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2)02-0098-03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规模逐步壮大,设施不断完善,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然而,在中原经济区范围内,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出现了旅游资源破坏、旅游生态环境压力加重等状况。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压力之间的矛盾,是摆在现实面前的重大任务。循环经济是当代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型社会的一种优选模式,对于从机制上消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循环经济的思想非常切合旅游业综合性、服务性、资源环境依赖性与主要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等固有特性和发展要求,所以,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概念抓住了当前资源相对短缺但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于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概念,内涵与具有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旅游资源的利用保护、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旅游市场的培育开拓等,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系统对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最佳运用。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一)对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认识模糊、理解过窄,甚至错误理解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不了解循环经济的多层次、多环节性,在实践中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一些旅游地在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中无视科学的规划和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急功近利地开发旅游资源,甚至在核心景区大兴土木,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目前,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只在少数大企业效果明显,社会中大多数群体仍缺乏对循环经济基本理念的理解,参与意识不强。

(二)资金短缺制约了旅游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三赢”,技术成为关键。但目前,由于中原经济区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健全,造成该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先进的适用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多数旅游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只靠一些大企业单兵作战,企业间联合攻关的局面并未形成。

(三)政策和法律上的缺失,是制约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多新技术,因此同传统工业相比,循环经济的前期投入较大。但是当前在财政、税收、价格和执法方面,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的从业者并没有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这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保护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法律的缺失也使旅游循环经济从业者在面临不正当竞争时,正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我国对循环经济虽然出台了一些法律和法规,但是国家并没有一部循环经济的专门法律,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暴露出的问题迫切需要立法加以解决。

(四)旅游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缺乏

我国现有GDP核算方法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因素考虑较少,这样的核算制度根本无法反映社会成本和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地方部门更多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而忽视旅游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同时由于受到现实的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中原经济区在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片面重视制定环境标准而忽视标准的执行力度,对部分环境标准的严宽度掌握不准确以及环境标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强等问题。

(五)旅游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基本是关于循环经济本身及工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问题,而涉及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研究相对较少。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它的开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指导,比如基本理论、发展模式、分析方法、评价指标等。因此,应结合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积极构建适合该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

三、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框架

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实际,本文构建了包括理念层、实践层、支持保障层和目标层在内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框架(见图1)。

(一)理念层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首先需要建立新的发展理念,包括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新的消费观。

1 新系统观。旅游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和相关产业,是由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社区居民、旅游者及资源、环境、经济、科技和社会等要素所构成的综合性的复合系统。因此,在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求人们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审视,建立起系统控制、系统优化的系统观。

2 新经济观。即要求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的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

3 新价值观。新价值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视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另一方面要强调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在进行技术研发时,要充分考虑它们对旅游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能力。总之,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新生产观。即要求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下,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平衡原理,采用节能、绿色和再生型等生产形式,按照生物链发展的要求来运行,以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5 新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层次消费、适度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尽力做到旅游消费的减量化、无害化和文明化,达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

(二)实践层

1 企业层面的微循环。它是指旅游企业内部,包括旅游资源、物质和能源等要素的循环利用。该层面主要关注的是实施清洁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尽量减少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中各要素的使用量,做到各要素的循环利用和多级利用,达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2 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它是指物质在旅游业内部吃、住、行、游、购、娱及旅游区内旅游企业与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之间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旅游区内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构建多条产业生态链,把区域的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统一组织为生态网络系统,形成互补互利、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3 社会层面的大循环。社会层面的循环要求政府部门、旅游经营者、行业协会、科教组织、社区和旅游者来共同参与。政府应宏观调控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激励与扶持;经营者应考虑旅游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均衡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行业协会和科教组织要积极开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研发;对旅游者应倡导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的主要表现形态为生态旅游城市(县、区)等。

(三)支持保障层

1 政府调控。政府对旅游循环经济的调控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投资兴建一些区域性循环经济设施,如交通设施、排污设施、废弃物处理场所等,也可以通过对资源和要素进行价格管制,迫使当事者节约资源。

2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起着规范旅游企业行为的作用。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资源核算政策、绿色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投入和信贷贴息)、生态补偿政策和污染收费政策等。该法规体系的重点是绿色环境法规、绿色规范法规以及一些部门性和地方性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3 科技创新。旅游循环经济要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撑。这主要包括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技术,废弃物减量化技术,废弃物排放与再使用、再利用结合起来的静脉流效率化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管理技术等。

4 指标评价和绿色认证。指标评价是考核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评价工具。通过指标评价可以描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程度和旅游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而反映这些变化是否朝着有利于旅游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绿色旅游城市、绿色景区和绿色饭店评价;绿色认证体系主要是在旅游企业中实施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环球21”认证等。

(四)目标层

通过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三方面的目标:(1)经济目标:降低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环境目标:通过旅游资源闭合循环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化;(3)社会目标:向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及游客的素质涵养等。

四、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众旅游循环经济的参与意识

一是各级政府、旅游行政主管单位应切实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培训,鼓励、支持旅游企业、旅游协会等参与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去。二是通过各种媒体普及旅游循环经济知识,促使公众理解并积极参与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去。三是可采用适当的行政处罚手段,规范旅游企业和游客的旅游行为,促使其行为的绿色化。

(二)加快旅游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

理论方面,应结合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运行系统、分析方法、评价指标、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构建适合该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实践方面则要通过继续加强旅游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工作,努力探索切合中原经济区实际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要结合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新农村、优秀旅游城市的申报、建设等,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企业、旅游循环经济园区、环境友好型旅游城镇的具体做法,以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健全切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实际的旅游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

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制定财政政策(包括财政补贴政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税收政策、环境资源核算政策、环境管理认证政策、投融资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及开展绿色教育政策等,以确保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实际推行。法律法规方面,要尽快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健全适合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法规。

(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

旅游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产业生态学与产业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产业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管理旅游产业系统,使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内各部分达到合理优化,以实现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废弃物多层利用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产业生态体系过程。要实现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必须依托高新科技的支撑,在此过程中要大力推进绿色旅游产品生产、旅游废弃物减量化及回收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此,有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在循环经济方面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五)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体验者和消费者,同时又会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旅游者的消费观念直接关系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所以,要加强对旅游者的生态教育,使其树立科学的绿色消费观,自觉选择未被污染的旅游产品,并在消费过程尽可能减少废物的排放。同时,还要教育旅游者在选择出游地、出游时间时应尽量避开高峰期,做到理性消费。

参考文献:

[1]周彬,旅游循环经济框架体系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J]统计与决策,2010,(10):75-77

[2]中国网,循环经济―-2005年中国经济“关键词”[EB/OL].http://省略/chinese/zhuartti/xhjj/754470.htm

[3]李庆雷,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5):130-132

[4]舒小林,明庆忠,李庆雷,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108-113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范文第2篇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即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且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2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1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缺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够。其对循环经济的模式知之甚少,对适应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技术创新更少。利益化的趋势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障碍,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

规模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资金和规模小,无法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研发中心,多依赖外部技术,所以在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现成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2.3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坚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合理,约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之外,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条件差,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更难在中小企业扎根。

2.4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断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3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3.1提升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意识

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循环技术,从而转向循环经济。联盟内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这将促使联盟内的企业加强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进而对循环技术有更多的投人。同时,也将会在技术创新联盟所在的区域产生影响,迫使更多的周边企业重视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3.2建立集中地循环经济利用项目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政府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谁污染谁治理”这样的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并不可行。在实践中较为可行的倒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这中间我们的政府可能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引导排放相同污染物的企业相对集中建设;二是引导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污染的集中治理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运作不仅降低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也可以使排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关心市场发展主业。鉴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市场的依赖,只要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使相关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于一定的专业区域或工业园区从而使巾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成为可能。集中治理应是解决中小企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3.3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和人才瓶颈

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待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3.4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的新路径

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断资金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坏技术创断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范文第4篇

摘 要:循环经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发挥各个因素的积极作用,带动循环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把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信贷、债权融资产品、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上市融资、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然而,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实践中,必然面临如何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和推进策略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帮助各地区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策略。

一、国内文献关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我国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中,较少见到以严谨的理论视角对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一些著作或研究论文中,从各个角度对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背景来看,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是这一理论和实践产生的两大基本前提。如齐建国等提出:“现代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P1)侯渡舟等提出包括资源、环境、科学技术、资金和人在内的循环经济五要素,把科学技术、资金和人等要素考虑进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2]

第二,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个区域实施循环经济受到区域众多因素的影响。付晓东提出,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因素、政府与政策法规因素等方面。[3](P112-163)岳立等从制度、市场、技术、意识四个角度总结了甘肃省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4]

第三,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及实施途径选择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也更为具体。孙明贵等在研究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时,对包括法制体系、物质基础、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等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5]张春兰等提出,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方面面临理论认识、制度政策和现实实践三个层次的制约因素,其中理论认识方面的制约因素具体包括认识误区、生态意识、认识能力等,制度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现实实践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规模经济、技术与资金、人才与管理等。[6]

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循环经济的因素进行了概括,都有其合理性。在综合以上观点,并对这些因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用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研究循环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需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即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机制性因素(见图1)。其中,直接因素包括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自然禀赋、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法制等6个因素则是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因素,它们之所以被归入间接因素,是因为它们对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源、环境等直接因素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的。此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则是两种不同的机制性因素,它们对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以及循环经济模式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1 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循环经济的直接因素。

一个区域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这些因素中,影响作用明显而且直接的是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在某个具体的区域,可能是这5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对模式选择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5个因素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1.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资源的存量、可利用量,资源的类型和不同资源类型的组合,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进行资源分析,除了要考虑作为自然禀赋的资源类型和总量,还应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人均可利用资源数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区域的可利用资源的上限,通过经济发展规模及趋势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可以了解支撑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下限。

2.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过大是目前大部分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类型和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有的地区土地环境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要在准确把握各个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同样,对环境进行分析时,一方面要考虑环境自身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可以被用来评估人类生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则可用来评估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社会文化因素既直接包括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也间接地显示了隐藏在生产、生活方式背后的观念和意识。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关系到循环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在考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同时,兼顾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环境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绿色增长,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有成功的基础。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该区域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的现状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基础,并影响着循环经济的推进方式。

总体而言,我国三次产业中,高能耗、高资源需求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低能耗、低资源需求的第三产业比重过低,高科技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因此,循环经济的推进往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在一起。在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三个部分: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7]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的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稳定的均衡。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的产生,消除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4.技术。循环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和技术密切相关。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为支撑才可能实现。发展资源回收、再生性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改造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生态转型,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替代资源能源的开发、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减排和废弃物转化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必须考虑本区域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成本和可获得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把“技术”与“科学技术”当做不完全重叠的概念在使用。“技术”指的是,在实践中已经或即将得到广泛运用的实用技术,而非实验室技术;“科学技术”则侧重于基础性的研究,以及通过各种研究机构、研究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

从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看,前者接近于该理论所述的技术“模仿”和“复制”,后者则接近于技术“创新”。很显然,按照这种理解,“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应用的成本,主要受该区域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后者构成前者的基础。

5.资金。循环经济,虽然也被称为“经济”,但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初期甚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不经济”的。高投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设备、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需要的资金量也大大高于传统产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为此,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必须考虑本区域的资金投入能力。显然,一个地区的资金投入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当地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取向的影响。

(二)影响循环经济的间接因素。

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因素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受更为复杂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在背后影响它们的因素,也可被认为是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影响因素。

1.自然禀赋。自然禀赋是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础。自然禀赋不仅从根本上影响着所有的直接因素,而且也影响其他间接因素。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在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别,影响着资源、环境的差异,也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察,自然禀赋一般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

2.人口。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因素是自然禀赋的一个变量。人均可利用的资源数量比资源总量更能说明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资源短缺、环境压力等普遍性特征。此外,人口也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已经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和贡献。

3.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自然禀赋、人口和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一个区域的资源需求量、环境压力、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供给能力,却更直接、更主要地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所需支持的前提下,一个区域的基础性科研水平越高,科研力量越雄厚,这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能力也就越强,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循环经济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明显的技术特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支撑的。

5.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同样和其他间接因素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软”环境。我国朴素的“节约”观念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的,但是,不同区域由于社会文化上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对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认同程度以及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理念和认识上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支撑或制约作用。

6.法制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生事物,人们受习惯影响,接受较慢。法律制度具有公共选择型、强制性、权威性和见效快等特点,可以较快地推进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更多的自我约束,从而会加大人们的工作负荷。一个区域的法制状态,尤其是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完善程度将会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推进策略的选择。

(三)影响循环经济的机制性因素。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力和外力的推动。

所谓内力是指市场机制,而外力则是指政府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而这种制度框架的建立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

1.政府干预。在循环经济的初始阶段,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循环经济的产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政府作用要以市场有效发挥作用为前提,不能代替市场,而是要培育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降低其交易成本。在实践中,政府部门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与能力履行这些职责,是否会出现“缺位”

或“越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市场机制。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正在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因此,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管理成本。

三、结 论。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机制性因素的协同影响。这些因素或条件的综合,可能会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会起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因此,深刻剖析和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的层次关系和影响作用,并有效地构建、控制这些因素,对于认识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更好地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侯渡舟,等。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要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3] 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 岳立,郑周胜。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分析[J].开发研究,2007(5)。

[5] 孙明贵,刘建新,陈雪阳。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途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5 (3)。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模式

一、引言

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再循环、减量化及再利用等特征,要求对生产技术进行改造与创新,属于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解决我国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等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主要对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内涵分析

目前,我国对循环经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属于一种生态经济及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尽量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高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经济效益、环境效效益、社会效益的增长呈平衡状态。循环经济的实施体现在3个层面,分别是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

三、循环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为金融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1)循环经济为金融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这样经济发展方式既容易造成资源紧缺,对环境产生破坏,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快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走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型及友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既为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问题,这一切都依托于科技进步。技术进步又要依托于经济支持,如果仅靠财政支持将很难实现,这位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差异大,各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此外,在发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制度与管理方式,还是在产品上,都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2)循环经济给金融业提供了新的空间与利润增长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中,世界各国都致力于节能减排。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各国则积极开展排放权交易,并通过各种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发展起来,为了满足这种发展需要,各种金融机构则应运而生。

(3)循环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金融业和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辨证又统一。如果经济不能平稳较快地发展,金融环境也失去了生存基础,故两者是共生共荣、不可脱离的一个整体。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给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金融有效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1)金融业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我国金融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方面的体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流向变化,而是信贷结构的调整。金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在此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扶持了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好、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及新兴密集型产业,有效限制了过去资源消耗多、污染大、经济效益差等产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及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金融业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经过优化的金融环境,已对能源使用率、排污量等生态指标进行了量化,并充分利用了金融体系对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完善了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生发展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决策中,不但会关注企业的财务与信用信息,还会对各种资源消耗与排放量进行量化评估与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也将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更详细、细致的监测,从而能够准确、全面地把握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规避,以利于金融业与社会的稳定。

(3)金融业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如果科学技术滞后,循环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所追求的保护环境及发展经济将无法实现,必须以科学技术为技术支撑。然而,科学技术资金又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解决,仍需借助市场的力量,而保险业、银行业及证券业等金融产业,则无可厚非地成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后盾。

四、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方法分析

1.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理念进行创新

在我国,循环经济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公众对之了解不多,而金融创新速度相对缓慢,使得循环经济发展阻力较大。所以,不但要发展循环经济,也要对金融发展理念进行创新。第一,政府部门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在实际生产中落实下来;加强发展理念的更新,将原本的计划管理向市场经营转变,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二,创新金融思维时,应从单向转为多项循环,并将清洁生产、废物循环利用及资源利用等列入考虑范围,尽量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注重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变,坚持“生态、环保”为原则。

2.对金融市场进行创新

一方面,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推动循环型企业优先上市。如果是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技术设备存在明显优势的公司,中国证监会可凭此依据制定相应政策,优先考虑其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必要时可将该类公司的上市及发行股票标准降低,提高社会资源在循环经济企业中的配置率。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有条件的循环型企业优先上市,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注重对保险的创新,积极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资金投入的风险分散与疏导体系。保险业属于一种特殊企业,以经营管理风险为主要内容,具有分散风险、经济补偿等职能,故它被认为是发展循环经济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保险企业可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循环经济的投资中,比如购买或是参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在主板或二板市场认购循环型企业的发行股票等。

3.对循环经济支持制度进行完善

现阶段,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受到更多国家及人士的重视,而我国尽管有了大幅度资金投入,但收效并不显著,仍无法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所以,应积极完善相关的循环经济支持制度,为金融创新提供资金基础,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掌握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后,政府应对产权界定、产权配置及产权保护等进行明确规定,然后对生产环境价值进行评估,保护金融创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比如绿色补、、政府采购、绿色税收等,鼓励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让更多金融投资者能够主动参与大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4.注重对金融产品的创新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时代下,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丰富金融工具,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可考虑以下几点:比如商业银行可充分借鉴国外先进事例,在进行投资、风险评估及贷款等活动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使其被应用在绿色环保信贷业务中,有利于企业争取到绿色低压贷款;同时,要通过对业绩评价的优化,充分结合信贷、费用、营业等结构特点,推动循环经济往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方向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可借助政策性银行的力量,积极创新优先贷款、无息贷款等金融产品,为建设绿色产业、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循环经济项目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还可通过建设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基金的方式,不断提高闲散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企业的融资方式。

五、小结

由上述可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状况如何与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所以,在了解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基础上,政府应对循环经济与金融创新给予更多的重视,加大对两者的研究与发展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取得良好社会及环境效益的条件下,使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兵.金融创新视角下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3(32):58-60

[2]王俊,史安玲,梁宗德.金昌市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分析[J].甘肃金融,2014(02):55-57

[3]董银霞.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39-40

[4]陈柳钦.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10):13-17

相关期刊更多

针刺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