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旅游开发

农村旅游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旅游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旅游开发

农村旅游开发范文第1篇

一、样本的选择本文的样本选择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乡村旅游点,分别代表景区边缘、特色产业和民俗文化三种类型,它们经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经营主体是村集体的旅游公司或农民组成的乡村旅游协会;旅游活动以观光型为主,另有少量住宿和体验内容,是浙江省786个乡村旅游点的代表。根据统计学的抽样规定,分析不同类型的典型样本,可以寻求到普遍规律。其样本背景如下。

安吉县余村地处天荒坪镇西面,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305户农户1028人,外来民工360人。全村依托荷花山旅游景区,有农家乐22家,食品、竹器小企业43家。2002年之前未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售各种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后政府鼓励农民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尤其是农家乐的经营。2006年全村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68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503元。近年来,余村农家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村风貌、享农家休闲、购乡土产品”为目标,游客络绎不绝,已成为竹乡旅游的一个闪光点。

奉化市腾头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是传统农村,推行后,农民承包粮田、发展多种经营。路边栽桔,环村河两岸种葡萄,河中养殖鱼虾、牛蛙,村后沙丘渗土建盆景园,荒坡发展竹、笋两用山,为旅游奠定基础。农民收入依靠种粮和小工厂。1998年发展乡村旅游后,滕头村建成高科技生态观光园区,每年吸引着近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以生态体验为主题的农家乐经营收入也成为总收入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努力,2007年滕头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0.21亿元,较2004年翻了一番,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生态与经济实现了“共赢”,在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上,腾头村荣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

兰溪市诸葛八卦村现居有诸葛亮后裔近4000人,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诸葛村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其平面酷似八卦图,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早年的诸葛村民以种地为业,自给自足,少数沿袭传统行医为生。1995年,诸葛村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发展旅游业,成立了“诸葛旅游公司”,在古建筑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共投入4000多万元。经过几年滚动式发展,2006年旅游门票收入超过860万元。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村民参与的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商业收入已超过门票收入。

二、样本区农村经济分析

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最显而易见的指标是农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收入是指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农业部制定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报表中的“农民人均所得”,反映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通过三个样本地政府公布的财务报表,搜集了其他相关数据,绘制图-1及表一l。

由图一l可知,浙江省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1993-2007年这三个乡村旅游点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2000年以来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也达到较高水平。从绝对数看,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腾头村,从人均4100元/年增长到人均2万元/年,其次为八卦村和余村;从相对数来看,三个点平均增长率为12.17%,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诸葛八卦村达到16.23%,滕头村为12.19%,余村为8.11%。

以上结果与三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尤其是结合村庄整治的旅游投入有着密切关系。诸葛村自1995年便开始加大对旅游的投入,经过三年的投资,使得1998年、1999年的人均收入增幅分别提高到17.1%、14.3%,至2003年政府又再次加大投入,使2004年的人均收入增幅提高到36.7%,平均增长速度为最快。腾头村从1998年起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成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农民人均收入1993-2007年增幅达1.6万元,依靠科技与生态的优势使农民收入的增长率基本达到10%左右,这在浙江省乃至全国众多乡村旅游地中独树一帜。余村由于其发达的经济情况和便利的交通优势,使得当时的农民人均收入和腾头村相差无几。2003年以前,余村的增长率并不稳定。2004年后依托周边景区的客源,主动配套景区,满足游客的需要,农民从事农家乐、旅游商品及其相关方面的经营,人均收入随着安吉县大旅游的发展一直处于持续状态。

三、样本区农民有效就业分析

农村有效就业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工作,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指标。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向乡村旅游业转移,能获得比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更高的收入。农民可以直接参与乡村旅游或通过产业链的延长而获得利益。由表一1可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经营,旅游收入和从业人数持续增加,进一步分析可知两者之间的关系。旅游收入和旅游从业人数的相关关系,腾头村、诸葛村和余村旅游收入Y与旅游从业人数K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0、0.9626和0.9920,二者均显著相关,然后采用Eviews求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得到模型(1)~(3)。

Y,=11.9263K,I-5226.84

t=(5.033743)(-3.57044)

(1)

R2=0.7600DW=0.486

T(Kl)=5.7740>To.oo.s(8)=2.306004

经过T检验,回归方程是线性显著的。经调查和计算,腾头村有超过2/3的村民从事旅游业,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尤以旅游业最为突出,其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因此从业人员数量较多。由式(1)可知,在一年内腾头村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人数每增加1人,旅游收入就增加11.93万元,自1998年起,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从事旅游业的经营活动,劳动力资源丰富,村办企业数量较多,在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生产和创新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较高,加上较多的土地分红,因此每增加一人就业所带来的经济增加值就大。

Y,2=6.366589K,_-3872.73

t=(11.8304)(-8.50548)

R-=0.915009DW=0.9349

(2)

T(K2)=12.98707>Toooe,s(13)=2.160369

经过T检验,回归方程是线性显著。1997-2007年旅游从业人口比例维持在24%-45%之间,当地农民在旅游旺季通过生产有乡土特色的旅游商品、提供农家住宿和餐饮,充当导游、轿夫等角色来实现就业,成为就业的有益补充。由式(2)可知,在诸葛村一年内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人数每增加1人,旅游收入就增加6.37万元,民俗特色型诸葛村的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和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收入。诸葛村部分旅游收入须上缴政府,作为政府对古村落修缮和保护的经费,在此体制下,每增加一位从业人员能增加6.37万元的收入,诸葛村的旅游业发展还是不错的。

y,3=5.463507K,3+149

f=(17.5341)(2.4752)

(3)

R2=0.9840DW=2.5712

T(K3)=17.53409>T0.0025(5)=2.570582

经过T检验,回归方程是线性显著的。余村2001-2007年从事旅游业的比例在13%-23%内浮动,这是由于余村本身规模较小,劳动力资源有限,少数农民还经营个体私营企业.雇佣了部分劳动力,使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又减少了一部分。由式(3)可知,余村在一年内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人数每增加1人,旅游收入就增加5.46万元,身为景区依托型主要靠农家乐的餐饮和土特产品经营来提高旅游收入,与高端旅游产品相比,人均消费和利润比较低,但前来消费的人次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收入的缺失,整体而言,每增加一人就业带来的旅游收入增加仍比较可观。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第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农村旅游收入持续增加。自1995年以来,在一年内每增加一个旅游从业人员,样本区的旅游收入大约提高5万元~8万元。这与浙江省整个乡村旅游收入的增加数值是一致的。以2004年为例,三个样本区域从业人员共增加81人,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出有786个点,算出乡村旅游就业增加总人数大致为2.1222万人,按人均增加7万元计算得到14.8554亿元。《浙江省旅游统计年鉴》公布:由于新增从业人员,2004年比2003年的乡村旅游收入增加15.86亿元,两者比较接近。再用总数计算,三个样本区域的平均旅游收入为1938.67万元,算出浙江省乡村旅游总收入为152.3792亿元。《浙江省旅游统计年鉴》公布:2004年浙江全省的旅游收入为1012.5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乡村旅游收入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比例约15%—20%,如按15%计算,浙江省2004年乡村旅游收入为151.875亿元,与我们计算的总数比较接近。

第二,不同乡村旅游点由于资源、发展旅游的态度不同呈现出不同阶段,乡村旅游点的发展也有生命周期。三个样本点在1995-2007年间,乡村旅游的收入增长率大约在9.01%—25.06%之间,它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5-1999年。这一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比较缓慢,变化幅度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各地乡村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特色尚未形成,投入大,收入少,增长率较低(一般在9%~15%),处于起步期。第二阶段是2000-2007年,增长率开始小幅增加,最高可增至30%以上,最终维持在15%—25%左右,处于成长期。由于各点发展不平衡,只能依据样本数据进行推测,乡村旅游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出了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使浙江各地区乡村旅游呈蓬勃的发展态势。

第三,乡村旅游对解决当地闲散人口就业实际作用较大,但精确统计十分困难。三个样本点的旅游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77.40%、31.14%和17.25%,从业人员的比例平均达到41.91%,年平均增长率为13.26%。乡村旅游从业,由于人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乡村旅游点的经济水平、社会情况、规模和所属类型不一致,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因此各地从业人员数量相差较大,我们也无法从调查和统计中得知较确切的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两者的比较,只能作粗略估计。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24个,每增加一个旅游从业人员,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浙江省自发展乡村旅游后至今已带动约4.826万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经营活动,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0.196%,表明乡村旅游对农村就业有较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几点启示

首先,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结构组成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数量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收入来源也呈多样化。一方面,部分农民率先经营农家乐,使农产品实现就地消费,除去产品收入,为游客提供的各种服务的经营收入也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工资性收入成为部分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的发展需要人手,部分农民便受雇于此,工资性收入成为他们增收的主要来源,此时粮食自给自足,种地已不再成为主营业务。

其次,从从业人员结构来看,乡村旅游的开发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为农民增收开拓广阔的空间。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范围与服务领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扩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为农村就业的有益补充。⑥

农村旅游开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旅游资源;再认识;开发对策;新疆

一、引言

农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将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国各地农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势头强劲,新疆地区也不例外,各种类型的主要由农民经营参与的农业观光及休闲旅游也迅速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作为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成效斐然。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农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类型,在农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投资规模,经营者水平及农村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农村旅游开发兼顾农民利益不够,市场营销缺乏等都影响了农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是对农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旅游开发就是农民、农村集体或企业的“农家乐”或“农业园区”;第二,认为农村旅游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而且广阔的农村地区有超强的环境自净能力;第三,对农村旅游的效用认识比较片面,即发展农村旅游就是让农民致富,与农村地区整体发展的关系不大,忽视其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农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使农村旅游成为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新疆农村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农村旅游资源,从地域范围看应该是位于农村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即分布在农村的环境范围中,包括已经被开发、待开发的及原生的、再生的各类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农村旅游资源既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还包括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也就是说包括了农村范围内的所有的旅游资源,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的乡村地域复合体。据此,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就包含了“标准”中旅游资源8大类中的所有类型,并拥有除岛礁和河口与海面亚类的29个亚类,占全部亚类的93.5%,农村旅游资源种类齐全,赋存丰富,遍布全疆各地(见表1)。

由此看出,新疆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旅游资源的所有类型,而且在新疆旅游资源总量中占绝大比重,其范畴不能仅限于农作景观和民俗。

三、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正是因为对农村旅游资源的片面认识,导致农村旅游在发展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使农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发展弱化,而其负面影响却日益突出。

(一)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直接受益者不是农村地区

从农村旅游资源开发角度来看,真正以农民个人、农民集体及农民企业为主体开发的仅占较少数;而同时,具备较高价值旅游资源的农村区域,包括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林场等区域,一般为国家所有,已经成为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目前,新疆农村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类是国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要经营管理如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资源价值高的高级别景区;第二类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城市企业,如中昆集团、宏景集团等,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及市场开发能力,取得了疆内许多有较好资源潜力的景区的开发经营权;第三类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农民个人、农民集体及农民企业,一般进行小规模的旅游景区开发或是有组织的农业旅游片区开发,从农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旅游产品数量比较有限,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比较依赖于经济较发展的大中城市或高级别景区,市场开拓能力薄弱;就全疆而言,北疆的农村旅游发展优于南疆,而南疆地区也多集中于如吐鲁番,喀什等地,其它地区如哈密等地的农村旅游也是比较有特色的。这种开发经营格局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的直接受益水平。

(二)发展农村旅游对农民利益兼顾不够

由于人们对农村旅游资源的范畴认识不清,把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认为是与农民不相干的事,农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和安排的境地,目前比较突出的表现有,部分地区农民对旅游开发占用公共或私人土地由于补偿不利很不满意;在山区开发旅游对当地牧民的生活安置和就业指导与安排缺失也导致一些冲突的发生;另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也不理想,目前主要还是以从事个体摊点和被企业聘为底层员工为主,收入比较低。发展旅游对农民来讲毕竟还是新事物,他们在市场把握和投资实力上都处于劣势,又由于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所以如果不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农民往往不能通过发展农村旅游获得受益,故而与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目的相背。

(三)农村旅游产品层次低,经营管理水平低

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造成城市和农村经济的二元发展,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发展农村旅游的物质基础相当薄弱,这在新疆地区尤为突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实质性开发,行、游、住、食、娱、购等硬件基础薄弱,一些农村旅游景点浏览环境较差,接待设施规模小、档次低;由于投资经营者素质较低,旅游开发存在盲目性,结果因低层次开发,产品品位不高,配套设施和环境较差,逐渐衰落而停业。在大多数地区,由于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经营模式几无区别,加之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开展导致竞争加剧,造成农业旅游景点彼此间激烈的竞争,甚至有诋毁同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大了市场风险,导致一些地区开发效益下降;从行业管理上看,立法管理尚不健全,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无证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不重视卫生、环保的现象较为突出,欺客、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开发引致的环境问题

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往往是缺失的,而绝大多数农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者(包括农民)通常也“高估”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认识不清,以为环境问题就是卫生问题,往往是重开发轻保护,或者只开发不保护,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环境隐患。如旅游农业活动污染、生活垃圾和旅游活动污染等,开展农业旅游的地区一般都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土壤、水体等的污染,生态恢复需要较长时期;而且更为严峻的是,这些地区能够保证环境恢复的经济、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环境破坏之后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到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衷最终演变成适得其反的结果,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新视野下的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农村地区的直接受益水平

由上所述,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有三类,而无论由谁开发,都应明确一点,即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应使农村地区成为最大受益者,但现实并非如此。因此要重新认识农村旅游资源的范畴,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责权关系,提高旅游收入的直接回馈比例,地区应通过一系列投资政策、就业政策、劳动力培训政策等政策措施保证农村地区的受益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农村旅游产品体系

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一方面,农村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新疆特色的农村旅游实际上基于三大文化背景,即与新疆干旱区相适应的绿洲农业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开荒戍边的军垦文化,结合农村旅游强烈依托城市客源的特征,直接依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及农村事项的旅游产品应主要发展城市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和民俗特色观光及参与型。另一方面,农村旅游产品进入市场要有整体营销的理念和方案,那些较低级别或知名度的旅游景区(点)应与高级别及高知名度景区“捆绑”销售,以此丰富游客旅游内容并提高农村旅游的整体收益水平。

(三)加速农业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农业旅游的规范化发展是目前农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本文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制订农业旅游发展规划。政府应本着积极科学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乡村旅游。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开发模式,在以县为单位的区域内形成“农家乐”和其它形式农业旅游点的点面式布局,互为补充,互相衬托。第二,制定行业规范。如成立基层农业旅游管理委员会、建立准入制度、制定行业服务标准等。

(四)对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还需在目标、产品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重新定位。第一,目标定位。农业旅游的发展要在目的地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旅游产业链、维护生态环境并为游客提供名副其实的多方位的快乐体验。第二,产品定位。要从农业旅游资源特点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定位,要有“绿色产品”的经营理念,还需要找准目标市场,项目开发应当以当地中等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参照系。第三,文化定位。新疆农村旅游开发应体现“绿洲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只有这样,农业旅游才能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郁成,黄光文.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2).

2、龙良碧,邹盛贵.重庆市农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6).

3、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农村旅游开发范文第3篇

一、项目简述

(一)、项目名称

高西沟村农业生态旅游

(二)、项目简介

高西沟村农业生态旅游区占地1200亩,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林沟壑地貌,项目区有松柏林660亩,经济林200亩,水库、坝系、梯田等水利建设工程标准完善,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方面享有盛名,村内陕北农家生活氛围浓重,文化底蕴深厚,区内风景独特,环境优美,旅游区距210国道210公里,交通便利,现拟开发梯田观光、二郎庙攀登观光、水上游览、安桥焉休闲娱乐、农家生活体验等项目,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三)市场前景分析

项目区靠近210国道,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并与我县的杨家沟纪念馆、姜氏庄园、李自成行宫等景点形成一条旅游线,市场前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236.5万元。

(五)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入41.94万元人民币,5.6年可收回全部投资。

(六)合作方式

独资或合资合作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高西沟村

联 系 人:姜 良彪

联系电话:0912-6438100

邮 编:718100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高西沟生态旅游区位于米脂县城北20公里,距210国道10公里,项目区位优越,能够吸引城市居民和过往游客的光顾。

2、气候条件:旅游区年平均气温8.4°C,极端气温最高36.6°C,极端最低气温-26°С,年平均日照为2761小时,无霜期平均162天,年平均降雨量451.6毫米。

3、自然条件:高西沟农业生态旅游区占地1200亩,这里有660亩松柏林,200亩苹果园200亩大扁杏,有400亩被誉为黄土高原“金字塔”美称的人造梯田和淤地坝、偃窝、水库等水土保持经典工程。总之,项目区林木郁郁葱葱,水库碧波荡漾,生态环境优雅,有“陕北好江南”的美称,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4、基础条件:项目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已纳入政府规划,即将实施,基础条件优越。

5、社会条件:高西沟已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得到省、市、县的高度重视,各级部门将全力打造高西沟生态农业旅游这块品牌,制定各项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社会各界人士和当地村民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经积极性十分高涨。

(二)资源特色

农村旅游开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旅游;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数据的来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关注农村。而农民旅游是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是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一个新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据统计,从1997—2008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一直高居我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60%左右, 2008年,达10·09亿人次,占全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的58·9%,比城市居民出游多3·06亿人次。从增量看, 1997年农村居民出游率为40%,达3·85亿人次,而2008年的出游率则为111·9%,达到了10·09亿人次,相比1997年净增了6·24亿人次。从消费总量上看, 1997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为560·9亿元, 1997年第一次超过了1000亿元, 2007年则超过了2000亿元, 2008年更达到了2777·55亿元,相比1997年增加了2216·65亿元,达39·5%,年均增长35·9%。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特征。

(1)消费总量大,但人均消费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其中,以交通费、参观游览费为主,旅游购物、娱乐、通信等非基本消费支出相对较小,导游服务等劳务消费支出过少。

(2)出游时间较短,人均出游天数多在4~8天;集中在农闲季节,分别在2~3月和7~9月。调查数据表明,有42·2%的被调查者是一日游,一日游时间短、距离近、安全、方便、费用低廉。

(3)出游目的较为单一,探亲访友居首位,占到64·4%,但在此过程中也会有城市观光等旅游活动。由于受到收入水平、出游方便程度以及消费观念的制约,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大多在居住地度过,外出机会相对较少,长途出游通常会有多重目的。

(4)收入水平不同但旅游消费差距不明显。总体上看,各个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旅游人数相差较小,旅游人数最多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3999元的群体,占到26·3%;其次是年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群体,占到17·6%。各个收入水平的旅游者人均花费差别不大,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均花费为1178·8元;其次是年人均纯收入4000~4999元的,人均花费798·2元;而1500~3999元的群体人均花费都在450~550元。

3 开发措施。

3·1 提高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认识。

从旅游企业到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提高对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认识,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小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合理地开发它。旅游企业要改变以前忽视国内旅游需求、厌倦赚薄利的做法,正确认识农民旅游市场的地位,把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当做入世后,壮大产业规模、营造品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提高农民外出旅游的意识。

3·2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①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旅游消费的前提。②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需求增长。

3·3 强化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

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地方农村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宣传促销工作的缺乏,农村居民旅游意识还不够强。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兴趣,增强农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购买力。

(1)整合促销。建议县、乡镇、村各级行政单位,通过墙体宣传语、广播等形式,加强农村居民对于旅游的感性认识,拉近农村居民与旅游的距离;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联合起来到乡镇和村里进行宣传,同时向村民介绍旅游知识,增加农村居民旅游的兴趣;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开辟关注农村居民旅游的新栏目,及时更新旅游信息,让农村居民感觉到旅游就像衣食住行一样,是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2)出游组织。农村居民出游以团队旅游为主,可以由村委会组织招揽客源,开展宣传。除此之外,农村青年中心、乡镇老年活动中心等也是宣传旅游产品、组织农村居民出游的重要渠道。

3·4 针对性地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从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特征可以看出,农民旅游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农民旅游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比如都市风情游、样板农村游、疗养健身游、新婚蜜月游、奖励旅游等。

3·5 切实推出旅游惠农政策。

(1)完善交通通信条件。交通通信设施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出游意愿。由于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外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长途汽车和火车。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在铁路建设取得诸多成就,使得核心城市居民的出游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农村小村镇抛在了火车外面。因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方便这些农村小村镇居民的出行。

(2)推出旅游惠民政策。由于现阶段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压力,政府相继出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图书下乡”等优惠政策。建议政府同样给予农村居民旅游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给农村居民发放旅游消费券,组织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下乡”等活动。

3·6 重视农村导游人员培训。

农村旅游开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