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炭经济

煤炭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炭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炭经济

煤炭经济范文第1篇

1.1改革开放以来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煤炭供给问题,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不断改革煤炭工业管理体制和政策,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粗放发展阶段(1978~1997年)。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供需关系紧张,国家实行大中小煤矿并举,国有、集体和个人一齐上的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小煤矿异军突起,到1997年发展到8万多个。国家下放国有煤炭企业部分经营权,支持发展煤矿采掘机械化,实行多层次的煤炭价格政策,从1993年开始逐步放开煤炭价格,调动了国有煤矿增产的积极性。全国原煤产量由1978年61786万t增长到1997年的132525万t。煤炭供应由紧张变为过剩。

(2)艰难转变阶段(1998~2001年)。这个阶段是我国煤炭工业重要的调整期,国有重点煤矿下放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实行了关闭破产、债转股和社会保障纳入地方政府统筹等政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闭各类小煤矿6万多个。逐步扭转了煤炭供应过剩及煤炭产量与价格双降的局面。

(3)初步转变阶段(2002年至今)。这个阶段以大集团、大基地、大煤矿建设为主线,加大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力度,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和循环经济产业。全国煤炭产量由2002年的141531万t增长到2009年的304988万t,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成功实现了我国煤炭工业两个历史性转变,一是煤炭生产结构由中小煤矿为主体转变为现代大型煤矿为主体,二是煤炭行业经济状况由依赖国家优惠政策转变为全国利税大户。这一时期是煤炭工业又快又好发展时期。

1.2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的主要成效

(1)煤炭生产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指导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型煤炭供应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煤炭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09年底,全国120万t以上的大型煤矿434处,核定能力12.63亿t,占总核定能力的50.62%;年产30万t以上的中小煤矿1004处,核定能力4.9亿t,占19.64%。全国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9200多处,产量29.6亿t,占全国煤炭产量的97%。煤炭年产量超过1000万t的煤炭企业45户,产量达到16亿t左右。已建成年产量达到1000万t的煤矿24座,生产能力达到3.3亿t,为世界先进水平。

(2)煤炭市场供给和调控能力有较大提高。2002年至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3亿t,保障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大型煤炭企业的煤炭产量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的煤炭供应体系。煤炭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09年,全国排名前十家煤炭企业原煤产量达到95893万t,占全国原煤产量31.44%。对国内煤炭市场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国内煤炭市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的态势。

(3)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国家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加大了煤矿安全整治力度,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步好转。我国煤矿死亡人数由2002年的6995人减少到2009年的2631人,百万吨死亡率由2002年的4.94下降到2009年的0.892,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由1.257下降到0.374。

(4)煤炭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增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制初步形成。煤矿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增强,在煤炭开采技术、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煤矿信息化技术、煤炭洗选加工和转化技术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取得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先进水平的综采放顶煤、千万吨矿井建设、深厚冲击层建井和大采高600万t/a综采成套设备等技术创新成果。

(5)煤炭经济运行效益稳步提升。扭转了煤炭行业长期亏损局面,逐步补还了煤矿安全生产欠账,加大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提高矿工劳动保障和生活质量水平等社会责任成本。煤炭成本完整化机制已基本形成,煤炭行业利税水平大幅度提高。

1.3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并不尽如人意,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效益的提高仍然依赖煤炭产量增长和价格提升。进入新世纪,在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煤炭产业链经济,大型坑口电站、现代煤化工、煤焦化和煤电铝等产业链经济迅猛发展起来,有些企业还建设了以煤炭产业链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煤炭行业非煤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据对13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调查,煤炭产品销售收入2009年比2006年增长179.4%,非煤产业销售收入2009年比2006年增长368.8%,比煤炭产业增长速度快一倍多。非煤产业链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19.01%提高到2009年的32.39%。但是煤炭产业链和循环经济项目的经济效益却比较差,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对其造成严重冲击,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效益的提高,仍然是主要依赖煤炭产量增长和价格提升。

(2)煤炭资源约束和环境治理问题比较突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尚未建立。我国煤炭消费和生产强度持续增加,2002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量以平均2亿多吨速度增长,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东部地区煤炭开发已达到极限程度,增加煤炭有效供给主要靠晋陕蒙地区,晋陕蒙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量占全国煤炭总增量的80%左右,给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建立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实施情况欠佳,难以形成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全国主要产煤省(市、区)大多都实施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政府与企业对如何实施有较大的争议,尚未形成有效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机制。

(3)支持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力度不够,缺乏明晰的战略导向。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缺乏宏观战略导向,大型煤炭企业为了减少单一产品的经济风险,投入巨资发展与煤炭紧密关联的产业,但没有形成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在相关行业中处于劣势地位。政府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技术改造,把社会责任和经济负担转嫁给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些区域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已成为地方煤炭行业管理的“二政府”。煤炭企业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对国家实施的优惠政策普遍反映“好看不好用”,难以落到实处,不解决实际问题。

2加快煤炭生产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2.1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趋缓,煤炭市场逐步转向供给过剩

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减缓是大势所趋。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内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呈前高后低走势,由前期每年增长6%左右下降到后期每年增长3%以下。到2015年,国内煤炭消费总量预计达到38亿t。“十二五”期间的煤炭供给,由于晋陕蒙地区的煤炭铁路运输制约逐步得到缓解,积蓄的煤炭产能将逐步释放出来;煤炭资源整合与小煤矿改造增加的煤炭产能也将逐步发挥出来;大型煤炭基地和超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主要集中在该地区,西煤东调能力大幅度上升,全国煤炭供给能力呈现出逐步增强走势。煤炭消费与供给走势形成剪刀差,若不转变煤炭发展方式,缩小剪刀差距,将打破我国东部地区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走势,导致国内产煤地区煤炭供给过剩。

2.2煤炭产品要素成本和税负增长压力加大,经济效益滑坡

“十二五”期间,将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形成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消费在“三驾马车”中居首。在煤炭产品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虽然煤炭企业职工薪酬有较大增长,但是大多数企业职工薪酬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职工薪酬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陆续出台资源税改革措施,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研究出台环境税和碳税,加大煤炭开采损坏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力度。煤炭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税收负担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煤炭价格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滑坡。

2.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解决非煤产业的经济效益问题

“十一五”期间,煤炭企业采用新建或兼并重组等形式,加快发展与煤炭紧密关联的产业链经济,非煤产业经济规模迅猛增长,但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除了投资兴办的电力产业经济效益比较好,化工、建材、铝业、机械、物流等非煤产业经济效益都比较差,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大型非煤炭产业项目,“十二五”期间进入还贷高峰期,给煤炭企业带来很大的还贷压力。应把扭转非煤产业项目亏损,提高非煤产业整体效益,作为“十二五”煤炭企业和行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

2.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一五”期间,重点产煤地区大多数都对国有或国有控股大中型煤炭企业实施了联合重组,对小型煤炭企业实施了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跨地区开发煤炭资源的基本格局也已形成。企业实施扩张后要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必须整合企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企业面临的新形势,转变发展战略,创新管理理念,发展核心技术,提高队伍素质,培育企业文化,完善组织治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3.1要科学分析煤炭产业发展形势,大力倡导和树立转变发展方式理念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又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我国政府已经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行动规划,对煤炭工业当前和长远发展影响很大。虽然今后10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会逐步趋缓。总体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将实现由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只有积极倡导和树立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使煤炭行业各个方面、各级领导和主管人员形成广泛的共识,才能推进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一是要着力倡导和树立煤炭科学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考虑煤炭资源、环境容量、开采技术、灾害防治、煤炭运输和市场需求等制约因素,建立煤炭科学产能观念和评价机制,促进煤炭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二是要着力倡导和树立煤炭集约发展观念,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在于尽快从粗放式发展中摆脱出来,逐步走向集约式发展路子,必须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煤炭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三是要着力倡导和树立企业内涵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自主创新、管理创新、职工素质、企业文化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在发展能力。

3.2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新型煤炭供应体系

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的过度依赖问题,必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和发展低碳绿色能源,需要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才能实现这个战略性转变。尽管今后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到本世纪中叶仍将占40%以上,仍改变不了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要把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构建与煤炭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煤炭供应体系,作为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一是要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加快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不具备机械化开采条件的煤矿和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小煤矿要逐步实施关闭,使大型煤矿产能的比重由当前的50%提升到70%以上。二是要加快发展以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形成新型的煤炭储配和流通体系。三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和公平的煤炭市场体系,增加铁路运煤能力,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3.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应着力推进现代产业的发展

煤炭产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目前煤炭生产已处在接近顶峰的发展期,再过10年或更长一些时期,就会总体上进入稳定期。要把探讨煤炭产业演进的方向,引导煤炭产业向现代产业快速发展,作为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主攻方向。对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确定主要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为煤炭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特别是煤炭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性煤炭集团公司,要顺应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在发展方式转变中探索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逐步实现煤炭经济的转型和跨越性发展。

3.4外延发展与内生增长相结合,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

要转变煤炭企业主要依赖投资建设、兼并重组和整合小煤矿等外延发展方式,建立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遏制投资冲动,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兴煤战略,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推进煤炭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升煤炭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二是积极推进管理创新,煤炭企业的管理观念和方法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创新,以管理创新提升企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煤炭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既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又要建立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长效机制,为转变发展方式发挥支撑作用。四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系统推进,逐步完善。要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为目标,对财务、供应、销售、人力资源和设备资金等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和集约经营水平。

煤炭经济范文第2篇

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为国家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就等于占领了市场地位,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煤炭企业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企业合理的规划布局:一方面控制了当前煤炭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又保护了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是确保中国未来20年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资源,其经济价值将在未来稳步提高。兖矿集团顺应当前经济形势,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总体方向把握正确,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明确,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发展模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风险预控等方面都作了周密谋划,总体规划项目前期调研和论证充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该规划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政策和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好规划的调整和优化。兖矿着力做强做大煤炭、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三大主业”,加快建设并形成省内鲁南、邹城、兖州“三个园区”,兖矿本着“资源有偿使用,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大对外开发力度,积极与国内资源大省新疆、陕西、贵州、山西、内蒙古等省联合,共谋发展,取得良好效果。

2.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划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性资源之一,国家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来限制当前煤炭的产量,另一方面也通过一些政策倾斜,鼓励煤炭企业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多元化发展,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煤炭企业能够规避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当前很多煤炭企业所做的非煤产业,多数属于安置型的经营范畴。在煤炭企业竞相崛起的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各个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身上,也践行在他们的实际发展中。兖矿一直把非煤产业作为煤业企业发展战略支柱共同发展,培养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加快煤炭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精简机构,合理配置资源优势,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加快煤矿大型装备制造技术和煤矿现代化建设,提高国产化技术水平,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和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经过几年的投资,兖矿已经形成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设备制造业,与煤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兖矿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结构模式产业发展,有效地解决煤炭企业资源即将枯竭恶性局面;提高煤矸石、矿井水、瓦斯和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更多就业问题,同时提高了产业结构科技含量,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技术水平,随着煤炭企业产业有效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了资源利用,促进了煤炭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3.兖矿抓住煤炭当前发展机遇,加快资源整合的发展规划

兖矿集团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快对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的整合,兖矿集团根据我国煤炭分布情况,很早就实施了资源储备超前策略,兖州煤业利用公司的上市平台,累计5次融资发行股票,实施了10次战略性收购。外部资源开发成效显著,把握国家鼓励煤炭资源重组的发展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在贵州、陕西、新疆、内蒙古鄂尔多斯和澳大利亚取得15个井田、2个矿区探矿权,贵州、鄂尔多斯、新疆等能化公司被确定为资源整合主体。贵州能化公司加强多元化经营、国际化合作,成功引进战略投资,发展前景广阔,新疆能化公司抓住国家支持新疆发展机遇,靠实绩赢得地方支持,“一基地四矿区三园区”加快建设。榆林能化公司甲醇项目获2010年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兖煤澳洲公司突出“走出去”有效发展,在境外树立兖矿品牌形象,为向国际化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兖矿煤炭主业实现产销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产销运行良好,尽管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密不可分,同时也体现了兖矿集团加快煤业建设突出的重要成果。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储备,为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煤炭经济范文第3篇

不一样的金融危机

从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几年(1998~2002),中国煤炭行业确实陷入了困境,那几年中国煤炭行业的日子很难过。但是除了这几年外,历史上中国煤炭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看看解放后中国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都把能源(中国主要是煤炭)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为什么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煤炭行业会陷入困境呢?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使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煤炭)的需求,致使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目前,我们遇到的不是亚洲金融危机,而是美国金融危机,因此,中国现在的处境应该和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因为目前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本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煤炭)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和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类似,因此,未来中国煤炭也有可能陷入困境。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同之处: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资金从亚洲市场抽走,资金外流,造成亚洲经济的衰减。对于亚洲国家来说,他们没有“世界货币”发行权,资金抽走直接导致该地区货币供应紧张,造成该地区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链断裂,后果是直接导致该地区经济的衰减,从而影响需求、影响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能源(煤炭)需求的减少,引起我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而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区别就是———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当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是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大量发行美元,美元就会贬值,就会形成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是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同之处。从这次世界主要央行联手降息和我国推出“两降一免”政策可以看出,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后果是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阻止经济发展速度下滑。

2009年煤价下跌幅度不会大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正在蔓延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煤炭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从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在近一阶段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各占30%左右,而对于中国来说,煤炭却提供了70%左右的能源和60%以上的化工原料。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国家之一,因为中国是石油、天然气及水资源等相对贫乏的国家,煤炭在以后数十年里仍将作为中国比较现实的和不可替代的能源基础。因此,煤炭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同时,国家正准备对能源价格进行改革———市场化。事实上,2008年两次对电价的调整就是能源价格改革的铺垫,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求关系成为煤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电煤合同价格依然较低(与市场价差200元左右),未来与市场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电煤合同价格再涨15%左右是没问题的。中国煤炭市场化促使煤价上涨。2007年,国家彻底取消延续了50多年的由政府组织产运需企业召开订货会的做法,由供需双方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的机制。虽然在2008年国家还两次对煤炭价格进行限制,但是这两次限价是临时性措施,主要是当时CPI涨幅太大和保奥运会的稳定。对于市场煤(非合同煤)来说,2009年价格虽有调整,下跌幅度也不会很大,依然会在高位运行,市场煤(非合同煤)2009年全年平均价格应该还会高于2008年全年平均价格。

煤炭经济范文第4篇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煤炭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种特点:

1.经济发展强劲需求带动煤炭产量快速增长。近五年国民经济保持了GDP两位数的高位增长,在这种大增长形势之下,作为支撑中国国民经济能源生产总量76%和社会消费总量69%的煤炭产业,也必然出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7.16亿吨,同比增加1.93亿吨,同比增长7.65%。比2002年的14.15亿吨,增加13.01亿吨,年均增长11.47%,高于全国GDP年均增长11%的水平。由于政府对煤炭产量的调控措施得当,6年来,煤炭工业以平均每年近2亿多吨的增幅,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国内煤炭市场连续6年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全国社会煤炭库存也保持相对合理的水平。

2.安全管理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2008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三个明显下降”。除了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外,事故总量明显下降。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3%和15.1%。26个产煤省(区、市)中,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的有20个。同时,较大事故明显下降。煤矿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4.1%和34.4%。

3.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强。新时期国家将密集出台有关煤炭产业调控政策,煤炭产业政策调控的总体方向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主要取向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提高煤炭资源有效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四是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调整改造中小煤矿;五是开发利用煤层气,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七是发展高效煤炭转化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4.煤炭大基地建设势头不断加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批复了包括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中、晋北、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13个大型煤炭基地由98个矿区组成,保有煤炭资源量/储量8528亿吨,占全国的83.5%。大型煤炭基地内煤类齐全,在保有资源量/储量中,动力用煤占72%,炼焦用煤占16%,无烟煤占12%。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公布之后,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等8省区煤炭产量超过亿吨,神华集团、中煤能源、大同煤矿等35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超过1000万吨,神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超过20亿吨。国有及其控股大型煤炭企业的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链延伸取得重大进展,有些企业非煤产业产值已超过煤炭主业产值。

5.煤炭行业的战略地位在稳步上升。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过去以至未来可预见的几十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煤炭行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出台,国家对煤炭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空前的重大举措,煤炭工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对未来几年我国煤炭经济及市场运行的预测

综合近年来煤炭行业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得出:

1.目前我国煤炭运输通道仍然较为紧张。我国煤炭调出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地区,而煤炭消费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总体流向和以“三西”煤炭市场基地为核心,向东部和南部呈扇形分布的格局。目前我国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内河航运和沿海航运。2007年,全国铁路运输煤炭15.44亿吨,占全国煤炭生产量的60.9%,占货运总量的比重达到了49.3%。但是,当前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铁路外运能力仍然不足,许多企业不得不依靠公路运输。

2.用电需求增速将回落,优质动力煤供应仍然偏紧。面对世界性的经济下滑,全国的电力需求同比将有较大回落。预计2009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速为6%~8%。与此相对应的电煤的需求增速也将放缓,但是对于优质动力煤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这是因为电力新上大型机组的用煤标准大多按照发热值高的优质动力煤设计,燃烧优质动力煤可以大幅提高其装机的经济使用效益,而且,优质动力煤业可以降低一定的运输成本,减少维修和污染排放,因此,未来5500大卡以上的优质动力煤将依然紧俏,而4700大卡以下的低热值动力煤供应将较为宽松。

3.钢铁产量急速回落,炼焦用煤影响较大。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产量连续出现环比负增长。按9月份日均产钢计算,全年预计粗钢产量5.1亿吨,比上年增长4.3%,增幅回落11个百分点。受下游需求减缓以及供给增长较为稳定影响,煤炭的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回落空间。预计到2009年,供需状况进一步宽松,合同煤的价格将与市场煤的价格逐步接轨,其中,优质动力煤供应仍然紧张,而炼焦用煤则要耐心等待钢铁行业的复苏。

4.煤炭进出口政策将可能调整,煤炭出口将可能增加。2008年1~8月份,中国煤炭供应持续紧张,为了保证国内煤炭供应,国家采取了提高煤炭出口税率的办法以抑制煤炭出口,根据财政部门通知,8月20日起,中国对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对其他烟煤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0%,临时关税政策囊括了所有的煤炭品种。这样,出口税率调整后,再加上出口配额的限制,煤炭出口还不如在国内销售利润更高,致使煤炭出口量进一步减少。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5.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虽然在煤炭购销方面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实际上煤炭交易价格并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市场化,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即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的较大差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2009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双轨制”。

三、煤炭经济发展对策

自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急剧降低,各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我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速度降至8%以下,国内煤炭消费的增长速度会降至4%~5%。煤炭生产调控面临很大压力,煤炭行业和企业自律能力较弱,政府调控措施力度有限,煤炭产能过剩将逐渐显现出来。煤炭供需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将对煤炭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煤炭价格快速增长势头必将受到遏制。另外,随着煤炭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税收、收费和基金等政策措施的实施,煤炭企业的利润将大为降低,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绝大多数将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因此,我们对煤炭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有清醒认识,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早认清形势,早研究对策,早采取行动,争取顺利渡过难关。

1.控制投资,审查在建项目。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要根据煤炭经济发展形势,认真清理和科学决策建设项目,对尚未开工的煤矿建设项目要缓建,对煤矿改扩建和小煤矿收购改造要慎重决策,严格控制煤炭产能增长。对银行贷款建设项目要进行全面清理,客观评估项目还贷能力,严格控制企业贷款规模。要遵守国家财政制度,不挪用企业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搞基本建设。

煤炭经济范文第5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0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