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既强调护理知识,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程之后不长的时间内会走上临床实习的岗位。对于内科护理学教师来说,应该努力学习心得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在教学中要着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与临床实践最接近的学习环境,争取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1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1教学设计难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几乎囊括了整个医学基础学科。包括人体结构的解剖学,研究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学,药物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及剂量的药理学,和代谢失常的病理学以及一些常用的中医药知识。另外,从事内科护理工作的人员还要掌握一些有关生化方面的知识。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对病人进行护理,为临床大夫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所以说,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医学知识极其丰富的学科。教师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疾病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这样的教学目标使编排教案和准备教学设计两项工作的难度增加。
1.2知识讲授难。
患者出现病变的部位常常出现许多方面的变化,不仅涉及到功能,而且涉及到代谢,因此单纯使用解剖、生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够充分了解疾病,必须将所有知识系统连接起来。内科疾病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疾病的症状和患者的表现并不能全部通过依靠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所以教师要多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把握重点,运用各种讲课技巧和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系统学习各学科的知识。
1.3学生理解难
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很抽象,因为多是从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另外,不少学生已经遗忘学过的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化、免疫)已经淡忘,,忽视临床医学所产生的影响。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学生新旧知识链接不上,对疾病的基本表现缺乏全面透彻的认识的局面。比如在学习如何护理心力衰竭患者时,关于血液动力学改变这一问题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有解剖学、生理学等,不仅内容繁杂,而且抽象,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
2 相关的对策研究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笔者认真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点研究:
2.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第一,教师要从教学大纲出发。课堂教学内容虽然主要来自课本,但是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大纲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大纲是课程中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把大纲读懂、读透,才能分辨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第二,精心准备教案和课件。教师在设计教学设计时要立足于大纲,抓住重点和难点,认真编排教学环节。此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学习“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想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知识,接着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解剖图片以及简易的机制图。最后,再分解教学目标,从各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对患者实施护理。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要想搞好教学,首先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只有客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的医学知识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强实际护理能力。
2.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2.2.1病例引导式教学:顾名思义,当教师为学生讲授疾病的基本表现时,首先由患者引入。在正式讲解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先对病例做简单描述,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创造面对病人的情境,使学生讲述如何诊断病情,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并且针对病人的病情提出合理化的护理计划以及如何对病人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例如,在学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先简单描述患者:男,45岁,以前患过慢性、反复发作性、节律性腹部疼痛的疾病,每次发作都是由食物或者季节变化引起的。比如该患者某一次在饮用啤酒之后,腹部开始剧烈疼痛,腹部肌肉加紧收缩。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其分析患者属于什么疾病,这种病是由什么引起的?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患者身上,教师再逐渐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通过这样做,学生的身份增加了,不仅仅是观众、听众,还是护理工作者。
2.2.2角色扮演式教学: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是面临一些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可能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临床护理实践。采用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尽力为学生创设临床护理的情境,学生提前准备好角色扮演时所用到的相关内容,比如患者的基本资料、操作要领以及原因、健康指导等,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护士和患者。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帮助学生复习了基本的理论知识。
2.2.3总结归纳式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比如可以加强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启发学生寻找记忆窍门,不要惧怕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例如,学生在记忆如何护理肝硬化腹水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口诀,“半卧位限水钠、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利尿注意电解质,穿刺放液输蛋白,速度和量要控制”。很短的几句话,把学生需要掌握的要领全部包括在内,学生容易记忆。
2.2.4简易绘图式教学:教师如果在在书写板书的同时点缀上一些简易图,抽象的理论知识会变得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解“引流护理”时,教师可以把患者示意图展示给学生,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引流的目的与方法。
2.2.5情感激励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只有学生乐于参加到教学中,课堂才不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教师要注意激励学生,适时的表扬学生,肯定会使学生有更出色的表现。当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表现得有些紧张,教师这时候要及时肯定学生,可以夸奖学生不仅护理工作做得好,讲解也很到位,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没有削弱参与的热情,反而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来参与。
3 小结
综上所述,《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是否能够胜任临床护理的工作。教师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性和灵活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多为学生创造与临床护理实践相似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吴惠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措施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3)
[2]高丽.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6(15)
关键词:TBL教学;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24-03
2002年,Michaelsen在TBL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方法。团队学习模式与PBL教学法的区别在于:PBL的出发点是临床实际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获取知识。TBL的出发点是教师限定的知识,先后以个人、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相应测试,重点在于以讨论来强化所学知识。为探索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一、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正畸学实验课不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也是理论知识的延伸。通过实验室的训练,了解并掌握口腔正畸学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常用矫治器的制作及使用,加强对正畸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口腔正畸学打下基础。传统的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由实验课小讲座、教师示教、学生操作三部分组成,整个教学过程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缺乏正畸学临床实践的感性认识,故不能掌握操作要点,无法独立完成实验内容,遇到问题只会向老师索取答案。因此,需要加强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实验室的小课堂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口腔正畸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口腔正畸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T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流程如下,参照文献。
1.合理配置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团队学习模式最基本的组织,是TBL教学过程的关键,小组建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下一步问题的讨论及解决。每个学习小组一般由5~8名学生组成,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重要角色,因此小组建立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小组长,小组长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其次需要合理搭配组员,教师需要对形势进行异质分组,其依据主要参考学生的能力水平、性别、社会背景及认知风格等。第三,指导小组长负责组织全组人员查阅书籍、网上搜索、自行讨论等,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多样化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2.精心设计问题。为使TBL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在课前教师依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和临床需求,设计既包含临床实践知识又包含学生课堂已学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任务,并于课前一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
3.划定查找资料范围。基于本科学生自学能力有限,课前学生查找资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的特点,在交给学生问题后有必要提示学生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范围、参考文献,便于学生自主查找资料。
4.课前个人测试。运用开课后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个人测试,题量适中,一般为20道左右单选或多选题,主要为实验课程重点知识,目的在于考察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个人测试结束后,老师统一进行简单的点评。
5.应用知识操作训练阶段。改变以往带教老师对整个实验操作完整示教并详细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只对操作流程进行提点,提出可能遇到的潜在问题供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按既定的学习小组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配备一名带教老师,老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只进行旁观,观察记录组内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对所发现的问题或学生的提问暂不予解答,将讨论的重点放在学生实验操作完成后的总结上。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由组内同学自行讨论,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学生操作完成后,由组内学生选取代表分别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总结包括实验心得、经验总结、未解决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小组汇报完毕后,带教老师除了对学生在成果展示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外,还应组织全班同学针对小组发言对实验进行讨论,解答经集体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并对本次实验课的知识点、结构点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巩固知识。
6.教学评估。实验结束后,老师收回实验作业,结合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上发言的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作为实验课成绩。
三、结果
TBL教学班级,学生39人(2008级口腔),平均实验课成绩87.65,对照组为传统教学班,学生44人(2007级口腔),平均实验课成绩81.28,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
四、讨论
1.TBL教学法应用于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学科综合性、技能性、交叉性很强。这不仅要求学生需要同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传统口腔正畸学实验课程主要是教师以讲为主,学生按照标准步骤操作,教师和学生难以进行充分的双向沟通,学生也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训练。因此,如何改革口腔正畸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口腔正畸学实验课中运用TBL教学法,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将学生实验作业完成情况与以往传统教学法实验作业完成情况相比,我们发现,将TBL教学法运用到正畸实验课程后,学生操作完成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也有较大提高。在口腔正畸学实验课中运用TBL教学法,弥补了口腔正畸学实验课教学时数少的局限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需要,灵活安排课外学习方式,有助于树立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
2.T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TBL教学法应用于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需要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因为T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有比常规教学更全面的知识。然而目前的客观问题是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师资源不足,且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精力受限,这成为阻碍TBL教学法广泛开展的一个原因。其次,TBL教学法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运用TBL教学法亦是如此。我国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足,调查结果也显示,约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障碍是自主动学习能力不足。学生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很少独立思考,去了解为什么。经与教学班同学沟通后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认可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但不少同学仍表示与长期接触的传统教学方法相差较大,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3.如何解决TBL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实施TBL教学法,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口腔正畸学实验课程设计,对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都要进行合理安排,增加实验课教学时数,选择适合的教学场地,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TBL教学法的实施还依赖良好的信息资源基础,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诸如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等各种学习信息资源,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对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去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的帮助、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
综上所述,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积极推行TBL教学法,一方面,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口腔正畸学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相应的教学环境作支持,TBL教学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传统教育体制下,传统教学模式应该与TBL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逐步推进教学结构的合理化,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和目的。
参考文献:
[1]Larry K.Michaelsen,Arletta Baumann Knight,L.Dee Fink.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 [M].Virginia:Stylus Publishing,2004:304.
[2]钱荣,苏琳,叶红,谢虹,张静.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7-149.
[3]李强,赵春洋,李琥,汪小文.浅谈如何提高正畸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7):782-783.
[4]刘亚丽,余兵,沈绍莹,张晓蓉.口腔正畸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03B):332-334.
[5]Nancy A.Letassy,Susan E.Fugate,Melissa S.Medina,Jeffrey S.Stroup,and Mark L.Britton.Using Team-based Learning in an Endocrine Module Taught Across Two Campuses[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08,72(5):103-108.
[6]胥欣,冀洪海,张彦表,李武修,高玉光.口腔正畸学实验课教学方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65-67.
[7]Fujikura T,Takeshita T,Homma H,Adachi K,Miyake K,Kudo M,Takizawa T,Nagayama H,Hirakawa K.Team-based learning using an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a possible new strategy for interactive medical education[J]J Nippon Med Sch.2013,80(1):63-9.
基金项目:2011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