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治教育心得

法治教育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治教育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法治教育心得

法治教育心得范文第1篇

孩子,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决定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而孩子的成长发展,最先是由父母引导的,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个人观后心得范文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青少年法治教育个人观后心得范文一

孩子,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决定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而孩子的成长发展,最先是由父母引导的,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就成为孩子的终身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到了上学的适龄,开始接触学校教育,就存在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否有机地结合。如果两者的教育理念统一,那么,孩子的发展会呈良性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冲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使学生的发展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我的班里面有一名女生,其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常常在她面前炫耀自己,并且时常表现出对别人的鄙视,因此,造成了她在班级与同学的交往当中也常常表现出骄傲自大,非常自我的情绪。她在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当遇到不同观点时,她总喜欢说“好吧,我不和你说,让我妈给老师打电话解决!”时间长了,身边的同学都对她非常反感。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她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她产生了影响,而她父母在她面前变得更为高大,所以在她与人交往中,一旦遇到问题,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面对,而是求助于父母,这种家庭教育不利于她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带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在我班里还有这样一名男生,其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对其照顾很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的脾气非常暴躁,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们发生争执,例如他坐在班里一个地方,当别的同学需要从他身边经过,让他起来让一下的时候,他就会大发雷霆,甚至是大打出手,同学们对他的行为都很不满,不愿与他交往,这样一来,他就更加自闭。因此,我们必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那么,如果我们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之间成为互相补充的关系,就必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适当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在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女孩,自小被养父养母收养,而养父养母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当她上高一时,得知自己不是养父养母亲生的,就感觉所有的人都在欺骗她,从此不再信任任何人。当自己的认知突然改变,而家庭也并没有很好的对其引导教育,导致在她的心中仇视亲生父母,对养父养母不知感恩,对身边的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现出冷酷、冷漠的倾向。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并没有给她正确、及时的教育与疏导,才导致她在学校对所有人的怀疑和不理解,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的目标。

总之,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学生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青少年法治教育个人观后心得范文二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

(二)及早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漠漠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能自己吃,但是我们坚持让他看我们大人是怎么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漠漠自己就学会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学会拿筷子吃饭,家里只要能让他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他自己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他干活,他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而且劳动习惯的培养会让他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说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乱放,垃圾不乱丢等等。

(三)多鼓励夸奖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候一句责备的话能让他难受很长时间。相反多鼓励鼓励他会让孩子干劲十足。比如孩子帮家长擦桌子了,家长就要使劲的夸一夸孩子,说:你真棒!真勤快!谁也没有x懂事。这样孩子会非常高兴,还有可能去接着帮忙拖地了。

(四)找些表现好的小朋友作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之间攀比心很重的,当别的孩子做什么,往往他就做什么。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不妨试着找些既勤快又懂事的小朋友做个榜样。比如孩子经常赖床,家长可以说:小明天没亮就起床背诗了,人家可厉害了,没人赶得上他。这样孩子受到激励,会精神起来,要和小明比比谁起床早。

(五)营造孩子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有一段时间家里人看电视看的多点,漠漠也跟着看电视看多了,后来觉得不能再这样,所以现在家里人都学会看书,即使不看书也会看报纸,这样漠漠也跟着学会了阅读,虽然时间坚持不了多久,但是习惯是慢慢培养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就会好的。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所以只要有时间还是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接受。虽然教育专家都不建议孩子那么小就学唐诗古词之类的,但是我觉得虽然孩子还不懂,但是多读点这类的诗词能培养孩子的美感和节奏感。至于儿歌音乐之类的,多读多听肯定是有好处的,关键是漠漠很喜欢这些,我觉得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

青少年法治教育个人观后心得范文三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家长渴望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教育贵心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我有口头语是“滚”,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被贵心学去了,一点事不好,就说滚,而且还让幼儿园有些小朋友学去了,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贵心说:妈妈不对,我们一起改。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贵心特别好动,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我就针对性的在平日多进行能够让他注意力集中的训练,例如我经常和贵心一起轮流数数,我数1他数2我3他4这样数下去,看谁先数错,贵心很爱玩;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贵心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儿就是一个多小时。

        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贵心进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很多内容并不是四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们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我们贵心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易理解的故事防腐的读给他听,在读的同时可以把一些简单的字教给他,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在讲的时候故意将有些地方将错,贵心就会很积极的给我指出错误,此时的我们首先应及时承认错误,并且表扬孩子细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锻炼了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父亲或是母亲,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因为持久产生快乐的力量永远强于瞬间的快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对快乐每一点,每一滴的积累,才能产生真正积极的影响,使他日后能够笑对人生。

三、加强沟通,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前一阶段,我发现贵心在家吃零食时,总是趁我不注意自己偷偷拿着吃,以前他总是先经过我同意才去拿,一开始我很生气,但生气后并没有效果,我忽然意识到贵心在一天天长大,他知道如果问了妈妈,可能他想吃的妈妈会不让,所以还不如不问。想到这些后,我就对贵心说:你想吃可以,但是得有限制,一次不能吃太多,好吧?贵心很高兴,再以后在想吃东西时先问我可不可以并自己就规定下量。从这件事中我觉得,长大后孩子说谎或者不愿意和我们家长沟通其实是从小就开始了,所以,我们应该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让孩子满足,孩子觉得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我们那儿可以得到满足,就会相信我们是他可以相信的人,久而久之,在很多事上也愿意与我们沟通。

四、有创造力的赞美

现在我们家长都意识到赏识成功的重要性,但是当你要赞美孩子的时候不仅仅要说:“真不错!”“干得好!”,因为我们的孩子每做一件事,对他来说都可能是第一次,或者对他来说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你枯燥无味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是万万不够的,来点新鲜的吧!例如你的孩子画了一棵红色的大树,兴致勃勃地拿给你看,这时候你只是简单地说一句:“真漂亮!”可能远远不够,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喜欢你画大树的方式,从来没有一棵树显得这么漂亮!”这样,孩子会大受鼓舞,这样的赞美对孩子来说,明显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孩子会觉得你真正喜欢他的作品。

此外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你当然需要赞美他。在赞美的时候,最好能够明确地指出,你最欣赏他的哪一方面!

五、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就像古老谚语所说的:“只有自己系好鞋带,才能一步一步走得踏实”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能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面对面未来,面对人生。因此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说也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技能,因为没有一个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人是会生活快乐的,当孩子发现他其实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会觉得非常的快乐和满足!当贵心在某件事上遇到障碍的时候,例如他正在拼一小幅拼图,可是却怎么也拼不起来,这时我一般按以下步骤来帮助他:

——明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例如一小块拼图找不到了。

——让他描述一下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例如想把图拼好。

——指出如何才能解决问题,例如放弃寻找这一块,从另一个方位(天空白云等比较明显的特征)开始拼。

——判断他是否真的需要我的帮助,如果是就在一边协助他,但是我不会替他做!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下面摘录一段话,与所有的父母共享: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青少年法治教育个人观后心得范文四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现代化更是一项长期的、更具现实意义的实验课题。做好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我们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长远的意义。作为兴隆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们很庆幸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好的幼儿园,这个“好”,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幼儿园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推出的一些新举措,举行的一些家庭教育讲座,成立的家长委员会等等,都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把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教育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学校能更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物质优裕、信息媒介多样化、家长倍加呵护的环境中,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层出不穷,这就为如何更好地教育现在的孩子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在育儿问题上也是摸索着前进,有成功的小喜悦,也有许多的困惑。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多学习,多总结。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在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方面做出努力。现将几点在教育孩子中的心得体会列举一二,仅供学校领导参考。

一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与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我们女儿四岁了,她开朗活泼,乖巧听话。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她,有些事情会和她商量,不允许做的事情会告诉她原因。不轻易给孩子许诺,但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实在因为特殊原因做不到的,就提前给她道歉,并给她说明原因。我们还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她的自信心,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引导她对弱者等有同情心。有些事情,当她做不到或是做不好时,她总会很烦躁和失落,这时候,我们就会用语言鼓励她,给她一些提示或帮助,和她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当她做完的时候,我们会对她说:“你真棒!”如果有些事情,的确不是她这个年龄能做到的,我们会对她说:“宝贝,你现在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一点,你肯定能做的很好。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真不如你做的好呢。”这样,她的自信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独生子女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少玩伴,我们就经常鼓励她主动去结识别的小朋友,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朋友们分享。引导她在和同伴们玩的时候,学会照顾别人。比如,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就告诉女儿,“你现在是小主人了,小朋友们来咱们家玩,你要好好照顾他们,这样他们才喜欢和你交朋友。”如果她做的好,就及时表扬她,这样,下一次有小朋友来家时,女儿已经能做一个很好的小主人了。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个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是“隔代亲”。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那种无原则的疼爱在女儿一二岁性格养成的时期曾让我们很无奈。有些你给孩子立好的规矩在他们长辈那里往往就形同虚设了,但是为了家庭和谐,我们不会当着老人批评她,时间长了,孩子有老人在的时候和单独与父母在一起时,就有所差别。有老人在时,就任性一些,和父母一起时,就乖的多。这种情况让我们颇为头疼了一段时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父母在老人不在场的时候多和孩子讲道理,上学后和老人不像以前一样时时在一起,情况也就好了许多。在和老人一起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父母的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这点是孩子自己会去模仿和习惯养成的。女儿三岁时,吃东西就习惯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然后自己才吃。我们相信这就是长期习惯养成的好效果。

孩子是家中被呵护的对象。往往为别人考虑的少。我们就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提醒她。让她帮忙做一些小事,比如,帮妈妈叠衣服之类的事情,她乐意去做,而我们会在她做完之后对她说:“谢谢你帮我的忙。我真高兴。幸亏你帮助我,要不我还得做很长时间,你真棒!”家人有些不太舒服时,我们会让她去问候,帮助拿药片等。养成她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成果是去年她去看望一位生病的老人时,会主动帮助病人盖被子,并关切地问候。得到大家的称赞,我们相信这种称赞会更好地促进她关心别人的的良好习惯养成。

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遵守社会公德,与孩子共同健康成长。

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一直注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让她自己做,然后对她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赞美。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她就愿意去做。比如,她玩完之后,让她把玩具收拾好。让她自己洗脸、刷牙,自己上厕所等等。看电视电脑时,给她规定好时间。“再看十分钟电脑,然后帮我把电脑关上,咱们好睡觉。我看茹茹能不能做到?”刚开始孩子肯定有一些不乐意。但是说过的事情,就一定严格执行,就算她有些情绪,我们也故意忽略,用别的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几次之后,她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到了时,自己关了电脑。

人是群体动物,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对于社会规范的理解和学习,也是行为习惯的一部分。我们就从小事儿影响她。让她帮助爸爸看着红绿灯,“监督”爸爸不闯红灯。她乐于这种工作。也能在这种工作中养成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让她知道要同情和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给她钱让她去放在乞讨者面前的碗中,告诉她,她帮助了他们。我们还和她订下约定,不在路上乱扔垃圾,大家互相监督,孩子在这种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习了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并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孩子在幼儿园这个成长阶段,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她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特别关注她究竟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知识以后会不断地学习,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是一生受用的事情。

我们经常给她买她喜欢看的书。告诉她爱护书籍,和她一起读她喜欢读的幼儿画报等,和她一起做书里的游戏,睡前给她讲故事。她特别喜欢做一些提升智商的训练题,喜欢拼图游戏,我们就多给她买这方面的书,和她一起做,在她作对的时候不吝啬对她的表扬,让她觉得学习是一种游戏。

她上幼儿园之后,我们睡前的游戏改成给我们讲讲她幼儿园一天的事情。我们做出一副学习的样子,睡前孩子很放松,我们讲从起床到爸爸妈妈送她到幼儿园这一段的事情,然后说“给我们讲讲我们把你送到学校后,你们都做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呵?爸爸妈妈可想知道了。我们都没上过那么好的幼儿园,你就给我们讲讲吧。”孩子会有种类似当老师的感觉,把一天的情况讲给我们听。既帮助孩子回忆了在学校一天所学的东西,也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我们和孩子都喜欢的一个游戏。所以她很喜欢上幼儿园,生怕错过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没办法讲给我们听。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我们还展开讨论,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一些和小朋友之间的相处问题等等。

兴趣是学好习的前提条件。我们从不强迫她去做她不愿去学的东西。但也善于发现她感兴趣的东西。她看动画片时常跟着动画片上学习英语单词。我们带她去听了一个英语兴趣班的试听课后,她有强烈地想学英语的兴趣,我们便帮她报了兴趣班。她有兴趣的东西,家长根本不用操心,她回家就自己学习英语。当然,做父母的,除了鼓励还是鼓励。

还有一个我们都喜欢的游戏就是得“小红花”。我把每个月的月历剪下来贴在她能够得着的地方,每天临睡前,我们会问:“你觉得今天自己表现好吗?能不能得小红花呵?”她会说“我表现的好!能得小红花!”我们就奖励她一朵贴纸小红花,让她贴在那天的日历上。看着她在那里数着自己得到小红花的个数。我们当父母的,倍感欣慰。

通过以上一些方法,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还有许多的困扰。比如,孩子性格要强,听不得批评的声音,这让我们担心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抗挫折的能力较差,我们认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亟待加强,但不知道怎样去具体操作;还有,家长一般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所以也希望学校能多安排一些亲子类的活动,相信家长都会有参与的积极性。

陪伴女儿成长的四年多时间,我们最大的感受,也是最大享受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样,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有着一份收获的喜悦。作为家长,我们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学习相关家庭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全力配合好学校的工作,和学校一起,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青少年法治教育个人观后心得范文五

我是戴奇清的家长。我的孩子戴奇清,今年四年级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地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此,我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她学她不喜欢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干她喜欢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法治教育心得范文第2篇

    法是什么,简单理解就是公平公正,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说道规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似乎就有些身不由己了,比如说早上上班赶公交车,对面正是你要乘的车子而且是最后一班车,但是现在正巧红绿灯跳在红灯上,不过马路上一辆车子也没有,你说怎么办?很简单,我们应该等绿灯,走斑马线,但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会冲过马路,尽管我们都懂得“生命诚可贵”,都了解交通法,可有些时侯,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所以说,知法、守法应从我们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我们正值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候,有太多美的向往,在对美好梦想追寻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的方法,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一代青年,应当在今后继续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爱法,懂法,知法,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并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遵纪守法,成为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青年。

    在平时的生活中,每一寸的点点滴滴都应该要用心去做。 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当三思而后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与普遍性。

    目前,青少年的犯罪率急剧上升。由于学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急剧恶化。从开学到现在,报纸上关于学生犯罪的报道各个都让人触目惊心。这更说明了学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性。我们都还未成年,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葬送了一生的幸福。目前一些地方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不容乐观,一些非法经营者利用网吧、电子游戏机房、危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引诱毒害未成年人。我们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侵犯。我们青少年应当学会辨认是非与自控,为了自己,也为了父母和老师,不要做违反法律的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我们做一个人生的计划——不做浪费时光的事,不做自己后悔的事,不做伤害别人的事;做对自己有益的事,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做可以创造价值的事。总之,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向往,正确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

    法制教育心得(2):

    在我校升旗广场进行了长寿区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作为班主任,我始终随学生一道认真听讲,收益颇多。这次活动使我坚定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信念。在学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法治教育心得范文第3篇

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讲座,让我们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次讲座,就像一股清泉,洗涤了我们的心灵,净化了我们的思想。

《未成年人保护法》共七十二条,它于2007年6月1日制成,为我们未成年人明确了各项保护法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我们明确了如何预防和纠正我们的不良行为,如何预防犯罪。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社会这个大家庭,形形的东西鱼龙混杂,有的对我们身心大有益处,有的则对我们有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是非观念,必须让我们有所判断和选择。《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为我们作出了指引,特别是在预防我们人生错误上作出了明示。

我曾读过一首诗"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其实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个十字路口,许多个选择,有时只是因为年少的无知,年少的冲动走上一条不归路,有时也只是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往往醒悟后,又追悔莫及。这都是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

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言行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所以我们要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斗争,我们要知法、懂法、会用法,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从现在开始学好法律,我们要以实际的行动,青少年不是枯萎的残花,而是灿烂的鲜花!

我们要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武器,以法律为保障,作一个知法懂法的少年!

法制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00字(二)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中国古代5000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竭力推行德制,可是如果有些人真的没有"德",那的德制只能是浮云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不会。所以,解放了以后,我们推行的是"法制".

如果这世界没有"法",会怎么样?我想我一定会天天泡网吧,人们肯定吸毒的吸毒,练发愣大发的练发愣大发。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呀!!!所以说,法律,是不能没有的。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是的,未成年人也犯罪。别不相信,比如你放学走了一天小路回家,你会生怕自己被打劫。如果这是你看见一个大人,你可能不会很害怕。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6年级到高二年龄的男孩(包括辍学的),那你可能会很害怕。

可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连未成年人也走向犯罪的道路的话,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哪?

其实,法律也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漏洞。这让很多律师抓住来利用。所以说,我们的心中也要有个道德底线,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要有个明白。

法制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00字(三)

上个星期五的下午,学校特地请了法制教育局的陈主任为我们举办了"法制讲座",讲了许多有关青少年犯法的不良行为,从而教育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要懂得遵守学校的纪律,国家的法律,将来做一个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用之才。遵守学校法则,是我们作为小学生必须遵守的原则。

我们的社会属于文明社会,可是却总有不少的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国家法律所不容忍的事情,如:抽烟,斗殴,喝酒等,偷窃,抢劫,害人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违法行为,这些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这些行为却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无法抹灭的污点,会一生伴随着他们。现在有许多不良青少年总是诱惑未成年人犯罪,如:吸毒,抢劫,偷窃等。

法治教育心得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教师教育体制是为了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管理制度。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一是应该探索和完善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二是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将定向教师教育与非定向教师教育相结合;三是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各种制度,为确保教师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今后,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要理顺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关系,充分有效利用教师教育资源;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纷纷把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关键。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教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的教师教育也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从观念的更新到政策的制定,从制度的完善到模式的更新,教师教育改革成为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热点”。其中,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正在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就是目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与整个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有着怎样的关联,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正在经历怎样的改革,又该如何创新,这些是本文试图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自从上世纪中期以来,教师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各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对人才培养的关注,非常重视教师教育,并从各自不同的国情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教育模式,使教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延长未来教师的修业年限,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例如,战后美国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进行四年的文化基础和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德国也要求未来的教师首先要在大学接受三到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科学教育,第二阶段再到见习院进行一年半到二年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法国在1979年进行的改革中将小学教师的培养年限从两年改为三年,提高到大学专科水平,初中教师大多由教师培训中心培养,高中教师由高等教师培养院和大学培养。英国在1956年将教师学院的培养年限从两年改为三年。苏联在50年代停办了一批两年制师范学校,将师范学校水平提高到专科学校程度,师范学院的修业年限由原来的四年改为五年等。

(二)调整教师培养机构的层次与布局

师范教育培养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师范学校时期,培养小学教师,满足早期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后来为了普及中等教育,就建立了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培养中学教师。通常情况下,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的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或归并人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逐步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的终身教育联系起来,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系统。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与各种教师培训机构相互衔接与沟通,共同承担教师培养与培训的任务。例如,美国在90年展了高等教育机构、公立学校和学区之间多种形式的伙伴联系,旨在提高教师教育准备服务。这种伙伴关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1)高等教育机构与学区或学校建立伙伴关系;(2)大学教育学院与文理学院建立伙伴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PDS”)是当前美国最常见的一种教师教育培养的新形式,主要是高等教育机构和学区(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PDS学校不仅是提供大学教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或示范学校,而且是培养新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校、供有经验的教育专业人员继续发展的学校。

(三)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教师职业证书制度

教师养成方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模仿前辈(师傅)而习得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第二阶段是教师职业专门培训阶段,即教师干部训练——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主要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通过师范教育的专门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第三个阶段是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这个阶段培养的教师大多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大学本科阶段,大多是在大学文理学院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后再修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习得相应理论的和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教师证书考试后成为教师。当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工作已进入或正式进入这个阶段。通常的做法是,未来教师必须通过四年的学习、修习规定的课程,经教师资格初检合格后先担任实习教师,实习一年期满,经复检合格者,才能取得合格教师证书。

二、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

伴随着世界各国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教师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教师教育的体制正经历着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教师教育体制创新的思路或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探索和完善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

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教师教育仍然是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为主,这样一种体系的优势和缺点是,由于培养目标单一集中,使得教师的专业思想较为稳固,专业训练较为充分,但也存在着教师的学科知识学习和训练相对较弱,学术水平较低,知识面较为狭窄、适应能力差等不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这样一个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需要在充分发挥其长处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综合化的创新发展。比如,当前在我国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就是要充分利用综合师范大学的办学优势,探寻培养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有效模式。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在强化巩固师范生专业思想和角色意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学科云集的有利条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构筑合理的教师教育“平台”,在提高师范生学科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其教育专业素养。

(二)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经验,着力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目前,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一般有三种形态,即封闭型、开放型和混合型。所谓封闭型的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是由专门或独立的师范院校来培养教师,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等国的教师教育,我国虽有所变化,但教师教育的主体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是由综合性大学的教育院系来培养教师,以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为代表,换言之,教师教育向所有大学开放,不再由独立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混合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则是由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教师,以法国为代表。

我们认为,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特别是其教师教育的历史和传统各有特色,因此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体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地球村”概念的形成,任何一种体系都不能无视另外一种体系的存在。对话和交流无疑应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由此看来,构建灵活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便成为教师教育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

从根本上说,这一创新举措的实质就在于,利用并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优秀师资。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1)借鉴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优势,形成以培养、培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为主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2)根据我国国情,对于各地区的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资源的重组,逐步将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3)特别要加强地区一级教师教育机构的建设;重点改善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立足于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本科层次的优质职前教育课程,并向职后培训倾斜;(4)开发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网络。具有网络学院的教师教育机构,应依托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实现教师教育机构、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结合,并积极探索网络化的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模式“l,如职前教师教育可以利用网络让未来教师直接“进入”中小学的课堂,真实地体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利用网络也可以让一线的教师直接与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话”,共同诊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导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使广大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专业成长。

(三)根据国情,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

考虑到我国广大地区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对未来教师的培养要将定向教师教育与非定向教师教育结合起来。以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混合安排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定向培养模式,仍将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位置,但要深化改革,确保学生的职业定向,充分培养其职业道德、职业观念和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目前我国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就是定向教师教育中的一种模式,它从政策上给予教师教育以高度重视,从制度上给予教师教育以充分保障,更有利于吸引优秀学生接受定向教师教育,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与此同时,要加强非定向的教师培养,如“3+1”、“4+1”、“4+2”模式,学生接受3或4年的学科专业教育之后,再接受1-2年的教师专业教育,使学生不仅拥有学科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拥有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技能及教育科研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师教育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双重提升。

(四)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评估与鉴定制度

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评估与鉴定制度的改革,是教师教育体制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整个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具体来说,主要的创新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与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包括:(1)加强教师资格证书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地方、全国两级教师资格证书,持地方证书可以申请全国性证书;(2)制定新的教师资格证书种类划分原则与划分办法,以及各层次教师资格基本学历要求、课程学分要求、教育教学技能水平要求。

第二,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包括:(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由教育部组建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机构,制定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并系统地评估和定期修正认证标准以及发展新的标准,确定规范的认证程序并评估、修改认证程序;(2)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应包括教师教育方案和规划、办学条件、教师教育候选者的选拔、课程计划、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等六个方面。

第三,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包括:(1)规定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领域,包括教育理论知识领域、教育技能领域、教育实践领域、教育管理领域等;(2)规定每一个领域都由相应的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构成;(3)每一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学分要求;(4)课程计划申请单位具备举办教师教育的资格;(5)由专门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活动。

第四,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主要在于进行办学水平评估,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三、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

有创新就有发展,而发展的水平又取决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虽然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创新之中,但其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教师教育体制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看来,要实现教师教育体制的良性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明确教师教育的方向

关于教师教育性质的争论一直在持续着,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教育应以“师范性”为主,因为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校的师资,作为中小学校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水平。再一种观点主张,教师教育应该以“学术性”为主,因为作为中小学校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知识和科研能力,先知道教什么,然后才谈得上如何教;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师教育应该是“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但究竟在哪一点上融合则要根据高师院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办学传统、教学资源等作具体分析。

由于对教师教育性质的认识不同,所以在实践领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结构上,存在着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类课程、重理论知识学习轻教育实际、重技能训练轻科研能力培养等问题;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着封闭式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把教师教育看成是一次性、终结性的培养,忽视教师的职后教育和终身教育。又如,对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渠道狭窄,管理模式不够灵活,行政干预多而专业指导不足等。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才能明确教师教育的方向,学术性是指教师不仅要谙熟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师范性是指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师角色意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学术性和师范性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当今教师教育大学化、专业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认为,首先强调教师教育的学术性是必要的。因为,教师的职业态度属于情感领域,不是仅仅靠理论学习可以形成的,而是与其所受的教育、与其实际从事教育工作的体验有关;教师的职业技能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也只有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才能形成。由此,系统的、专门化的教师教育应该有所侧重,使受教者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有切实的长进,系统学习各类学术知识和锻炼教育科研能力是合理而可行的。当然,加强学术性并不排斥师范性,不可能把二者截然分开,放置到不同的环节或阶段进行培养,学术性是师范性的基础和保证,加强学术性,才能使教师教育所培养的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持续的发展后劲。而提高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则可以巩固教师的专业思想,完善教师的职业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总之,坚持学术性基础上的师范性,是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就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而言,师范性是必须要充分体现的,但着眼于培养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加强学术性,为师范生打下良好的学术功底,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应该成为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任务。

(二)理顺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关系,充分有效利用教师教育资源

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正在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有关工作,但是,教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比如说,教师的职前培养要以中小学为教育实习的舞台,中小学教师则需要进入相应的教师教育机构接受继续教育,然而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其结果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此外,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学院、教师进修学校(院)等相关教师教育机关之间同样缺乏协作与沟通,使得教师教育的内容存在着交叉重复,不仅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而且难以保证教师职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浪费了大量的教师教育资源。我们认为,这是教师教育体制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引起重视,切实改变这一局面,促进教师教育的高效发展。一种办法如前所述,就是对各地区的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资源重组,逐步将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也便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目标体系的建构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整体设置。另一种办法是对现有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院)、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进行统筹,建立起分工明确、有效合作的工作机制。如可以成立以地区为单位的教师教育指导监督机构,对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定位、性质、任务、课程等予以指导和规范,促使各类教师教育机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有效合作。

法治教育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法;创新的现状;怎样创新;情境;妙设;启发诱导;运用新知

[中图分类号]G6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67-01

一、为什么要进行语文课堂教法创新

(一)语文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如果说备课是一个总揽全局的过程,那么课堂教学则是在其指导下具体实施目标的重要环节。如何不折不扣、高效地完成备课中确立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现今的社会已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仅靠单纯接受、存储、传承前人的知识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盲”一词的概念已不仅仅指没有知识文化,不会写字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单独正确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富有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现状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真正“个体”完整的人,许多语文教师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了这场革旧布新的浪潮之中,新的教法如雨后春笋。如今的课堂已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守旧教师很少可见,“布新”课堂日益增多,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师生双边活动频繁,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呈现。“以教论学”的思想已慢慢深入人心,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可喜的现象。

毋庸置疑,这些新的教法是经过一番周密的构想、思索和长期揣摩运用才最终出阁登场的,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扭转低效、死寂的课堂教学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广运用这些新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一)“碎问碎答”,肢解课文(二)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缺陷(三)不同教师运用相同教法所取效果大相径庭(四)热闹的课堂,积极的互动,茫然的学生。因此我们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用理智的态度来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新的教法不断趋于完善。

三、怎样进行语文课堂教法创新

一是,要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

二是,要巧思妙设引入问题。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

三是,要启发诱导,解决问题。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的讲,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死记死背问题的答案,只有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继学习积蓄更多更大的经验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