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中国人排座位时“尚左尊东”,以“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主客则正对大门,左右两边越靠近主客越尊,如果距离相同则左侧尊于右侧。最常见、最正规的西餐桌是长桌,以长桌排位时,一般主陪在面对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客人随意安排。中西方饮酒礼仪差别也很大。中国人敬酒时通常以职位高低、宾主身份、年龄大小等为序,敬酒前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主次分明。中国人饮酒时往往会劝酒,想方设法让别人多喝几杯,客人往往都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喝。西方宴会上常常也饮酒,但西方人一般不劝酒,喝不喝、喝多少通常由自己决定,饮酒时忌中国式的干杯,闹酒在西方人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
2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2.1农业结构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为人们提供光、热、空气、水等能量和物质。中西方气候资源的不同导致农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季风气候发达,四季分明,因此,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林业和渔业的比例很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因此,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这种农业结构培养了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暖湿气流给美国23的土地带来了丰富的降水,适合牧草生长,耕地面积小于草原面积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畜牧业发达,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欧洲西部受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而优质牧草广布,因此,一般以畜牧业、花卉种植业等农业类型为主。欧洲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农作物以耐旱的小麦为主。这样的农业结构决定了西方人的饮食以肉食与面食为主。
2.2
的不同也是导致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原因。在中国,佛教和道教十分盛行,特别是佛教,信仰的人非常多。佛教初入中国时,对于佛教徒的食品没有严格的规定。南朝时,梁武帝大力提倡素食,并禁止僧侣食肉,他认为食肉是杀生,至此改变了僧侣的饮食习惯。信仰之人每天都要吃斋念佛,禁止宰杀动物,因此,他们的饮食只能是素食。道教从“养生之道”的角度来看待素食,亦主张教众食素。素食成为僧、道、儒三家共同的选择,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有上的功能,亦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深受国人喜爱。欧美人一般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历史上是个纯素食的宗教,但是现在对于荤素没有过多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禁忌,饮食和普通人没有很大区别,然而吃血仍然是基督教信徒的禁忌,因此,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
2.3价值观念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产生各自的价值观,这些差异在饮食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因此,中国是典型的家庭社会,崇尚集体主义。以合餐的方式共享食物被视为集体主义的象征,标志着友谊与亲情。这种合餐式分享如原始仪式一样能够制造亲密无间的氛围和荣辱与共的决心。中国形成了以圆桌为基本特色的就餐方式,圆桌前按主次、尊卑围坐在一起,表现了一种传统的规矩和文化。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是为自我价值实现而奋斗的精神。西方人个性张扬,注重维护个体利益,强调个体权利。分餐制恰恰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为保护个体性和公共领域而兴起的。既要自由地获得食物,又要尊重他人,人们设计出了公共餐具和相应的分餐制,这不仅仅是出于卫生学层面的考虑,更是为了推广内蕴于其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尊重个体等现代精神。
3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以及元朝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等,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饮食。清代中后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由于的失败,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推行,主动向西方学习,国家门户逐步开放,促使西方饮食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清政府推行为,委派官员考察欧美国家,1872年清政府选派詹天佑等一批幼童留学美国,这些留洋华人把中餐介绍给世界,同时也把西餐带到了中国。而西方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开设了租界,扩大了活动范围,租界的设立增加了中国人接触西方饮食的机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者从中国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工输出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很多华人被送到美国从事矿物开采与铁路建设,并逐渐转向其他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中式餐饮业开始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大量的商务往来、旅游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饮食的进一步交融,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中餐馆,华侨聚居的唐人街里林立的中国餐馆是中国饮食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平台。在美国,中餐甚至慢慢融入进了主流餐饮。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新奇的东西,西餐消费群体开始出现。1987年,肯德基第1家餐厅落户北京,随后,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始在沿海开放城市大量出现。中国加入WTO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程度更大,我国的西餐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包括法餐意餐等西式正餐、以汉堡和比萨为代表的西式快餐、以星巴克为代表咖啡馆等。西餐发展迅速,遍及全国各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4结束语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比较
人类的饮食与生存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而“吃”的礼仪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社会生活样式而有所不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礼仪也受到了西方礼仪与文化的冲击。掌握中西方礼仪的区别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跨出国门,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合作,更好的树立中国人的形象,也能更好地交流与学习。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渊源
(1)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
(2)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二、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
1.中西方就坐和离席
中国的就坐与离席礼仪一般是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主人一般坐在圆桌的正对着门的位置上,而主要宴请的宾客则分别就坐与主人的两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的座次安排是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坐。通常遵循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优先于熟识的客人或家人入坐。离席时长者女士优先离开。
2.中西方的就餐衣着
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的隆重一些。在西方国家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3.中西的餐具使用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
4.中西餐饮对象的差异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中国的饮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而且注重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营养调和和理性认识指导烹饪。而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生,如带血丝的牛排;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甜,无餐不甜。西餐主要追求快捷方便,比较大众化。
5.中西餐上菜次序的差异
中餐上菜次序先冷后热。热菜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西餐上菜的次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水果。冷菜和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凉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
6.中西方就餐时使用手机的差异
在吃西餐的时候,西方国家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一定要接的话,要向同桌的就餐者道歉,然后起身出去接电话。而这一条在吃中餐的时候很少适用,但在用餐的时候接电话,同桌的就餐者同样会感到焦虑。
7.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
通过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中西方国家的餐桌上的文化互相影响,相互融合,使得两者都变得更加的完美和科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对立统一价值观,努力的去相互理解,相互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他们自己的风俗和价值观。餐桌礼仪的发展需要在结合自身的特点的同时对外来的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发展的更加具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2]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 6]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J],双语学习,2007(5)
一、 将词汇教学与文化背景有机衔接
在语言体系中,词义是基本的、富有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可反映出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因中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一些英语中并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如有些汉语与英语词汇在概念意义上看似相同,但在表达过程中的褒贬含义、指称范围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若想准确运用词汇进行有效表达,则需认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意义,避免误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由词汇入手,巧妙渗透文化教育,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第一,不同文化形成不同的词汇内涵。如“old”与“老”,在中国,“老”一般是用作敬语,而在英语中,单词old却含有“无用”之意。再如英语词汇“crane”与汉语词汇“鹤”,由它的外延意义看,汉英表达有着相同的意义,都是指鸟类一族,脚细长、嘴长且直、颈长头小。然而在汉英文化中其内涵意义则有所不同,在汉语文化中,“鹤”被赋予“长寿”之意,可表示老年人有着好的气色等特点。而在西方文化中, “crane”则被赋予了“坏女人(bad woman)”、 “foolish man(蠢人)”之意。
第二,不同国家的英语,其相应的词汇有所变化。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各国人民逐步对英语进行改进、创新,因而既有美式英语、英式英语,也有澳大利亚英语与印度英语等。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渗透相关文化知识。如英国人表达给某人打电话时,常用“give sb. a ring”, 而美国人则常用“give sb. a call”表达。因为在美国英语中,词汇“ring”含有“戒指”之意,若用”give you a ring”就是给戒指,则表示要结婚。所以,在英语运用与表达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懂这些文化知识,则会出现语用错误。
二、 将口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地道的英语口语自身体现出了英美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多接触地道的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并学会运用这些英语口语,这样,学生可自然而然地受到英美文化熏陶,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化。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文化教育和口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尽量运用地道英语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行对话交流,如需要学生帮忙时,可说“Give me a hand!”; 如问学生是否明白老师所讲的,可用““Have you got it?”等。同时,教师还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更多的文化材料,如引导学生观看欧美电影,学习其中的一些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如: He was taken for a ride. (他受骗了。) So what? (那又怎么样?) What are you up to? (你又搞什么鬼?)等等。
另外,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还可设计Everyday English栏目,让学生练习地道的口语。在这一栏目中,可与听力训练进行整合,要求学生把握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地道的口语。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掘教材,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交际语境,引导学生展开模仿训练,使他们注意不同的语境,学会熟练而准确地运用英语语言。
三、 将研究性学习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
关键词:武汉饮食文化 翻译问题 研究与策略
一.前言
1.1研究背景
武汉,位于华夏中部,非南非北。武汉饮食文化,包罗万象,融汇南北。人人都说,武汉饮食:杂而有味。确实,武汉人,什么都尝,什么都学着做。但是做出来又总带着一股子武汉味。因此,武汉饮食文化也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且独具特色的一部分。然而,武汉饮食文化的翻译却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以下是几类较突出的问题。
二.武汉饮食文化的翻译问题
1.1小吃名菜的翻译问题
1.1.1翻译版本多样化,缺少统一性
有的武汉食物有很多种不同的翻译,有的翻译甚至相差甚远。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翻译。以武汉热干面为例,热干面有将近9种翻译。如:
Wuhan Noodles(武汉面条);Han-Coo Noodle(汉口面条);Chinese style dry mix face(中国风格的混合面);Hankou Style Noodle(意思是汉口风味面),是武汉大汉口食品公司生产的方便装热干面出口欧美包装上的英文翻译;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意思是加芝麻酱的武汉热面),这是上海世博会对热干面的官方翻译;Hot Dry Noodles(热-干-面),是日常生活中用的翻译;So Cool Noodle(非常酷的面条);Hot-Cool Noodle(谐音“好酷面条”);以及Regan Mian(热干面的汉语拼音)。
为了促销进口,所以采用了Hankou Style Noodle(意思是汉口风味面)这种意译,这种翻译表明了热干面的所属地,但忽略了热干面的原材料,人们只能想到是一种面,具体如何,则无法得知。因此,出现了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意思是加芝麻酱的武汉热面)这种译出了热干面的主料以及调料的翻译,此种译法则是为了介绍热干面而服务的;而作为一个武汉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是采用Hot Dry Noodles(热-干-面)这种字对字的直译,这种翻译使用起来更为简洁方便,但外国人看见此译后可能会误解为一种辣的干的面。而So Cool Noodle(非常酷的面条)和Hot-Cool Noodle(谐音“好酷面条”)这种翻译则和热干面相差较远,而且此译很容易误认为又热又凉的面条。而最新提出的由台湾东吴大学的曾泰源教授提出的Regan Mian(热干面的汉语拼音)这种翻译又重新掀起了热干面翻译的争议。曾教授主张为了将热干面推广出去,热干面的翻译应采用音译法,并专有名词化。
再以豆皮的翻译为例。豆皮有Three fresh bean skin、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tofu skin、Tri-delicacy doupi(Changjiang Weekly上的翻译)、Seafood tofu(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Fresh bean curd、Fried tofu skin、Bean curd sandwish、Bean curd
sheets等多种翻译。
豆皮是由面皮和熟糯米两部分组成一种食物。表层是脱皮绿豆和大米磨成的糊做成的金黄色的脆皮,底层则放置夹有豆干,肉干,脆笋块等食物的熟糯米。Three fresh bean skin这种翻译是字对字的翻译,虽不见的能表明豆皮的特征,但好在简洁。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tofu skin这种翻译主要是通过形容豆皮的外形来翻译豆皮,但tofu skin对应的食物应该是豆腐皮,而不是豆皮。Curd是指牛奶凝结后的胶状物,虽然可以形容豆皮表皮那种嫩嫩软软的口感,但是完全忽略了豆皮底层的熟糯米。Sandwich虽然和豆皮有点像,都是一层叠一层,但是原料不同,借用起来有些勉强。
以上种种翻译都各有其特点,每种翻译的产生都是有其使用价值的。但是,大部分翻译未经过深思熟虑,简单套用,往往忽视了原物的特征,原材料等重要因素。另外这种翻译不统一的现象会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国际上,这种不统一的翻译,不利于武汉饮食的宣传和推广。国内,这种现象会使本就尚未成熟的翻译市场愈加混乱。
1.1.2中翻英忽略地方性,套用不当
有些食物可能存在于全国各地,因选材、制作、外表等的差异而形成了地方特色。这种称呼相同,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最容易引起错误套用。如:武汉烧麦就和北方烧麦以及广式烧麦不同,虽同叫烧麦,但北方烧麦和广式烧麦重肉馅,北方烧麦多以牛肉、羊肉为馅,加以大葱,萝卜等东西,而广式烧麦多以鲜虾为主,武汉人却喜欢以糯米为主,掺以肉丁的重油烧麦。但是烧麦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出现: steamed open dumplings、steamed pork dumplings、steamed crab dumplings、shelled shrimps ravioli、steamed dumpling with the dough gathered at the top等形式出现,可以发现,以上翻译多对应北方烧麦或广式烧麦,并不适应于武汉烧麦的翻译。
武汉豆皮和恩施、孝感的豆皮就有所不同,虽然各地日常都称其为豆皮。恩施和孝感的豆皮是用米粉和淀粉经过烙制出的一种粉,成品色泽乳白,有淡淡香味。因此上文所说的Fresh bean curd、Bean curd sheets更多的可能是指的恩施或孝感的豆皮,而非武汉豆皮。但是,当你在网上搜索豆皮翻译时,多会出现这类翻译,大家也图方便,未经考究就使用此种翻译,最终使用错误,贻笑大方。
还有同是糍粑、年糕一类的“糯食”,苏州糕团就习惯重油厚味,武汉却使用少量的糖和油,在淡淡的甜味中引出本味来。糍粑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出现:cí bā,cooked glutinous rice pounded into paste、glutinous rice cake,年糕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为主:Chinese New Year's cake、rice cake。很显然这种翻译只翻译出了事物的原材料却无法翻译出糍粑和年糕作为一道菜时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吃法上。
1.1.3没有可靠翻译,文化领域有较大空白
总所周知,武汉人把吃早饭叫做“过早”,将早饭的食物称作“早点”。武汉早点种类丰富,多以米食为主;过早的地方一般是分布在街边小巷的早点摊。清晨,你可以看见,武汉人穿行于各街各巷,或随手买一些饼子边走边吃,或坐在街边小摊上吃早点。因此,过早也成了武汉的一大饮食文化特色。“过早”一词在百度百科上的翻译时have breakfast,这种翻译虽然能让大家知道过早的主要意思,但是完全丢失了武汉“过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甚至,在查找“过早”的翻译时,找到了大部分单词是对应过早(即提前)的意思。
“煨汤待客”是武汉的又种特色饮食文化,是指吃饭之前,先给客人盛一大碗汤。武汉人讲究煨排骨汤待客。如果贵客来了没有排骨汤,那是很失礼的,好像降低了待客的规格,对客人不够热诚,大方。作客的也会觉得没有受到盛情的招待。因此,每逢客人将至,武汉人都会用沙吊子煨一大罐汤招待客人。但是这种本应人人知晓的武汉饮食文化却难以找到稍好的英文翻译。只是在百度等翻译软件上查到一些机器翻译:Simmer soup hospitality。
2.烹饪方法的翻译问题
烹饪方法的翻译存在随意应用的现象,缺少可辨性。有的翻译直接借用了非英语的外来词汇,如“熘”有sautéed这种翻译,很显然sautéed是一个非英语词汇,它可能对应该语言中的“熘”的单词,但不一定和中文中“熘”的烹饪方法完全对应。有的英文翻译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专业的网站,书籍或者字典等其他媒体的宣传,普及度不够,人们很难简单的接触或寻找到这类翻译。如煎:fry、炒:stir-fry、 爆:quick-fry、炸:deep-fry、扒:fry and simmer的英文译文都以”fry”(本意是To be cooked in a pan over direct heat in hot oil or fa)这个单词为基础,然后配以一定的单词,从而来区分这些烹饪方法的不同。再比如说最具武汉特色的“煨”这种烹饪方法,英文解释为simmer:to be cooked gently or remain just at or below the boling point.中文解释煨:用温火烧熟或加热。两者释义非常贴近,着实是一个很贴切的翻译。但是,煲、炖、焖、煮的英文翻译也是simmer,那外国读者应该怎样区分这几种烹饪方法呢?而且你看见simmer时能首先联想到武汉烹饪方法“煨”吗?因此,这种翻译缺少可辨性,也不能体现武汉特色,缺少地方性。
3.厨房用具的翻译问题
厨具的翻译存在忽略实物差异性,用词不贴切的问题。就拿最有武汉特色的沙吊子为例。沙吊子是武汉的方言称呼,在普通话中称为砂锅。砂锅有以下几种翻译:earthenware cooking pot、casserole、earthen pot、marmite、bellied stew pan。earthenware cooking pot这种翻译,译出了沙吊子的材料以及用途,但pot既可以指壶也可以指罐,一般是指那种口大较浅带盖子的罐子,而沙吊子属于那种容器肚子较两头粗,比较深的一种砂锅。因此此译仍需改进。casserole,指的是法式的砂锅,一般用陶瓷或者玻璃制成,可以放入烤炉的一种厨房用具;和中式的用石英、黏土等烧制而成的砂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Marmite比较符合沙吊子的形象,但有时这种砂锅是用金属做的,这又和砂锅的材料产生了矛盾。bellied stew pan,bellied带有肚大的意思,stew有炖肉的意思,但是pan则指的平底锅,和沙吊子较深的形象不符,另外,此译也无法表明砂锅的制作材料。煨汤时和砂锅搭配在一起的还有煤炉子,一般翻译为Coal furnace或Coal stove。第一种翻译中furnace指那种在内部加热的熔炉,和武汉这种外部加热的煤炉子不太相符。第二种翻译中stove:An apparatus in which electricity or a fuel is used to furnish heat, as for cooking or warmth.这个词搭配coal很简单的就表明了煤炉子的用法以及使用材料,而且stove一般是指在表层接触加热的炉子,这种翻译就要优于第一种翻译,但是中西方炉子外形有较大差异,西方一般是壁炉,或者是金属的长方体型的炉子,而武汉的煤炉子则是圆形的。因此,此译仍不完全准确。
三.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研究与策略
针对以上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几类问题,笔者通过借鉴一些饮食文化翻译研究者的方法,加以个人观点,总结出了如下三种较有针对性的翻译方法。
3.1巧用小吃名菜原材料,确定菜名中心词
任何翻译都讲究一个“信”。对于食物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将食物介绍给译者,在翻译时借用食物的原材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道食物,一般都由主料,配料和调料组成,因此,可以将主料作为中心词,将配料,调料以分词或形容词的形式放在中心词前后作定语,有时也可以将烹饪方法译入其中,如以上的热干面的翻译,写者个人就比较欣赏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这种翻译。这种翻译以HotNoodles为中心词,以地名作为前置定语,再加上with连接的酱料作为后置定语,没有见过这种面条的读者也基本可以猜想到是怎样的一种食物。有人可能会说,热干面是一种碱面,和noodle大不相同,但是为了使翻译更加简洁,有时可以省去一切不太重要的成分,如果确实要翻译出来,也可以在 加上备注,注明该面条的成分,以示和noodle的区别。以后碰见这类食物的翻译,都可以借用“地名+中心词+调料”或其他搭配中心词的方法。
3.2小吃厨具重视地方性,与具体实物相对照
针对那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厨房用具或食物的翻译,我们要多方查找,求证实物,明确其外形,原材料等差别,不要因为在汉语中的称呼相同就直接借用。多找找其相同点,确定不同点,着力修改不同点。用英语的形似来替换汉语的音似。如上文中武汉烧麦的翻译,由于各地烧麦外形基本相同,都是顶部有一个花型开口的“包子”,但是使用馅料不同,并且是以重油为主。因此,我们可以在馅上做文章。试译武汉烧麦为steamed oiled sticky dumplings。以后碰见这类食物的翻译,是采用三步走模式:一去掉相同点、二确定不同点、三换掉不同点。
3.3关注风俗文化,试创其翻译
很多饮食相关的武汉文化现象都难以找到对应翻译,写者觉得对于情感性较弱的特色饮食文化,我们可以用汉语拼音翻译这些文化风俗,然后加以简短的备注。如过早可试译为:Guo Zao(the same meaning as eating breakfast in Wuhan dialect); 如“靠杯酒“这种武汉人之间相互表义气,增感情的文化现象可试译为:Kao Bei Jiu(an special Wuhan activity that good friends usually men gethered to drink shows friendship between them)。”煨汤待客”这种表现武汉人对待客人热情友好的文化现象,可以试译为:Wei Tang Dai Ke(a special Wuhan custom for showing hoster’s hospitality by treating guests some delicious soup)。而对于蕴含某种特定的情感因素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借用英语中一些对应的典故或单词,加以中心词的翻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此类饮食文化现象都能在英语找到对应的典故,因此这类翻译同样也可以使用汉语拼音加备注的方法,今后,这类翻译可以试采用:汉语拼音(备注)的方法;或者是接典的方法。
四.小结
一直以来,武汉特色饮食文化的佳译寥如星辰,本文参考借鉴各种文献资料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等翻译,对武汉的饮食文化的翻译现状进行了宽泛的搜集和整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翻译案例,旨在简洁明了的指出武汉饮食文化翻译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以望能引起广大翻译界人士的关注,并提出了一点个人观点,为促进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规范化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晓航.老小吃、老味道.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熊正安.武汉饮食文化地域.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9).
【3】付巧玲.从武汉饮食观武汉文化.
【4】刘清波.中国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中国科技翻译.2003(11).
【5】李芳.热干面英译应统一为RenganMian.长江日报2014(3).
[关键词]服务营销;服务方式;服务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05-02
1 服务营销的相关概述
1.1 服务的概念及其特点
服务,是酒店服务营销学的基础概念,主要可以从区别于有形产品的角度来理解。北欧学者格鲁诺斯(Grnroos)提出“服务是指或多或少存在无形特点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通常产生在顾客与服务的供给者及其有形的资源、商品或体系彼此作用的过程中,以便解决消费者的有关标题。”菲利普·科特勒将服务定义为“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不可感知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或利益。”实际上,服务就可以理解为是酒店无形和无价的商品,随时随地地向客人出售。服务也可以说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付出的智能和必要的劳动。本文所说的服务,都是建立在这个定义层面基础上的。
服务的特点分为无形性(亦称不可感知性)、不可分别性、异质性(也称易变性或差异性)以及易逝性(或称不可储存性)等。这些特点体现了服务的特色分别为与有形产品差异明显;难以评定服务品质;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随机性,即同一服务人员不同时间提供的服务质量可能差别迥异,同一顾客不同时间需要的服务也大不相同;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等。
1.2 服务营销概述
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营销学家布姆斯(Booms)和毕特纳(Bitner)根据研究,将服务营销组合分为7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和过程(Process)。
1.3 服务营销的策略体系
服务营销的策略体系,从“克服服务基本特性对服务营销不利一面”的营销策略和“利用服务基本特性对服务营销有利一面”的营销策略两个方面出发,主要可以分为有形化营销策略、技巧化营销策略、可分化营销策略、关系化营销策略、规范化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策略、可调化营销策略以及效率化营销策略八个特性。
2 西餐厅服务环境分析
2.1 行业环境描述
2.1.1 无形性
前面提到,服务具有无形性。当然,这也是餐饮服务行业提供的“服务”的特性。西餐厅作为餐饮业的一部分,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存的。
餐饮服务企业提供的无形服务很难描述和陈列,它通过服务的传递提供给顾客的利益。无形商品的销售通常容易效仿,因此,餐饮业的服务商品较少出现专利。加之餐饮服务业资金回流较快,使得餐饮业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2.1.2 非储存性和非运输性
餐饮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无形商品还具备非储存性和非运输性。这个特性使得它的价值的实现,只能是通过在限定的时间里推销给顾客来完成;如果限定时间内得不到顾客肯定,那无形商品也就随之失去价值。因为无形商品并不像有形商品那样,可以事前储存下来等待顾客到来随时创造推销机会,而是只有当顾客上门的时候,“现产现用”的即时商品。
2.1.3 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餐饮服务行业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有形商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可以分离的。它的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可以不同步,而且绝大部分的有形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是分离的。有形商品先通过集中生产,然后销往不同地点进行销售。而餐饮服务行业所提供无形商品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它的生产时间与消费时间一定是同步的,即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这就对餐饮服务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否紧密配合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无形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否实现的基础。
2.1.4 西餐与中餐服务营销的差异
在地域、气候、环境、风俗等的影响下,中西方的餐饮产品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等方面呈现出的不同程度的差异。餐饮产品也正是在这些差异的影响下,才带上了强烈的地域色彩。中西文化差异是中西饮食文化的基础,而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中西方处世哲学的差异。西方人坚信“以人为本”,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
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直接导致了中西方餐饮业服务营销方式的迥异。就最简单的结账方式来说,中国人讲究先消费后埋单,而西方人“不付账不干活”。在就餐服务这方面,中国人注重就餐氛围的文化气息,西方人则重视客人就餐时的舒适程度。中国人普遍认为,吃的不仅仅是饭,更是一种文化,相比之下,更注重的是味觉的感受;而西方人则更加讲究的是吃下的东西是否能够让人真正的吃得“饱”,这是基础,其他任何东西都是在“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2 西餐厅服务方式分析
2.2.1 意式服务
在罗马帝国时代,意大利曾是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后来意大利落后了,但就西餐烹饪来讲,意大利却是始祖,可以与法国、英国媲美。意式西餐的特点是:原汁原味,以味浓著称。烹饪注重炸、熏等,以炒、煎、炸、烩等方法见长。意大利人喜爱面食,做法吃法甚多。其制作面条有独到之处,各种形状、颜色、味道的面条至少有几十种。因此,意式西餐的服务也是西餐服务的始祖,所有其他西餐服务方式都多多少少受到意式西餐服务的影响,带有意式服务的影子。
2.2.2 法式服务
在所有西餐服务中,传统的法式服务无疑是最豪华、最细致和最周密的。法国餐厅的装饰以豪华和高雅著称,以东欧宫殿为特色,连餐具都采用的是高质量的瓷器,甚至是银器,酒具则最常见的是水晶杯。通常会采用现场加热和调味菜肴及切割菜肴等方式为顾客服务。法式服务注重服务程序和礼节礼貌,注重服务表演,注重吸引客人的注意力,服务周到,每位顾客都能得到充分的照顾。
2.2.3 俄式服务
俄式服务是西欧西餐服务的代表。俄式西餐的服务方法不同于法式,讲究的是优美和文雅。其中,“大浅盘”是俄式西餐的标志性餐具。俄式西餐通常使用大浅盘将整齐且美观的菜肴端给所有顾客,让所有顾客在欣赏厨师精湛手艺的同时,刺激顾客的食欲。因为每一个餐桌只需要一个服务员,所以俄式服务以服务的方式简单快速著称。但是由于俄式服务也使用了大量的银器,因此并没有“跌份”,反而增添了餐厅的气氛。
2.2.4 美式服务
美式服务广泛应用于咖啡厅和西餐宴会厅。因为美式服务讲究的就是简单和快捷,一名服务员可以看数张餐台。美式西餐服务所使用的餐具和人工成本相对来说都比较低,空间利用率及餐位周转达率则比较高,是西点和西餐宴会理想的服务方式。
2.2.5 英式服务
英式西餐服务因其温馨、体贴、周到的特点,又被称为家庭式服务。其主要的服务方式是服务员从厨房将烹制好的菜肴传送到餐厅,由顾客中的主人亲自动手切肉装盘,并配上蔬菜,服务员把装盘的菜肴依次端送给每一位客人。调味品、沙司和配菜都摆放在餐桌上,由顾客自取或相互传递。英式服务的家庭气氛很浓,许多服务工作由客人自己动手,用餐的节奏较缓慢。
3 西餐厅服务营销策略建议
3.1 服务营销策划的步骤
3.1.1 准确细分与定位顾客群
细分服务营销的方法与传统商品营销有所不同。服务营销的细分,注重的不仅是顾客的需求,还有顾客的期望。通过细分之后,可以按照服务成本把顾客分成各个等级,掌握并管理顾客参与服务的提供过程。
3.1.2 掌握顾客的期望
顾客感觉到的服务质量并不完全等价于实际的服务质量。而是要受到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的抵消。把焦点放在最重要的顾客身上,并找出西餐厅的优异服务与顾客的期望有何差异,再通过努力减少这种差异。
3.1.3 设定顾客的期望
拟订一整套沟通计划,使顾客所期望的服务水平略低于西餐厅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
3.2 服务营销策略中的注意事项
3.2.1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员工的满意度和情绪会直接传染给顾客,时刻影响着顾客的满意度。对于西餐厅来说,优秀的员工是能否赢得和保有优秀顾客的关键。首先,“没有忠实的员工作基础,是不可能拥有忠实顾客的。”西餐厅的服务营销应该以人为本。其次,因为“管理是一种服务”。所以,只有对内的服务上去了,对外的服务质量才能提高。以满意的员工提供给西餐厅客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赢得客人的满意。
3.2.2 产品是服务的基础,更是维持餐厅形象的服务基础
服务应该围绕产品而开展,这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而围绕产品进行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微观产品的利益直接附加,量变激励质变,最终营造西餐厅的附加利益。
3.2.3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完美服务的基础
良好的第一印象除了餐厅装潢等外部硬件表现外,更重要的是服务人员的态度和精神面貌。无可厚非的,礼貌与热情是基础中的基础,周到的服务和贴心的问候是为餐厅增光添彩的服务项目。良好的企业形象是西餐厅得以生存的基础。
3.3 服务营销的创新
3.3.1 麦当劳“不是餐饮业,而是娱乐业”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节约广告开支,麦当劳CEO克罗克决定购买白天相对便宜的电视广告代替晚上昂贵的广告时段,而当时白天在家的大多是3~8岁的孩子。于是克罗克针对孩子的特性,将孩子们设定为麦当劳的目标人群。麦当劳是第一个设定儿童为目标顾客的公司,不仅赢得儿童们的喜爱,而且将他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都变成了顾客。就连麦当劳的“形象代言人”麦当劳叔叔都是小丑的形象,非常商业化但也十分可爱。孩子们是典型的感性消费者,他们不讲逻辑,只有喜不喜欢。麦当劳歪打正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从而赢得了小朋友乃至整个家庭的喜爱。麦当劳将快餐化的西餐厅完全当做娱乐产业来发展,麦当劳人所信奉的“麦当劳不是餐饮业,而是娱乐业”,用娱乐吸引孩子们,现在看来,大获成功。
3.3.2 星巴克“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
星巴克创造的商业奇迹,以及它所创造的品牌价值,并不能用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因为“星巴克是以一种商业教科书上没教过的方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霍华德·舒尔茨如是解释他的成功。“第一个是家,第二个是办公室,星巴克则介于两者之间。在这里待着,让人感到舒适、安全和家的温馨。”这正是星巴克教父舒尔茨所推行的全新“咖啡生活”。星巴克主张为顾客营造舒适温馨的咖啡感受,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独特体验,这是星巴克的价值理念。拥有这样西餐文化的咖啡馆,就不能仅仅称之为咖啡馆了,它所能为顾客提供的无形商品(服务)才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谢亚峰.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J].中国商业,2011(11):1-2.
[2]林海明.外送西式冷餐会——餐饮经营的又一朵奇葩[J].烹饪知识,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