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范文第1篇

1.1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经过对我县一些农村的实地考察,发现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比较落后的农业种植技术,用普通的喷施机器去灭虫,而且农药都不是生物农药,这些落后的喷施农药灭虫方法不但效果差,而且在很多程度上污染环境,农药不但污染大气,而且通过降雨还会污染水资源,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还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同时随着农药的不断使用,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大大减小了农药的灭虫功能,但还会杀死很多有益生物,农药残留在庄稼上,被人食用,对人体也会产生极大的伤害。化肥不可能被庄稼全部吸收,这就导致化肥流失,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导致水质的富营养化,还会使土壤受到破坏,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破坏土壤的原有特质结构。

1.2对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污染的防控措施农药化肥等中的化学物质对土壤的危害性极大,为了使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减小到最低,在使用中一定按照科学的方法使用,建议在农村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化肥,这样既减小了对土地的损害,又生产了“绿色食品”,做到环保,健康。

2.妥善处理农村废弃物,做好污水排放问题

农村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家禽牲畜类的粪便等,这些垃圾是病菌传染的主要载体,对人的健康存在威胁,对家禽和牲畜的瘟疫传播有潜在的危险性。在农村地区,废弃物已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环保方面对于农村废弃物处理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从现实情况看来,发展沼气工程与无公害农业实现整体化,采用循环再生,实现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废弃物污染的主要途径。建议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我县农村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制定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是的农村废弃物污染及早得到解决。家禽牲畜类粪便也是一种宝贵的饲料和肥料资源。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加工处理成优质饲料或有机复合肥料,开发利用畜禽粪便不仅能变废为宝,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粪便类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解决农村用能问题,极大地改善污染状况,切断病菌的传染,具有很好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我国农村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治理好农村周边乡镇企业的各种污染问题,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3.1乡镇企业的主要污染现状及原因我县是山区农业县,我县一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不懈努力。而县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未得以彻底解决。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趋势的发展,乡镇企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污染方面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企业水污染,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等。我县乡镇工业行业大都存在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和设备简陋等方面的问题。我县乡镇地区企业多数是小规模企业,设备购进的大都是廉价设备,这本身就对环境污染存在潜在的隐患。我县缺少对乡镇地区企业污染及其特点的追踪,加之乡镇工业污染防治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我县的乡镇企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我县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一级检测部门不到位,存在环境问题无人问,环境事故无人管的现状。

3.2对与乡镇企业污染情况的处理措施针对我国在法律法规制定中有关农村环境保护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加速对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的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乡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县应该促进有关政府部门加强这方面工作,为基层职能部门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加强乡镇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基础体系建设。无论是在乡镇政府,还是在乡镇企业,都要把乡镇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实行领导责任制,建立综合环境防治体系,在乡镇政府,或者村级部门,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对环境污染防治重视起来,使农村环境极大得到改善,使我们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让我们的家园越来月美丽,身体越来越健康。对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来说,要加大引进高科技人才,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政府的帮持下,购进新的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减小因设备和技术的问题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4、小结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范文第2篇

作为大型企业集团,首钢的发展始终得到国家、北京市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1995年以来,针对过去存在的片面追求产量、环保欠账等问题,首钢决定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从地处首都的实际出发,明确了“质量、品种、效益、环境”的企业发展方针,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

首钢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把环境治理工作与抓质量、品种工作摆在同等地位对待,严格控制钢铁生产规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环保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对工业污染源的不断治理和强化环保管理,首钢厂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从1995年到200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78.41%,烟尘排放量下降了86.49%,粉尘排放量下降了74.45%。首钢由北京市监控的29个重点单位、区县控制的24个非重点单位,于2000年5月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提前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要求。

解决方案:

1、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加大治理力度

首钢的环保投入从1995年到2004年累计达到19.21亿元,完成环境治理项目342项。在治理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治理污染技术,提高除尘系统捕集率,解决冶金企业普遍存在的无组织排放问题。同时对各尘源点风量重新进行平衡,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烟粉尘污染源基本得到了全面治理。

2、淘汰落后设备,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

从1995年到2004年,首钢结合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先后停止了特钢公司炼钢、铁合金厂、冷轧带钢厂、初轧厂、一炼钢厂的生产,实施了轧辊厂、钢丝厂的环保搬迁,还淘汰了5吨电炉和热轧薄板轧机、焦化洗煤工艺、燃煤蒸汽机车等落后设备,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3、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实现达标排放

在工业废水治理上,首钢按照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相结合、点源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达标治理与回收再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工艺配备了完善的废水治理和回用设施,厂区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全部达标,外排水量逐年大幅度降低。2000年首钢投资8600多万元,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对工业污水处理合格后回用,日处理水量最大可达l0.8万立方米,每年可利用处理后的回水2453万立方米。2004年与1995年相比,吨钢水耗从10.52立方米降到5.38立方米;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从95.4%提高到96.5%;新水补充量2004年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39.2%。

4、采用清洁生产新工艺,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首钢在大力开展环境治理的同时,在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实践。如从技术创新角度,开发“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开发处于国际前沿的、以资源和能源最佳化及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熔融还原炼铁技术;从工艺优化角度,采用国际先进的白灰套筒窑清洁生产技术,替代传统能耗高、污染大的白灰竖窑;从产品设计角度,开发“清洁钢”新产品,如HRB500钢筋产品、超细晶钢筋产品、含锡易切削结构钢产品的开发研制;从原料采购角度,实施“精品原料”工程,选用含硫率小于0.05%国内外优质精矿粉作为原料;从资源、能源再利用角度,建成国内外第一台220吨全烧高炉煤气高温高压电站锅炉、焦炉干法熄焦、高炉煤气压差发电等一批高水平的“回收、循环、再利用”设施。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工程,既从源头控制污染,又实现了资源、能源再利用的目的。

5、加强绿化美化工作,为改善社会环境做贡献

2004年与1995年相比,首钢厂区绿化面积从125万平方米扩大到156.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从30%提高到37.45%。首钢连续23年蝉联“首都花园式企业”称号。此外,首钢还为改善社会环境做贡献。1995年以来在门头沟南宫园植树24万株,投资4067万元美化北京长安街西端,建成1.4万平方米大型喷泉广场。销纳处理北京市报废机动车,仅1999年以来就处理了5464辆汽车,为消除城市污染做出了贡献。

6、加强环保管理,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环保任务

首钢坚持生产与环保同步发展,在技术改造中环保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日常管理中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一样运行、一样维护、一样检修、一样管理”。实行环境质量领导责任制,总公司与各厂矿领导签订责任状,将限期治理项目、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指标纳入企业评优标准,作为考核企业和主要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并建立环保激励机制。加强环保机构和环保专职队伍建设,建立总公司、生产厂矿、车间、班组四级环保监察、管理网络,实行严格管理,保证各单位环保任务的落实。

成效: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 策略研究 改进

近期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霾天气可谓是让人处于“十面埋伏”的境地,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内容,我国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从未间断过,但是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相关的治理策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人们一片蓝天白云,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一、大气污染治理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经常会出现大雾天气,一些地方竟然很少见到蓝天白云,这不仅仅影响环境质量,甚至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针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大气污染的原因十分复杂,环境治理部门的措施并不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源控制不当

大气污染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气污染源逐渐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环境部门主要是对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但是对于其他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并不十分完善,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日益增加,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也逐渐增加,再加上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意识不高,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环境部门对于大气污染源的控制并不全面,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2.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不完善

大气污染由于原因复杂,治理起来也就相对复杂,目前环保部门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并不十分完善,一些部门的治理力度也不大,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一方面我国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一些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治理工作难以找到合理的理由,污染单位难以认真执行环保措施,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对于污染单位的惩治不严厉,大多数的大气污染单位都是工业生产单位,这些单位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一些工业城市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是工厂,一些环保部门迫于政府部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压力,难以有效地落实环保措施,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

3.大气污染缺少监测

大气污染治理中需要对大气污染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源的信息,对环境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信息,对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策略中对于空气污染源的监控工作并不十分及时和完善,由于监测不及时或者监测不合理导致的判断失误,大气污染治理难度逐渐增加。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空气质量测评工作,对空气污染源的监测是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信息来源,如果监测不准确将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测评工作,这对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会造成一定的误导,甚至还会引起居民的恐慌情绪,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大气污染治理的策略研究改进建议

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城市化的建设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并不十分完善,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改善当前的空气质量,为建设美丽城市作出重要贡献。

1.完善大气污染源的控制

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策略中对于污染源的认识和控制工作并不十分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源逐渐增加,但是大气污染治理中仍然对工业污染进行了严格的治理,对其他污染源缺少控制。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源的控制范围,工业污染源固然是整个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但是像汽车尾气或者是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仅仅要对工业生产单位进行严厉的处理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城市中新出现的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采取相对完善的污染控制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数量和危害。

2.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由于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压力,环保部门的治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加大惩治力度。一方面对工业污染单位进行严厉的惩治,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只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大气污染。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方式也逐渐改善,工业生产单位应该进一步增加技术投入,通过改善传统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控制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近年来城市的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交通拥挤更为严重,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针对汽车尾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一些城市已经采用单双号限行的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市民能够认识到汽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鼓励市民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加强空气污染物的监测

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环境质量监测也需要空气污染物的数据。但是空气污染的监测工作并不十分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策略的制定。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物的监测工作,完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城市污染源的监测实现信息的共享。污染物监测信息能够对城市一定阶段,一定地区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治理措施。城市污染物的监测过程中尤其需要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监测,如果出现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企业进行严惩,对于一些符合标准的企业发放许可证。环保部门需要不断提高监测技术,提高监测和分析人员的素质,更好地提高监测工作的水平,为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以及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信息。

4.寻求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

工业生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大气污染,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运用,国家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受到重视,工业生产在当前城市经济发展中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有所下降,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加。一些原有的工业城市应该逐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逐渐转变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像德国的工业城市鲁尔区以往主要是依靠煤炭等资源进行工业生产,尤其导致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鲁尔区积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鲁尔区利用原有的工业厂区等资源发展城市旅游业,鲁尔新区还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发展一些文教科研企业,通过这些产业革新,有效地整治了环境,减缓了城市的环境污染,新的发展战略为鲁尔区的发展增加了新的生机和动力。

三、结语

大气污染作为比较严重的城市病之一,对于整个城市的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环保部门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不十分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显著。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的治理策略,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通过对污染企业的严重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城市污染较重的企业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展第三产业为建设美丽城市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改.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2(15).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范文第4篇

主题词:污染源普查 环境监察

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等情况,建立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信息库,为强化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对搞好环境监察工作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2007年,国家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本文通过总结岳阳市工业污染源普查情况,分析了工业污染源环境监察的主导方向和要点,并就岳阳市工业废气、废水污染源普查情况分析了污染源普查在环境监察工作中的作用。

1工业污染源普查基本情况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2007年岳阳市工业污染源共有3000家,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1427家、一般工业污染源1573家。全市工业源用水总量19118万吨,废水产生量13269万吨,废水排放量12878万吨,其中COD排放量55716吨,氨氮排放量6341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 11180082万立方米,其中烟尘排放量20706吨,二氧化硫排放量7436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536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0274吨,氟化物排放量8145千克。

2工业污染源行业分布状况及主要污染因子

2.1 工业污染源废水污染情况

图一. 岳阳市工业废水排放行业分布构成图

我市工业废水排放主要分布于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五大行业(见图一),其工业废水合计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8.3%,其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等。其中化学需氧量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58.0%、14.7%、9.0%、4.6%和3.7%;生化需氧量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占总量的67.5%、14.0%、8.9%、8.5%和0.9%;氨氮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86.2%、5.5%、4.6%、1.5%和 0.6%;石油类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橡胶制品业,分别占总量的43.4%、31.7%、9.1%、4.3%和4.3 %;挥发酚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86.4%、8.0%和2.7%。氰化物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96.2%、0.26%和0.03%。

2.2工业污染源废气污染情况

工业废气分为工艺废气和燃烧废气。我市工业废气排放主要分布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六大行业。其污染因子主要为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其中:烟尘主要来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21.8%、19.4%、17.8%、11.0%和9.8%;工业粉尘主要来自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38.2%、20.9%、9.55%、8.94%和8.38%;二氧化硫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33.1%、26%、22.6%、6.22%和5.49%;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63.2%、13.3%、10.9%、7.07%和2.97%。

3工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

普查结果显示,我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排放浓度高,超标现象严重,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是我市污染较重行业,因此对这些行业加强监督管理并加以正确引导将是环境监察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通过工业污染源普查发现我市企业在对其产生污水的处理方面还存在着工业源废水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实际处理效果差,一些较小规模的企业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等问题;工业废气也存在处理达标率过低,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仍居高不下等问题。通过普查发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市环境监察的重点方向。

4工业污染源监察要点分析

通过对污染源普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将环境监察工作值得注意和加强的地方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如下要点:

4.1废水污染源

①核查废水排水量;②检查排放的水质情况;③检查用水工艺和设备是否属于禁止和淘汰的;④检查是否向水体和地下水排放有毒物质;⑤检查清污分流情况;⑥检查废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态、运行管理、处理效果;⑦检查废水重复利用情况;⑧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稀释、偷排等行为。

4.2工业废气污染源

监察分为燃烧废气和工艺废气两类[2],其中:燃烧废气的监察要点为:①检查燃烧设备(生产厂家、合格证、防尘脱硫装置、其运行及防噪声设施必须达到环保要求 )。 ②观察林格曼黑度,分析超标原因;查炉灰与炉渣;查除尘和集尘设备,除尘废水和废渣的去向。③检查燃料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工艺废气的监察要点为: ①检查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按环评要求建成。②检查防治设施的运转状态及运行效果。③检查排放管道是否存在漏风、漏气现象。④检查排气筒高度是否符合要求。⑤检查运输、装卸和储存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物质的活动是否采用了密闭。⑥对向大气排放含汞、铅、砷、氟、氯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的企业要严加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5污染源普查成果在环境监察中的作用

污染源普查使我们较全面的掌握了我市废水废气排放的基本情况、污染源的主要行业分布情况、主要污染因子,这些都为环境监查的全面正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通过污染源普查我们还掌握了全市工业企业总数及分布情况,对企业的工艺流程、产能配比、原材料消耗、物料平衡、产污环节及产污量、污染源状况、污染防治情况及污染治理流程、综合利用情况等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些都为环境监察工作建立完备的数据库,为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环境监察实际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了监察工作中“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底气不足”这最主要的问题,减少工作中的繁琐和失误,最大限度节约了工作经费。同时,普查情况反映了我市当前工业生产面临的环境压力和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立窑水泥生产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企业存在的规模小、污染大、技术含量低的问题,畜禽养殖行业废水污染严重等等,这些使我们更加明确了环境监察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

针对这些问题,2006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着湖南省下达的排污减排目标,认真编制了减排计划,抓住工业污染源减排这个重点,积极实施“三大”减排工程,扎实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全市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治理主要围绕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3大重点行业大力实施工程减排。全市先后开展了造纸行业、苎麻(纺织印染)行业污染专项整治,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全市还狠抓了非火电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硫工程减排,全市以关停小造纸、小水泥、小砖瓦为重点,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畜禽养殖行业实施了强有力的污染整治工作,一方面大力推行“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另一方面对污染大户实施限期治理措施;对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枯水季节实行限产、停产措施。通过近两年环境监察力度的加大,污染物排放有了大幅度的削减,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为我市的节能降耗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取得使我们在环境监察实际工作中能胸怀全局、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对当前环境形势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更理性的思路,大大提高了环境监察工作效率和水平,为环保工作的推进打开了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陶一通, 苗万强. 浅谈环境监察人员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作用[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 32(1)

工业污染存在的环保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的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渊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致使环境污染的趋势出现由城市向乡镇蔓延,再向农村扩展的势头,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息息相关。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1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征

我国的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是一种产业环境,直接主体是农业类产业的生存发展。从农业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广延性、区域性、复杂性,同时又有半自然、半人为调控的特征。

农业由于分布面积广,光、热、水、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又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改变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影响着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自身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上盲目过量施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也会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加上病害、虫害、气候等自然灾害,使得农业环境问题更加复杂。

2农村环境的状况

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以山西运城市为例,该市是全省粮、棉、果基地,小麦、棉花、果品等诸多农产品的商品率均占全省的80%以上,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利用率已达80%以上,耕垦指数为43.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与生物种群的稳定,化肥农药施用极不平衡,农药残留量增多,农药中毒人数逐年增加,还造成土壤板结,作物贪青晚熟,淋溶下渗流失,造成水质污染。超标污水的灌溉,大气降落物的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污染事故的增多,使土地和作物污染增多。恶劣的环境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农业环境污染纠纷事件逐年上升。

改革开放给乡镇企业带来了蓬勃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联苯胺等产业,以及噪声和振动污染的行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直接危害职工健康。比如运城,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已由单一农业大区发展为门类较全,农工并举的组合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是以二氧化硫污染为主,烟尘和二次扬尘为副的大气污染,以有机物质和氮素为主要污染物质的水质污染,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的固体废物污染,且污染趋势趋于加重,并由城市向乡村蔓延扩展的势头,从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3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问题

3.1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而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3.2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企业增加较多。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从而造成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呈增长趋势,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每天排放的污水量超过1亿t,其中8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3.3城镇乡村基础设施滞后

这方面突出体现在城市气化率低、热化率低、绿化率低、烟尘控制区发展水平较低,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治理资金投入较低。目前,山西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同时由于集中供暖建设滞后,居民取暖、做饭及餐饮业的耗煤多为直接燃烧,低空排放,大量的由煤炭消耗产生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状况。

3.4农村生态环境脆弱

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有增无减。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70%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近30%的秸秆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等。

3.5大量农田被占用和毁坏

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除直接占用耕地外,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kg,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4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4.1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2强化农村环保法律手段

我国农村环境管理法制化建设已取得可喜进步,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城镇化后的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从总体上看,尚未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由于绝大多数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难以将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

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3创新环保思路,科学制定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加强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创新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把新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垃圾无害化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无害化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利用技术、生态保护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4.3.1创新思路,切实做到管理到位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们在还处于相对贫困的情况下,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面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及法规。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广泛宣讲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乡镇要组建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县、乡、村三级环保管理网络,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落实到位。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分散、面广、量小的特点,必须加强管理,积极服务于农村环境保护。农民建房选址定点、畜禽圈舍的布局、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更好地控制农村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3.2制订规划,切实做到投入到位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要有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通过这些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有计划地安排资金的投入。在争取国家投入的基础上,发动广大群众,增强自主意识,加大自身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加快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

4.4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农村环保是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的一项系统工程。应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并将目标转化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抓好环境规划、执法监督,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同时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4.4.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不搞“一刀切”。努力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农村特点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制度。

4.4.2科技领先,切实做到技术到位

农村环境污染因素复杂,污染源分散不集中,治理难度大,对治理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先进治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运城推广的农村沼气利用技术具有很好的环境效果。大力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秸秆气化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

4.4.3协调配合,切实做到参与到位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积极参与,才能有更大的整体性的收效。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发挥各自的职能和职责,做到力度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4.5结合乡村建设实际,开展环保综合整治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由以乡镇工业污染为主转变为乡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污染并重的态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做到与环保责任状相结合,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绿色创建相结合,与改变种植结构相结合,与提高村民环境意识相结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树立全新的环保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4.5.1与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

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清洁水源、清洁田源、清洁家园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等内容纳入规划之中,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反应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5.2与绿色创建相结合

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生态村、绿色村镇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5.3与改变种植结构相结合

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这不仅能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民收入和人民健康水平,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

4.5.4与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相结合

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是农民本身,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主动为建设美好家园尽职尽力。使其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同时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上做活文章,发展生态安全农业;解决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结束语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只要我们重视和积极应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我们是能够让广大农村真正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的。

参考文献

1刘耀彬等.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3)

2王惠彦等.对沈阳近郊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7(03)

3杨文举、孙海宁.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生态经济,2002(3)

4任太增、李敏.中国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3)

5石庆武.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01)

6蒋国平.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6(8)

7喻金富.如何将环境问题消化在我省城市化进程中

8王玉庆.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