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等教育的特点

初等教育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等教育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等教育的特点

初等教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2.职业教育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4.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5.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6.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7.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8.抗战前上海初等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9.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政策研究 

10.土耳其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评析 

11.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12.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初探 

13.西部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学龄人口变动视角中的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5.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 

16.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探究 

17.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研究 

18.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9.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构建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原则与途径 

21.新世纪我国本科学历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22.谈初等教育专业的语文课探究式教学 

23.印度农村初等教育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启示 

24.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调查与思考 

25.论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数学教育改革 

26.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探究 

27.初等教育教师脑科学素养状况与对策 

28.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 

29.通过双轨制探究高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0.民国时期山西省初等教育实施效果与对外影响 

31.以科研为先导 推进教育现代化——关于我区初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研究 

32.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三笔字训练思考与实践 

33.论平等视野下的流动儿童初等教育权保护 

34.从国际公约看我国贫困地区女童初等教育巩固率 

35.谈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36.初等教育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7.中印初等教育比较:社会背景因素分析 

38.试析俄罗斯初等教育向四年制过渡的必然性 

39.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取向探析 

40.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研究及应对策略 

4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信息科学素养的培养——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例 

42.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43.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述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44.民国时期乡村初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探析 

45.浅谈我国初等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4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 

47.初等教育有偿家教问题调查研究及对策——来自杭州的证据 

48.地方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49.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50.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51.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透视及对策构想——基于福建省三所师范院校的问卷调查 

52.初等教育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及测评研究 

53.初等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改革探析 

54.当前欧、澳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55.论高师院校初等教育系本科专业的发展 

5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57.三年制大专初等教育专业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58.论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59.新疆教育学院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性比较 

60.印度促进初等教育普及化措施述评 

61.美国初等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62.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演变成因  

63.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64.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短缺现状、补充策略及启示 

65.初等教育机会的排斥与流动——内地与香港特区初等教育政策比较 

66.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67.浅论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68.谈初等教育的核心 

69.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 

70.财政分权对我国初等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及原因剖析 

71.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7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以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提升为例 

7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 

74.印度初等教育发展及启示 

75.初等教育专业改革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76.我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 

77.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治理  

78.印度初等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及其启示  

79.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内容体系及训练模式 

80.在落后中变革——19世纪的英国初等教育 

81.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82.初等教育与质量困境 

8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84.试析美国综合大学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和教学——以波尔大学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85.初等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86.促进初等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 

87.印度的初等教育 

88.关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索 

89.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90.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研究 

91.浅谈舞蹈教学对学前与初等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优

92.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93.初等教育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东部沿海七省市为例 

94.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 

95.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96.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97.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98.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初等教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任何一种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核心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学科做基础。步入大学行列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重大缺陷,即缺乏支撑其自身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这必将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围绕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核心问题、关键所在作一初步思考。

 

一、明确学科建设价值: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重视与加强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在目前的初等教育研究领域,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科建设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学术界也难以听到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声音。这样,明确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就成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必要条件。

 

(一)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角度看,专业是以学科为背景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分类方式,专业建设需要学科建设支撑。但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十年建设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支持,这样,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深层的理论问题。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学复合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分科选修的“2+2”培养模式;二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基点,为21世纪的小学培养高层次优质、合格的科研型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特色鲜明”为培养目标的“分方向”培养模式;四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小学师资”为目标的“2+大文大理”的培养模式。

 

一定意义上讲,这四种培养模式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现实的小学教育需要、办学机构自身的现有优势与经验,相比而言,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审视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达不难发现,定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并不明晰。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是建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建构。不仅如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其他主要方面,如专业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也都需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支持。

 

(二)有助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是由中等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升格与师范大学合并形成的,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大学的转化,但在文化层面上还主要为中师文化,如教师注重教学技法、教学操作,缺乏学术意识、科研意识与能力,学术氛围淡薄,等等。这种状况难以胜任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因而必须要进行文化的改造,使之大学化。

 

初等教育学院文化的大学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有效的措施与长期的努力。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中师文化的精髓,又要突破中师文化的限制,其重点是培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而学科建设恰恰是大学文化精神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因而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将促进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三)有利于推动初等教育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学并不是教育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那么初等教育学科能否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呢?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性论证。如谢维和教授从学科涵义的角度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

 

他认为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内部具有一整套概念、范畴、原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学科;另一类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领域作为其学科基础,不同类型的知识运用于该领域,并形成稳定的联系,具有其核心价值、核心信念、核心理论的学科,如环境、教育、生命、海洋等学科。从这个意义上看,初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学者从历史、现实和学科自身发展三方面求证了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

 

初等教育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不仅取决于逻辑的论证,而且还有赖于其自身的建设。由于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十年,这期间集中探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地集中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有关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却屈指可数。因此,要通过重视与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其独立为二级学科的进程。

 

二、建立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

 

建立初等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所在。其中,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着力研究这些基本问题。

 

(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建立的标志之一。初等教育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小学教育是对小学儿童简单的读写算基本技能、生活经验和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小学教育的特性主要在于“奠基性”与“方向性”,即为人的发展奠基,为人的发展确定方向。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指出的,小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进行的非定向、非专门的教育,是为社会所有行业培养人才打基础。它的知识、技能不是为了选拔、升学、择业,而是尽可能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谢维和教授认为,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让孩子转变,从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转

 

变成成熟的人,适应社会的人;二是把握好转变的方向。在中学、大学阶段,方向性体现在转变过程,而小学阶段的转变性体现在方向性上。可见,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

 

小学儿童与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小学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小学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小学教育要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并实施他们可接受的教育,确保他们成长的方向性,这是小学教育的特性所在,应建立与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理论。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主体,是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直接影响者。

 

一定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性。小学教育是不同于中学分科教育的综合教育,小学教师专业特性也就体现为综合性,因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以综合为主,并有侧重。从现实情况看,制约小学教育的关键不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是他们的文化修养与观念,所以培养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顾明远教授认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

 

(二)研究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对学科本质属性及功能分类的界定,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学科体系的结构、层次和构建学科体系的方法,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它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理论上讲,一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定位。

 

所谓纵向定位是指将这门学科作为其上位学科的分支之一所具有的性质;横向定位是指在本门学科的学科群中所处的位置。据此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定位。初等教育学既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从现实的角度看,初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初等教育学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和遗产。从教育史上看,近代以来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学家大都始于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教育学理论。顾明远教授认为,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初等教育学科大部分基础理论来自于教育学,但还必须要认清小学生的特点。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要依据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来探索自身的规律。

 

朱小蔓教授指出,小学教育是以问题为本,以工作对象为基础,回到问题的整合性去解决问题。因此,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探索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学科独立、成熟的重要标志。学科体系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高等教育学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如此。其中,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基础理论研究是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初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建立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三个立足点,一是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科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都应建立在此基础上;二是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建立学生理论;三是养成教育理论,小学阶段主要把握儿童转变的方向性,把转变体现在德育、养成教育中。这三点构成整个初等教育学科的支撑与核心理论、核心信念、核心价值观念,要在这三个基础上整合建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

 

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或学科群的确立,借助教育学学科体系或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小学教育的自身性质而言,主要内容有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社会学、小学德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学、小学艺术教育学、小学管理学,等等。

 

构建初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视角可以是多方位的,其中,立足小学教育自身发展逻辑,直面小学教育实践是两个基本方面。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克服简单移植普通教育学的框架、模式或其他学科结构体系而缺乏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思路与做法,而应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边界等,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独特学科体系。

 

小学教育实践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源泉之一。目前小学教育实践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境与挑战,这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当代研究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所以回到小学教育实践中,了解当代小学,直面小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以“问题研究”为一个主要向度,研究现实的小学,总结、提炼小学教育的经验,注重揭示小学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是构建初等教育自身独特学科体系的主要途径。

 

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关键所在。目前,从我国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教师总体情况看,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弱,这反映了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比较薄弱,也是制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就成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增强学科意识

 

对学科建设,学术界有着多维度、多层面的理解。从学位点建设角度看,主要指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简言之,学科建设涉及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队伍的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是其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

 

但目前,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比较薄弱。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历史很短,自1997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至今,仅仅十年的历史;二是作为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由中师等一些专科院校升格而形成,虽然在形式上成为了大学的一员,但在实质上还没有完成大学化。三是到目前为止,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缺乏学科意识,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则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因此,初等教育学界应加大学科建设的宣传力度,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与价值,营造学科建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

 

(二)造就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组织者和“领跑者”,选择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又要重视自身的培养。目前而言,还需要吸引有志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教育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人员投入进来,同时在初等教育科学建设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其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

 

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组建学术梯队时,需要考虑梯队成员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使之更为合理;需要整合院内外、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力量。

 

(三)以科研带动,以学位点为平台

 

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需要以科研来带动。相比而言,初等教育学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比较强。教师比较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教案的写作与规范,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等,这些是中师的良好传统,需要发扬。但作为师范大学的成员,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能力则必须加强。一定意义上讲,将小学教师的学历培养由中师提升为大学,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培养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需要通过真实的科研过程才能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为此,初等教育学院应制定一系列向科研倾斜的政策,鼓励、支持教师申请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产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创设一系列的有效方式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其中初等教育学位点的创建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既可以为本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又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初等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问世。通过学位点的建设,强化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凝练学科方向,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四)借力而行,加强横向合作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多种学科建设的经验。无论是已经成熟的学科,抑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还是正在起步的学科等,其中,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最为值得借鉴。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得要领的。当然,学科借鉴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移植或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借鉴也不能代替自身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通力合作。虽然已有学者呼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但“孤掌难鸣”。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赢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需要聘请教育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为顾问,建立兼职专家库,不定期地开展专家咨询、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依托现有的小学教师委员会等学会,将初等教育学界组织起来,制定初等教育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提供条件;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应持续下去,推动全国性的初等教育学科建设。

初等教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内涵和特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就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而言,直接面向基础教育的小学层面,主要在课程目标、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和特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括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也涵盖了深厚的人文教育,充分体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可见,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现代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面向基础教育、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

(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相互协调是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一方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体现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的,体现的是科学教育,实质是成才教育。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主要注重促进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和人性教育,在根本上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实质就是成人教育。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体现了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关系。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即具有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科学取向。人文教育则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三)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中融合人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长期以来在教育观念上忽视了人文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尊重学生,但都忽视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如: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潜能,在教学中过于忽略了自我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得不到尊重。此外,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互助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分组活动的时间较少,而实际上互助学习能给予学生在尊重别人、宽容他人、与人交流、配合及自信等诸多方面的锻炼,互助、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2.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中缺乏人文理念。概括而言,目前我国的初等教育教师的培养中,忽视人文理念的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陶冶,缺乏文化熏陶,造成了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理念及师范教育理念,过于注重某一领域的专研忽略了其他知识,导致学生学术视野狭隘学术起点过低;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及大学阶段过重的专业课程学习负担影响下,学生对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这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理论脱离了教学实践。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课程文化建设上着手,从根本上转变课程文化观念,调整教育理念,选择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加强人文教育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注重专业技能忽略人文教育。我国关于初等教育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从50年代起,一直沿用旧的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在课程文化观上强调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门性、对口性。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为单一化、缺少灵活性等。期间虽经历了一些改革尝试,但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大多数学生在中学的精力主要用于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应对各种考试,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而当前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主要是数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专业性课程,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较少,在如何引导学生在课余参加人文讲座、文化活动或者有计划地选读一些人文方面的典籍等方面没有合理计划,也造成初等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薄弱。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课堂中有许多教师自身就不关注教育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完全是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习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把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科当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了哪些知识,而在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多数老师在平常教学中还只能是一如既往地“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呆板的知识”,多数教师仍然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关注的不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而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忽略了。

初等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围绕核心人文理念,注重人文精神传播知识是无限的,但是受教育者受教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中应该注意避免旧有的知识导向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对专业术语的推介以及知识识记的考察,而忽略了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传播人文理念,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相冲突时,应当取“解惑”而弃“句读”。因此,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核心人文理念进行调整,改变原有的“知识本位”模式,在“能力本位”模式的基础上,实行“人格本位”模式的转变。具体目标是: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艺术素质,又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多媒体开发制作与网络应用能力以及现代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的初等教育教师或管理人员。

(二)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课程结构改革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2)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4>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2.课程结构的设置改革。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应改变以往重文轻理的偏向,注重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体现文理平衡。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不同于普通的文科学生,因而我们不主张把通常的文科教材删减、压缩一下就作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人文社科课程的关注主要不是表现在对学术流派、人文课题等的研讨上,更重要的在于从人文教育中获得对于生活、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深刻启示,进而成为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在具体课程的选取上可以参考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安排,注重课程安排的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和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循序渐进中走向规范和深入。

(三)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倡导学生实现从能力到奉献精神的跨越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全面、优秀的小学教师。因此,专业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渗透人文教育,通过课程目标、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来拓宽学生的视野,用他们所学知识去发现规律,形成价值观,热爱教师这份神圣职业。具体来说:1.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倡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奉献等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专业课程的内容整合,注重从教师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和渗透人文教育;2.应改革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人文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必须避免人文教育中的压抑人性因素的灌输性、说教性和训导性等呆滞的教学方法,而大力开展综合教学方法如运用实验法、调查法、行为引导法和探究法等。具体来说,一是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如多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等教育方式的教学;二是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三是正确引导学生课外人文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开设人文主题讲座,邀请各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讲学、互动,以培养学生人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总之,应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氛围,让他们在4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有敬业、奉献的精神;看待问题的视觉不仅着眼国内,还能放眼全球;在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地球以及自行检验自己在伦理道德上的选择,所形成自己的信念等观点上有着清晰的认识。

初等教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适应性教育;因材施教;适应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5-0310-05

1引言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教育是一项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受教育者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个体倾向,教育不能够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增强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是小学未来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适应性”一词最初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生物体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适应性运用于教育学领域是指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或学校)根据未来的需求,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需要。“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个性化教育”,是“人本教育”,其思想核心主要体现为: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或学习行为,从教育学来说,就是要求教育行为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点、特长、爱好等来因材施教,适应性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或学习动机(需求)的产生,内容的选择、行为的实施每个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刚要,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概念

2.1适应性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教育的适应性呢?在回答教育适应性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究竟是满足于谁服务于谁。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持的观点也不一样。综合起来可以分为3种。

(1)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首先要服从于人,教育的目的要根据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强调了人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却轻视了其他的教育因素。

(2)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而不应该从个人本位出发。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没有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常常造成对人的发展的束缚和压抑。

(3)个人与社会结合论。即教育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這种观点把教育中的人和社会都考虑到了,结合了二者的积极因素。

笔者认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论相结合的教育观,更为科学、合理。教育的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根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教育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两大要素人和社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教育是对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过程,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

适应性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的特点实施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代表思想,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基础,是适应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个体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证,教育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去实施教育。

适应性教育理论把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子系统。教育适应性自产生之时起,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一直起着重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的适应性教育,主要是指以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适应性的原理来构建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实践教学。具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指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方针、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教育教学方式必须符合教育对象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自身并向前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适应性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上,就是音乐教育专业要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目标,适应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天性,做到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只注重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适应,而忽略教育对教育者适应的问题,“尊重人的天性,因材施教”,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实施“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2.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永恒的追求。

正如教育适应论认为:人类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适应性使然,适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的适应包括作为对生存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维持性适应”,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动态性适应”,作为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修正的适应“改造性适应”,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前瞻性适应”。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同样也要遵循着教育适应性的原理,积极的适应一切变化和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飞速更新,随之而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的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当今小学倡导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倡导“1+X”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以前那种仅仅是为了培养“教书匠”“孩子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今的社会相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教师。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成效都不大,笔者认为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目前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使自身更加完善,而最终适应外界的改变。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解决“需要”与“适应”之间的关系,使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更好的适应由于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脚步,“适应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从学生的个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但是由于性格、爱好、家庭环境等特点和情况的不同,他们的音乐能力发展是具有差异的。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找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适应性教学手段、方法、策略,尊重音乐教学的规律,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每位师范生提供“适合”的音乐教学,为小学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初等教育专业是基础教育的母机,承担着培养小学全科教育人才的任务,只有在初等教育专业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睫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才能为小学教育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

3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妻公平,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我国的教育太注意统一性,普遍存在忽略差异性的特点,当教育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了”禁锢”,禁锢了学生发宸的自由和成长的可能。初等教育音乐教学中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制内容单一

很长+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技术的训练,忽视了它对于培养具有全面性高素質人才具有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它的美育功能,音乐课程在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这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时间短,课时数不足。

初等教育专业所有音乐课程都在一年之内完成,科学方向、数学等方向的音乐课程只开设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只有简单的“歌唱”,对小学教学需要的“歌曲演唱”、“合唱指挥”、“班级文艺活动编排”等课程无法开设,这就严重影响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艺术基本技能,更不用说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意识了,每周几课时的音乐教学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教学效果及学生今后的任职需要。

3.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努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是教和学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和任务完成,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音乐教育方式有其特殊性,要根据每个学习个体的音乐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学习条件不同等,它的教学教学方式要产生变化,或是针对每个个体的教学方式不同。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有教学方法以点盖面,以集体课的形式为主,采用统一授课,集体练习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形式学生进行个别练习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了。在对待不向艺术基础学生进行的教学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初等教育专业主要是面向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招生,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城乡、地域上的差别等都照成了学生艺术基础的差异;更不用说学生中还有一些是来自高考的艺术特长生,艺术类的一些课程早在高中备考时就已经学过,相对于其他高中升人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优势,然而,在音乐集体课程的组织教学,教师也很少能顾及、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同一内容的学习中,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就歌唱课程而言,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教材和要求,学习之初要求的是气息流畅、支撑好,接下去是咬字准确、发声优美,再接下来是速度、强弱、感情、流畅度等。由于每个学生的模仿能力,领悟能力,练习强度不同,所体现出的问题就不同,学习进度不同,那么教师就不能以点盖面,学。以集体课形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内容单一、枯燥、学兴趣降低,学习进步不大,最终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踌躇不前。

3.3教育评价单一

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指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粗略地加以区分,就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如果按劳教育层次加以区分以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职业技术教育评价及成人教育评价等方面。按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类,可以分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评价存在比较单一的问题。

3.3.1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初等教育音乐艺术课程的评价的主体只是教师,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的自我参与,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2课程评价内容单一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所学的艺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没有把这门艺术课程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给学生带来了审美体验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3.3.3课程评价手段单一

初等专业音乐艺术课程评价的手段单一,一般采用的是目标评价模式,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样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单一评价体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当下小学对小学教师音乐素质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己经从纯粹的技能要求提高到艺术修养层面,而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用“适合性“的教育,为小学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适应性教学”探索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要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走适应性教育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适应性“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4.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到音乐教育的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受教育者一学生的发展情况如何,能够反映出教育成功与否。注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把受教育者放在教育的中心,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从这种角度出发,必须把教育的终极关怀定位于人在不断变化的时空秩序中的适应性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家教学评价上,都应该以学自身的情况为依据,以学生未来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为依据、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依据,就当今教育发展趋势而言,学科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音乐教育要必须在教学中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运用音乐的能力与水平。

4.2改革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依照教育学理论,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实施“适应性”教学,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因人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有效的手段为小学教育培养出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小学教师。具体实施方法是:

(1)依据差异化教育理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新生人校的时候,就通过迎新文艺演出、艺术团招募及学生的才艺展示观察学生的各项差异,包括他们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多元化智能水平,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发展。

具体做法是:分层归类、课外提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新生入学的各项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活动等观察学生对声势、动作、嗓音的模仿与探索的情况,初步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各项情况,为之后的分层教学及因材施教打下基础。找到具有较突出音乐表现的同学,将他们吸纳进校艺术团,针对性的为其制定教学与培养方案。

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教学中打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在音乐基础教学的同时,以差异化教学理论为指导,开设以“动”为主的音乐活动课,这样的课程,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完成,但是完成的情况是和每个同学的音乐素养密切相关的,例如根据问候舞《你好,你好!》中,音乐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可以学会舞蹈、歌唱,还能根据需要进行歌唱、动作、甚至是旋律上的创编,这样的课程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和培养每位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2)按照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的目标分类学,思维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知识”是最低水平的思维,是记忆层面的能力,而”综合“是把各种事物用新的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的能力,是思维层次中的较高阶段。六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是教师进行差异教学的基础,在“适应性”教学中,教师将同一知识、技能点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不同难度的挑战。这六层次更是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估的基础。

根据分层教学的理论,采用了班内“分层目标”教学、课堂“分组互动”、课外在线“个别化”学习、课后“差异化”“区别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集中讲述与分组实练习的教学模式,在小组中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对每位小组长提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要求,要求小组长不仅要掌握课堂技能技巧,还要求她能组织自己小组其他同学完成节目的创编与排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小组长以更多的指导与帮助,经过这样的学习与训练,那些学习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学会了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更加在实践中获得了将音乐知识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更強的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加能适应未来小学教学的需求。

在音乐教学中还应用分层的教育理念,采用了“个别化”的学习模式。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课程的丰富,运用网络来实施“个别化”学习成为了可能。网络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成为了单一教学方式的补充。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用技术资源将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分板块制作成教学资源库,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音乐基础、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在线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板块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也可以在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实现个别化学习,得到“适应性”的音乐教育。。

(3)依据“多元化”的理论,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主要做法是: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评价时,改原有教师一人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最后评价的做法,将学生评价引入教学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模式,教师通过学生评价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②评价内容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课堂学习完成情况,还通过对学生在“课前三分钟”等音乐教学活动、各类文艺演出的音乐表演活动,班级文艺活动的参与与编排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多元化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与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③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用观察、谈话、音乐作品与成果分析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将这些考核结果量化作为平时成绩,与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同,形成对学生的音乐技巧与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全面的评价。

4.3培养适应性教学的小学教师

“教育适应性”理论告诉人们,初等教育专业首先是在培养目标上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不论在什么时期,都应该坚定不移地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重点,坚持师范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知识全面、热爱教育事业的新时代的小学教师。

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STEAM教学、“1+x”课程体系等已成为未来小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需要努力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

未来的小学要求教师素质更高、更全面,除了需要承担文化课的授课任务以外,还有很多课外的文艺活动需要教师指导,如舞蹈编排、班级文艺活动指导、器乐配奏、合唱指挥等能力就是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创新素质也是未来是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素质,有很多艺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创新能力,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欣赏、小学音乐游戏,演唱、演奏活动,来挖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涉猎各门学科领域,同时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所擅长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也不是任何学科、任何知识均等的发展,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突出重点,显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小学教师,来充分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

5结语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应该在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对教育的众多问题进行改革,以推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开展“适应性”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只有以小学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充分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具有潜能的个体,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可能性来促使他們发展;充分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的现实,在尊重这个现实的前提下去发现、去引导,从而实现每位学生的适性发展。

初等教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一、前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的优化改革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有它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二、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现状

我系初等教育专业秉承“综合+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实行综合培养,第二学年开始才选择方向学习。目前,初等教育专业分三个方向:中文与社会方向、数学与科学方向、英语方向。学生分方向培养后,选修课主要集中在专业方向上。根据实际情况,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总体分三大类,即通识类选修课程、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和学科类选修课程。

三、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对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选修课程所占比重不高

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针对社会实际和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兴趣爱好,尽可能贴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做到按需培养、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选修课程学时占到了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现在初等教育专业各个方向的选修课程只占到了总学时的10-15%,这就说明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所占比重有待增加。

2.选修课程开设科目偏少,学生选择余地较小

由于选修课程总学时不高,从而导致选修课程科目的偏少,学生选择余地相对就较小。特别是一些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缺失,使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3.选修课程与本专业和行业结合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选修课程的制定和开设,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和毕业学生的就业反馈,反复论证、查漏补缺,形成有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些都是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优化与改革面临解决的迫切问题。

4.选修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弱,在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基地建设等方面有待加强

初等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改革应该体现在教学上,而现在选修课程的实践环节较弱,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实验室和基地建设还没跟上,从而导致选修课程浮光掠影、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的优化改革

1.以专业为基础,专业方向为导向,积极推进选修课程模块化改革

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和从事小学教育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一个从事小学的教师或管理者,然后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细分为从事语文、社会、数学、科学、外语等学科教师的培养。进行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化改革,正是为了适合专业方向培养的要求,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应不同的选修课程模块。学生在选修课程模块里自由选择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完成相应的课时或学分即可。

2.注重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就业实际,进行有效的选修课程优化

初等教育专业从近几年的社会实际情况看,毕业学生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部分学生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班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有甚至离专业和专业方向相对较远的文秘、会计、主持、营销等行业工作。选修课程的优化必须考虑这些实际因素,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要有拓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毕业学生的实际就业作好调整。

3.加大选修课程的实践学时安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选修课程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分配要合理,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课时数量上要加以保障,以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操作上,要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科组进行研讨,充分听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以及各个学科组的建议,另外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在校生的实际情况,并且注重收集毕业生就业单位信息反馈,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对实践教学课时加以保证。

4.加强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

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普遍较为单一,通常教师主导课堂,运用讲授方法把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较少,运用其它的教学方法也相对不足。加强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加入网络、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起来,使学生参与其中,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促进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5.构建选修课程教材的科学配置,进一步推进选修课程教材的优化

教材的选用配置应与专业及专业方向相吻合,构建初等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教材体系,应该详细分析现有的教材情况,理清楚教材的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内容及更新等因素,淘汰一批不符合要求的教材,进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选修课程教材,以及各个专业方向的教材体系,推进选修课程教材的优化改革。

6.加强选修课程师资力量,逐步推进选修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选修课程师资力量的加强应该考虑校内校外。一方面充分考虑校内教师中的合适力量,启用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纲任教,另一方面也注意加强校外的外聘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行业专家的队伍建设。只有师资力量的整合和加强,才能逐步推进选修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7.重视选修课程教学设施设备及教学实验基地的完善,以保障选修课程的顺利开展

选修课程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关系到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实验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有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各个专业方向上的选修课程模块中,与之配套的设施设备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语文、英语方向的语音实验室、数学、科学方向的理化生地实验室,以及专业拓展选修课需要的小学探究实验室、地球空间实验室、航模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

8.稳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进一步加强选修课程考核量化的优化

选修课程的考试方法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外,应该根据各个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考核和考查相结合。对有些实践性强的学科可以用提交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量化考核。对有些强调过程性的学科,可以强化学习过程的量化和考核,从而达到科学考试的优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