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要求,按照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
农产品是人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事关国计民生。加快健全农产品监管工作体系,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联动,落实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有效供给,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XX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由镇党委书记XX同志任指挥长,农业农村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司法所、卫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二是成立XX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镇长XX同志任组长,农业农村办公室,应急管理办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村主任为成员,日常监管工作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牵头负责,各部门各成员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具体组成人员名单附后)
三、广泛宣传教育
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加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企业合作社组织培训,全面提升公众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管职责
1、加强产地环境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重点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的监测与管理,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修复工作.
2、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业投入品经营监管,建立农药审查备案登记制度,坚决杜绝本辖区内蔬菜、水果、水稻、畜禽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他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的规定。
3、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组织本辖区基地农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大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4、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督促本辖区的农产品基地建立农产品农残检测室并搞好农药残留自检,同时接受省、市、区、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的抽检。对采摘、收获上市的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做到批批检测,合格的入市出售,不合格的坚决不流入市场。加强规模养殖户的监管巡查,实施痕迹化管理,对检查的内容、时间、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时限都记录在案,进一步规范监督执法行为。
5、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组织相关执法单位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开展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
6、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大户积极开展
“两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支持认证企业,加强“两品一标”基地建设,不断壮大认证农产品生产规模。强化对“两品一标”农产品的证后监管,坚决打击假冒行为。
7、做好国家追溯平台和省“省份证”平台应用技术推广和运用,打造我镇优质农产品。整镇实行“合格证”管理制度,负责辖区内“合格证”开具和出具督促指导工作。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河北廊坊
AbstractBased the quality safety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Langfang c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us quo and effect,its exsiting problem was indicated and the reasons was analyzed for the status and effect of the management,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in Langfang.
Key wordsagriculture products;quality safety management;status;Langfang Hebei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中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诸如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农产品的不科学收获,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完善以及市场监督管理不严等,导致农产品污染比较严重,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引发的人畜中毒事件以及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停止贸易交往的现象时有发生[1-3]。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贸易,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廊坊市地处河北中部,位于京、津2大城市之间,幅员面积6 429 km2,总人口381.6万人。现辖2市6县2区(三河市、霸州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广阳区和安次区),9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60个),3 229个行政村。廊坊农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及廊坊周边地区,仅蔬菜在北京市场上的占有率就达17%。廊坊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但涉及到廊坊市的基本民生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全省乃至京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因此,研究廊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1廊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成效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近几年来,廊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未发生一起因农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中毒事件。廊坊市蔬菜产业迅猛发展,在种植面积和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廊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逾12万hm2,分别在永清、三河、香河、固安、霸州、广阳等地,主要栽培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西葫、甘蓝、油菜等20多个品种,年产量650万t,其中450万t销往北京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为17%。目前,全市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环评认证基地面积达6.67万hm2,获证无公害农产品79个,拥有绿龙、翠仙、营绿绿色食品和经认证的有机食品6个,建立“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1.2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廊坊市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在完善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10个县镇的农产品质检站建设,并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贸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专院校、宾馆、食堂、陪送中心等地新建23个农残速测点。每年完成农产品检测品种5 200个,其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4 200个,农药残留常规检测1 000个,国家禁止的5种高毒农药检出率降低到零。廊坊市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基地83个、检测市场30个,抽取蔬菜样品、水果样品全部合格。
1.3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
近年来,廊坊市每年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集中打击和不定期抽查等多种形式依法开展对农业投入品的综合整治。对种子、农产品、肥料等农贸经营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凡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农贸企业、门店一律取缔,规范农贸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全市上下联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通过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行为和依法查处其不法活动,有力地控制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非法销售,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环境。
1.4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试点
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由廊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组织,廊坊市农业局主要负责蔬菜生产安全信息体系建设试点的实施工作,具体是2个批发市场和23个蔬菜基地共47个单位的试点,主要是通过工作管理档案、生产经营档案建设,推动蔬菜生产、经营规范化和诚信建设,促进蔬菜安全生产与放心消费。在廊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组织下,对47个试点单位逐一进行了初步检查验收,基本合格。
2廊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全社会的食品卫生法制观念不强。大部分消费者专业知识较少,缺少识别食品质量的基本常识,对假劣食品的危害认识不足,选购食品往往只注意价格,而对质量要求不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强。食品生产经营者数量多、分布广,尤其是一些游击式、分散式、小规模的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相对较差,对自身管理不严,对从业人员培训不够,在食品生产经营现场,经常可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操作行为[4]。
2.2监管系统不够完善,监管部门查处难
许多食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一些无证的个体业主和制假贩假者常常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法,让监管部门很难查处。主要是因为在监管过程中还存在漏洞,使管理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从布局上看,这些地方主要是分布在学校、集贸市场、农贸市场周边。
2.3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廊坊市农业局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属起步阶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基础还很薄弱,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廊坊市发展标准化的意义和紧迫性没有被普遍认识,计划经济农产品短缺条件下形成的重产量、轻质量、无标准的思维定势和惯性阻碍了农业标准化的推进,农业生产小规模、分散化和非组织化加大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难度,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实施标准缺乏先进性、配套性、操作性,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不健全[5-7]。
2.4消费者防范意识不强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食品的供不应求,使广大消费者形成满足于“吃饱、吃好”的观念,缺乏食品安全防范意识。2008年廊坊市在对500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随机调查中,有30%反映自己或亲友中曾遭遇不安全、不洁食品的危害。当遭遇不洁食品侵害时,多数被调查者都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47%的人表示“以后不再购买该食品”,32%的人“无可奈何,自认倒霉”;只有21%的人提出“向有关方面反映、投诉”。由此可见,广大消费者防范食品污染的意识不强,应对食品中毒态度消极,也是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隐患。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而且也是提高食品安全程度的有效途径。现实表明,在现有的监管机制下,食品安全监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进行全面改革,从机构设置、法规和标准制定、执法力度、监管水平等多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廓坊市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不利局面。
3参考文献
[1] 丁长琴.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5):96-99.
[2] 宋怡,孙翔.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绿色壁垒[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3(10):8-9.
[3] 郝艳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农产品监测体系[J].中国园艺文摘,2010(3):170-171.
[4] 刘跃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黔东南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调查[J].农技服务,2008(3):118-119.
[5] 何乐琴,李剑锋.慈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调研与思考[J].农业质量标准,2005(4):20-22.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厅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全市从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为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给全市人民提供放心、安全的农产品,我们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市、县目标责任书,并将指标分解细化,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了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清晰、措施办法具体。
同时,市县两级政府深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对一个地方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至关重要。我委从年初就积极谋划,制定方案,广泛动员,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三位一体的全程监管,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农产品|量安全事故,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1.1 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措施。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新形势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为此,委领导高度重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抓,各科站所密切配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一是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委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和纪检书记任副组长、职能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二是制订工作意见。根据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明确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并针对各县(特区)、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成后日常监管工作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下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例行监测、监督抽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督促县乡监管、检测站的日常工作尽早走入正轨。
1.2 加强“三品一标”的监管认证力度。 今年我中心对区内“三品”生产企业,不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生产记录制度执行情况,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情况和“三品”标志使用情况;对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实行提前介入,在指导申报的同时,督导申报业主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水城红心猕猴桃、保田生姜、月亮河鸭蛋、牛场辣椒、盘县核桃已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证书。
1.3 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监管力度。 蔬菜生产一直是安全隐患比较大的一项农业活动。今年我委将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做为蔬菜发展项目的前期要件,即要求业主在项目实施前就做好规划和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进行项目建设。 二是将上规模的蔬菜基地全部纳入监管监测范围,随时进行监督检查。截止目前抽检样品1778个,农残合格率为99.5%。
1.4 强化宣传培训
一是按照市食安委食品安全宣传周要求,开展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到县、乡开展农产品质量宣传,发放宣传材料3000多份,现场咨询服务群众4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组织企业内检员参加市我们举办的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班,提高企业自身的监管能力。
三是结合职业农民培训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最大程度地引导农民、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严禁使用和添加违禁药物,目前,每年至少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农民、农业技术员800余人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外向型农业的要求和满足人民群众讲质量、讲安全、讲健康的消费需求以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行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2.1 部分农民和生产单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强。我市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分散、粗放、小规模为主。一部分农民缺乏安全意识,掌握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不全面,导致不能很好的掌握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菌素的现象仍较普遍,同时受利益驱动,投入品的使用还不规范,查处任务还很艰巨。
2.2 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及其产品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近年市委市政府对“三品一标”认证的扶持奖励力度逐渐加大,鼓励和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农户、合作社完成“三品”的认证工作。
1.健全机构,把着眼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实践证明,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键的问题是强化机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此,2009年,舒兰市农业局设立了农产品安全监管科,经舒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舒兰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人,为独立法人、独立办公的科股级事业单位,是吉林市农业部门首家单独设立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投资400万元改建543平方米办公楼,设有常规理化室、原子吸收室等11个实验室;配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农药残毒检测仪等80台(套)先进检验、检测设备。每年可完成蔬菜、水果、粮食等4大类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12项、重金属5项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年可检测3000个样品以上。
2011年,舒兰市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为目标,结合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在全市17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在不增加人员和编制的情况下,确保每站有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到“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利”。在基础设施方面,每个乡镇建设1个快速检测室,配备2~3套速测仪器及相关办公、监督、抽样等工作设施,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使全市上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市财政每年还拨付了3~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必要的经费保运转。
2.落实责任,把着力点放在健全工作机制上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思路,健全机制,用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和指导工作。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小组,由农业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农产品质量监管单位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每年年初农业局与各成员单位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
二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推广普及科学种植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
三是承担对种植过程的督导巡查。重点对农药、种子、肥料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生产环节,督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经营档案。
四是对产地农产品进行快速检验检测,协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指导农资经营门店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档案记录,受理假劣农资投诉举报。
职责明确后,每年年中进行半年考评,平时不定期进行抽检,年末进行全面考评,兑现责任状,奖优罚劣,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除此之外,对市站和各基层站分别建立各自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市质检站,从站长、副站长、财会人员到各检测试验室共建立规章制度14项。通过建章建制,使站内工作逐渐向规范化、正规化轨道迈进。
3.强化措施,把着重点放在农产品质量监管上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农业局一贯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与贯彻,充分利用电视、传单、板报、条幅等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1年,举办了3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大集,同时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活动,进村入屯组织培训,培训人数达6200人次,接受咨询2280人次。发放《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700册,安全消费传单14500份,张挂宣传条幅5条,出宣传板3块,进村屯社区25次。同时在吉林农网、舒兰电视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使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力度,强化监管。2011年舒兰市农业局共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324人次,出动车辆94台次,对全市152家农资商店进行了常规性及拉网式检查,并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进行了重点检查。与经营业户签订了承诺书,明确规定了严禁销售甲胺磷等国家规定的高度高残留农药;不经营劣质、过期农药及准用农药中添加违禁农药产品;对国家限用高毒农药要建立来源及去向台账。查处假劣农药案件2起,查封农药10箱,送到省统一销毁。同时发放了“拒绝高毒农药珍爱生命健康”宣传挂图1800张,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高毒农药清单等宣传单3200份。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对策;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05-02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Yulin City
SUN Rong GAO Qiang YANG Zhi-biao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spection Test Center of Yulin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Yulin Shaanxi 719000)
Abstra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current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system of Yulin City,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Yulin Ci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quality and safety;examination system;status;countermeasures;Yulin Shaanxi
近年来,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农作物病虫害日益加重,各类农药滥用严重。我国每年平均发生病虫害1.8亿~1.9亿公顷次,施用农药的防治面积约1.5亿公顷次[1]。这些情况导致农药残留量日益严重,在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的同时,也给农产品出口创汇带来挑战[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一些国家已经被视为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第四大社会问题[3],因此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实属必要。现通过分析榆林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和问题,提出完善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以供参考。
1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
2006年12月6日,市编委批准成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主要负责全市种植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三品”认证工作等。在加强市级检测机构建设的同时,市农业局积极推动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筹建。
为了加强市场监管,2008年榆林市政府出台了《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实施方案》,2008年7月1日,榆林市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榆林城区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建立检测室,配备检测仪器,招聘检测员,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予以退市处理,以确保市民消费安全。
2010年5月,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正式启动运行。2013年通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陕西省农业厅机构考核审查认可。经过几年的建设,陆续已投资仪器设备约 600万元,已基本能够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检测参数达70余个,基本能够满足农产品质量农药残留常规检测项目要求。
2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监督检测标准不完善
当前,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标准陈旧、技术指标落后,存在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差、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应加快制定与国际检验检测技术接轨的标准,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农药残留、安全用药等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2 监管分散,缺乏统一协调,难于形成合力
目前榆林市各职能单位分别根据自身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存在多头监管现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缺乏统一协调机构。诸如畜牧兽医局负责动物产品备案报验监管,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水果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抽样,缺乏统一协调的机构,一旦发生上色鸡蛋、毒豆芽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很难及时有效解决[4-6]。
2.3 检验检测技术相对落后
就检测技术来说,榆林市检测技术的发展一种是跟踪先进技术,另一种是面向市场的一些快速、简便的检测技术,以满足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工作所需,比如一些便携式的检测仪,可以在执法过程中,现场就对一些农产品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测。但据了解,美国FDA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农产品、食品中360余种农药残留,德国的方法可检测325种,加拿大的方法可检测251种[4];而现有的检测技术手段明显不足,特别是检测速度、人员素质等还未能满足要求,不适应短时间、大规模批量监测,这直接导致对一些问题产品检验的困难。目前,榆林市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已配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而兽药残留、激素残留等参数的检测,尚缺乏较先进的仪器和技术,特别是一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指标,多数机构无法检测[7-9]。
2.4 监测覆盖面有限
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设备和人员不足,检测项目和检测覆盖面有限。现有的检测机构数量与社会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生产、销售点多面广、品种繁多,加上农药新品种层出不穷,品种更新快,都给质检中心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及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上的压力。
3 加强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策
3.1 加强领导,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健全监管组织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质量技术监督、农业、环保、工商管理等多领域、多部门。当前应以关系国计民生的检验监测手段建设为重点,围绕社会最关心的问题,重点研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农产品市场快速检测体系。要合理布局、系统配套、避免重复,以现有法定检测机构为依托,整合现有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尽快建成技术含量高、检测项目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4-6]。承担并指导全市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检测监测工作,加强对果蔬、粮油、水产、畜禽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监测[1-6]。
3.2 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扩大农产品质量检测范围,规范检验检测体系
在现有农残检测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开拓创新,建立起机构健全、手段先进、功能完善,适应生产和市场需要的,市、县相配套,生产基地、加工、流通相衔接的,涉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完善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相配套的“速测”与“定量检测”手段。首先,对产地环境中的水、土、气,以仪器精测为主进行监控。同时为提高配方施肥、田头诊断等水平,建立速测土壤肥力、疫病等指标。另外,对肥料、农(兽)药、各种生长素或生长调节剂、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以各专业仪器检测为主。最后,采取实验室仪器检测与现场速测相配套的检测手段,监测农产品及其初级制品等。还应根据农产品在生长各期间的农药和其他化学投入品使用特点,对有可能出现高残留、长残留的农产品进行重点监管取样,增加其在抽样中的比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要加快研发便携式的农药、兽药及其他有害物速测仪。充分利用微型化的气谱、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生物芯片技术、特种生物传感器、特种酶反应技术研发药残快速检测仪[5],对农产品进行先定性(快速)检测,再对出现阳性的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3.3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加快调整、修订、补充、细化农业质量安全标准,注重标准的配套性、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使标准涵盖农产品本身、产品的环境、包装销售、加工、配方、运输、食品添加剂储存、品质等级、标签和污染物、最大兽药残留物允许含量和最大农药残留物允许含量等[7-8]。另外,加快更新标准,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执行。标准制定和实施都要有超前性,注重与国际接轨,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化,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4 结语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消费者安全的需要,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统一领导、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还应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技术的研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标准化的发展进程,加大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普及和示范、推广的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而达到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邓启明,黄跃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初探[C]//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5)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建设对策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4:6.
[2] 涂田华,张道新.加强江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7(12):136-138.
[3] 钱芳.浅谈加快市县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河北农业科技,2008(5):4-5.
[4] 郭玉英,黎书伟.韶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310,313.
[5] 邓启明,黄跃东,连伟如.福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3):8-10.
[6] 邢宗和,张锦生,赵苹,等.对广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方农村,2005(2):23-27.
[7] 王冬霞,杨焕来,吕爱英.嘉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