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信技术;建筑智能化;应用研究

节能、绿色以及智能化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与趋势,也是当前建筑技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智能化技术在推动建筑由传统的高能耗性向着节能经济型的建筑的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功能,使得其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化。微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技术,凭借其传输较快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成为了智能化的新支柱,促进了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1 微信技术

有人说,微信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其作为极具科技含量的社会科技产品,在信息传播方式上,除了常规智能化系统所具备的文字、图片和语音传输之外,同时还实现了视频同步传播。运用微信,使生活交流变得更为简单、流畅,而且提高了有效交流质量。微信,作为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其技术内涵上已经不局限于社交工具,而且已经转变成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各种信息的传输功能之外,微信还具有远程控制性,因为其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以互联网作为微信移动通讯技术的载体,具有信息传输的优势。从微信技术原理的角度而言,其所运用的是对等的通信模式,而在结构的设计上,则是非对称中心结构。当微信用户在直接通信的时候,由于不存在中心节点的集中控制,这种较强的系统伸缩性,规避了单点故障的形成,因此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能。但是微信也存在着技术上的缺憾,那就是访问结果的无法出现。微信技术所涉及到的通信技术有很多,属于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体,其中P2P即为对等通信模式,但是在系统执行的过程中,其虽然具有动态性和自治性,但是也存在着分散性的特点,因此会出现提出请求,却无法得到任何的消息反馈。微信可以快速发送信息,其功能性类似于腾讯QQ,所不同的是,微信具有同步发送功能。其主要是基于SYNC同步协议所建立起来的。在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传输线会处于MARK状态,随着数据传输的开始,发送发会首先发送同步字符,当发送发和接收方实现同步之后,就可以大块数据地发送。采用同步发送,数据接收方要将所接收到数据转换成为并行格式,为CPU提供读取数据,直到传输完毕。状态同步则使用KEY键即可。

2 微信技术与绿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连接

绿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智能化系统,可以整合建筑系统的各项功能,在信息平台上集成,形成信息汇集。在这种具有综合的一体化系统中,各种资源形成信息共享,并实现了优化管理。在信息集成系统中,通过以太网与控制域系统构成了物联网平台。各个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管道技术被传输到公共的数据库系统中,做好备份,并通过统一管理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报表和决策,在实施有效管理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运用微信与绿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数据连接,可以在微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绿建筑智能化操作、管理和控制。通过这种微信与绿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连接,连接建筑内各监控设备,以实现操作管理。比如,即使是不在家中,也可以使用微信,对房间的环境状况,比如温度、湿度等等进行遥控。这样就确保了建筑物的设备不仅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且还实现了高效率运行,更为节能安全。通常而言,绿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照明系统、电力控制系统、冷热源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系统等等。

同样,微信对室内的家用电器也可以实现遥控的功能。通过微信,可以对电视、空调、照明系统等等进行控制,这就意味着微信技术已经渗入到建筑智能化系统中。但是目前的这种微信控制仅仅停留初级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信将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以更为方便快捷地实现其对建筑系统的控制功能。

此外,微信对于维护建筑安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微信构建技术保障系统,可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其中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周边安防、火灾报警、防盗报警、视频监控系统等等,通过微信技术,可以将安全隐患迅速地反映出来。

3 微信技术在绿色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应用

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是节能减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绿色建筑实现其环境效益的基本保证,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现代绿色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人们对于智能化的适应水平,真正的打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有必要将微信技术引入到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过程中来,促进现代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3.1 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筑基础是对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持,进而使得建筑行业实现节能降耗的基本要求,将建筑过程中的诸如供暖、制冷、通风以及照明等环节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而这不仅需要在选材与建筑技术方面进行研究,还需要在的建筑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智能化系统的控制作用,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3.1.1 在照明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化的照明系统主要依赖于照明的接触器以及传感技术,在建筑物的内部与外部安装一些高效的节能灯具,并且能够实际照明的需要来对照明灯具的高度与数量以及其照明的水平进行合理的配置,使照明系统的存在不仅能够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的基本要求,实现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保护。

微信技术凭借其在信息传输方面快捷性的特征,能够显著的提高建筑内部照明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水平以及照明系统进行自我调节的效率,使得智能化的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周边的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环境,对于照明系统的光度,按照自身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与计算,进而保证自身的工作状态能够满足建筑内部照明的基本要求,避免电能的浪费。

3.1.2 在保暖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的保暖控制系统的关键构件,是能够对亮度产生感应的传感器。系统通过对传感器的控制,来实现对于遮阳电机的控制与操作,进而实现全自动模式下的遮阳系统随着光线的照射角度、光线的强弱以及建筑周边的风力的大小,以及当时的天气状况等自然条件因素不断地对自身的角度与工作状态进行调整,进而使得智能化的保暖系统实现在夏季的遮阳,以及在冬季进行保暖的功能,达到了节省建筑能耗的目的。

微信技术的显著优点便是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以及系统操作的简便性,将其应用到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中去,能够很好的提高智能化系统获得信息的速率以及对于信息进分析处理以及发送下达的水平,进而使得建筑对于保暖系统的基本要求能够准确及时的传达,使得智能化的保暖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对实际情况作出反映根据建筑对于光热的基本需求来调整自身的状态,使得建筑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对于自然光热的利用,减少相应的经济投入的同时,也是实现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3.1.3 在制冷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能耗最大以及对大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智能化系统便是建筑的制冷系统了,即便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物的内部也包括了诸如空调、冷风以及冷冻等智能化的建筑制冷设备,而这些设备与系统的存在难免会产生相应的能耗以及不可避免的污染。为了能够提高智能化系统的水平与工作效率,需要在系统运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其智能化的水平,进而使得系统的能耗能够得到控制,使建筑的能耗能够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的运转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现象。

微信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系统对于室内温度、湿度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传输的速度,也就使系统对于水阀以及空调机组的控制动作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使得系统的的检测技术以及预警系统内能够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并以最高的效率进行运转,使建筑内部的排风系统能够根据系统内的实时数据来对自身的运转效率进行安排与调整,进而使得建筑的内部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得新鲜的空气,同时又不至于增加制冷系统的制冷能耗,实现绿色建筑的环保优势。

3.2 建筑的使用安全方面

绿色建筑的第一要义是节能环保,但是作为一幢合格的现代建筑其基本的性质便是要能够保证自身的使用安全,保证在使用寿命之内不会以为内自身的质量问题后者是建材的选择问题而为使用者带来人身上的伤害,所以微信技术的另一个应用便是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安全性,能够提高建筑自动报警系统的水平。

绿色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的多是烟感或者是温感的探测原理,并且能够在探测与报警的过程中实现对于各种消防设备的监控,进而保证在火灾的预警阶段能够对火灾的情况作出科学准确的怕段,减少火灾当中的误动作。

微信技术凭借其搭建的简便以及系统的微小,使得其在智能化的系统建设中占用的空间比例比较小,也就使得系统不需要对其投入过多的精力,便能够利用其传输信息的便捷性优势实现对于火灾情况的相信了解与精准分析,进而使得建筑内部的消防设备能够处于有序备用的状态,也就保证了建筑在突发火灾的时候能将消防设备有效及时的撤出来,提高对于居住者人身安全的保护水平,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4 结语

微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信息传输方面的优势与特点愈加的突出,也就使得更多的需要提高信息使用效率的行业系统愈加的重视微信技术。智能化的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需要在其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微信技术的优势,进而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原甲,龚敏,王云星.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M].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09).

[2]陈军立.浅谈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实现[M].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

[3]董学靖.浅谈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M].企业导报,2012(04).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模式 生态节能 体系 系统整合设计形成节能体系

针对传统设计模式很难适应生态节能建筑设计要求的现状,五合国际借鉴国外经验,引入了“整合设计”(IDP)理念,即在设计最初方案阶段生态节能的专业人员就开始介入,提出初步的生态节能方案,并在后续的设计中综合建筑、规划景观、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建筑电气与楼宇控制、室内设计等各个专业,通过有机整合和密切协作,综合采用成熟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形成一整套生态节能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筑整体能量平衡系统的设计,设计人员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未来建筑的室内外热工环境、能量平衡进行模拟计算,为下一步各专业的深化设计提供依据。

四方面入手提高住宅舒适度

合适的热工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与光环境是人们对住宅舒适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提高住宅的室内环境舒适度就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室内热环境的改善,主要通过控制空气温度、室内物体表面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流动速度来实现。这不仅需要采用现代构造技术与材料,精心推敲细部构造设计,同时需采用高性能门窗,特别是高性能玻璃产品。

充足的新鲜空气原本是住宅最基本的要求,并不是高舒度指标,但由于城市环境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住宅通风成为居住生活舒适度的标准之一。如何满足健康的新风换气量、过滤风沙尘埃成为住宅通风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噪声的隔绝,需要针对不同噪声特点,采用多种技术构造解决。如可以采用高质量融声墙体系统或建筑构造上设置绝缘层的方法。

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工照明光环境的舒适性、个性化、艺术品位及安全、节能等要求也日益突出。影响光环境的因素不仅是照明强度,还包括日光比例、采光方向、光源显色性、色温以及避免色眩光等。因此提高住宅光环境的舒适性,需要对住宅光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室内舒适环境研究新动态

在全球范围内,住宅产品生态节能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并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工环境(光、声、热、气流等)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居住环境。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致力于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噪声等物理指标。为达到室内一定的供暖和制冷要求,以空气为介质,需将新风量3-4倍的室内空气循环使用,重新加热或制冷并与新风混合再送回室内。不仅导致能耗的增加,同时易产生噪声、风感等不适感觉,也增加了疾病交叉感染的可能。

当前,欧洲新型生态空调系统则采用室内调温与新风系统分离的方式,即楼板辐射与置换式新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最初源于大型办公建筑,而将公建中成熟的技术系统应用于住宅之中,需要解决住宅设计中一些特殊的问题。

舒适节能高新技术体系应用

五合国际在深入研究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结合在中国的实际工程实践,归纳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面十住宅生态舒适节能高新技术系统:

方面

1、护结构系统

2、太阳辐射的控制与改善

3、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6、降低噪声的技术与构造系统

7、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8、提供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系统

十技术系统

1、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

2、热桥阻断构造技术

3、高效保温隔热屋面技术与构造设计

4、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

5、高性能保温隔热玻璃技术与选用

6、高性能遮阳技术系统

7、建筑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8、置换式全新风系统

9、住宅主动通风与“房屋呼吸”技术系统

10、能量活性建筑基础与地源热泵系统

11、高效太阳能利用系统

12、PCM_相位变化蓄热材料技术体系的应用

13、卫生间后排水成套系统

14、隔声降噪,外墙及浮筑楼板技术

15、提高住宅光环境舒适性的技术系统

16、绿色屋面技术系统

17、中水循环及雨水回收再生利用系统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能耗,建筑节能,门窗,幕墙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近年来,绿色节能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建筑的节能设计,首先是门窗幕墙进行节能改造。目前,新型环保节能产品在不断的涌现出来,其中包括有玻璃钢节能门窗、铝合金节能门窗以及铝塑复合门窗等。并且节能型门窗在各地门窗市场中的有效率已经占到了50%,因此大力发展节能门窗幕墙,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极为可观。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绿色门窗幕墙是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1、节能技术在建筑门窗幕墙设计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单位对节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建设单位缺乏绿色节能知识,对玻璃幕墙节能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玻璃幕墙的节能知识知之甚少,哪些由幕墙公司完成,哪些由建筑设计单位完成目前尚无明确界定。建设单位往往在工程已经开工需要预埋时才进行幕墙招标,待招标完成幕墙设计开始介入时,往往主体施工早已开始,由于玻璃幕墙设计滞后造成增加结构梁柱、降低选用产品档次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对门窗幕墙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但是门窗幕墙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含量却不高。我国主要是由建筑单位对绿色节能门窗幕墙进行设计,其中对于其设计的追求标准是不相同的,并且定义非常的模糊,因此也就导致其归属权限不够明确。

1.2 门窗幕墙设计机制落后

目前,门窗幕墙的设计机制还比较落后,从而对其设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玻璃幕墙设计过度依赖于施工单位,设计为施工“让路”已是不争的事实,玻璃幕墙工程的质量安全在目前没有专业幕墙监理的前况下让人堪忧。幕墙招标过程中,残酷的市场竞争与低价的市场取向往往使技术含量最低的玻璃幕墙产品占尽优势,玻璃幕墙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与开发失去了应有的动力。

1.3 门窗幕墙设计缺少对建筑设计的沟通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变化,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对于建筑基本功能的要求,也开始对节能、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等开始进行追求,对于门窗幕墙的设计要求更高。建筑设计由原来的“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要求发展到“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更高级要求,对玻璃幕墙设计的认识发展也应从“制作图设计”“玻璃幕墙结构设计”发展到“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由于目前在进行门窗幕墙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的精魂体现的并不明显,因此也就都导致其设计出来的门窗幕墙,和建筑的设计理念并不相符,因而非常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不协调的感觉。所以说在进行门窗幕墙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和其建筑设计理念相互容易,以能够设计出和建筑的整体设计相符合的门窗幕墙。

2、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2.1 绿色节能的采光通风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门窗幕墙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功能重视程度的提升,呼吸式幕墙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门窗幕墙的不断发展,符合人们采光和通风要求的门窗幕墙也越来越多,就在人们被各种各样门窗幕墙设计挑花了眼的时候,对于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想要更好的对人们的需求进行满足,就要求在进行门窗幕墙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依照日出日落以及阴影、眼光的变化进行。当然在进行这一技术设计的时候,就需要高端的技术以及人才。目前市场上门窗幕墙设计技术,对于这一高端技术是不能够进行完成的。因此随着人们这一需求的不断强烈,市场上出现了双层幕墙设计,这种设计不但可以对人们自然通风要求进行满足,同时还可以对其节能环保要求进行满足,其采用的是多角度遮阳百叶以及双层呼吸式幕墙,可以对室内舒适度进行有效的提高。

2.2 保温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在冬天,人们对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的要求则随之提升。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越来越完善。其保温功能主要是通过窗框的结构设计以及玻璃的这种类型进行实现的,窗框所采用的材质不同,玻璃的组合不同,所取得的保温性能也是不同的。目前常用的窗框材料包括有钢材、松木、铝合金、PVC 以及玻璃钢等,其所采用的玻璃类型为单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以及 Low-E 中空玻璃等。

2.3 遮阳门窗幕墙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节能型遮阳门窗幕墙主要有:遮阳帘、天幕遮阳以及遮阳百叶等。相对来说遮阳系列的门窗幕墙设计种类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却还没有出现一种遮阳门窗幕墙可以对所有的建筑适用。建筑的类型不同,那么所适合的这样系统必定也不相同。因此这就需要对遮阳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其要求的遮阳幕墙。对于门窗幕墙的设计,则需要依照《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对其框热节能和性能进行计算,同时还需要对其具体的角度和位置进行综合考虑,以能够确保设计出来的门窗幕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室内的温差进行调节。不但要提高室内的舒适度,还要对门窗幕墙的能耗进行有效的降低。比如,下面这个建筑图片就充分利用了光照的强弱的遮阳绿色节能技术,实现了遮阳百叶随日照变化的功能。

3、绿色节能玻璃幕墙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玻璃幕墙也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反光系数好并且隔热效果好,中空玻璃就比较有效的解决了保温隔热的问题,使玻璃幕墙的耗能达到最低的限度。之所以说中空玻璃的隔热效能比较好,主要是因为玻璃内部的空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与外界的空气相隔离,不容易产生空气对流,并且空气的导热系数往往比较低,与玻璃相比,仅是玻璃导热系数的二十七分之一,导热能力微乎其微。南方和北方的玻璃幕墙在设计上是不一样的,主要是依据两地的环境来设计的,在南方,中空玻璃一般是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然后再利用中空玻璃的空气层阻挡长波辐射,最终使大量的太阳热量无法进入到室内。然而,在北方,中空玻璃主要是尽量减少对太阳短波辐射的阻挡,从而使更多的太阳热光进入到室内,起到保温的效果。近几年来看,玻璃幕墙的生态保护功能也已经具备了,不仅仅隔热效果好,节省能源,而且现在已经向生态环保这方面发展了。所谓的生态幕墙主要是可以改变生态环境以及色彩的建筑幕墙,它是生态建筑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出发点,使用高超的先进技术作为指导,节约能源以及生态保护的建筑结构。主要是改变了传统的建筑与传统的玻璃幕墙终身不变的色彩以及形态,对现代的建筑以及幕墙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建筑门窗幕墙作为一个耗能比较严重的行业,实现其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也就要求门窗幕墙设计者一定要加大努力,以能够对门窗幕墙节能美观的要求进行满足。我们应尽可能地合理地、绿色环保地利用能源,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应全面实行建筑节能计划,这样不但能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防震;刚度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方案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要设计建筑的重要性、类别、建筑高度和层数,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第二阶段为结构计算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防火参数要计算梁、板的计算跨度、钢筋搭接长度等。第三阶段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根据建筑的结构体系和设计特点确定其结构平面图、屋顶(面)结构图。

2.结构设计的方法

结构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五个方面。结构平面图的绘制、屋顶(面)结构图、大样详图、楼梯和基础建材。结构平面图绘制时要注意一个问题:结构软件建模。因为用结构软件建模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计算。这样可以检验设计的安全性。当建筑地抗震设防裂度为7及以上时,必须要用软件建模 屋顶(面)结构图要注意建筑的类型差别。因为对于建筑的板跨度较大时要用梁板式,而对于板跨度不大时用折板式处理。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大样详图在绘制时一定要确保建筑详图准确无误,并且能在保持建筑外形的情况下使结构受力合理和施工方便;楼梯梯板要注意绕度的控制,楼梁下的净高度要满足建筑的要求,而且为了保证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要注意楼梁的位置。基础建材要注意能够符合建筑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比如混凝土、钢筋等,不能不顾安全偷工减料。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要

按照标准图来做,其基地面积不能重复利用,应注意调整基础宽度。

3.结构设计的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不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公用建筑设施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设计人们心里想要的建筑是设计师最基本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儿更多的人由去城里居住的思想观念向回归自然转变。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讲,在尊重设计地段内土地和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生态型建筑要求。

3.2绿色环保设计原则

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坏都在无时无刻的提醒我们要绿色、低碳。所以在建筑设计时也要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维护当地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条件,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的关系。

3.3刚柔相济原则

由于要保持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所以对于结构的刚度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刚度过大时,其适应能力就变差了,当有强大的破坏力瞬间来袭时,其结构不能释压、传递外力,局部受损后会导致全部毁坏,而刚度过柔的结构容易造成变形太大而使整个建筑倾覆。因此,衡量这个度,是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揣摩的重要因素。

3.4多层设防设计原则

在建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静定结构由于受到地震和风害的影响,整个建筑所有的结构都在抵抗外力的作用,如果局部构件设计时出现缺陷,那么这个瑕疵―旦产生裂缝,就会导致局部受损,进而会使整个建筑损毁。这样的悲剧不论再911事件还是汶川地震时都发生过。因此超静定结构体系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设计时要学会发现结构设计的隐患,对建筑的结构要进行反复推

敲。

3.5圈出节点设计原则

由于结构体系中,各构件交接之处非常多,错综复杂,所以要非常明确每个节点的所在,因为节点也就是结构体系的弱点,对节点的设计一定要严谨,科学。只有这样,在灾难来临时,节点才能合理的传递外力,维持结构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4.建筑结构存在的问匝

4.1抗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汶川地震的发生,又一次为建筑抗震设计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小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基本要求。建筑物是否具有抗震性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者来判断。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利用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增加架构的韧性,不仅能减弱地震产生的能量,还能抵抗强烈地震。因此在设计中,要做到这些基本要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锚固以及强结构底部。但是,不是为了抗震,什么都要变强。结构的刚度要适应地震作用下的动力要求并均匀连续分布。过强必脆,这样反而成为了结构的一个弱点。

4.2防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大型火灾事故,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都非常严重,这些事故责任追究下来必然会存在建筑设计中防火的问题。许多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和规定不熟悉,这就导致一些重点防火的材料在设计时被忽视。

4.3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问题

由于空间的限制,在一些大型的人口密集型城市高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高层建筑的设计和低层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高层建筑,要选用整体性能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允许变形要求以及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对于不同要求和地理位置的建筑其基础形式又不同。根据层数、荷载、结构类型、以及承载力的不同有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和条型交

叉梁基础。

4.4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部分设计师由于种种原因,为了追求更多的空间,会把抗震墙设计的很少,上部切体抗震墙大部分不能与底部的框架梁对不齐,造车结构体系的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计算错误等现象;有些结构设计的强度远低于计算结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5设计深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设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或其他原因设计粗糙,制作图纸“偷工减料”,过于简单,导致施工过程中应有的重要图纸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真正要设计的建筑。

4.6 经济效益结构构件的经济尺寸分析

从结构设计上分析,无论是平面结构系统,还是空间结构系统,每一种结构形式所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它工作时的受力状况。而当结构受力比较合理时,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另一方面也能使所用材料的力学特性和承载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然而,当结构的传力系统基本确定之后、结构形式的受力状况还随着它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变化而变化。即在所确定的结构传力系统中,每一种结构形式只有当它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时,才具有比较合理的工作性能,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如当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在4米以下时,梁跨中弯矩不大,由于这时梁截面主要是由刚度来决定的,因而钢筋混凝士的承载能力只利用了一部分,当梁的跨度超过8米时,由于弯矩和结构自重急剧增加,通常就要改变梁的矩形截面尺寸。显然,在同样的荷载条件下,梁的经济合理眭要取决于它的跨度和截面,即梁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

5 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的投资大,周期长,影响巨大,其工程设计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效益,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也是一个良心工程。从工程的设计出发,设计师要充分的考虑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建筑的安全使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好设计。设计单位内部也要加强管理,杜绝粗糙、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设计出现,确保设计质量,是结构设计工作做到更安全、更合理。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城市新建筑的建设如雨后春般不断的涌现。房屋建筑功能在不断的完善,出现了很多新颖别致的造型,很多方面的原因,总之工程设计慢慢开始变得复杂了起来。相关设计房屋建筑结构的理论开始向着先进水平方面不断的迈进,在实际中不断的应用先进技术,通过实践不断进行加强和完善。一些具有高强度,轻材质,并且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开始出现,并应用到了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使得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开始向着安全、实用、高性价比经济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进行一些探讨。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况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从笼统意义上说,房屋建筑结构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的是房屋的建筑结构,一方面指的是房屋的户型结构。而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在能够保证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发挥的同时保证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建筑物的性价比。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设计人员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着手,需要与业主进行良好的、有效的、及时的沟通,确保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既符合客观方面的需要,也符合主观方面的需求;其次,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有提前量,现代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基础设计的过程中,将重点都放到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以及一些上部结构的构件(例如梁、板、柱、楼梯、雨篷等)方面,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很多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并没有完全的结合实际情况,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遇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

三、房屋下部结构基础设计基本要求

房屋基础结构是房屋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结构设计方法采用概率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房屋下部结构是在满足结构自身重力恒载、人、家具、设备等荷载的竖向静力作用和风压力、地震力的水平荷载的动力作用下,结构应有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房屋静载作用一般由上向下传递,地震作用则是通过基础传给上部结构。为适应上部的机构和下部的地基条件,基础结构是其选择的结构形式,它是建筑物地下的部分。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项全面、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遵循四项基本的原则:整体上抓大放下、设置多道防线、刚柔相济协调、打通重要关节。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结构设计,对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和研究,不断提高设计人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设计的结构在满足建筑物安全的同时,符合实际使用的要求。

四、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形式

1、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形式

一般而言,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基础结构设计形式当中,混凝土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更为常见一些,混凝土刚性基础的抗压性能较好、但是在抗拉性及抗剪性方面的性能就稍微差了一些,比较适用于低层的房屋建筑工程;而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在抗拉性、抗压性、抗弯性及抗剪性方面的性能就比较平均和优秀一些,比较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以及基础埋深较大的房屋建筑工程。

2、独立基础设计形式

独立基础一般分为刚性独立基础和柔性独立基础两种,通常独立基础设计形式别广泛的应用在柱下基础使用当中,以柱荷载偏心距为参考依据,决定基础断面是方形还是矩形。根据科学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工民建工程施工中都采用了独立基础的设计形式,并且取得了十分优异和可喜的成绩,发展前景十分不错。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结构平面图的绘制问题

绘制结构的平面布置设计图时,当建筑所在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时候,根据建筑抗震的设计规范,在符合有关抗震措施要求的前提下,是可以不应用结构软件建模的。因此,就砌体结构来看,可不用在软件中建立模型,直接进行设计即可,但在设计过程中需注意局部受压和整体受压的问题。而当建筑所在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的时候,则必须输入软件建模进行计算。

2、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进行合理设计

在进行验算底框砌体结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当多层结构的刚度是比较均匀的,底部剪力方法才可以应用。当建筑结构的底层框架是带有薄弱层的混合结构时,要考虑到塑性变形的集中影响;

因为底层框架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的按照框架抗震墙的方法来计算,而是应该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来承担全部的剪力,框架则按照刚度的比例承担相应的剪力;

在进行刚度的计算时,框架的刚度不发生折减,抗震墙发生折减,一般折减到弹性刚度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应考虑到因为地震作用而产生的倾覆力矩带来的底层框架中的附加轴力。

3、从抗震要求出发,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一)对于多层的砌体住宅的下部结构,一般优先采用两种结构体系:即横墙承重结构体系和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要均匀对称,沿平面做到尽量对齐,沿竖向做到上下连续;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砼预制挑檐。

(二)对于钢筋砼多、高层结构的住宅的下部结构,力求做到:抗侧力结构(框架和抗震墙等) 应双向布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于来自平行于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能够更好的各自承担;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结构布置一般采用规则结构,对于较复杂的结构,可以设置防震缝。

4、做实基础设计

在设计基础时,应注重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并确保与结构耐久性要求相符。基础配筋必须确保与最小配筋率相关要求相符,条基交接处的钢筋设置必须选用标准图或详图,且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不能重复利用,并注意基础宽度的调整。若局部墙体的局部荷载较大也应就基础宽度进行调整,对于基础图中的构造柱,若定位不明确应进行精准定位。

六、结束语

总之,在房屋建筑方面,基础设计和施工是至关重要的,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同时还要降低工程的造价,只有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和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 曹阳. 大底盘双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建筑施工. 2011(07)

[2] 段亚洲,郎宏伟. 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析[J]. 经营管理者. 2013(07)

[3] 邓志国. 浅谈关于房屋建筑基础的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8)

[4] 俞轩,郭小刚. 考虑上部结构和筏板相互作用时的有限元分析[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