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63-0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引发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而导致的校园危机已不仅限于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传统意义上的定性,其诱发原因错综复杂,不仅对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有较大的冲击,也对社会发展和道德氛围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进行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诱因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与应对模式,是高校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对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

所谓突发事件:指违常态并在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或无法知晓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危及社会和个人人身安全的事件。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指高校受国际形势、国内局势、高校管理等因素影响,涉及在校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的、紧急的,并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群体事件。

(二)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既有一般突发事件的偶发性、不可控性等共同特点,也有自身显著的特性,这些特性表现如下。

1.事件的突发性

高校突发事件往往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让人猝不及防,让管理者处理事件无章可循,更让校方无法防备。

2.诱发因素多样性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但诱发因素却无法预知,诱发因素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可能会因为自身关注的国际国内政治问题、社会焦点问题,也可能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促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3.参与主体活跃性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参与主体是一群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他们敢于指出问题和发表意见,但是他们思想上容易冲动,涉世不深,对是非的判断缺乏经验,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

二、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分析

影响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校外的因素,又有学校本身的管理因素,同时也有参与者学生的因素,但归结起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然因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不乏地震、泥石流、洪灾、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过多过快的追求经济发展,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环境恶化,气候反常,降低了人们生存、生活的质量,造成生存困难,推动和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二)社会因素

1.国际国内格局的影响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各种社会矛盾,官僚腐败、贫富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看病难、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与共鸣,如果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妥善处理,很容易演变成群体性突发事件。

2.网络的双面效应

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和途径多等特点,网络信息良莠混杂,负面的网络信息通过百度贴吧、微博、博客、人人网、易班、QQ等渠道传播,也会通过邮件、手机短信、飞信等方式传播,这些有害的网络信息会侵蚀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阻碍学生的行动,从而使学生误入歧途。

3.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煽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敌对分子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他们往往会借助一些问题,以高校学生为突破口,对他们进行破坏和渗透,使大学生丧失政治辨别力,迷失政治方向,迷失人生目标,使一些学生受到影响,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学校因素

1.学校扩招带来的弊端

从1992年高校开始扩招至今,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数量已达饱和状态。学校已由精英化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学生构成呈现多元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校园治安管理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同时学校扩张以后,学生数量增加,学校资源紧缺,而学校的教学、后勤等配套设施没有跟上,教学质量下降,极易引发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学校已不再是原来象牙塔中的一方净土,而是转变成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复杂的“小社会”。校园内不仅有师生员工,还有经商、务工人员等,原来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各种利益相互冲突,比如食堂饭菜质量下降、价格上涨、学生寝室变动,这些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积压到学生难以承受的时候,可能爆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四)家庭因素

虽说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许多家长为了使子女考上大学,往往采用的都是应试教育。由于家长素质、家庭感情和气氛、家庭教育方式等不同,有些家长认为子女一旦考上大学,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对于大学生活,很少关注,也很少过问,不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更是忽视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

(五)学生因素

1.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等往往成为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些挑战和压力,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缺少合理的表达方式,因而诱发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化解,很容易导致治安问题的发生。

2.少数学生法治意识的缺失,法制观念淡薄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观因素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宠爱,养成了自私、自负、狭隘并极端的特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加之有的学生崇尚哥们义气,愿为朋友、老乡两肋插刀,将社会公德、学校规章、法律观念统统置于脑后。

3.学生的非正常死亡是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除了他杀,还有自杀、失足坠楼、运动中猝死、游泳溺亡、交通事故致死等。

三、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的应对模式

(一)加强危机教育,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安全教育体系,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窗、书报杂志、网站、微博、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危害,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不定期开展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使学生更真切地接触和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有效地抑制危机发生时的心理失衡,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技能,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进民主管理

学校管理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要坚持民主管理,倾听广大学生的呼声,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发挥学生在学校中的监督权,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也是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本之策。

(三)建立完善的预警、应急处理机制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的名言“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高校应把加强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常规教育常抓不懈,贯彻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制订和完善应急方案,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做到有的放矢。建立畅通的信息报送渠道,争取将群体性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学生情绪,控制事态的发展,调动和协调校内一切资源,快速果断地进行处置,坚决防止因冷漠和不作为造成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传递更多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重视新生的心理状况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密切关注测试中发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五)重视舆论导向,建立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机制

高校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学生发生突发性事件后,学校官方应该第一时间内权威的信息,让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了解事件真实情况,稳定师生情绪,破除大家心中疑惑,争取问题处理的主动权、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保持和政府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的良好沟通,争取广泛支持。要引导舆论宣传向着有利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向社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校渡过危机。

(六)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高校应急管理组织应该是常设机构,并且这个机构应该是由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每个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调,责任到人,而不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

四、结语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下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如何科学化、规范化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已经成为高校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一个难题,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还学生一片宁静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叶金福.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J].与现实,2004,(1).

[2]欧永美,李锦顺.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王诚,王宗强.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应对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4]涂海英.浅谈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科技信息,2009,(3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院校 应急管理

一、独立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如今,独立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少学生对校园应急事件的概念缺乏了解,几乎没有应急事件演练的经验,法律意识不足,观念上也缺乏必要的重视意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均不够到位,常陷于一种被动的、应激性的处理模式中,重在事后处理,事前预防观念淡薄;从学校的角度看,关于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相关教育明显不足(这也是师生危机意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心理干预系统不够健全、人文关怀体系不完善、校园文化载体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学校与家长以及学生三者之间沟通不足等。

近年来,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独立学院突发事件也在不断的被聚焦放大,从而导致独立学院的应急管理的压力无形中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独立学院,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本已压力攀升,再加上传统的应急管理的方式本就有待完善,这就为独立学院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在转型期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摆在独立学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独立学院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内,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相当联系,事前难以预测,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冲击乃至危及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公共事件。

独立学院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由于独立学院突发事件性质各异,诱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通常对独立学院校园突发事件做 如下类型的划分:①群体性突发事件。这里所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校园内外涉及校园师生的各种未经批准的集会、游行、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可分为政治因素引起的事件和群体利益引发的事件两类。前者是指带有政治色彩的、大多由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的具有社会共鸣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后者是指因待遇、利益、管理等引发的具有群体利益目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两类,一类是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另一类是学校所在地方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SARS的蔓延,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一些师生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③突发安全事故。突发安全事故既包括学校楼堂馆所等发生的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校园睡眠冰面溺水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学校后勤供水、供电、供气等事故,以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也包括学校组织或师生自行组织的校外活动中造成的师生人身损害的安全事故。学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重大突发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④自然灾害事件。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气象、海洋、洪水、地址、森林、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我国是多灾之国,这些自然灾害往往给灾区学校带来巨大的灾难与损失,给受害师生造成巨大的心理痛苦。

三、独立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教育不普及,培训不到位。有些学校新生入学后没有开展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和像火灾,地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即使经过训练也是走走形式,没有进行系统化,正规化教育,学生安全知识薄弱,自救互救能力低,危机应对意识有待加强。

制度不健全,设施不完备。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学院没有建立健全的独立学院园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日常管理制度,没有坚持督查制度,没有定期对园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没有即时通报督查情况,没有对影响园区安全稳定的情况进行及时上报、设施不完备,因为经费问题,有的独立学院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消防的规定设置园区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没有配备到位.园区重要地方没有安装摄像头。保障体制不健全。2009年甲流爆发时期,很多学校都制定了符合自己情况的疫情应急预案,预案在事后大多被弃置在一旁,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订和完善。大多独立学院应急救护的设施,设备,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后勤工作滞后。

信息不畅通,不公开有些学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隐瞒,缓报或谎报信息,处置突发事件的信息不透明。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网络舆论;舆情疏导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阶段,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道德滑坡等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近年来,以“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为代表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趋势,不仅阻碍了发展,还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网络舆情具有两面性。如能积极利用,就会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运用、管理”。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内涵和特征

网络舆情的变动折射出公众对社会的态度和意见,正逐渐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意愿的渠道。在众多的网络舆情危机中,尤以群体性突发事件导致的舆情危机最突出。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又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认为,“我国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或因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而积累、激发,由部分公众参与,有一定组织和目的,采取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甚至使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强度对峙状态的。”[1]例如,“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瓮安事件”等。

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诱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2]:结构断裂说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社会结构断裂,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制度结构分析说认为,在当今利益诉求多元的社会里,理论上应该存在着两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一种是封闭制度结构,另一种是开放制度结构,而现实中的制度结构大体就处于这两者绝对模型之中。社会心理失衡说认为,社会心理失衡是催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

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突发性、利益性、情绪性、冲突性等特点。近期又呈现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趋势。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及演变模式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因此舆论又称公众舆论。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者大家的意见。”[3]陈力丹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4]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表达意愿的平台。网络舆论呈现出平民性、交互性、监督性、非理性等特征。

网络舆论的演变大致有四个阶段,舆论潜伏期、舆论突发期、舆论蔓延期、舆论终结期。首先,舆论事件发生,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出现多种意见表达,舆论逐渐产生。第三步,意见分布趋于稳定,出现舆论群体,舆论逐步整合。最后,舆论事件终结。网络舆论的演变模式[6]如图1所示。:

三、基于4R模式的网络舆情疏导与管理研究

(一)概念

危机管理的4R模式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在《危(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如图2所示:

(二)4R危机管理模式具体阐释

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模式的内容可以具体阐释为:

1.减缩力。对于危机管理而言,有效的危机减缩贯穿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有效的危机减缩不仅可以避免时间浪费,争取主动,而且可以缓和危机带来的冲击。就缩减危机管理策略而言,政府可主要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四方面进行缩减管理。首先在“环境”方面,政府应安排相关负责人处于准备就绪的状态,并制定各种危机预案,随时做好应对危机的预备工作,建立与环境相适宜的预警系统与信号,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其次,在“结构”方面,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落实相关责任人,配备必要的设备,以便在危机预警状态下尽早减缩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再者,在“系统”方面,政府应重视电子网络与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类电子信息系统,并保证系统的顺畅正常运行,提高危机预警的效率。最后,在“人员”方面,应进行有效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危机管理责任人的预见性,让他们熟悉各种危机情况,包括如何利用网络媒体沟通等,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述管理措施作为政府组织持续运转和管理的一部分,可以预防危机产生,同时可以有效较低危机风险和威胁,从而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进行。

2.预备力。预警和监视系统在危机管理中是一个整体。它们监视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预警系统的功能有:危机始发时能更快反应(不良变化被注意到并传递出去);保护人和财产(通过撤离信号和开通收容系统);激活积极反应系统(如抑制系统)。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很直观地评估和模拟出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以警示相关者做出快速和必要的反应。因此,政府应重视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尤其是在网络媒体环境下,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可以更加便捷直观地收集与监测危机信号,从而及时激活危机反应系统,将潜在的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预备管理主要是进行危机的防范工作,政府可挑选危机管理、信息传播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危机管理团队,指导工作人员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进行日常的危机管理工作。

3.反应力。也就是在危机发生会,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以策略性地解决危机。危机反应管理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如危机的沟通、媒体管理、决策的制定和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等都在此范畴之中。在反应力这个层面,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以应对危机;其次是如何能够更多地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以便了解危机波及的程度,为危机的顺畅解决提供依据;最后是在危机来临之后,政府如何降低损失,以最小的损失将危机消除。

政府应对危机时的管理策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确认危机,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总结危机。在处理危机时,尤其要合理地运用沟通管理与网络媒体管理,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恢复力。一是指在危机发生并得到控制后着手后续形象恢复和提升;二是指在危机管理结束后的总结阶段,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支持,已免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

[2]谭和平.近五年来研究述要[J].贵州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2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3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第4篇

1.1概念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失灵等因素引发的,可能危及公众安全和正常秩序的突发性危机事件。

1.2主要特性

1.2.1隐蔽性、突发性、无序性和紧迫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往往是人们事前没有意识到,不易被察觉,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临界状态下却突然发生。面对突发危机人们很难把握和预测,难以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了解危机的态势和发展动向,导致危机应对的无序性和危机管理者须在有限时间内及时做出决策的紧迫性。

1.2.2群体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人口众多,人群密度高度集中的地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而危机一旦产生很容易导致场面失去控制,发生拥挤、混乱,甚至引发踩踏事件。

1.2.3破坏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将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价值。可能会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毁灭性的伤害,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海外滩群体性踩踏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仅有行为过失,管理失误等人为因素,还有场地基础设施问题的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和环境等各方面交错的因素。只有找出引发事件的原因,对其分析评估,才能得出在群体性踩踏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1)人流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人群密度超过安全临界值是引发此次踩踏事件的导火索。南开大学城市公共安全中心刘茂等在《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分析及预防控制》中引用国外学者Still的论述,对于静止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4.7人/m2,而对于运动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4人/m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佟瑞鹏指出,当人口密度超过5人/m2时可将其视为连续介质,此时人群中产生的任何扰动,都将以波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当波演变为激波时,就很容易引发拥挤性踩踏[2]。数据显示,事发当日20时至21时,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踩踏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在此期间,人流量一直处于进多出少、持续上升的趋势。事发前外滩人流量短时间剧增,造成人口密度突破了安全密度临界值,此时个体不再受主观意愿支配走动而是“随波逐流”。同时群体中的异向人群引起的相互冲突、阻塞以及群体中个体的差异(老人、儿童、妇女等群体)引起了不同的行进速度,在此种情况下,当有人摔倒或者弯腰捡东西时都会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

(2)场地、通道等设施不合理是产生此次踩踏事件的外在客观原因。外滩风景区相对狭小,还有台阶、狭窄通道等使人容易跌倒的相对复杂环境。事发现场的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的观景平台是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人流量巨大使得群体的速度降低,又因异向人群产生的相向冲力,使得某个个体速度降低或摔倒,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3)主办方活动筹措不严密,责任落实不到位是此次踩踏事件的主要原因。1)活动主办方对活动整体把握失当,活动安排不够严密,没有做到统筹兼顾,风险和责任意识不足。2)活动主办方对活动变更风险未做评估,对于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致使大量游客都集中在了活动变更前的场地。3)活动主办方黄浦区旅游局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联系不够紧密,致使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人员设备配置严重不足。

(4)公众危机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是发生此次踩踏事件的重要原因。1)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在国内,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和应有的公民意识。通常人们不能正确估计和判断隐藏在大型群体性活动中的风险,很多人喜欢盲目跟风,好凑热闹。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和引人注目,有些人甚至起哄和喧哗,却不能预先识别出隐藏在拥挤人群中的风险。2)公众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公众的安全知识和应对危机时自救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缺乏安全知识,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恐慌,这样反而加大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薄弱,在面临危机时不知道如何自救、他救和互救。

(5)政府应急管理中存在的缺位和不足是导致此次群体性踩踏事件的根本原因。在大型集群活动中,政府管理在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管理者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尽早识别出潜藏其中的风险,预测评估,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就能大大降低群体性踩踏等风险发生的概率。1)政府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危机管理经验不足,未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政府部门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薄弱,对此次活动人流量未做充足的风险预测评估,未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预防工作准备不足。任何活动伴随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普遍性、隐藏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特点,而人们受自身知识水平、管理经验的局限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当面临复杂不确定的环境时,若管理者未能高度重视,识别出潜藏在其中的风险,那么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在特定的状态下就会触发危机的产生。2)尚未建立健全统筹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阶段。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就可以根据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及时预测其发展征兆,帮助政府等管理组织及时作出反应,必要时向公众发出警示,发挥其导向功能,由此降低突发事件的风险。3)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机制。在我国各地政府都设有应急领导小组,但其相关职能被分摊在政府各大部门中。也就是说,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来临时还需要去调动相关人员。因此,如何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调动与配合,在突发紧急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改进措施

由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性,任何时候、任何活动都不能把风险排除在外。因此,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极其重要。下文通过分析政府的管理职能,提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监测预防、协调控制和善后处理的“三点一线”的管理模式。

3.1制定政府危机管理的监测预防措施

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将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避免其发生。因此,在危机管理中做好检测预防等工作是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政府需要制订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应急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1.1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中心

通过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中心,引进和培养危机管理人才,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机管理体系。各省市应成立应急管理中心,重视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借鉴公共危机管理比较成熟国家的管理经验,创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如美国成立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加拿大成立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与应急准备办公室,都是专门负责其国内紧急事件与安全的机构。

(1)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形成完整的综合信息系统。创建集信息搜集、加工、决策、警报、咨询等子系统为一体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监测危机现象。通过分析评估搜集到的数据资料信息,预测和判断危机的发展态势,由应急管理中心向政府部门和公众发出准确的警示信号。引进科技人才,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监测预警系统并与通信公司、新闻媒体合作,将发出的预警信号以短信、广播或新闻报道的方式传达给受众,以便决策者和活动参与者及时了解潜在危机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2)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制订科学和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预案。可采用委任的模式,由活动主办方依照活动场地的大小、路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预计能容纳人数的多少,根据检测的信息撰写风险报告书,从人员编组配备、专用物资保障等诸多方面制订活动应急处置预案,交至应急管理中心审核。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外部动态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调整,必要时提前演练。

(3)建立公开透明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信息传播渠道。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危机管理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众及时传播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满足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同时也可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如实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现状,并对危机管理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报道和宣传。

(4)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应急机制,促进各部门间的联防联控,加强各职能部门间应对危机的联合防御控制能力,并以此来提高政府获取信息、快速决策、协调指挥的组织能力及减灾防灾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危机管理中涉及相关职能的部门整合到一起,由应急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中心紧急采取联合应急控制措施,要求各联动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根据应急中心危机管理小组指令,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联动处置预案的要求,迅速指挥、调动本单位应急处置队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全面、及时展开应急救援,准确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5)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管理的具体预防管理措施。提前由应急管理中心的危机管理小组排查活动场地,排除一切隐患。必要时,在事故容易发生场地进行改造,重新设计线路。增加移动摄像头、广播、安全指示箭头和照明工具等公共设备的配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预计人流量和检测情况,配备足够的警力、安保人员和医疗救助人员,在活动场地进行严密的布局和防护;采取严格的交通管制,严控人流量,并提前告知公众。活动当天严格限制私家车辆的通行,事先在活动场所用隔离带划分出区域隔离,将每条隔离带都设置为单向道,并在两条相邻通行道之间设立紧急安全通道。如要举办大型活动,应以广播、视频、网络新闻、通告等形式提前告诫参与者参加活动时尽量做好安全防范准备,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携带,并在活动场地设置出入口,在入场时进行严格安检。

3.1.2完善和建立相关法律体系,加快依法行政建设

虽然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标准,但是关于应急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问责机制,使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趋于科学化和法制化。对政府管理人员的权、责、利进行统一和划分,完善追究公共安全事件责任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者的职权和职责,规范其行为。

3.1.3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培养公共危机管理人才

政府要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创建多角度、宽领域的危机教育体系,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提升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应对危机的各种能力,这是公众面对风险时战胜危机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

(1)重视公众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把危机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中,制定突发事件防范手册,每个学期开设一定的课时,从小培养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面对危机时的良好素质并进行必要的演练。

(2)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纳入国家公务员体制中,定期展开培训、学习和研讨,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

(3)设置“公共安全周”和“公共危机日”,制定相应的宣传标语,并在这期间召开针对危机管理的科学研讨会,加大对其宣传和报道的力度。目的是引起社会公众和组织团体对潜伏在身边危机的重视,增强其责任安全意识和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3.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

为了防止群体性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出现,危机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监测、观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纠正各种偏差,使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这就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中的控制。

3.2.1事发前期控制措施

(1)当预警系统监测到人流量达到一定界限时,及时停止通往活动场地的所有交通方式,正常保留并加派疏散人流量所需的交通工具。

(2)应急管理中心的危机管理小组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安全防范,避免随意走动和拥挤。

(3)继续加大监测力度,必要时调配警力和安保人员,应急管理中心要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急救助的准备。

3.2.2事发之后控制措施

(1)若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由警力和安保人员及时找准事件发生源,迅速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其他人员往事件源头拥动。

(2)将危机信号反馈给预警系统中心,由预警系统统一危险警告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安抚人员的情绪,防止危机的扩大和蔓延。

(3)加大安保和救助人员的配置力度,及时、合理有序地对滞留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对伤亡人员医疗救助。

(4)保持信息的畅通,保证大众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知情权,防止谣言的出现,保持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

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后,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对事件做好善后处理。明其事件缘由,追究事件职责,并做好后续保障性工作稳定人心,树立负责任、有担当的政府形象。

3.3.1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评估

事件发生后,首先要迅速成立一个相对独立、负责、精干的事件调查小组。明确参与调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对事件全程分析评估,形成备案,以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

(1)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诱导因子。以此区分事件责任,查处相关负责人,并为后续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2)对事件后果和损失进行评估。以此确定受害人和危害程度,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物质和精神的补偿,同时也依评估结果划分相关人员的责任大小。

(3)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总结,提出工作改进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

(4)追究事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找出那些工作失职、管理不善的相关责任人,按照合法程序给予必要的处分,强化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

3.3.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心理援助

事件发生过后,对受害者本人及家庭、活动参与人员和社会公众心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伤害。为克服参与群体恐慌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安抚公众心理情绪,帮助参与者和幸存者顺利度过心理障碍期。

3.3.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的恢复重建

(1)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事件过后在一定时间和领域范围内对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保证后期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政府及时出面控制,加以规范和引导。

(2)公共政策和相关法律制度的重建。法律制度不健全和公共政策失效等因素与引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有关联。因此,要重建公共政策,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危机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把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体系中。

(3)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危机意识重建。群体性踩踏事件折射出公众还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危机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加强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危机意识有利于社会良好有序的发展。

(4)政府信誉的重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和权威。因此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做好后续工作,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创新,重塑高效、权威、负责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4结语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密集场所 公共卫生 应急处置

近期,随着我国部分地区H7N9禽流感疫情的出现,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一次引起公众、媒体的密切关注,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如何保证场所公共卫生安全,维护公众群体的生命健康,防止疫情扩散、传播等问题,更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现实任务。

关于密集场所的理解和把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从以上法律条文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密集场所就是人数较多且空间相对确定,单位时间内人口空间密度较大的场所,包含人员数量、空间两个关键要素。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划分又基本可以确定两个类别,一个是以人群为主体,可以划分为群体相对稳定且流动性较差的场所(如学校、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和群体相对分散且流动性较强的场所(如医院、公共展览馆、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一个是以空间为因素的划分,可分为长期性场所(如公共图书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车站、医院等),和短期性(临时性)场所(如旅游、集会、宗教活动场所等)。

2003年SARS疫情后,由于公众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自我卫生防范措施已有明显改变。如今,在火车站、医院、公交车等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口罩已成为一种能够为公众所接受和认可的自我防范工具,加之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此类公共场所的公共卫生防疫检查力度,提高了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水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其所可能潜在的传播风险被降低,反而是与此类相反的密集场所,由于投入和引导的不足,潜在的传播风险相对增加,特别是与中小学、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高校、学生宿舍等等,所以,本文将重点围绕此类场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展开讨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和风险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从条例的文本理解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严重性,短时间内难以做出疫情或疾病的病因、病原筛查、检测,从而提高防治防控的风险;二是快速传播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波及或影响到疫情或疾病所在场所的社会公众,从而加大了防治防控的压力。由于这两个显著特征的存在,导致产生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和风险:

第一,防控信息的收集必须要快。由于事件是以过程的形式演变,且由于疫情或疾病演变速度较快,因此,导致防控信息收集的前置时间较短,信息收集存在滞后性和延时性的风险;第二,防控处置的速度必须要快。一般而言,疫情或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从确定病原、病因到事件的定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由时间导致的疾病排查对象无形中增大,必须有充裕的集中治疗场所,目前所采取的定点接收医院就是应对此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第三,群体性心理治理或心理危机干预必须要做。一般而言,由于疫情或群体性疾病的出现,都会或多或少产生群体性情绪波动。消除心理因素的影响,消除不必要的恐慌,稳定群体情绪是在当前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普遍原则

第一,坚持统一领导。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做好突发应急事件的重要保证,2003年SARS疫情的成功防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属于国家统一防控处置的,各级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开展救助和防控,不能脱离国家省市防控部署另搞一套;对于仅限本单位发生的,必须坚持党委的集中领导,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建制企业部门,必须坚持企业董事会领导,坚持一个声音部署防控救助工作,避免出现多部门无序指挥从而影响事件的处理。

第二,坚持预防为重。无论是突发疫情或是群体性疾病,其产生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性的原因,因此,坚持科学预防是有效降低密集场所突发卫生事件风险的首要任务。一是坚持扩大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卫生宣传,要通过宣传栏、广播、电子屏、流动媒体等多种途径,宣传公共卫生常识,提高群体卫生防范意识;二是根据疫情或可能存在的群体性疾病发病周期,及时通过体温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通过临时性体温检测的方式,做好患病或病毒携带者的前期筛查、上报;三是定期开展公共卫生消毒,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食堂、浴室、厕所,箱式电梯、扶梯,垃圾箱、废弃物处理区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有效降低传染风险;四是制定科学的应急响应预案,要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预案,详细预案等级及对策,明确人员、部门分工与职责,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第三,坚持科学救治。在预防基础上,一旦发现疫情,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治措施,才能最大可能的降低因疾病所带来的风险,保障公众群体生命健康安全。一是对发生病情的个体要采取及时妥善的救治,尽一切可能保障个体生命安全;二是对可能存在的感染人群、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隔离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大,排除潜在患病或传播风险;三是密切具有相似病症群体的流行病学观察,及时做好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四是迅速启动本单位、部门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值班和信息通报制度;五是及时建立与医疗救治部门的联防协作制度,加强群防群控,做好相关卫生检疫或消毒。

第四,坚持稳定第一。任何密集场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并对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带来一定的负面的消极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而导致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因此,维护场所的基本生活学习工作秩序稳定,保持群体组织及个人情绪稳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坚持开展积极的善后处置,特别是加强心理救助。根据相关经验,公众群体对突发卫生事件一般具有恐惧、好奇、悲观、偏执等多种心理特征,并且这种心理情绪会随着事件的发展产生发酵,形成蝴蝶效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群体或个体的心理救助,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对于缓解群体心理压力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病患个体的心理咨询,能达到帮助个体树立救治信念、克服心理恐惧,增强医疗救治的疗效。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建议

高校是较为特殊的密集场所,同时,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比例较高,高校的稳定更受到学生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就这一特殊密集场所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应急处置建议。

第一,要更新观念。当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项基本职能,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由此也带来高校对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的观念不强,甚至个别高校对此项工作没有分管领导,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检查机制,缺乏积极主动的早期防控意识,因此必须加强防疫防病的工作观念,树立大校园、小社会的突发事件处置意识,防患于未然。

第二,要加强师生教育和引导。高校师生较之社会其他群体,往往具有信息掌握量大、捕捉及时、消化吸收快等特点,因此,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聘请医疗专业人士,以选修课、素质拓展课、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途径加强师生的公共卫生防疫教育,要以科学的精神传递科学的知识,提高群体科学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一直以来,高校十分注重防火、防盗、防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业务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一直处于盲点状态,因此,高校必须借鉴国外公共卫生应急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积极主动地增强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师生生命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