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受环境、施工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效果,我们应有效的分析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应当认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并在风险防控上达到预期目标。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环境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首先存在的就是环境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是地下施工,在地下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地质因素以及诸多施工难点,同时还要防范地下施工对地上建筑造成不利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有效性,还要在具体的施工中保证不对周边环境进行污染。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累积,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风险并预防环境风险,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施工问题,对后续施工和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来看,环境风险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等环境评价达标之后才能够开工。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因素、地上建筑施工、周边的整个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从这一点来看,环境风险是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出现问题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环境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才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2.施工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都处于地下施工,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并且在地下施工中采用的盾构结构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产生的施工风险也相对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做好设备的衔接和人员的合理安排,那么地下挖掘施工和地下贯通施工等施工工序容易出现较大的施工风险。因此,我们应当对施工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风险的类别、施工风险的内容和施工风险所造成的后果都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防止施工风险发生,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在实际的施工中,通过施工风险的防范以及施工风险的合理管控,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有效的管控之下,保证施工风险能够得到降低。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来看,因为对施工风险的认识比较到位,在整个的施工风险管控过程当中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施工风险有所降低,做到了施工风险的有效的管控,避免对整个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3.资金风险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地下挖掘过程当中遇到特殊的土层地段,或者在地下开挖过程当中与其他的施工管线发生干扰,需要对施工管线进行改造或者在开发过程当中对地上建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上建筑进行加固。所有这些临时增加的施工内容都会给整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旦工程量发生了增加,相对而言整个工程的投资就会不足,只有增加资金预算才能够保证工程有序进行。那么这些临时增加的工程内容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整个工程的施工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由于整个资金用量较大,并且在资金需求的每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存在,那么在资金拨付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资金拨付不到位,或者临时资金不足的情况,导致现场停工。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就应当提前做好预算,保证预算充足,同时根据施工的情况确保每个阶段的资金都能够准时准确拨付到位。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侧重点
1.对存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我们不但要认识到存在哪些风险?还要认识到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及后果。只有认真分析了风险的种类,并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识别,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合理到位。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风险的识别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首先,要分析风险的具体类别,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风险程度的划分,同时还要对风险的存在位置和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还要对风险的等级进行有效的划分,在风险等级划分当中要根据风险造成的不同危害以及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有效的划分,保证风险的等级划分能够合理准确有效,提高风险识别的有效性;最后,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根据每一种风险进行分类,不同风险类别所划分的风险等级是不同的,具体应当按照风险的种类进行风险识别,使整个风险识别能够准确有效。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配套有效的措施,使风险识别之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保证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措施能够一一对应。
2.做好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
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是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类别和风险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而灾害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有效的预估。通过灾害评估能够对风险的种类以及风险的程度进行更科学的评价,使整个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之所以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主要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复杂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也比较多,整个施工的资金管控、环境评价、灾害预防和经营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认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灾害评估的重要性,才能够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有效的灾害评估。那么在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参照其他城市的经验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损失情况进行风险预估,使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贴近工程实际,避免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与实际的工程不符造成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脱离实际;其次根据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满足施工需要。
3.找准主要风险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主要风险点的识别至关重要。因为风险管控不可能对所有的施工环节以及经营管理环节进行细致的管控,虽然在整体的层面上能够进行覆盖,但是在管理重点上还是有所区分。那么,主要风险点就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在实际的管控过程当中就应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存在风险的环节和部位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按照风险点的类别以及风险点所造成的灾害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使整个的风险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整个的风险预估达到预期目标,从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来看,主要的风险集中在环境风险、施工风险和资金风险这几个方面。只有保证这几个方面的风险评估不存在问题,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在管理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1.结合工程实际,对风险种类进行归类
在实际的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根据工程实际对空间种类进行归类,例如环境风险存在地上风险和地下风险。在地下风险中存在盾构施工风险和支撑施工风险以及贯通施工风险多个种类。通过对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和归类,我们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并且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在施工风险当中,我们还应当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控,保证施工细节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解决施工工序与风险种类划分的问题,使整个风险划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使风险种类划分与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结合,解决施工工序的风险,使整个工程的施工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程度来看,风险种类的归类至关重要,在风险种类的划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第一,可识别的风险,第二,隐藏的风险,第三,可控的风险。只有做好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才能保证风险管控过程准确到位,最终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风险种类的归类是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
2.根据风险类别,做好风险辨识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类之后,我们就应当对每一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风险辨识不但要认清楚风险存在的部位,也是对风险所造成危害的一种有效的认定,通过风险辨识,能够保证风险管控到位,同时也能够提高风险管控的整体效果。那么在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按照风险的类别、风险存在的部位以及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进行有效的评估。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根据成熟的风险辨识经验,在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主要包含几种因素: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辨识,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可能出现和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应当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出现的概率有效的辨识,使辨识能够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保证辨识能够准确有效。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措施,才能够保证风险辨识达到预期目标,提高风险辨识的有效性,保证风险辨识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的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风险问题。
3.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项目的了解,风险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当根据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的类别制定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使整个应急预案能够与风险的类别和种类进行优化衔接,使风险的识别能够与风险防控相对应。其次,在风险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制定对应措施,使整个风险防控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干预能力,例如环境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提前做好环境评价。在确保环境评价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在施工风险防控当中,应当按照施工的工序以及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问题制定施工过程应急预案,使施工风险能够通过应急预案的方式得到有效的处置和解决;一旦出现事故或出现风险问题能够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处置,保证防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类别以及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的预估和预算的制定,保证资金预算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解决资金不足或者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整个资金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同时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避免资金浪费,使整个资金的使用能够做到与工程实际相对应,保证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能够划拨到位。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过程当中,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至关重要。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对风险防控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根据经营管理实际和风险种类的特点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类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整个风险管控能够科学有效保证风险管控达到预期目标,使有效的风险管控能够更好的为项目服务,解决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问题;使城市轨道建设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并且在开展过程当中满足实际需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开展不受风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锡松.城市轨道交通与宁波市江北区域发展互动研究[D].宁波大学,2013.
[2]陈红.成都轨道交通建设与经济带发展互动研究[D].西华大学,2014.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模式、设计单位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建议
一、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概况
1、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近期城市数量已达668个;其中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已达37个,而3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已有15个。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人口与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在我国大城市及特大城市,普遍存在着交通道路阻塞、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污染严重等问题。
尽管近10多年来,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各个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但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仍然比较突出,交通供需矛盾依然比较严重。
关于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各方面已形成共识,即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运输体系,在大城市发展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必然选择。这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快捷舒适、安全节能、污染轻、占地少等特点。国内外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概况
截至目前,全国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个城市建成了144km地铁线路。2001年底,长春14.6km的轻轨线路也已经开通。另外2002年底,线路长度为40.7km的北京城市铁路及线路长度为46.7km的大连轨道交通3号线,也将开通。除上述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外,目前全国有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30多条地铁或轻轨线路;预计在未来20年内,全国将建成约850km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而在最近的5年内,全国将在10多个城市建成近20条约400公里线路,总投资达数千亿。国家在“十五计划”关于交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中,明确指出:在城市交通方面,要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可以说,我国的城市轨道事业已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3、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我国人均城市轨道交通的拥有量仅是发达国家的1/12,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城市客运量的比例也较小(北京约占15%左右),离50%的目标数字还相差很大。造成我国这种落后现状的原因是缓慢的建设速度,而在影响我国城市轨道建设速度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高昂的工程造价”。
最近,上海、广州新建成通车的地铁线路,其每公里综合造价大约为7~8亿人民币,如此高的造价,多数大城市的经济是难以承受的,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不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造价问题,不把其工程造价将下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计划就难以实现,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相应地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除积极推行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改善运营管理等以外,从优化设计入手,搞好全过程项目管理,不失为一条有效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准确估算客流,科学规划线路,采用高新技术,减小列车编组,增加行车密度,精心施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等。比如通过对地下车站规模进行设计优化,每缩短1m的地下车站,就可以节省土建投资40~60万元人民币。
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管理模式沿革
1、 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
发达国家的项目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同时也随着人们对项目规律认识的深化而逐渐改进和完善,其演变和发展可以归纳为如下过程:
(1) 作坊式的项目管理模式。社会上还没有出现设计、建造等专业分工。项目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由业主自己进行管理和操作,或者组织和雇佣工匠来完成项目。
(2) 设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形成了专门从事设计活动的组织。业主看到专门从事设计的人比自己设计得好,于是,就委托他们为自己设计项目产品,这就是设计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3) 施工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在设计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同时,项目的施工也完成了专业化和社会化。
(4) 项目管理基本模式的确立。在设计与施工完成专业化和社会化后,业主便通过合同方式分别委托设计和施工。这样,工程建设开始确立了项目管理的基本模式,但业主仍然自己进行项目管理和采购工作。
(5) 咨询公司的诞生。一方面由于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也由于业主本身往往并不是从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客观上产生了对项目管理专业的需求。业主开始寻找代表自己来管理设计与施工的管理者。最适宜的管理者是设计者,因为他们最了解工程。因此,业主开始委托设计者代表业主监督检查承包商的工作。这就是发达国家初期的咨询公司。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红皮书)就是基于这种管理模式提出的。
(6) EPC全功能工程公司的形成: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合理的项目寿命周期,有客观需要的项目阶段。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车的各个阶段,是一个相互渗透的整体。尤其是大型、复杂项目,产生了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全过程进行系统和整体管理的需求。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FIDIC《设计-建造和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橙皮书)就是基于EPC承包方式提出的。
(7) 项目管理公司和项目管理承包。随着项目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业主和受益者的重视,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项目管理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各专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才,可以承接项目管理承包任务也可以承担工程师角色、业主代表角色。
通过对以上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模式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逐渐从由业主自身进行管理向委托他人进行管理转变,委托有经验的、专门从事管理的从业人员(如咨询工程师、项目管理专家等)或专营项目管理的组织(如咨询公司、工程公司、项目管理公司等)来承担,也就是项目管理是由非专业化逐步向专业化和社会化转变。
2、 我国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演变和发展。其改革进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甲乙丙三方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参考当时苏联模式,实行以建设单位为主的甲(建设单位)、乙(施工单位)、丙(设计单位)三方管理体制。建设单位自行负责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具体管理。设计、制造、施工任务则分别由各自的政府主管部门垂直下达,项目实施中的技术与经济问题,由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和负责解决。
(2) 建设指挥部制
70年代,许多大中型项目的建设采用了建设指挥部的形式。建设指挥部仅负责建设期间设计、采购、施工的管理,项目建成后则移交给生产管理机构。这种模式虽然存在许多弊病,但它实现了建设单位的建设职能与管理生产职能的分开。
(3) 实行招标和投标制
1984年,国务院提出了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之后,建设项目的各阶段逐渐采用招标与投标办法。这改变了过去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的老办法。招标与投标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
(4) 建立工程承包公司
1984年,国务院在《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提出了建立工程承包公司,推进建设项目实行工程承包的要求。同年,国家印发的《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中规定了工程承包公司的主要任务,接受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生产准备直到竣工投产,实行全过程的总承包或部分承包。建立工程承包公司,其实质是建立专业化的、专门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和总承包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来承担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代替临时性的、非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型的建设指挥部。工程承包公司在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实践中,在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和保证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业绩,积累了丰富经验。
(5) 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
1987年,国家计委等发出联合通知,要求施工企业逐步建立智力密集型和管理型的工程总承包公司。这次改革的实质是施工企业从劳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从管理、设计、施工分离向EPC全功能的工程总承包公司转变。
(6) 建立建设监理制度
1988年以后,我国开始建立和推行建设监理制度。该制度打破了我国建设项目单纯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管理的封闭体制。
(7) 实行业主责任制
1992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全民所有制建设项目原则上都实行项目业主责任制。项目业主是指由投资方派代表组成,从建设项目的筹划、筹资、设计、建设实施直至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及债券本息等等全面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的项目(企业)管理班子。实行项目业主责任制后,尤其是对全民所有制建设项目,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政府职能与项目业主职能不清的问题。
(8) 推广FIDIC项目管理模式
随着外国业主、国际投资金融机构(特别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和外国工程承包商进入我国建设市场,相继带来了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模式。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开始走向世界,也推进了我国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向国际靠拢。FIDIC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为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9) 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是项目投资体制的改革,也是项目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它是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把投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强化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的根本措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之后,项目法人是业主,它不仅对投资决策和项目实施负责,而且对项目的投资风险负责。
以上九个方面,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主线。沿着这条改革的轨迹,可以看到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在苏联模式基础上逐渐演变和发展的,从适应单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目前已发展到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 ,并将进一步走向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国际模式。
换言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正在逐渐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和社会化转变,但目前转变得还不充分。社会上专门从事项目管理的组织也还不够发育,不够成熟。
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
从1965年北京开始建设我国第一条地铁线开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已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目前我国已建成通车的地铁线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因而,这三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北京地铁
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上马,1969年建成通车;随后,1984年北京地铁环线建成。这两条线的建设模式是70年代所广泛采用的“建设指挥部制”。 1989年,北京地铁复八线动工,1999年9月28日建成通车。在2001年以前,北京地铁建设运营的特点是:国有独资、政企不分;建设和运营合一,高度集中;执行低票价政策,运营亏损政策补贴。 2002年初,北京市对地铁建设与运营体制进行了改革,同时成立了“北京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地铁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在这种体制下,“北京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北京地铁规划及建设资金筹措。“ 北京地铁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北京全部城市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而“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则负责建成后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前几年成立的“北京城铁公司”、“ 北京八通公司”等,则成为“北京地铁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管理的实施者。北京地铁五号线的项目管理,目前由“北京地铁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直接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将分别通过招标进行。另外,北京地铁准备请一家国际大型工程公司作为其项目管理顾问。
(2) 上海地铁
1990年1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开始建设,历时5年,1995年4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建成。该工程主要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市政府委托政府投资公司负责借债、投资和还贷。从这个项目开始,国外建设资金开始进入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该工程的车辆、牵引供电系统、牵引网、电力监控系统、信号系统等主要机电设备,因使用国外贷款而采用了国外设备,相应地,这些机电系统采用了由国外公司提供的类似于“交钥匙”的承包建设模式。
1995年,上海在开通一号线的同时,又开始了二号线的建设,1999年9月,上海地铁二号线建成。该项目按照市区两级财政、两级事权,由市、区两级投资主体承担,并各自负责借债和还贷。 1997年,上海地铁明珠一期工程开始施工,2000年建成通车。这条线的建设是按照项目法人要求,(由市级投资主体、上海铁路局、沿线6个区)组建了多元化的项目公司-“上海久事公司”,资本金外部分通过利用外资和向银行贷款解决。这是国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引起的变化。另外,业主采取了“设备供货”与“施工安装”分别总承包方式,并通过招标选择了“设备集成商”。
上述3条线,虽然在投融资模式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下建设模式的束缚。原有建设体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政企不分,行政式管理企业经营;投资主体与建设、运营公司间的产权不清;项目开放收益分散,多元投资难以实施;建设资金需要巨大,政府财力有限,形成瓶颈制约。
针对上述情况,上海市政府于2000年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行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了“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的新体制。
目前,上海新建线路(莘闵轻轨工程、共和新路高架工程、明珠二期工程、杨浦线工程等)的建设体制是: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做为项目投资主体(业主),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做为“业主代表”)负责建设,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接管建成项目负责运营管理,而市政府则对项目建设实施监管。上海市推行“四分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政企分开;产权清晰,出资人到位;投融资良性循环;契约经济关系;项目管理走向社会化、专业化。
另外,上海市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综合性强的特点,以杨浦线工程为契机,以“两站两区间”实行大标段“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并通过邀标形式选择投资监理单位,探索投资控制办法,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在项目成本、工期、施工质量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3) 广州地铁
1993年12月,在经过多年的筹建工作之后,广州地铁一号线顺利开工建设,并于1999年6月建成通车。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建设模式与上海一号线基本相同,对机电系统也是采用了由国外公司提供的类似于“交钥匙”的承包建设模式。而且,在国内城市轨道建设中首次引入了国外咨询公司。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通过招标选择了供电系统与信号系统的“项目管理商PMC”。同时,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些年来,广州地铁根据自身独有的地域特色、经济氛围、人文环境、市场条件,正在致力于探索和尝试一体化经营模式-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三位一体。
(4) 其他
1970年,天津地铁一期工程开始建设,后因某些原因而缓建,1983年工程正式复工,1984年12月建成通车。该工程的建设模式与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基本一致。现正在建设中的“天津滨海轻轨工程”,引入了“设计监理工程师”及“设备集成商”。
2001年底,长春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在目前的二期工程建设中,对供电“接触网系统”拟采用“设计+施工EC”总承包模式。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分别通过招标进行。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通过招标选择了供电系统“项目管理商PMC”。
武汉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通过招标选择了供电系统“项目管理商PMC”。
重庆单轨交通工程:将通过招标选择车辆及各机电系统的“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试车服务PC” 承包商,(注:设计已经完成)。
大连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项目管理全部由业主自己负责。
另外,沈阳地铁曾探讨过由国外大型工程公司进行EPC总承包的建设模式。
(5) 小结
通过对以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历程回顾,可以看出:做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其项目管理模式,也在随着国家经济及基本建设模式的发展而发展。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的业主已经引入了“项目管理商PMC”;重庆业主采用了“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试车服务PC”总承包;长春二期工程及上海杨浦线,将部分采用“设计+施工EC” 总承包。可以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管理,是否可以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已经到了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时候了。
三、 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及其优点
1、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概念
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这里是指业主将项目的全部或部分委托由EPC全功能工程公司进行项目建设的模式。所谓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通常具备如下功能:项目管理(Management)+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管理(Construction)+试车服务(Test run)。上述各项功能可以按第一个英文字母缩写成MEPCT。EPC,是MEPCT的核心,也往往代表MEPCT。
2、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优点
从事工程总承包建设的EPC工程公司,是专营工程建设的专业化公司,它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下,EPC工程公司能为业主提供从项目立项到建成的全过程服务。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优点如下:
(1) 避免了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分别由不同的组织来管理和操作,而造成相互脱节、相互制约的现象;
(2) 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的整体方案优化;
(3) 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的合理交叉、动态连续、缩短建设周期;
(4) 有利于实现项目目标,能有效地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进度、费用和质量的综合控制;
(5) 有利于积累工程建设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业主和社会创造更好的效益。
总之,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在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和保证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点。
四、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 必要性分析
(1) 为降低工程造价,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有必要尝试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高昂的工程造价。从项目管理这个角度,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最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是由中方按国际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建的。线路全长50km,其中地下线34km,除去土建及少量设备外,包括车辆在内的工程投资仅为5.83亿美元。这一指标,与国内某些工程相比降低许多,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国际工程总承包模式。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急需采取措施降低工程造价,那么做为一种有效手段,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有必要尝试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
(2) 为与国际经济接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需要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项目规模的扩大、业主对项目整体管理的需求,由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实施工程总承包,已成为项目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由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实施工程总承包,也是目前国外所广泛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是向国际模式靠拢、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
(3) 化工石化行业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提供了借鉴
我国化工石化设计系统,从80年代开始,通过对国外著名工程公司考察和进一步合作设计,了解了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设计体制、程序和方法,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设计体制改革,并组建了工程公司,现取得十分宝贵的经验,已得到了建设部的称赞。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与化工石化行业是两个工艺要求完全不同的行业,但都属于“涉及工艺设计的建设工程”, 因而,化工石化行业组建工程公司的经验教训,可为我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4) 国家政府部门支持培育工程公司,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创造了条件
2002年3月3日,建设部郑副部长在讲话中指示:抓紧培育工程公司与项目经理,关于工程总承包,几年来研究有了基础,取得了共识,加速研讨。另外,“加强工程总承包工作的建议”,目前正在起草之中。EPC全功能工程公司的良好发育,必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
(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正逐步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迈进
前面已经说过,“项目管理商PMC”、“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试车服务PC” 总承包、“(详细)设计+施工EC” 总承包,已经被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管理。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业主建设观念的转变,代表发展方向的高度社会化的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一定会被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所采用。
2、可行性分析
如何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真正进入工程总承包模式,除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之外,社会上必须拥有多家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那么,如何组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呢?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涉及企业的情况。
目前,活跃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从事项目管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工作的大型企业,有近百家。虽然当时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曾进行过一些积极探索,但由于国内还没有真正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承包,该企业也未能发展成真正的EPC全功能工程公司,而是随着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体制的改革,在2001年4月由成立时的“建设管理总承包企业”转变成了“项目管理公司”,担当起了“业主代表”的职责。“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已转变成“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除此之外的业内企业,则基本属于设计单位、机电设备成套单位、施工企业、商贸公司等。
(1) 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假如要由现在的“项目管理公司”发展成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则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设计部,完善其EPC功能。
(2) 商贸公司
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德黑兰地铁及郊区电气化铁路的承建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但这些公司的主业是国际商贸,其优势在于融资能力、商业运作。它们没有自己的设计队伍与项目管理人员。
(3) 设计单位
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领域活跃着10多家设计研究院,诸如: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过10多年的积极努力,这些设计单位已基本上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些设计单位深化改革、飞跃发展的长远目标,应该是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但设计单位缺少资金实力与施工管理经验。
(4) 机电设备成套公司
20多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大批机电设备成套公司,而且许多公司已投身到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中。诸如: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上海市电气(集团)总公司等。这些公司的优势在于设备采购、监造,并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但也不具备轨道交通设计能力。
(5) 施工企业
类似于北京城建九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等的施工安装企业,顾名思义,它们是以施工为主业的。它们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一定的试车能力,但同样没有设计实力。纵观上述商贸公司、设计单位、设备成套公司、施工企业,其主业都只是EPC全功能的一部分。这些单位要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可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联合组建,二是以某一方为主体组建。
“联合组建”方式,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如果要成为一个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且按商业化运作的法人实体,则各方的资金投入有问题;如果不组建成按商业化运作的法人实体,则存在联合体松散、不具备工程总承包实力问题,这也不满足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应是法人实体的要求。
“以某一方为主体组建”方式,则存在以那一家为主体的问题。本人认为:尽管由任何一家单位去组建,都存在可能,也都存在问题,但是以设计单位为主体去组建最具优势,最为可行。这是由设计在整个工程中的主导地位决定的,也是设计单位自身改制发展所需要的,另外,以设计单位为主体组建时,还有两个便利条件:一是可以借鉴化工石化行业设计单位改制的成功经验,二是可以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的整体技术资源。从国际工程公司的形成过程及目前现状来看,EPC工程公司的核心是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并非人员、机械、资金的多寡。实际上,EPC工程公司以设计单位为主体去组建,是一种客观需要,并非一种主观行为。
五、 由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的可行性分析
以设计单位的技术资源为主体,以社会招聘的项目管理人才为补充,利用国内知名商贸公司或国际工程公司的资金优势与管理经验,对设计单位进行改制,并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总承包,是必要的、有优势的、有条件的。
1、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是设计单位自身改制发展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设计体制,是50年代初期仿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50多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体制的转变,设计体制也在逐渐变革,设计单位也在不断发展。
1979年,取消了设计单位的事业费拨款,改为按投资比例收取设计费试点。
1984年,全面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任务需按规定签定合同。
1985年,国家明确规定承担设计任务必须经过招标投标。
1986年,实行勘察设计单位资格认证管理制度。
1987年,国内首批12个(化工石化)设计单位被国家计委等四个部委批准进行工程建设总承包试点,从而改变了设计单位的单一功能,实行了“一业为主,两头延伸,多种经营”,使设计单位内部机制有了重大变革。
1994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为企业问题的批复”。
1999年,建设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大型工程设计单位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指导意见》。
从上面可以看出,设计体制的改革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紧密相关。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设计单位思想观念普遍更新,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大为增强,设计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与人才优势,拓宽了服务领域,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单位的活力。设计单位正由技术服务型向技术经营型转化。
2001年11月,中国已正式加入WTO。来我国注册的国际工程公司已有240多家,他们瞄准了我国建设市场。如何应对加入WTO对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业的影响?这要求设计单位必须改变单一功能的设计院模式;必须改革孤立的、静态的设计程序;必须打破小生产方式的专业分工和必须改变经验型的管理方式,并创建具有设计、采购、建设(EPC)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以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队伍的实力与水平,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因此,由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是设计单位深化改革、适应形势、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能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
工程设计咨询业,是为工程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融资和招标投标咨询、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和投产后咨询等全过程技术与管理服务的行业。勘察设计,对工程建设来说,是工程建设的十分关键的环节,它是工程建设的龙头、灵魂,有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在项目建设之前,它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建设项目确定之后,又为项目建设提供蓝图。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关系到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建设质量的优劣和投资效益的高低。
设计部门在工程公司内是主体,设计工作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有关“工程建设阶段”与“工程成本”的关系图表明: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各不同建设阶段“对成本的影响”曲线及“成本的发生”曲线,呈“X”交叉状。即:自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至运营阶段,“成本的发生”曲线由低到高,依次上升;而“对成本的影响”曲线则由高到低,依次下降。换言之,规划设计阶段发生的成本最小,但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却最大。上海地铁在建设过程中,已逐步认识到了设计在降低造价保证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在其战略发展思路中,已决定将工程“关口”提前,即将把关重点由原来的重视施工管理提前到了强化设计管理。
因而,由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是由设计部门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设计在项目中的主导作用。
3、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可参考化工石化行业的改革经验
化工石化行业的实践证明,以改革设计体制、程序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并以EPC工程公司模式为目标进行的设计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它不仅提高了设计水平和质量,还提高了设计效率,扩大了工程设计的能力,有利于实行工程建设总承包,有利于国际合作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化工石化为我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设计单位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作用。
4、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可以利用其整体的技术优势
假如由商贸公司、设备成套公司或施工企业去构建EPC工程公司,它们要建立拥有一只自己的高水平的轨道交通整体设计队伍,谈何容易!而设计单位改建成EPC全功能工程公司时,在社会上招聘项目管理人才则相对容易得多。因而,以设计单位为主体组建EPC工程公司更为可行。
5、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已经具备一定条件
(1) 政策提供支持
2001年8月28日,建设部俞正声部长在有关批示中指出:“在涉及工艺设计的建设工程中,应大力提倡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对其他工程,特别是房屋建筑工程,是否推行这一制度,以及若推行采取什么方式,需认真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属于涉及工艺设计的建设工程。因此,我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也可以探讨以设计为龙头进行工程总承包的可行性了。
(2) 行业提供机会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正在向着“大项目、小机构、大社会”的方向在努力。比如,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业,已经提出了“用控制投资新思路降低总造价”的新发展理念,并且在“实施施工设计总承包”方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这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行工程总承包提供了可能。业主对项目管理社会化的需求,将使得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具有现实意义。
(3) 自身进行准备
目前一些设计单位,正在为向更高层次发展,而积极探索与准备。设计单位的功能正在向两端延伸。譬如,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在“2002年院经营发展目标”中,作为一项重要经营目标,提出了“探索设备集成与管理服务和工程总承包”。目前该院已与其他成套机电公司联手承担了武汉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供电系统的项目管理。另外,截至到2002年5月底,建设部已举办了61期“全国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经理培训班”,近千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大设计单位。可见,设计单位对“工程总承包”是极其感兴趣的。这并不是追逐时尚,而是设计单位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探索。
6、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组建EPC工程公司,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设计单位去组建EPC工程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融资能力低及抗风险能力弱。一般地,设计单位的资产及资金实力在大型企业中是比较弱小的,由它去组建的EPC工程公司,其融资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也都比较弱小。而一个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强的EPC工程公司,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鼓励设计单位改制,培育EPC工程公司的角度,建议通过以下办法解决:
(1) 在参加市场竞争的初期,希望国家能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2) 利用经济实力雄厚的上级主管单位做担保;
(3) 联合其他公司;
(4) 靠资信去赢得市场;
(5) 强化风险分析,规避和转移风险。
六、 有关建议与本文目的
1、有关建议
对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总承包,本人有以下一些建议:
(1) 关于推行工程总承包的思路
加强行业内部的研讨;
加强与化工石化行业的交流;
加强与国外大型工程公司的交流;
提出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的可行性报告(含实施工程总承包计划)
适当时候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试点;
先在某个设计单位试点,再在几个设计单位试点;
先在某个项目中某个相对独立的土建标段试点,再在某些相对简单的机电系统试点,然后再在比较复杂的机电系统试点;
试点成功,全面推广。
(2) 关于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的主体
结合设计单位的改制,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是必要的、有条件的、可行的。因而,建议优先考虑将设计单位作为组建EPC工程公司的主体。
(3) 关于设计单位改制
设计单位改制也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在目前这个阶段设计单位应积极参与“项目管理”、“设备集成”、“设计+施工”总承包、“采购+施工+试车”总承包等工作,这样可为组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熟悉规则、储备人才、积累经验。另外,设计单位应与国外大型工程公司积极联络接洽,同时也可以考虑请专业管理公司协助改制策划。
(4) 关于联合体承包方式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EPC工程公司还没有形成工程总承包能力前,本着“大项目、小机构、大社会”的建设原则,建议考虑联合体承包方式。即,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商贸公司+设计单位+设备成套公司+施工企业”为基本方式,组建联合体,实施项目中机电设备系统的工程总承包。
联合体中有一家做为牵头单位。该牵头单位与其他所有联合体成员单位,对项目按质、按量、按期完工及整个系统性能承担共同和连带责任。在联合体承包模式下,业主方只需与联合体牵头单位一家对话,工作关系简单、责任界限明晰,而责任和风险则完全由联合体承担。
该方式一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在(重庆)现有“采购+施工+试车”联合体的基础上,再把“设计”阶段纳入即可;另一方面具有长远意义-将为未来组建EPC工程公司探索道路、奠定基础、提供借鉴。
目前,针对伊朗及南美等国外地铁项目,国内企业已成立了有关联合体。对国内项目,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一下呢?
2、本文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模式,应积极向工程总承包模式努力。这是因为: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是与国际经济体制接轨的需要,也是设计单位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趋势。
然而,由于国家基本建设体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模式、国有企业机制,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业市场经济转变之中,现在组建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总承包,还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实施有难度,并不等于现在不需思考。凡事“虞则利,不虞则废”。因而,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这一发展趋势,必须及早思考、及早探讨、及早试点、及早推行。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充分探讨的时候了。本文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意义在于:提出问题,抛砖引玉,以引发更多的人来关注、探讨这一问题,最后达到改变理念、统一认识、熟悉规则、集思广益、积极准备、推动实施的目的。 参考资料:
[1]工程建设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胡德银主编的《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经理培训教材》;
【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重要性;轨道交通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P13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多,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日趋严重。俗话说的好,想致富,先修路,可见交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过,目前,简单的扩路增车已经满足不了我们日趋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少、载客量大、节约能源、污染小、乘坐舒适安全等优点,因此,发展轨道交通、建设集约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我国大中型城市未来发展的出路。
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性
1.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利益是推动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轨道交通行业涉及面很广,上至材料、建筑、金融、电子、机电,下至物业、商贸流通,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据计算,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对我国GDP的直接贡献大约为1:2.63。另外,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使得居民出行的次数增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从而大大促进了GDP的增长。
1.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加速了城市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轨道交通发展将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镇之间以及乡镇与乡镇之间连接在一起,缩短时空,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协调发展。
1.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建设有引导作用
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沿主要交通轴线发展的带状发展理论,舒适、安全的轨道交通网大大缩短了各城市的时空距离,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了资源配制的最优化,有利于城市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1.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压力
据统计,轨道交通、道路上的公共汽车、私人小汽车等单位能耗之比为1:1.8:5.9,可见,轨道交通是最节能的。另外,轨道交通发展还会遏制由于小汽车发展而引起的居住方式分散现象的蔓延。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
由上我们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其他很多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就成了其中的关键之处。下面就从铺轨施工的每个阶段的关键点以及需要控制的方面进行探讨,给相关的项目管理者提供一个借鉴。
本着工程项目管理的“三控两管一协调”原则,下面就分别从投资、进度及质量控制、合同信息、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再加上协调工作做一探讨。
2.1 项目投资与成本控制
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与成本控制管理是多层次、多专业的系统管理。从管理内容看,轨道交通成本管理不再是仅以合同管理为周期的单一的管理,它涉及到了项目估算、招标、概算、合同的履行、项目的验收直至结束整个项目,它成为了以项目管理为周期的广义上的投资控制管理。投资控制管理的多层次决定了投资控制管理涉及的专业非常的广,只有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
投资控制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轨道交通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投资的全程、全方位的控制,这也就是说,在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物资供应、竣工投产、交付使用等等各阶段、各环节进行的全方位的投资控制,充分调动主管、监管及其他各方面的积极性。投资控制管理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主要有[1]:
(1)提前做好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在投资之前,综合各方面知识和手段去证明一个工程项目是否实用,是否能够盈利,并且做出环境影响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估以及工程抗风险能力等的结论,可行性研究可以为合作人签约、银行贷款等提供基本资料和依据,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首要步骤。
(2)推行限额设计及选用新型材料。按照已经批准的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的概算来控制施工图的设计。另外,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均快速发展的时代,时刻关注新型的复合材料在建筑业的应用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合的复合建筑材料,可以有效的控制投资的成本。
(3)投招标是投资控制的又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投资的竞争,业主可以综合考虑选择较好的承包商,一方面,有利于确保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投资的成本。
2.2进度控制
进度的控制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决定着该项目的投资成本以及项目的质量等等,据丁玉总结,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进度相关的主要有设计管理阶段、招标管理阶段及施工管理阶段[2]。设计是整个工程的龙头,设计的管理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的设计。招标管理阶段有包括原材料的招标、监管的招标以及施工单位的招标。施工管理阶段应该是整个进度控制耗时最长的,它涉及的比较多,上至进场前的调查下至各项技术、设施的到位等,也是决定项目完成进度的关键。
2.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就是指为了达到所要求的质量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只有将技术指导性文件管理、施工图变更管理、限额设计管理、施工图预算管理等等做好,才能管理好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3]。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成本、进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整体,过低的成本及过快的进度,必然会导致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缩短工期或者过度降低基本的成本费用,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的损失。寻找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的一个平衡点,是项目管理建设的关键。
2.4合同和信息管理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项目合同是连接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其内容明确的规定了双方权利与义务以及双方关系。保证合同中的条款的实施,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协调双方的关系,对工程施工顺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着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投资的控制。另外,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能提供人和设备等要素之间较强的综合性数据以及必要的调控手段,以利于项目管理人员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动态控制,同时还能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基本的办公自动化设施和手段,帮助其管理好项目工程建设。
2.5安全风险管理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为了预防及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及消除由事故造成的伤害,避免对劳动者造成身心的伤害,只有重视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损失。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来换取工程的进度,否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针对安全方面,可以从实行安全文明考核制度、超前防范、预防为主以及创新安全管理手段、加强监管等几个方向来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管理,监管到位,将监管推到安全工作的第一线[4]。
2.6协调沟通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大,专业多,涉及到的事情、工作也极其复杂,因此,沟通管理是轨道交通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协调管理需要大家有大局意识,能够换位思考,在各阶段,各专业及参建单位之间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氛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否则,沟通受阻将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等等。
在轨道交通建设的沟通管理,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定期召开工地工作例会,每周一次的工作例会,给管理方和承建各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例会上,各方可以把上周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未解决、遇到的困难进行集体讨论,拿出解决问题的草拟计划,根据上周工作情况对下周工作进行部署等等,这一方面有利于各方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有效的进行计划调整,另一方面,通过例会工作难点的讨论,有利于问题点的及时解决。不过与会人员会前充分准备及各方负责人按时参加例会是保证有效沟通的前提。
3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关系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是社会效益及政治方面的共同需求。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周期长、涉及专业广、施工工艺复杂以及易受外界环境及因素的影响等等因素,使得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理。由上面论述,把握好投资、成本与质量控制的平衡点,将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加强合同信息及安全风险的管理,预防为主,降低或消除一切风险点;管理方与承建各方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氛围,这是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主要控制点,,也是保证轨道交通项目持续有效进行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环球职业教育在线.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丁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铺轨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J].城市轨道交通网,2012,(8):47-48.
关键词:项目管理服务(PM) 城市轨道交通 实践 意义 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人口与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在我国大城市及特大城市,普遍存在着交通道路阻塞、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大城市发展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成了必然选择。
截至目前,全国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4个城市建成了185km地铁线路。另外,2001年底,长春已经开通了长14.6hm的轻轨线路;2002年,大连开通了线路长度为46.7km的快速轨道交通3号线,上海开通了长17.2KM的莘闵轻轨线路。除上述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外,全国现有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30多条地铁或轻孰线路,总投资达数千亿元。可以说,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已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但是高昂的工程建设造价,限制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围绕着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业内人士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相应地降低下工程造价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除优化设计方案、积极推行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改善运营管理等以外,从工程建设管理的角度,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也不失为一条有效措施。
一、什么是“项目管理服务(PM)”?
什么是“项目管理服务(PM)”?项目管理服务(PM)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据建设部“建市(2003)30号”文件,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有如下方式:PM方式,即项目管理服务方式;PMC方式,即项目管理承包方式;其他项目管理方式(如EC/A方式等)。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方式及服务内容、权限、取费和责任等,由业主与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关于项目臂理方式的详细情况如下。
1.项目管理服务(PM)
项目管理服务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一般应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2。项目管理承包(PMC)
项目管理承包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除完成项目管理服务(PM)的全部工作内容外,还可以负责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等工作。对于需要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工作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当具有相应的工程设计资质。项目管理承包企业一般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一定的管理风险和经济责任。
3.PM与PMC的E别
(1)合同内容:项目管理服务(PM),不负责初步设计工作;项目管理承包(PMC),除完成项目管理服务(PM)的全部工作内容外,还负责完成工程初步设计。
(2)合同风险:项目管理承包(PMC)的合同风险,比项目管理服务(PM)大。
(3)合同收益:项目管理承包(PMC)的合同收益,比项目管理服务(PM)大。
(4)对项目管理企业的要求:项目管理承包(PMC)对项目管理企业的资质与能力等要求较高。
(5)工程应用:在目前阶段,PM方式与PMC方式相比,更容易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业主所接受。
二,项目管理服务(PM)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实践
2000年4月,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就“广州地铁2号线供变电系统及信号系统项目管理服进行了公开招标,将项目管理服务(PM)正式引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2001年10月,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对“南京地铁1号线供变电系统项目管理服务”也进行了公开招标;2002年2月,继广州、南京之后,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就“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供变电系统项目管理服务”进行了公开招标。广州地铁2号线已于2003年6月28日顺利通车;武汉轨道交通的主变电站计划于10月份送电;南京地铁1号线设备已进入采购订货阶段。在上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服务商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业主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合上述项目的实践活动,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项目管理单位的义务和责任、业丰的义务和责任,总结如下。
1.项目管理服务内害
负责各设备技术规格书的审查、设备接口设设计联络、主要设备制造过程的中间检查、设备出厂试验、验收和设备供货管理。
负责施工安装管理、系统内部接口处理与其他系统接口协调、组织系境调试验收,并参加全线综合联调及试运行。
协助业主参加系统设备采购、安装招标工作,并以项目管理单位的身份与业主一起和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
2.填目管理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1)帮助业主实现合同预定的目标,公正地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协助业主与项目有关的外部协调。
(2)在任何情况下,凡涉及项目变更、索赔、处理事故、改变供货期、改变技术标准、改变重大实施方案等问题,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及时书面给出合理化建议报业主,由业主决定处理方法。
(3)所管理项目的设备质量实行供货商自检,项目管理单位监督管理。
(4)合同约定的与服务有关的事宜,项目管理单位始终作为业主的忠实顾问。在与施工承包商和供货商的交往中,始终支持和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
(5)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对其系统内、外部所有接口的设计及实施负责。
(6)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对系统联词负责。
3.业主的义务和责任
(1)业主负责做好工程建设外部环境的协调工作,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外部条件。
(2)业主在双方规定的方式、时间内,向项目管理单位提供为履行本合同开展项目管理服务业务所需要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文件资料。
(3)业主应在合同条款约定的时间内,就项目管理书面提交并要求做出书面决定的事宜做出书面决定,并及时送达项目管理机构。
(4)业主应将项目管理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名单以及赋予项目管理机构的权限等内容,在工程开工前书面通知工程建设的供货商、施工承包商,保证其服从并执行项目管理单位根据本合同规定发出的指令。
(5)业主按合同的约定支付项目管理单位的费用。
(6)业主应当维护项目管理机构工作的独立
性,不干涉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业务的开展。
(7)业主应当履行项目管理合同约定的责任、义务,如有违约,应赔偿因违约给项目管理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4,项目管理单位的权力
(1)参与系统设备采购、安装招标工作,包括:协助业主编制招标文件,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2)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建议权。
(3)对与项目有关的设计技术问题,具有向业主的建议权。
(4)具有与供货合同有关组织对设备供货商进行检查、协调的主持权。重大事项应事先向业主报告。
(5)按供贷合同规定,对设备供货商付款的审枝权,设计变更和合同变更的审查权。
(6)系统设备使用材料和系统设备质量的检验权。
(7)项目进度的检查、监督权。
(8)项目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建议权。
(9)业主违约时,按合同约定获得有关赔偿。
5.业主的权力
(1)业主有选定设计、设备供货商、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施工承包商,以及与其订立合同的决定权。
(2)业主有对项目设计变更的审批权。
(3)业主有权要求项目管理单位更换不称职的人员,直至合同终止。
(4)有权依据本合同对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5)业主有权要求项目管理单位提交工作报告及项目管理范围内的专题报告。
(6)业主有权不接受项目管理单位的意见或建议,但必须给出书面理由。如项目管理单位的意见与业主有分歧,以业主的最终意见为准,项目管理单位必须执行。业主对其最终意见的执行结果负责。
(7)业主有权否定任何项目管理单位做出损害业主利益的决定和行为,并有权向项目管理单位索赔。
(8)项目管理单位违约时,业主可按合同约定获得有关赔偿。
三、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推行项目管理服务(PM)的意义
1.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项目管理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与其他行业一样,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在随着国家经济及工程建设模式的发展而发展。广州、南京、武汉的业主已经引入了“项目管理服务PM”;重庆业主采用了“设备采购+施工安装”(P—C)总承包;深圳罗湖站已采用了’设计+施工’(D—B)总承包;长春二期工程及上海杨浦线,将部分采用”设计+施工”(D—B)总承包;上海M0工程也将采用’设备采购+施工安装”(P—C)总承包。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模式,已经从适应单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发晨到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并将进一步走向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国际模式。相应地,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正逐渐从由业主自身进行管理向委托他人进行管理转变,即工程项目管理逐步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和社会化转变。
但是目前这种转变还很不充分。目前正在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有10个城市,19条线路,但采用项目管理服务(PM)的只有3条线路,并且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供变电系统和信号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行项目管理服务(PM),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2.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
工程项目管理的价值在于以下各方面:
(1)质量控制:减少返工,降低维修;
(2)采购:有助于降低价格,避免纠纷和索赔;
(3)设计审查:避免返工和进度的延误;
(4)材料管理:使因为质量、损耗、延误、丢失
恶意损坏或偷盗造成的开支降低到量小;
(5)施工进展监理:避免返工和进度的延误;
(6)安全:减少保险费的开支;
(7)优化工程:识别不必要的开支,使每一项开支均取得最大的效益:
(8)施工可行性分析:识别能够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的设计变更;
(9)运行及维护的分析:提高效率和安全,使每一潜在的收益最大化;
(10)信息管理:提高交流、档案管理、信息处理的效率。
工程项目管理是同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项目管理服务(PM),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积极推广应用,将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3.为进一步走向PMC项目管理承包及EPC工程总承包奠定基础
项目管理服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引起各地业主的重视。2003年1月,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就“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总体—总包”进行了公开招标。在此招标文件中,业主对投标单位的要求已远远超过了2002年一些地铁项目对设计总体单位的要求,即业主除要求设计总体单位完成传统的总体设计以外,还对设计总体单位提出了许多涉及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例如下述要求:
(1)设计总体工作是贯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及设备采购、联调、竣工验收各阶段,直至试运营结束。
(2)设计总体单位的任务是自始至终对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设计进度、设计接口、限额设计、设计工作内外协调、设计工作全面管理等工作负总责。
(3)设计总体单位的总包管理工作包括;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信息管理、后勤服务。
(4)负责工程总体筹划。
(5)提出全线地铁运营管理模式。
(6)参与各项试验工作。
(7)参与业主主持的设备引进谈判,统一产品的规格与型号,配合业主设备选型,负责引进设备技术参数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协调全线工程各系统设计技术接口。
(8)要求设计总体单位对单项设计的标段划分提出建议。
以上情况说明,不少业主已经建立起对“项目管理服务”的需求,广泛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插条件。前面已经说过,PM方式项目管理比PMC方式工作量小、合同风险低,对项目管理企业的要求也低,目前更容易被业主所接受。因而,项目管理服务(PM)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被广泛推行的可行性极大。
项目管理服务(PM)的推广,其意义在于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工程项目管理熟悉规则、培养人才、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走向PMC项目管理承包及EPC工程总承包奠定基础,最终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这也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松伟.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租总承包建设模式的思考
2.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联合体)签订的《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供变电系统项目管理服务合同》
关键词: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 ;实施阶段;
Abstract: The author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rack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phases and domestic metro implementation stage management mode, stage planning preparation metro project significance, the subway project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planning compilation of starting point, subway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hase of planning in four aspects.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中图分类号:P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口不断地增长给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 轨道交通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城市的必要基础设施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工期长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规划、交通、通信、机电、建筑、地质、环境等多学科、多专业的高度协调配合, 这些因素及环节运转是否顺畅、接口能否协调是整个项目能否取得成功、能否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
1 建设项目阶段划分及国内轨道交通实施阶段管理模式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和其他大型建设项目一样,总体上可分为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运营三大阶段。其中, 在项目实施阶段, 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基本上采用业主方自行管理模式,其管理范围涵盖了从决策、实施到运营的全过程。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作为业主的轨道交通公司配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力量,而地铁建设要涉及40 多个专业,要配齐这么多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任何一个轨道交通公司都决非易事,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 有必要在业主方管理的必要环节中, 引进外部社会资源, 协助业主方进行项目实施管理。
在业主方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如何选择管理模式,如何将各种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组合, 以达到最顺畅、最大化地实现系统功能是项目实施规划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 编制轨道交通项目实施阶段规划的意义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工艺复杂、涉及专业广,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衔接和接口问题,为达到最终的项目实施总目标,所有的线条(各专业) 在最终目标上必须汇集于一点。这么多专业如果有一个子系统考虑不到位或出现问题,肯定会连带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协调统一。为了避免因赶工期而出现的各专业各自为政、顾此失彼的窘况,需要提前考虑后续工作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对出现问题后拟采用的解决办法做充分的论证,形成一个超前的、详细的、可行的项目实施规划,以便能系统地指导后续的招标、合同管理等各项工作, 使其始终沿着有序、可控的方向良性发展。
3 轨道交通项目实施规划编制的起点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一般从勘察、设计就开始了,因此项目实施可以以招标为分界点划分为前期准备和后期实施两个阶段,招标以前基本属于准备阶段。项目实施规划必须在招标启动之前完成,因为实施规划考虑的大部分问题和解决办法要通过招标文件向投标人公开,投标人中标后按此规定去落实。在实施规划中必须较全面地考虑招标阶段、后期实施和过程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办法,这些要素在招标文件中都应反映出来,如采用哪种承包模式最合理、材料如何供应、费用如何支付等。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做指导,就难免造成在招标文件编制时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如再遇到时间紧迫、必须按时启动招标的情况,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能暂时搁置或者含糊约定,这就增加了后期解决遗留问题的工作量,而且使整个工作显得仓促且忙乱无序。
4 编制轨道交通项目实施阶段实施规划的方法
4.1 首先从总体目标着手分清层次
从招标前开始,对建设全过程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到需要招标的各专业层面。从轨道交通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专业特点来看,可以从勘察设计、土建施工、机电设备3个大的方面来考虑实施规划。
4.2 全面考虑找出重点影响因素
4.2.1 设计方面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根据轨道交通项目实际情况和合同管理经验分析,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工期。工期紧张可能会造成边设计边
施工的局面,边设计边施工又会引发设计变更大幅增加,大量的设计变更极不利于控制设计概算, 并导致工程施工衔接不好。工期紧还可能导致设计标段划分过小,设计单位增多,形成接口多、协调工作量多的局面, 从而需配备较多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专门的设计咨询单位。
(2)设计内容。设计内容的划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每个设计院都可能存在专业设计上的弱项,比如轨道交通后期的装饰设计,一般需要和地域文化相结合,外地单位或者是以结构设计为主的设计单位可能难以胜任;再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是一个很特殊的专业,只有做过轨道交通机电设计的单位才能承担。因此,哪些设计内容单独拿出来招标、哪些设计内容可以合并,都需要提前详细地考虑。
(3)投资控制。据西方一些理论分析,设计费用虽然不足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达到75%以上。由于设计人员的水平差异, 同一条地铁线即使是同样的施工部位, 其经济指标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是否实行标准化设计,如何约束设计单位本着“坚固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方针去做好设计,如何制订奖罚措施等均需要仔细考虑。
4.2.2 机电设备安装主要应考虑的问题
虽然轨道交通在机车、牵引制动等部分和国铁有类似之处, 但因其属于城市地下工程, 很多方面要求高于国铁,比如通讯、信号、屏蔽门、通风、消防、自动售票系统等均要处于一个高度协调统一的自动、安全、可控系统中,所以要考虑的专业更复杂、划分更细、涉及专业面更广。每个子系统出现一个小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大系统不能有效发挥功能,甚至根本不能运行。
从国内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模式来看,各轨道交通公司基本没有配备齐全的专业人员,都是引进系统联调咨询单位(系统集成商)进行系统联调。这样,系统集成商何时进入、进入多大程度、以何种形式进人则成为直接影响联调阶段能否顺利成功、各专业能否发挥最大性能的关键问题。
4.3 通过各专业实施方案的优化组合形成总体实施规划
通过全面考虑和重点分析上述相关因素,每个专业首先应以最主要的因素形成一个方案框架, 按照影响程度大小逐个考虑其他因素,必要时可以采用决策树法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分析,然后通过概率分析来确定要考虑因素的主次顺序,这样就形成了各专业的一条较为优化的实施方案。当然这个过程中, 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到, 有些非确定性因素和影响不大的因素可先进行备注, 留待实施过程中去考虑。最终的总的实施规划并不是各专业最优方案的简单累加,而是各专业方案的合理组合,这就需要从总体、全局的角度对各专业方案进行修正,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全面、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
5 结语
项目实施阶段的实施规划编制需要从各个层面去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并运用各种科学分析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整理。这是一个工程量大、内容多、涉及专业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花大量精力和时问去认真研究和分析。前期考虑的越仔细、越充分, 对后期的指导作用就越大,整个管理过程就会更系统化。项目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和固定资产的主要阶段, 这个阶段实施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地铁的运营维修成本和运营收人。所以只有在地铁建设项目招投标开始之前就实施启动规划编制工作,运筹帷幄,通盘考虑,编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规划细则,才能对招标工作、实施阶段的过程管理真正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保证顺利完成地铁建设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爽.如何做好城市快轨交通建设规划的修编和续编[J].都市快轨交通,2009, 22(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