人才,优秀的销售贸易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人才市场上是稀缺资源,供求关系这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影响着销售贸易人才市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同时销售贸易业务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业务人员的素质,取决于业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可以说销售贸易队伍的生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因此,必须要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分配上,对于销售贸易人员根据其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效果,拉开差距,奖优罚劣。
激励和分配机制本身无法弥补销售战略上和销售策略上的欠缺,不能说薪酬制度搞好了,销售贸易就一定搞得好,这不一定,但是,反过来一定管用,薪酬制度设计不好,销售贸易就一定搞不好,一旦战略和策略到位,薪酬与激励就成为营销最重要的助推剂。因此,激励和分配机制一定要适应销售贸易产业的特点,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和调动销售贸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符合销售贸易产业特点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符合发展战略的需要,发挥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引导员工将战略要求变为自发、自觉的行为。比如说,要扩大销售规模,就要将激励机制与销售收系起来,要提高销售质量,就要将激励机制与终端客户联系起来,等等。
(2)做到对内对外都具有公平性。所谓对内公平是要考虑销售贸易市场化程度的差别,由于不同品种公司拥有的资源不同,市场化程度也不一致,从两头在外的纯市场化贸易业务,到上游资源稳定的销售业务,经营难度不一样,承担的压力和付出的辛苦都是不同的,要认可这种差异,在激励机制上有所区分,做到对内具有相对公平性。所谓对外公平是要符合市场劳动力价位。销售贸易人才是市场化的人才,有其市场的劳动力价位,薪酬体系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促使销售贸易人才从低收入企业流向高收入企业。激励水平要符合市场的劳动力价位,对外具有竞争力,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3)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奖励和分配要以考核为基础,纯贸易、半贸易半销售、纯销售的激励机制要有所不同,其考核体系相应地也要有所差别,要建立符合不同业务特点的考核体系,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同时要细化核算,将效益、成本细化到人员、业务、品种和合同。另外,从考核对象来说,纯市场化的贸易业务要侧重考核个人,鼓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销售业务则侧重考核团队,引导发挥团队的作用。
关键词:复兴农村手工业;城市机制工业;农村经济;国民经济;新乡村工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0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101-03
20世纪30年代,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中国农村手工业产品滞销,价格逐渐低落,农民收入减少,农村经济衰退。在此背景下,各种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复兴农村手工业”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学界对这一主张缺乏一定研究。为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各位专家。
一、“复兴农村手工业”主张的缘起
所谓农村手工业,简单说,就是指农村中的一切制造工业,例如纺纱、织布、缫丝、榨油、酿酒、制茶、制粉、造纸、织花边……都是我国重要的农村手工业。[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一直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我国生产落后,手工业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占地位更重要。有人估计中国日常生活用品中,手工业产品占75%。在许多农村日用品中除煤油以外,100%是手工业品。如面粉需要12万万包,厂粉占7 600万包,输入400万包,其余4 000万包是磨的;全国植物油类年产2 830万担,其中80%是手工榨制的产品。[2]
农村手工业与城市机制工业比较。在我国各种制造工业中,农村手工业与城市工厂工业各占多少?以棉纺业为例,生产方法有机器和手工两种,动力机多应用于城市纱厂、织布厂,手织机则散布于内地各乡镇,多为农民使用的旧式布机。国内布匹的生产中,据方显庭先生统计,1930年我国棉纱消费总量为960 699 736磅,其中动力织机所消费的占21.54%,而手织机所消费的则占78.46%。[3]由此可见我国手工织布业的产量比机器织布业的产量多。正因为手工业有如此大的作用,以前被忽视的农村手工业,近年来已逐渐被人关注。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曾有提倡作为农业副业的小工业的主张,方显庭在《南开政治经济学报》发表过我国乡村手工业调查与研究的论述,其他刊物也散见学人讨论。而外国学者如唐烈教授(Prof. Tawney)、戴乐仁教授(Prof. Jaylor)、沙尔德爵士(Sir Artbur Salter)等也认为发展乡村手工业适合中国经济。
但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手工业逐渐趋向衰落。那么,手工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外部原因来讲,一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自从后,门户洞开,外国机制品源源流入,中国的手工业随其侵入而逐渐崩溃。以后,各国资本的侵略更是变本加厉,日本有在中国境内从事制造业的权利,其他各国依照最惠国条款规定取得同样权利,从此以后,手工业被摧残无遗。二是社会需要改变。日用品款式日新月异,如以往妇女用的发网现因剪发而不用,又如湖南湘潭一带最流行的木屐,因有廉价托鞋也少有人用。再从内部原因看,一是因为中国手工业品质劣而价高。因洋货侵入,凡手工制品无不成本昂贵,品质不精,致使原有市场被洋货所夺。二是技术不改进。中国手工业技术,仅凭经验,不重科学,大多墨守成规而不精益求精,导致消费者失去信心,固有市场丢失。三是资金缺乏。各地手工业大多为农家副业,资金不充裕,业主平时需要现金购买原料,则向地主商人或典当得来,近年来资金集中都市,农村资金不足,手工业区大多数在农村,农民生计,困苦异常。因此农村手工业每况愈下,雪上加霜。中国多数手工业无不惨遭崩溃厄运。例如手工缫丝业,1895年,中国出口人工缫丝达83 565担,占生丝全部出口量75%,尔后逐年下降,1900年为64%、1910年为54%、1920年为30%、1930年17%,到1931年降为17 300担,仅占13%。又如高阳专织人造丝的提花机,1929年有4 324架,到1930年减为3 089架,1931年2 355架,1932年118架,1933年4月间仅剩209架而已。[4]
二、手工业与农村经济、国民经济的关系
一是手工业与农村经济,手工业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国农民仅靠种地吃饭,很辛苦,如不想办法赚钱,生活是难以改善的,而手工业可弥补农民这一弱点。如云南易村因为人多地少,田地收获不够维持全村人口食用,故不能不在农业之外另谋生产。由于他们每年有四五个月在农业上是完全闲暇,使他们有时间可以从事别的工作。如造土纸和编篾器以维生计。因此时人评论农村手工业。一可利用农家的剩余劳动,二可以调节劳动力的供给及补救正业之损失,三可使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四可因农产物的加工而增大收益,五可免除农民沾染赌博及其他恶习。”[5]农民有了手工业品,可以把它委托合作社卖给国货公司,国货公司也可以把各种国货委托合作社卖给农民,合作社输出农村手工业品,同时收进各地的国货,经济流通,人民逐渐富裕,生活程度可逐渐提高。
二是手工业与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目前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之基本任务应为:(1)在抗敌之前提下完成适应于国防需要的经济建设;(2)稳固并扩充独立的民族经济,建立国家资本主义;(3)改善人民生活。”[6]我们现在提倡手工业,期望它成为普通人的日用品来抵抗舶来商品,同时要使它成为一件大生产品,对于国民经济大有帮助。手工业在以农立国的国家里占重要地位,在中国对外贸易中,能弥补巨额入超的大部分为手工业产品。如我国农村手工业品,其中丝茶二项为我国二大宗出口品。油类中桐油为近年来中国出口最旺盛的商品,1935年桐油占出口货第一位,生丝占第二位,茶叶占第五位。除此之外,其他农村手工制品如抽纱品挑花品、草帽缏及草帽、绸缎及茧绸、地席等也是我国大宗出口货,每年输出价值自500万元~2 000万元不等。1934年各项农村手工业品出口价值1.495 5万余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27.94%。1935年有1.613 1万余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28.18%。换句话,即我国出口货品中至少有1/4以上是农村手工业产品。
农村手工业品出口价值与我国机制工业品出口价值来比较。据统计,1934年我国主要机制品出口价值(包括丝茶、面粉、纸烟、味精粉、针织品、棉纱、棉布、丝织品、玻璃、化妆品、电泡等共26项)共计为6 818.9万元,仅相当于同年农村手工业品出口值45%。1935年各项机制品出口价值为5 952.9万元,仅及同年农村手工业品出口价值36%。由此可见农村手工业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远超过机制工业出品。不仅在我国出口价值总额中农村手工业品占重要地位,就是在我国对各国出口贸易额中农村手工业品也都占重要份额,通常在1/4、1/3或1/2。[7]我们甚至可以说农村手工业的兴衰就可以决定我国对各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与衰落。
三、复兴农村手工业的途径
“复兴手工业”主张论者剖析了手工业的现状与农村经济、国民经济的关系,思考复兴农村手工业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应改变国人对手工业的观念和态度。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以现有的人力财力兴办机械工业,范围局限于都市,不能普及农村,手工业恰可补其不足;手工艺品为地方特色工艺,往往比机制品精巧,且就地取材,原料不需转运,人工不需集中。
第二,发展中国手工业需做好调查、宣传、技术指导、资金贷款、运输销售等方面工作。首先,要把我国的手工业全部、有计划地加以建设,必须先做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次,要把我国农村手工业发展起来,宣传工作最重要。再次是技术指导,技术是促成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最后是资金贷与,这是发展农村手工业的资金条件,只要把农民组织好,是不怕都市金融机关不肯投资的。
第三,要复兴日渐衰落的农村手工业,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改善其组织与技术的新乡村工业制度。合作制度便是各方所提倡的一种,也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制度。建立合作社在组织方面要做好如下工作:(1)由各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先调查本省各地乡村工业种类、当地其他社会的需要程度和存在的必要。(2)在本省各地分别组织中心乡村手工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开展乡工合作。(3)组织系统以村为单位,进一步设立区、县、省联合会。此种组织系统重在业务联络,以同类自成系统。在行政方面:(1)各县乡村手工业合作组织可由现有县农村合作委员兼办,不必另设特种委员会。(2)在省农合会内附设全省乡村手工业合作委员会,负责推进、设计、指导等工作。(3)实业部合作司附设乡村手工业合作委员会。在技术改进方面,设立中央乡村手工业研究所,研究全国各种手工业技术改进。在人才训练方面,招收学员尽量容纳农村学员在中央训练。[8]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组织合作社对复兴农村手工业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合作社的建立已成为当时复兴农村手工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结语
中国以农立国,手工业在农村经济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复兴农村手工业无疑成为当时拯救农村经济、国民经济的一剂良方。农村手工业种类多样,许多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业。如蚕丝业收入已经是江南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些手工业具有所需资金少、技术含量低、易于推广的特点,如草编、纺织等业。当然,农村经济的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复兴农村手工业”主张对解决当今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2][3]侯厚吉.农村手工业与我国对外贸易[J].农行月刊,1936,(6):5.
[4]曾慧琳.发展我国手工业之途径[J].实业部月刊,1937,(6):51.
[5]黄豪.发展我国农村手工业与农村合作运动[J].民族,1937,(7):1205.
[6]慕容.在非常时期中提倡手工业的检讨[J].时代动向,1937,(15):14.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工匠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首先表现在其创新主体的有限性上。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主要是由一批富有经验的、心灵手巧的人掌握的,而这一批人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充当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这一批人指的就是工匠。工匠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而产生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造就了古代技术发明的主体——工匠。
在古代社会,工匠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承担着技术发明、创新和推广的重要职责,成为古代手工业技术发展的基本力量。古代重要的技术创新,如青铜器、铁器等生产工具的制造和改进,制陶、制酒、榨油、造纸、印刷等工艺的完善,建筑的进步及其材料的改进,交通工具的制作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进,等等,都是工匠们经验的结晶。印刷术的创新——活字印刷术,就是由工匠毕昇发明的。工匠们不仅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的构思、制作、商品化的全过程,而且不少工匠有了品牌意识,很注重广告效应,这一些都处处体现着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技术主体作用。
古人认为,技术即工匠的技艺、技能和方法,它们的产生是靠人类自己。能工巧匠在这一时期是受劳动人民尊重的,所谓“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也反映了工匠的地位。然而由于剥削阶级鄙视体力劳动,在对待工匠的态度上便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工匠基本上属于体力劳动者,因而受到他们的歧视,“他们的社会地位前后并不完全一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百工并非‘良民’”[1]。尤其是在中唐以前,“工匠的地位较一般个体小生产者要低”[2],在大多数时期,统治者只有出于军事征战、阶级私欲的需要时,才招募天下“百工”为自己服务。
从数量上看,古代工匠们的技术创新也许比工业革命时还要多,但个体工匠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工匠们“基本上处在先制作、实践,然后再去理解的阶段,他们用‘试试看’的办法”[3]。工匠们一般没有文化,更是缺少现在的科学理论,他们的技术主要来自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古代浇铸青铜器的火候(温度)至为关键,决定着铸造的成功与否。我们现在可知,青铜(如铜、锡、锌各占88%、10%、2%)的浇注需要在1200摄氏度左右,可用光学高温计来测量。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没有任何的仪器,只能靠有经验凭肉眼观察融化合金的颜色来判断,这一合适温度就是“炉火纯青”。这种技术知识无法准确表达,属于难言知识,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以上所讲的工匠的几个特点,包括其灵活性、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其知识的不可传递性都多多少少了造成了,也体现了其所创造的手工业技术并非是大众的、普遍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的。
二、工匠技术的传承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这一特点最重要的表现便是在技术传承方面。不论是在任何时代或是任何行业,技术的获得和传承都是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在信息相对闭塞的传统社会,一项比较复杂的工艺往往需要若干年乃至若干代的摸索和积累才能获得,因此其成本是非常高的。尽管“不耻相师”是我国历史上工匠的一个优良传统,但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我国历史上工匠的生产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城乡各种手工业者通常是父子相承,职业世袭”[1],民间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防止技术外传是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
个体工匠,尤其是身怀绝技的工匠,为了世守家业,也为了保持比较长的竞争优势,往往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在本家庭成员内部传授,尽量不公开工艺秘方。“中国古时有许多家庭手工业,往往保守秘密,不使外人知道制造方法;有时世代相传,延长到几百年,例如:‘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事其业。……政和后,诸葛氏之名于是顿息焉。……流传将七百年’。(《铁围山丛谈》卷六)”[4]另唐代还有书中讲到:“《广异记》载青州北海人李清‘世传染业’,‘富于财,素为州里之豪氓,子孙及内外姻族近百数家’(《太平广记》卷36《李清》),这是世袭染家。”[1]“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5]像这样的记载,在史书上可谓数不胜数。上面所引的几则史料显示出,个体工匠为了使若干年乃至若干代积累起来的一技之长,成为自己在社会中竞争立足的本钱,是不会轻易地对外泄漏家技的。技艺不仅不传外,而且不传女,以防女儿出嫁后带至夫家,如果女儿掌握了技术诀窍,那就不准其出嫁。唐代元稹《织妇词》中有“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东家白头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6],说的就是为了不泄露“挑纹”绝活,竟然发生了使两个女儿终老于家不得嫁人的悲剧。这样的传承制度就往往使个体工匠尤其身怀精湛技艺的工匠家庭的婚姻,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配偶的余地比较小,严重影响了这类工匠家庭人口的再生产,长此以往必然会使这样的手工业家庭出现萎缩。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技术在家族内部的传承,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技术的传播,造成了手工业技术传播的封闭性。我国历史上一些手工业技术的失传,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失传一般由两种情况所致,其一是工匠还没有来得及传授技术便因身体等变故而使技术中断;其二是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超的技术对于未成年的女子是保密的,主要害怕一旦女子外嫁后技术会外传,从而对本家庭造成一定的竞争,有的工匠家因没有符合传授家传技术的男性人选而导致技术失传。
除家庭式的“父兄之教”和“子弟之学”外,古代宫廷、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的学徒制也是重要的技术传授和训练方式。古代统治者为满足军事征战或享乐私欲,常常要征召天下百工,由官府直接差遣,使唤。这些工匠在宫廷、官府手工业作坊里制作各种用品,在建筑工地上修筑各种工程。新招来的工匠和学徒都要进行训练,由官府指派技术高超的艺人传授技术,提高技能。到唐代,这种技术训练方式趋于完善,出现了“技工学校”。唐朝的官府手工业场集中学徒工,让知名匠师传授技术。视工种不同,培训时间不等,每季由官府考试一次,年终大考一次。学徒制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工匠,但是师傅传授给徒弟的多是一般技术,而技术诀窍即技术的关键部分、核心内容则轻易不外传。因此也造成了技术传播的封闭性。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不管是家庭手工业还是官府手工业,手工业技术的传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主要方面上构成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三、手工业行会对技术传播的影响
“行会”的起源也许很早,不过我们还不能寻得足够的资料,来说明最早的行会制度。但是至少在隋唐时期,手工业与商业的行会已经存在,而且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行”的名称见于隋代,“唐韦述《两京新记》云:‘东都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四面各开三门,邸凡三百一十二区,资货一百行。’”“唐代的工商业越发复杂化,同时在分工上亦更为精密化,所以由隋代洛阳各市的‘六十六行’、‘一百行’、‘一百二十行’、一跃而变为‘二百二十行’。”[7]“‘行’在宋代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在各个地方都有设置,种类也日趋复杂化。”[7]到了明清时期,各个地区的手工业行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据调查,明清时期的苏州手工商业行会大约在一百六十个左右,见于碑刻资料的有九十多个”[8]。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自隋唐以来,行会一直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存在于手工业的发展之中。那么行会是怎样进行组织和运作的呢?行会设有行头行首,有记载说:“诸行设行头、行首,至迟在唐高宗永徽年间业已存在。”[1]“行会内部保持着尊卑长幼的师徒关系,存在行东、行会师傅、帮工以至学徒一类的阶梯。”[1]行会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徒制进行的。按照行会制度,想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必须加入某一行会,先充当学徒。学徒期满后,才能出师。由学徒到出师的过程也就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一般是由行会主持,制定师徒合同,规定职业技术要求。一般合同规定,师傅应训练学徒掌握某种职业技术要求,徒弟应遵从师傅的指教,保守本行业的机密,恪守行会的道德规范,等等。学徒期满,由师傅发给证书,可以自由寻找工作。优异者也可成为师傅,有权开设作坊,经营某些手工业和培养学徒。
行会是为了消除行业内部的竞争,保护本行业的发展,以及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而建立的。行会对于技术严格控制,为了保持自身的垄断地位和竞争力,行会往往强制本行业的匠师入会,把行业技术控制在自己手里。因此,行会内部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是禁止外传的,为了防止技术外传,“各行有各行的隐语,非外间人所能知晓”[7]。这无疑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广泛传播,使手工业技术成为行会所独有的垄断品。另外,“行会为免除自由竞争,对于本行的工商业有一致的限定,凡物品的质料、格式都有公共的规定。违背这种规定的同业者是受不到行会保护的”[7]。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创新。行会制度的建立,在初期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与进步作用,保护了城市手工业的存在与发展。但行会手工业是小生产,在严格的章程限制下只能墨守成规,生产的技术分工难以发展,逐渐成为技术进步的阻力和生产发展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手工业技术创造主题自身的封闭性;手工业技术传承的封闭性,以及行会这一手工业组织对技术传播的限制。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作为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所表现出的特征之一,其表现远不止此,在此我仅就所了解的有限史料作了初步的分析,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宁可.中国经济通史(隋唐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王秦俊.技术主体的历史变迁.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
[4]童书页.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局出版,2005.
[5]老学庵笔记,VOL6.
[6]元稹集,VOL23.
[7]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8]段本洛,张圻福.苏州手工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