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精神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化站;农村;文化作用
一部分地区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在我国持续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向农村的财政拨款逐年递增、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相继上马、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但需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强于西北内陆地区。这也造成了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的地域差异性。尤其是对于内陆农村而言,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水平就较为落后,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也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再加之村中大多数年轻人都前往东南沿海地区打工,导致村中老年人和小孩儿居多,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封建迷信、低俗媚俗现象也呈现抬头之势,村中群众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水平也逐年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西北内陆地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本身有限是有一定联系的。由于当地本身在经济上存在一定的短板,这就造成在文化场所以及各类设施的建设上面临困难。但不能将经济水平有限作为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借口。面对有限的设施设备和经济条件,更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组建优秀文化宣传队伍、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配合国家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二乡镇文化站重要意义和工作方法讨论
在农村之中开展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要持续完善文化站的各类设施设备。部分地区由于对乡镇文化站建设没有给予充足的重视,导致在文化站之中缺少各类设施设备,或者有的设备年久失修难以使用。这就使得农村中的群众缺少了进行文化学习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开展乡镇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通过配套包括电视、电脑、各类图书以及体育设施设备的方式,做好乡镇文化站建设的硬件工作,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村群众前往文化站进行文化学习和娱乐。
三乡镇文化站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作用分析
乡镇文化站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推动农民自主开展相关文化建设活动。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而已,有“送文化”和“种文化”两种情况。所谓“送文化”就是乡镇文化站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文艺演出和相关文化活动的方式带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这一方式只能单纯的依赖乡镇文化站的组织。而所谓“种文化”就是将乡镇文化站作为一个造血干细胞,通过在各个乡村之中培养文化骨干,进而在各个乡村之中引导组建自己的文化队伍,并以此为基础在乡村之中开展各类娱乐和文化建设工作。这就是所谓“以一点带动一面”的工作方法。通过建设好乡镇的文化站,可以使其在周边众多的乡村之中起到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通过结合当地不同乡村所具有的不同民俗文化,乡镇文化站在建设过程中设立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进而真正起到“种文化”的作用。目前,各个乡镇文化站已经将“种文化”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而逐渐转变农村群众的工作和学习思路、引导其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结合自身村落之中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传承,进而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山西祁县就涌现出了包括“权勇文化大院”在内的诸多典型案例。“权勇文化大院”是当地农村自发组织建设的一个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基地。其中藏书超过五千册、电影拷贝超过一千部。前往权勇文化大院读数、观影的农村群众络绎不绝,已经成为了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张鸿超.锦州市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50-51
[2]李永菊.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内涵[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33-34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一、乡村文化离散并失去自我整合能力
乡村文化离散意味着传统社会特质的破坏,农村社会处于多变的、不稳定、不完整状态。
(一)乡村社会边缘化与乡村文化的虚化
乡村文化因其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但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据调查,当今乡村娱乐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色彩。许多地方村民娱乐时间趋于标准化,以往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形成的狂欢逐渐逝去,国家法定节日和一些“洋节”成了乡村娱乐的借口;在娱乐方式上,传统与现代并存,但现代娱乐方式逐渐占据主动。许多民间艺术要么后继无人,要么缺少市场,逐渐被城市强势文化所淹没。
在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压力下,乡村本土文化秩序也解体了。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的以年长者为主导的前喻文化迅速向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后喻文化过渡,年长者在乡村文化秩序中迅速边缘化。……而那些经济上的成功者恰恰又远离乡村生活,对于当下的乡村文化生活秩序而言,他们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不足以积极介入乡村文化秩序的积极建设之中,乡村本土文化秩序瓦解也在意料之中了。更为关键的是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的内涵。
(二)乡村价值空心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乡村出现人才资源的空心化,并由此带来价值空心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常年或不定期脱离了农村生产实践。因为人才的大量流失,土地粗放经营、粮食种植单一化、乡村基层组织涣散、乡村人际关系疏离、传统文化和手艺后继无人、老无所养、少无所教等后果已经日渐显现出来。因此,黄波断言,乡村不再是一个让人心灵安妥的地方,在精神层面,当下的乡村还有没有独具的价值已成疑问,当然更无法输出价值,无法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极了。
(三)乡村伦理危机
传统的乡村伦理对维系农村的社会秩序、传承中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中,城市的“文明”和“非文明”会同时影响或侵蚀农村原有的文化根基,乡村价值取向前所未有的混乱、多元、模糊。
随着现代性的因素的影响,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逐渐被抛弃。家庭失和、邻里失信、古道热肠的善举日少,图名逐利日多,乡村吸引力减弱、公德操守缺乏、恣意破坏生态增多等,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传统价值观已不大认同或存在认同困难。但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没有成为当代农村主流的价值观。
二、乡村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历史上看,乡村文化危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缩影。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历次劫难或追捧中变得模糊了。基于现代性的追求,“城市”就会被当做是富裕、文明的象征、文化的中心,而农村则是贫穷的、野蛮的,是文化的沙漠。本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遗留给乡村文化的并不都是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浪漫,对乡村文化中的封建、愚昧、涣散、狭隘、偏执等落后思想和观念进行清理也是必然的。但是,鉴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非线性的,前现代因素、现代因素、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三者交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文化转换的难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中前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另一方面是后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后现代因素是对现代的消解和解构,使得现代性扑朔迷离,很难予以准确把握,而现代因素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标准化、同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而乡村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差异性,而且受方言、风俗习惯、等影响,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无形中加大了传承的难度。
第二,从文化生长的环境看,当乡土中国变成离土中国,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遭到破坏后,故乡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仰望。先生说过,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乡村文化的解体,其核心正在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的实施,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村民观念中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农村人际关系离散,传统伦理约束力下降。农民的流动改变了乡土社会的基本构成,也改变了乡村文化和风俗习惯,转型中的乡村出现文化断层。三是乡村工业化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那种和谐与宁静不复存在。四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现代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但同时也淡化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这种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观念与宗教意识在现代社会日渐式微。失去敬畏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约束力了。
第三,从文化传播方面看,伴随着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乡村文化消费已经越来越和城市同步,都市强势文化之下,乡村文化日渐萎缩。首先,从娱乐方式上看,村民过去群众性和组织性的文娱方式被自主的休闲方式所代替,一些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诸如耍狮子、唱大戏等娱乐活动难以开展。其次,从传播内容上看,媒体的目光始终紧盯在城市受众上,对于消费能力较低的农村受众,则普遍采取放弃的做法。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要么太少,要么虚假。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文化高地”的信息。而真正的都市文化、现代文化并没有或未能真正走近农民,消费主义文化伴随着各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几乎所毫无悬念地占领了农村市场,乡民在这些貌似先进的强势文化面前必然会惶恐、焦虑,对自己固守的价值观产生怀疑、鄙视甚至完全放弃。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重建农民的生活价值,解决过渡时期农民,特别是80、90后年轻农民的归宿(重要的是精神归宿)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考虑到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完成城市化的时间可能还要长。其实,即便是城市化率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也不会同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正如贺雪峰所看到的那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0年,农村人口只能十分缓慢地转移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将长期保持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农村目前‘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也将长期延续。”这就意味着农村依然是多数农民最终的归宿。
其次,有利于激发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增强村庄的文明程度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社会实践的主体,缺少农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对亿万农民进行精神洗礼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有缺陷的。但在各地乡村建设中,我们看到农民却在这场关切自身利益的建设中作为一个整体失语了。据中国网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农民听说过新农村建设,但80%的人又对其内容知之甚少,还有24.8%的农民表现淡漠怀疑和悲观。对新农村建设主要靠谁,只有14.4%的受访者认为靠农民。这种现象的出现既和政府的动员机制不到位有关,更和常年在外的农民对农村建设缺少热情和支持有关。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与一般价值体系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时代的先进性、超越各种局部利益的超脱性、以及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决定了其能在乡村离散文化的整合中发挥其他文化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整合乡村文化建设。从理论上看,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规范着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和稳定秩序。因此,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从现实看,首先,中国正在向文化大国方向迈进,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统领,中国难成真正的文化大国,充其量只是世界强势文化的殖民地或市场。其次,我国是个农民人数占多数的国家,乡村建设成败既关系整个国家建设成败,也关系到广大乡村自身特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乡村文化内生乏力,各种外来文化又良莠不齐令乡村无所适从,当代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既不可能简单回到过去,以传统文化统领,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只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导向。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重建乡村文化尊严。贺雪峰在他的《乡村的前途》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我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大量的研究和事例表明,当今乡村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相对贫困,而是到处可见触目惊心的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水平贫穷的地去,同样也存在于物质生活比较甚至非常富裕的地区消费主义文化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生活的主宰意识形态,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重建农村的价值系统,目的是为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摆脱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的腐蚀性影响,从而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建构一种农民能够认同、接受的文化价值系统。当然,在城市作为一个参照系存在时,如何说服农民不去攀比是困难的。因此,乡村价值重建实际应该是一场全民的文艺复兴运动。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套正向的、积极的价值系统,乡村价值重建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锦晓.我国农村离散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
2、王华.视像主导与乡村生活――有关大众娱乐的一次文化研究[J].天涯,2010(2).
3、黄波.富人治村的背后是乡村价值空心化[EB/OL].省略/commerce/2009-11-11/465795.shtml,2009-11-11.
4、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国情报告: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DB/OL].中国网.
6、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J].天涯,2006(5).
现实状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听众,也需参与者。一个缺少文化的乡村是没有生机的。然而,我们现在的有些村庄,“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弱化、乏味。
一方面是乡村文化冷清凋落,缺乏催进气氛。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农村的文艺演出活动很火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激励了几代人。然而,近几年来,因种种原因,村庄里的鼓不响了,锣不敲了,红火不闹了。而城里的戏剧团、电影队也很少下乡,政府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毕竟有限,乡村已成为文化的被忽略或冷落的地带,这是乡村文化之忧。当下,强调和谐社会建设,那么,乡村不应是一块被忽视的地方,它急需文化的滋润,而文化的滋润不能单靠农民自身。无疑,没有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农村需要休闲的文化消费,农村也需要高雅的文化来提升品位。
另一方面是乡村民间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随着电影、电视、VCD、DVD、卡拉OK、电子游戏等大量进入乡村,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诸多民间文化传统没有了市场,诸多民间艺术后继无人,一些承载着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木版年画、龙舟鼓、剪纸、藏族的藏戏等,都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各地民间的刺绣、泥塑、面塑、烙画、年画、民歌、书画、曲艺、民间文学等也都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甚至有的民间艺术已经濒危或正在消亡。
还有就是乡村宗族文化、迷信文化泛滥。在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地方乡村文化建设处于自由无序状态,乡民们的文化水准日益下降,乡村文化生活日趋单调,乡村宗族文化日益复萌:重续宗族族谱、维修重建宗祠、成立宗族组织、颁布宗族族规、开展联宗祭祖等。在宗族文化的复萌中,封建迷信也日益抬头,建寺庙、设神坛、看风水、测命运、信巫师、跳大神,严重影响了农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一些“不良文化”在农村存在一定市场。个别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农村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近年来,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又有所抬头,许多农民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特别是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文化事业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投入增长与发展需求间的差距依然很大。据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18.77元,是教育的1/36,卫生的1/11,科技的1/8.5。这还是全国平均数值。如果减去城市投入部分,以全国农业人口计算,农村文化投入人均仅有0.2元钱。虽然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专项经费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人员工资等经常性费用支出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缺口太大,远不能维持正常运转。
原因追析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所谓乡村文化,从广义上是指农民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交际等方面的精神食粮。细细分析,造成现在乡村文化弱化和渐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现象上看,农村人员大量外出,院落荒芜,整个村落像一个沉寂的世界。虽然现在农村实行了村村通,大部分乡村都有电视可看,但那些以娱乐都市人为主体的娱乐快餐,很难解乡亲们的文化之渴。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一种无法自我参与的文化消费。
从本质上看,由于乡村的自身局限,文化在这里本就很弱势。广大的农民朋友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条件差,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只能听听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夜晚睁着惺忪的睡眼望着电视里陌生的消闲娱乐节目。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乡村留守着老弱妇幼。这些孤独的守望者,文化知识严重不足,他们无力担当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广阔农村有成为新的文化荒野之忧。这不是文化的过错,是文化在乡村的走失。
从政策上看,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体制、投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离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队伍上看,农村文化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人才匮乏。一些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取消了文化专干,改为兼职。造成闲时难得有人问、忙时无人管的局面。文化管理和专业人员下岗改行,农村文化队伍专业骨干力量大量流失。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农村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素质较低,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工作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对策思考
学者卡・波兰尼说过,一种社会变迁,包括社会灾难,“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说这段话,也许言之太重,但却深刻说明了乡村社会“被嵌入”工业化、市场化的轨道后,缺少了文化支撑、文化归属。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把乡村文化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中,统筹规划。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把它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级政府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切不可以牺牲生态环境、社会公正、文化资源、农民权益、公共卫生等换取虚假的繁荣。还要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是完善经费投入体系,积极探索乡村文化繁荣机制。国务院先后颁布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向新阶段,提出要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因此,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要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同时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文化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城乡交流和挖掘利用当地民间文艺资源两个方面。构建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费保障机制,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三是因地制宜地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抢救、发展民间文化。乡村不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空白点,各乡、各村的基层组织应该努力提倡精神文明,积极规划乡村的文化建设,严禁不良文化流入乡村。乡村基层政府应因地制宜地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尽可能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在评比文明乡、文明村的活动中推广文明乡、文明村的做法和经验。政府部门应组织有益的文化竞赛活动,诸如歌咏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秧歌舞比赛、诗歌创作竞赛、地方戏曲表演赛、演讲比赛等,发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乡民们的业余生活。民间文化是一个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遗产。地方政府必须组织人员调查乡村民间文化的现状,并与当地文化馆及有关专业人员一起,尽可能地发掘、保护优秀的民间文化,搜集、记录民间艺术作品,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利用摄影、录音、笔录、出版等手段尽可能地整理、保存民间艺术,改变由家族世代相传与原始口传手授的方式,扩大传授范围和改进传授方法,鼓励民间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技艺。应努力营造民间文化的市场,积极扶植民间艺术的开掘和发展,在保留原有本色特征的前提下推陈出新,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民间艺术新的适合现代口味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管理;和谐社会
1.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助力农村基层管理
1.1群众文化建设是增进群众沟通的助推剂
我国自实施以来,打破了集体化的劳动生活模式,日常的各种集中管理活动逐渐变少,同时,随着这些年经济生活的提高,人们逐渐的被电视、智能手机、电脑所吸引,私人活动已经远远高于集体活动,很多人更多的愿意呆在家里,这就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少,邻里关系愈发淡化。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将群众吸引到一起来,进行共同的合作、协作,增加人们的沟通机会。如唱歌、跳舞、聊天、表演,等等。大力发展这些活动,能够给我们的农村基层管理带来无法估量的作用。人们通过参与共同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必须的精神生活需要,同时,也增进了人们的沟通,增进了理解,进而建立起互惠互信的交往基础,促进了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2群众文化建设是群众管理逐步组织化的融合剂
人们之所以形成社会,是因为需要集体的力量进行生活,个人是孤立软弱的,很难维护自身的利益,一旦其个人利益受到侵害而又无法获得来自集体组织的帮助,极易走极端,通过极端方式寻求解决方法。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通过跳楼、自杀、攻击其他人员、攻击政府部门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无非是要获取集体的帮助。
群众文化的开展具有广泛性和基层性、多样性等特点,它通过吸收社会基层群众参与到不同的活动集体中来,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政府通过对这些组织进行合理规范的引导,使之形成规范化的制度,这些制度能够很大程度的对成员进行约束,极大地增强了组织的自我管理,同时,组织成员经常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关怀,能够将一些小的问题在组织内部消化解决掉,而且这些组织能够为成员进行一些合理的诉求的传达,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有孤立无援感觉,极大地减少了极端行为的发生,有效地提升了基层的管理质量。
1.3群众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激活点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乡村作为一个群居村落,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自然也有自己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具体表现在乡风,而乡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的是乡村的管理质量。好吃懒做、赌博成风的地方,其社会必然混乱,容易引发社会安全问题。由于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观念正在逐步的取代集体观念,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在各种思想的影响下,变得有些混乱,致使当前的乡风不再像以往那样的淳朴,另外,由于乡村的生活相较城市而言,过于单调枯燥,人们在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迷恋上麻将、打牌等娱乐方式,进而导致赌博成风。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群众文化建设来激活乡村文化,逐渐形成健康向上、和谐的乡村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本就源于群众,最能够激活乡村的文化,其不拘一格的文化形式,能够最大化的融合乡村的文化,同时又能够提升乡村文化的质量。
1.4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管理的有力补充
农村基层管理除了强制性法律管理,还需文化的软控制。只有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时候,才能实现农村基层管理的自我管理、法制管理。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处于转变的过渡阶段,群众内部有着各种价值观、人生观充斥其中,进而造成了人们的思想的多元性,这些思想有好有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内部的秩序的稳定。单纯的依靠法律已经无法全面控制矛盾的萌芽。
群众文化的开展,尤其是一些宣传政府政策、思想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快速的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给老百姓,实现上下思想一致的效果;群众文化的开展,特别是一些宣扬道德文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群众文化的开展,能够将有共同喜好的群体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形成更易于管理的组织,能够疏导群众中的一些不良情绪,缓解社会压力,将矛盾自我消化掉。
2.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要相得益彰
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使得社会管理更加的简单;而社会管理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建设和谐的社会。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到几点:
2.1遵循内在规律
遵循规律,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自然规律。群众文化建设要抓住“群众”才是基础这个关键点,不能脱离的群众,搞理想主义工作。群众是群众文化的直接参与者与享受着,群众才是基础,一味的最求政绩而不联系实际,势必被群众所摒弃,就想宜州一位老百姓说的“鬼才愿意参加”,那就太失败啦。
2.2培育坚实的基层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要专业还要热诚,要积极吸纳群众人才,形成一支有“指导人才、积极分子、民族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现代歌舞人才”等人才构建的综合性专业队伍,大家各司其职又互相帮助,将群众文化发掘出来,还要发扬光大,将周边的群众都带动起来。除了积极培育各种专业队伍之外,还要积极开展市场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模式,藉由市场带动文化产业队伍的发展壮大。
2.3开展“满意”的文化活动
所谓满意,指的是群众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参与,认知上是否提高的活动。它同样关系到了群众对于管理者的满意度问题。如何把握“满意”这个尺度呢,我们应该从雅俗共赏、寓教于乐、亦庄亦谐、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几个方面入手,将我们的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而又有意义。
2.4开展有创新题材的作品
2.4.1接应时代气息
国家的发展、政府的工作、领导的方针政策、群众的生活、社会的动态、舆论的热点、世界潮流文化的方向都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只有将我们的作品结合时代的背景,才能碰撞出精神的火花。
2.4.2融合传统与现代
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结合,不仅能够使得传统艺术得到发扬,也是的传统艺术更易于被群众所接受。保护艺术文化不是一层不变,而是发掘其精华,并与新的思想进行碰撞。
2.4.3因地制宜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群众文化发展,就不会出现冷场的情况,如扭秧歌就不适合在南方的城市进行推广。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当地的文化习俗的情况下,进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改变,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主导。
【摘要】为推进沈阳当区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根据沈阳当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思考: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2.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及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村民文化健康发展。3.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变职能,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建设。5.改革用人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农村文化队伍。6.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7.大力实施农村特古文化战略,提升民族民间文化品位。8.积极探索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有效途径,发挥城市带动作用。9.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10.建设生态文化,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绿色旅游业。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现状;简单;谈
没有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全社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推进沈阳当区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根据沈阳当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化是政治,是形象,是环境,是生活,是软实力。重不重视文化,抓不抓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态度问题。不重视文化,不抓文化,就是失职,就是政治上的近视,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是全体国民的事情,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事情,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从提高民族文明进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及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村民文化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扶持政策,特别要建立刚性的投入机制,健全长效的保障机制,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各级干部晋升的考核指标,纳入创建生态文明区、生态文明乡镇、街道的相关评价体系,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无偿满足并不断丰富和提升农村文化为旨向,以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农村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就沈阳当区目前而言,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变职能,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建设。要坚持以民为本,区、乡镇、街道文化工作部门要牢固树立群众文化是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重心,坚持为基层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用人机制。特别是区、乡两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按照内增活力、外强实力的要求,建立健全专才的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同时进一步放开搞活,通过市场来实现文化资源的配置、资本的投入和人才聚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五、改革用人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农村文化队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关键。为改变目前农村文化事业人才奇缺、综合素质不强、文化队伍不稳定的状况,要完善有关政策,健全有关机制,改革用人制度,面向社会招贤纳才,配齐专职人员,解决文化工作部门青黄不接、人才奇缺的问题,着力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艺术团体要坚持“二为”方向,以“三下乡”等多种方式,着力推动文化下基层,组织更多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进农村、进村寨、进田间、进院落、进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农村文化生活更加充实,农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七、大力实施农村特古文化战略,提升民族民间文化品位。要充分发挥沈阳当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民族民间文化活跃多样、民族风情浓郁等丰厚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曲艺、民间工艺等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着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
八、积极探索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有效途径,发挥城市带动作用。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和社会相关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机制,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优势和发挥辐射作用,由文化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加强城乡文化联动、互动和区域文化的交流,以助推农村文化发展,提升农村群众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