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划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管理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ntered a new period, the situation is auspicious, the city is in a series of fierce soci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system shun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ity and city change process is accelerated and many other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city planning by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City planning is a city in the brain, a successful plan to make the city a rejuvenated vitality, make the city development feel just like a fish in water; and the c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s the guarant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now most city has begun to its a new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c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世界发展的历史几乎就是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在世界以及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城市规划对城市化进程的引导作用是极其显著的。因此可以说,城市规划好比是城市的大脑,一个成功的规划, 能够使城市焕发出强大的青春活力。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这意味着城市管理者不仅需要考虑城市经济总量,还要关注个体收入与财富的分配、所享有的资源情况、就业、保健、医疗和教育等等。当前, 我国城市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重建设、轻管理;城市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许多问题症结所在。俗话说 “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高效能的城市管理可以从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杜绝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吐乱扔等现象,可以从根本上去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
所以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二者只有彼此兼顾,互相促进,城市发展才能步入协调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轨道。
城市规划制定方面
城市规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和管理的依据;是指导城乡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合理安排城市发展目标, 协调各方发展利益,统筹安排各项建设,集约节约利用空间资源,促进城市科学、协调、 合理发展的必要措施。同时城市规划的制定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上需要相互协调,否则用地控制将无所适从。
1、打造个性特色鲜明的城市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规划行政部门通常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但控规中空间形态控制方面的内容,往往易被忽视。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园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来建设特色城市。
2、保护好、利用好城市的历史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骄傲和无价之宝,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对城市发展底蕴的提升、也是重要的历史责任。如纽约曼哈顿、旧金山等城市,其历史街区不仅保护完好,而且不断修缮,以展示昔日的辉煌,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品味等。保护文化和发展经济并不矛盾,文化品牌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重视园林绿化和城市景观的规划
现代化城市的竞争不只是经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竞争、环境的竞争。园林绿化是城市的 “肺” ,通过它进行吐故纳新。保护生态环境是以人为本、亲和自然、恩泽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公园、绿地、开敞空间等的安排和营造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 城市规划、管理方面
1、 完善规划委员会制度,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城乡规划法》 规定: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在规划审批过程中,要坚持法治,防止人治,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而违反规划,切实维护好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2、 严格执行 “一书两证” 制度。
“一书两证” 制度包括用地管理和建设管理,是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手段。
严格按控制性详规进行规划管理、出让国有土地,把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一部分,按规划严格控制用地性质、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指标。限定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及绿化率最小值,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严格控制建筑物退后红线的距离;提出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
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新管理方法。
建成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非机动车等多样化、网络化的交通体系,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可采用一票制、一卡通的方法,以方便市民出行,间接地促进人口集聚,刺激经济增长。
城市规划科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与发展产业的关系
如果脱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财力条件,盲目扩大城镇建设规模或档次,只能制造虚假繁荣,而不能带来产业和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要防止城市骨质酥松症,在实现城市 “长高” 的同时,更要使城市“长强” 。
2、 推动城市规划走向法制化、制度化
目前我国具有基本指导意义的城市规划法律是《城乡规划法》,它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很完善,规建管的关系还需要广泛的磨合个衔接;同时,要完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定符合镇村发展规律、以确实促进城乡统筹的相关法律法规、细则、技术标准等,以切实引导和控制城乡一体化发展。
3、 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能为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规划实施的各个层面提供合理的法律依据及技术指导,是发挥城市规划科学预见、安排和管理城市的土地利用和有效地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促进城市规划科学实施的前提条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应该充分重视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健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高城市规划编制水平,简化规划编制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使城市建设在各个层面都有合法的规划编制成果作为依据。
4、 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执法监督
对规划审批过程及行使权力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任何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都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办事, 避免执法者犯法, 执法不严等现象发生。一是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定期到政府部门检查依法行政情况。 二是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和制约,特别是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要互相监督和审视执法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办理合法手续。三是部门内部自查, 对办结项目的卷宗完整归档, 定期由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对项目的按时办结、依法办理情况进行检查, 查漏补缺, 改进工作。四是充分发挥规划督察员的作用。督察员通过列席地方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会议、查阅审批资料等方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制止违规行为,在维护城市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地方领导遵守规划意识及预防规划腐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5、协调处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者之间关系
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
城市建设是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
城市运行就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市民。城市设施在规划、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方能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专业设计及地方立法行为,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行为,参照GBCP和谐三角模型,我们认为城市运行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围绕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各要素共同作用于城市而产生的所有动态过程,正是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城市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存在较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为之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市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尊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律,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的建设、高效能的管理,一个城市才能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 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良好生存空间。
通过加强规划编制、规范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和实施体制;从而协调好空间形态的集中与分散、空间结构的封闭与开放、空间组织的均质与多样、空间分布的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城市规划管理,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建设趋于平衡才能实现人、城市、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明.政府视角的城市规划[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年
[2] 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发展;建议
土地利用问题一直都是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内各种元素的一种塑造,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的文明环境,这一过程是通过对土地的配置来实现的。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过程都是土地利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城市规划的本质就是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然而我国的城市土地规划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受到传统理念和思想影响较大,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分析,改进调整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贴近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
1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1.1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规范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都属于对空间进行规划的范畴,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内各类用地的布局和组合,注重其功能性。土地利用则侧重如何合理安排现有土地资源,并达到有效利用,节约保护土地资源。它们依据的规范也不一样,虽然在编制和实施时在各自的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要相互协调,相互衔接。但因编制部门不同,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实施任务也都不相同,因此很难实现两种规划的协调统一。
1.2 城市发展在定位上存在不合理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城市建设必然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是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而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这二者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多城市过分注重城市建设,而忽略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忽略城乡流动和人口增长等问题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城市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以人性化规划为理念,以追求和谐作为基本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位城市发展。
1.3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率不高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率体现了城市整体配置水平和城市土地使用水平。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仍表现在加大土地使用面积,扩大城市外延投入来实现,走上“蔓延式”发展误区,大力开发新区、新城、新大学城等,而城市内部却存在许多闲置土地和有较大利用潜力的土地没有开发,因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2 加强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的建议
2.1 以合理用地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以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城市要发展,耕地也要保护。因此要求城市规划要以合理用地作为核心,强调合理用地的重要性,在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需求的同时,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管理、治理,保护,合理引导城市建设和开发,协调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而土地利用也要以城市规划作为依据,按照布局合理,完善功能,提高效能等要求不断强化城市规划的管制与开发指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互相影响。
2.2 加大城市用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包括地上、地面、地下三个方面。城市用地要做到地上、地下统筹规划,近期和长远规划结合,促进城市的持续、长效、健康发展。根据以往一些发达城市的经验,可以在高密度人群城市开发地下土地,如在地下建设地下商场,地铁等,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2.3 注重区域发展观念
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要立足于城市的整体发展,首先从城市区域发展特点出发,依据国家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政策法规,对城市区域发展用地布局、规模、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城市区域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优势及影响因素,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实力,最后根据城市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整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2.4 土地利用与发展要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此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要发挥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研究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要结合宏观区域经济竞争要求,对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未来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新理念。
2.5 优先发展生态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代表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民居住,并不是看一个城市规模大小,建筑高低,更多看的是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否健康。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对城市建设中生态建设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优先考虑生态建设的发展,包括城市的合理容量,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制定一些法律来约束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手段,如:建立建设地区和保护地区的土地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控制环境容量小的城市,发展环境容量大的城市;同时还可以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分为城市化发展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控制地区及非城市化发展地区三种,通过对生态环境限制因素的分析,确定各区局的范围。在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一定要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措施,把土地利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2.6 重视实施策略的可行性研究
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化时,对实施策略不能只限于理论的研究,还要注重可操作性。针对城市发展情况和大型基础设施的调整,根据目前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发展,组织机构,资金筹措等一系列措施,将原来单独的部门计划,编制为一个相互联系配套的组合战略,并从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系统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切实可行。
2.7 把握发展机遇
在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时,一定要抓住时机,利用城市化发展建设和土地利用与发展的时间效率,加快城市土地利用和发展建设的速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建设的质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做出适合城市发展的合理安排。
2.8 建立土地循环利用调控措施
通过土地收购、土地流动、土地储备等各种途径,增大城市土地存量,加强城市土地流动使用权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将闲置的土地调拨给可以利用的企业,也可将部分土地转换成资金,实现国有土地的保值增值,建立可持续化发展的城市。
3 结束语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在结合自己国情的同时也可以吸收借鉴国外一些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成功经验,掌握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情况,调整思路,动态的解决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出现的问题,编制出适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正确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指导规划,既要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淼.浅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
[2]董铭,杨爽.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3]高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考[J].商业时代,2010(24) .
关键词:城市规划;一体化;建设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he city development plan, the city planning integr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is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economy, the city industry, urban traffic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Hope in urban planning integration guiding ideology, China'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为了在城市建设中少走弯路,需要对城市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将城市规划与城市其他方面相结合起来,达到城市规划一体化,将会使得城市规划建设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然后论述了城市规划与经济效益、城市交通以及城市的环境方面的有效结合,提出一些建议和观点。
2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经济效益的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发展也走上了一条市场化道路,与此相联系的是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模式基本形成。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是调控措施的滞后性和市场行为的盲目性加之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不可移动性、不可再生性和用途难以改变性使市场经济不能有效地对土地资源加以配置。这就从客观上需要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先天不足。即: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保证耕地动态均衡的情况下,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从而平衡耕地、建设用地及其他用地的供给总量,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把市场调节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补充,在对城市土地整体规划的框架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经营的市场化,通过“规划+市场”的土地经营理念,激发土地市场的竞争活力,充分发挥城市有限土地的作用。这样,既调控土地资源的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的规划安排与控制以及开发管理,实质上是对土地权利的安排和调控。按城市规划来安排和管理城市用地,一方面可以指导、调节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价格杠杆作用,克服过去无偿使用土地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土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
3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的结合
城市规划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相比,相对来说,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最为紧密,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比如说,交通规划中的道路网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分割,功能区块分割,引导区域发展;同时,路网的规划也影响到市政管线等其他城市规划子系统。就交通规划本身的操作流程中,首先城市规划直接指导交通规划。规划过程中,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发展方向等,规划城市交通发展的策略、对外交通、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停车规划、货运规划、慢行交通、智能交通等等。
交通规划完成之后,就会涉及到土地问题。比如说客运枢纽规划,根据对外进出人群的密集程度分布,交通规划会觉得某块地区比较合适设置对外客运枢纽,但是城市规划上是一块其他的用地,同时周边的配套城市功能可能与在此规划客运枢纽不符合等问题。又比如城市规划中,某块区域是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区域,而道路规划由于过境交通的需求大,规划一条对外快速路,由此对此功能区块分割等问题都需要和城市规划去协调。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根据交通规划的规划,也会相应的对自身土地规划以及其他市政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交通规划,比如用地的布局。
总之,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之间需要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反馈的过程。基本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城市规划先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然后由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再由城市规划调整,再反馈交通规划,如此循环往复,达到一个平衡点。
4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结合
城市规划是每一个城市在某个时期都会做出的城市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它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综合布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此外,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没有共同发展,使得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必须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规划。
另外,基于上述由城市规划造成的环境危机,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提出改善了以往城市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因此,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环境保护规划,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所以,需要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在追求城市的合理规划的同时,保证城市环境的良好。
5总结
城市规划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有一句名言:对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一体化建设在根本上首先是一个综合部署,它需要协调城市的经济、交通以及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同时又需要对城市的用地和建筑给出综合安排。所以它既是宏观的规划,又是微观的实施建设。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建设、管理、发展城市的一个基本的依据,是实现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在新世纪,城市规划需要从各方面得到改善,不仅要提升城市化的水平,更要有城市质量的极大提高,使城市在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更好地适于人们的居住和生活,这就给城市规划提出了历史性的任务。因此,城市规划一体化将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石国彪.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城乡规划[J].中华建设.2008(03).
[2]冀英.浅析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3]王德坤.谈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8(04).
[4]王劲峰,唐灿,杨柳.探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代园林).2010(09).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市政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017-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覆盖范围日益拓展。城市建设成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城市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做好节约型城市下市政规划与设计成为城市规划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1 节约型城市的内涵与指导思想
1.1 节约型城市的内涵
1.1.1 节约型社会的提出
建没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2004年,我国已经开始向“节约型社会”迈进。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从而把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活动推向一个新。
1.1.2 节约型城市的定义
由于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所消耗的资源占全部资源总量相当大的部分。可以说,建没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就是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
资源节约型城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制定各类综合性措施,来有效提高城市的资源节约程度,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所以,对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建设,核心内容在于如何通过最少的资源获得最优的综合效益,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节约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牢固坚持科学发展观,相应国家建设集约型社会的号召,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实际工作中,注重资源节约的理念,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变,围绕着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的内容,注重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手段,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的优化,推动城市居民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意识提升,从而形成有效的城市发展机制,促进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城市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 当前市政规划与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也一直十分重视市政规划与设计工作,从各个方面紧抓工作质量。然而,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市政规划与设计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我国现行的城市环境系统中,水资源相对匮乏,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已经较为严重的影响了各个方面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00 m3,居于全球第125位,水资源形势严峻,此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空间差异大,东南沿海水资源相对密集,而西北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尤其是各个大中型城市,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水的需求量增加,水资源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
其次,随着我国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体中的不断崛起,经济呈现膨胀式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所使用的能耗也不断升高,我国的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导致城市设计日益呈现高能耗、低效率的现状,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不断翻新改造,住宅装修不断的扩大户型、扩大装修规模、存在较为普遍的重复建设现象。
此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资源也日益紧张。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可见,目前城市建设用地中,存在比较粗放的浪费现象。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26.67万 hm2(400万亩),土地未能实现集约化开发,很多地方是开而不发,仅仅注重开发量的积累,土地的利用效果不佳,很多小型乡镇出于政绩考虑,到处进行建设试点,大量浪费了土地资源。
3 节约型城市理念下市政规划与设计的建议
3.1 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经济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再生能源建筑工程应用技术的研发和集成。搞好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工程示范,充分利用太阳能、光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建设消耗最少地球资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尽可能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任何环境因素的作用。频繁拆建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行为,要注重延长建筑物的寿命。要反对“贪大求宽”、“追求第一”的做法,杜绝不切实际的“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节能节地,有益于子孙后代。要改变以灯光耗能为特征的“形象工利”。
3.2 优先发展和利用城市公共交通
石化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大力推广节能型交通,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的潜能,积极开发植物能和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市私家车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使得能源短缺,汽车燃油费用不断升高,所以,应优先发展和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减轻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丰富交通方式,不断节约能源。
3.3 发挥城市土地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
为了应对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应该对城市土地管理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一方面,进行严格的使用审批,从土地供应的源头抓起,提升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效率,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实现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政策,与城市发展的需求想适应,在土地的使用管理中,向城市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相倾斜,并考虑与传统产业和特定产业的和谐统一,推动城市发展。此外,针对城市发展中的工业企业项目,可以建立项目审查制度,对于真正具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用地优惠和鼓励,而审查中达不到投资要求的企业,则按照规定降低厂房用地,对于其它用地相关企业,应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例如,考察其发展与支柱产业的密切程度,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贡献等。对不利于本地区产业升级的项目不予批准。考察项目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情况。二是项目评审机制。要在项目预审的基础上,组织项目评审,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评审专家批准。三是决策机制。要求决策部门按照考察意见、评审结果,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科学决策。强化项目审批后的跟踪管理,严格监督执法。项目实施达不到规定效益的,要追究项目引进者的责任。超过规定时限的必需收回,并按照方针政策,优先分配给急需用地的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跨国大企业、投资强度大)、名(国内外品牌)、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项目。
3.3.1 城乡均衡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乡均衡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协调发展,不可以过度追求片面的城市化,而忽略了城乡均衡发展,进而导致了对耕地乱占乱用的情况,应该进行有效平衡,注重耕地保护,合理利用现有空间。
3.3.2 城市区域优化
在城市的规划中,区域管理至关重要,对城市功能的有效分区有利于衡量土地资源价值,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区域之间功能的细分和资源的协调,并逐步完善土地功能,促进地区发展,能够在尽可能少的占用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发展,带动地区进步。
3.3.3 合理使用公用空间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公用空间占用了很大的面积,包括绿地、公园、广场等在内的公用空间,对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合理利用公用空间,一方面,公用空间应该有利于城市的综合发展,满足城市需要,另一方面,还应该避免公用空间的闲置和浪费,实现真正的开放,起到应有的效果。
3.4 其它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除了上述三点之外,在城市的发展中,还应该注重对其它相关资源的利用,节约的概念应该贯彻到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注重对城市发展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实现集约城市的优化建设,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改善现有的资源紧缺情况。可以通过对城市规划的有效制定,建设节约型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居和创业环境,通过资源的节约与利用,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经济、技术、公共资源、法律、规划与建设等各个方面。
3.5 加大宣传力度
要最终实现节约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的节约意识,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城市的建设也需要居民的支持和响应,各项建设政策能够落到实处,也与居民的节约意识养成息息相关,所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因特网、广播等多种途径,以视频、声音、文本等媒介为载体,帮助市民认清资源紧张的形势,号召城市居民支持城镇化建设,从身边做起,提升节约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在资源使用不断敲响警钟的今天,养成节约的习惯人人有责。资源的节约利用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命题,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城市建设,发展集约型经济,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建设的角度阐释了资源的节约利用,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交流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锋.探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思路[J].中国园艺文摘,2013,(4).
[2] 王雅莉,张明斗.“两型城市”建设的运行框架构建及路径选择[J].江淮论坛,2013,(3).
[3] 王凡.浅谈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J].民营科技,2013,(5).
[4] 谢飞,陈丽珍.浅析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湘潮(下半月刊),2013,(5).
关键词:居住环境;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我国在发展城市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的城市环境的保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汽车数量的增多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和噪声,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严重的污染了水源,这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十分不利,陷入了恶性循环状态。城市规划局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只有在出现环境问题以后再进行治理,此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说在规划初期就注意环境保护,便于以后对环境的治理。
1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主要区域,在城市发展中,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促使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出现之后,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1.1 环保意识不强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层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而忽视了对环境保护的建设,致使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还影响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将环境成本考虑其中,致使城市陷入环境危机中。
1.2 大气污染
在城市的发展中,主要依靠工业建设,工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严重的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和水源。汽车数量的增加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量的汽车尾气以及汽车造成对城市空气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城市发展中,对于市政设施的要求较高,大量的市政施工中,地下施工较多,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了同一地段的频繁开挖,不仅对城市的美化造成了影响,严重的是土建工程的施工产生了大量的尘土,污染了城市的空气。
1.3 水体污染
工业生产的废水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污水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中,对水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并且随着工业建设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这种态势会逐渐的加剧。
1.4 垃圾污染
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形势下,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生活垃圾,对于垃圾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回收率低。这些垃圾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在城市中长期的存在,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
2 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措施
目前,人们慢慢的明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致力于探寻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头戏,它是在总体规划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制定规划体系,借此来达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目标。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即“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针对城市规划中受到的污染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工作:
2.1 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这些前期准备包括:
(1) 用好相关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2)调查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现状,如人口、GNP 等;(3)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监测大气、水体、噪声的实时情况,并做好记录等;(4)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环境规划应该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编制科学的规划体系,用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2.2 大气排放规划,就是在城市大气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并分析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根据即定的环境规划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排放限度,制定科学的排放规划。目前情况下,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大气污染中,落后的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这带来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由此可见,规划的长远有效方式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使燃烧效率提高,尽量使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例如: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采取区域集中供热、改变千家万户的小烟囱的状况,通过遏制污染源和进行创新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有效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加强遏制污染源,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倡公共交通,推广新型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一支笔,建设一张图的原则,各部门在敷设管线时要一次到位,否则不允许破路施工,以避免“天天挖沟”现象发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选择耐污性好的树木品种,有效达到植物净化;
2.3 水污染控制规划是在调查分析水污染现状的前提下,根据受污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限制排放量并计算出排放标准。从国内水污染的情况来看,限制排污量应该从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上着手,实现少废、无废工艺的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水排放量,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最终做到有效保护水资源;
2.4 垃圾本身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处理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尽可能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其次是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再次是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是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对于城市垃圾进行的处理,在选址上要科学合理,由于垃圾的处理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积,需要的防护距离远,并且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有人体不能接受的气味,所以如果离居民区较近的话,会受到强烈的反对。在进行选址的时候,需要城市规划和环卫部门共同完成,统筹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处理。
2.5 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修养,培养人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3 结束语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看重经济上的进步,而更应该关注环境的保护。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于城市美化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因为一个城市的环境不好,将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影响到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所以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宋国君,宋书灵,罗兰,等.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及案例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