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科的发展史

学科的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科的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科的发展史

学科的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史;科学发展观;按需设计;教学情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06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展现创造魅力的学科,化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功不可没。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有机化学家伍德沃特的话来说,化学家们“在老的自然界旁边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界”,化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

化学史中大量的发现或发明,都遵循着按照人类需求而发展的“按需设计”的规律。当世界面临着粮食危机时,哈伯在1909年发明用锇作催化剂的高压合成氨工艺,满足了人类的粮食需求;当人类在与各种传染病激烈抗争时,抗生素应运而生,提高了人类至少25年的平均寿命。“按需设计”是化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

“按需设计”体现出化学发展的人文理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需”即“以人为本”,笔者将本文的“科学发展观”界定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问题困扰着人们,于是人们将这些问题聚焦在化学上,甚至闻“化”色变。然而“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在中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课堂中除了传授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开发化学人文资源,渗透化学史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学科内涵教育。

“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化学史中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笔者有意识地挖掘了部分教学素材中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内涵并创设了“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现与大家做如下分享:

案例 1:氯气与漂白剂

[讲述]1774年,舍勒发现了氯气,并且发现氯气能够漂白有色鲜花和绿叶,由此舍勒推断出氯气具有漂白性。

[对比实验]氯气与干燥的红色小花、氯气与湿润的红色小花。

设计意图:以化学史为切口,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关注氯水的漂白性。

[过渡]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

[学生活动]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述]次氯酸不仅具有漂白性,还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讲述]1785年,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提出将氯水的漂白作用应用于纺织工业,实际应用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的氯水漂白作用明显减弱。

[演示实验]次氯酸的分解。

[学生活动]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推导次氯酸分解的产物。

[提问]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表明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久置后氯水的漂白作用减弱,那么如何保证次氯酸的漂白性呢?

设计意图:鉴于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的事实,提出如何改进漂白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按需设计”的意识。

[讲述]化学家贝托雷偶然情况下把氯气通入草木灰的水溶液中,发现稳定性提高很多。

[视频实验]氯气通入草木灰水溶液后,对其产物进行光照。

[讲述]草木灰是一种碱性的物质,次氯酸是一种酸,二者反应生成了盐,此实验证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更加稳定。次氯酸钠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剂的推广。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把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现在仍广泛使用的、价格低廉的漂白粉。

设计意图:在“提出需求―按需设计―提出新需求―按需优化”的漂白剂设计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感受到“按需设计”在漂白剂发展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案例 2:氨气与氮肥

[设疑]植物生长需要氮肥,空气中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如何将空气中的氮单质转化为氮肥?

[讲述]1909年哈伯发明合成氨工艺,将氮气转化为氨气,实现人工固氮。氨气是气体,不适宜直接作为氮肥,可制成氨水再使用,如何证明氨气溶于水?

[演示实验]塑料瓶变瘪实验、喷泉实验。

[学生活动]氨气与水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氨水性质分析。

[提问]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氨水作为氮肥,曾经广泛地使用于农业生产,不过近些年,却不再被大力推广了。为何氨水不能成为氮肥的主角?

设计意图:氮气―氨气―氨水,从人工固氮讲到早期使用的氮肥,为氮肥的“按需设计”做铺垫。

[讲述]氨水易挥发且加热易分解,不稳定是氨水作为氮肥最大的弊端,于是科学家们将液态的氨水与酸反应转化为固态的铵态氮肥。

[学生活动]氨水与硫酸、硝酸、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早期的铵态氮肥主要是硫酸铵,硫酸铵一度在意大利、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氮肥生产中所占比例特别高。氨气经过催化氧化可以得到硝酸,硝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使氮肥工厂避免了运输硫酸的困扰。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后,氯化铵作为侯氏制碱法的副产物,成为我国主要的氮肥来源。

[讲述]农民伯伯在高温天气下施氮肥时,经常会戴着口罩。碳酸铵、氯化铵等固态氮肥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

[学生活动]碳酸铵和氯化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无机氮肥不仅加热易分解,高温天损失肥效;而且无法更新土壤有机质,使用频繁后,土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于是有机氮肥――尿素在此背景下得以合成,成为当前使用程度最大的氮肥。

[讲述]全世界每年化学工I的固氮量,只能达到生物固氮量的1/4左右。因此,在不断设计的人工固氮方法中,生物固氮的模拟过程最受人瞩目。当前化学家们围绕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这一问题展开模拟工作。人们正期待突破性的氮肥品种出现,这将会是继哈伯合成氨工艺后,又一载入史册的转折性的科技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氮肥“按需设计”、不断发展的科学过程,体悟化学家们积极探索的科学品质、甘于奉献的社会情怀和日臻至美的理想信念。

案例 3:原电池与化学电源

[讲述]公元1800年,伏打把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不久后,伏打发现,用任何两种金属代替锌和银都可以产生电流。这种将不同的金属片插入电解质水溶液形成的电池,通称伏打电池。

[提问]伏打电池在使用时,电流电压不稳定。伏打电池的模型是单液原电池,请你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试着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锌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将锌与硫酸铜溶液进行隔离。

[讲述]1836年丹尼尔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浸在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锌溶液中,用多孔陶瓷将两种溶液隔离,发明了丹尼尔电池。

设计意图:伏打电池和丹尼尔电池在化学电源发展史上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与中学化学里讲解的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有直接关系。学生能够独立参与到电池改进中,切身体会“按需设计”的。

[讲述]丹尼尔电池不便于携带和使用,于是科学家们又开始投入电池的设计工作中。1887年,英国科学家赫勒森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方便携带,获得了广泛应用。

[讲述]当前家电越来越小型,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功能,人们迫切需要小型化、多功能化的电池,于是人们制造出了纽扣电池。

[过渡]由供电不稳到供电稳定,由不便携带到方便轻盈,由功能单一到功能多样,化学电源的设计越来越完善。但电池使用过后,如若废弃,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如何保证化学电源的生态环保,成为化学家们的研究课题。

[讲述]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应运而生,铅蓄电池、镍镉电池等二次电池在生活中屡屡可见;绿色高效的燃料电池大放异彩,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等清洁电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设计意图:化学电源在化学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化学家们贡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但化学电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家们不断地遇到挑战,不断地取得突破。通过化学电源“按需设计”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会不停显现,面对问题最佳的态度,应该是积极思考与认真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通过融入“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学生得以在化学的历史海洋中去发现,去探索。发现渗透在化学史中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发现蕴含在化学史中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发现之余,做一个探索者,不断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今后化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学科的发展史范文第2篇

一、教学目标:深度融合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起着引导性作用。所有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活动的安排、师生关系的构建等,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相信在未来的课堂教学变革中,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课堂实践者,仍然会把教学目标看作是教学中头等重要的大事。对教学目标蕴含价值观念的分析,对教学目标表述与践行的研究,对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关系的探讨,仍会是教学论领域的基本问题。

在实践层面上,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趋向会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的深度融合。知识点的掌握无疑是重要的方面,但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及态度、情感的养成都会更为有机地与知识融合在一起。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些教育政策上的规定,为这种深度融合提供了行政资源上的支持。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脑科学等,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会为这种深度融合提供智力上的保障。二是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核心素养是时下教育界热议的对象,出现了一批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教育行政部门也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核心素养的范围、内涵等现在还没有定论,短时期也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但核心素养成为引导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坐标似乎正在成为定论,用核心素养替代素质教育中指代不明的“素质”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这也意味着,将来的教学目标势必要融合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用一堂堂具体的课堂教学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三是社会期望与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孩子们存在的一些问题,社会就自然而然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到教育上来,认为是教育上的缺失导致了这些问题。这些期望,不见得合理,但肯定会形成某种压力,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把相应的社会领域的需求反映到课堂教学上来。由于每所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学科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可能围绕社会上的某种需求开设一门具体的课程,只能通过教学目标上的融合来体现和落实。

二、教学方法:多元混合

“方法是渡河的工具,我们的目标是要过河,无论是桥还是船,都可以拿来使用。”的这番论述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方法。未来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单一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任何一堂成功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一定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甚至,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是否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种方法交织在一起,实施混合式的教学与学习成为必然。

传统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或学习,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集合起来,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我们这里所说的混合式教学或学习,是指多方面的混合:既指方法与方法的混合,如讲述与讨论,也指手段与手段的混合,如黑板与网络,同时也指方法与手段的混合,如网络讲解与课堂实体讨论的混合;既指单维的混合,也指多维的混合,同时也指相互交叉的混合等。

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其目的在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未来的多元混合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关注系统性。不是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并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协调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最优化。二是重在平衡与适度。不是为混合而混合,而是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既不过多依赖于在线学习造成系统性不足,也不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三是具备操作性。要综合考虑各种软硬件因素,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流程和行为。

三、教学过程:动态综合

教学过程由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组成。以往,这些教学环节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固定的程式表现出来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随着教学认识的变化,广大教师也逐渐感受到,这样的固定程式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教学活动,“去模化”因而成为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抛却“模式”,不追求“定式”,动态化地把握课堂教学进程,改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成为教学的“新常态”。

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天的课堂教学,互动正在成为核心,未来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师生与教学资源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从网络系统中调取预设的资源,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注解和操作。而这些注解和操作又会成为新的资源,使得后续的教学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正日益多元化,不再是学生相互之间或者学生回答问题式的交流。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与教师之间、师生与专家之间,甚至师生与课堂外的人,都可以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互动。教师、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外在于课堂的专家学者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辅导,帮助教师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会导致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不只是按照预设展开,更多的是在演化中发展、在变化中取得成效。

四、教学组织形式:协同整合

学科的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陈凡: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程海东: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讲师(辽宁沈阳110819)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独具特色。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已有介绍,并展开了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没有明显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或者科学技术哲学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系列的优秀成果。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并作为哲学二级学科来建设。在研究重点上,80年代主要集中于自然观、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以及科技与社会等领域;90年代以来,学界继续深化研究,出现了更为专门化、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在评介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前沿问题的基础之上,衍生出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系统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后现代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和工程哲学、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新的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各领域的研究继续取得丰富的成果。正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巨大的包容能力,造就了这一学科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学科方向———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等。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的巨大包容能力下,其中的分歧和争论也是明显的,争论的焦点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明确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哲学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学科。于光远在《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1](P2)、《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明确提出自然辩证法是属于哲学的观点。龚育之、孙小礼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了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2]陈昌曙也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与辩证唯物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李醒民认为,自然辩证法本质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研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哲学。[4]刘大椿、吴国盛、曾国屏等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特有地位———既是哲学传统的一部分,又与当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正是在这一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黄顺基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一书提出,自然辩证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和新要求,它结合的学科从基础自然科学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它研究的对象从人对自然界的观点推广到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包括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要推进这门学科的发展,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6]

即使如此,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的认识还有分歧。

大多数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都认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哲学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的自然哲学,因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的著作。[7]吴国盛认为,一个理论不构成一门学科,理论只能是学科中的理论,把一个理论当成一门学科那是误解;一个事业也与一门学科不同,一个学术性事业不见得只发展一门学科,它很可能同时支持几门学科,即使专门支持某个学科,它的性质也与直接从事该学科的研究不同。对自然辩证法而言,“有作为理论的自然辩证法,有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但没有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应该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把“自然辩证法”作为事业来发展。[8]

还有人认为自然辩证法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哲学学科,而是一门边缘学科或综合学科。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处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地带的学科,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性质;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和彼此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既不属于哲学,又与哲学和自然科学有联系的、具有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独立学科。[9]

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包括和涉及很广泛的领域,它是开放的,其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将其改成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表明历史渊源和研究特色,也可以称之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当然,使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名称会给自然辩证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增添新的内容和表述方式。

(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构成

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定位认识不同,对其理论体系的构成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吴国盛认为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史和科学史。[10]陈其荣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自然辩证法领域得以拓展,形成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11]张明国等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中增加了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方法论”[12]。刘大椿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哲学在发展历程中其构成因素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自然辩证法采取的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包括自然观研究、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社会研究;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逐渐演化成科学技术哲学;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下,科学技术哲学逐渐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学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等。[13]

可见,在学者之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都同意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至少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三个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知识链条的演进和实践的需要,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等。李伯聪将工程与科学和技术进行区分,将科学、技术的二元论拓展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认为工程活动以建造为核心,工程哲学是独立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一门学科。[14](P3-7)当前工程哲学要特别集中于研究工程决策和设计问题、工程制度问题、工程创新、工程人才、工程共同体、工程历史和案例等问题。[15]2007年,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主编的《工程哲学》试图勾画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在工程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开始接触到产业问题,因为很难将有关产业的哲学研究纳入工程哲学范式中,同时,科技哲学需要思考诸如科技产业化和各门产业发展的问题,由于这种理论内在的矛盾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共同作用,产业哲学逐渐形成。曾国屏等认为,产业哲学是部门哲学或亚哲学,其主体框架有五个部分:(1)产业的元理论问题;(2)产业创新与发展;(3)产业现象学;(4)有关产业哲学的应用问题;(5)产业思想史。[16]吕乃基认为,产业哲学是科技哲学当前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产业哲学本身具有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17]

(三)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未来走向

近些年来,尽管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时代的需要密切相关,但对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

郭贵春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如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化状态,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等。[18]张明国等从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分析了各部分的研究重点,认为技术哲学主要集中于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自然哲学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文化成因等;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研究创造力开发中的心理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现实问题和STS教育问题。[19]

当前的研究热点预示着学科的未来走势,学者们也有不同的期望。

1.自然辩证法应该走向科学技术学

曾国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它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有生长性的学科,而科学技术学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技术学”。当然,科学技术学及学科群的建设要以自然辩证法原理及其理论为指导,原来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新的时代下要走向科学技术学。[20]李正风等认为,作为“大口袋”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学科建设的理性状态,而要加快实现学科性质的单一化,可能的途径就是走向科学技术学。[21]张明国也支持这一主张,认为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改为科学技术哲学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调整”,即将科学技术哲学调整为“科学技术学”,这不仅可以弥补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缺陷,而且有助于实现“STS”的中国化、学科化。[22]

2.自然辩证法未来应当走向科学哲学(包括技术哲学)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科学技术学”,都不能成为一个学科。西方的“STS”应该译为“科学技术元研究”,而非“科学技术学”,而科学技术元研究并非一个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事业,也非一个学科。当前紧迫的问题是尽快结束自然辩证法的过渡状态,建立学术规范,走向学科化。如果走向了科学技术哲学,那就意味着在学科化的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23]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2013年修订版)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内容与范围都作了新的解读。“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它站在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4](P1)

从这些不同的期望可以看出,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在哲学的范围内向所有的学科敞开,不断进行多领域、多角度、广范围的积累和凝练。

二、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走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追踪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研究成果,对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和流派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除了在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上继续进行研究以外,对后现代科学哲学加强了译介和研究,并且进行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哲学探索,如另类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等,对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指的是西方正统科学哲学,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处于不断的建构、批判、转向之中。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尝试着给出自己的回答。

1.科学划界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科学哲学理论是否成功的标志。魏屹东认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关于自然的自然科学、关于人类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关于人类思维的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25]王前认为,科学的东西肯定是正确的东西,但非科学的东西未必就是不正确的东西。许多非科学的东西无所谓对错,而是要区分好坏、是否有用、功效大小,而这些是不能用科学的标准来直接衡量的。[26]科学的本质包括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科学的划界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而需要依据时间和语境才能确定。

2.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出现过许多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基于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在科学发展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李建珊等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以及人类的主体价值的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进步模式,即科学—价值模式,认为科学是否是发展进步的,在于它是否朝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即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其全部价值的相互协调和全面增值,且不产生负面影响。[27]

3.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对于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真值以及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成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我国大多数学者是支持科学实在论的,因此对科学实在论进行了辩护,并为走出科学实在论的困境寻找可能的出路。如郭贵春等在分析科学实在论的论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实在论摆脱困境的出路。[28]

(二)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1.另类科学哲学

刘大椿等在《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一书中把对科学持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和流派归为另类科学哲学。[29](P25-26)大体上说,另类科学哲学包括几种类型:(1)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渗透到科学哲学领域的欧陆反科学主义理论,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2)从分析哲学传统内部彻底走向正统科学哲学反面的叛逆,主要以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为代表;(3)借鉴另类思想反叛科学社会学(STS)传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包括激进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科学哲学。被称为另类科学哲学的思潮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许多异质性的科学反思。它们更多地关注科学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共同点在于批判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态度,传达了对科技价值的质疑。

传统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认识模式、知识与真理等科学内部的问题,这就需要经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但逻辑和经验仅能用来为科学理论本身辩护,而不能展现科学的发展过程;历史主义、建构主义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则是整体的科学与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历史、心理等其他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将科学放入社会中、描述和分析其社会形成过程的研究方式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变迁,而忽视了科学内部的构成和科学自身的合理性问题。所以,科学哲学中无论是辩护还是批判都只是关注到了科学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

2.语境论科学哲学

郭贵春等提出科学实在论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语境论。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之后,语境论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语境的基底上透视、扩张和构建整个科学哲学的大厦,是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以及什么样的基点或核心去决定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30]语境论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强调从综合的和动态的视角考察科学及其发展。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主要由语境论的科学观、语境论的实在观和语境论的真理观所构成。语境论的科学观强调把科学放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多元语境中来理解,科学是依赖于语境的产物。语境论的实在观从科学的语境性与可错性出发,在科学知识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动态发展中,阐述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论立场。语境论的真理观把真理理解为科学追求的目标,把科学研究结果看成是主客观的统一。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有三大优势:在认识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观点的修正问题;在价值论意义上能更合理地理解与反映科学的真实发展历程。

3.科学实践哲学

吴彤等认为,传统科学哲学单纯强调科学的理论层面,忽视了科学的实践和活动层面,从整体上扭曲了对科学的看法。科学实践哲学通过对人类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把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和活动优位的科学哲学。[31]科学实践哲学试图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构以着重讨论科学实践和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哲学,建立一种以科学实践为基础,以实验室实践、文化和权力及其地方性知识本性为特征的新科学观。吴彤认为科学实践哲学对于科学哲学研究本身和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反对对科学仅作理论优位的说明和解释,这有助于改变科学哲学的低迷境况;(2)科学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打破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神话;(3)知识的地方性研究和对中国本土知识的研究,为科学哲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视野;(4)研究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与的实践概念的关系,可以推动科学实践与实践观之间关系的研究;(5)在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框架内,关于实践的因果性和规范性方面的研究对于原有框架的认识有所推动。[32]

4.科学文化哲学

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某一方面特征的关注所造成的二元化使得科学哲学的发展遭遇到极大的困难,20世纪后期出现的科学文化哲学则希望避免这一问题。对科学文化哲学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将科学看做一种文化样态,对其进行哲学反思,即把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究。[33]另一种理解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反思科学,即借鉴文化哲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主要侧重于从文化哲学的视角透视科学文化。[34]刘大椿等很早就关注到科学文化的哲学维度,探讨过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等问题[35],认为科学哲学未来的任务和理论增长点在于促进科学与人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科学文化哲学强调从传统科学哲学的狭窄视域中走出,将科学当做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审度,而非当做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去膜拜;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采用的方法是综合性的。所以,与传统科学哲学相比,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大哲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尽管当前国内的科学哲学发展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大多数学者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对其未来走向进行描绘,甚至一度引发了争论。

1.科学哲学走向自然科学哲学

对于目前国内一部分学者强调纯粹的科学哲学研究,认为科学哲学的正宗是研究科学哲学的理论问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的边缘或者外围问题,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根本不是科学哲学的现象的观点,吴彤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自然科学哲学的问题才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主流。因此,他不赞同把科学哲学变成一门与实际科学活动完全无关的“专门学问”,认为一旦如此,科学哲学将会丧失“立足之本”,陷入“危险境地”。“重要的问题不完全在于正名,而在于努力。作为学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2.科学哲学保持多元性研究

郭贵春等认为,随着科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哲学也会随时对传统的问题给出全新的回答。科学哲学始终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学科,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分层次的和多元化的开放体系。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的是对作为整个科学的逻辑性、规范性、方法论性和哲学性的系统思考;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所强调的则主要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这两个层次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是前者的现实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性升华。

3.具体科学问题及复杂性哲学研究

对具体科学问题进行哲学的研究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所强调的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而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因此对传统问题的阐述不能游离于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之外。当前,随着具体科学的突飞猛进,具体科学的哲学探究也得到了大发展。系统科学哲学就是如此。国内学者很早就在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研究系统科学,颜泽贤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复杂系统演化的概念、判断、标度、条件、机制、过程、原理及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一些学者力图用科学哲学的方法研究复杂性问题。吴彤的《复杂性的科学哲学研究》一书较为系统、完整地以科学哲学范式研究复杂性。在复杂性研究领域,一批学者分别在复杂性概念、复杂性的知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对复杂性的科学哲学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部分学者还把复杂性科学思想、概念和方法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为复杂性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苗东升、范冬萍、肖显静、段伟文、刘劲杨等对复杂性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

无论是传统科学哲学、另类科学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实践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还是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探究,我们都不能跟随西方学者的脚步亦步亦趋。不可否认,对西方哲学史上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借鉴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构建具有中国语境、中国问题的科学哲学,以此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哲学理论体系。有学者就科学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现实性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实现科学哲学的中国化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需要在吸收中西两种异质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中国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技术尽管历史悠久,但技术哲学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开始了技术哲学的思考,但国内技术哲学的诞生还是以陈昌曙于1982年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和差异》一文为标志。探析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对技术哲学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至今依然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国内学者一方面期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技术哲学研究框架,一方面也译介国际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当前的技术哲学研究在这两个方面是齐头并进的。针对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2001年,张华夏、张志林提出“认识论纲领”,陈昌曙提出“价值论纲领”,引发了一场持续的争鸣。通过这次争鸣,学界对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我国技术哲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昌曙等的《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的35个问题》一文,从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和性质、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技术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价值、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六个方面列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35个问题,虽说不能称之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但确实指出了技术哲学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当前,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正趋向成熟。随着建制化的形成和完善,技术哲学逐渐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合法地位并被认同,学术共同体也日渐壮大;同时,研究的论题域已基本清晰,研究深度正逐渐增加,研究方式正走向多元化,研究成果正趋于丰富。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据初步统计,近30多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与技术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计5000余篇,其中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如有关STS、技术创新、技术价值、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技术四个方面的研究占总数的2/3强,而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国外技术哲学、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以及综合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不到1/3。由此可见,虽然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是这个学科建立和形成的基点,但应用研究居于主体地位,正如陈昌曙所说,“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47]。

技术哲学强大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上。当然,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抽象的思辨逐步转变为从语境和实践角度考察和反思,只把技术当做一个抽象的整体进行思考,具有脱离技术实践变得空洞的风险,仅从实际存在的技术出发研究技术,难以达到哲学的高度,“我们应该立足于实际存在技术的经验基础来思考技术的普遍性问题”[48]。从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技术认识既可以看做是作为认识活动的技术,也可指认识所得到的成果是技术性的[49],所得到的技术知识“是一种面向实践的知识”[50]。技术使用问题也被技术哲学纳入其中,陈凡等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探讨了技术使用的问题,认为“人类通过对技术的使用,不但构造了生存处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所展开的技术使用实践,实际上是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51]。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方向拓展

在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工程逐渐显出其独特性,工程哲学应运而生。李伯聪认为工程哲学是以工程知识和工程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能否改变自然界(世界)和应该怎样改变自然界(世界)的问题,它要回答‘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52]王宏波探讨了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的问题。[53]田鹏颖把技术理解为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自然技术,而且包括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管理社会和调整、优化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54],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55]。“社会技术哲学”是技术哲学的新视域,在此基础上,田鹏颖结合工程哲学的研究主题,提出了“社会工程哲学”范畴,认为“‘社会工程’作为风险社会时代建立在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重要思维方式,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56]

(三)技术哲学的未来走向

不论是借鉴别人的学术资源还是遵从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正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从“国外技术哲学述评”向“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转折。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了解新兴技术发展与深化传统技术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技术哲学工作者既需要结合国情,深化对传统技术的认识,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形成新的问题旨趣。由于存在“知识完整性”缺失问题,无论是对技术的基本内涵、本质、定义进行探讨,还是对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进行哲学反思,技术哲学界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有基本的把握,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方法对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解展开探讨,而不仅仅是做技术的批评者,或仅限于伦理学的考察。

第二,坚持引介国外技术哲学成果与中国语境相结合的原则。引介国外技术哲学成果的目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国外技术哲学成果的“非反思性追随者”转变为“反思性、自主性的思想者”,从“唯学科化”的“技术的哲学”走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哲学研究,用广义的、交叉的、综合的技术哲学去面对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的当下实践。

学科的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科本质; 学科能力;学科理解力;学科思想

围绕教育领域改革“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中学生物课程改革提出了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标。生物核心素养可以解构为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要素,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获得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生物学学科本质、学科能力、学科理解力和学科思想是生物学课程的四大基石,是具有内隐价值的教育元素,着重围绕这些元素开展教与学,既符合学生实际,也顺应课程改革趋势,从长远来说,利于更好地发展生物核心素养。

一、帮助学生领悟学科本质

生物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科学学习者,都需要经历一定的科学过程才能达成对生命世界的认识和理解[1]。生物课程学习中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本质,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科学课堂代言人以及科学学习领路人的角色。

(一)接触科学史 感悟学科本质

生物科学发展史上,发生了太多精彩的桥段,如果能和学生共享,相信会是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思维旅程。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第一章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一个例子――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巴斯德是如何设计出这个巧妙的实验很感兴趣,不妨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辟出专门的时间来分析交流:巴斯德的实验源自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生物能否自发地产生?在19世纪之前,人们普遍认同生物可以自发地产生,特别是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几乎无处不在的细菌后,这个认识更强烈了。而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生物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新生物的产生一定来源于原先存在的生物。围绕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748年,英国显微镜学家尼达姆用肉汤做材料进行对照实验,发现不管肉汤有没有煮过,瓶子是否封闭,几天后肉汤中都长出了微生物。意大利修道士斯帕兰扎尼改进了实验方法,先把瓶口封好,再加热煮沸。他比较了不同煮沸时间的结果,在1767年报道说,煮沸时间比较短的肉汤中还能长出微生物,但是煮沸时间长达30~45min后,只要瓶子保持密闭,肉汤中就再也不会有微生物。通过比较,人们显然更认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是不是可以平息了呢?事实的结果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持反对意见的人坚持认为这个实验有科学性的问题,他们主要的攻击点在于实验方法,他们认为封闭了瓶口并长时间的煮沸,已经破坏了“滋养”微生物产生的物质基础,所以实验的结论是不可信的。当时研究微生物的权威是法国的巴斯德,他也认为这个实验的设计存在科学性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严谨的以实证为专长的科学家,他也不轻易在这个问题上发表观点,而是尝试设计更严谨的实验。经过冥思苦想,巴斯德设计出了一种空气能进入但其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的仪器――曲颈瓶。他将瓶中液体煮沸,然后冷却静置,结果瓶中不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倾斜,不久肉汤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肉汤中自然产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本存在的微生物。这场旷日已久的争论最终平息了。正如巴斯德所说:“自然发生学说,经过这简单实验的致命一击之后,绝不能再爬起来了。”

(二)通^科学探究 亲历科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儿童阶段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为了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探索者的需要,我们应该努力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既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能逐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较多地体验科学过程的机会,通过亲历探究的各个环节建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既要开展好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例如探究方案设计;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例如蚂蚁觅食行为的探究。探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科学方法,根据探究活动中采取的科学方法不同,笔者将探究活动分为了基于观察比较的探究、基于模型建构的探究、基于实验的探究以及基于概念转变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探究技能培养的具体要求灵活地设计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二、发展必备的学科能力

生物学科能力就是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能力, 是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有机融合。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物学基本的学科能力[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科能力对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生物学科能力是以习得生物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基础的,在生物学实验和探究等活动中我们既要进行设计、证实、解释、预测、模拟等通用的科学方法的学习,也要加强实验观察、微生物培养等学科内方法的培养。就生物学技能来说,一般可分为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两部分,前者包括临时装片制作、显微镜操作等。后者如模型法、假说-演绎法等。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生物学技能侧重在动作技能的培养上。以学习使用显微镜为例来说,教师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宜采取不同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动作形成的认知映像阶段,学生需要尽快熟悉显微镜的结构,通过尝试操作形成相关的动作映像。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采取边讲解边示范性操作,学生进行观察模仿的训练策略。在分步模仿和定向阶段,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基本掌握局部动作要领,如对光、放置切片标本等。但是各个动作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协调性尚有不足,同时也有不少错误操作。此时教师可以播放收集到的典型错误操作视频,学生观看后可进行自主纠错和自我定向。到了应用和熟练阶段,教师可通过量化互评、组间竞赛等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动作技能的精细化水平。

三、提高学科的理解力

解读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后不难看出,核心素养追求的并非是对科学事实和信息量的更多占有,而是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的深刻领悟。生物教育的一个现状是表面上学生积累的生物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是涉及一些生命现象的终极原因的追问时则鲜有令人满意的回答。可见生物科学素养的高低,与掌握生物学专门知识的多少未必总成正相关[3]。实际上这是一个生物学科理解力的问题。一些直抵学生生命观点的问题:生物为什么要呼吸?生物为什么要排出废物?为什么要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不站在一定认识水平来分析思考,很难作答。学科理解力提供了我们审视生命的出发点,即生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高度自组织的系统,生命系统有多种形式,每一个生命系统既在不断发展变化,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解释生命运动规律,以此提高生物学学科理解力。

四、注重学科思想的渗透

在强化对生命和生物学的理解力的过程中,我们还应不遗余力地渗透基本的学科思想。生物学科思想是生物学思维的结晶,生物学知识可以不断发展变化,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但生物学科思想却相对稳定,它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生物学科思想是由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支撑着的。在初中生物学学习中应该注重渗透两大学科基本观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的观点,为他们认识生命现象和解决生物问题打开思维的通道,最终聚焦在学科核心素养上。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贯穿整个初中学段,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如人体泌尿、血液循环、生殖、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等各项生理功能,都涉及这一观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从最小的结构单位――细胞,到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其结构一定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理解了这个观点,学生就会认同学习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并且可以迁移到生活的很多方面,生物进化观点也贯穿在整个初中生物课程体系中。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时,教师也可采取类比、画概念图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从外形、结构、生理和行为方面作比较,让学生发现规律,逐渐形成进化观点。

参考文献:

[1]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 生物学教学,2016(5):20-22.

学科的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最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4801

1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论的坚持与发展,是马克思主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们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背景来看,我们在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在环境方面,如在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掠夺式的开采造成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

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照客观规律办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内容。

2 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辩证法发展的最新成果

2.1 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周到,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科学发展观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抓住了“重点”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2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既坚持了的重点论,又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它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的最高追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