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房屋建设设计

房屋建设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房屋建设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房屋建设设计

房屋建设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渐入佳境,建筑行业显然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行业。同时,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振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建筑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建筑行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设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从笼统意义上说,房屋建筑结构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的是房屋的建筑结构,一方面指的是房屋的户型结构。而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在能够保证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发挥的同时保证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建筑物的性价比。

2 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形式

2.1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形式

一般而言,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时,都会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的形式,而在墙下条形基础形式当中,混凝土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更为常见一些,混凝土刚性基础的抗压性能较好、但是在抗拉性及抗剪性方面的性能就稍微差了一些,比较适用于低层的房屋建筑工程;而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在抗拉性、抗压性、抗弯性及抗剪性方面的性能就比较平均和优秀一些,比较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以及基础埋深较大的房屋建筑工程。

2.2 独立基础设计形式

独立基础一般分为刚性独立基础和柔性独立基础两种,通常独立基础设计形式别广泛的应用在柱下基础使用当中,以柱荷载偏心距为参考依据,决定基础断面是方形还是矩形。根据科学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工民建工程施工中都采用了独立基础的设计形式,并且取得了十分优异和可喜的成绩,发展前景十分不错。

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现状总体上还是十分不错的,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结构平面图的绘制问题

绘制结构平面图属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人员在绘制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平面图时,需要从整体出发,从大局出发,需要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首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房屋建筑工程的防火等级、抗震等级、防水等级以及保温等级,其中,抗震等级最为重要,若房屋建筑所处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是 6 度,则应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并基于与相关抗震措施相符的原则下,不必使用结构软件进行建模,由此可见,就砌体结构而言,不必使用结构软件进行建模,可直接设计,但还是在设计时应该注意整体和局部受压的相关问题;若房屋建筑所处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是 7 度甚至更大,那就必须使用结构软件进行建模。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及局部的受压性。

3.2 屋面结构图的设计问题

一般而言,房屋建筑工程的屋面都为坡形,当建筑板之间的空隙过大,就采用梁板式的楼板;如果建筑板之间的空隙不大,就采用折板式的楼板,确保屋面结构图的设计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能够相融合。这一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板式与折板式,若建筑板的跨度较大且建筑平面不规则,屋脊线的转折和屋面坡度复杂,因而基于此种坡屋面大都选择梁板式。反之,则采取折板式。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这两种板都是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为有效抵抗拉力,应拉通部分或全部板负筋。板厚度 应 根 据 构 件 而 定 ,通 常 不 低 于120mm,并在梁板折角处布置钢筋大样示意图。在设计屋坡面板时,为确保施工操作人员更好的理解图纸,应采取大样详图与剖面示意图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因而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空间感,就房屋建筑的整体构造做到心知肚明。以整体的视角掌握房屋建筑结构大局,以细微的设计体现其实用价值,坚持这一设计理念,所设计的图纸方能使施工技术人员一目了然的明白设计者的意图。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屋面起坡会导致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过高度,因而在设计时就应与门窗顶相结合设置圈梁,从而降低墙体计算高度。

3.3 大样详图的设计问题

设计人员在绘制房屋建筑工程的大样详图时,需要确保图纸的细致性和全面性,设计人员在绘制过程中,需要从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的受力性的角度出发,绘制大样详图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在原有建筑详图的基础上进行;二是在以前做过详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与绘制。并在绘制大样详图时,应在确保建筑外形不变的原则下,尽可能的设计合理的结构以便于施工,并且不管是标高或是外形,在尺寸方面必须与建筑协调一致。

3.4 楼梯方面的设计问题

设计人员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楼梯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楼梯板的挠度问题,需要保证上下层之间楼梯梁位置的一致性和精准性,若局部不符合则应采用折板楼梯,并注意折板楼梯钢筋,尤其是内折角处应断开并分别锚固,从而预防局部应力的集中,注意楼梯板的宽度和梁下净空要求,如果是首段梯板,设计人员还要注意首段的楼梯板的基础沉降问题。如果在房屋建筑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楼梯梁进行统一的、规范的设置。

3.5 基础方面的设计问题

设计人员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设计基础时,应注重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并确保与结构耐久性要求相符。基础配筋必须确保与最小配筋率相关要求相符,条基交接处的钢筋设置必须选用标准图或详图,且条基交叉处的基底探析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面积不能重复利用,并注意基础宽度的调整。若局部墙体的局部荷载较大也应就基础宽度进行调整,对于基础图中的构造柱,若定位不明确应进行精准定位。在对混凝土的选用方面,还需要注意考虑到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以荷载为参考依据对基础的宽度进行及时的、适当的调整,为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保障。

4、结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作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的和前提,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还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因此,设计人员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基础设计时,一定要保障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春霞,张玉忠.高层住宅局部框支结构设计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房屋建设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设施装置间距跨步电压埋地深度接地电阻

一、前言

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中,设计人员对一、二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比较重视,疏漏差错很少,但对大量的三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却常有忽视。由于设计质量管理规定:对于一般工程的电气设计允许可以不要计算书,因此许多设计人员对三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仅凭经验而设计。对于防雷设施的是否设置及防雷设施的各种安全间距未进行计算、验算,因此造成大量的三级防雷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存在较大的的盲目性,使有些工程提高了防雷级别,增加了工程造价,而有些工程却未按规范设计、施工,造成漏错,带来很大隐患和不应有的损失。

二、建筑物防雷规范的概述及比较

现今建筑物防雷标准有1993年8月1日起实施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推荐性行业标准,1994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强制性国家标准。GB50057-94使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逐步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防雷标准接轨,设计施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GB50057-94将民用建筑分为两类,而JCJ/T16-92将民用建筑防雷设计分为三级,分得更加具体、细致、避免造成使某些民用建筑物失去应有的安全,而有些建筑物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为更好的掌握IEC、GB50057-94、JCJ/T16-92三者的实质,特择其主要条款列于表1。且后面的分析、计算均引自JCJ/T16-92中的规定。

三、预计的年雷击次数确定设置防雷设施

除少量的一、二级防雷建筑物外,数量众多的还是三级防雷及等级以外的建筑物防雷,而对此类建筑物大多设计人员不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N,使许多不需设计防雷的建筑物而设计了防雷措施,设计保守,浪费了人、材、物。现计算举例说明:

例1:在地势平坦的住宅小区内部设计一栋住宅楼:6层高?层数不含地下室,地下室高2.2m?,三个单元,其中:长L=60m,宽W=13m,高H=20m,当地年平均雷暴日Td=33.2d/a,由于住宅楼处在小区内部,则校正系数K=1。

据JCJ/T16-92中公式?D?2-1?、?D?2-2?、?D?2-3?、?D?2-4?得: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Ae=?L?W+2?L+W?H?200-H?+πH?200-H??×10-6=?60×13+2(60+13)20(200-20)+3.14×20(200-20)?×10-6=0.02084?km2?

建筑物所处当地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Ng=0.024Td1.3=0.024×33.21.3=2.28次/?km2?a?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N=KNgAe=1×2.28×0.02084=0.0475?次/a?

据JCJ/T16-92第12.3.1条,只有在N≥0.05?GB50057-94中:N≥0.06?才设置三级防雷,而本例中:N=0.0475<0.05,且该住宅楼在住宅楼群中不是最高的也不在楼群边缘,故该住宅楼不需做防雷设施。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现以L=60m,W=13m,分别以H=7m、10m、15m、20m四种不同的高度,K值分别取1,1.5,1.7,2,Ng=2.28?km2?a?进行计算N值,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中的数据可知,在本区内:①当K=1时,举例中的建筑物均N<0.05,不需设置防雷设施。②当K=1.5时,即建筑物在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或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在高度达15m或以上者,必须设置三级防雷措施。③当K=1.7时,即金属的砖木结构的建筑物,高度达7m及以上者,必须设置三级防雷措施。④当K=2时,即建筑物位于旷野孤立的位置,高度达7m?两层以上者,均设置三级防雷措施。

可见,有的建筑物在20m的高度,却不需设置防雷措施,而有的建筑物高度在7m,就必须设置三级防雷措施。关键因素在于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土质和雷电活动情况所决定。

同时在峻工的工程中,我们也看到,例1中的民用建筑物,有许多类似的工程不该设置防雷却按三级防雷设计施工了,施工后的防雷接地装置如图1所示。

其中8组引下线均利用结构中的构造柱的4?12主筋,水平环路接地体埋深1m,距楼外墙1m。以上钢材均为镀锌件,则共需镀锌钢材0.192t,人工费2950元,定额预算工程直接费约0.75万元。类似这种三级防雷以外的住宅楼、办公楼及其他民用建筑,在我们地区1998年约竣工600~800栋,仅增设的防雷设施其工程直接费约为450~600万元。以此类推,在全省、全国因提高防雷等级而提高工程造价?浪费?的数字是巨大的。因此,设计人员对民用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必须对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具体条件,确定是否设置防雷设施。

四、防雷设施与人、金属管道等的安全距离

1.雷电流反击电压与引下线间距的关系

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雷击电流通过敷设在楼顶的避雷网,经接地引下线至接地装置流入地下,在接地装置上升高的电位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在接地引下线上某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的对地电位则为

Uo=UR+UL=IkRq+L?1?

式中Ik―雷电流幅值?kA?

Rq―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Ω?

L―避雷引下线上某点?离地面的高度的为h?到接地装置的电感?μH?

雷电流的波头陡度?kA/μH?

?1?式中右边第一项?UR即IkRq?为电位的电阻分量,第二项?UL?即?为电位的电感分量,据GB50057-94有关规定,三类?级?防雷建筑物中,可取雷电流Ik=100kA,波头形状为斜角形,波头长度为10μs,则雷电流波头陡度==10kA/μs,取引下线单位长度电感Lo=1.4μH/m,则由?1?式可得出

Uo=100Rq+1.4×h×10=100Rq+14h?kV??2?

根据?2?式,在不同的接地电阻Rq及高度h时,可求出相应的Uo值,但引下线数量不同,则Uo的数值有较大差异。下面以例1中引下线分别为4、8根?假定每根引下线均流过相同幅度的雷击电流,且忽略雷电流在水平避雷上的电阻及电感压降?,计算出的UR/UL值列于表3。

由表3中可知,接地电阻?Rq?即使为零,在不同高度的接地引下线由于电感产生的电位?电感分量?也是相当高的,同样会产生反击闪络。

2.引下线与人体之间的安全间距

雷击电流流过引下线及接地体上产生的雷击电压,其电阻分量存在于雷电波的持续时间?数十μs?内,而电感分量只存在于波头时间5μs内,因此两者对空气绝缘作用有所不同,可取空气击穿强度:电感UL=700kV/m,电阻ER=500kV/m。混凝土墙的击穿强度等于空气击穿强度,砖墙的击穿强度为空气击穿强度的一半。

据表3计算的数据,下面计算引下线与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因每组引下线利用构造柱中的4?12钢筋,可以认为引下线与人体、金属管道、金属物体之间为空气间隔,且认为引下线与空气之间间隔层为抹灰层,可忽略不计。

?1?当引下线为4组时,人站在一层,h1=3m,Rq=30Ω,则URI=750kV?UL1=10.5kV?人体与引下线之间安全距离L安全1>

?方可产生的反击。人站在5层,h2=15m,Rq=30Ω,则:UR2=750kV?U12=52.5kV?则安全距离L安全2>

1.575m<1.83m。在上述两个房间内,保持如此的距离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存在很危险的雷电压反击。

(2)当引下线为8组时,当站在一层房间内,h1=3m,Rq=30Ω,则UL1=5.25kV?UR1=3.75kV?则安全间距L安全1>

0.757m。人站在5层时,h2=15m?则UL2=26.25kV?UR2=375kV?则安全间距L安全2>

可见,引下线数量增加一倍,安全间距则减小一半。因此设置了防雷设施后,应严格按照规范设置引下线的数量及间距。同时建议可缩短规范内规定的引下线间距,多设一定数量的引下线,可减少雷电压反击现象。这样处理,对增加工程造价微乎其微。

3.引下线与室内金属管道、金属物体的距离

?1?当防雷接地装置未与金属管道的埋地部分连接时,按例一中数据:楼顶的引下线高度h=Lx=20m,Rq=30Ω时,据JCJ/T16-92第12.5.7条规定,Lx<5Rq=5×30=150m,则

Sal≥0.2Kc?Ri+0.1Lx?

式中Kc―分流系数,因多根引下线,取0.44

Ri―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因是环路接地体,Ri=Rq=30Ω

Sal―引下线与金属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m

Sal≥0.2×0.44×?30+0.1×20?=2.816m。

?2?当防雷接地体与金属管道的埋地部分连接时,按式?12.3.6-3?,Sa2≥0.075KcLx=0.075×0.44×20=0.66

由以上计算的Sal≥2.816m,Sa2≥0.66m,在实际施工时,均很难保证以上距离,因为金属管道靠墙0.1m左右安装,又由于Sa2≤Sal,因此可将防雷接地装置与金属管道的埋地部分连接起来,同时,在楼层内应将引下线与金属管道?物体?连接起来,防止雷电反击。

4.引下线接地装置与地下多种金属管道及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Sed

据JCJ/T16-92第12.5.7条及公式?12.3.6-4?:Sed≥0.3KcRi=0.3×0.4×30=3.96m,而在实际施工中,地下水暖管道交错纵横,先于防雷及电气接地装置施工,等施工后者时,已经很难保证Sed≥3.96m了,也难于保证不应小于2m的规定,因此可将防雷接地装置与各种接地装置共用,即实行一栋建筑一个接地体。将接地装置与地下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连接起来,实行总等电位联结。

综上所述,在实行一栋建筑一个总带电位联结、一个共用接地体的措施后,在楼顶部应将避雷带?针?与伸出屋面的金属管道金属物体连接起来,在每层内的建筑物内应实行辅助等电位联结,即引下线在经过各个楼层时,将它与该楼层内的钢筋、金属构架全部联结起来,于是不论引下线的电位升到多高,同楼层建筑物内的所有金属物?包括地面内钢筋、金属管道、电气设备的安全接地?都同时升到相同电位,方可消除雷电压反击。

五、跨步电压与接地装置埋地深度

跨步电压是指人的两脚接触地面间两点的电位差,一般取人的跨距0.8m内的电位差。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体埋地深度、土壤电阻率、雷电位幅值等诸多因素。当接地体为水平接地带时,

?3?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

L―水平接地体长度m

Ik―雷电流幅值kA

K―接地装置埋深关系系数,见表4

Ukmax―跨步电压最大值?kV?

按例一中的接地装置计算,接地体长度L=146m,取Ik=150k,土质为砂粘土,ρ=300Ω.m,则按埋深深度0.3m,0.5m,0.8m,1m时相应的K值取2.2,1.46,0.97.0.78。按?3?式计算:

其Ukmax值分别为107.97,71.66,47.61,38.28/kV。

世界各国根据发生的人身冲击触电事故分析,认为相当于雷电流持续时间内人体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为90~110kV。从计算结果可知,该工程的防雷接地体埋深0.8m时,跨步电压已在安全范围内。JCJ/T16-92第12.9.4规定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第12.9.7条规定:防击雷的人工接接地体距建筑物入口处及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或水平接地体局部包以绝缘物。包以绝缘物易增大其接地电阻,因此还是以埋深大于1m时为好。这样处理,只增加少量工程造价,却将接地装置处理得更加安全可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若采用基础和圈梁内钢筋作为环形接地体,但由于三级防雷的建筑物大多为毛石基础,毛石基础上的圈梁埋地一般为0.3m左右,较浅根本达不到防止危险的跨步电压需将接地装置埋深1m的要求,因此不宜采用圈梁做为环形接地体?指三级防雷建筑物?。

六、区别工频、冲击接地电阻

工频、冲击接地电阻两者的区别及关系,许多施工技术人员不能区别与明晰,使部分工程的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已达到设计值,而仍然盲目采用降阻措施,增加了工程造价。

房屋建设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 结构设计 意义 问题

良好的结构设计是房屋建筑的灵魂所在,同时,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结构设计。前期建筑结构设计到位,就能够根据经验将结构设计比较常见的问题找出来,做好前期性的施工准备。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开始懂得了享受,因此,创新与多元就成为建筑设计新的代名词。但是,形态设计上的创新性与多元化并非想要就能实现,首先要考虑到建筑结构设计本身的安全与实效,就需要创新的融入,否则建筑的质量与安全就会受到影响,并且人们的正常生活起居、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设计都出现在建筑设计之后,建筑结构设计是“受制于”建筑设计,并且也“反制于”建筑设计的。建筑设计的实现主要取决于结构设计,而结构设计专业属于一门拥有广度与深度的专业学科,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结构设计重要性。一项标准的结构设计,能够带来经济、合理、安全、舒适的设计方案,服务人们的生活居住,就成为了建筑质量的决定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懂得转换陈旧的设计理念,不断地开拓出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结构设计方案,就成为新时代下每一个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必修功课,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方案来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目前,桩间过小、房屋高度和高宽超过了规范标准中规定的限定值、结构布局缺乏合理性与规则性、板受力状况不明确、异形柱结构设计等就是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问题。

如果桩与桩之间的间距过小,就无法满足桩的最小中心距的规范,尤其是对于锚桩与试桩而言,间距是设计人员相对容易忽视的环节,这样容易影响到试桩结构本身的准确性。如果桩身钢筋笼的长度相比设计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像挤土灌注桩来说,其钢筋笼就无法穿越软弱土层的层底,也无法满足桩基提出的基本指标。房屋的高度、宽度超过了规范、规程标准中提出的限定值,在目前

规范标准中对于高度与高宽比限定值所提出的最大规范标准,很多房屋建筑往往不是远远超过了适用高度,就是超出了高宽比的限定值,甚至还会出现个别的房屋建筑两者的限定值均超过的情况。如果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了体型复杂程度、高度、高宽比超过了规范保准的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就应当按照超限高层建筑进行。

房屋建筑工程中,板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之一,通过板将屋面、楼面的荷载传递给周围的梁或者墙体,但是个别结构设计师为了方便计算或者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板的受力状态,容易将双向板假定为单向板,使得实际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来存在很大差异,如此,就会使得一个方向配筋过大,但是另一个方向仅仅是按照标准配筋,这样就会导致配筋不足的现象出现,板就必定会有裂缝的存在。一旦

对楼板的设计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柱、墙、梁等构件的安全性。如果整个设计无法周全考虑,就很容易出现设计方面的质量问题,从而埋下质量隐患。

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措施

3.1 结构平面图

在绘制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是否需要将结构软件输入其中,并且进行相应的建模。如果抗震设防烈度只有6度,标准规范里面提到:就无需进行截面抗震的有关验算,但是却对抗震措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务必要满足。因此,针对砌体结构,在无需建模时,直接进入设计阶段,就需要在设计阶段上考虑到整体受压或者是局部受压等情况。如果时间方面充足,也可以输入建模,进行相关的演示。最后,一旦抗震设防烈度达到了7 度,甚至是超过了7 度,就必须建模。

3.2 屋顶( 面) 结构图

如果建筑物属于坡屋面,在结构处理上主要是采取梁板式和折板式两类。梁板式一般是在平面不够规整,屋面脊线的转折过于复杂,板的跨度相对较大的坡屋面之上。而折板式所运用的条件基础与梁板式刚好相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属于偏心受拉构件。在进行板的配筋过程中,在拉力抵抗时需要将部分板负筋拉通或者是全部拉通。如果需要考虑到构造,一般来说,板厚度都不能低

于120 厚度。另外,应存在大样示意图布置在梁板的折角处的钢筋。对于坡屋面的平面画法,一般需要在表示的时候运用剖面示意图加大大样详图的表示方式,这样对于正确地理解施工图纸有着一定的帮助,设计的准确性和绘图的准确性,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做到了熟于心,这才是关键,此外,结构设计人员还应当掌握相当的空间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地理解建筑图纸以及设计意图。如此,才能让施工人员对于设计图纸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3 大样详图

如果建筑物的详图不具备任何的错误,就需要以建筑详图作为基础,绘制相应的大样详图,同样,也可以将之前的详图作为基本,在绘制上进行局部的改进。建筑外形也是绘制阶段需要考虑的一项,并且也需要将此作为前提,这样才有利于保持施工的便利。在外形尺寸和标高之上,都需要考虑到与建筑专业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

3.4 楼梯

楼梯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梁下净高应当符合建筑设计要求,梁梯位置应当保证上楼与下楼位置统一。如果出现了局部的不适应,还需要利用折板楼梯。对于折板楼梯上所使用的钢筋,在内折角处将钢筋断开,然后分别做好锚固处理,避免出现应力局部集中。另外,还需要注意梁下的净空与梯板的宽度问题。在进行梯板首段的设计上,还需要添加对沉降方面的考虑,如果情况特色,还需要设

置梯梁。

3.5 基础

基础配筋也不能低于最小配筋率要求。在条基交换的部位设置钢筋需要选择规范的标准图或者是将详图准备得当。另外,不能够对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进行重复地利用,还是需要考虑到调整基础的宽度。如果出现了局部墙体存在较大的荷载,也需要对基础的宽度加以调整。如果基础图当中,无法明确的定位构造柱,也需要及时调整,明确定位。

4、提升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者的整体素质

对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者而言,想要完成这一项复杂并且系统化较高的工作,就需要设计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自身的设计能力:第一,强化学习专业结构设计知识,能够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理论基础知识,比如,进一步掌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结构平面、大样详图等;第二,在理论知识学习期间,融入人们的实际需要。比如,在选择悬挑梁的梁高时,忽略了验算梁手的绕度。在梁高的选择上,如果偏小,就可能导致梁截面受压区域出现过高的应力,随着时间推移,就可能出现挑梁变形,最终导致梁板出现裂缝;第三,作为新时期下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者,在欣赏其作品的同时,能够延伸自己的视野,丰富自身灵感,从而在基本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熟练掌握的同时,使其得以延伸。另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还需要配合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新型的结构设计理念,在自身结构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后,为社会创造出更多高水准、经济合理的房屋建筑结构形式。

房屋建设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设计要求; 总体设计;安全保护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房屋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将相对日益缺乏,特别是人口日渐密集,城市建筑密度增大,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选择。高层建筑在成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在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

1 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图纸要求

高层建筑的工程设计图纸是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要求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而高层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又包括设计图纸数量的完整性和设计图纸内容的完整性两个方面。

1.1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数量的完整性,要求必须涵盖高层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防雷消防工程施工、智能化及绿化工程施工等几个方面,各方面的设计图纸数量必须完整齐备。

1.2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内容的完整性,则要求和进度要形成统一整体的设计结构,紧密结合。对于电气工程施工平面图、给排水工程施工平面图、防雷消防工程施工平面图以及智能绿化工程施工平面图几个方面,在其图纸中都要标出与土建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例如:墙、柱、伸缩缝、门窗位置及轮廓;给出主要平面尺寸、备轴线尺寸、柱间尺寸、柱的编号等;除此之外,还需注明各房间的名称及屋内层高、开门的位置及方向等,以便各工程施工过程的协调配套和方便施工。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一定要充分体现施工设计图纸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如果设计图纸是系统的图纸,就要能充分概括表明各项施工的组织系统及其联系关系;施工设计图纸的协调性,这就要求各工程施工图纸之间要能够相互说明,互相解释,要说明各设备、设施的平面位置,说明所有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和各种参数的设备材料表,从而有效地指导施工,各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标准允许有所重复,但是必须保证各工程施工设计图纸中的这些标准的协调一致。

2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每栋高层都想表现自己,突出自我,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整个城市显得纷繁无序、生硬,建筑个体外部体量失衡,缺乏亲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的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建筑形体的长度、宽度、整体与城市、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讲到尺度时应注意它与尺寸之间的区别,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实尺寸,而是表达一种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尺寸是用度量单位,如:公里、米、尺、厘米等对建筑物或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建筑及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由此可见,尺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

高层建筑设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安全疏散问题方面。

高层建筑的功能分区合理,交通路线通畅,人员安全疏散快捷。首先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一般地说,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是恰当的,因为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首先考虑并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其次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再次合理布置疏散出口,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向两个不同疏散方向进行疏散,一般应在靠近主题建筑标准层或其防火分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出口处设置疏散出口;最后是合理布置疏散楼梯,这是疏散道上的第二安全区域。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

3.2电气的问题方面。

3.2.1消防电源与配电 。

高层建筑要求供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案:一种是供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以保证一个要是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一种是供电电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还有一种就是一个电源来自于区域变电所,而另一个是自备的发电设备。但目前在一般大多数设计中都是采用了最后一种方案,因为这种方案经济合理。

3.2.2应急照明方面。

所谓的应急照明就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能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也称事故照明。对于应急照明的安装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应急照明主要安装在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的墙面上或者顶棚上,这样当电源断电时,就能清晰地看到。

3.2.3电梯。

电梯在设计中一定要保证位置合理,让电梯在运行中的噪音不会打扰用户的正常生活。对于电梯的最大载荷也要根据建筑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使用者平时出行上的方便和快捷。

3.2.4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防雷系统应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做好防雷措施,可以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以及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或者避雷带、避雷网。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设计当中,高层建筑设计逐步成为主导,所以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的研究工作也非常必要,本文只是浅谈了一下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总体设计及安全保护设计相关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房屋建设设计范文第5篇

1.1概念设计概述

概念设计是通过一种较为抽象的方式,在脑中将对象的进行感知和概括。这种设计方式一般不是基于计算结果产生,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以通过计算做出精确分析或是在规范中难以进行规定的相关问题,需要通过概念设计的方式,对不同的建筑环境和空间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整体的结构进行优化。概念设计主要通过对建筑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力学关系的经验判断,在抗震设计的方案阶段对整体方案进行选择和优化,这种方式概念清楚、定性准确、算法简便,能够快速选择出最佳方案并确定结构构件的基本尺寸。

1.2概念设计与结构计算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这种方式快捷精确,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导致了很多设计人员盲目相信计算结果,而忽略了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不注重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这样一来只会影响到房屋的抗震稳定性。因此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将概念设计与结构计算相互结合,通过概念设计对结构计算进行总体的指导,通过结构计算对设计进行进一步的验算以及修改,保证两者之间的平衡,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2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

2.1选择合适的场地

地震对建筑的影响很大部分原因与其场地的选择有关,一般而言地震导致建筑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地震时所产生的地面剧烈运动而导致房屋的破坏,第二类是由于各类灾害导致的房屋失稳,第三类则是由于各种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直接造成。而这些都与结构选择的场地有直接的关系,在进行房屋的场地选择时,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考察,尽量避免对房屋抗震不利的地段,选择有利于进行抗震并危险性较小的场地。一方面提高建筑抗震安全性,一方面也能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2.2结构方案的选择

结构的方案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下部的工程地质结构,在保证周围建筑以及环境的安全性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性较高的方案。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地基的潜力,根据不同地基的情况进行基础方案的设计,必要时需要对地基的变形进行验算。同时在设计时可以参考周边相似建筑的抗震资料,保证建筑基础方案的合理性。对于结构上部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则需要与相应的基础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3抗震概念设计的应用

3.1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体系对于建筑的抗震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建筑结构体系能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科学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有效的抵抗外界的变形和抗冲击力,满足建筑的整体刚度要求。因此在建筑的结构体系选择时,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保证建筑能够承受自身的荷载又能在地震发生时充分抵抗外部的巨大应力而不发生过大的变形和破坏,在进行结构选择时,要注意建筑物传力途径和受力计算的明确性,尽量避免使用转换层,防止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发生局部破坏或倾斜现象。

3.2抗震防线的综合布置

在进行抗震放线的布置时,应采取多条放线共同系统布置的方式。由于单一的抗震防线往往比较单一,若发生地震则可能由于单条放线的破坏而造成整栋建筑的坍塌,这样既不利于房屋的抗震稳定性。而通过多种抗震防线相互组合的方式,则能很好的结合不同房屋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的防护措施,通过强弱的结合,保证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的强度。

3.3高质量结构材料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除了基本的结构设计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关,建筑的质量、强度以及连续性与均匀性都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时,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要求选择连续性好的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强度要求。同时在选择时,也行考虑到建筑的经济性,因此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与价格,保证材料性能与结构整体性能的最优。

3.4结构中薄弱部位的加固设计

建筑的结构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部位失稳都会对整栋建筑造成影响,因此对于建筑结构中较为薄弱的部位,需要通过加固设计的方式保证其抗震的强度,保证各个部位共同工作。对于结构中的强剪弱弯、强柱弱梁以及柱、梁、节点处应尤其加以重视,通过箍筋加密等措施,保证建筑各个部位的构造整体性和延展性。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