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文化失语;文化输出

引言

英语教育在我国的各级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多元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冲击,在教师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在文化方面给予学生极大的英语语言熏陶,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能力。但是这种教育行为往往以牺牲其它文化教学为代价,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本族文化被牺牲的程度最大。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大都不能够有效的利用英语进行本族文化的输出。这种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它不仅是文化生态教学的损害,也严重影响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质量,同时对民族的发展也存在极大的隐患。

一、高职学生汉文化失语状况调查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文化失语现象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调查分析,通过文化失语的内涵分析、调查访谈、访谈问卷以及问卷测试的形式调查分析中国高职文化失语。访谈问卷分为四大模块即为自身汉文化素质、对汉语的使用水平、自身学习英语状况及学习英语的氛围和英语转换汉语与汉语转换英语的能力,根据每一个模块的特征来设定相关题目,试题分为正误判断和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考察受试者的文化失语状况。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测试者们的文化失语状况,我们另外设计了一份问卷测试题,依旧按照四个模块进行,自身汉文化素质(30%)、对汉语的使用水平(30%)、自身学习英语状况及学习英语的氛围(15%)和英语转换汉语与汉语转换英语的能力(25%)。我们一共抽取了不同层次的人其中包括:校领导(3%)、院系领导(5%)、院系辅导员(7%)、英语专业学生(30%)、非英语专业学生(40%)、英语教师(7%)以及非英语专业教师(8%)。根据测试者的答案我们数据统计将划分为A、B、C、D、E、F、G等级,等级A答题正确率为90%以上,B答题正确率为为80%,C为正确率为70%,D为60%,E为50%,F为40%,G为30%。下表为文化失语测试题数据统计表(该表体现每一个层次测试者的平均水平):

根据调查研究及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一方面汉文化的修养处于较高水平,但是英语学习能力与英语转换能力有待加强;其次,针对于我们专业英语学习者们来说,英语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汉文化的储备量明显不够;再者,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汉文化与英语知识的学习都没有相关联系与安排,因此不论是汉文化水平还是英语学习水平,他们都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因此文化失语整体的状况处于一种低落的状态,校园文化失语现象较为严重。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担负着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外语教学应该既包括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学,在这学界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学生对外国文化日益熟悉,对自己本土文化了解及表达却很匮乏。

二、高职学生汉文化失语原因分析

(一)政策引导力度和教材的选择全面性较低

2007年,教育部在其制订并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但并没有对“英语语言知识”提出明确的内容要求。该文件还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划分成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除在“更高要求”中,对翻译能力提出要有能力翻译关于中国国情或文化的要求外,在其余层次和能力要求中并未在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提出其它任何相关要求。此《教学要求》旨在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各大高校制定教学大纲必须参考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英语教学课堂语言输入主要依赖于教材,英语学习和英语教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大学英语教材都采用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英语,课文多半摘选自国外各报纸杂志,且其内容多是介绍西方国文化习俗,人文历史的。如此一来,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特色鲜明的英美文化气息。当然,这些对于学生学习运用纯正外语,了解西方文化的确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相比之下中华文化的输入就明显匮乏了。特别是表达中华文化的英语词汇和文章举例来说,普遍使用的教材都往往对。由此可见,这使我们大学生不能学到用英语表达中国观念,讲述中华文化内容并输出中华文化精华。

(二)教学设置缺乏先进性与创新性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者一直被要求在各种国际关系交往中遵从西方交际礼仪和语言用法,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违背了跨文化交往的礼仪标准和规则。其实,在文化借鉴和吸收中有一项和中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适度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坚持在文化移情时既不墨守本土文化的陈规,又不全盘否定和。文化的借鉴吸收的不够或过度都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障碍。所以总而言之,正是因为从教师到学生都过于强调英美文化习俗的输入,对自己的母语文化输出不够,文化吸收过度,所以才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

(三)社会观念误导

改革开放以后。接受西方文化成为中国社会的时尚。情人节送玫瑰,圣诞节比春节热闹,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国人脑中。从上幼儿园的孩子到大学的天之骄子,国人都把学英语当成头等大事。在家长和学生眼中,汉语可以学不好,英语却不能丢下。在有些场合就连“中国”二字都懒得说了,都只用“China”来代替。许多国际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的运动服上除了“China”和国旗以外,中国这两个最具“母语”代表的汉字却无从看到。

(四)对母语正迁移作用的忽视

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有迁移。如果先行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虽然突出汉英差异,可以更鲜明的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但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连接先行学习和后续学习的某种机会。简而言之,“本土文化失语”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本土文化失语。

三、高职学生汉文化失语状况的对策

从文化失语内涵解释、问卷访谈以及问卷调查中,文化失语的严重性以及文化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英语教师是英语学习指导和掌舵的第一人。其次,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和跨文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们在学习中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在与学院英语教师的交流和探讨时不难发现,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大学进修专业时就很少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更不用说用所学的英语去表达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一系列内容。另外加上英语教师工作繁忙,任务重,所以对于这些老师而言进修以及在深造的机会都很渺茫。即使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已经认识到中国文化在教育教学中传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英语教师们自身文化知识的薄弱,以及对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用英文表达的欠缺,迫使教师在进行中国文化教学时,经常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师层面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导致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提升教师素质是最迫切的一项任务。

(二)英语教学教学中应融入多元文化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英语教学的重要越来越突显,在很多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的课程安排,很多院校也都开设了《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总体上以讲授目的语文化为主,忽视了本族语文化的传授,直接后果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讨论西方文化时畅谈自如,但是在遇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时,往往都表现的很措手不及,从此就可以看得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了解甚微,还有就是没有相关的对次文化的英文表达知识储备的能力。在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一项跟踪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与客户私下交流时,经常感到疲惫不堪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介绍和表达客户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从目前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现象不仅不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而且影响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多元文化的教学应成为除了语言技能教学以外的主体内容

(三)丰富学习教材的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的桥梁,教材中应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对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强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课程之前,要对各院校的英语专业采用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解,最主要了解东西方文化内容的占比,要仔细分析各个专业英语教师给出的反馈情况,认真核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和外国文化内容的比例,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比例相差较小的教材。

(四)提高学生文化知识基础。

我们所学的教材内容和教师自身素质是导致我们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生本身。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进去大学填报志愿时,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都是为了保证招生数量,对于我们的高考英语成绩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所以说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进入大学以后,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学习主动性不强。在调查访谈中,很多英语教师也表示,课堂内外的母语文化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即使老师非常重视中国文化教学,但是如果调动不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美好的愿望也是徒劳的。因此,激发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是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一个重要措施。

(五)拓展第二课堂内容

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和僵硬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思维的创新。这时候就要要求老师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的优势,将同学们带领到另一个学习境界中去了。但是,如果能利用方法激发学生对这方面的兴趣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欣赏舞台剧,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方式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们主动去学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一些英语的表达。虽然这些活动都非常的有代表性和可实施性,但是要遵循一下两个点的话就可能进展的很顺利,第一,活动主题一定要与生活贴切,因为假如与日常生活差太远的话,会造成虚无缥缈的感觉;第二,活动的操作性要强,有了可操作性才会在过程中体会到,在结果中铭记。

结语

虽然目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失语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但是只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充分重视中国文化教学,做好政策上的引导,教师努力研究中国文化的教学方法,编写合适的英文版中国文化教材,学生摆正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各类有关中国文化的活动,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改变文化失语的现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从从,2000,“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9日。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范文第2篇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2.008

在众多泥土芬芳、豪放彪悍的巴土民间艺术形式中,以“丝弦雅乐”闻名于世的长阳南曲之所以能独标一帜,在于它背离了人们对民间曲艺粗糙鄙俚的惯常思维,呈现出一种曲高和寡的“雅乐”之“雅”的审美特征:“唱词文雅,曲调优美,自弹自唱”。撇开其音乐性不谈,南曲之雅,雅在文词!文词是戏曲的基本构成要素,它的美学风貌决定了戏曲的艺术美感。而“雅”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永远与“俗”相对而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也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从审美特征上看,南曲虽以“雅”著称于世,但民间戏曲本质上是民俗的艺术,又同时与通俗化、大众化保持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审美内涵丰富复杂,故不能简单地对长阳南曲下或俗或雅的艺术论断,需作更为细致的分析与观照。

一、长阳南曲文词的审美特征:雅俗并存

据统计,长阳南曲迄今共存有150多个传统曲目,在它的历史坐标上,纵向是作为戏曲艺术自身发展轨迹的滥觞、兴起、发展、嬗变的吐故纳新,横向是汉族文明与巴渝土家文化兼收并蓄的融合交流,纵横交错,构成丰富的历史维度,其戏曲文词自然呈现出复杂的美学风貌。从雅与俗的角度而言,我们可将这150多个曲目加以概括,分为如下三类:

(一)以雅言咏雅怀:文人雅士对高情逸趣的抒发

史载南曲演奏时,具有一种“古曲独弹,字句铿锵,章节清雅,听之能使妇孺怡然欢,肃然静” [1]的表演效果,在南曲众多传统曲目中,具有如此艺术感染力的,应是那类最能体现南曲“丝弦雅乐”之“雅”特色的文词作品了,较著名的有《渔家乐》(又名《春去夏来》)《悲秋》《渔樵耕读》《高人雅士》《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渔樵自乐》等篇目。

雅文学与俗文学从社会阶层来讲,其分别应为:雅文学具有主流性、精英性;俗文学则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等特征。中国古代,雅文学的承载者历来对应的是上层知识阶层,魏晋以前即为士族阶层,唐宋以降,则为所谓文人阶层。南曲之雅,从艺术形式到精神情趣,都鲜明体现出一种文人阶层的审美追求。

从语言形式上来讲,小曲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审美传统本该浅显俗白,但这部分南曲却以文人特有的典雅抒情代替了这种长期积淀的平民审美,表现为语言的诗性雅致和对意境美的追求,试以二首为例:

但只见波浪滔天忙解缆,柳林之中去藏舟。左边下起青丝网,右边垂下钓鱼钩。钓得鲜鱼沽美酒,一无烦恼二无忧。清风不用银钱买,月在江中任自由。闲来简板敲明月,醉后渔歌云春秋。――渔家乐(又名《春去夏来》)

梧桐叶落金风送,丹桂飘香海棠红,是谁家,夜静更深把瑶琴抚弄,猛听得,檐前铁马响叮咚。平沙落雁,静夜闻钟。这凄凉,想来更比相思重,卧牙床,好比做一场孤单梦。――悲秋(寄生)

山野民歌,言劳动之乐重在热闹活跳,抒男女相思,多直白热烈。这二首曲目,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前者以雅致超逸的语言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古朴淡远的水墨画:烟波浩渺,江水悠悠,渔父之隐,诗意栖居。后者将梧桐、金风、丹桂、海棠、琴声、夜雨、明月、钟声各种象征秋季的意象进行了排列组合,全篇无一“悲”也无一“秋”字,却为我们描绘出了凄清的秋景与孤寂的相思,字面之外,自有悲凉的意境。

艺术创作都是创作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南曲雅化的语言风格也是南曲作家们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的外化。总的说来,这类曲目,体现出的是一种文人趣味,一种有别于大众平民的,文人阶层特有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如“牧童横笛归家转,溪边渔翁把钩收。庵堂古寺钟声响,一轮明月照沙洲”(《游江》)。再如,“桌案上,压尺锦囊书万卷,玉砚银瓶花几枝。流水溪边问渔老,茂林修竹好呤诗。贪花爱柳朝早起,吟风弄月夜眼迟。良朋好友常聚首,各自分韵各留题”(《高人雅士》)。

或隐逸山林,领略山川之美、自然之趣;或躬耕田园,安享读书之乐、书斋之雅;时而品茗抚琴、挥洒笔墨,追求文之美、艺之趣;时而聚友吟诗,享君子之交、友朋之乐。在这些曲子里,我们能看到陶渊明的那种躬耕自资、冲任平淡,谢灵运的踏遍丘壑、遨游山水,王维、孟浩然遁世悠远、退守田园,以及古代文人们那种于凡俗生活中追求书趣、墨趣、琴趣、吟趣、曲趣等各种艺术趣味,将生活艺术化的人生审美追求。凡此种种,其时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在面对世事纷扰、道路坎坷、运程乖舛之后,在出世与入世,趋世与遗世间作出的选择:自隐自乐的人生道路,心逸心安的生存境界。

(二)以俗语表俗趣:闾巷田间对俗情俗趣的展示

南曲本质上是民间小曲,其文词从文学上讲是民间文学,在大的范畴上属俗文学范畴。而俗文学之“俗”,则是指它蕴含着民间性、世俗性、大众性或草根性,与文人化的雅文学相比,它更多地面向现实、贴进生活,靠平民大众而生存,也更自觉地去迎合平民阶层的审美期待,以俗语、俗言去表现俗情、俗事、俗人。南曲号称“雅乐”,本质上却是俗曲,南曲之俗,具体而言,是通过内容之俗与用语之俗共同完成的。

内容之俗,体现为部分南曲揉合进了一些民众生活的影像,展现了大量原生态的民风民俗与民情。巴土长阳地区的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婚俗、民间崇拜等蕴藏着土汉两个民族的丰厚文化元素,南曲中多有展现。如有长阳一带婚庆嫁娶的《贺新婚》《弄璋曲》《贺男寿》《贺女寿》之类的曲目,多在婚嫁、生日、祝寿、生子等级场合演唱,除了迎合市井村民们避灾祈祷、图热闹的民俗心理外,客观上也为我们展现了其礼俗文化。

还有表现巴土一带山水风光、俗人野趣、娱乐休闲活动的《数灯》《数塔》《螳螂娶亲》等曲目,也从侧面展示了长阳清江一带物产人情、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的地域特点,充分表达了劳动大众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普天同庆的向往,也充满了节日的欢腾与喜悦。总之,是一幅清江流域具巴土地域风情的生产、宗教、礼俗、休闲、娱乐活动的立体画卷。

用语之俗是部分曲目对方言俗语的大量应用,原汁原味的地方语言是民间艺术保持地域性、民间性的基质,南曲虽起源于汉族文明,却在长期的流传演唱过程中日渐“本地化”,凸显出了鲜明的长阳地方特色。还有一些曲目使用了一些极具长阳乡土味的口语词,如著名曲目《皮金顶灯》中的“我的女儿胆大,自幼不怕爹妈,你娶回去休要婆婆喳喳”,“喜她,爱她,偷眼看她,卡喳挨了两个嘴巴”。又如“野猫子”、“管他娘”、“小老儿”(《赶潘》);“老东家,好福光,女婿个个都不穰”,“凤凰盒子装公鸡,驴屎蛋子外面光”(《幺女婿出丑》)等。再如长阳方言“栖慌”一词,在长阳地域语境中它有凄惨、悲伤之意,在多段唱词中它也反复出现,如“夫受荣华妇栖慌”(《伯喈思乡》),“必正妙常,闷沉栖慌”(《赶潘》),这些方言土语的运用,为某些南曲曲目凭添了几许生动幽默的乡土味。

民间小曲使用俗语能增加戏曲演出的趣味性,但俗语也有通俗、粗俗、恶俗之分,得体的俗语运用应是“常谈口语而不涉粗俗”[2]南曲用语之俗其特点应是浅显通俗,与格调低下的粗俗、恶俗有天壤之别,应是俗而不俚,俗而不鄙。

(三)以文言道俗情:民间文艺对文人雅言的模仿

阿诺德?豪泽尔曾说过:“精英艺术、民间艺术和通俗艺术的概念都是理想化的概念,其实,它们很少以纯粹的形式出现,艺术史上出现的艺术样式几乎都是混杂形式的。”[3]雅与俗的关系也不是简单二元对立的机械存在,它们没有一个绝对的界线,相反,二者之间往往有一个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里,雅与俗并存互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

南曲各曲目的雅俗归类也不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的简单分布,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曲目也恰如一个中间地带一样存在,具有非雅非俗,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精神实质的外雅内俗与语言风格的似雅实俗。

1. 精神实质的外雅内俗。长阳南曲现已掌握的150多个曲目中,按题材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第一类是取材于小说戏本的段子,第二类是应酬劝诫的段子,第三类是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段子,第四类是咏唱、抒怀的段子。其中取材于小说戏本类的曲目,大多取自历史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元杂剧《西厢记》及明清传奇剧《荆钗记》《破窑记》等。虽数量繁多,但概括起来无非为历史演义、才子佳人和家庭婚姻的题材。

自古以来,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精英文学继承“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以天下为已任,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立足于发挥文学的社会供用,去追求一种关怀人伦、渡人济世的人文精神,审美要求上趋于理想化、崇高化。而通俗文学则多站在民间的立场,去关注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世俗生活的一面,强调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不追求社会终极关怀,而崇尚普通人的基本欲望,以“食色”等人性的基本欲求为文学表达的基本母题。而南曲的这些曲目,虽有如《长板救主》《关公辞曹》取材于《三国演义》;《打渔杀家》《武松杀嫂》取材于《水浒传》;《红娘递柬》《莺莺求方》取材于《西厢记》;《伯喈思乡》《赵五娘饯行》取材于《荆钗记》,但其文学精神却根本不能与渗入了文人意识的明清小说与戏剧相比。其既缺乏文人知识分子揭示的历史更替、国家兴亡的政治伦理,也无站在人性的解放、爱情婚姻的理想这些角度的社会理性思考。而是普通百姓站在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的故事表层,去说故事、听故事,满足于热闹的赏心悦目,作纯粹的娱乐休闲,表面上像文人一样讲史话情,但骨子里却没有文人作品的“雅趣”与“怀抱”,其精神实质是民间文学的“俗”。

2. 语言风格的似雅实俗。这类南曲曲目的语言多能做到明白晓畅,生动形象甚至朗朗上口,但中国文学真正语言的典雅讲究的是含意深远、神韵流长,不在词采表面的刻意雕绘,而重作品内韵的味美方回。若以这种标准去衡量这部分南曲曲目,其文词只能评价为似雅实俗了。

譬如《夏日炎天》中对红颜佳人的描绘:“乌云叠翠,美貌千般。十指尖尖,斜倚栏杆,罗裙摆动,露出金莲。十指尖尖如嫩笋,好似嫦娥下九天。鼻如悬胆牙似玉,樱桃小口朱唇鲜。三寸金莲站不稳,腰似杨柳美人肩。”其纯粹只是停于表面的描绘,只有外形而无神韵,很难说是雅的言辞。还有那些劝诫类的“人生在世要学好,切记不可犯律条,琴棋书画皆上品,风花雪月无下梢”“世间上,争名夺利能值几毫?”“自古道,好人多从苦中来”,这些语言明白晓畅,但雅化程度顶多如普及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之类的国文启蒙教材等同相似。应该说,这些曲目的语言是民间说唱艺术对于真正文人雅言的有意模仿,在民间可能认为是“雅”,但实际上体卑格弱,似雅实俗,又或者说,由于时代的久远,时间的隔离,在当时是俗的,但在以白话为主的今天,却觉得是雅的了。

二、长阳南曲文词雅俗并存美学风貌产生的原因

雅俗并存是南曲文词的美学特征,但任何艺术形式的美学风貌只是其艺术追求的外在显现,它并非凭虚蹈空而来,而是有着深层的文化动因,我们可从其内在的文体功能的二重性、创作主体的复杂性以及文化构成的民族融合等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案头之作与场上之曲:南曲自身文体功能的二重性

长阳南曲本身是一种民间小曲,关于它真正的起源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长阳南曲来源于容美土司时期,司主田舜年、田丙如对昆曲《桃花扇》的移植与扶持”[4]二是“昆山腔的水磨调是长阳南曲的雏形”[5]王国维先生定义“戏曲”时,曾定义明清散曲、明清传奇、元明传奇、宋元杂剧皆属大的戏曲范畴。《桃花扇》来源于明清传奇,昆山腔水磨调的源头则是宋元南戏,所以虽两种说法都缺乏更充足的支撑论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长阳南曲一路溯源而上应是从“戏曲”这一母体中脱胎而出的。

在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案头之作”与“场上之曲”的说法。所谓“案头之作”,指戏曲在宋元杂剧阶段多是供戏台之上和勾栏之中的演出所用,等到了明代,这种鲜活的民间艺术进入了文人的视野,文人曲家开始介入戏曲文词的创作,戏曲作品已不再是专为市民演出而作,最后发展为文人借助诗性语言咏怀抒情的“自娱,而着力追求文词典雅绮丽的雅致化语言风格。而“场上之曲”则是指戏曲艺术本身乃是大众化、群众性的观赏艺术,是演员借助服装道具面对观众而“娱人”,其审美需求应是就低不就高,应适应舞台演出和观众欣赏的需要,戏剧语言应是通俗浅显,以体现其娱乐平民的功能。故戏曲艺术兼具文章与戏剧的双重性质,而其指向的审美趋向即崇雅观与尚俗。

长阳南曲的形式主要是坐唱,可以一人自弹自唱,也可以多人自弹自唱,或一人弹奏,一人打简板演唱,但有少量道白,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舞台艺术,但闲敲云板醉拉弦,以音乐的形式讲故事,也兼具文章与戏剧的二重性。历史上南曲的创作主体具有集体性特点,身价各异,而传播流传从起初的在士族富户到后来流行于寻常百姓中,欣赏群体也是土汉结合、贫富错杂,文野并存,如此复杂的创作主体与审美受众,势必使得南曲既有供文人士大夫浅唱低吟的抒情之作,也有适应平民听众审美需求的通俗篇章,其结果当然是艺术风貌的雅俗并存,雅俗共赏了。

(二)儒绅文士与商贾骚人:南曲创作主体身份的复杂性

长阳南曲目前虽有学者收集的流传于民间的手抄唱本和工尺读本,但其传承历来采用的还是口传心授的方法,或子从父学,或挚友相教,或世代相袭,应属民间口传文学。而口传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创作主体的群体性与集体性,即作品是在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中分工合作地创作、传播,在长期的辗转流传中,流传者又对它不断地作着补充、修改、加工的再创作,直至定型,因而它反映的是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的美学理想、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从这一角度而言,长阳南曲也是在不断地创作与再创作的循环中最后定型的,其创作文体具有身份上的复杂性。综合长阳一带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其创作者身份应有如下几种类型:

1. 仰慕、学习、传播汉文化的土著精英。长阳历来隶属容美土司管辖。容美田氏家族统治容美时期,历代都崇爱汉文化,乐与汉族文人交往。田氏土司从田九龄开始延引域外汉族艺人,组建家庭戏班,在所司境内推广戏曲创作和演出。至19代司主田舜年时期,曾邀请《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挚友顾彩旅居容美半年之久,在顾彩指导下,全本昆曲《桃花扇》曾在司内上演,是土汉民族交流史上的一大佳话。

田氏家族宗室子弟皆以饱读汉书、能诗善文为荣,田舜年本人亦具有深厚的汉学造诣,工诗善词,且从事戏剧创作。据记载,南曲产生之初多在贵族富户家中上演,它应是容美贵族推广戏曲文化的衍生产品,这些精通汉诗元曲的土著精英们在兴趣之下,参与南曲唱词的创作,介入南曲的加工、润色的再创作,亦在情理之中。

2.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汉族迁客骚人。南曲并非土生土长的土家族文化,而是土汉融合的外来艺术形式,它的引进是社会变迁、人口流动的结果。综合历史,与南曲有关的人群为如下两类:

一是土汉两族文化交流中的汉族文贤。随着“改土归流”后“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禁令的废除和容美田氏土司历来乐于与汉族著名文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双重原因,大量乐于游历的汉族著名文贤都对容美土家族地区远近来归。据载,司主田舜年时期,除与顾彩进行戏曲艺术交流外,还曾与当时的汉族名流如孔尚任、严首升、毛会健、蒋玉渊等人都有诗文来往或文学唱和。南明相国文安之在朱明王朝覆灭之后隐居容美长达三年之久,与田氏诗人有大量的唱答之作,这些高层次的汉族文武时贤,给南曲文词带去的是典雅精致的汉文化气息。

二是避难经商的商贾骚人。明清交替之际,“四方烽烟如炽”,而容美一带却“处中原鼎沸之外”,总体的环境是安宁宜居之地。据悉南曲流传最盛的地区乃是长阳资丘镇,民生富庶,经济发达,被誉为清江边上的“小汉口”,数百年间都是长阳西部五峰、巴东、鹤峰一带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汉族人口纷纷前来安营扎寨,一为避难,二是经商。故资丘一带历来安居着大量的汉族人群:商贾骚人、民间艺人、南明遗老、落魄文人,他们身份各异、形态混杂,但大都带着汉文学的功底在长阳这块土地上与南曲艺术家交流碰撞。

3. 自成群体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在南曲的流传过程中,早期演唱南曲的艺人们也是南曲进行再创作的主要群体,民间对南曲演唱者尊为“高人雅士”,他们多是一些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却又淡泊名利,以“琴棋书画为上品”的民间艺术家,往往兴之所至, 闲拔丝弦,醉敲云板,三五相约,知音共赏。

南曲艺人对南曲演唱环境与演唱内容有“三不”的讲究,即“夜不静不唱、有风声不唱、办丧事不唱”。长阳南曲对环境内容要求的“三不唱”,都在维护南曲艺人的独特个性,强化南曲充当南曲艺人群体标志的作用。[6]“传统南曲才艺人或出生于富庶家庭或文化修养较高,他们身为商人、富家、医生、手艺人、教师等,不受生活所累,读过书有文化水平。”[7]因此,这一特殊的群体应是一群有独立价值取向,接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不同于普通农民的小知识分子。

由此可知,从事南曲的创作与再创作的人群应当是来自社会各阶层,上至贵族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亦官亦儒,且贵且贱,如此复杂的创作群体必然会带上各阶层自己传统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其文词雅俗形态必然各异。

(三)汉族文明与巴土文化:文化构成的民族融合

凡是灿烂的艺术,没有不是多源的。长阳南曲一直被视为土家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民族融合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来说具有双重的功能,它既是推进通俗化的强大功力,又是实现典雅化的实际步骤,两种相反的倾向相互补充,形成一种特殊的运行机制”[8]对于南曲来说,文词的雅俗,也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这种功能。

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看,华夏民族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农耕经济,优先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而历来实行土地司制的巴土长阳,却地处偏远深山,交通阻塞,文化上处于原始封闭阶段。随着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巴土文化才由封闭走向开放,大规模与汉文化交流融合。在文化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的汉文化,其价值观念、文化模式具有相对优越性,故仰慕式的自愿吸纳是容美土家民族的必然选择。

各少数民族在推动自身文明化的进程中,全都毫无例外地尊崇儒学,重用儒生。容美土司王朝从明代开始就有意识地大力推行最能代表汉文化精髓的儒学思想。“诸土司皆立儒学”,以期用正统的儒家意识去“渐染风化,以格顽冥”。儒家思想对南曲文词的渗透主要表现为其价值观与思想休系对题材内容的丰富和审美理想对语言风格的影响。

儒学的价值体系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核心思想,那类取材于小说、戏本的曲目,如《长坂坡救主》与《薛仁贵征东》中对威震八方的赵子龙与英勇善战的薛仁贵的歌颂,《昭君和蕃》中对远嫁匈奴心系故国的王昭君的赞美,都是儒家忠君爱国价值观的体现。在应酬教诲类曲目中,《贺新婚》等曲目则是对“礼”的内涵的诠释,《宋江杀惜》《金莲调叔》则强调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处世原则。而儒家的审美理想以典雅为宗,讲究中和之美、圆融之美,这种审美理想渗透在南曲文词中则表现为语言文字的优美、清雅与隽永,如《悲秋》《风》《雪》《月》等曲目的文字之美。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辽代车制;分类;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K8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22-04

自文献记载“奚仲造车”以来,车被广泛运用于出行、运输、战争、随葬、祭祀等方面,对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契丹族是北方草原中古时期的民族,建立了强大的辽帝国。辽代文献和考古出土资料发现了大量关于契丹车的记载和实证资料。一些学者对于契丹车曾做过研究,张国庆的《辽代契丹人的交通工具考述》①对辽代契丹人的交通工具做出了全面介绍,包括陆路、水陆交通工具及道路与桥梁等,虽然介绍交通工具种类齐全,但是对车辆的介绍侧重于功能的分类,而不是根据车辆形制分类。张永攀的《契丹奚车考》②主要是对契丹车的起源进行重点写作,而对契丹车辆只是进行了简单分类,列举的车辆有限,没有对车辆形制系统的论述。宋佳的《试论契丹驼车起源》③中只对契丹车的其中一种车即驼车的起源进行多方面的探讨。郑滦明的《关于辽墓“出行图”的考证》④对墓葬壁画的出行图进行了论述,对壁画中出现的车辆一一做出介绍,但没有对辽代车制给出明确结论。冯恩学在《辽代壁画中的车》⑤中对大部分辽代壁画墓中出现的车进行分类论述,将车辆分成三类:即轿形车、附加凉棚车、筒篷车,并且对每一种车辆进行细致的描述与举证。

本文根据辽代契丹族墓葬壁画中及文献记载,对契丹车的种类、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

一、契丹车分类

《辽史・仪卫志》记载:“契丹旧俗,便于鞍马。随水草迁徙,则有毡车,任载有大车,妇人乘马,亦有小车,富贵者加之华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资料,本文将车划分为毡车、驼车、小车、人力车。

(一)毡车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苏颂奉旨出使契丹,途中作《奚山路》云:“朱板刻旗村肆食,青毡通夜笕顺怠保自注:“贵族之车,车屋多以青毡覆之。”⑥其中宋朝使者所乘车即为毡车,在考古发掘出土的壁画中也有印证,主要有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⑦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乡二八地一号墓。⑧可以将其分为二类:

A类毡车为普通毡车,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乡二八地一号墓中契丹驻地图中的毡车为代表(图一)。驻地图的左侧三辆毡车排成一列,车身从侧面看成不规则的长方形,车辕下方有三脚架支撑,使车辕与地面平行;右侧有三座毡帐左右成列;壁画的下方有俩个身负重物的契丹妇女和一条狗。从图中反映出的情况可以看出应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毡车形体较小,以牛或马为驾,轻便灵活,拆卸方便,非常适用于牧民的游牧生活。

B类为高级毡车,其形制与驼车相似,但是车厢的材质与驼车不同。以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壁画的出行图为代表(图二),图中绘有一辆毡车,直辕高轮,车顶前高后低,车盖用毡覆盖并且伴有彩云图案,猜测中间低的部位应为绳索固定毡子导致,车盖的支撑结构可能为木材或其他等材料所做,车辕上方的凉棚边缘为垂幔。车的前端与尾部均有凉棚,前端的凉棚可以保护骆驼,车后方的凉棚,可能供仆人乘坐或者是存放行李物品,在装饰上前后凉棚一致。毡车形体较大,装饰雍容华贵,整个车体彰显着贵族的风范,以驼为驾,有专门的引驼人,可以看出墓主人身份地位较高。毡车主要的区分方式为看车盖、车厢用料,若为毡子覆盖,既为毡车,跟车辆驾畜与大小形制无关。

(二)驼车

大车也称驼车,车轮高大,长毂,一般用骆驼驾车,车厢前后有凉棚并且车尾的凉棚低于车辕上方的前凉棚,根据车辆的形制可以将驼车分为二类:

A类驼车为车顶为硬山顶式,前凉棚从车顶前方向车辕方向延伸,车尾处有小凉棚。在河北宣化下八里韩师训墓前室西壁出行图、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韩家窝铺村壁画墓、⑩敖汉旗北三家M3、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16号墓、通辽市库伦旗奈林稿苏木前勿力布格村辽墓M6南壁归来图(图四)、山西大同东风里辽代壁画墓、山西大同卧虎湾5、6号辽墓西壁车马出行图、库伦旗一号辽墓(图三)的南壁出行图的壁画中都是这种形制的驼车。这种车一般以驼为驾,多者两匹,车轮高大,车厢一般为木质,车的前凉棚以斜杆支撑和车辕前端有立杆支撑。有的车辕用三脚架支起;有的驾骆驼,作行走状。车辕左右端与车尾左右俩端均为螭头,有的棚顶四周有流苏及垂幔,车顶中间低的部分有绳索固定棚顶。少数车使用俩匹骆驼为驾畜,有可能是尊贵的象征,也或是时尚与财富的表现。

B类驼车车辕上方为凉棚,车顶为半球状,车尾处无小棚。在阜新辽萧和墓北壁契丹人出行图(图五)、辽宁阜新县辽代平原公主墓壁画(图六)中均有出现,其中萧和墓壁画中有驼车一辆,驾双峰驼,车顶与凉棚浑然一体,车厢前面开门,门帘卷起,里面挂有帷帐。在平原公主墓壁画中左侧有两名侍卫和一座毡帐,中间有一辆驼车,车辕处有两个侍卫,右侧有一驾双峰驼和俩名侍卫。车辆的形制与萧和墓壁画中驼车形制大体相同,不同的是这辆车在圆顶的周围有流苏垂下,车辕上方的凉棚向上。驼车的主要区分方式较为简单,一般为以驼为主要驾畜,直辕高轮,幅条较多。

(三)小车

小车形似轿子,车身呈方形,轻便、灵活、小巧,一般驾畜多为性情温和的鹿、牛、羊等。在山西大同十里铺M28(图七)、通辽市库伦旗奈林稿苏木前勿力布格村1号墓、通辽市库伦旗奈林稿苏木前勿力布格村南壁轿车图(图八)中均有发现,小车的车轮较小,车体轻盈,形似轿子,车顶呈攒尖顶。有的在车顶饰有火焰珠,四角挂有装饰性的流苏。小车形体较小,速度上也较快,若车身装饰华丽,应为贵族使用,其主要用于短途出行。

(四)人力车

2010年首次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沟门北的哈拉海场沟里辽代砖室墓壁画北壁(图九)中出现,壁画中绘三名契丹青年两名契丹侍女,其中蹲踞而坐,抄手放于膝盖上的的契丹青年,在他的身后有一木质小车,可以断定其为车夫,小车较窄,只能容纳一人乘坐,车辕较细,车轮较小但高于车厢,车辕前端有红色漆棍相连接且有绳索固定,可能为人力车夫的辅助工具,车厢上装有圈状靠背。人力车可能为墓主人的专属出行工具,虽然车辆形制较简单,体态较小,但制作精细,装饰虽不能与以牲畜为动力的车相比,但是五名男女侍从的配置也非一般人可以拥有,所以可以推测出墓主人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阶级。

二、契丹车的功用

契丹族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居无常地,四时变换随着水草而迁移。据《辽史・营卫志》记载“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全以衣,转随迁徙,车马为家。”《契丹风土歌》载:“契丹家住云沙中,蓍车如水马若龙。……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这说明契丹人在生产生活,迁徙出行,运载辎重及游牧放牧时要依靠车马来完成。契丹祖先并不会造车,据《辽史》国语解中记载说:“黑车子,以善制车帐而得名,契丹之先,尝遣人往学之。”契丹人的造车技术师从黑车子,并根据其生活的需要将车的形制与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以适应契丹社会生活环境。随着社会发展车的使用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

从考古发掘资料可以看出,毡车的车厢用木材或其他东西做成拱形支撑结构,上面覆有毡子冬季以便阻挡风寒,夏季将毡子撤掉或者从侧面卷起通风散热。将车辕用立柱支撑,使车辕与地面保持平行,这时的车便可以住宿或存放物品,这样的设计有可能是考虑到广阔的草原上多有危险的生物存在,在迁徙、出行时住宿远离地面可以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毡车适合普通牧民家庭,这种大小适中的车辆对于一般的牧民来说出行、迁徙、运输时使用更加方便,而且车身与地面距离较小,装卸物品省时省力,据《辽史》载:“辽之先世,未有城郭、沟池、宫室之固,毡车为营,硬寨为宫。”若毡车为贵族的代步工具装饰雍容华贵,具有观赏性,也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毡车在对外战争中也是重要的作战、运输工具,太祖神册二年三月,“卢文进引契丹兵导攻晋新州。……太祖乘势进围幽州,扬言有众百万,毡车毳幕,弥漫山泽。”

上文将驼车分为A、B两类。A类与B类驼车相比较从外形没有本质的差别。在制作上,A类驼车车辕与车尾左右两端均为螭头,而B类驼车没有。在《辽史・仪卫志一》记载:“青页担二螭头、盖部皆饰以银,驾用驼,公主下嫁以赐之。”这使得原本在游牧民族生活中运送货物、迁徙居住的车,因汉元素螭头的存在摇身一变成为车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在车身上饰锦绣、贴金银,以便彰显车主社会地位。在造型上,车辕上方的凉棚可以为骆驼遮阳挡雨,保护骆驼;车厢后侧加装小凉棚,可以在棚下坐人或放置物品,这也是制车技术的创新。在使用方面,A类驼车中库伦旗一号墓的墓主人为契丹的大贵族,出行的队伍为10人,驾双驼。肖义墓的墓主为契丹官吏,他的出行仪仗有9人,驾双驼;而韩师训墓的墓主人为富裕的商户,出行侍从只有一人,驾驼,这说明官僚阶级与商人之间用车的制度不同。B类驼车从表面上看,萧和墓与平原公主墓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只是平原公主墓中的驼车制作更加精致,装饰上更胜一筹,这可能跟墓主人的身份有直接的关系,萧和为外戚,平原公主为辽圣宗的长女,所以用车制度受身份的尊卑限制。在契丹上层社会也逐渐形成了车舆制度,包括国舆和汉舆。国舆为皇室所用,汉舆就是辽代的车舆制度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车制。柴册仪时载神主的大舆;腊仪时皇帝、皇后共同乘坐的舆;祭山仪时皇太后乘的总车;谒庙仪时皇帝乘坐的大车;公主出嫁时乘坐的车;汉舆里五辂中的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祭祀先民时乘坐的耕根车等。这一系列仪式中的车均为驼车,若在比较重大的仪式中会将车辆装饰的富丽堂皇,而在葬礼、拜陵时用到车辆会装饰的庄重朴素。纵观整个辽代,驼车在辽代墓葬壁画中出现的较多,其在辽代的应用较为广泛,一方面由于驼车体型较大,有较多的利用空间,载物运输与乘坐出行均可;另一方面骆驼本身耐饥渴,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占有优势,使得驼车成为主要的陆路交通工具。所以驼车是契丹族最具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车。

契丹族一直以来信奉萨满教,但在库伦旗奈林稿苏木前勿力布格村M1南壁壁画所绘小车顶上装饰着中原地区佛教特有的火焰珠,说明民族间文化交流增多,佛教文化已经被契丹人接受。宋代邵雍作《小车吟》,曰:“春暖未苦热,秋凉未甚寒。小车随意出,所到即成欢。”文学作品多映射的是现实生活,其乘坐的小车应为宋代居民常用的出行工具。根据这两点可以的出,小车的形制可能借鉴中原地区的车。其车体较小,相对于其他种类的车而言,载物、运输、迁徙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上文中说道:“妇人乘之,亦有小车,富贵者加以华饰。”说明小车可供契丹妇女乘坐。据《辽史》载:“天庆中,以疾,命乘小车入朝”。统和二十九年十二月,“以知南院枢密使事刑抱质年老,诏乘小车入朝。”年老体弱或者是生病的官员也可以乘坐小车上朝,说明其用途也不唯一。随着宋辽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契丹族开始效仿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在短途出行与参观游览时乘坐简单灵活的人力交通工具,而人力车的原形可能是结合宋代的肩舆、腰舆、竹舆、篮舆等无轮的需要人力抬起的出行工具和有轮子的山地交通工具山轿等人力交通工具而改制,以适应契丹族的生活环境。根据壁画内容推测,其乘坐对象可能为贵族。辽墓壁画中罕见人力车,主要是由于人力交通工具在契丹族游牧生活方式里发挥其优势,所以这种人力车在当时的辽代社会不可能作为主流的交通工具,即使是贵族中流行使用人力车出行,但因为其过于简单,也不会将其绘制在规模宏大的墓葬之中。小车与人力车适合游览观光、探亲访友等短距离出行。虽然发现的数量较少,但体现了契丹车的多样性。

三、结语

本文对辽代契丹车制进行了分类,对车的使用功能及划分进行了分析,车在辽代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军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上文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契丹车兼收并蓄具有多样性。契丹车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其他地域的风格。主要是因为契丹祖先的造车本领师从奚人,所以契丹车的形制、造车技术自然与奚车相近;契丹建国以后,生活在契丹境内的汉人制车工匠将汉族的制车技术应用于契丹车之中,契丹车也因此包含了一些汉文化元素,如驼车车辕的螭头;契丹人结合本民族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需要,对制车技术进行了创新,如在驼车的尾部加装小凉棚。随着社会的发展,契丹车的种类也相应增多,早期出现了人力车和毡车,中期出现了小车和驼车。

第二,契丹族特有的用车制度。男女用车制度不同,男子骑马,女子一般乘车,契丹公主下嫁时赐其毡车为送终车。契丹国舆里包含各种祭祀礼仪,有些礼仪祭祀时需要驼车,驼车因出现的场合不同名称也随之变换,如祭山仪时皇太后乘的驼车称为总车、谒庙仪时皇帝乘坐的驼车则称为大车。不同社会阶级用车有所不同,契丹车以驼车为主,若皇室贵族、官吏富商乘坐则将车辆装饰华丽、工艺精湛;若平民百姓使用则能简则简、工艺粗糙。毡车次之,多数为普通牧民使用。小车与人力车则为辅助交通工具,主要用于短途出行、代步。根据社会地位、性别差异、礼仪制度的不同,形成了有特色的用车制度。

注 释:

①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交通工具考述[J].北方文物,1991,(1).

②张永攀.契丹奚车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③宋佳.试析契丹驼车起源[J].辽金史研究,2012,(3).

④郑滦明.关于辽墓“出行图”的考证[J].华夏考古,2004,(4).

⑤冯恩学.辽代壁画中的车.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

⑥苏颂.苏魏公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⑦翁牛特旗文化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9,(4).

⑧项春松.上烧锅辽墓群[J],内蒙古文物与考古,1982,(2).

⑨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韩师训墓[J].文物,1992,(6).

⑩项春松.辽代壁画选[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宋佳.试析契丹驼车起源[J].辽金史研究,2012.

温丽和.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肖义墓[J].考古,1989,(4).

孙建华.内蒙古辽代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东风里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3,(10).

大同市文物陈列馆.山西大同队虎湾四座辽代壁画墓[J].考古,1963,(8).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辽萧和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5,(1).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市考古队.辽宁阜新县辽代平原公主墓与梯子庙4号墓[J].考古.2011,(8).

辽上京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左旗哈拉海场沟辽代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2014,(4).

陈述.全辽文[M].引姜夔.白石道人集(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

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范文第4篇

习惯用语的语言文化差异习惯用语与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具有浓烈的民族色彩。比如:汉语中的“壮如牛”,英语中表示为“asstrongasahorse”,而英语中的“theappleofone’seye”(直译的话是“眼睛的苹果”),在汉语中是“掌上明珠”的意思。又如:“greenfingers”(直译为:绿手指),实际是表示“擅长园艺”的意思。汉语和英语的习惯用语在长期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许多英语成语在特定文化中形成,如:“aJudaskiss”指犹大之吻,来自圣经故事,翻译成汉语则表示“口蜜腹剑”,而“Achilles’heel”指阿基里斯的脚踵,来自古希腊战争的故事,最优秀战士Achilles死于他致命的脚踵,表示“致命的弱点,软肋”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在不同的文化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喜欢望文生义,一味地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理解,就很容易感到迷惑不解,造成学习障碍。

日常交际的语言文化差异日常交际与文化密切相关,汉语和英语因各自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例如:中国文化注重人的社会性,习惯于互相关心、爱护,人情味浓,因此,在汉语交际中,相互打招呼往往除了“你好”以外,还会问“你去哪儿?”、“吃了没有?”等表示关心的话语。而西方人更强调自我中心,用汉语的方式表示问候往往会使西方人不理解,觉得干预了他们的隐私权。再比如:在汉语中我们介绍一位老师通常说:“这位是某某老师”,而在英语中,“Teacher”仅表示一种职业,不能和人名连带。若不了解这些日常交际的语言文化差异,就很容易造成社交的不快或梗阻。

利用网络直观导入,跨越文化环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成教中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模式使得英语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和真实语境的把握,因此,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语言文化的了解。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的直观教学手段,跨越文化环境障碍,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以《开放英语2》中Unit23《着装》为例,除了课文本身的讲解之外,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着装差异,更深层次地理解英语文化内涵、风土人情等,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本课的课文内容播放了有关西方的服装背景知识,进行服饰文化的导入式讲解,同时再与中国的服饰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英汉文化的融合意识。通过对西方国家着装的图片、视频的观察,学生获得了直接的文化体验,不仅了解了国外服饰着装风格,还了解了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由此实现了文化环境的跨越,使英语的理解学习变得容易,因而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

深挖教材文化信息,跨越文化背景,提高学生英语感悟能力“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一个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该文化的一切内容。”[2]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却忽视对所学语言的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从中寻觅有关异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信息,帮助学生实现文化背景的跨越,提高学生英语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以《开放英语2》Unit27《过去与未来》为例:本课旨在向学生们介绍互联网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一课承载着整个单元重要的文化信息和背景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微软之父比尔•盖茨的成长经历:他如何从一个哈佛的退学学生成长为如今资产净值564亿美元的微软创始人等。以此对教材文化信息进行深挖,使学生逐步增进对互联网知识和背景的了解,实现英语感悟能力和自觉意识的提高和知识的迁移。

设置特定语言情境,跨越交际障碍,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际,人际交往离不开文化。在东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若双方缺乏对彼此文化差异的了解,社交中必然会产生误解,造成交际障碍,甚至导致严重的差失。《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表述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始终以沟通交际行为重点、语言使用为关键,尽可能地设置特定的语言情境,给学生更多真实的练习场合接触英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跨越交际障碍。以《开放英语2》Unit33《新餐馆》为例: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很好的交际训练,我首先向学生们讲解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然后再根据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影片自主观察各种西方的餐桌文化,并模拟了多种不同的语言情境,运用英美惯用的表达方式提问:“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westernandChinesetable’smanners?”让学生们相互讨论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通过这样模拟情境训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有助于学生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失,从而跨越交际障碍,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于汉文化的礼仪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文化教学 文化引导

从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来看,呈现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英语教师未能充分重视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导入方式过于单调,文化教学意识较为薄弱等。本文将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经典实例,深入研究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文化教学,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一、注重文化内容导入,调动学生英语思维

导入是渗透文化内容的良好时机。作为英语教师,应最大化利用教材中隐藏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将其挖掘出来,在导入环节呈现文化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思维。例如,可以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化学习中;设计文化问题,直接探讨,强化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1.创设文化情境

置身于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受到情境的感染,进而主动地思考问题。因此,英语教师应深入解读教材,将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设计成情境,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呈现直观化情境。

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英语“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文化情境,导入文化内容学习:首先教师从网上搜索美国人过万圣节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异国文化,体验异国风情。等学生观看完毕,让学生思考有关万圣节的信息内容,并与大家一起分享。例如,你了解万圣节的哪些信息(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分享,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经过片刻思考,有学生说,Halloween is celebrated on the night of October 31.有学生说,Children play “trick or treat”.有学生说,People like to hold a big party and dress up themselves.

在以上案例中,英语教师以视频作为文化情境,导入文化内容学习,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观看完视频,与学生一起互动的环节,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分享自己知道的异国文化。

2.设计文化问题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文化问题作为导入点,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环节的文化问题设计不宜过难,并且应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英语“My day”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一些文化问题作为导入,取得很好的效果。

设计的问题如下:1. What do American students do at school? How about your school life? 2.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students’ school life?

以上两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对比中美学生的校园生活差异。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多种渠道,如网络资源、课外读物、图书馆资源等,了解相关的信息。学生在充分准备后,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如此一来,英语教学在无形之中渗透了文化知识,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下,语言知识水平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二、丰富文化教学方法,提高文化教学质量

文化教学讲究方法与策略。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的教法过于单一,大多以直接呈现或者直接讲述为主,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1.开展对比教学,加深文化体验

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中外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重要方法。在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对比教学,加深学生的文化体验。对于初中生而言,有对比、有比较,印象才会更深刻,了解才会更加透彻。英汉文化本身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思维、观念、生活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析两种文化的共同点及区别,让异国文化深入学生心中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英语“Food and lifestyle”这一单元时,教师利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渗透文化教学。首先,让学生观看两个视频文件,分别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然后是自由交流讨论时间,主要是归纳视频中的中美饮食习惯、特点,进行深入交流分析。有学生说在饮食习惯方面,美国人喜欢用刀叉,而我们中国人用筷子;有学生说在饮食口味方面,美国人喜欢吃甜食,而中国人喜欢吃咸的,等等。在激烈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将自己小组了解到的中西方饮食习惯差异和共同点制作成表格,让人一目了然。

总之,开展对比文化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文化体验。

2.文化专题教学,拓展文化知识

除了从教材中选取文化教学内容,英语教师还可以开展文化专题教学,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但在开展文化专题教学的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化,而不是纯粹地灌输。此外,还要在开展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能动性,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水平设计文化专题学习,以充分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内驱力激发出来。针对七、八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的英语文化专题学习有:英美主要城市介绍、英美各大重要节日介绍、身体语言及不同颜色代表的文化寓意、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等。在开展形式上,可以选择知识竞赛、主题文化活动、文化交流会、英语戏剧表演、图片展览会、文化专题手抄报比赛等。

例如,在学习完初中七年级英语“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西方节日,然后将该节日信息制作成手抄报形式,并运用英简单介绍,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这个节日的信息。又如,在学习完初中七年级英语“Pets”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文化专题竞赛。文化专题竞赛主要是关于各种动物代表的文化寓意。

总之,利用文化专题教学,形式一定要丰富。只有这样,每一次的文化专题教学才会让学生有所期待,在不同形式的专题文化学习中,使文化知识得到有效拓展。

三、开展英语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运用能力

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文化教学中也不容忽视。通过开展英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文化知识运用能力的增强。那么,应该展开什么有关文化的活动呢?

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上讲台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文化知识。这个活动需要一定的激励方法来维持学生参与的激情,可以纳入平时考核,也可以奖励学习用品、授予“优秀分享员”称号等;还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展开英语角活动,主题与文化相关,如shopping, fashion, pet等(根据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确定即可);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特色化的文化活动,例如,外国文化人文知识、饮食知识、生活习俗知识等,这些活动最好以竞赛形式举办;还可以开展英语文化主题演讲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