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见病护理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的症状,并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心脑血管在我国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处第一位,而高血压又是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饮食和减少其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高血压病护理方法
早期高血压病即高血压病第一期患者,应正确对待疾病,不要紧张恐惧,也不要漠然置之。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或在噪音大、人群多、很嘈杂的环境工作,争取多休息,工作环境应较舒适,光线不宜太暗,室温不可太高,否则易引起疲劳,不应参加重体力劳动。晚期高血压患者虽已病久,不易治愈,但不应丧失治病的信心,这一点十分重要。在情绪上,应保持情绪稳定,忌情绪激动爆怒。暴怒之后,肝火上升,血压会马上升高,可造成脑溢血而中风;如有心功能损害,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暴怒之后,微小血管收缩,使肾动脉缺血加剧,也加剧肾功能损害。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激动和疲劳,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最好每天午睡1小时,使大脑皮层得以休息。在睡眠前避免看小说、看紧张、恐怖的电视。睡眠不安的人,可在睡前散步,打太极拳,并用温水泡脚或交替用左手心按磨右脚心,用右手按摩左脚心,各10~15分钟,可有助于睡眠。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锻炼时不宜过分低头弯腰,但要全身都能得到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做体操、打乒乓球或羽毛球,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要戒烟酒,保持大小便通畅。
适当的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我国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不少患者服药后血压一旦恢复正常,则擅自停药,一定要告之患者及家属,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必须终身服药,即便血压保持稳定,也应医生指导服药,更不能擅自停药,必须长期规则治疗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在服药期间,还应经常测量血压,以防血压下降得过低。
节,慎,不然是乐极生悲的。
2高血压病的饮食调整
要限制主食量,以达到减肥防胖的目的。
蛋白质需要量: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若同时伴有肾功能就不能吃那么多,要适当减量。
脂肪: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如油、猪肝、猪脑等,脂肪种类以吃豆油、芝麻油、花生油等植物油较好,大约每天40~50g就够了。
食盐每天不超过5g。若耳鸣、眩晕、浮肿、心衰时,每天吃的食盐则要小于2g,不宜吃咸食、腌食,可吃干磨菇、冬菇、紫菜、土豆、白菜、油菜、榨菜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利尿的钾盐。
多吃下列食物: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以及维生素C,如芹菜、白菜、桔子、西红柿等,降低血压和血脂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香菇、大蒜,含碘较多的海带、海蜇等海产食物,有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作用。
3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护理
3.1高血压性心脏病
轻度心衰时,病人需适当休息,饮食和用药同高血压病人护理。恢复后可照常工作。较重心衰时,病人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每日盐量不超过2g,饮食应少量多餐,选用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品,并在医生指导下服强心利尿剂补充钾等,经治疗好转后,可参加一般轻体力工作。
3.2脑出血(中风)
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由于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组织,表现血压明显升高、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失语和意识障碍等等。
护理方法:发生中风时让病人卧床上,不要用枕头并须保持安静,在急送医院时,一定要让专业人士护送,以免发生意外。脑出血病人常会留下偏瘫后遗症,一般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可配合进行针灸和按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3.3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除了破裂引起脑出血外,还可因堵塞引起脑血栓形成,造成与脑出血相似的后遗症,如半身瘫痪和失语等,急性发作期应住院治疗,恢复期处理同脑出血。
3.4高血压肾病
一切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运动锻炼,这样可使肌肉和周围的血管舒张,有利于恢复大脑的疲劳,防止血压升高。
合理安排生活,要有足够的睡眠,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戒烟戒酒,避免对中枢神经系统不良的刺激。
关键词:人流中常见并发症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46-02
人工流产是一种有效治疗避孕失败而导致的意外怀孕,并不是一种避孕方法,虽然女性偶尔可以做一次人工流产,其治疗对患者没有什么较大的影响。意外怀孕主要是避孕方式不正确,从而导致的意外早孕,对其可以采用人工流产治疗方法终止意外早孕,但是女性采用人流治疗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形成。所以,女性在终止早孕中采用人工流产方法,应在治疗前后进行准确的护理,因此,对于人工流产应制定准确的治疗标准。
1人流治疗中形成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
1.1临床治疗中护理。人工流产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孕妇的宫腔进行检查以及扩张宫颈,对此难免不会引起患者的腹痛,因此,对于人工流产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前护理[1]。对患者给予关怀以及安慰,辅导患者在临床人工流产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疼痛,从而使患者可以良好的配合人工流产治疗。对于在避孕过程中导致失败而需要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出现的疼痛进行控制,可以采用无痛人流手术进行治疗或对患者给予药物减轻疼痛感,护理人员对患者应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从而保障患者良好的接受人工流产终止意外早孕。
1.2人工流产中出现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终止意外怀孕的患者在人工流产治疗中,患者容易出现治疗导致的恶心以及呕吐,对其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控制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因呕吐物堵塞气管形成人流无法正常实施[2]。对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从而准备的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避免患者因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孕妇在治疗中如出现昏厥或抽搐时,应及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给氧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准确的治疗孕妇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对终止早孕的患者良好的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治疗。
1.3人工流产终止意外早孕的不完善。人工流产后应嘱咐患者观察阴道出血量,如阴道出血量过多或是流血不止的患者一般认为是人工流产不完善,对其患者应在进行检查治疗。对患者采用B超扫描检查诊断宫腔,从而准确的了解宫腔内是否有胎盘残留组织,如检查出残留胎盘,应及时进行刮宫术对孕妇宫腔残留的胎盘进行清除,对于刮宫后的患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3]。对人工流产不完善的患者,二次进行治疗容易对患者子宫内膜造成损伤,人工流产终止意外早孕在治疗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1.4人流中导致的子宫穿孔。子宫穿孔在人流治疗中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人工流产终止意外早孕应在临床治疗中嘱咐患者保持平稳,以免导致因在治疗中出现意外形成子宫穿孔[4]。如出现子宫穿孔应及时停止人工流产手术的治疗,对患者采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在患者子宫穿孔后如腹腔无出血,而胎盘未处理干净的患者,可以采用B超下清宫。
1.5人流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感染。人工流产后容易导致患者产生子宫内膜炎、子宫附件炎、以及阴道炎等病发炎症,如患者出现手术后感染,应及时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控制或治疗[5],从而避免因感染形成的炎症导致患者引起不孕不育病症。人工流产后容易形成宫颈管和宫腔产生粘连,因此,容易引起腹痛、闭经、以及子宫炎症导致的不孕等并发症,所以,人流终止意外早孕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减低人流治疗早孕中出现的并发症。
2人工流产后护理
人流终止意外早孕患者在治疗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脉搏等情况[6],观察是否每项生命指标都正常,患者人工流产后一般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特征,对于人工流产的患者在治疗后应观察阴道出血量,保持外阴道的清洁避免感染。人工流产患者如在治疗后15天内,阴道仍在出血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对治愈后的女性应介绍准确的避孕方法,从而避免再次出现意外怀孕,导致反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治疗对女性身心造成的伤害。
3结果
根据综上所述,对于人流终止意外早孕,应提高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对于要进行人流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整体性的护理,对患者讲解准确的避孕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应主要的事项,以及患者治疗后观察阴道出血和保持外阴道清洁。对于人流终止早孕虽然当前治疗普遍,但是其治疗方法在一定方面上还是应进一步完善,人工流产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在终止意外怀孕方面,还应在进行一步的进行完善,降低人流终止意外早孕方面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从而良好的治愈早孕女性。
参考文献
[1]林秀红,黄西戎,黄海珠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手术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9):111-112
[2]伍雪梅,陈方壁,梁志群等.丙泊酚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19):9-11
[3]李秀珍,康美花,王定清等.无痛人流术术前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1(04):155-156
[4]陈汉君.无痛人流对患者的身心影响及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2):1065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1]。
根据循证护理理论,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实践中,我们针对产科病人的常见问题,以护理小组的形式进行循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挑选一批具有循证能力的临床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支持小组。
1.2 提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循证护理小组每周一次总结病房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运用评判思维的方法,把对病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
1.3 寻找最佳护理证据 根据提出的问题构成检索策略,确定检索的关键词,到相关的期刊、因特网和资料数据库检索寻找证据。
1.4 评价检索到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评价检索到的文献和证据,对其进行级别分级,认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取舍是否可以应用于自己的病人。
1.5 运用最佳证据 经过对证据质量的评价后,认为真实可靠,而且又适用于正在护理的病人,在取得病人同意后将最佳证据应用于病人。
1.6 总结与提高 在运用证据的过程中严密地观察和科学地评价使用效果,不断总结经验。
2 实施
2.1.1 关于产后尿潴留
2.1.1 问题的提出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14%[2],既增加产妇的痛苦,又影响产妇子宫收缩。
2.1.2 循证 根据排便和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的腰骶段,且排便和排尿的过程都有盆腔神经参与[3]的原理,灌肠后,随着排便动作,即盆腔神经兴奋引起膀胱的括约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神经冲动减少,使膀胱外括约肌开放而促进排尿。
2.1.3 护理干预 循证护理小组为该病人采取下列措施:开塞露灌肠通便排尿法。应用开塞露40ml(2支)内注入保留,有大便急迫感后再行排尿。
2.1.4 效果 有大便急迫感后再行排尿,有效率达到94%以上及100%。
2.2 关于自然分娩中保护会阴的方法
2.2.1 问题的提出 传统按肛法其结果会阴裂伤占有一定的比例。
2.2.2 循证 循证护理小组查阅文献发现,用按肛法保护会阴,是向内、向上用力,会阴皮肤、肌肉的弹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伸展,故完整率较低[5]。采用阴道扩张法可使会阴皮肤肌肉的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
伸展,使阴裂增大、出口增大。
2.2.3 护理干预 在进入第二产程,胎头刚拨露时,循证护理小组人员在常规消毒时,于产妇右侧,左手轻轻下压胎头枕部,协助胎头俯屈和下降,右手示、中指指腹向外,伸入阴道后壁会阴联合处,向下向外适当用力扩张,胎头着冠时停止扩张,改用按肛法。
2.2.4 结果:通过采用统计学方法,将会阴完整与会阴裂伤(包括Ⅰ 度及Ⅱ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扩张阴道联合按肛保护会阴法提高了会阴的完整率,优于单纯用接肛法保护会阴。
2.3 关于分娩期疼痛
2.3.1 问题的提出 分娩期疼痛可能是每一位待产妇都要经历的不适之一。
2.3 .2 循证 疼痛是个体应对有害刺激过程中所经受的不舒适体验,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宫颈生理性的扩张,刺激盆壁神经引起后背下部疼痛:胎头压迫引起会被动伸展而致会固定性疼痛;会
弱切开或裂伤及其修复:分娩过程中膀胱、尿道、直肠受压。
1.3.3 护理干预 实施导乐式分娩,所谓导乐即是: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陪伴在分娩产妇左右,满足其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使其顺利分娩的人。导乐的职责包括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抚、对有关分娩知识的指导、在生活上的具体帮助等全方位支持。
2.3.4 效果 产妇在导乐等支持系统的帮助下,有效地实施了疼痛法,产妇表现疼痛程度减轻、舒适感增强。
3 讨论
3.1 在产科循证护理实践中,我们遵循循证医学的理论原理,对产科最常见也最能体现提高护理质量的问题加以循证。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并及时通过期刊、网络进行交流,循证小组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资料分析与评鉴,临床连续性和动态性的观察对比,拿出了最简单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3.2 通过应用循证护理解决产科病人常见问题的实践,不仅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而且培养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l.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1):65-67.
深静脉置管术的目的是能快速建立起一个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静脉通道[1],用来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抢救危重患者、静脉化疗、给患者大量输液和肠外营养的补给等。深静脉
置管术的优点是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输液品种较多等,因此临床应用广泛,效果较好[2]。但是如果护理不当,也会造成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局部渗血、血肿和血栓等。本文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本院接受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入我科进行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153例,年龄15~102岁;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6例。手术选用进口的抗菌导管(艾乐)作为静脉导管,根据治疗的情况确定选择单腔或是双腔导管。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操作,包括选择穿刺点、穿刺点的消毒、穿刺和置管。本文的深静脉置管术包括股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其中股静脉穿刺15例、颈内静脉穿刺27例、锁骨下静脉穿刺111例。均为术后病人,或需要静脉高营养的或必须进行静脉补液的患者。
2.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后,失败患者3例,成功率是98%;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27例,占17.64%。,主要并发症为血胸、气胸、动脉误伤、堵塞导管、导管脱落和误伤神经组织等。
3.讨论
3.1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感染由于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需要将导管长时间地留置在体内,因此有很高的感染几率。有文献报道称,在美国,大约每年发生医源性导管的感染患者有200万例,在这中间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占1/3[3]。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生的感染主要有因为长时间的留置导管在体内引发的静脉炎、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护理工作不合格和部分组织受到损伤等。其中由于导管原因引起的感染占大多数,主要途径包括患者自身皮肤所带细菌进入血管引起感染、导管洁净度不符合要求,受到污染使细菌进入血管引起感染、血行性传播和静脉输液引起的感染。
3.2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局部渗血渗液和血肿由于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静脉的附近往往伴随着动脉,所以医生一定要掌握好穿刺的部位,否则很可能误入动脉,这时往往会形成血肿,因此血肿的形成也提示医生误穿动脉或者血壁发生出血了。另外,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或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局部渗血渗液和血肿发生率也较高,对于这部分患者,医生需要引起注意。参与本文研究的153例患者,发生局部渗血渗液和血肿的患者仅4例,占患者总数的2.6%,其症状为气胸。
3.3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导管堵塞和形成血栓导管堵塞也是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主要并发症,在穿刺后期容易发生。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有导管打折和扭曲、血凝块和输血、输高浓度的药物和血栓等,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导管顶端形成小血栓。血栓形成原因包括:封管方法错误、患者的体质因素即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管与患者发生排斥,再加上机械性刺激后引发局部的炎症,形成血栓。发生导管堵塞和血栓后就要重新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为了防止反复穿刺的发生,应当尽量延长导管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所用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输液时要合理安排顺序、注意药物的浓度、用药后要用生理盐水甚至肝素及时冲洗导管,防止发生导管堵塞和形成血栓,同时要注意切勿让血栓进入患者血管,发生危险。参与本文研究的153例患者,有5例出现导管阻塞,占所有患者总数的3.2%。
3.4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导管滑脱发生导管滑脱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过度活动、医务人员固定不当和其他意外情况。发生导管滑脱后,患者无法进行补充体液、检测中心静脉压甚至发生呼吸抑制等症状,后果严重,因此,应当严格避免导管滑脱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艳红. 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应用[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8(13):250-251.
结果:综合ICU病房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的感染。
结论:必须加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严格执行洗手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及管道留置的护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管道留置时间,是预防与控制综合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73
Common cause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comprehensive ICU ward
Ma Xiaoho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mmon causes of comprehensive hospital infection in ICU ward and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ward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comprehensive ICU unit found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of incision.
Conclusion:We must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hand washing procedures and aseptic technique 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basic nursing and tube indwelling, minimize invasive operation, shorten the pipeline indwelling time, are the major measures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prehensive ICU hospital ward.
Keywords: ICU ward Hospital infection Nurs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81-01
综合ICU病房收治的病人因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等原因,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病人。医院感染是综合ICU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患者死亡的严重因素,是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有限医疗资源大量消耗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医院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中发生的感染和住院时及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住院前已开始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1]。ICU病房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影响医院的声誉,还给病人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现从护理角度对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常见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1 引起感染的常见原因
1.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占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首位,ICU获得性肺部感染主要为获得性肺炎。常见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患者,病人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77%气管插管患者可造成气管内误吸,存在于咽喉的菌丛很容易沿气管插管侵入气管内。有关文献报道的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达100% [2],临床表现为气管切开术1d后,在原有临床症状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超过1℃、血象升高、痰液增多、痰培养出现新的致病菌、肺部可闻及干、湿性?音;与患者本身伤势重,机体免疫力下降,昏迷程度深,吞咽、咳嗽反射减弱,呕吐及痰液分泌增多,营养支持差,加之可伴有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病房空气清洁度及吸痰操作不规范引起气管粘膜损伤,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长期卧床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
1.2 泌尿道感染。尿路感染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的20.3%-31.6%,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正常人的尿道平时处于关闭状态,膀胱内的尿液不能返流,形成一个防御屏障.而80%的医院内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20%与尿路器械有关。外科患者因疾病和手术后尿潴留或过多残余尿也易诱发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据报道留置导尿管3天的病人26.17%发生尿路感染,留置7天66.17%发生,留置10天93.13%发生,长期留置者几乎100%发生菌尿 [3]。另外,与导尿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导尿管污染或将尿道外口周围细菌植于膀胱。
1.3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塑料导管比钢质材料导管危险性大,硬度较高的导管、较粗的导管引起感染的可能性较大;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人员不熟练,插管部位消毒不严或皮肤破损,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是病原菌进入人体的最大入口,潮湿可以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1.4 切口感染。内脏菌群的污染和皮肤携带菌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手术伤口感染来源,术前没有进行有效消毒,病房空气,物品污染,术前毛发去除都是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
2 护理措施
2.1 病房管理及环境的处理。严格探视制度,监护室规定每日下午集中30min的探视时间,每次探视仅限1人;病室空气、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在空气微生物含量高峰时段尽量减少护理操作,定时开窗通风,各种必须的操作要轻稳。病房湿式清扫,病房温度应控制在22℃-26℃较为合适 [4];减少不必要的备皮,加强护理人员对病人操作后实施有效的手卫生。
2.2 加强呼吸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金属内套管时需每6h清洗、高压蒸气灭菌1次;气管插管患者,每次吸痰更换1根吸痰管;重视对患者更换、每2h翻身、拍背1次、并通过叩听视诊观察患者,给予及时正确吸痰,以减少发生率较高的肺部感染,对鼻饲患者每次鼻饲前都需吸净痰液,抬高床头30°-45°,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min,再恢复,防止因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对机械通气患者也提倡半卧位姿势,并针对患者情况,观察口腔、咽喉部粘膜有无白膜、溃疡,扁桃体有无肿大,呼吸道分泌物颜色、气味、排出量,尿、粪性状有无改变,对疑似感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校论文中心。
2.3 预防泌尿系感染。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特别是固定尿管的左手必须保持无菌,决不能接触消毒后的皮肤,保证见尿后再插入尿道的尿管绝对无菌,随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尿量,注意避免尿袋、引流管弯曲受压,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搬运患者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细菌逆行感染,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及会清洗,每日2-3次,避免不必要膀胱冲洗,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尿量达1500ml/d,严格控制尿管留置时间,有目的训练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夹闭尿管每4h开放1次,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
2.4 加强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及血管内导管的护理。选择适当的导管、适当的插管部位,优先选择锁骨下静脉作为插管部位,并最好建立皮下隧道,严防原发性血液感染,除保持导管连接紧密不可脱落外,还需注意插管外口保持无菌。局部消毒,用湿的无菌棉拭子擦接头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部分病原体。用酒精擦可增加其效果,用无菌敷料覆盖等均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