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税政策最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财税改革;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企业没有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纳税工作,存在偷税漏税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将面临补税、罚款、缴纳税收滞纳金、甚至于接受刑事处罚等情况;二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计算税款方法不正确;不明确缴税制度,承担了企业不必承担的税务负担。因此,企业一定要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一、财税改革背景下出现税务风险的原因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财税改革工作,基于此,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我国目前正在不断完善企业的税收体系、税收制度以及税收的征管制度与税法相关法律。在进行纳税工作时,如果企业没有应用新的税收制度,仍然根据传统税收方法进行纳税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做出违法操作,增加企业税收风险出现的可能。
(二)我国社会市场的主体是企业,由于目前企业市场的交易方式日益增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有更多的项目涉及税收工作,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工作时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在不断增加,增加企业税收风险出现的可能。
(三)虽然企业在进行税收工作时会根据税收法律去计算税款,但是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应缴纳的所得税、增值税都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按照计算数值去缴纳税款,那么企业需要时刻准备好承担企业税收风险。
二、财税改革简介
我国财税改革分为三个方面,即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改革与税收系统改革。每个方面的整改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
(一)税收制度改革我国税收制度进行改革是2007年开始的,到目前都没有结束。具体改革措施有这几点:2007年相关部门宣布合并内外企业所得税政策的;2009年相关部门对增值税暂行条例进行修改;2012年建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6年全面推行,至此使用了66年的营业税彻底废除,成为了历史;在2017年至2019年,我国财政相关部门对增税税率进行调整,推出加计抵减、增量留抵与税额退还等政策,同时完善了个人所得税、车船税、资源税等相关税收政策,将房地产税政策也加入改革制度中。
(二)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发展历史比较短,具体发展历史如下:2015年颁布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也正是这一税法的颁布,使得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拉开序幕;2018年我国相关部门颁布并开始实施《改革方案》,其中指出,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应从县乡开始开展,合并其国税、地税等税收工作,然后在逐渐完成省市国税、地税等税收工作的合并任务。
(三)税收系统改革截至目前,我国税收系统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如下:第一阶段:2016年金税三期建设工作竣工,使得税收系统的运行更为稳定,并且其中包含了所有税收种类与各个环节。第二阶段:自2017年开始至2018年结束,各乡、县、市完成了税收征管制度省集中化任务,完成了自然人征管系统的建设,使得民众可以通过系统查看个人收入与财产信息需要进行的纳税工作。
三、税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需要面临的税务风险有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根据税务风险产生方式进行划分,即企业没有按照相关要求缴纳税款,导致税收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工作,如果确实存在问题,那么还会要求企业进行税款补交以及缴纳税收滞纳金;企业出现税款缴纳过多的情况,降低企业受益[1]。
(二)根据税收方式进行划分,即税收种类以及纳税方式都存在税收风险,如基于增值税以及附加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税收种类产生的税收风险;再如由于企业在登记申请表格时出现信息填写错误,属于因为纳税方式产生的税收风险。
(三)根据税收过失程度进行划分,即企业在税收方面存在过失但影响较小的税务风险,或企业故意做出偷税漏税举动所产生的税务风险。
四、财税改革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新制度与旧制度更替带来的税务风险由于财税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中,因此很多企业目前还无法适应新的财税政策,在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比如企业在进行“营改增”工作时对未完成的项目可以选择继续使用旧制度,也可以选择新制度。而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新制度与旧制度之间存在很多交叉部分,税收工作比较混乱,很容易出现缴纳税款不及时的情况。
(二)税款缴纳过多带来的税务风险企业在财税改革过程中,“营改增”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这项工作在改革过程中涉及很多的财税优惠政策,比如包括退税政策、免收增值税政策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要求的税收政策。这一情况也在侧面表达了在财税改革过程中会出现新的税收政策。因此,企业一定要及时调整税收工作方面的工作计划。
(三)抵扣进项税收带来的税务风险开展财税改革工作之后,企业需要处理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工作,财会人员要熟悉部分进项税不能抵扣的有关政策,比如企业用于简易征收项目的投入不能进行抵扣,如果企业取得的进项税发票既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征收项目,又涉及到简易征收项目,则这部分项目的进项税款首先要将简易征收项目的进项税按比例拆分出去,然后再进行税款抵扣工作。而且此项目实施进项税抵扣操作会提高企业税务风险,在后期企业需要进行补救措施,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更严重者可能会影响企业声誉[2]。
(四)未全面掌握税收政策带来的税务风险在财税改革工作开始之后我国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传统的批准制改为了备案制,这就提高了企业需要承担的税务风险。因此如果企业税务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全面地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在进行税收工作时未按照最新的减免政策进行实施,受备案制度影响,企业无法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在发现后需要缴纳滞纳金,同时承担这种情况给企业到来的后果。
五、企业面对税务风险管理制定的政策
(一)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同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以便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税务问题时可以有处理依据。企业财会部门人员在处理税收工作时要学会识别,识别项目需要承担的税务风险有什么,发生风险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然后根据分析内容制定应急措施,尽可能减少企业损失。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比如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税收预算制度与税务风险自查制度等。企业通过这些规定降低出现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以便于企业的未来发展[3]。
(二)企业财会人员要主动学习税务知识企业要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帮助财会人员掌握税收知识,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以下两点。1.通过培训,让企业财会人员掌握最新的税收制度,提高各位财会人员的税收风险意识。2.避免企业财会人员在进行税收工作时,因不了解相关税收政策,而导致企业承担税务风险的可能性。
(三)提高企业员工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如果企业员工有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那么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将更容易开展。因此,企业管理者在提高自身防范税务风险意识的同时,应该向企业员工普及防范税务风险的必要性,帮助企业员工了解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可以通过宣传或者培训的方式来完成此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此项工作开展期间,企业管理人员要带头参加,通过自身实际行动来向企业员工表达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航天信息;ERP;智慧财税;互联管控
近两年,以“营改增”为代表的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措施在我国不断落地,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面对越摊越大的改革红利,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国家财税减负政策,最大程度的从中受益,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作为国内信息化领导企业——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在财税领域的独有优势,彻底将企业税务会计软件与业务系统进行结合,首创了“懂税的ERP”——Aisino ERP产品,再度将财税一体化应用延展到更深层次,为税改深化中的各行业企业提供了更智慧的财税互联管控平台。伴随着新概念产品的推出,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 “懂税的会计”这一会计实务理念,帮助中小企业把握财税改革的红利,实现快速良性发展。
1 “营改增”刺激刚需 中小企业拒绝不“懂税”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于大量的小型企业老板而言,懂业务懂管理但不懂税务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涉税业务都全部交由代账公司或兼职会计处理。而反观代账会计,由于“一代多”的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往往只能完成最基本的财税业务处理,纳税筹划根本无从谈起,这也导致了企业对于诸多税改优惠政策并不能及时的掌握和进行有效的利用。在经济环境低迷、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中小企业提高内部造血能力已经成为抵御风险和维系生存发展的根本,而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国家财税减负政策,最大化受益于我国财税政策的改革,企业就有可能面临比竞争对手更大的生存压力。
据了解,我国实施“营改增”以后,全年将为企业减轻负担1 200亿元,减税最多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平均减税幅度达40%。特别是自2013年8月1日起,我国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且暂不规定减免期限,这些措施每年将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免税300亿元。而作为中小企业老板,要想最大化受益于这项改革红利,“懂税”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为此,航天信息充分发挥在财税领域的独有优势,推出了“懂税的ERP”系列产品,并于今年8月下旬实现了跨越性升级。全新的产品彻底将企业税务会计软件与业务系统无缝融合,通过整合企业内部所有资源,对企业业务产生的实时税务情况进行监控、核算、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找到取得最佳营业收益的资源组合,从而使企业准确把握涉税业务,规避涉税风险,并通过税收优惠的合理利用,拓宽企业利润来源。
2 “懂税的会计” 助力企业最大化享受改革红利
作为我国税务会计软件的引领者,航天信息很早以前便看到了中国管理信息化产业在税务管理上的缺失,并提出了“财税一体化”的理念。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强化以税和ERP相结合的独特差异性,通过对企业财、税、产、供、销等各环节核算的精细化管理,设计研发了业务流、资金流、税务流与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懂税的ERP”系列产品。以“懂税的ERP”产品作为管理工具、以财税人才作为实务主体、以财税政策作为信息资源、以渠道网络作为服务桥梁,航天信息进而提出了全新的“懂税的会计”这一实务会计理念。“会计”作为包括财务预算、簿记、核数、年结、账目及成本分析报告等内容的一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本身就离不开涉税核算、税务筹划和纳税申报等工作,可以说,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税”,会计工作也离不开“税”。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广大企业也就更需要“懂税”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懂税的会计”绝不是行业引领者的主观臆造,而是中国数千万企业的诉求,是大时代背景下的需要,是掀开财税信息化管理新篇章的大势所趋。
“懂税的会计”将税收视为企业资源进行管控和利用,在及时获取财税信息、规避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利用税收优惠,拓宽企业利润来源,并凭借Aisino ERP实现统一的接口框架和规范,与税局的申报网站、申报系统相关联,自动进行纳税申报,使企业纳税申报更准确、更便捷,并针对纳税分析的结果,对用户的纳税风险进行预警。助力企业实现财税一体化的深层管理应用,使创收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加。
一、税务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税务风险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以及对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资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各个方面。税务风险涉及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每个风险控制点上都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系统,不能保证内部控制更好的实现,所以企业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避免因为税务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税务风险不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税务风险有很大的关系,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与数据是缴纳企业税费的依据,一旦会计信息有错误,直接影响企业税费的准确度,企业因此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与处罚,不利于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另外,对企业来说,没有严格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也是造成企业税务风险的因素,而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可以不断地提醒企业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经营,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
企业税务风险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比如领料、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如果对税收政策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不能准确地确定纳税项目,或者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等都会造成税费计算不准确,最终导致企业少交或者多交税款,多交税款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支出,少交税款则会带来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等。另外,产品进行折扣与折让等情况的销售要开具发票才可以减少应税收入,而有部分的企业在制度上没有进行规定,也形成了很大的税务风险,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时要注意每个生产细节,严格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 二 ) 不科学的税务筹划
虽然税务筹划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当前,一部分企业的税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税务法律教育培训,因此他们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并不透彻,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不科学的筹划行为;另外,不同的税务机关对于相关的财税政策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执行,因此一些企业在执行税务筹划时经常会发生在不同税务机关政策执行上相背离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了税务筹划的失败。不统筹的沟通协调,错误的谋划对于企业的财务发展而言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理应引起重视。
( 三 ) 在重要的额税务交易中发生处理不当的行为
企业的税务人员应该积极灵活地去面对重大交易或者重大关联交易行为,充分对现行的相关法律及财税政策加以了解,从容不迫地去应对重大交易及关联交易,这样才能在税务处理上做到合理、有理有据。切忌触犯法律条款的规定和约束,作出有损于企业发展的事情,或者因对法律知之甚少误入歧途,让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重要的额税务交易过程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随意处置,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或了解的不详细,就会导致后期财税政策落实不到实处,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和问题,甚至产生难以遏制的问题,让企业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
三、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
(一)企业要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税务风险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部门相关,任何的会计工作没有进行到位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对相关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等进行规范,比如:材料的领用体系、产成品入库体系等,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也可以更加及时地进行信息的反馈与核对。另外,加强对国家最新会计、税务等方面法律法规制度的学习,保证企业会计政策及财务制度与国家相关政策的一致性,及时更新企业对策,按政策要求进行生产经营。
(二)企业要加强内外监督力度
企业要更好的发展,就要保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同时进行。内部监督包括: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内部约束、内部舆论压力等,内部监督可以有效地发现各个部门的错误,促使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够规范企业会计行为,规范各个部门生产经营方面的工作。外部监督主要是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还包括行政机关、社会媒体等各个方面的监督,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作用,也有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
(三)企业要注重信息的沟通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要充分考虑到纳税信息的流通性与途径,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企业可以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比如:企业可以建立纳税信息系统,一旦有相关的纳税信息,企业便可以快速、有效地了解,这样可以最快地对纳税政策进行学习,收集相关的税法规定并进行及时更新,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财务处理流程与原则符合最新的税法规定。另外,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也很重要,会计部门与产品管理部门等各部门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
实力,时刻关注企业财税政策企业为了降低税务风险,对于招聘的员工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通过业务培训、素质考核等方式能提升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实力。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招聘合适的人员进入企业工作。业务培训方面,首先要注重业务人员工作态度以及对集体环境适应能力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素质为主,使其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经营业务、投资项目、企业发展方向、未来的趋势等内容。
(五)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强化企业风险控制
民营企业力量不可小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些早期很风光的民营企业如今已不见了踪影,而有些已经发展成为巨无霸型的大企业,也有很多仍然处在默默无闻的发展状况。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为民营企业比较灵活,而且国内提倡国有经济作为主体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指的就是民营经济也就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可以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群,并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起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民营经济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半边天,尤其是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中小企业因数量多、分布广、经营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社会的推进器和稳定器,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渠道,是最活跃的创新基因,也是大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今年是中小企业发展比较困难的一年,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生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此前举行的2011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形势会上表示,中央对中小企业十分关心,对于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会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陆续推出。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调研发现,在“三荒”“三高”影响下的沿海中小企业普遍陷入生存困境。相关人士建议,需加强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在下决心顺势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同时,有区别的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优质企业,避免民营中小企业主丧失信心。
中小企业利润率已不足3%
前7个月整体利润率不到3%,60%~70%的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一组最新数据再度引发了各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度关注。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9日表示,今年1~7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但困难企业更加困难,特别是小微型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黄利斌是在当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报告指出,下一步将加快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并根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扶持小微型企业。另据可靠消息,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在即,届时,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出台。
多措并举解决难题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引起高层关注,对于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会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陆续推出。
根据10月9日的报告,相关部委将继续落实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形成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中长期预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特别是针对融资难问题,报告建议,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小企业资金支持,多措并举,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采取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营业税减免等方式,支持商业银行增加对小企业贷款。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创业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密切关注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相互拖欠引发资金链断裂。
此外,报告提到,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各项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等,安排资金给予补助,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出台9大措施支持小型企业脱困
另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金融政策措施
(一)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贷款监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用于小型微型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除银团贷款外,禁止商业银行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向小型微型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
(三)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扩大小型微型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积极稳妥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融资工具。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小型微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
(四)细化对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量超过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放宽机构准入限制,允许其批量筹建同城支行和专营机构网点。对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在计算存贷比时可不纳入考核范围。允许商业银行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风险权重。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五)促进小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强化小金融机构重点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社区、居民和“三农”的市场定位。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组建工作,引导小金融机构增加服务网点,向辖内县域和乡镇地区延伸机构。
(六)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严格监管,禁止金融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减少行政干预。
财税政策措施
(一)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市场概述
港股本周周二大幅反弹后持续保持上涨趋势,影响本周港股走势的主要因素:(1)本周二德国及法国达成协议承诺将在本月底前推出计划提振欧洲银行业,提振全球投资者信心增加。虽然欧债出现缓和迹象,但是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尚未推出,且未在欧盟达成协议,欧债问题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转变;(2)中央汇金公司宣布本周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四大银行股票,以提振市场,提高投资者信心;(3)周三国务院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及微型企业发展的九项金融、财税政策措施,解决当前小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重等问题;(4)周四海关总署公布,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145.1亿美元,收窄12.4%,表明中国出口经济放缓的问题依然严重,内需增长在短期仍将强于外需;(5)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6.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6.5%。9月CPI进一步回落,表明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开始逐步显现,通胀压力开始缓解,市场预期短期货币及财政政策仍将维持偏紧并保持稳定。
总结全周,恒生指数累计全周上涨794.78点,收报18501.79点,日均平均交易量为738亿港元,黄金价格小幅上涨,上涨幅度达到0.99%。未来,市场缺乏明显回调迹象,由于欧债危机悬而未决,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上中国通胀压力,市场还是以观望为主。
重点板块来看,所有板块均获得正面市值收益。资金流向来看,零售及地产板块获得负面资金流向,而交通、电讯及金融板块获得大幅正面资金流入。
消费板块中,“十一“金全售同比增17.5%,其中金、春天、茂、泰及国美“十一”期售同比分增29%、27%、28%、25%及12%,表明内需增长依然强劲。同时本周四海关总署公布,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145.1亿美元,收窄12.4%,中国9 月份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7.1%和20.9%,比8 月份有所放缓,低于市场预期,表明中国出口经济受到欧美经济增长放缓,出口经济增长减缓。因此2011年中国内需增长在短期仍将强于外需。
金融板块中,中央汇金本周开始在二级市场买入1.97亿元四大银行A股股票,并拟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增持,这是汇金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又一次通过增持银行股票以提振市场信心。另外关于国务院对中小型企业九项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要求逐步扩大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将有有利于金融企业扩大业务,同时大量的民间集资需求,将会刺激民间借贷,并规范民间借贷,开放金融渠道。
房地产板块,10月11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最新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放松了原有限购政策标准。但晚间佛山市放松限购政策就发生转变,佛山房产政策“朝令夕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实施限购政策致使当地房地产市场调整明显,土地市场冷清致使政府财政收入压力增大。然而,中央的调控目标和地方政府利益存在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并不代表中央政府政策转向。目前中国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下滑迹象,货币及财政政策并为发生转变,同时保障房供应能适当环节刚性需求,因此在房价和通胀目标没有达成以前,预期房地产政策未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