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社会学

高等教育社会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农村社区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01-0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举措,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中,教育是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够为新农村培育与塑造建设主体的源泉。鉴于此,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办学模式,承担起作为教育龙头应该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尽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面对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结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霍尔西说:“中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逐步世俗化,增强了大学作为技术变革因而就是社会变革的发源地的潜力,直至今日,大学正开始成为新型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来考虑,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一方面,需要高等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够“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对新农村的辐射力的增强,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又可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巨大的经济运动总是伴随着教育上的扩展,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刺激了教育上的扩张。”

1.新农村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受教育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马克思说:“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体力是一种人体结构上的生物功能,是有限的;智力则是一种认识上的、观念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智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体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科技将成为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科技的水平如何,又特别依赖处于龙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高等教育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农村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综合能力差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3%。农村缺人才,缺技术,这在根本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新型农民的塑造,对农村丰富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原有的教育层面上,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加人。

2.新农村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扩张

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业群,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及各级人才,促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形成,这对目前处于扩招与低就业矛盾境地的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个新的就业推广渠道。“农业系统最需要毕业生,具有消化吸收能力的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场、渔场、牧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民比受过较少教育的农民对从事农业特别是非农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过程中,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当前,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居民希望接受更丰富、更多样的教育,他们对教育将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追求,而且对教育的需求将变得更为主动和理智。这种需求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规模上的扩张。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和高等教育投资的意向增强,这就为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面临新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选择,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的:“我们现在所设想的这个教育机器是否真正满足了我们时代个人的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首先应考虑农村市场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树立为农服务的就业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求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服务业带动工业,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农村产业群,将带动至少三成的农业人口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成为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农业工人。同时,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超过半数的农业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和乡镇服务业从业人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过窄,而且重复设置,“千校一面”、“千系一面”现象严重。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根据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开设新的专业,开设新课程,主要包括:市场农业、国际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常识、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与普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如美容美发、裁剪、烹饪、花卉栽培等技能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摒弃传统习惯的糟粕,传承和引领科学、合理的风俗习惯,不断建设乡风文明,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乡风习俗、文明习惯,呈现“乡风文明、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新农村精神风貌。要求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开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的功能,充分发

挥高等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源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仍是以学位为本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重点。而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眼光放眼于高等教育的未来,以社会贡献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树立新的人才观,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培养更多、更实用的科技人才的办学模式与道路,树立新的为农村服务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下乡”,在农村就业、创业,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向农村渗透的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农村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

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中之一便是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新农村建设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更为灵活、更为多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达到22%,但仍有78%的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大多数是农村青年。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大中城市,而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难想象农民教育可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而仅仅委托给农村中小学校;很难想象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赶到省城接受培训。空间上,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农村的分布,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基于新农村建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时,要力求建立一种“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新模式,在本地区办高等教育,既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到乡下,又能让农家子弟人人可以上大学。纵观多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成果

美国社区学院正式成型于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先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创建现代意义上社区学院的开山鼻祖。1907年,社区学院的办学形式被引入西部的加州地区。到191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已达70余所。192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数量激增到200多所。1945年,二次大战的尘埃落定,给社会学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并使社区学院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完善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出来。现在美国有1400多所社区学院,约占全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分之一,而社区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则占近全美大学生总数的一半。

美国社区学院具有显而易见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近年来被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与效仿。社区学院建院投资小,回报快;学费低廉,受到中下阶层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开放式的自由入学制度,即只要拥有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则可以被社区学院无条件录取;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且富有弹性,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区和市场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两年的学制,毕业后可以拿到一张文凭(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文凭),拿这这张文凭就可以以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或者可以凭借这张文凭直接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相关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士学位文凭。

(二)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我国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1995年上海成立了金山社区学院,之后,上海相继成立了长宁社区学院等七所社区学院。1999年北京成立了朝阳社区学院,2000年成立了石景山学院,之后,城区相继在原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学院。现在。天津、南京、浙江绍兴等许多省市都已经或正在筹备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基础和雏形基本上都是在地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本着“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的原则和“面向社区、服务社区”的办学宗旨,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内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

(三)发展社区学院的现实意义

自社区学院在上海、北京等地区出现后,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去探索,虽然社区学院还有待教育部的认可,但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院是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任何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将深深根植于社区这片沃土,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成为社区高等教育的中心、文化中心和培训中心,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高级农业技术与农村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但由于当前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无法及时填补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空白。而在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可以有效填补这一空缺,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为城市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生源。

1.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高等教育机构大多设在大中型城市,远离农村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了解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对人才的培育出现专业上的偏差。当前的高等教育的门槛较高,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外,即便是进入了高校接受学习与深造,但可能会由于无法适应长期的封闭式的教育而选择放弃,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技术与技能。而农村社区学院能够根据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需求变化作出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2.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

当前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抓教育就是抓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受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追求学校教育的专业与学历,没有意识到项目与实效是其应有的追求。可以说,农村教育未能很好地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我国进行了多年探索的“农科教”结合,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未能形成良好的机制,处于发展的两难困境。而农村社区学院属高等教育的范畴,实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开放的、灵活的、自由的、不脱离群众的教育路线是集学位教育、技术教育、转岗教育、继续教育、文化补习、短期培训等多项教育服务的综合性的实用型大学。同时,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学生又能够就近学习,花费较少,而且,部分学生还可以再进人本科学习。这种符合农民需要的高等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迎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加速农村教育社会化与农村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学院办学与管理

坚持“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办学方向,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人才,是农村社区学院办学的立足点。农村社区学院是一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高校。通过建立一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

高级人才,同时,培养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意识,帮助他们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维权的法律意识,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一)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形式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要求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农村社区学院应该开展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升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开通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渠道,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构建各类教育相通的“立交桥”。

1.职业教育

农村社区学院应把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优先发展职业类教育。全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农村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初中教育的广大农民群众,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级职业专项技能教育和培训,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农村社区学院无疑对有志于从事新农村建设但又缺乏技术和技能的农村人口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村居民来讲开拓了一条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道路。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他们需要职业转型所需的技能和技术。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居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职业类教育,把教育方向拓展到工、农、商、技艺、服务等领域,按照不同行业领域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区学院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是:“通识教育是全部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而不管其所在院校和课程如何。”忽视通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会使得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越来越片面。农村社区学院塑造的不仅仅是技术能手,更应该是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是农村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3.升学教育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高等教育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该与本科教育建立有效的联动,为有潜力或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只要能在两年学制内修满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并领取资格证书。只要凭此资格证书并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课程。

(二)农村社区学院的教学方式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具有跟研究型大学“课堂为主”所不同的教学方式。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以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技术技能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职业教育,应采取“学院+基地”的教学方式。“基地”主要是指农业示范农场以及工业实习企业,“基地”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新农村的生产实际决定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职业课与培训课等三个部分。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与体育课程,加强了法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选修其中部分或者全部课程,其中实践培训部分应占较大的比重,实验课与生产实习课的时间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3。这种让学生边学文化课程和专业知识,边进行生产实践,边创收致富的“三边”教学,或者称之为“三园”(校园、创业园、家园)的教学方式,把学校、学生、农业产业紧紧连在一起,使教、学、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就业上岗有优势,回家创业有技能,能很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建设者。

(三)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

由于农村社区学院生源、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农村社区学院在招生、学制、师资等方面应实行可选择性的管理模式。

农村社区学院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需要接受技术技能培训、需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开展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因此,在招生方面不能采取严格的统一的质量标准,而应该在“宽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专业及求学者的教育文化程度采取多元化的入学标准,尽可能地为有需求的农民提供教育服务,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学院可试行学分制管理,以两年制教育为主;推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多证齐发等制度,为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多种形式完成学业提供制度便利。

农村社区学院是当地的人才库,能够聚集到区县一级较高水平的人才。可以委托其他大学帮助培育或者抽调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教师扩充师资力量;也可以聘请各种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厂长、经理,或某一领域的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还可以聘请大学的离退休教师做兼职教师,这是农村社区学院解决师资紧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有60万退休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兼职教师将是我国农村社区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6.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3-54.48.

[3][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0,203.

[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国家教委学生司调查组.关于改进农科院校毕业生培育工作的调查报告[R].

[8]王凌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08(5):1.

[9]苏湘晋.社区学院:高等教育多层次办学的一种有益模式[J].山西大学学报,1999,(1):74.

[10]王保华,张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64.

[11]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EB/OL].http://henannu.省略/gc/jwc/jwc.sjfw3.2.htm.

[12]蒋凯.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新观点[EB/OL].http://edu.en/20020710/3061036.shtml.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困境;高等教育;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后,在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去过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及运用能力,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使汉语不断发扬光大继进而影响世界。大学语文的作用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基础性作用,其他学科无法取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得大学语文面临现实的困境。

一、高校大学语文勉励的困境

1.师资力量不够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300所高校在2004年语文教师中的教授及副教授的比例是10.78%和39.92%,到2006年下降为9.1%和36.99%。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在科研和晋级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多是一些年轻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流动性很大,因而很难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学校虽然设有固定的教研室,师资队伍也很稳定,可是语文教师在科研及论文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心理压力较大,没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让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教授大学语文,这些教师也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一份过渡性工作来做,有的学校甚至让研究生教授大学语文,所以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大学语文教师兼职现象普遍,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所以师资问题比较严重。

2.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课程性质不明确

自从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课程的性质就一直没有确定,没有统一的理论认识,所以就造成了混乱的教学实践。对语文二字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语文就是人文,所以人文素养是高效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主要责任。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就是夏中一的《大学人文读本》。此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语文的传统内涵,与高中语文注重知识传授严格区分开来,可其缺点就是使大学语文没有清晰的边界,丧失了这一学科的独立性。

(2)语文就是文学,相信文学远远大于语文,注重对经典文学现场的再现,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语文教师开放的、多元的讲解促进学生进行相应的审美体验、人文情操和文化认知。此观点注重强调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它的界限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很难划清。

(3)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此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汉语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常被称作“高四语文”。

3.教材的选编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同中学语文教材有所重复,因而很难提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热情,基本上属于一种“高四语文”。其次,大学语文的教材比较多,可是质量比较低下,很多都是受利益驱动编撰的。最后,很多语文教师喜欢用比较熟悉的老教材,所以比较优秀的新教材就难以推广,因而很难转移新的教研成果。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大学语文通过学习我国汉语进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教育对于社会而言,主要起着引领方向、提升品质的作用。高校不断培养出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术业有专攻,但共同点是有教养、有思想、有境界,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秉持人文情怀,进而成为精英。如果高校单纯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教育,那么就放弃了对社会的引导责任,使自身变得被动。

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定时期,所以高等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养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由自然人转化为优秀的社会人,可以使人有效抑制个人私欲,进而同他人、社会、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浮躁的社会当中,大学只有坚持一颗淡定的教书育人之心,才能不被世俗所污染,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三、结论

高等教育担负着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责任,担负着培育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人才的责任,而大学语文正是具体落实这一责任的重要工具。面对纷扰的经济市场,大学只有重视语文教育,突围当前的困境,才能充分实现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美).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文,袁明,唐汛等.实现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科技,2007(4)

[4]陈洪,李瑞山 .“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9(07)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主题班会 系统化 动态生成

论文摘 要: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开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题班会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必须对主题班会进行系统化建设,在发挥学生创造性基础上,实现主题班会动态生成,实现主题班会的战略目标。

一、高校班级管理与主题班会教育开展的现状

当前高校大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为单位,大学班级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尽管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加上存在教学班与自然班的分离,对学生班集体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不可否认,在高校中,对学生实施管理、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仍然是以班级为载体的管理和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这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后继有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世纪能否得到巩固、加强。

长期以来,高校在对学生教育管理中,往往存在一种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的稳定关乎社会的和谐,这往往导致高校对学生管理严格,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对新时代大学生采取传统说教方式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这迫切需要我们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在高校班级管理的模式下,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

目前,各高校都看到主题班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十分重视班级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但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大学主题班会教育具有临时性,辅导员往往是针对近段时期反映突出的问题,在班级中召开主题教育班会,虽然能通过开好这一次班会较好地解决班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但这种一次性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对学生整体阶段提高效果不明显;二是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形式较生硬,往往流于形式,辅导员说教,学生自我参与度不高。一些学生组织的主题班会缺乏指导和有效设计,无法开展时也像团组织生活一样穿插游戏,将主题班会娱乐化,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三是主题班会缺乏及时反馈和跟进,往往认为开展完一次主题班会就完成任务,没对班会效果进行及时追踪,辅导员没有对班会效果要求反馈,导致班会教育效果仅停留在班会上,同学对班会的期望度就会降低,参与热情也不高,甚至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二、主题班会教育的战略目标

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核心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教育战略主题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学德育体系,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德育体系,牢牢抓住第二课堂这个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德育活动。积极创新和探索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教学、实践和环境三位一体的德育实施框架。除了在第一课堂环节中,教师要渗透德育,关键还在于构建系统化的德育体系,高校主题班会教育仍然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因此,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系统化建设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主题。

高校主题班会的开展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前提;要遵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针对性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主题班会教育这个系统框架,不仅能有效链接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同时具有包容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转贴于

三、高校主题班会系统化建设的思路

高校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日常管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把主题班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来抓。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系统化要将教学、实践、环境三位一体,教学这方面包括主题内容系列化、开展模式规范化、教育方式课程化这三个基础方面。

主题内容的系列化就是指根据大学生成长阶段关注点,紧紧围绕新生入学适应期、学习生活困惑期、毕业恐慌期这三个关键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主题内容的教育,从而将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主题班会内容串联成有机整体,形成一个系列。

开展模式的规范化是指辅导员要对主题班会的开展进行必要的指导,在主题班会开展的准备、实施、结果反馈等阶段进行规范,尤其是主题班会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精细化,根据主题内容对学生的需求展开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才能使主题班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辅导员在不同的班会主题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在学生上课缺课比较明显的主题班会上,辅导员不应该过多参与,而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反省。

教育方式的课程化指的是把主题班会教育当做课程体系来建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等,辅导员也应该有备课、课堂教学等完整的教学环节。主题班会教育的课程化也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学,教学地点不只是在教室,学生宿舍也应该成为教学地点。

主题班会教育这门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强调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虽然我们每次预先对主题班会的教学目标以及实施过程展开周密的计划,但是主题班会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评价,注重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反而退居次要地位。一次主题班会教育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主题班会教育过程中,因此主题班会实际开展情况往往比预计的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自我发展就是在动态生成过程中实现并完成的。主题班会就是一次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

要实现主题班会教育的动态生成,就要为班会创造良好的环境,贴近生活,让主题班会教育充满灵性。现在学生工作者面对的对象主要是“90后”的大学生,“90后”的特征是思维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因此,应该把握当代大学生思维开放的特征,让学生放开思维,给予其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辅导员在主题班会设计形式上,应该更贴近生活,采取学生更喜闻乐见的生活逸事,利用好当代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借助新兴媒介探索主题班会网络化的开展。

总之,在探索高等学校主题班会系统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发挥辅导员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宜贵,崔 萍. 如何开好大学生主题班会方法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第4篇

一、高等教育的功能

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教育是知识传播的途径,是人的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之一。在知识迅速涌现的今天,人们需要掌握和吸收的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不断增长,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基础教育提供的主要是大量的基础性知识,高等教育(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提供的主要是专业知识,它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把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的目的。一般来讲,基础教育都实现了学生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而高等教育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对社会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达到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的目的,或者说并没有培育出适合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提供现代知识体系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不能起到有效传播知识的作用,是由我国的教育体制、社会观念等决定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决定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质量低下。从我国高等教育提供的知识内容和结构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很好地提供现代知识体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提供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受教育者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较低,很多毕业生都只能纸上谈兵,基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能力。其次,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比较盲目,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提供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传授的知识比较陈旧,高校的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异。

2.教育体制不合理。我国高等教育是文凭教育机制,这会使受教育者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或者分数,而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就扭曲了高等教育传播知识的作用。另外,我国大量的人才外流使得受教育者的知识不能在我国得到有效利用,使我国比较缺乏的发展资源更加稀缺,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我国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今,我国一些大学生把追求文凭作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在学习期间缺乏追求知识的动力和压力。再加上通信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发展,一些高校学生不能自控,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学习敷衍了事,甚至投机取巧,这也使得教育传播知识的功能被弱化。

3.教师素质比较低。教师担负着对广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完善素质的责任,其自身的素质状况对于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中有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现代知识体系,或者虽然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学术研究水平较高,但教学能力不强,教学的效果也不好。

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

高等教育要实现知识的传播,促进知识的增长,从而缩小或者消除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就是尽可能地把知识充分有效地传播给新一代。

1.转变观念。教育是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它的目的是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应该首先转变观念,转变西方经济学对我们根深蒂固的影响,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提高知识文化素质最重要的手段,是消除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知识差距的措施,而不是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不能用成本收益比较机制来衡量。要清楚地认识到资本投入不是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虽然投资越多对教育越有利,但并不代表投资越多教育效果越有效。教育所产生的效果主要应该取决于教育的体制、内容和结果等,资本投资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2.教育体制改革。从知识传播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要实现知识有效传播,从而达到提高人的能力的作用,必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机制进行改进。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属于文凭教育机制,使教育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因此,应设法建立素质教育机制,使高等教育更好地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知识文化素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质量。同时,还应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还必须设法激励受教育者追求知识的动力,让他们有学习的压力。

3.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对于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影响比较直接,他们掌握发达的现代知识体系,对受教育者知识的传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高校必须拥有厚基础、强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他们可以通过引进外国学者或者本国留学生,也可以通过我们国家自己培养。教师素质高,可以充分掌握发达的现代知识体系的教学水平。当然,这些也需要我国合理的教育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才能实现。

除此之外,合理的社会规范作为促进知识增长的激励机制,对于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等教育要顺利实现其作用,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手段有助于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强调教育体制、观念、教师素质的同时不能忽视像社会规范、教育基础设施等次要而必不可少的因素。

总之,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知识增长,实现缩小或消除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教育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崔博,王钰莹.网络文化: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背景―当代大学生教育之我见[J].科教文汇,2009,(8).

[2]李文利.高等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3]王轶慧.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教育投资成本与收益[J].经济纵横,2009.6.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第5篇

本人长期承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电力企业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考课程的学业综合评价。

1、助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重要组成部分。助学方式包括课堂面授、网络助学等。我院的自考生主要是在校学生,所以《电力企业经济管理》采用课堂面授的助学方式,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统一考试与过程评价结合的方法。统一考试与过程评价在课程总分的比例为7:3,也就是自考生通过课程面授的助学方式,可以取得该课程总分的30%的平时成绩。

2、过程评价的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

实施学业综合评价的课程,其过程评价成绩按百分制计分,其中:课程学习40%;平时作业30%;综合测验30%。

2.1课堂学习成绩的考核

课堂学习成绩满分40分,课堂学习成绩评定主要从到课率、课堂纪律、回答老师提问等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到课率占15分,分为6档:到课率90%及以上记15分;到课率80%及以上记12分;到课率70%及以上记10分;到课率60%及以上记8分;到课率50%及以上记6分;到课率不足50%记0分。

课堂纪律占15分,做到以下每项得3分:着装整洁,认真听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随意聊天或大声喧哗,如需发言,请举手示意,老师准许后再起立发言;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如特殊情况下需在上课期间进出教室,应走后门,并轻手轻脚,尽量不影响他人;上课前自觉将手机设为震动状态或关机,上课期间不允许在教室接打电话,也不允许出现抽烟或吃零食等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保持教室卫生,下课后自觉将废弃物送入垃圾箱;认真配合老师进行课堂点名。

回答老师提问占10分,根据提问次数的多少,有不同的分值。

2.2 平时作业的考核

平时作业满分30分,主要从课堂笔记和完成作业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课堂笔记占10分,考核内容:是否有课堂笔记本;笔记记录是否完整、齐全。

评为好得10分;较好得8分;一般得6分;较差得4分;差得2分。不做课堂笔记或没有课堂笔记本为0分。

课后作业占20分,从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它方面进行评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单元作业并达到合格要求得20分;完成作业量80%,或有20%作业达不到合格要求得16-19分;完成作业量70%,或有30%作业达不到合格要求得12-15分;完成作业量60%,或有40%作业达不到合格要求得8-11分;完成作业量50%,或有50%作业达不到合格要求得4-7分;完成作业不足50%,或60%作业达不到合格要求得0-3分。

2.3综合测验

课程在面授结束前测验1次,综合测验试卷按100分计算,综合测验成绩占30分: 测验成绩90分以上者得26-30分;测验成绩80-89分者得21-25分;测验成绩70-79者得16-20分;测验成绩60-69者得10-15分;测验成绩50-59者得5-9分;测验成绩50分以下者得0-4分;未参加测验的考生,其综合测验成绩得0分。

3、过程评价的日常管理工作

任课老师按主考学校制订的教学计划编写授课进度计划,按教学计划完成规定的学时,实际授课进度与计划进度做到基本相符。

考勤记载要详实,具体内容包括专业及课程名称、准考证号、姓名、考勤记录等,作为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任课教师根据学科要求、按照教学进度合理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要有批阅的原始记录;课堂笔记由任课教师组织班委会干部和学生代表进行检查,依据检查的结果进行评定,评定的结果要在班级中公示;课堂提问发言要有详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