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境育情;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实效性

【Abstract】Establish the Jing teach feeling is the concer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the scenario which establish study activity grow emotion of teaching form.Pass to establish Jing to teach a feeling ability in the Chinese nat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he tradition the sense of vision art appreciate the lesson teaching thorough the spirit carrying through student ethos in Shanghai City education instruction outline, exaltation real results.Establish Jing to teach feeling at the exalt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race tradition the sense of vision art appreciate the lesson real results of the function have construction to heavily appreciate atmosphere and draw near mental state distance;Enhance to appreciate beauty cognition process, the exaltation appreciate level;The exertive emotion move function and promote lesson outside expand.Establish the Jing's teaching the feeling exaltation tradition sense of vis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race's art to appreciate teaching with real results lesson practice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to observe and learn exchanges of scenario, shape thoughts and feelings;Establish the scenario of game activity, the interesting aspect mutually melt;Establish a scenario of begin the practice, emotion experience;Establish a scenario of appreciate the investigation, the emotion sublimate.Establish the Jing teach the feeling exaltation tradition sense of vis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race's art to appreciate the lesson real results teaching strategy to have already come close strategy, point strategy, interaction strategy, encourage strategy.

【Key words】Establish the Jing teach feeling;The sense of vision art of the race tradition;Appreciate;Real results

设境育情是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活动的情境培育情感的教学形式。在高中中华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教学中,通过设境育情能深入贯彻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提高实效性。

1.设境育情在提高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实效性方面的作用

1.1营造浓郁的欣赏氛围,拉近心理距离。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艺术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高中阶段的艺术欣赏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其中的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包括中国绘画、书法、工艺、雕塑、陶瓷等。由于上海的高中学生所在的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开放且多元文化碰撞的环境,因此高中生对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了解不太多,甚至个别有漠视的情况,针对学情在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中采用设境育情的形式,如在艺术欣赏专用教室中展示有关的照片、图片、专题壁报、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以音乐配图片循环滚动等,增强了环境的感染力,营造了浓郁的欣赏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氛围,创设了面对面的欣赏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民族传统视觉艺术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深厚的积极感情、认同感、亲近感,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中华民族文化营养。

1.2强化审美认知过程,提高鉴赏水平。

设境育情符合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中以审美为核心的要求,符合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应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原则。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引发学生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入境入情,产生认知需要,获得审美的愉悦,进入艺术审美的良好状态。设境育情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民族文化的经久魅力,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感知活动,主动参与欣赏过程,通过观察、思维、评议、交流、练习等活动,丰富学习经历,逐步学会欣赏和审美,加深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内容的理解,培养多种能力,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鉴赏的水平。

1.3发挥情感迁移功能,促进课外拓展。

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教学中通过设境育情获得以情动人、拨动心弦的教学效果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理解中形成艺术观念,有利于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发挥情感迁移的功能,主动去发现和关注身边生活中的民族艺术美,当再现相关的情境时,热爱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美好情感油然而升,养成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主动欣赏的习惯,并参于宣传、弘扬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同时有利于有艺术爱好、艺术基础的学生课外深入拓展,发展个性挖掘艺术潜能,逐步形成艺术特长,传承传统民族艺术文化,成为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人才。

2.设境育情提高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实效性的教学实践

2.1创设观摩交流的情境,陶冶情操。

设境育情要善于结合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 创设观摩交流的情境,陶冶情操。例如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中,我校腾出专门的房间建为艺术展览馆,分别举办过中国书法展览和中国绘画展览,突出民族文化这个主题,展现校园文化风貌。在展出的作品中大部分是名家的作品。在展出期间,美术教师对美术社团的学生事先进行专门培训,然后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的教学阶段中,组织学生分班级分小组利用中午时间先进行观摩。要求学生带好观摩提纲,提纲内容包括有哪些名家作品?选择2——3位名家了解其生平和主要成就,并说说其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在观摩时由美术教师和学校美术社团的学生成员在艺术展览馆内进行讲解,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同时在学校举办艺术节期间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并安排学生分组代表在艺术欣赏课内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开展交流,激发艺术通感。艺术展览中展现的艺术家在文明创造过程中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和名家人格激发了学生情感,使学生明确自身文化传承的使命,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2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境,情趣相融。

设境育情要善于挖掘和补充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的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境,达到情趣相融的效果。例如在新年来临前,根据民族传统风俗,教师设计了中华吉祥图案专题欣赏课。在中华吉祥图案专题欣赏课中,通过生活中的吉祥图案列举抢答,学生认识到一直到今天,吉祥图案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过年佳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喜字,倒福字,拜年小孩,中国结等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通过讲中华吉祥图案历史小故事,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吉祥图案最早开始于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明、清时期最为繁盛;通过中华吉祥图案分类的归类连线游戏,学生熟悉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分人物、花果草木、鸟兽鱼虫三类题材,其中表现的求福、求财、求官、求寿、婚姻、喜庆、农耕等都是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重点欣赏了吉祥如意、纳福迎祥、年年有余、百事如意、松龄鹤寿、松鹤长春、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品味内涵,开展吉祥图案寓意题解竟猜、分析交流探讨吉祥图案艺术表现特点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绕有兴趣地投入对吉祥图案艺术认知学习过程。学生共识到,吉祥图案凝聚着民族精神、反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诚挚的感情,鉴赏吉祥图案作品,领悟了人类真诚、关爱、善良、互助、向上、热爱生活等积极情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丽的花朵,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

2.3创设动手练习的情境,情感体验。

设境育情要善于创设动手练习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去深刻理解艺术的创造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的感悟和心灵的反应,艺术的创造是激情与思想的结晶。如在工笔画欣赏课中,教师先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欣赏若干幅优秀的工笔画家的工笔画,这些工笔画古朴高雅、深不可测的意境令人神往;然后提出问题::工笔画是如何画出来的?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你会如何使用你的毛笔?师生共同回顾书法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中的毛笔文化,指出工笔画对毛笔的选择及笔法的运用也是很有讲究的。接着教师示范使用毛笔画工笔画的线条,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画出工笔画的线条并互相交流,学生欲欲而试,教师巡视指导;再采用多媒体手段对工笔画笔法细部中的描法开展欣赏。通过在欣赏中教师的指导,学生了解了工笔画对笔法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线条要画得光滑并有变化,所以描就成为了一种画法,出现了战国十八描的手法、钉头鼠尾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等,历来有很多描法高手,甚至有一些毛笔也被称为铁画银钩等,而钩的时候则需要中锋运笔,下笔有神,运笔与书法一样是涩行的,体现了书画同源。关于中国古代画家采用积墨法,教师先演示,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了积墨法墨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染起来的,而每一层染得好不好就考验一个画家的功力了。最后让学生在古筝乐声中临摹一幅名作《竹雀图》的局部。选择若干学生临摹作品在大屏幕作交流后布置课后习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指导尝试创作。通过动手练习,学生体验艺术对象所蕴涵的审美意蕴,在尝试中了解艺术家独特的想象力、表现力,发展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激发了艺术创作的冲动,提高了艺术素养。

2.4创设鉴赏探究的情境,情感升华。

设境育情要善于针对高中学生好奇心理和抽象思维发展的特点,创设鉴赏探究的情境。如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雕塑艺术欣赏课中,教师设计了分组模拟考察的活动,提出鉴赏探究的主题:敦煌雕塑艺术的特点。全课教学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先分析中国地图和敦煌的俯瞰图,认识敦煌环境特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中的一片绿洲,从俯瞰图中基本了解敦煌石窟数量及布局,使敦煌环境的荒凉与敦煌的雕塑艺术作品之丰富形成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感受到这神密的土地,充满了艺术创作的灵性;然后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欣赏敦煌的代表性雕塑艺术作品,有敦煌的标志性建筑——山上凿出来的九层阁巨大佛像北大象等等;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及教师指导和归纳,共识到这些雕塑都不是一个时期的,每一时代的彩塑艺术,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示出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唐代的石窟造像在莫高窟占了最大的比重,反映出唐代造像的兴盛及艺术风格、造型技巧的成熟与完美,是中华艺术的精华。敦煌彩塑的制作方式有圆塑、浮塑、影塑、悬塑。千姿百态的塑像显示了敦煌“塑匠“们娴熟的技艺、超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接着重点观看中央电视台摄像的《敦煌再发现》,全方位考察158窟石窟雕塑内部精湛的雕塑特色,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模拟考察:整个洞窟雕塑作品的整体表现特色是什么?从局部观察,主体雕塑佛陀涅磐像(睡佛)有哪些造型特色?学生观看《敦煌再发现》后再一次热烈地讨论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鉴赏中理解了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所造的莫高窟第158窟大卧佛洞窟极富特色,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主体雕塑采用了实体圆雕,而主体后面其他部分则采用了壁画手法,很有创意。人物动态刻画细致入微,十分传神,立体雕塑造像的存在,大大丰富了洞窟形制的表现形式,增加了洞窟艺术的内容,提高了对洞窟空间的使用,更使洞窟的整体布局显得层次分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洞窟墙上的壁画中发现了很多被破坏的历史痕迹,并联系敦煌大漠环境特点沙石随时都在侵蚀着珍贵的石窟艺术,激起了学生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在感受敦煌雕塑艺术魅力中情感升华。

3.设境育情提高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3.1贴近策略。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贴近教学内容、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学生所处时代的成长环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 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的感性认识。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稳定的情感以达到教学目标,。

3.2重点策略。

以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导,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个主题,创设情境,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并使各环节构成互有联系的有机整体,唤起和激励学生审美冲动,,促进以审美为核心的欣赏经验的长期积累,为审美表现和传承作好准备

3.3互动策略。

师生互动中的教师的主导和指导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丰富的艺术欣赏和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分工、做好示范、注意答疑、交流指导、加强管理、适时调控、总结提高等方面,重视课堂生成性,通过师生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3.4激励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于欣赏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做、想、讲有机结合,调动听觉、动觉、视觉、触觉等,发挥学生艺术长处;在评价中运用激励策略,综合学生在欣赏课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良好习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和特长开展分项评价,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视觉艺术。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

[3]《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

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第2篇

一、历史理解与演绎推理概述

1.历史理解

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时,理解历史是认知历史的核心,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掌握之后。

比如,在学习英国绥靖政策时,有学生进行探究: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已崛起,对于欧洲的利益、海外领地等已经开始产生威胁,而英国并没有立刻参与法俄同盟,而是在德国明确威胁英国的利益之后才加入同盟进而形成了三国协约,可以说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一种表现。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以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将知识点联系到一起,明确英国颁布的绥靖政策不仅是一种时政形势的体现,而且也是一种习惯性的政策,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英国绥靖历史问题的理解。由此可见,高中生要想对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关键在于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历史关联,方能不断扩大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便于培养更深层次的历史推演思维。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属于逻辑推理的一种,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除了演绎推理之外,逻辑推理还有归纳推理,两种推理模式充分凸显了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对于构建高中生历史思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体现:

(1)展示与验证规律:在学生的认知中,演绎推理往往由简到难、从抽象到具体。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一系列事件、人物、思想等加以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历史情感,构建正确、科学的历史认知体系。(2)通过演绎推理更新旧知识:若演绎论证的前提被指出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则需要对其推理的前提加以修正,这就是逻辑学中常提到的归谬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归谬法进行历史学习,有助于及时发现已学知识体系中的错误之处。(3)通过演绎推理,有利于建立历史知识联系,便于扩大学生的历史认识。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甚至发现一些之前没有认识的东西,但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否到达这一层面,则成了学生之间思维差异的一种体现。

二、在高中生历史学习中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

1.对历史逻辑给予尊重,并且确保学生思维准确

任何演绎推理,都是在尊重历史逻辑的条件下开展的,学生的推理务必与客观规律、常识相符合,简而言之就是演绎推理不能偏离客观的历史事实。

例如,在讲授关于青铜鼎的用途时,学生可以大胆推论:古代用于加热食品的器皿就是食器,而在我国考古中所出土的青铜鼎,发现其中装有熟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商朝的青铜鼎就是一种食器”。从这个推理过程来看,学生提出:用于加热食物的器皿属于食器,这点推论与常识相符合,前提正确,那么推理的结论也正确。此时,教师就要展开更深层次的教学,远古的陶鼎虽然属于烹饪器皿类,但是发展至商代后,这种青铜鼎则主要被用于祭奠,属于祭祀礼器而非常用食器。这样一来则明确了学生的推理过程,可能将历史差异忽略了,从而得出错误结论,通过这种推理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青铜鼎的认知,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2.多角度推论,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在此规则中一组前提对应的结论只能有一个;但是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而言,某个历史事件很可能会出现几种结论。历史认识有辩证性与多维性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通过反复推理,最终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实,进而培养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时,首先让学生推理:民族的内部争斗停止、一致对外提示民族意识的觉醒,而“”后国内的各派势力逐渐消停,并展开团结抗战;得出结论:“”之后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这一现象是基于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前提下,这一非偶然,属于日本蓄谋已久,然后再进行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起点”进行再次推理。最终基于一个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展开推论,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及后果。

总的来说,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不但要尊重历史的逻辑性,而且还要站在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达到客观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福斯特,《印度之行》,主体性,杂交,欧洲中心主义

 

引言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公认的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的小说《印度之行》“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文学作品” [1] (P266)。基于对小说的细读,本文拟借助于后殖民主义理论,特别是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霍米芭芭杂交性,探索主人公阿齐兹在两种文化缝隙中的身份危机。

阿齐兹是一个年轻的穆斯林医生,热心肠,易反复,易冲动,爱交际。他试图与与英国人菲尔丁和摩尔夫人的建立友谊,结果却导致了马拉巴山洞之祸。昌德拉普尔城的被捕和审判所带来的创伤严重扼杀了他的热心,外向性格,使他最终变成了一个猜疑心重,激昂狂热的爱国者和反英派。阿齐兹的身份主体性建构与他国家民族意识的形成是一致的。他的民族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 他的种族和穆斯林身份使他被英国人和印度人所排斥,他的身份处于分裂状态。在第二个阶段,他试图与英国人认同,以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然而由于英国人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和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他的努力却遭到了挫败。在最后一个阶段欧洲中心主义,他的民族主义意识因为审判事件而觉醒了。他最终意识到对英国殖民主义者来说,他是永远的“他者。”因此,他呼吁印度所有的人团结起来建立一个超越宗教冲突和分歧的联合起来的印度国家。

一、 边缘化的失语的穆斯林

阿齐兹是一个受过西式教育的穆斯林医生,他的分裂身份是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他的穆斯林身份使他被当地的印度人所边缘化,而他的种族身份使他对统治者英国人来说只是一个臣民。处于边缘化和文化冲突的缝隙中的阿齐兹不知道自己应该身归何处。穆斯林不是印度的本地人,穆斯林含有贬义,是“他者”的代名词。印度人和穆斯林是敌人。阿齐兹看不起印度人。在茶话会上,他在英国人面前批评印度人:“懒惰的印度人!他们根本没有社交观念。作为医生我非常了解他们。懒惰不守时的家伙!最好不要去他们家,因为那会让你对印度有错误的认识。没有干净的地方。我想他们是觉得自己的家很脏,因此没有派车来接你们”。[2] (P86)

在小说中,印度人与穆斯林相互攻击。高德波尔教授生病的时候是帕纳 拉尔医生为他看病。阿齐兹得知后非常气愤:“是啊,都是印度人。我们就在知道,他们象苍蝇一样聚在一起,干一些不可见人的勾当。” [2] (P118) 作为阿齐兹同事的帕纳 拉尔医生为了讨好上司以期得到提升经常在上司面前恶意中伤阿齐兹,甚至在阿齐兹生病期间作为英国人的间谍假装去看望他。当阿齐兹被错误的指控性骚扰阿德拉小姐时,他又主动地提供伪证来取悦英国人,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他憎恨身为穆斯林的阿齐兹。尽管最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审判之后暂时停止了彼此之间的长期争斗而握手言和,他们仍然在心理对彼此心存怨恨。阿齐兹希望印度教徒不要使他想起牛粪。印度治安法官达斯先生认为一些穆斯林很暴力,他们表面在笑,其实每一个人都在刺探对方的心思。[2] (P265)

阿齐兹的穆斯林身份使他被当地的印度人所隔离。他的祖先曾经是印度的统治者,因此他具有很强的怀旧感,然而,被具有欧洲中心主义心态的英国统治者所边缘化更加让他无所适从。

随着殖民文化与被殖民文化的相互碰撞,殖民地人民通常处于异化和边缘化的状态。他们被迫承担起了殖民者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他者”的角色。对英国殖民者来说,阿齐兹属于卑微的“他者”,是被征服,被统治的对象。他们对本族的文化与文明引以为豪,对印度则表示出强烈的偏见。在他们看来,东方人是落后,贫穷,情绪化,女性的代名词。[3] (P40)印度人,即使是作为客人也不允许进入英国人的俱乐部。昌德拉普尔城的英国城市执法官罗尼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来到印度,认为:“我们不是到这儿来讲客气的。。。我们来这儿目的是主持正义,维护和平。我来这工作是为了管理这个不幸的城市。我们不需要对印度人友好。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2] (P69) 他的这种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在每一个英国人心里都根深蒂固。昌德拉普尔城的英国警察局长麦克布莱德先生对当地人持有同样盲目的偏见。他声称所有印度人骨子里都是罪犯,因为他们居住在南纬30度。

阿齐兹是两种文明的产物。他在欧洲学习到了先进的医学知识,他羡慕欧洲文明。因此他试图与英国人认同欧洲中心主义,主动地迎合奉承殖民主义者期刊网。霍米芭芭把他的行为称之为模仿,也就是被殖民者试图模仿当权者的行为以摆脱他们“他者”的地位。[4] (P86)因此,阿齐兹努力地想与英国人成为朋友。

二、与英国人连接的失败

然而,作为被殖民者的阿齐兹的模仿并没有在他的身份寻找之旅中取得成效。为了使摩尔夫人更加了解印度,阿齐兹邀请他们参观马拉巴山洞。他精心地为此次旅行做着准备工作。然而,马拉巴山洞之行却是一次灾难之旅。摩尔夫人在里面经历了一种可怕的体验。“这圆形洞穴里挤满了村民和仆人,开始散发出臭味来。。。。使他惊恐万状的不止是这种拥挤和恶臭,还有一个可怕的回声。” [2] (P158) 所有的一切使她惊恐不已,木然而坐。她心烦意乱,一时间失去了她生活中的一切快乐和兴趣。阿齐兹与英国人的第一次连接以失败告终。阿齐兹与英国人的第二次连接是试图与菲尔丁成为朋友。菲尔丁被认为是福斯特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言人。菲尔丁与阿齐兹的友谊深厚而真诚。即使是在阿齐兹受审期间,他也依然是赤胆忠心,不离不弃。但是,英国人对阿齐兹的不公正对待给他们的关系带来了猜忌和敌意,这一重压是他们的友谊所不能承受的。尽管菲尔丁一如既往地光明磊落,真诚待人,但他与斯黛拉的婚姻最终也不可改变地使他重归英国人的行列,阿齐兹也因此与他反目成仇。

阿齐兹的努力被具有优越心态的英国殖民者所挫败,使人们分离的力量最终战胜了把人们聚在一起的力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齐兹试图与英国人连接的努力反而增强了殖民主义者的力量和优越感。他被进一步地边缘化了。对英国人来说,他永远也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他是永远的“他者”。这也体现了殖民主义的一个显著矛盾。一方面,它要教化“他者”,另一方面,它要使他们成为永远的“他者”。

三、阿齐兹的觉醒与身份的重构

阿齐兹最初是一个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的顺从的被殖民者。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他非常努力地讨好英国人,试图与他们成为朋友。然而,他善意的努力却为自己招来了马拉巴山洞之灾,他的梦想破灭了。马拉巴山洞事件给阿齐兹的心灵留下了永远的创伤,也标志着阿齐兹自我身份意识的觉醒。他终于意识到只要印度没有取得独立,他与英国人永远也不能成为朋友。他呼吁印度的所有人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超越了宗教冲突与分歧的新的印度国家。这个新的国家应该是多种族的,多样化。在火车站,警察没有逮捕证便拘留了阿齐兹。哈普先生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需要逮捕证。正如吉尔博特所言,印度人只是英国人的臣民,他们的生命与生活完全取决于英国人一时的心情。这时,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公正与正义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正印证了特顿先生在决定举办桥会时的一句话:“所有的邀请可能都得来自上帝,也许人们主动地想要统一起来是徒劳的。他们的努力只会拉大他们之间的距离。” [2] (P58)马拉巴山洞事件加剧了种族冲突欧洲中心主义,使整个昌德拉普尔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阿齐兹的审判使曾经一度仇恨彼此的印度人和穆斯林暂时忘掉了恩怨,结成了联盟,也标志着阿齐兹自我身份的觉醒。最终阿齐兹决定离开英国人统治下的昌德拉普尔城到印度人自治的州去工作。对印度人和印度教,他变得更加宽容。

在小说结尾的时候,阿齐兹变成了一个多疑的,激进,爱国,极端反英的印度人。阿齐兹的转变也象征着福斯特“唯有连接”思想的失败与徒劳。阿齐兹作为印度人的新身份是杂交的。他身份的杂交性使他既不是印度人也不是穆斯林,既是印度人也是穆斯林,又超越了印度人和穆斯林。Frances B. Singh [5]指出这种新的印度人,具有穆斯林的感性,又有印度人的政治观点,这是福斯特对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贡献。阿齐兹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紧密联系起来才可以塑造新的自我。(273)

结语

《印度之行》不是讨论印度问题的小说,它体现了福斯特对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人生的探索。对阿齐兹来说,《印度之行》是新的自我诞生之旅。一个团结的印度将摆脱大英帝国的枷锁,摆脱欧洲知识和话语的霸权。阿齐兹试图在文化碰撞中寻找自己的个人身份,然而,个人独立主体性的建构在国家不平等的基础上是无法实现的。尽管作为一位具有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福斯特十分渴望不同种族,国家,文化的人们能够相互沟通和交流,但只要有不平等和帝国主义思想的存在,这种愿望是难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Gilbert, S. M.. E.M. Forster's A Passage to India and Howards End.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6.

[2]Forster,E. M.. Oliver Stallybrass. ed. A Passage to India. [M] London: PenguinBooks, 1979.

[3]Said,Edward W. Orientalism. [M] New York: Vintage, 1979.

[4]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M] London: Routledge, 1994.

[5]Singh, B. Frances. “APassage to India, the National Movement, and Independence”.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Z] 31(1985): 265-78.

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吴超群(1992.6-),汉,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2

 

李光洙是韩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长篇小说《无情》是李光洙最为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韩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当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以李亨植,金善馨和朴英彩三人爱恨纠葛的三角恋为明线,实质是展现了新旧观念的冲突对立,呼吁当时的年轻人以觉醒,提倡新文化,新教育,主张破除旧习,成为了当时年轻人争先阅读和模仿的范本,在当时激起了一场狂热的风潮。本文着重对作品当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形象朴英彩,金善馨和金秉旭进行性格分析,以便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李光洙的女性观。

一.作家李光洙的简介

(1)个人经历

李光洙(1892年3月4日-1950年10月25日),字宝镜,号春园、孤舟,创氏改名时的日本名是香山光郎。韩国近代著名作家、小说家和诗人,独立运动家,他在朝鲜近代文学史上被誉为启蒙主义、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作家。

李光洙于1892年3月4日出生于平安北道定州邑的小农家庭。1902年时,父母因染传染病双亡,成为孤儿。后进入东学成为书记,但因官吏的压迫,1904年李光洙前往京城(今首尔)。次年,由亲日团体一进会推荐,前往日本明治学院就读。在日本就读期间,李光洙组织少年会,并开始在《少年》杂志上发表诗及评论。1910年中学毕业,李光洙回到朝鲜,在五山中学任教。后来再次渡日,进入早稻田大学哲学系就读。

1917年开始,在《每日申报》上开始连载朝鲜最早的近代长篇小说《无情》。1945年韩国独立后,李光洙隐匿乡间。1950年6?25朝鲜战争时被掳至北方,生死不明。后确认其于1950年10月25日在满浦病逝。

(2)文学地位

李光洙是朝鲜近代文学的先驱作家。他的文笔细腻柔软,笔下的人物多为思想先进的青年人物,因此受到青年读者们的拥护。说起李光洙,总少不了要提民族主义和启蒙文学。这也涉及了先生是作家还是论客的问题。李光洙在《我的自白书》中说道:“凡是我写的小说都暗含着民族精神。有些文学评论家们说我的小说通俗、迂腐,纯净的文学价值不足,这些我都不关心。那些是职业作家们的事,我相信我的读者们能在我的小说中感受到我真正的意思。”李光洙以这样的告白来表明自己不是一个作家。但是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直到今天还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

李光洙为朝鲜最早的新体诗人,也是朝鲜近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崔南善、李光洙等人将韩国近代文学推上顶峰。李光洙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批判旧社会儒教陋习,煽动革命精神,具有教化大众的启蒙主义思想,说教意味较为浓厚。李光洙早期是个激进的理想主义者,鼓吹通过教育、现代化、示威等方式以获得独立。后来他成为现实主义者,以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待独立的问题。这时他主要重视道德观及教育,并用小说来宣传他的主张。小说《无情》是李光洙的代表作品,也是韩国第一部近代长篇小说。李光洙在文学上,提出很多新的概念,也影响了许多作家的创作,对于朝鲜近代文学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奠定了日后韩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但由于李光洙在政治上的亲日倾向,很长一段时间,李光洙的作品在韩国鲜受重视,更乏人研究。近年来自金东仁《春园研究》开始,李光洙逐渐受到韩国学术界的重视,对于李光洙的研究亦日加充实。

二.作品《无情》的简介

(1)评价

《无情》不仅是李光洙的成名作,也是韩国近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民族主义的理想和启蒙主义的热忱较为完美的结合,一经问世就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小说通过对近代文明的憧憬以及对新教育思想、自由恋爱的颂扬,描述了20世纪初叶的朝鲜社会风貌。小说在《每日申报》连载当对曾引起极大轰动。

(2)内容梗概

男主人公英语教师李亨植爱上了准备去美国留学的新女性善馨。这时他的恩师之女、崇拜他的英采出现在他的面前。为了营救含冤入狱的父亲,英采沦为了艺妓,后被裴学监(明植)。她给亨植留下一封遗书,登上了去平壤的火车。在列车上英采偶遇新女性秉旭,她在秉旭的劝说下决定同去日本留学。为寻找英采,亨植去了平壤,但空手而归。于是他与善馨订婚后,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途。但亨植、善馨、英采和秉旭等四人在火车上偶遇。火车到达三浪津时因水灾而延误。他们目睹了灾民的悲惨景况后,举行了慈善音乐会,募款帮助灾民。在此过程中,他们消除了个人恩怨,经过热烈讨论,他们立志肩负起以教育为本的民族复兴的使命。

三.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分析

(1)愚昧的传统女性――朴英彩(初期)

朴英彩是《无情》中男主人公李亨植的授业恩师的女儿,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观念对其影响极深,是当时社会传统女性的最典型代表。从小和亨植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父亲将她许配给亨植之后,她便认为自己从此只属于亨植一人,只为他一人生,一人死。所以后来在失去贞洁之后,除了自杀便别无选择。直到后来遇上新女性秉旭,才真正开始觉醒,意识到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庸,是独立自主的,女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从而成为了一个有主见的现代新女性。所以在本段落的小标题后面注明为初期。

朴英彩是李光洙作品当中深受封建传统礼教迫害的典型人物。深受封建传统礼教的影响,家长制、妇德观、贞洁观等封建传统思想在其意识中根深蒂固。所以,当父亲安排她与亨植的婚事时,她很自然地选择了听从父亲的安排。在那时她的心中没有爱情可言,完全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荒谬理论。

英彩的父亲因莫须有的罪名与儿子一同锒铛入狱。救父心切,当时还是一名弱女子的英彩受人所骗,走投无路之下卖身为歌姬,但是七年的卖艺生活并没有换来父兄的平安归来,相反等来的却是病死狱中的噩耗。

父亲去世后,英彩独自寻找亨植,但是却不幸失去贞洁,意欲自杀。自幼受封建传统礼教以及《烈女传》的影响,失去贞洁之后,英彩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自杀的不归之路。因为在当时的观念里,对女子而言,失去贞洁就等于失去生命。所以失去贞洁之后的英彩只留下一封冷冰冰的遗书,便踏上了火车前往大同江意图自杀。

但是,峰回路转,英彩在火车上偶遇东京留学归来的新女性金秉旭。至此,英彩的命运开始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英彩向秉旭诉说了自己的遭遇,秉旭给予英彩深切的同情的同时,对英彩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她告诉英彩女人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不应该成为男人的附庸,将英彩从腐朽的思想观念里解脱出来。并告知英彩她对亨植并不是爱情,只是针于对父亲命令的一种盲从。这次和秉旭的会面,是英彩心理上一次最深的洗礼,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觉悟。在小说末尾,英彩也成功赴东京留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英彩是全文中唯一一个经历了价值观及思想理念转变的女性人物形象。英彩这一形象最终实现了从愚昧无知的传统女性到具有新思想、新理念的现代女性的转变,从封建的思考方式到自我觉醒的精神层面的巨大转变。

(2)介于传统与新式女性之间的矛盾体—金善馨

我把金善馨的标题列为介于传统与新式女性之间的矛盾体,相信有很多人会不赞同。大家应该会指责说善馨不就是新女性的代表吗?但是在我看来,善馨却并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新女性代表。

她虽然接受西方教育,并预去国外留学。但是她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开化,在她父亲安排亨植为她上课,并有意撮合她与亨植时,她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直至后来举行婚礼时,她依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爱亨植,也并不清楚对亨植到底是抱有何种感情。这种表面披着自由恋爱的外衣,实指还是遵循父母之命的内核婚姻,还是没有逃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后期预去国外留学的她也与秉旭有着本质的差异,她的留学并不是自己强烈的意愿,而仅仅是遵从父亲的安排,并在未婚夫亨植的监护下进行的。她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未来的理想,只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按照家里的安排在继续自己的人生。

她一方面想要追求自由恋爱,想要追求婚姻自由,但是又无法摆脱家里的经济支撑和父母安排,只能做父母壁垒下的一叶小舟,按照父母的意愿,行驶在父母安排下的既定路线上面。

(3)开化的新式女性――金秉旭

在本文中,还有一类女性,她与英彩截然相反,她们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念,她们追求和男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她们有知识,有文化,有主见,是当时社会里为数不多的精神觉醒的女性。无疑,李光洙笔下的秉旭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

伴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新女性的代表金秉旭也以救世主的姿态隆重登场,秉旭的登场也同时标志着小说走向了。秉旭在火车上偶遇英彩,知道了其悲苦身世之后,从精神上给予了英彩极大的帮助。教育英彩应当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家庭制度和腐朽的爱情观当中解脱出来,通过新文化,新教育武装自己,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同时秉旭还告诉英彩,她与亨植之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封建陋习所造成的盲从,从而引导英彩摆脱自杀的执念,成为一个有主见的新女性。

秉旭与英彩虽然都同时生活在腐朽的封建纲常伦理之下,但是她却在接受新式教育之后开始精神觉醒,并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李光洙的作品当中,秉旭是反对封建腐朽家庭制度和父权、夫权制度的先驱女性形象,她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的洗礼,不断寻求封建制度下女性作为人、作为社会个体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女性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不应该成为别人的附庸和附属品,强调女性自身的精神觉醒。

有人说,《无情》是李光洙的一部自传小说,以男主人公李亨植比喻自己,英彩和善馨是自己生命中曾经出现过,并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女子。一个是受传统封建礼教影响至深的女子形象,一个是接受新式教育,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新文化女子形象。我想正如张爱玲所说,一个男人的一辈子都有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了,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所以,对于这部小说我更愿意理解为,在当时社会,虽然大部分的女子都诸如英彩一般,接受旧式教育,具有传统思想,但是总有一天会在封建伦理纲常的压迫之下劫后重生,在新知识新思想的影响之下实现从愚昧无知的传统女性到开化的现代女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作家李光洙简介.

[2]百度百科.作品《无情》.

[3]王金霞,李光洙长篇小说《无情》中的人物形象分析[D].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民族意识的觉醒范文第5篇

元清明三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大量的杰出剧作,宛若一朵朵盛开的奇葩。这与戏剧家们的精心创作、潜心修学密切相关,他们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人物风貌。他们身上体现的不单单是人物的个性,更是当时社会精神的聚焦。而戏剧中的女性形象总是深深触动我们的心,她们的身上有劳动人民善良勤劳的品格,有贵族小姐反抗世俗的勇气,有青楼女子的勇敢正义,有丫鬟婢女的机智热心,有农村少女的青涩痴情。下面让我们来细看一下这些生动的女性形象。

第一类是以窦娥和赵五娘为代表的劳动妇女形象。窦娥是关汉卿《窦娥冤》中的女主公,关汉卿在作品中创作出一个具有全民意义的善良妇女形象。她自幼就饱受苦难,三岁丧母,七岁给人当童养媳,结婚不久死了丈夫,紧接着张驴儿父子又给她带来新的苦难,昏庸的官吏为了几个臭钱,剥夺了她的生命。透过其悲惨遭遇,我们可看出她坚强、善良的性格。窦娥坚持自己的原则,张驴儿的各种迫害没能改变她的本性。她正直不屈,在太守面前“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也不屈打成招。在生死关头,为了救年迈的婆婆,她甘愿自我牺牲,这是一个坚毅不屈、正直善良的女性人物形象。高明《琵琶记》中则塑造了一个在家吃糠咽菜,侍奉公婆,公婆死后卖唱乞讨,赴京寻夫的善良淳厚的妇女形象。剧中最感动人心的是“糟糠自厌”那段,赵五娘从充饥的糠粃想到自己的身世、离别、生与死的犹豫以及她的坚贞自许,同时“乞丐寻夫”中赵五娘一字一泪的描写,也为我们展现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善良妇女的典型悲苦生活!封建社会给予窦娥和赵五娘这类善良劳动妇女的是深深迫害与悲惨命运,她们成为黑暗社会的牺牲品。

第二类是以崔莺莺和杜丽娘为代表的贵族小姐形象。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一个美丽,又具有生命、青春觉醒意识的相国小姐。她的美丽不仅使张生为之倾倒,还有老的、少的、男女僧俗,甚至连法本也凝眺。作者笔下的崔莺莺很美,不是天仙,而是活生生的人,如“赖简”一折,红娘偷看莺莺道:“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那懒、懒。半晌抬身,几回娘,搔耳,一声长叹!”像这样的生活细节,作者信手拈来,莺莺的形象便一跃而出。自在佛殿上遇到张生之后,她昏睡的生命、青春意识开始觉醒。她对自己有这样的描述:“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因之,便“坐又不安,睡又不稳,登临也不快,闲行又闷,整日价情思睡昏昏”起来了。她开始思索她的青春和生命的意义。尤其在孙飞虎围庙时,她的生命意识便在仓促的刹那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道我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恰便似倾国倾城的太真。兀的不送了他三百僧人:半万贼军,半霎儿敢剪草除根。那厮们於家於国无忠信,恣情的掳掠人民,更将那天宫般盖造焚烧尽”这段描写了莺莺的五便三计,可见其灵魂的魅力。到“赖婚”、“听琴”,她已经开始怨恨老妇人,甚至有了正面的反抗,在老妇人让她与张生敬酒时,她竟把杯盏掷给了红娘,这是对父母和封建礼教的反抗。透过崔莺莺我们看到的除了美丽,还有生命、青春觉醒、反抗礼教的意识。明代一大经典戏剧《牡丹亭》,它的女主人公不仅是优美的,反封建的,还追求爱自然、爱生命、爱自由的个性解放。杜丽娘作为太守家的小姐,深深地受制于封建思想的压制,然而热烈的诗歌唤醒了她的生命,从“惊梦”一出中可见其多么晶莹可爱的灵魂,她第一次看见了春天,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丽,脱口而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美好的春光与苦愁的闺阁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她向往外面的世界、美好的生活。怀着如此心情,她开始了“寻梦”,追忆在梦中与柳梦梅的约会,回忆的狂喜到可悲的现实,一腔热情只能寄予在一株梅树上,对于爱情炽烈的渴望耗尽了她的生命。她是戏剧中爱自然、爱生命、爱自由的真正的人,她没有服从于封建社会的重压,死也要坚持自己的追求,“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在杜丽娘的身上我们看到她对人性的追求,将反封建更推进一步。

第三类是以赵盼儿和李香君为代表的青楼女子。赵盼儿是关汉卿《救风尘》中一个聪明、敢于向恶势力抗争的。剧中宋引章憨厚可爱、没有社会经验,被周舍欺骗,刚嫁给周舍就受到虐待。赵盼儿得知自己的姐妹受此折磨,便不顾一切困难去援救她。赵盼儿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动人,掌握了周舍的弱点,巧妙应对,最终她战胜了周舍,救出了自己的姐妹。可见作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们是多么的勇敢机智,讲义气,富有同情心,也反映了社会对们的压迫欺凌。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人物形象则更加震撼人心,虽然身为,但却具有守志不污的高尚节气、坚毅不屈的正义精神。剧中的“却奁”:“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字香”,这言语中可见其正直、坚定,不为一己私利而动摇做人准则。再到后来的“拒媒”、“守楼”中,她以自杀来拒抗逼婚,不仅出于对侯方域的爱情,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爱国情操、民族意识。李香君这个形象,不仅为我们展现了、艺人们的正义坚定、勇敢爱国,还反衬出南明统治阶级的荒无度、动摇妥协。

第四类是以红娘、春香为代表的丫鬟侍女。《西厢记》中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热心机智。红娘在莺莺焚香拜月时,首先揭开了她内心的秘密;在莺莺看张生简贴撒娇撒赖时,替她撕下了虚伪的面具;最后再三催促莺莺月下赴约,鼓励她冲破封建枷锁,追求爱情。在“拷红”一折中其形象更加饱满了,红娘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她的机智大胆、反抗礼教的勇敢精神。春香是《牡丹亭》里杜丽娘的侍女,杜宝本想安排她在杜丽娘的身边,监察杜丽娘的行为思想,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春香不但没有肩负起杜宝赋予的重任,反而成了杜丽娘追求个性解放、反抗束缚的导火索。杜丽娘正是在春香的引逗下,冲破闺阁的束缚到园中游玩,见园中美景,发起伤春寂寞之感。文中“春香闹学”很是精彩,她让陈最良学关雎叫声,并模仿鸠声;当陈讲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便追问为何要“好好的求”;当陈取来荆条要打她时,她抢过荆条掷于地上。这些情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香的活泼、调皮,从这些诙谐指导中也可看出其背后的反封建束缚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