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范文第1篇

一、新儒家文艺美学的特点

(一)遵循心性,天人合一

传统儒家学说,是现代新儒家的传承根本,将西方文化和思想与儒学进行融合,逐渐形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思路,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发扬,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己任,试图以儒家心性之水,浇灌传统文化之田,不但需内外兼修,更要天人合一。现代新儒家文化主张进行自身道义的分解和融合,在传统文化中需做自我反省,以达到道德层面约束的作用,而西方文化则严格遵循逻辑的推理和分析[1]。此观点形成中,较为著名的新儒家学者主要包括:牟宗三、徐复观等人,其主要理论观点为:国人的生命及智慧,是使生命确定形态和定向的基础,不仅要摒弃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入,更应将我国的儒家心性之水提取出来,以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天理留存于心性之内,做到万物的生命与宇宙相通且共融,达到天人合一。此外,儒家心性的观点提出,艺术源自艺术家的内心,只有艺术家将艺术在精神层面上勾勒出来,则说明其个人的情感与领悟,甚至生命,就会一并融入进创造的心性之中,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就是从文艺创作的精神中,提炼和感悟出美的观点及追求美的意识,此观点也从另一角度体现出,中国文艺之美,实质上真正来源与人的内心和精神,而内心的变化,则是心性最佳的体现,在进行文艺美学的审视与评判时,必须要有心性作为根本。而现代新儒家审美的最高境界,则是心性与外界皆可忘却,主观与客观浑然融合,此天人合一也。

(二)德美兼顾,美善相连

有些现代新儒家,将儒家思想进一步分解与细化,提出儒学中的道德观点,并将其引入传统文化之中;有些现代新儒家,则认为艺术之美应与道德并存,只有德美兼顾,将美善相连,才是真正的美,并且,此种形式之美,与文艺作品所涉及的表现形式无关,美只来自于内心,此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心性为上的特点;而有些现代新儒家,则将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性与人的内在品德与修养结合起来,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对等的,并在美学思想中指出,“西方谓之美,出自表象,而中国人论美,在德不在色”。也是从德行角度印证了现代新儒家对于文艺美学的理解观点[2]。

(三)生命相通,美学相融

现代新儒家将哲学中的生命问题,归结为与宇宙万物实为一体,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文艺之美,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宇宙整体,都是可以相互连接,相互融入的。在此基础上的文艺美学,被称之为具有互通性的“生命美学”此种生命美学是关乎生命的,通过万物的造化与开拓,形成原始生命的勃勃生机与汩汩活力。在对西方哲学和美学进行研究和讨论后,现代新儒家们提出“生命相通,美学相融”的“生命美学”体系,其将追寻的艺术之美、人的创作品德与生命之美做出贯通和融合,提炼出现代新儒家学说中人的艺术精神,并明确指出,此种艺术精神,对生命的构成及艺术之美的体现,均有深入的涉及。

(四)崇尚人文,家国情怀

对于现代新儒家学派来说,他们不仅有渊博的学识,且文化视野较为广阔,更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便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其中涉及人生、人格及人伦等部分,不仅涵盖人生追求更体现了人格价值。从文艺美学角度分析,人文精神之美与家国情怀之美,是发自人内心的,并且是与品德相互关联和共存的[3]。更有现代新儒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人文精神中不仅可以表现出人格,更能体现人的价值。也有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道德精神和艺术精神两个方面,两者中,道德精神支配艺术精神,且无论是精神层面之内或是现实生活之中,道德影响艺术,而艺术升华道德,两者互通互补,缺一不可。

二、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存在的价值

从本质上说,现代新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生活状态等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新儒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与创新,不但为儒家观点的现代化转变与应用创造出理论基础,更对道德与文艺美学的挖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展现出了自身的文化精神与民族特性[4]。将人文、道德、心性、生命等要素,与儒家学说一起,融入进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之中,文明的规范,是西方文化中较为重要的观点,这与现代新儒家学说中的修身养性,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可以为西方文化发展所借鉴。此外,为增强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的时效性,也应使其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相互结合,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西服饰;审美文化;审美意识;民族差异性

自从出现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人对美的主观反映,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也就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表现的服装艺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受历史传统和各自特有的美学思想的影响,使二者持有不同的审美趋向,即美感的民族差异性。

一、中西方服饰的审美文化分析

(一)中国服饰的审美文化

在我国,服饰文化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体比较封闭,是一种隐喻文化。在服饰穿着上,强调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注重强调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而相对弱化了服装与形体的关系。相对于西方的服装以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侧重,中华文化漠视“性”的存在,在服装设计上刻意压抑表现人体曲线美,回避感官刺激要素,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另外,传统东方服饰以平面直线裁剪为主,表现二维效果,强调平面装饰,在装饰过程中运用镶、嵌、滚、盘、绣等手段使东方服饰虽结构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绚丽,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使服饰充满东方风韵,令人赞叹不已。

(二)西方服饰的审美文化

西方美学在世界艺术史上构筑了与东方美学截然不同的审美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以希腊为中心,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体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在服饰文化上,特别强调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毫不忌讳表现性感,常常把服装看作是人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毕达哥拉斯直接运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研究人体比例,总结出人体美的黄金分割比,这进一步显露出西方服饰形体的写实风格与东方传统服饰写意风格的截然不同。另外,西方服饰大都表现三维效果,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借助各种立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装饰服装表面,使立体装饰与立体结构造型相呼应,自然协调,易于激起观赏者产生审美愉悦。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曾经指出:“大约中西服装哲学上不同之点,在于西装意在表现人身形体,而中装意在遮盖它。”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不同。

二、中西方服饰审美意识的差异

(一)遵循协调美、自然形式法则美的不同发展主线

中国服饰自古以来就笼罩于协调美之下。每朝每代对人们的衣着行为都会有严格规定,无论什么身份必须按照各自的规范去穿着。如宋代,规定朝服衣身为绯色罗的袍和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腰部束以罗大带,又以革带系以绯色罗的蔽膝,佩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等。可见穿着者的服装自身的配套穿戴上要协调一致,并且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中国传统服饰注重协调美,注重伦理内容与协调美,而淡化个性,呈单一性。

西方服饰的发展则一直以追求自然法则美为主线,呈丰富性、创新性。早在古希腊,基于对自然美、人体美的重视,其“缠身型”服装具有韵律美、和谐美的风格特征。在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对人体的禁锢,使得服装把人体融入各种筒式大衣之中,形成“罩壳型”服装外观,但仍能从形形的点、线、面之间,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之间探得其对比例和对比组合的重视,对于形式美的追求。直至今日,在大型服装展览会上,展出的作品中也无不折射着比例、对称、平衡、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可见,西方服饰强调形式美法则贯穿古今。

(二)追求精神美、突出人体美的不同侧重

中国服装注重追求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为了追求高于形的精神运用夸张大袖、宽襟、衣带帔帛来造成飘逸的感觉,否定和超越形的存在,已进入理想的精神境界。此外还强调运用服装的各个要素色彩、图形、纹样来表现强烈的精神美。如龙袍下端斜向地排列着许多线条,名为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有山石宝物,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外还隐喻着“一统山河”“万世生平”的精神寓意。

而西方服饰则突出表现人体美。早在古希腊时期,那些体育健儿就表现出比例匀称,肌肉发达的人体美,而并非用服装来表现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随后的历代宫廷贵妇的服装,“内塑形体”“外露肌肤”,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去强调、夸张人体的不同部位,在表现人体美上大做文章。20世纪初的S形式样,运用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在后面紧贴背部,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侧面观察时,挺胸收腹翘臀,整个外形宛如纤细、优美、流畅的S形。发展至近代表现人体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1946年,三点式的泳装比基尼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英国设计师玛丽•奎恩特发明的超短“迷你裙”;9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范思哲利用“透”和“露”的款式强调炫耀女性身体美的性感设计,引领着时装界在全球的发展潮流。可见,追求人体美是西方服饰永恒不灭的性感定律。

(三)含蓄、意味深长和明朗率直、夸张求异的不同表现手法

含蓄深沉,讲究意境和韵味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表现手法。表现在服装上,则采用意象的结构,衣身只有前后两片,衣服适体又不完全合体,在遮体的隐约之中含蓄地显现了流畅婉约,就像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男子以宽适、贯通、畅达的服装样式,以顺畅的褶皱表现胸怀坦荡、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潇洒脱俗,如水墨画中之松、竹。女子则以顺畅造型、精巧的弧形袖口、弧形摆线、精湛的工艺和自然的褶皱表现端庄、高雅、美丽的神韵,寓意其纯洁、秀美和自然,如梅、如兰,如花似玉。

在西方,对美的事物,往往明朗率直、夸张求异的表现出来,形象具体生动,令人一目了然,一览无遗。从古希腊的多利安式希顿发展至今的露脐、露背装、比基尼等都会对女性丰腴的胸,或优雅柔美的颈,或坚柔相间的背,或圆润的臂不加遮盖,直接,直白地表达对人体美的追求。西方这种对美的坦白直率表达与中国的含蓄表达是截然不同的。

三、结束语

以上对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进行了探讨,中西方服饰审美意识存在着差异。人类文明的多元和多彩,服装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者且不可生搬硬套,而应不断从中西方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努力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

另外设计者不仅要学习现代设计理论思想,还应该对中国古代博大精神的设计理论思想进行学习与研究,从中可以预见到未来的本土设计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在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洪流中找到设计应有的平衡点,同时,只有正确认识美感的民族差异性,正确把握美感的性质,才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各种时尚设计的风潮中,对设计行为有一种理性的、宏观的、深刻的把握。这是现代设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楼慧珍,吴永,郑彤.《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冯泽民,齐志家.《服装发展史教程》[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3]杨道圣.《服装美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范文第3篇

但是,随着时代和国际化形势的变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最早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审美观”又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本土审美的发展方向。自古作为“南边蛮荒、瘴夷之地”的广东,是中原战时难民的逃难地和失宠士大夫的流放地,人们本来就比较地厌倦封建文化,且历代作为中国主要的通商口岸之一,接触“西洋”更多,所以也更具开放传统。西方的东西,包括美学观念因此也受到了更多的欢迎。随着西方艺术与建筑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广东也率先步其后尘,从初始的“搬来主义”、“中洋杂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近代岭南建筑风格,其中开平碉楼的建筑应属代表之一。本文以现代美学为线索,阐述了现今当代开平碉楼建筑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大众审美;中西交融;华侨文化;开平碉楼建筑

一、中国建筑审美与近代西方建筑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很强的归纳性。先秦哲学家荀子说:“不全不不足以谓之美。”就是说艺术既要有丰富的、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集中表现生活和自然。中国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独特的现实主义表达方式,大至于建筑小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攉取了自然、社会、心理的众多具体事物抽象出一种和谐的平衡,讲究“天人合一”,崇高自然,与自然相融相生,造成了中国艺术重性情的特殊风格。中国的传统美学不操纵具体艺术形态的发展方法,却引领着艺术发展的指向。

中国传统建建筑一直都稳定地维持着自身发展规律。但是,在明代,由于对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建筑技术的进步却没有推进审美的进一步发展,而局限在原有的审美体系中。审美主体渐渐在审美中的重用逐渐独立。到了清代中国传统建筑的堆砌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使中国传统建筑走向了辉煌后的没落。

在西方由于文艺复兴对人性的解放,从而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接踵而来的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更使科学技术与文化得以空前发展,其建筑也因此而具有更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文化影响力,为近代建筑美学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同时也给中国传统美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逻辑上的连续性和建筑审美发展态势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的社会审美变化,西方美学并没有从根本上被中国传统美学排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建造师们对建筑风格有了更多的追求,传统建筑形式构成中很多有具有隐喻含义的各种元素被提取出来,与西方偏重自然和写实的造型元素相结合,产生了一种中洋结合,相映生辉的民国初期特有的建筑风格。这种从各种形式语言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建筑语言自由地组合,使所谓的纯粹建筑时代成为过往。西方建筑与中国固有传统风格的结合,同一建筑存在众多符号的形式成为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中西建筑文化碰撞的融合点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审美的历史转折点,是推动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多样化的原动力。

二、开平碉楼建筑的审美特征

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多种文化融合的大体系,正是这个特点,决定我们审美的多样性。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最具代表的儒、道、禅三家,一方面体现为相互差别的美学倾向,同时又共同塑造了中国基本的美学价值。儒家美学的“中和”之美,道家美学的“自然”之美,禅宗美学的“彻悟”之美,等都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特征,其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漫长的积累形成过程中,同时也在稳定地影响着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

但是,随着时代和国际化形势的变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最早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审美观”又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本土审美的发展方向。

广东自古作为“南边蛮荒、瘴夷之地”,是中原战时难民的逃难地和失宠士大夫的流放地,人们本来就比较地厌倦封建文化,且历代作为中国主要的通商口岸之一,接触“西洋”更多,所以也更具开放传统,西方的东西,包括美学观念因此也受到了更多的欢迎。随着西方艺术与建筑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广东也率先步其后尘,从初始的“搬来主义”、“中洋杂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近代岭南建筑风格,其中开平碉楼的建筑应属代表之一,在岭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就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象征,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

世界建筑文化遗产开平雕镂是在广东特定的地理区域和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是长期动乱的社会生活和多种文化的综合产物。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后,随着五邑侨乡自身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融合、演进和发展,西方文化渐渐得到国人的承认和重视,以此为契机,西方各国的建筑形式随着民间传播途径和早期通商渠道进入开平碉楼及周边城镇。在抄袭和模仿过程中逐步创造出当地特有的中西交融的建筑形式,最显著的就是建筑材料与技术、各种构图元素以及装饰符号的混杂或融合。现存的碉楼很多建于上世纪20~30年代,已经运用了很多先进的建造技术。在建造中西方文化特征表现为灵活通变的创新型处理手法,主要是对西方建筑的吸纳整合。雕镂的造型千姿百态,有古罗马式、土耳其回教式、欧洲式、十六世纪英国式、德国堡垒式、教堂式、别墅式、庭园式等多种风格建筑(如图1-1),而碉楼内的使用功能依然是传统风格(如图1-2),房内长期居住依然是“中国式的生活”。这些民居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西式的特征下融入传统的装饰元素和手法,有如古代中外建筑最精湛的艺术博览,让人感受特有的艺术魅力。

罗玉明摄于开平碉楼(1-1) 罗玉明摄于开平碉楼(1-2)

开平碉楼的建筑艺术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开平碉楼的建筑已经不再仅仅限制于传统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大众审美趣味影响下的开平碉楼建筑已逐步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不再强调其中的个性理念,而注重其中内在的使用质量,趋于“中西交融”。融入了各自所吸纳的文化、个性等元素,建筑形式被提炼出来,赋予各种隐喻的含义,被用来表达文脉、地域、以及设计者的情趣。它见证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向近代文明发展的进程,是近代西方建筑通过民间传播渠道,对广东侨乡地区产生影响的产物,是建筑审美趋于“中西交融”发展历史的见证。

从哲学的辩证角度来看,社会发展是呈螺旋上升式发展的,审美是人类与时俱进的精神活动与精神依托,从现阶段的审美发展状况来看,审美主体结构主义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建筑审美中的主体已逐渐呈现出群体的特性。

首先,由于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建筑设计风格被迅速的复制和广泛的利用,建筑师本身的个体特征被迅速的符号化从而转化为全球化的群体特征。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已经阻挡不了对人们对外部事物的美观以及对内部进一步的文化要求。最初阶段建筑外观在功能性设计时,更多的是突出建筑外观的色彩变化和形态变化,随后随着人们审美和建筑品质结合层次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建筑外观的需求从建筑的视觉享受开始向文化层面过滤,因此具有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外观开始出现,这些建筑外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韵味,比如新古典主义建筑外观设计,将古典文化厚重和浓郁的特点体现在建筑设计上,而欧美原创主义文化风格则是将一些欧美文化特点渗透到建筑元素,信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差异化逐步缩小。

其次,正如美学家克罗齐所说的“艺术即知觉”,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人们更多的关注思考自己与各个事物之间彼此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结果,已不仅仅只是展现设计主体的独创性的发挥。人们对周边事物的审美观念更多的参与到事物现实发展当中。真正地影响着周围事物的外观和内部文化的体现”。

三、总结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审美;自然观

中西方文化不同的起源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人们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的差异。而与美学相关的,在绘画方面,东方与西方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西方的美术表现对象多以人物为主,相反,东方美术的表现对象多以自然景物为主,即使刻画人物,也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所呈现出的意境美。从表现方式上看,西方画重写实,而东方画则重意境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东西方审美观念的不同——东方崇尚自然美,而西方崇尚社会美。

绘画作为艺术,不仅具有审美功能,也具有认识功能、教化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等。它包含了文明的印迹,是展现对世界的认识、理解的方式之一。人类在最初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时候,无论中西方都是相通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中都经历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随着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融合,中西方有着各自的文化积累,这个文化土壤孕育了中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中国的感性的、注重感悟的文化,引导了美学的审美方向;而西方重视理性的思想,决定了其艺术的发展带有严密的科学性特征。绘画是文明生成的人类精神价值观的物质化,因此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演进密不可分。

一、中西方传统哲学对文艺观念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文艺思想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人们的创作理念中,并反映在艺术作品上。从先秦哲学家和美学家的著作中,我们了解到儒道思想具有汉文化不同于世界其它民族的基本特质。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认识首先要从对儒道思想的认识作为开宗。儒家以雄健为美,充满浩然正气的雄健之美成为儒家美学价值的指向。儒家美学不仅重视艺术中的气势、气概和风骨之美,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观点,产生了中国绘画中的“提神太虚”、“散点透视”的创作方法。而道家崇尚“自然”、“空灵”、“玄”“素”之美。它的审美理想是“夫虚静恬谈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体验中,人的精神从现实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人作为生命的存在本应与自然一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人们认为真正的美是一种大美至美,是天地之美,是宇宙本体所显现出来的质朴、自然、恬淡之美。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是以类取之,以虚带实,以实带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情理统一,物我合一。因此中国绘画讲究“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重“意”的人文关照态度也一度被西方吸收借鉴,发展演变为印象派抽象、意想为理念的艺术风格。

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造型艺术就是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希腊时期的美学价值观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古典美”的价值典范,即像宇宙一般的“神圣”、“和谐”与“秩序”。亚里士多德指出:“美是秩序、匀称、明确”。美的鉴赏逐步走向纯粹的外部形式并崇尚理性的思维。因此,艺术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时候,强调通过比例、对称、完美、表现存在的本质和规律,从一个物体美的认识到集体的、全部的美的认识,从美的形体到美的制度美的知识,一直到彻悟美的本体。由此,在对和谐美的追求过程中有了“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构成长方形比例协调感的“黄金比”[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封建运动以及三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在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同时重新发现了人类自身,重新进行自我审视,不断提升人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与地位,甚至对人的内在力量进行推崇与讴歌,形成了以科学、逻辑、理性为特点的思维方式。这种价值观也影响着西方人的审美观,使其逐渐形成与东方人迥然不同的艺术审美思维。这就使西方文艺的表现对象由自然界转向人类自身,表现与讴歌人物的绘画占据主体地位,直至今日也依然如此。

二、宗教思想对美学心理的影响

佛家与禅宗也给中国古代文艺注入了不少哲理意味。这些思想不但内涵丰厚,同时还具有深厚的美学意味,对中国书画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佛与禅都讲求一个“悟”字,凡事能从隐含晦涩中得到真知或从表象看到事物本质所在都是悟性的体现,它表现为彻悟客观存在之本来面目时的圆满。王国维也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描述这一最高境界。“超越”与“超然”的思想也对古代艺术有重要影响。它体现在历经世事后的洞察、彻悟、虚怀若谷,是超越世俗、超脱凡尘、超然出世,是轰轰烈烈之后归于平淡的明静。中国绘画重在意境,拙中见巧、简而不陋、浅中有深,眼中所见有限而胸中之意无穷便是中国绘画的最大特点。

宗教的美学价值也对西方美学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宗教总是贯穿其中的。许多文学与哲学的巨人都有无与伦比的宗教情绪。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欧洲文艺发展的精神动源。对上帝的绝对信仰造成了人们“神明创造并主宰宇宙”的观念。而耶稣基督的出现则使这种观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形象使人们将其和没有形迹轮廓的上帝联系在一起,从而将上帝赋予人的形象。从希腊神话到希腊雕刻,大量雕像也佐证了艺术对真实物象立体性的模仿和美化。比较中西美术,如果说中国古代哲人对美的认识,主要侧重于审美的心理方面,那么西方则重于对象的外在形式,关注“美”与“真”的联系,把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看作是追求知识和真理,乃至追求上帝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并与基督教文化一同组成了西方近现代文化的雏形。这时期的艺术又是如何对待人物题材的呢?他们把人看成除上帝以外最神圣的物种,是上帝之子,是替上帝行使权力、统治世界的。所以,这时的人物画将人描绘得像神一样伟大,由此也体现了美术是文明与文化的反映,是人类思想的外化形式。[2]由此看来,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的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解读形成了不同的创作主张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西设计 审美观 比较

引言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将自然物的改造与自身所需的功利性相结合,创造出使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各类工艺。千万年来,我们一直在利用设计能力改善与美化着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同的生存环境又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念与设计理念。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价值观与文化背景下所衍生的设计文化带给了中西方人民以不同的审美体验与享受。以古希腊,古罗马美学为起源的西方美学,和以儒道释为基础的中国美学,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现今各种设计观念的盟芽。中西方设计艺术既有自身艺术形式的独特性,也有审美观方面的相通之处。下面我就用中西方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来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相通与区别之处。

一.从中西美学思想看中西设计

艺术设计发展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推动了社会发展,发展了的社会逐渐在生活中使人们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审美观。我们首先从民族审美观入手,看看中西方的设计理念区别。

学者陈望衡认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主要有四个要点1.崇尚中和的审美理想(儒家)2.崇尚空灵的审美境界(道家)3.崇尚传神的审美创造(气韵生动)4.崇尚“乐”与“线”的审美意味(音乐与绘画)。其中的中和、空灵、与传神非常具有民族审美独特性。无论是儒家追求的天人合一,道德仁义与社会和谐,还是道家追求的人合于天,逍遥无为。它们重视的都是一种内在精神享受,强调人的内心精神状态,重精神,重伦理的文化开始忽视了对自然,对科技的理论研究。忽视了人作为个体是应该拥有凭借智慧改善自身生活舒适度的激情的。因此在中国衣食住行各方面设计理念都大量贯穿着伦理道德教化的痕迹。

尽管古代的帝王权贵们也不忘极尽奢侈的物质享受,但豪华居所与奢华工艺的设计理念主要功能是为了维护封建伦理等级,或是体现民众习俗与祝愿。如宫殿建筑,突出封建家长制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中轴对称的木结构民居体现了宁静、平和、内向的氛围。在家具与工艺品,日用品的设计上舒适性也被摆在其次,或繁或简的装饰与造型大量的体现内在精神理念。

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美学审美思想类似,中国的孟子与墨子也主张审美与实用结合,但儒家对人伦对礼教的重视无形中阻碍了对自然科技进行探索的兴趣。漫长的封建农业经济使中国迟迟未能从手工艺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长期处在农业经济影响下的中国艺术设计,其美感形式与封建思想意识是无法脱离的。

英国的罗素认为西方文化的渊源有三:一是希腊文化,二是犹太宗教与伦理,三是现代工业主义。这三方面都对西方社会的各方面包括设计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对中国没有影响。

西方的设计美学,更加重视将形式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它能很好的实现他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表达了对功能研究的重视。在海洋文明与商业经济的发展中他们带有对自然,对他人强烈的征服欲望,崇尚敢于冒险,积极探索,张扬个性的英雄主义。在设计中也明显的表现出这种征服欲。典型的例子就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细高的尖券与色彩斑斓的圆形彩色玻璃窗,又高又尖的塔楼耸入云霄,处处彰显着鲜明的个性。这种风格在中世纪风靡欧洲大陆,并深刻影响着手工艺产品,家俱和室内装饰。

二.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中西设计

西方以工业为基础与中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亦决定着双方有所区别的设计形式美学。

西方在18世纪工业化形式日益明确,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全新的改变。由于生产力基本形式的改变,西方设计也开始进入了新的时代,设计开始围绕机器和市场运行,设计形式与市场价值相互影响,产生了工业生产带来的几何化抽象形态审美,摈弃了矫饰繁复的装饰风格,更加崇尚功能和抽象。新艺术运动当中的维也纳分离派,造型简单明确,简单的直线和自然形态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富有现代感,可说是现代主义设计的过渡时期。美国的艺术装饰设计风格崇尚流线形,喜欢运用现代的和装饰性的几何形体。种种迹象都体现着工业化社会对艺术设计产生的巨大影响。

开始于二十世纪初的欧美的“现代主义运动”是一次现代设计革命,强调设计应该为社会服务,正视机械生产所产生的所谓“机械美”,它带有明显的民主特征,与西方社会化大生产引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更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

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核心——荷兰风格派提倡艺术的“简单化”和“抽象化”。它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热衷于在作品中体现对“纯洁性、必然性、规律性”的追求。通过直线,矩形或方块以及简化提炼的色彩来传达追求意识。风格派宣扬“合作”,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的思想正是切合了西方工业化民主思想。

这些艺术流派的设计风格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人们对机器时代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上述各式西方设计流派中看到,无论是何种设计风格,都不可避免的要流露出设计者对社会的认识与个人情愫的表达,西方设计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是较为强烈的,所以会出现了这么多的艺术流派。中国设计也重精神重情感,但中国式的艺术表达的多是家族式,集体式的情感,而不是个人的。原因是以农业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必然需要以血缘式情感和集体式情感来维系封建家长制。

中国设计风格中集体性、社会性、道德性的因素占据了绝大部分,没有给个人留下多大空间。使得设计作品中缺乏个体意识。不利于自我主体精神的表达。与西方外向、进取型的民族精神相比,中国的含蓄内敛成为设计的主要形式美感。比如明清家俱的床,三面都竖立木雕文精美装饰,人在床面上被置于一个狭小的半封闭空间中,反应出中式设计保守内向的的一面。明代家俱刚柔相济,曲直相间,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艺术特色也很好的反映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美学观和统一圆融的处世方式。中和的审美思想认为,虽然思想感情十分强烈,但喜怒,哀乐皆不能形于色,而要让它们在内心酝酿激荡,这就叫“中”;这些思想感情一旦作为诗歌或其他文艺作品表现于外,必须符合礼,而有节制,这就叫做“和”。

不同于西方受工业化影响的各设计流派,中国设计风格的抒情化非常浓厚。中国民间工艺设计中还常常表达出对至善至美思想情操的追求和对吉祥美好生活的祝愿,从汉代画像砖中众多伦理教化的主题到象征高洁人品的梅、兰、竹、菊到在家俱、陶瓷、服饰的装饰纹样上体现吉祥美好的祝愿,都表达出中国人民求善求美求吉利的祝愿心理。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为其典型代表,在封建社会晚期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吉祥纹样系统。包含了中国人民所期望的全部美好祝愿。如福、禄、寿、喜、财等。中国设计中还常出现被赋予了力量象征的想象的动物形象,如夔纹、饕餮纹、龙、凤、麒麟、避邪、天禄等,还有汉代瓦当的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极富神秘的东方色彩。

概括来说,中国的设计思想倾向于抒情写意,西方则倾向于表现叙述,“抒情”更多的是对自然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追求意境。带有安逸、满足感。“表现”更多的是要向现世传达自己的观念。带有一种强势、进取性。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别。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师法自然,以追求自然美为主,采用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的自然式。著名的古典园林理论专著《园治》(计成)提出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园林评判标准。既要善于利用园内外环境景观要素构成景观。书中还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著名园林规划设计规则。中国园林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追求诗情画意,即意境美。

西方的古典园林则以人工因素为主,采用强调理性的规则形式来追求人工美。表现出对自然的征服欲。这正符合了古希腊哲学崇尚有规律、有秩序、合乎比例的、协调的整体美的审美思想。

中西文化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综合化与大众化了。有人认为任何比较都是简单而拙劣的,的确,任何艺术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片面的。艺术设计势必将要经历设计思想观念的更新。我们除了要把握日新月异的设计理念和技巧,也要扎根于优良的传统文化。同时把握民族感和时代感,才能寻找到新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

[2]唐济川,刘媛媛等.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