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范文第1篇

在信息不对称下,央行如何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政策信号,使市场形成正确的预期,从而避免市场的猜测和混乱,这时就需要央行传达清晰的政策信号,这种市场参与者通过信号甄别来识别央行政策的方法,是新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贡献。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诸如声誉模型之类的理论来解决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时间动态不一致问题。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政策透明度是树立央行声誉、给市场传达信号的一种好的方法。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形成市场主体对通货膨胀的共同预期,改善了货币政策的可信性。而且,共同预期和可信性的改善也对货币政策以至宏观经济的稳定产生了明显的效应。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共同预期

共同预期的形成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改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共同预期的形成降低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执行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意外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当非政策因素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时,由于市场主体相信货币当局有能力抑制通胀,低通胀的共同预期不会助长实际通胀率继续上升,则市场不良预期对通胀水平的“哄抬”效应微弱。同时,低通胀预期的保持使名义工资水平在短期内不随物价上涨,总供给曲线不发生明显位移,这有利于货币当局迅速实施紧缩性政策,从而抑制总需求,以更低的成本平抑意外通胀的冲击。第二,共同预期的形成有助于解决货币政策时滞问题。在高度透明的货币政策体系之下,根据及时充分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参照央行颁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决策规则,能够大体上提前预知央行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和力度,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也就提前消化了波动,无须等到央行正式实施货币政策。显然,货币政策透明度带来的共同预期不但可以平抑波动,还可以跨越识别时滞和行动时滞,使市场主体根据预期直接做出决策。当然,即使在高度透明的政策体系中,市场主体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和力度的预期也必然存在分歧。然而在政策目标、决策信息以及决策规则都十分明朗的情况下,共同预期不难形成,其结果是货币政策的效应较以往更及时地发挥出来。由于透明度提高形成的共同预期不但可以抵制意外经济冲击,降低货币政策执行成本,还能使货币政策提前发挥作用,跨越不必要的时滞,则其平抑波动、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的可信性

显然,透明度的提高使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基本处于市场主体的监督之下,货币当局通过意外通货膨胀扩大产出和增加就业的行为会被市场主体及时发现,从而使其提高预期,货币政策成本上升。所以,货币当局会理性地选择遵守承诺。因此,透明度的提高有效地抑制了政府和央行的“欺骗冲动”,培养了市场主体对货币当局以及政策本身的信赖心理,改善了其可信性。可信性越好,货币政策对共同预期的引导和管理效果越明显,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市场主体和货币当局的沟通和相互理解。

提高央行政策透明度的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有规则和相机抉择之分,究竟哪一种更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引导良好的市场预期,仍然是有争议的。实际上,采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两分法过于简单,在实践中并不存在货币政策的绝对规则,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把相机抉择和规则进行调和,只不过是程度不同。执行相机抉择政策的中央银行并没有公开对目标或政策动向做出承诺,而是保留了根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相机调整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及对新信息和无法预测的情况做出反应的灵活性。那么,在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相结合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克服中央银行在动态时间不一致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保持货币政策应对意外冲击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建设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外公布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够,对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预测等信息公布较少,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有限等。本文认为,央行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性。

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明确授权中央银行独立地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央行的首要职能是通过独立的货币政策操作来维护物价稳定,既要对通货膨胀承担责任,又要对通货紧缩承担责任,从而彻底改变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随意性。

央行应建立定期信息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法、时间与形式

通过互联网、传统媒体向公众公开有关金融信息以及相关的工作程序,如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及有关货币政策评论,加强中央银行与公众的信息交流,引导金融机构和公众预期行为;增加预测性报告的实质内容,提高对未来经济金融形势预测的准确性,以使公众更好地把握货币政策的走向与宏观经济金融趋势,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加强和完善我国通货膨胀统计和金融统计

对价格指数进行更仔细的统计分析,如分析研究消费物价指数中的能源、食品、住房、衣着、医疗、交通等部分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短期冲击,考虑对外公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与投资关系极大,还应密切关注涵盖投资品的批发价格指数。在金融统计方面,还存在如统计报表反映面太窄、报表缺乏合规性、统计指标设置重复、数据来源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加强和改进金融统计,保证货币政策有一个准确的依据。

提高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信息沟通;差异化策略

Abstract:Since the 1990s,various countries' Central Bank to guide and manage the market anticipated,enhances the monetary policy the transparency,takes seriously more and more with the social public in the monetary policy goal,th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aspe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Because the various countries' Central Bank locates the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different,objectively existen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strategy.This inter-species difference disassimil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since the Central Bank the income which and the risk brings to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arries on the balance the consideration,is also to make the bett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gress to need. PBC was devoting variously in recent years to the 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enhancement,but was enhancing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he valid aspect also to need to further consummate.

Key Words:monetary policy,transparency,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vari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4-0030-06

从国际视角观察,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都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它们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与公众交流其政策决策和操作方面的信息,许多做法颇具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中央银行加强与社会公众信息沟通的动因

中央银行之所以越来越重视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效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预期影响着公众的投资与消费等经济决策,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实施其政策措施引导公众的预期来实现的。理性预期理论认为,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之前,总是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与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进行预测;因为经济主体无法确知未来,所以只能将其计划和决策建立在对未来预期的基础之上。既然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公众对该政策的预期,如果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公众,那么货币政策就会对公众的预期产生影响。伍德福德(2005)认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解释说明甚至比政策本身的行为更能够影响市场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和居民广泛参与投资和金融产品的交易活动,金融市场也就通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变动以及资产结构调整和财富效应等多种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但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资金价格和资产价格走势的预期,因此,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自然成为了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与市场主体的信息沟通,有效影响和管理市场预期,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获得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也广泛存在于宏观经济领域。例如,宏观经济调控者所掌握的信息与相对应的被调控者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前者占有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优于后者,并因而导致公众对宏观经济调控者的政策不信任和不配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调控者与被调控者能够更多地共享决策信息,即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因此,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公开宏观经济决策信息,就成为解决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为了降低公众面临的未来不确定性,作为政策决策部门的中央银行及时有效地披露政策信息,会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公众的疑虑和预测误差,使双方走向合作博弈,使货币政策效率得到提高。像所有公共政策一样,货币政策可以从公众的支持与理解中受益。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开货币政策决策过程,说明决策依据,展望未来的政策取向等,可以使公众获得更为准确的政策信息,获得公众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三)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理论认为,在政府干预下,中央银行有违背稳定物价的承诺,实施带有通货膨胀倾向货币政策的动机。为了防止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的出现,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心和诚信保证,约束其履行稳定物价的承诺。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越大,该政策对公众预期形成和决策行为的引导作用越强,政策效应就越好;反之,政策的可信度越小,其政策效应越差。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是决定货币政策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预料到未来的意外冲击,因此事前宣布的通货膨胀率与事后的实际结果不会完全一致。如果这些情况不能及时全面与公众进行沟通,公众就无法判断调控效果与承诺目标的偏离是由于中央银行的短期行为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还是由未预料到的需求与供给冲击造成的,这样就会对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造成损害。如果中央银行采取了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公众对货币政策了解得更加全面、详细与准确,那么公众不仅可以了解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还可以了解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与措施去实现其目标,对正在实行的措施和效果与所宣布的目标偏离的原因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这样便可以增强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四)强化中央银行的责任感

在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各界对其责任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种责任感是需要央行通过与政府、公众之间的对话来实现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作为公共政策部门,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必须接受公众的评价与监督,同时还要接受权力部门的问责,而这又是以公众和权力部门对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充分了解为前提的。当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排除政治干预,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就会具有用通货膨胀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偏好,而在实行“公开”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任何以通货膨胀来换取短期产出提高的行为,都将被市场主体所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将会破坏中央银行的信誉,使中央银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要付出丧失公信力的代价。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把货币政策紧紧盯住物价稳定这一目标上,而公众则依据中央银行的政策行动以及目标完成情况,对中央银行的绩效做出评价,这就需要中央银行将其政策意图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缺乏信息沟通,公众就无法了解中央银行的目标和承诺,也无法对中央银行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信息沟通的主要做法

(一)货币政策目标方面的信息沟通

货币政策目标的信息沟通是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短期量化通货膨胀目标的公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多重目标和单一目标之分。一般来讲,单一目标比多重目标更清晰。因为在多重目标的情况下,公众难以把握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到底以哪一个作为优先考虑,以及对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目标赋予多大的权重。而最终目标虽然在各国的中央银行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但大多都是原则性的,要把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变为具体实施方案,还需要制定中短期量化通货膨胀目标。一般说来,量化目标比定性目标更精确,也更容易为公众所理解。

美联储(FED)货币政策目标在《联邦储备法》中被确定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利率水平。对这三个目标,美联储并未对其进行重要程度的区分,也不对外公布中短期量化标准。但从其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看,美联储是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作为其调控目标的。如果预期未来物价涨幅超过这一水平,美联储就认为存在着通货膨胀压力的风险,联邦基金利率就会上调。从多年来的货币政策操作看,美联储是把稳定物价放在首位,兼顾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欧洲中央银行(ECB)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对外公布稳定物价的量化标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虽然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的稳定,但该条约并未对物价稳定给出量化的界定。为了使政策目标更具可操作性,欧洲中央银行给出了物价稳定的目标值――中期内欧元区消费物价协调指数的年上涨率低于但是接近2%,并把这一目标公布于众。

英国目前实行的是通货膨胀目标制,1998年通过的《英格兰银行法》要求英格兰银行(BOE)实现价格稳定。英格兰银行对物价稳定目标进行量化并予以公布,量化标准由政府制定,英格兰银行负责具体实施。目前,其通货膨胀目标值设定为2%,它是以每年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来衡量。当现实通货膨胀率低于1%或高于3%时,英格兰银行行长需要代表货币政策委员会向财政部长写出公开信,解释实际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的原因以及计划采取的措施。

从各国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实践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界定是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最基本内容。为了增加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负责任的中央银行一般都要公布年度或中期物价稳定的量化目标。而在中央银行已经做出了目标承诺又未能达到所公布的目标时,信息沟通显得更加必要。如果中央银行未能实现承诺的目标,又没有与公众进行坦诚的沟通,公众就难以对目标偏离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货币政策信誉度就会受到影响。只有通过必要的沟通,让公众对目标偏离的原因有一个客观的了解,才能对货币政策效果给出合理的评价。

(二)货币政策决策方面的信息沟通

货币政策决策的信息沟通是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披露,既包括对外公布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决策程序方面的信息,也包括对货币政策讨论过程进行描述的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的公开披露。

欧洲中央银行采用的是“两支柱”货币政策策略,即经济分析和货币分析。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这两大支柱所需的大量数据和信息。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货币政策,欧洲中央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货币政策决策信息:一是通过新闻会与公众沟通。每次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讨论货币政策事项之后,立即召开新闻会,向公众介绍管理委员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与货币政策相关的物价稳定的风险评估,并通报会议讨论的其他议题和决策的相关信息。二是通过文字性材料与公众沟通。欧洲中央银行每月“月度公报”,向公众公布所有统计信息和货币政策决策所依据的数据,也提供专家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文章。

联邦储备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决策部门。FOMC每隔一个半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决定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制定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结束的当天,美联储就宣布利率是否变动以及变动的幅度,两周后公布会议纪要以及对某一项政策措施的投票率。会议结束两个月后,对外公开发表完整的会议记录,包括会议讨论的议题、结论,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以及有表决权人员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日本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政策委员会,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每次会议之后,委员会立即公布会议决定,委员会主席则在新闻会上解释政策决议,新闻会内容在相关媒体公布。另外,委员会主席还要根据政策决定整理出会议内容副本,并根据委员会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在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的第四个星期公布会议纪要以及会议讨论的具体内容,政策委员会决定的其他问题则在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月度报告》中公布。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机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英格兰银行主要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短期利率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每月投票决定的。决议一经多数通过即为集体决议,并成为对外公布的货币政策决定。英格兰银行在会后两个星期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会议的主要议题、委员的各种观点和投票结果等内容。

(三)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

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沟通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一经决定便迅速公布,同时还要对公众进行政策决定的必要解释,以及披露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在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沟通方面,中央银行一般是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评述,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

美联储从1994年开始对外公布政策决定,即使货币政策维持现状,美联储也对政策保持不变进行解释和说明。自2003年8月开始,美联储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之后立即发表政策声明,对货币政策进行解释,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展望和货币政策走势方面的信息,发挥政策窗口告示效应。联储主席和FOMC的其他成员一般都会根据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向公众披露美联储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并表明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取向,以帮助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政策力量与市场力量结合起来,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超国家机构”,向公众和市场用“一个声音”说话、保持信息沟通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在每月一次的新闻会上,行长详细介绍ECB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物价稳定的风险评估,解释政策决策的理由,并通报管理委员会讨论的其他议题和相关信息。新闻会的文字材料也于同一天刊登在欧洲中央银行的网站上,以便这些政策信息及时呈现给公众。每月的《欧洲中央银行月报》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评估,对政策决策所依据的数据给出更详细的解释。但欧洲中央银行不向外界提供未来明确的货币政策取向。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立即向金融市场和媒体公布政策决议和新闻稿,给市场主体提供货币政策委员会思考问题的线索,但只在政策取向发生变化时才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英格兰银行每个季度《通货膨胀报告》,不仅对经济运行进行详细的评估,而且还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走势进行预测。但英格兰银行不提供未来明确的货币政策取向。

三、中央银行差异化信息沟通策略分析

(一)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方式与所依托的社会背景相适应

中央银行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方式,与中央银行所依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构成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采用的是集体负责制,考虑到管理委员会成员可能承受自身所在国的压力,而无法从整个欧元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一因素,所以他们不公开会议记录,也不宣布投票结果。与此相反,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决策强调委员的个人责任,采用个人负责的原则。每个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对每一项政策调整意见都要进行投票表决,多数赞成的即为对外宣布的货币政策决定。会后的会议记录,包括会议的主要议题、委员的各种观点和投票结果等内容。

欧洲中央银行之所以不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是因为欧洲中央银行面对的是一个多元文化环境。而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都在规定的时间内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RBA)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中由于包含了来自社会各部门或行业的代表,受到委员会成员构成这一特殊制约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后也不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而是选择了其他的信息沟通渠道。

另外,各国货币政策决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的也不尽相同,瑞典银行公布会议记录,并披露对政策决定持保留意见的委员姓名;而日本银行虽然也公布会议记录,但只对参加会议的政府代表的言论进行署名,而其他委员和代表的意见则不署名。

(二)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需要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鉴于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着时滞,货币政策决策应该具有前瞻性。但是在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实践中,为什么有些中央银行对披露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持谨慎态度呢?这是因为,披露未来政策取向和进行预测展望可能会使中央银行与公众的交流变得更加复杂。明确的未来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是基于现在所能获得的经济信息做出的预测,但中央银行无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然而,公众往往会低估中央银行预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把未来政策取向和预测展望当作中央银行的一个“准承诺”,而忽视了中央银行这些信息时强调的前提。当新的情况出现后,中央银行有可能调整政策取向,这就会发生与已经披露的政策取向偏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会认为中央银行以前的预测出现失误,或者是说了不算,如果这类情况经常发生,就会使中央银行的信誉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受到损害。可见,只有在信息沟通有利于维护中央银行权威和信誉的前提下,增加信息沟通内容的做法才是有益的。此外,信息沟通虽然有助于货币政策效率的提高,但也要掌握恰当的频率,伯南克(2004)指出,中央银行信息的数量与透明度并非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因为不相关的信息对市场主体来说是“噪音”而不是有效信号。

(三)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应注意把握限度

在实际信息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中央银行向公众沟通的信息数量越多、内容越具体,其效果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分析和判断时,有不少因素是不确定的,中央银行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分析判断。然而,随着中央银行信息沟通范围的扩大,市场主体可能过分依赖中央银行的信息,而无法理性地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造成中央银行的公共信息对市场主体私人信息的挤出,进而导致真实客观的市场反应无法有效地反馈给货币政策的决策者。这一问题也许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明显,但如果中央银行的分析判断或政策决策出现失误,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力度的加大就会加剧失误的严重程度。

在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公众都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公布的完整信息,有些公众和市场主体只是从中央银行公布的全部信息中选取一部分,并以此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参与市场活动。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也带来了挑战。如果中央银行公布的多数信息无法被公众所吸收,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就会出现资源浪费,从而增大了信息沟通的成本。实际上,各国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限度的判断标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与中央银行所处的历史、文化、制度背景有关,也基于各国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的结果。在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清醒地认识到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公开并不意味着最有效的沟通,这一点对于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

(四)中央银行应根据信息沟通的不同对象采取差异化的方法

中央银行面对着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对象,不同沟通对象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应采取差异化的沟通方法,提高信息沟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沟通渠道来进行。完整准确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进行,如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决策会议记录等内容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网站、中央银行月报、财经类报刊来登载。而对政策的解释宣传和未来政策走向等方面的信息沟通则可以通过中央银行负责人答记者问、在经济金融论坛上发言、专题演讲等口头方式进行。但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信息沟通,都必须经过事先认真准备,能够完整准确地传递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四、启示与建议

(一)国际经验的几点启示

1.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成为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综观各国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理论和实践,制定有效的信息沟通策略,采取不同的信息沟通方法,是各国中央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金融宏观调控作用的日益加强,公众和市场对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货币政策关注和反应程度不断提高,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决策方法和决策过程。而中央银行则希望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着眼点在于有效管理市场预期。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关键取决于中央银行影响市场预期的能力,因为预期可以通过人们的工资和定价行为影响未来的物价水平。当货币政策日益成为一门管理艺术的时候,也就决定了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引导、稳定市场预期。中央银行与公众信息沟通的目标,从长期来看,就是通过政策引导将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锁定在低且稳定的水平;从短期来看,则是让公众全面理解当前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形成当前的市场预期。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应保持长短期目标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引导公众预期,促成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3. 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经济和金融体制环境不同,信息沟通也就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总的来说,中央银行应区别不同目标群体来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以使目标群体更全面透彻地理解货币政策。即使在相同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也要根据社会中各个领域沟通群体的需要,来选择适合不同目标群体的沟通策略。

4.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是信息公开和信息反馈的双向过程。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只关注了中央银行在沟通过程中作为信息“传送者”的角色,而忽略了社会公众接收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角色。信息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送与接收反馈的双向过程,因此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沟通的预期效果。为了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中央银行需要与市场主体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这应该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不同沟通渠道对公众和市场预期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不同沟通渠道的有机组合,实现不同渠道的互补,寻求最佳的沟通效果。

5.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有利于培养一个具有经济学知识的社会群体。伍德福德(2005)认为,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与公众信息交流的程度的提高,使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更多的知识丰富和信息丰富的人群。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沟通意愿和水平,公众的沟通需求和合作也不可或缺。加强信息沟通的过程,也是加强金融教育和普及金融理论知识的过程。在信息沟通的同时注重提高公众和市场主体的经济学素养,使信息接收者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政策信息,有利于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

(二)提高我国中央银行信息沟通效率的几点建议

随着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信息沟通的加强,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工作尚需不断完善。首先,对外公布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在月度金融统计数据中所公布的统计项目比较少。其次,尽管央行对外公布了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货币政策相关问题分析报告,但是对于公众在形成预期时所需要的对将来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预测分析报告公布较少。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还有空间,在以下方面还需要完善和加强。

1. 增强货币政策制定程序方面的信息沟通。即通过适当方式,向公众详细说明货币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其依据是什么,目的何在。这里包括对具体货币政策进行解释的内容及意义,以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商议和讨论等。货币政策决策的信息沟通一般包括公布对决策的解释和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透露。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未来的货币政策是在以往货币政策执行的基础上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后才能进一步行动。所以,应当建立货币政策决策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与形式,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传媒手段增强与公众的沟通。

2. 增加对货币政策制定所依据经济信息和预测模型的披露。现代社会公共决策的特点是科学、民主和透明,货币政策也应遵循这一要求。为此,中央银行应公布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经济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如何建立起经济模型,这些模型所统计和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经济运行的拟和程度等等。此外,中央银行还应对预测分析的信息进行披露,因为预测分析是否透明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有着关键性作用。通过解读中央银行的预测分析,公众可以了解货币政策决策者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偏好,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有助于解决调控者与被调控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中央银行应当详细公告其执行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在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的进程中对调控效果偏差的控制,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可预测到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冲击。在对前期货币政策操作效果进行总结时,应向公众提供更具深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分析并说明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途径、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与目标偏离的原因,等等。通过上述措施,使公众准确地把握货币政策的取向,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Ehrmann,M.and M.Fratzscher(2003),“Monetary Policy Announcements and Money Markets:A Transatlantic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Finance 6(3),309-328.

[2]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刘丽巍.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协调配合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相关文献回顾

有关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关系及配合问题的讨论,国外早于国内。Friedman(1956)[1]认为货币具有广泛的渗透性,而银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会产生巨大影响,必须通过与银行业的监管相互配合,才能使得货币政策达到预期目标。Blum、Hellwig(1995)[2]指出,银行资本水平将影响银行贷款的增长,从而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Tanaka(2003)[3]研究发现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对贷款的敏感度将减低。Borio、Shim(2007)[4]认为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和审慎政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关系。国内学者胡哲一(1996)[5]认为加强金融监管,是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基本条件。周波、张蔚、郑伟(2001)[6]认为货币政策的软约束和金融监管硬约束造成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责任追究反映过度,信贷过分集中,不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钱小安(2002)[7]认为金融开放会削弱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出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标、手段、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实行二者的专业性分工,健全二者之间的协调机制,以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崔建军(2004)[8]日认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戴金平、金永军、刘斌(2008)[9]通过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认为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行为在短期会产生显著的信贷收缩。肖本华(2012)[10]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高度关注社会融资规模,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陈雨露、马勇(2012)[11]以跨国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央银行未分离或未完全分离银行监管职能的国家,其金融稳定性通常更高,经济增速更快,而且未出现明显的“通胀倾向”。熊丹、郑亚平、石慧(2013)[12]运用15 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既有相容性,又有互斥性,唯有使二者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各自实施的有效性,实现共同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相容性和互斥性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都是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的实施,实际上是运用政策工具通过影响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变量而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等政策目标的一系列金融调控行为;而金融监管则是通过维护金融体系规范和有效运行、进而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公众利益安全的一系列金融控制行为。作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强有力手段,货币政策是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政策;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则是由金融业自身的脆弱性、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体系的内在缺陷等因素决定的。在实施过程中,二者既存在着一定的相容性,又存在着互斥性。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相容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终极目标追求上的相容性。虽说二者在实施手段和侧重点以及具体目标等方面各有差异,如前者更着眼于对金融总量的调控,而后者则更着眼于对金融机构运行的约束,但二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保持金融稳定、克服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公众利益等。二是相关信息共享上的相容性。不论是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还是金融监管的实施主体,在行使各自的职责时,面临着共同的目标主体和实施环境,即共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因此,来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息,都是二者的实施主体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是实施手段协调上的相容性。货币政策功能和金融监管功能是最终贷款人功能的进一步引申[13],因此,二者在实施手段上存在着协调的基础,如果二者实施得当,就能够相互提供助力。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互斥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二者的内在特性不同。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逆经济周期的,而金融监管的实施则是顺经济周期的,二者实施方向上的互斥性,必然会对金融体系产生不同的影响。二是二者的具体目标不同。货币政策追求的具体目标是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指标。而金融监管的目标则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定、促进金融业的公平竞争等微观指标,具体目标的不同使得二者间存在潜在冲突的可能。三是二者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货币政策以经济手段为主,对经济主体进行间接调控。而金融监管则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对金融主体进行直接监督管理。此外,二者还在作用的范围、对目标主体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如果说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相容性彰显了二者协调配合的可能性,而二者的互斥性则又彰显了二者协调配合的必要性。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对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就必然要强化二者的协调配合,这也是由它们各自在经济运行中的不同作用决定定的。

首先,金融监管可以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提供健全稳定的微观基础。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和实施,必须要有稳健的金融机构。而只有审慎的金融监管才能通过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市场准入及信息披露等经营活动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这也是金融监管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其次,金融监管还可以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创造良好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环境。良好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环境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和实施的必备条件,而良好金融秩序和市场环境的建立,是金融监管有效实施的结果。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调控活动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方式,这更凸显了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促进货币政策更加有效传导,就必须加强与金融监管的协调与配合。

再次,金融监管能确保有关金融统计数据和相关金融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准确,不仅为金融监管本身的正确决策创造前提条件,也为货币政策的正确决策和科学制定创造前提条件。换句话说,要建立健全完整的金融统计信息体系,保证货币政策的正确决策,就就离不开金融监管。

然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也可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创造宏观条件。因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这是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安全的基础。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的有效运用以及“最后贷款人”角色的正确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局部性的金融风险,从而促进金融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可见,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货币政策。

另外,后危机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如过度宽松的货币供应引发通货膨胀、过度宽松的信贷环境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和整体宽松的货币环境增加了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等[14],客观上更加彰显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四、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对策

1.构建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特定关系,客观上决定其行为主体不能绝然分离,即中央银行在承担货币政策职责的同时,不能完全放弃相应的、必要的金融监管权责,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权。但长期以来,在金融监管中应给予中央银行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却一直存在许多分歧和争论。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凸现出各类金融监管模式缺乏中央银行参与的缺陷。美欧等国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信息不对称,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各自为战,信息不完整和监管力量分散,导致两者出现监管盲点和监管重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加剧了金融危机的发生[15]。这充分表明没有中央银行充分参与的金融监管制度和模式不利于识别、防范系统性风险和不利于金融危机的有效处置,不利于金融稳定的实现。在构建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具体操作中,设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由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及金融业自律组织等机构负责人广泛参与的宏观审慎监管委员会,制定金融业稳定发展的计划和决策,并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步调,尽量减小执行机构之间的摩擦,降低组织成本,提高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同效应。

2.强化以“三会”为主的微观审慎监管机制

在构建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同时,要强化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对银行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的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加强信息披露和创新薪酬机制,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从而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

3.搭建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是加强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配合的核心和关键[14]。目前,要尽快改变当前人民银行与各个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各个监管机构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渠道的现状,建立与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相配套的信息共享平台,方便有关各方之间进行相应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使其能够利用充分而完备的信息作为其决策的参考和依据。有关监管机构应及时将金融机构经营情况、风险状况及采取的监管措施等信息,向人民银行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内各组成机构通报、反馈,使人民银行正确有效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监测和评估金融市场风险,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人民银行也应及时将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体系流动性情况、货币政策意图等信息向各个监管机构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内各组成机构通报、反馈,以便有关监管机构科学地做好监管决策,积极配合货币政策操作,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弗里德曼,(美)施瓦茨著,巴曙松,等译.美国货币史1867-1960[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Blum J, Hellwig M.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for bank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39,No.2,1995.

[3]Tanaka M.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Basel Accord. CESifo Economics Studies, Vol. 49, No. 2, 2003.

[4]Borio C, Shim I. What can (macro)prudential policy do to support monetary policy?. BIS Working Papers, No. 242, December. 2007.

[5]胡哲一.谈谈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J].中国金融,1996(05).

[6]周波,张蔚,郑伟.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协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0).

[7]钱小安.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分工与协作[J].金融研究,2002(01).

[8]崔建军.货币政策十大理论问题辨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05).

[9]戴金平,金永军,刘斌. 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J].经济学(季刊),2008(02).

[10]肖本华. 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J].新金融,2012(11).

[11]陈雨露,马勇.中央银行的宏观监管职能:经济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12(05).

[12]熊丹,郑亚平,石慧.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与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3(04).

[13]王玉,陈柳钦.最终贷款人理论及其发展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01).

[14]刘儒,赵仕亮.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4).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险业 金融功能 货币政策

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开发促销新产品,经历了“储蓄型――保障型――投资型”的演变。最初,将保险单的利率与银行存款相比,渲染保险单的储蓄回报功能。在银行利率一再下调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不得不放弃高利率的保单,重新回归保障功能。而后开始大力引进国外投资型险种,如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曾一度红火了沿海各大城市。

但是仅从防范利差损目的出发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进而要求拓宽投资渠道;或者,仅从繁荣股市目的出发,鼓励保险资金入市及保险公司上市,都患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近视病,过多资金入市也可能引发股市过热的危险。因此,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还可以从货币政策体系入手。

货币政策的新发展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但从中央银行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中央银行为了随时掌握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必须利用一些能反映经济发展变化的金融变量,作为观察从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指标。长期以来,美联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以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货币政策作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金融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一方面使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越来越困难,货币供应量渐趋失控;另一方面使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大大下降。第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融资方式的创新,使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政策意图难以见效,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弱化。第三,经济金融全球化及金融市场深化导致的大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使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联系被打破。正是以上原因使得美联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严重限制。

在我国也出现类似情况,中央银行为了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连续8次下调利率,希望通过利率机制对银行储蓄分流,鼓励居民、企业贷款、消费,或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获得更大的利益,发挥资本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功能,实现中央银行刺激投资消费的货币政策的目标。然而,操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利率政策的杠杆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债券、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均难以奏效。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不通畅或发生扭曲的因素较多,其他金融机构不受中央银行的约束、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意识和动力不强是原因之一。由于在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在金融机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情况下,中央银行能够直接监督和调控的只有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对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则难以直接调控。这些机构的行为是否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一致,中央银行无力进行直接约束,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金融创新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只控制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而忽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方面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大量的金融和信用失控现象,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败。为此,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政策调节和作用的范围,把控制的触角逐步伸展到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控范围扩大到全部金融资产,并注意政策的均衡性。

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作用

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业务综合化和金融机构同质化趋势,模糊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混淆了这两大类金融机构在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上的本质区别。随着融资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支票帐户电子资金划拨系统、可转让存单、电话存款、证券化贷款等业务的逐渐完善,使得存款货币的创造不再局限于商业银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创造货币的功能。金融创新以后,在开始混业经营的国家里,货币供给由过去的中央银行提供通货和商业银行提供存款货币二类主体扩展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主体。货币供应主体增加,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为货币供应主体。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多层次的货币应包括有些流动性好的金融工具,如短期政府债券、储蓄债券、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单、互助基金股份等。由于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金融工具可以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即货币化,因此,一些国家也把这些近似货币计算到货币供应量之中。

货币政策制定后广泛地通过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传导。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表现在:

对利率政策的反应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所制定的调整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政策、措施,以此引导各微观经济主体向宏观经济需要的方向从事经济活动。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利率一直是中央银行调节干预经济的工具之一。

在利率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保险,特别是长期寿险业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当中央银行采用扩张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下调,在其他各因素不变的假设下,保险公司长期险(寿险)资金运用收益预期下降,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降,寿险产品价格上升,通过价格效应,居民的保险需求下降,实物消费可能增加,最终推动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实现。这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可通过多渠道运用资金均衡收益,因此费率可不必依附于利率。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因为保险运行机制配套问题而发生扭曲。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为抑制通货紧缩,我国央行连续8次降息。但在名义储蓄利率大幅变动时,保险监管政策未能及时作出反应,加上寿险公司自身缺乏风险意识,假定的预定投资回报率高估,部分公司甚至渲染这种差价,造成居民对保险商品的抢购,将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希望从银行“分流”的储蓄,部分重新流入了寿险公司,没能实现扩大实物消费的作用,抵消了央行货币政策效果;而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能力受限,寿险公司自身面临严重的“利差损”风险。

保险业通过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

理论上,市场利率以资金供求为基础,保险公司的同业拆借、债券买卖业务等资产业务表现的逐利性,为中央银行利率杠杆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保险公司通过从事政府债券的买卖和同业拆借活动,可以直接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完成央行吞吐货币的重要过程;也可以与其它金融机构交易,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广泛参与了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过程,即保险公司的资金供求变化带来的信贷、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成为影响货币市场银根松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最终影响长期国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间接入市,甚至保险公司上市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本市场的资金量,并通过影响股票债券价格来影响企业居民的行为。

保险业还通过迂回的途径,间接地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由于保险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保障,他们缴纳保险费而得到预期财富效应,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

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

保险公司作为金融中介,其信用扩张不同于银行体系。

与银行贷款不同,保险公司的贷款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资产一增一减,并未产生派生存款。但在我国,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并不像企业存款一样计入货币供应量,因此,保险公司提供贷款时,保险公司存款的减少带来的商业银行负债方企业存款的增加就事实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等同于派生存款。若此时中央银行仍只调控商业银行信贷,忽略了非银行的信用扩张,就可能造成过多的货币供应。如1995年《保险法》出台以前,我国的保险资金可用于流动资金贷款,1984-1989年,累计运用保险资金37亿元,其中投资贷款占97%,1991年才开始有所调整,应该说这对当时的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等,这又矫枉过正,杜绝了派生存款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延长了资金的流转,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虽然保单质押贷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贷款,事实上它是在保单现金价值内预支,并未超出保单现金价值。但这意味着保单权益的支付期限缩短,体现了保单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因此,它虽并未非派生存款,但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广泛地支付高比例的佣金通过人、经纪人推销产品,保险公司自身的业务费用及层层机构的收入分流就形成了不容忽视的现金漏损,也即减小了保险公司的信用扩张能力。

将保险业的宏观调控纳入货币政策体系

从中央银行来看,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只盯住基础货币,应当面对多样化的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金融资产。虽然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相对于上万亿的银行存款来说,作用较小,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壮大,保费的增加,保险单作为居民的金融资产的作用也将逐渐增大;且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保险资金运用规模也将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资产。

由于各种金融资产在影响价格水平和经济过程的程度、途径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应有所侧重,划分货币层次分别控制。重点控制基础货币的同时,密切关注货币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对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及生产、消费和服务在内广义价格指数。要加强与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沟通与交流,协调相互间的政策措施。

从保险业来看,首先,应建立风险机制,积极参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引导货币政策的顺利实现。其次,制订正确的保险政策,促进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增强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再次,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的快速顺利流通。保险公司不仅可作为资金的提供者,还作为资金的需求者;不仅为证券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险公司上市又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通过保险证券化、巨灾债券在筹集资金、分散风险的同时,为证券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促进资金快速流通。

参考资料:

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吴滔、俞娟,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1996

3.韦生琼,论货币政策与保险政策的关系,财经科学,2002

4.王松奇,中国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西南金融,2003

5.李壑,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浙江金融,1997

6.张颖,企业投资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经济评论,2003

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影响因素 对策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简介及理论研究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定性意义上的,与“货币非中性”相关。“货币非中性”是指货币政策能够系统的影响产出以及就业等真实经济变量,即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反之,则表明“货币中性”。另外一层是在货币非中性的基础上讨论货币政策在定量方面的效果大小问题。

西方经济学界的主要观点有:古典学派坚持“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肯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学派认为在适应性预期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无效。理性预期学派完全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新凯恩斯主义者完全肯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①。第一种观点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持肯定态度,代表人物有范从来教授和戴根有研究员。第二种观点对货币政策作用估计偏低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代表人物有黄达教授和谢平研究员。第三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治理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代表人物有吴军教授和刘金全教授。

尽管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没有统一的观点,但中外经济学界几乎都承认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特指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其有效性要看其反周期作用的大小及熨平周期的程度。

■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政府的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

(一)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

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主要表现为市场上可交易工具总量小、品种单一;市场参与主体少;金融市场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不足。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影响了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从而弱化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利率市场化问题

我国目前的利率改革已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其根本的突破点在于放开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只有放开了这两重限制,利率才是实现了市场化。但目前央行对放开这两个利率仍保持极为谨慎的态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制约因素:银行缺乏利率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缺乏基准收益率曲线。

(三)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外部时滞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敏感性较弱,传导机制不畅通。信贷传导方面,商业银行在利润目标的驱动下,具有很强的政策规避动机。而在微观主体层面,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的敏感程度仍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抵消作用

由于结汇渠道的人民币投放属于基础货币,考虑到货币乘数的作用,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还要大。因此,结汇已成为人民币投放的主渠道。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收回流动性的措施将推动市场利率上升,导致外汇投机资金继续流入,抵消了央行的对冲操作,使得央行陷入被动恶性循环的困境。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发展金融市场,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应根据经济需要,增加发债规模调整债券结构,进一步增加银行间市场的开放程度,扩大货币市场主体,吸收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增大银行间市场的覆盖范围,最终建成我国集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贴现市场于一体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

(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目前我国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按照“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贷后存,先农村后城市,先市场后信贷”的顺序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改革的核心。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利率市场化要处理好以下问题:精心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强化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与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居民储蓄和消费利率的敏感程度。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

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调整和改善其负债结构,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使企业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独立承担风险和享有收益,才能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操作。这种真正体现所有者利益的企业才能对货币政策调节工具的变化做出灵敏反应,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改革外汇制度,提高外汇利用效率

首先扩大企业支配外汇的自。其次减少贸易顺差;再次加快引进世界一流的技术人才;最后建立不同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或组建外汇管理公司来管理外汇。

总之,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的重要的概念。分析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然后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关键。我国货币政策只要继续增强前瞻性和有效性,就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