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新经济政策

论新经济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新经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新经济政策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生态位重叠;企业共生;企业竞争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位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编号:20161029503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9日

一、前言

自从现代企业诞生之日起,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就困扰着现代企业,也造就了企业之间无休止的竞争。企业仿生学原理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与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竞争具有类似性。因此,本文引入企业生态位的概念,探究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通过何种竞争策略达到实现自身发展的目的。

二、当今企业竞争形势的新特点

(一)企业生态位重叠下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某些同类型企业由于资源、技术、市场等需求的高度重合,产生了企业生态位的重叠。竞争排除原理表明,占据同一生态位的企业不可能形成平衡。因此,两个生态位互相重叠的企业在竞争中会产生两种结果:(1)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一家较为弱势的企业被另一家强势企业消灭。由于企业将大量的财力、精力、物力放在斗争上,即使是最终成功存活的企业也损失惨重;(2)两家企业为了回避竞争采取了退让的策略,即两家企业各自从其重叠的生存发展区退出,从而消除生态位重叠,达到新的平衡。在这种互相退让的策略下,很容易造成企业生态位完全分离,导致彼此之间产生空白地带,这种空白地带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不充分利用。与此同时,企业生态位的完全分离意味着企业之间完全不存在竞争,继而导致创新乏力,如图1所示。(图1)

这两种结果实质上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间接地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在企业生态位重叠的现实条件下,任何意义上的非合作博弈能够达到的个体最优效果都低于总体最优效果。因此,企业应当放弃以往各自为政的竞争策略,寻求从竞争对抗走向竞争合作的关系。

(二)企业发展中的共生策略。生物学家琳・马古利斯于1970年提出的共生起源学说揭示了一种新的理论:生物体的合作和相互依赖对进化的贡献也许超过了竞争。将共生理论运用到企业竞争领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形势下企业战略调整的方向。企业共生理论主要强调企业在生态位重叠条件下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1)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相互依赖从而更好的生存;(2)在企业的共生系统中存在着竞争关系。

企I采取共生策略有以下优势:(1)整合企业资源,取得规模优势。两家拥有共同的目标市场的企业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诸多要素,扩大企业规模。规模的扩大既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也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获取更大的购买和销售优势;(2)互相借鉴学习,实现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相互借鉴和学习增强技术实力,提高产品研发迭代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抢占市场,获取更多利润;(3)分散企业风险。单一企业在竞争中的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共生企业则有效地分散并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使决策的容错率得以提高,真正实现风险共担。

(三)扩大行业生态圈。当某个行业具有发展前景广阔、资本投入量大、政策扶持等诸多优势时,大量企业会涌入市场,使该行业生态负担过重。此时,共生策略也无法为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竞争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试图通过行业内部的竞争取得市场优势,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资源,还会影响企业未来的战略布局,最终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扩大行业生态圈能够给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缓解企业生态位重叠的程度。

三、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新型竞争策略

(一)实行差异化战略,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企业在发展时应当有意识地实行趋异性发展。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技术、服务、价格、品牌、创新等,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错位经营战略,创造新的生态位。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企业生态位重叠而引发的无谓竞争;另一方面也能够形成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二)寻求良性发展,构建共生关系。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企业双方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良性的互利共生关系既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也能够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企业构建共生关系的最终目的和最优结果是达到共同进化,合理把握这一关系,积极寻求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合作,从而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扩张行业生态圈,谋求发展空间。尤其是当行业内部竞争达到瓶颈期或竞争成本过高时,尝试扩张行业生态圈成为比内部竞争收益更高的选择。企业应当利用自身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展发展空间,以汽车企业特斯拉为例,特斯拉选择将其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对全世界开放,这一举动促使更多传统汽车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而导致竞争者增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策略极大程度地拓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激发了行业活力,使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潜力大大增强,为未来的企业发展做出良好的铺垫。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宇露,黄中伟.企业共生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7.1.

[2]颜爱民.企业生态位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

[3]李良贤.基于竞合关系的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共生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就业背景;就业政策

一、大学生的就业背景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加,数量呈跳跃式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则比较缓慢或与往年持平。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0~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从106万增加到652万,毕业生的急剧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

1.国际、国内的形势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国际形势看,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就业。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导致许多出口行业的经济不能高速发展,使得这些行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大幅下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从国内形势看,自2006年起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新增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新增就业岗位,高校逐年扩招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2.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结构性矛盾已经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但短期内这一矛盾将仍然存在。

3.新的就业环境下四种毕业生成为就业的难点。(1)偏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由于就业的学生不断增多,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偏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多的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我国的教育体制多是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2011年这一现象将更加明显。(4)受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受挫,金融部门最不乐观,银行、证券等行业处于低谷,可以预见,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

二、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这里的基层主要指的是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单位。一方面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导向来分流一部分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种的就业可能与就业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推动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新的环境与机遇。高校连续扩招的背景下,城市吸纳人才的能力已经远远不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推动了人才由城市向农村的回流,既是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大学生资源流向农村的一个有效的长效机制。具有同样性质的政策还有几项,比如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招聘,择优录取;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等。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在引导大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把择业面放得更宽一些,把目光放远一些。对于毕业生来讲,留在大城市,有一份理想的稳定的工作,仍然是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期待,但是目前的就业状况是我们势必要选择一个曲折的择业过程,国家也正是通过一些后续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大学生,鼓励引导毕业生走上择业的多样化道路。

2.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果说以上政策是国家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则是主张大学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政策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国家在一年内免征其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与其它工作的工作环境相比,自主创业是充满风险且比较辛苦的,大学毕业后又自谋职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传统观念的国家中,还没有大范围地被认可,稳定和有保障的工作依然是多数毕业生及其家人的心理期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整体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西方的以及社会上成功的个人奋斗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经验的不足也是必然的,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配套政策给予帮助和扶持。国家提供的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打消目前还存留在多数人心中的犹疑和偏见,创造百花齐放的就业前景。

3.高校及政府部门为暂时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便利。毕业生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两年并免收服务费用;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的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是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实施低保救助等等。这些政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难的状况,但也能从思想上情感上来减压,为一时还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缓冲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就业前减少因经济压力、生活问题等带来的不安和困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求职择业的努力中去。

上述这些政策可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分流和减压。一方面为大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就业的便利与可能,另一方面从实质上和心理上都给予减压。如果要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就必须从宏观和长远考虑: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的统筹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创业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等等。这几项可以说是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管是促进高校建设及面对市场的专业设置还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这些都是“远虑”的体现,使国家、学校、个人都能真正培养一种面向市场、面对未来的竞争意识。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也会在各个方面逐渐跟上实际的需要,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继续完善政策框架,在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可能的同时,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在目前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大形势下,国家这些政策说到底只是一种引导性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高校来讲,要切实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意识,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的大学生则需要在学业、能力、实践、意识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蔡,王德文.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N].信息报.2009 -2-18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工具。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抓住了导致产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产业的集聚。克鲁格曼等人所倡导的新经济地理学丰富了国际经济学研究中有关跨国企业的区位选址问题。他们提出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以规模经济、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假设条件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接近现实。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模型在融合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收益递增、组织理论、向心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证明了低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规模有利于区域集聚的形成。新经济地理的关键贡献在于建构了清晰、严谨、精致的模型,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不能流动而商品贸易又无成本的不实际假设,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研究提供了一个主流经济学的标准分析框架,使经济集聚与区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中心;特别是利用理性决策和简洁的一般均衡来模型化分散和集聚、或向心力和离心之间的均衡问题。运用这些分析工具,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处理收益递增、贸易成本、迁移以及与投入产出。通过这些努力,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力图把新经济地理学带入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新经济地理学

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 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意并不在于它对集聚现象的描述,而在于它在新的假设下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深度揭示。揭示集聚经济源于报酬递增以及产业集聚随运输成本非线性变化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创新之所在,它突破了以往的“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新经济地理学站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重新考察了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却相对比较忽视经济政策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地理学完全忽视了经济政策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确切地说,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由于非常强调如历史事件之类的偶然因素在收益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经济政策的变化对某个具体的地区而言,就可以被视为导致其工业集聚的偶然事件。

克鲁格曼将产业集群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未能深入到产业集群内部深入探讨影响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微观要素,也未能深入剖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本地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克鲁格曼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如信息、技术联系)和非正式联系(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同时,克鲁格曼的新模型忽略了交易费用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如果区域内交易费用很高,即使植入新的产业或企业,也难以形成集群。他认为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形成及锁定效应,是经济活动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相互作用的产物。另外,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市场规模经济而忽视技术外溢在区域经济聚集中的作用,因此,它不能解释技术在促进产业增长、区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在把经济地理学纳入主流经济学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无疑是数学模型,这是主流经济学家最擅长的工具。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在时代中迷失了方向主要是缺失数学模型所致,“最终,我们会借助巧妙的模型把空间问题纳入到经济学中来”,“问题是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模型,我们一直都在借助简化的模型思考问题”。他认为复兴经济地理学首要的是重建数学模型的权威。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空间聚集模型及区域收敛模型陷入空间均衡及稳态的数学分析之中,存在空间研究的模糊性。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家知道区位、区域和场所常常代表某种经济景观中抽象的点或其他的形状,而文化、社会、制度、历史等重要因素却被排除在模型之外,很少或没有找出一个实际的区域规模,在这个区域规模上分析收敛问题,没有得出不同的空间规模是否具有不同的趋于收敛趋势的结论。新经济地理学家忽视区域在社会、文化机构及制度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也被认为是次要的。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等因素在各地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新经济地理学者们虽然也承认制度、文化、社会因素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因为很难将这些因素纳入数学模型,对它们进行“精确的”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家就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既没有讨论是否存在用以分析趋同的合适区域层级,也没有分析确定区域趋同中各种不同趋势是否有可能出现于各种不同的空间层级。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在分析产业集群的社会文化根植性时,很难说能够比较精确地、客观地进行分析。正像克鲁格曼所说的,如何给社会、知识和文化分析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是这个一般理论研究方向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Dixit,A. K. and Stiglitz,J. 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77(67):297-308.

[2]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1.

[3]Krugman,P. Development, 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 MA: MIT Press, 1995.

[4]Krugman,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 , 483 -499.

[5]Fujita M. Urban Economic Theory:Land Use and City Size[M],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Fujita M,Krugman P,VenablesJ.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9.

[5]Fujita,M. and Krugman.P.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J]. Papers in RegionalScience.2004(83).139一164.

[6]Martin R. Economic theory and human geography[A].In:Greogry D,Martin R,Smith G(eds.),Human Geography:Society,Space,and Social Science.Minneapolis[C]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21-53.

[7]Martin,P. and Ottaviano,G. 1. P. Growth and Agglomer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1,42(4):947一968.

[8]Gersbach,H. and Schmutzler,A.External Spilovers.lntemal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andhnovation[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9(99),679一696.

[9]Venables,A. J.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y linked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37):341一359.

[10]Venables, A. J. and N. limao. Geographical Disadvantage[A], Heckscher-Ohlin-Von Thunen Model of InternationalSpecialisation[C].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N0. 2256,1999.

[11]Samuelson,Paul.Probability,utility,and the independence axiom[J] , Economtrica,1952 (20:4).

[12]Boschma,R. Looking Through a Window of LocationalOpportunity[M],Tinbergen Institute, Rotterdam,1994.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经济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创新发展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重视:人们在从网络、电子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结。1}j 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 --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 }’}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金融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

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 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

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

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网络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法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 . uom. . net, . 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没有人说得清一项创新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当时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因为其数额极其宠大,令人难以佑汁一1981年,微软公司以500()美元买下5cp一i)os}即后来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惊人的340(〕万美元,迅速成为软件业第一大公司。扮世纪?0年代,一批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arpa-net, 90年代转为民用,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止千万亿美元,放眼其未来,其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算。

    就创新能力而言,美国1’i’企业无疑是最强的。与之相比较,中国企业则普遍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在发展“新经济”中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创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而首先要解决研发( r&d投人、风险资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高额的研发投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国际大公司(如ihm, htel, hp, nli-cxoraa}ft等)都把10 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发,美‘日等国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额资金自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注重研发。

    同样,风险投资也对信息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据统计,扮世纪90年代初、中期,美国的风险投资平均每年50亿美元,1998年达到200多亿美元,1999年暴升至,刃亿美元,而到2000年的第一季度,风险投资己是创记录的226,s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3.7倍。

    众所周知,美国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长期大量地吸引技术移民及外国留学生.以弥补其人力资源上的不足。统计表明,在i98s一1996年期间,在美国大学新增的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外国留学生占了扮%一3}d0do,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在美国定居与工作。流人美国硅谷的rf人才以中国和印度人为最多,也就是说,我

论新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江苏省高考试题 历史复习 史料阅读能力

纵观近三年的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多以创设“新材料”、“新情景”的形式出现,将考查目标定位在能否以读通史料、运用史料为落脚点,这就要求在历史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即能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说明历史观点”[1]。江苏省有人教版和人民版两套教材,两者差异很大,而高考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的表述,如何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现作如下探讨。

一、帮助学生整理教材,构建从整本书到阶段特征再到每课的框架,站在宏观看微观,自上而下、高屋建瓴地掌握史实。

(一)掌握人类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这是掌握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

如必修(1):“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2]必修1政治史的核心在于权力的分配,高三复习时可以先从宏观上构建必修1第一到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的整体框架,如下:

以宏观带动微观,不仅易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史实,而且能揭示知识点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得出启示,形成史观。这也就掌握了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以2009年江苏高考第7题为例: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此题选B。该题考查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所以复习时应先掌握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是人类世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这是基于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但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还面临另一任务:民族独立。

(二)提炼单元阶段特征,这是提升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必修3本教材以专题形式呈现,最大的弊端是割断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不能有机揭示经济、政治、思想之间的联系。而每年考试说明则以时间段为单位,呈现经济、政治、思想的具体考点。所以在复习中要准确揭示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即掌握知识的横向结构,这样学生才会融会贯通。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1题第(3)问为例: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答案】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该题以茶叶为抓手,揭示宋代的社会特征,从狭窄的角度,考出了历史的广阔。所以在复习中要使学生形成多维的知识结构。如:对中国的发展史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三)帮助学生构建每课的知识结构,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

高考试题虽以能力测试为主,但史实是关键。在教学中,可编写教材阅读提纲,将孤立、分散的史实以一定的线索整合在一起。由于“一纲多本”的现实,教师首先要阅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提炼出覆盖教材核心的主题,用高度概括的文字,把主干史实纳入框架中,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如果每课都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简明扼要的结构,坚持下去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3题为例: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前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但在高三复习中,完全可以将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容纳到具体结构中去,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如:

二、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最基本原则,即“史论结合”。

所谓“史论结合”,也就是要让论点“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从史料中来”即要能“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中认识事物的特征;独立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3]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史观的过程,更是阅读能力升华的过程。“到史料中去”即运用理论指导研究。在教学中涉及某一史论的时候,可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例证明,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汲取历史的智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价值所在。

以2010年第24题第(3)为例: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原则是什么?【答案】论从史出。

本题考查了历史研究的最重要原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大学《史学概论》中一些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如“孤证不立”和“无证不信”;反对按照某种先入的理念剪裁史料;坚持史料互的证,要能从同一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中发现问题。

新课改的高考方向注重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培养。一位教育学家曾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提高能力,而且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2011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

[2]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

[3]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2.

相关期刊更多

新湘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湖南省委

达州新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新金融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