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营销;传统营销;新经济环境;市场导向
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企业家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上网,即失败。”对于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而言,两者的差异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翻天覆地的差异。只有深刻理解了这种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网络营销,更好地开展网络营销。网易总裁丁磊说:在一个互联网业者看来,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有互联网的世界,另一个是没有互联网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差异,充分地体现了差异的革命性。具体而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革命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传统营销以市场导向为主,网络营销以顾客导向为主
市场导向,强调的是以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开展营销;而网络营销,强调以具体的、生动的每个个体的消费者为对象来开展网络营销。以市场为导向,对于把握顾客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对顾客的需求的满足度一般较低;而网络营销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尽量分析出每个具体的顾客的需求的特点并满足之。这在人类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商业人士,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了解到芸芸众生中每个具体个体的需求的特点,并根据对每个具体的需求的把握,来组织生产,供应商品和服务。让顾客满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比让顾客满意更重要。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将企业中的产品介绍、技术支持和订货情况等信息放到网上,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有选择性地了解有关信息。这样克服了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营销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省去了去商场购物的距离和时间的消耗,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在网络营销渠道中,企业把速度放在竞争首位。公共网络的建立将迫使企业对市场机会做出快速反映,而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营销渠道的产销关系。
二、传统营销具有同质化、大规模的特点,而网络营销具有个性化、一对一方式的特点
在传统营销的视角下,商业人士总是试图从大众市场中,细分出一部分目标市场,找到特定目标市场的同质化特点,然后来组织生产。而网络营销,就是要将个体的需求同机寻找出来,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目标市场,而是去关注是否有特定的个体具有特定的需求,如果发现了一种个体的一种需求,还未有满足的,就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或供应。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正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发生着变革。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下,企业欲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及发现潜在消费者方面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网络营销下,在互动沟通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对称(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从而使得产销之间实现一对一的深层次双向沟通。
网络营销的特点,使得具有相似需求特点的个体,会在网络营销者并不主动地背景下,会聚到提供个性化服务或产品的网络平台上来。
三、传统营销是异动单向的,而网络营销是同步互动的市场营销
营销,强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深度越深入,沟通的频次越高,则往往更使双方更容易解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异。传统营销环境下,供给者显得更加主动,需求者是相对被动的;而在网络营销环境下,需求者取得了更大的主动的权利,需求者和供给者可以及时高效地互动沟通,这也是传统营销下不可能实现的。网络营销具有企业和消费者的极强的互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网络营销的互动性,则利用互联网络互动性强的特点,将营销由营销者单方面的努力转变为营销者和消费者的互动。Yoyodyne公司是H&RBlok公司、Reader’s Digest以及MCI等众多公司的商,该公司吸引了100万用户参加游戏和有奖竞赛,该公司只要玩游戏的人自愿提供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在它提供的网址中随意访问什么网址或阅读什么广告,通过这种方式Yoyodyne公司帮助广告商同用户建立联系,以便掌握更多的消费需求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大大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同时也使得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该公司的产品,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它很好地利用了互联网的互动特性,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概念的有力工具。 另外,网络强大的通信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网络营销的互动性,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互动,向消费者和目标顾客传递大量的信息,推动顾客主动购买并传播企业的产品概念,通过制造并传播,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扩展的目标。网络营销要应该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服务意识和水平。将消费者放在首位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
四、网络营销可以更容易地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全球,而传统营销则显得步履艰难
传统营销面对的工作环境是要将分布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各种销售分支机构、销售商协调起来,组织资源来满足需求。网络营销通过利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可以以一个形象、一个准则来满足客户需求;并及时沟通,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企业扩张,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市场的扩张,客户数量的增加。做好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然后将产品卖给尽可能多的顾客,卖到尽可能广阔的市场,这是很多商业人士的梦想。在传统营销下,因为成本的原因,因为时间、空间的原因,因为管理的难度,使得很多小的企业虽然有很好的产品,但市场却几十年内,都无法扩展到全国、全球。
而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近似免费的信息的传递,将产品的信息拓展到全国、全球,可以节省大量的市场推广成本和客户管理、服务成本,并能节省商品生产、管理的成本。在网络营销时代,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而精的强大的企业,它们在一个行业或产品领域内,同过去的产品上的竞争优势,而占据了该产品或行业的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市场的领导地位。
传统营销领域,虽然也提出了整合营销的学说,但实际上,能够真正做到整合营销的企业少之又少,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传统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分散、独立的过程;网络营销在统一协调营销工作方面,具有天生的巨大优势。这解决了无数营销管理人员在营销管理、控制中感到困惑的一个突出难点。
五、网络营销实现零级渠道销售模式,传统渠道则必须依靠中间商发力
由于网络营销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企业可以不必借助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营销努力即可实现产品销售,只要网上的客户有需求,企业就可依其需求供货;不仅如此,对网络营销来说,还可以实现“少环节”销售,甚至可以不必设置大规模的产品展示空间和中转仓库,这样可以降低渠道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
由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存在巨大的差异,而网络营销又可以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很多方面,网络营销有取代传统营销的趋势。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提出了长远而深刻的革命性挑战。
参考文献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网络文化发展和网民发展提出的客观的、必然的要求。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应该着力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特.,爻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管理价值的思考进行深入地研究,二是要加强网络技术对网民生活方式和成长规律的影响研究。
一、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橄育的必然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淆网络本质和影晌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瀚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网络文化发展和网民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i、网络丈化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有利于网民道傲自律化。网络空间内,网民可以毫无拘束地挥洒自己的个性。他们在网上可以体验到各种人生角色的酸甜苦辣,这种丰富的经验,恰是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同时网络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基础,网络中的交往可以更加超越时空和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为网民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自律机会。
(2)有利于网民观念现代化。首先,它变传统道德教育工作由‘一人讲,众人听.的单向沼输式为双向交流互动式;其次,它变传统划一性的‘教.为主、受教育者被动接受为网民自主学习,能有效锻炼网民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它变一次性学校教育观为社会化的终身学习观。
(3)有利于德育手段现代化。网络信息容,大,传播速度快,操作便捷,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增弧其影晌力,扩大其砚盖面,可使德育工作手段现代化。
(4)有利于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人们坐在计算机前,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即可查找资料、收集信息、阅读报刊、相互间‘实话实说,。同时,网络信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种手段并举,这些教育资源运用得当,可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影晌力。
2、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价值冲突。有材料说,国际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90%以上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中85%来自美国,他们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思想,低毁、浸蚀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惫识形态,诸多的西方道德价值观的入浸,给膏少年学生的道德选择带来了困惑。
(2)文化渗透。网络文化是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同时,网络文化又是多维变化的,试图直接给出每一个问题的具体答案绒者仅用一种价值观去评价是非,几乎是不可能的。网民容易受这种“西方’影晌,使其轻易地放弃民族文化而崇拜西方文化,从而弓!发自身文化危机。
(3)网络污染。一方面,网络中的主体行为是在‘虚拟’的情形下进行的,这种倩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行为主体冷漠,使人产生孤独、压抑,甚至情绪低落、鹅神不振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时常出现虚假信息、网上盗窃、浸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人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从而产生多疑、恐俱、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居p个体行为麻木、冷澳以及诸如‘上网瘾失衡症’、‘信息污染综合症’等更多的心理疾病。
总之,在人类发展史上,每次媒体的革命,都为人类文化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印刷术的发明誉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对摘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弧大的杠杆.。网络技术以其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等特点,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带来了畅通渠道和交流的机会.对人类的文化同样产生着巨大的革命性的影晌。网络给人类文化带来了崭新的存在空间、传播载体。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网络行为所遵循的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规则,无疑都彰显着可贵的精神气质,反哺现实文化的发展,也漫润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网络化的生存方式中,人的个体化发展,主体蔽识的觉醒,人的自由选择和独立惫识的增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谋而合……。因此,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的主体性的目的的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政治教育的归宿。=m0面对网络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与网络同行,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点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大多数还停留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层面上,缺乏对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的思考。随着网络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用科技武装起来了,才能更强有力地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tz]如何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积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的关键,在于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以创新的梢神运用网络,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有效方法,努力掌握“制网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换发出新活力。要达到以上目标,我认为要着力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i、应该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愈义和管理价值的思考进行深入地研究
20世纪最伟大的媒介理论家之—麦克卢汉认为:“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理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众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阎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进入将用户从受众变成了信息制造者,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这标志着一个真正蔽义的网络社会的形成—互联网应用模式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人对话.,网民上网不再是简单的让计算机完成文档处理绒者获取信息,而更多的是为了与网络中的人进行交流,由此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网民们利用互联网建立信任、积累信誉、形成关系、构建纽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民.,网络与一般网民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上的社会结构日渐趋同于现实社会。因此,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要想在网络争夺战中抢得先机,应该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特点进行深入地研究。而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薄弱的地方。目前对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特点的研究,往往是简单的现象描述,缺乏对网络技术背后的文化惫义和管理价值的思考,研究工作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国内这方面研究工作跟进相对较祖,相应的观念还没有及时更新。如果说互联网是一张.网’,那么互联网应用中形形的技术就是这张‘网”的无数个‘节点’,是它们构成了互联网这张“网’,避开这些‘节点’谈‘网”是肤浅而不切实际的。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通常只是谈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对于具体的技术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管理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慧义很少触及,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研究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无法体现。而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工作应该说已经领先一步。比如最近,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塔尼娅·拜伦向政府提交一份有突破意义的报告,陈述了第一项有关儿童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叼这份报告之所以具有突破意义,正是基于学者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管理价值的思考进行深入地研究,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如在这份报告中她提议:利用给电脑安装定时器和过滤器的相应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详尽的信息,告诉父母如何阻止孩子进入某些网站。
2.网络时代的技术发展是超常规、跳跃式的
就硬环境而言,网络社会具有有序性,先进的科技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构建了网络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但对于软环境以及诸多网络行为而言,却具有极大的无序性。可以说,网络社会既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也是一个无序的社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所弓I起的及动同我们对于信息技术反应迟缓并存,网络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心理、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的缺憾。在某种意义上,其对人们的心理艘撼是可想而知的。网络时代人类的焦虑与不安成为一个替瑰的事实。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现代科技手段影晌网民生活方式、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在传播的历史上,英国人格兰威尔曾经提出“以太’的观念。‘以太,是一种心理物质和物理物质的结合体。他认为一切进行传播的事物都以‘以太”为载体。人类大脑的活动激活“以太.,心理作用和物理机制借助‘以太’实现融合。人们就是通过这种“液态媒介,,释放了自身的心理需要。}s}0且不谈格兰威尔思想中的唯心主义倾向,我们今天的确存在科技进步的愈义上以“以太,为载体构建了把地球缩小为村庄的因特网。因此,对网络技术影响网民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成了当务之急的任务。网络技术是一个技术群,其中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网民生活方式和成长规律的影晌也各不相同。目前对现代科技手段影晌网民生活方式,)L,5理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尚停留在现象描述阶段,从较深的层面上揭示网民的网络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还不够,研究缺乏针对性,对网民在应用不同互联网技术的现象中体现出的心理特点几乎没有研究,绒者只是停留在对现象本身的描述上。提出的对策也只是针对现象本身,导致了理论滞后于实践,无法有效地对实践进行预判和指导,无法实现传播效果和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管理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有利于了解哪些技术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借鉴,哪些需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对于深刻系统的分析和把握,互联网催生的新型社会形态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带来的冲击;网络环境下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的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环境以及评沽机制等方面的差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等诸多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创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企业要保证人才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将它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键因素是企业竞争的胜利。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人才,从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理论知识概述
1.1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指的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使用组织的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思想和其他资源设计、创造、为消费者、社会的新变化带来的影响,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由企业的人才创造的。没有强大的团队组织,就无法掌握更多的资源,就不能创造新的价值,更不要说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指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在最新前沿科技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或新方法,使企业人力资本增值更快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1.2互联网管理思维
互联网管理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思维,它由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的革命性变化,以经济为主体的思维不再主线,而是立体的。这种管理思维模式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互联网+”的时代是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之间交流的一种桥梁,也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一种媒介,也就是所谓的“零距离”时代。因此,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迫使企业和各职能部门必须对市场、客户、产品、企业价值链进行研究,并应对整个企业生态系统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所以企业要互联网思维来管理人力资源,跟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2.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效探索“互联网+”时代,才能改变和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并分析了其工作特点,然后总结了传统人力资源的困境,为下一章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和依据。
2.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介绍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工作任务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往往依据相关国家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通过网络在人才市场招聘、收集信息、企业人事信息调查、人员实地调查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保证企业员工的规范和合理利益。
2.2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信息收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特征,人力资源专员倾向于有针对性的根据公司的要求,以及规划收集相关人员信息,结合企业人事信息和人员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收集外部市场信息的时代特点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良好的信息基础,公司招聘、人事管理和人事规划调整工作结构可以有效地支持。
人才招聘与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也是最基本的特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常使用网站进行招聘、发送和接收邮件的简历、人才招聘等形式的电话沟通,以及在企业人员培训、管理中经常采用的技术讲座、培训课程、宣传材料、印刷等形式。人事信息数据库管理和外部连接是另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2.3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
首先,传统的招聘方式往往通过电视广告、报纸招聘信息和个人电脑方式。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几个大的弊端:信息渠道的传播范围有限、信息传播速度慢、招聘成本高。这不仅会导致不能迅速招聘人才,也会浪费招聘成本。
其次,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习惯性的邀请专家和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方式不仅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严重限制,有的员工专业基础不牢固,培训效率低。
最后,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帮助企业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然而,以往绩效考核体系的缺失,使得很多有能力的员工因心理失衡而选择移动到另一个企业,随之带来岗位信息的流失,使企业效益受到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3.1通过互联网进行人员招聘工作
招聘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传播信息招聘信息,采用这种招聘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的报纸、电视广告等形式的限制,也可以保证招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内部人才流失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在网上招聘信息,可以让求职者快速地看到公司的招聘信息,以最短的时间联系公司,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人事部门在招聘人才的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了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成本。
3.2开设互联网培训课程
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使每一个员工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往往组织定期的内部员工培训,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培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仅不能达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目的,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有效地改变内部员工培训计划和内容,将面向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远程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培训计划的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也可以扩大培训内容,改变培养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的培训时间和地点比较方便,员工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减少培训的阻力。此外,员工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和企业的培训内容相关的文献,为即将到来的培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既能提高培训的效率,又能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
3.3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考核模式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代表了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也代表着企业的阶段性业绩。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思想的不断进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使得传统的评价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绩效考核体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必然趋势。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和收集的信息平台,自然包含了各种新型的用于企业绩效评估的系统。因此,企业相关的管理者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互联网上寻求新的绩效考核方式,找到符合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评价体系,经过调整后直接使用。
3.4建立人力共享的信息数据库
企业经营者要适应“互联网+”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挑战,必须充分认识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是前提,广泛有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全面了解员工信息的大数据管理,随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技术;新媒体;社会嵌入;信息;社会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40至50年代,计算机、原子能等技术的诞生,以及由计算机技术所驱动的互联网传播技术等带动了历史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并迅速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我们已然深处于网络社会。“网络构建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我们社会中支配与变迁的关键根源。”
这种新的变化无疑是当前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有学者认为新媒体研究目前仍处于“摇篮”阶段,但其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力已不可忽视。尤其对于自在转型期的中国,互联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于梳理媒体技术史视角下西方新媒体传播思想的发展逻辑,勾勒其演变的路径,并提倡当下中国的新媒体研究应走向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学范式,以期对中国新媒体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嵌入:媒介环境学派的传播思想
传播技术给人类互动和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个疑问一直是媒介环境学派所关心的问题。伊尼斯认为任何技术都带有一定的“时空偏向”,这种偏向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冷”、“热”媒体之分等等强调的是传播技术与人类自身的互动;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即隐喻”侧重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再建构,而德克霍夫的“电视民主”则关注电视与政治参与的互动。
由于麦氏等人的观点中过分强调传播技术的影响,其后继者詹姆斯・凯利、保罗・莱文森等学者将伊尼斯、麦克卢汉贴上了“媒介决定论者”的标签,这个标签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对整个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解。显然,这个标签有失公允。麦氏早在《谷登堡星系》一书序言中就提到:“本书绝非盖棺论定之作,牵动社会变迁的因素不少,本书只希望阐明其中一项主因,指出这项因素未来或许能让人类更自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麦氏的研究宗旨在于提醒媒体研究学者媒介技术是一个社会化产物,应注意分析媒体技术本身对人、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而非强调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不过,媒介环境学派对于技术的过分强调在其二代学者梅罗维茨那里有所调整。梅罗维茨结合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理论与戈夫曼的社会情景互动理论,提出信息系统的流通形式,而非自然环境本身才是不同场所的真正界线,并由此得出:电子媒介的诞生打破不同群体信息系统的分离状态,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线不同模糊,男性与女性的气质、成人与孩子的界线以及政治英雄与普通百姓的区别日渐消逝。当然,这里的电子媒介主要指涉电视、广播等传播技术。
其后,保罗・莱文森将媒介环境学派对于“媒介即环境”的阐释带入互联网研究,成为了学派在数字时代的理论开拓者。他认为:“因特网完成了麦克卢汉的比喻,使地球村成为现实。网上地球村的村民,只要有一台个人电脑,一条电话线和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居住在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和别人聊天,可以搜寻新闻,而不是被动地坐在电视是接受新闻。”网络带来的是一个非集中化的时代,利用电脑,人们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还可以生产信息。由此,每个人都是一个生产和传播的中心。2009年,莱文森出版了他的最新著作《新新媒介》,在书中他更为详细地将新媒介中的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归类和论述,提出“‘新媒介’这个名字描绘的互联网生活和工作,与传统媒介和旧媒介截然不同,比如电子邮件与纸质邮件不同,网上阅读与读书读报不同;同理,‘新新媒介’描绘的互联网生活和工作与新媒介截然不同,比如,读维基网的网页和读CNN电视网的网络版就截然不同,因为维基网的网页是很容易编辑的。”所谓的“新新媒介”侧重的是“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你无法冒充非专业人士;你能挑选适合自己的媒介;你得到不必付钱的服务;新新媒介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新新媒介的服务功能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
媒介环境学派对媒介技术的关注将我们的目光转向了媒介与个人、集体的生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媒介技术的隐蔽偏向将塑造新的个体行为和社会发展。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表层,深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媒介虽延伸了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人类的感知能力,但对不同的个体或群体而言,这种延伸“比例”显然并不等同,传播技术的影响具体到个体所产生的差异是他们没有看到的;其次,尼尔・波斯曼虽猛烈抨击了代表着“机器意识形态”的医疗技术垄断,电脑技术垄断等现象,指出“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但这种制造“臣服”的机制是如何运作?这些关乎媒介技术与社会控制的种种问题是媒介环境学派所没有回答的,而这些才是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的关键所在。
二、新媒体技术的双重性:从“数字民主”到“结构再生产”
“每一个技术进步对于应用者来说都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新理想的追求。”互联网传播技术带来的“革命性”一度让新媒介研究学者兴奋不已,有关数字民主(digital democracy)、赛博民主(cyberdemocraey)、电子民主(electronicdemocracy)等十分应景的概念在西方学界的研究文献和政治言论中层出不穷。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认为,由互联网构筑的“网络乌托邦”是一个以协商民主为特征,信息高度分享、众人高效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的世界。这样一种对新技术的乐观情结在克莱・舍基那里更为明显,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他宣言,新媒介技术为人们超越社会原有的层级结构、与他人共享、合作、协调一致地行动提供了途径与方法。这是一种“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当人们把组织像衣服一样脱掉时突然发现,新的关系和环境不再老旧和僵硬,而变成有生命力的、有粘性、湿乎乎的存在。这是一种力量,这更是一场革命。”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出版了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的研究报告,在其中他们提出了一个让人极为振奋的概念:“We Media(自媒体)”,暂且不论这个概念对于新媒介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模式有何转变是否有解释力,但“we”这个词本身包含的主体性成分就足够体现两位学者对新技术的强烈的乌托邦色彩。
“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构建的全新王国。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互联网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最美妙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展完全是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南、更美化、更民主的另类天地。这一观点在哈贝马斯的论述中得到呼应,他认为:“技术进步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那些从社会生活的强制性的再生产中自发产生出来的社会利益决定的。”
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原初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运行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其天生的政治秉性是其所在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只不过,在两方发达国家,由于互联网与言论自由的天然耦合,由此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且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空间其实是一种景观或者表象,是现实社会结构的延伸,互联网上的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现实社会内在结构张力的一种“症候”。权力和商业利益可随时介入到互联网虚拟空间中,利用把关过滤、敏感词屏蔽等信息控制模式,将信息传播和公共辩论导入符合领导集体权力与商业利益目的和权力巩固的狭窄管道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互联网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在于“复制和复杂化了原来存在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技术成效及其合法化形态受以了社会关系的制约。”由此可见,以媒介形态出现的网络传播技术更趋向于一种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核心动力。
三、信息:理解新媒体技术与社会重构研究的起点
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电影与传播学系教授马克・波斯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了《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等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新兴传播技术背景下社会发展研究的新思路。对于新媒体理论发展而言,波斯特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的基础批判性地提出了“信息方式”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的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各个时代生活资料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比如磨坊主与封建主义关系紧密,蒸汽机和资本主义相互对应。在波斯特看来,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对于数字时代的社会生产发展已不再具有解释力,信息化社会的生产更多在于符号生产或抽象生产。在他翻译鲍德里亚的《生产之镜》时所作的导言中也曾提到:“他(马克思)没有穿透政治经济学的中心逻辑,即鲍德里亚所指出的它的意义逻辑。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的起源理论化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转换,但马克思没有意识到,政治经济学还有第二个决定性的变化,这涉及“社会抽象的过程”,它不是指向商品而是指向符号。”因此,波斯特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的基础上,把电子传播媒介、后结构主义理论和批判理论互相融合,批判性得提出了他的信息方式理论,用以概括新媒介时代的社会生产与运行方式。在《信息方式》一书,他说道:“历史可能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被区分为不同时期,而且当今文化也使‘信息’具有某种重要的拜物教意义。”
受鲍德里亚的影响,马克・波斯特十分重视符号与符号生产在新媒介时代的作用。他将信息方式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符号的互应、意符的再现和信息的模拟。在信息模拟阶段,主体失去稳定性,并悬置于客观性的种种不同位置之间,不同的构型使主体随着偶然情境的不确定而相应地被一再重新构建。“信息方式中的主体已不再居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不再享有物质世界中某个固定的制高点,再也不能从这一制高点对诸多可能选择进行理性的推算。相反,这一主体因数据库而被多重化,被计算机的信息传递及意义协商所消散,被电子广告去语境化,并被重新指定身份,在符号的电子化传输中被重新分解和物质化。”同时,词语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处于漂浮状态,词语与指涉物之间的关联被重构组合:并日渐取代物的位置。“电子传播把巨大的距离和时间的瞬时性结合起来,使说话人和听话人相互分享又彼此靠拢。语言不再表征现实,不再是用来强化主本的工具理性的中性工具:语言变成了,或者更确切地说,重构了现实。”
这一观点在卡斯特那里得到了新的阐释,二者的论述不谋而合。在卡斯特的三部曲中,他提出网络社会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因此,信息技术范式构成了网络社会的物质基础。在此范式下:1.信息便是其原料;2.新技术效果影响至个人与集体层面活动过程;3.产生了新技术的系统或关系的网络化逻辑;4.新的信息技术范式以弹性为基础,拥有重构能力;5.特定技术逐渐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在信息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传统以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资源以促进自我发展的模式已然落后,以比特为单位的信息才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创造源泉。网络社会的崛起不可避免地造就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卡斯特称之为“真实虚拟文化”,即真实本身完全浸于虚拟意象的场景和伪装的世界里,在其中象征并不只是隐喻,而是包括真实的经验。在这种文化里,“一方面,社会中的支配与价值无需接触就可以同时被组织起来,亦即,在无须任何地域具体经验的信息流动里就可如此。在另一方面,支配性的价值与利益无需参考过去或未来就能在电脑网络与电子媒体的无时间性的景象中被建构起来。”与此同时,网络社会的所有信息开始以一种二元模式运作:在多媒体沟通系统中“出现”或是“缺席”。惟有在这个整合系统中“出现”,才能使信息成为显现于公众的视线中,成为人们的谈论对象并在此过程中社会化。而“缺席”者只能化约成一种个人想象,或是日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公众视野范围内。网络的诞生“将文本、意象与声音整合进入同一个系统,在开放且可以获得读取路径的条件下,于不同的地点和选定的时间里在全球网络上互动,这种做法确定彻底改变了沟通的特性。”传统媒体传播的不同信息在网络世界里互相借助符码,信息便在此过程中混淆了自身的所指,不同的意义随机混合,从而创造出多面向的语义脉络。符号学大师巴特・罗兰曾指出,一切沟通形式都是奠基于符号的生产和消费。由此,“现实”成为了一种符号的再现,一切“现实”都是拟象。以电子整合为核心的新沟通系统和交流形式建构了“真实虚拟”,并以其各式各样的变貌,容纳了绝大多数的文化表现,构造出一个新象征环境。
的确,新媒体技术的到来将信息符号从模拟推向自我指涉,并不断融入现实生活的运作过程。由此,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当我们将这种趋向推向极端,那么,“信息方式”将成为现实社会生产与运行的基本逻辑。但对于当下而言,鲍德里亚、波斯特和卡斯特都过高估计了符号、语言等因素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的作用。只要我们深入到符号、语言等因素的背后,不难发现,所谓的信息方式仍旧是束缚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现实社会关系之中,符号运行的现实基础仍旧存在于社会的生产方式,这是符号走向独立存在的现实前提。如果抛弃了物质生产,信息方式所这些现象和矛盾其实只是一种无根的矛盾。
四、结论:走向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