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轻轨;突发事件;防范措施;应对措施

为了防止发生轻轨突发事件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避免人身事故、轻轨设备损坏事故,从而保障轻轨运营安全,将突发事件损失降到最低,有必要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以指导实际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潜在伤害,从而控制局面。

1、轻轨突发事件的类别和特点

1.1类别

突发事件按引发的原因可分为3类:技术设备类、社会治安类和自然灾害类。

技术设备类突发事件是由于轻轨运营组织失误或轻轨车辆、轨道、运营、通讯、信号设备设施故障而发生的事件。

社会治安类突发事件是在轻轨运营范围内发生爆炸、毒气、恐怖袭击、纵火、聚众闹事等影响轻轨正常运营的事件。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地震、水灾、风灾、高温、雷击等影响轻轨运营的事件。

1.2 特点

首先,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突发事件虽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因为它是由一系列细小事件逐渐发展而来的,但由于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不可预见性,而且正因为出乎通常社会秩序或人们的心理惯性运行,才会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危险性。

第二,突发事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不仅仅因为这种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发展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没有经验知识进行指导,一切都是瞬息万变、较难预测的。

第三,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突发事件一般对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群性。

第四,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

2、轻轨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

2.1 组织预防措施

2.1.1 建立高效、可靠的运营调度指挥系统

1)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各条线路的日常行车指挥工作,维持列车按时刻表的要求正常运营以及非运营时间进行施工维修管理。

2)调度指挥中心人员应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和综合素质,对轻轨有关设备的性能、原理、功能、操作程序以及全线环境充分了解和熟悉。

2.1.2建立运营值班、巡视制度

1)建立完善的值班、巡视制度,安排合格人员值班、巡视。

2)值班、巡视人员监视客运服务、设备运行,按规定完成乘客服务、设备操作等工作,检查和控制监督(设备、人员)并防止乘客将危险品带进轻轨范围。

2.1.3 稳定运营组织方式

1)制订好轻轨的运营组织方式,如供电方式、施工组织、巡道方案等要相对固定,配齐并训练运行、检修人员,组织学习和熟悉有关设备、规章制度,并经考试合格;备齐相应的工具、材料、零配件及安全用具等。

2)建立各项制度。生产方面如《行车组织规则》等,按规定备齐技术文件,建立并按时填写各项原始记录、台帐、技术履历、报表等[1]。

2.1.4 加强轻轨设施保护措施

1)做好防盗工作,防止轻轨设施被盗而引发的运行事故发生。防盗的有效措施是采用低价值的配件替换高价值配件,同时做好综合治理,配合公安进行必要的打击。

2)轻轨各类警示标志、防护设施应齐全并做好巡视工作,防止轻轨设施被工程施工等外力破坏而引发运行事故。

2.1.5 加强轻轨安全思想教育

1)由于乘客素质对轻轨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轻轨安全乘车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失误而产生的轻轨运营事故,特别是安全法制教育[2]。

2)加强对轻轨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牢记“安全第一”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

2.2技术预防措施

2.2.1 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安全监控系统

1)轻轨安全监控系统如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等,实现对车辆运行、机电设备状况以及客运组织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各种信息综合利用与快速反应,以助于将轻轨内部与外部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轻轨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应对突发事件[4]。

2)必须配备气象部门的信息设备,第一时间掌握自然灾害信息,及早做好应对准备。

2.2.2 加强对技术设备系统的维护管理

技术设备既是运营正常和稳定的基础,又是发生突发事件时指挥、控制、应急处理和确保安全的保障,因此在平时必须加强对技术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2.2.3应急工器具的配备管理

1)制定应急工器具配备标准,配备相应的器材、技术、设备,并确保状态良好。

2)定期对应急工器具做试验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3、轻轨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3.1 组织措施

3.1.1应急指挥组织

1)突发事件发生后,调度控制中心应根据当时个部门、各车站上报的突发事件影响情况及时汇总,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原因,做出准确判断,按规定进行信息通报;局部或全线停运命令,安排疏散乘客、恢复设备运营等事宜。

2)由于通信等原因,控制中心无法指挥时,各站长、值班站长有责任担当指挥和做好自救工作[5]。

3.1.2 现场组织措施

1)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沉着镇静,稳定乘客情绪、维持秩序,尽力保证乘客安全。

2)车站工作人员应判明现场情况,启用紧急设备,积极开展疏导乘客的工作。

3)设备值班人员应监控或关闭正在操作的设备,与外界取得联系。

3.1.3 需要后续的救援组织

1)各专业救援队由有丰富经验、指挥能力、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救援队长,指挥营救人员和抢修设备。

2) 专业的卫生医务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保受伤人员的安全。

3.2技术措施

3.2.1 运营技术措施

1)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受影响区段降级或停止运营,对于停运的区段必须防止人员和列车进入,不受影响区段必须维持运行。

2)尽快消除突发事件的影响,着手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运营。

3.2.2机电技术措施

1)车站照明、扶梯、升降梯、空调、风机、屏蔽门等设备根据突发事件改变运行状态,保证乘客安全疏散。

2)相关设备(主要指加压泵、消防泵与排水泵)如果断电,会导致车站排水系统无法运行、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无法补给。注意检查各类集水井水位,以免由于积水水位过高影响到行车信号及扶梯等相关设备的安全[6]。

3)如果故障断电,列车蓄电池仅提供短时间车厢应急照明、应急通风,应立即组织疏散所载乘客。

4、结语

综上所述,轻轨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运营安全,必须积极进行预防;同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防止事态扩大,防止更大的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维持轻轨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魏晓东.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高雪香,杨其新.轻轨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5): 2-3

[3]李为为,唐祯敏.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报,2004(6):107

[4]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范文第2篇

缺少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事后绩效评估

虽然近些年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攀升,但相比校园日常生活事件,仍为少数,高校对突发事件的管理,除了没有相对应的应急方案外,对处理应急事件之后的绩效评估也是相当的不足,存在很严重的缺失,并没有对发生在校园的每一类突发事件进行有关的经验总结,这对未来学校应对突发事件是十分不利的,不利于学校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发展。缺乏之前相关经验的收集与汇总,使得在应对类似的突发事件时,总是无法迅速、有效的解决,而时间拖延所带来的后果,有时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高校校园中应对突发事件时,对当前事件的妥善处理并不是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终点,而应在此基础上,完善对每一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经验汇总与收集,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估。

项目管理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联

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实践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已被国防等领域广泛采用,并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项目管理的特性与高校校园应急管理存在很多的相通之处,高校管理者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将其与校园应急管理相融合,从项目管理的理论中汲取与应急管理相关的科学方法,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

1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是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这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很相似。突发事件作为一个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迅速,形式多变,在学校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应当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有相关的人员对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但由于突发事件的形式较为复杂,这个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其中的有专业知识的核心人员,应长期在该组织中任职,但其他一部分人员,则可以根据校园突发事件的不同,任用不同的人员,但这部分人员应当在该组织中备案,以便事件发生时,及时参与。同时,高校校园的开放性,可以允许从校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以最大化保证在校师生的利益不受损害。

2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目标

科学的项目管理,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通过对项目的计划与事前预测,高效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控制,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全方位的协调和最高的收益。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时,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目标,应用项目管理WBS的方法,将任务目标分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迅速的处理。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就使得项目管理成为一种被管理者迫切需要采用的理论方法,所以,这就需要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在充分理解项目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找出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的关联性,从而准确的运用项目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积极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以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性后果降到最低,以保障在校师生的利益,整体提升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描述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一般包括“定义,计划,执行,交付”四个阶段,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领域或不同方法再进行具体的划分。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贯穿整个项目周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组织、个人和资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项目生命周期的设定也决定了我们可以利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来将项目和执行组织的连续性操作链接起来。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作为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项目,可以运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来安排相关事宜。通常,高校校园中的突发事件是独立的,但同类性质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是相通的,从事前的预防,到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有效措施,再到事后对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的考核与绩效评价,都是与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相互关联的,正确的理解项目生命周期的真正含义将会使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系统方法逐步完善。

项目管理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应用

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高效的进行团队整合、计划制定、方案实施、绩效评价等,使学校形成一套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针对目前高校校园内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联性,有效地完善当前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使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执行方案成为可以有效保障在校师生安全及社会最大利益的法宝。

1基于项目管理的理念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柔性组织

项目管理方法的运用始于项目的定义、计划阶段。同样的,高校校园若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案,就要从构建一个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和制定应急预案开始,这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与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提。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的建立,应当首先选取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组建强有力的组织,该组织中的人员应当在具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知识的同时,对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诸如学校设施、在校师生人数有十分详细、全面的了解,否则,将无法胜任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该组织中的人员应分为两大类,分为常在组织中任职的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常在组织中的人员在校园日常工作中,以制定预案、关注校园动态为主;而临时人员,应当在该组织备案,主要任务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平时主要为其他部门服务。这样的机构设置,具有灵活性,既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浪费,也避免了不熟悉相关处理程序的人员无法胜任职务、导致办事效率不高的后果,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接下来,在制定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当对不同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如可分为自然灾害、校园安全事故等,不同的突发事件,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分别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的突发事件,将更有利于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准确的解决出现的问题,而不会导致手忙脚乱的局面。同时,与制定预案同等重要的是,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必须提高所有高校在校人员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与理念。应对突发事件是所有在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在管理层。高校在校人员,应当了解学校有关的制度与实施方案,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自救的常识,以便全体人员较快的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类措施。

2基于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方案

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是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目标进行分解,合理部署人员,以使项目可以高效、迅速的完成。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正具有这样的特性,发生较快,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所以,利用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已成为当下各高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在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组织机构要合理的安排人员,结合先前制定的预案与所发生的问题,明确目标,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利用项目管理WBS方法,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以使各应对措施全方位的展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时间拖延。在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案。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高校管理者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事先做好当地多发灾害应急措施,提前预警;灾害发生后,应将在校人员及时进行疏散,并进行安抚与心理健康的调查;面对灾害所带来的财产的损毁,应当及时清理并进行抢救,尤其是学校的重要资料的保护,同时,设施重建也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项目管理理论将有利于灾后应急管理中灾害严重程度的评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所需资金的估测,以便管理者迅速的做出决策,合理的进行灾后重建。

3基于项目管理的目标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绩效评价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日益增加,SARS事件作为典型的突发事件以及铁路交通工具在其传播链中起到的作用已被引起高度重视。铁路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具有客流量大,客流成分复杂、人员密集,物流、人流的位移速度快、跳跃式、远距离、活性大等特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铁路也是最容易受到直接波及、间接影响或无形侵害的场所。卫生部在《关于非典预防控制有关技术方案的通知》中强调了“预防非典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指导原则”,进一步催生了铁路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1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含义

1.1铁路突发事件是指国内突然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并有可能借铁路传播的事件;铁路车站、列车发生3人以上集体性或者有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铁路单位内部发生的3人以上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

1.2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是指铁路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各种制度保障以及运行程序的总称。具体应包括组织保障、预警、预防和应急准备、信息报告、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机制。根据突发事件牵涉面广,不明因素多,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建立健全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减低突发事件产生的可能和危害。

1.3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管理,快速反应;条块结合,路地联控;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基本原则。铁路是全国大联动的运输行业,呈走廊式分布,系统内部工种设置复杂,管理以铁道部、铁路局、分局、站段纵向管理为主,因此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铁路逐级负责,实现内外全面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2建立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几点看法

2.1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正是由于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危机性以及政府履行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在宏观层面上指挥、决策、调度、协调权威性高的组织主体。铁道部、路局、分局要在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成立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铁路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根据突发事件波及范围、性质和管辖区域等不同情况,在服从国家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分工负责;其次成立专家组,负责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突发事件的预测、评估、指导和检查;在铁路疾控机构成立现场调查处理小组。

版权所有

2.2制定有效权威的应急处理预案根据2003年SARS防治工作中牵涉到多部门、多专业、多岗位、多环节的相互支援和衔接才能达到全面控制的经验。因此,铁道部、路局、分局要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认真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应急处理预案,达到5W的管理要素(Who、When、Why、Where、What)的要求,实现组织上下结合,程序流程贯通,分工责任明确,执行简便可控。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环环相扣,保证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通过执行预案来规范行为,培训队伍,并通过建立防范和处理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其权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范文第4篇

一、制定目的

为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我县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等的应急准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实行分级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各医疗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三)依法规范、反应及时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保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速、准确、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对突发事件应做出快速反应,采取有效的医疗救治措施,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缩小社会影响。

三、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范围内突然发生3人(含)以上重伤的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突发事件包括:

(一)暴力或恐怖事件;

(二)火灾、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三)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厂房、矿山、压力容器)事件;

(四)各种建筑物倒塌和各类滑坡事件;

(五)各种重大交通事故;

(六)食物和化学物品等原因引起群体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

(七)生物制品或化学物品或物理辐射物质泄漏,可能造成或已造成人身伤害、饮用水污染或持久性污染的事件;

(八)甲类传染病的发生或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九)其他对公众生命或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各种突发事件。

五、分级预警救治

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伤害程度,将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预警分为三级:一级、二级、三级,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一级预警

突发事件造成3-9人受重伤。

(二)二级预警

突发事件造成10-19人受重伤。

(三)三级预警

突发事件造成20人以上受重伤。

第二部分医疗救治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医疗救治指挥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县人民医院院长、县中医院院长任副组长,人秘股、医政股、防保股、计财股负责人为成员。

主要职责: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由县卫生局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应急救治指令,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救治行动,调用救治物品、设备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向县政府报告紧急救治工作情况和提出相应的紧急管理办法或特别需要管制的措施及公告。

(二)建立应急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置工作的需要,局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可决定成立应急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医疗救治工作。现场指挥部由卫生局局长担任现场总指挥,卫生局分管领导和事件处理相关部门领导担任现场副总指挥,县级医疗机构领导为现场指挥部成员。

(三)*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各工作小组。

1、办公室:设在医政股,医政股股长任主任,防保股股长为副主任。

主要职责: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执行领导小组指令,组织协调各小组的应急救治工作,传达上级精神,有关信息。

2、院前急救组:设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科主任任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协调、安排各类急救车辆和随车急救医务人员,确保迅速、有效。

3、医疗救治组:设在医政股,医政股股长任组长,防保股股长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组织安排医疗救治工作,协调有关专家会诊,确定、落实救治方案。

4、疾病控制组:设在防保股,防保股股长任组长,疾控中心副主任、卫生监督所副所长为副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对突发传染病,生物、化学物品,饮用水、食品等事件的疾病控制、监测工作,及时提出保护公众的对策和建议。

5、后勤保障组:设在计财股,计财股股长任组长,人秘股股长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协调、保证救治物品和器材的供应。

二、医疗救治组织

(一)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曾华元任组长,成员由陈倩、肖冬泉、李晓玲、侯煜林、邹金华、赖申昌、黎功胜等人员组成。负责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对疑难病、危重病的抢救、治疗提供技术指导。

(二)成立应急医疗救治小分队,曾洪运任队长,由李忠东、郭德明、朱艳萍、杨家惠、王华琴、赖晓蓉、林玉冬、张甜等方面的中青年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应急现场救治工作。

(三)医疗救治网络组织

医疗救治网络组织由院前急救科、县级医疗机构急诊科组成,形成一个紧密、强大的医疗救治网络。负责病人转运和医疗救治工作。

县级医疗机构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小组和小分队,作好应急救治的准备,随时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四)医疗救治基地

设立2个医疗救治基地,设在县级医疗机构内。分别是县人民医院医疗救治基地、县中医院医疗救治基地、医疗救治以县人民医院救治基地为主,不能满足救治时启动县中医院救治基地。

第三部分应急准备

一、完善应急预案

县卫生局、县级医疗机构要按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

二、医疗救治体系准备

由院前急救科、县级医疗机构急诊科组成医疗救治网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院前急救科、县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建设,保证应急救治设施装备、医药器械机动性能完好,提高各类应急事件的综合抢救能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模拟实战演习,保持应急救治网络通畅,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有效救治伤病员。

三、人员培训

要加强应急救治人员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全县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应急处理能力,重点要提高ICU医护人员的数量和业务水平。要建立适应应急事件处理需要的医疗救护队伍,建立随时待命的机动队。

第四部分医疗救治预警

一、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报告

(一)突发事件的报告。院前急救科和医疗机构急诊科接到医疗救治信息后要及时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都应及时报告,不得隐瞒、缓报。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同级政府报告。

(二)报告内容:突发事件的性质及原因,发生时间、地点及范围,人员的发病、伤亡情况,初步处理情况等。

(三)报告时限和程序:发现突发事件时必须按照以下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

1、院前急救科、急诊科接到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信息和任务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接到报告的县卫生局对报告事件初步核实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二、医疗救治情况通报

县卫生局要及时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在医疗机构救治人员的病情和救治情况。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

一、报告和启动预案

县卫生局按到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报告后,由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需要向局领导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等级及时机,县卫生局或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迅速做出决定,由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或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

一级医疗救治时,由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医政股)组织或协调医疗救治工作,必要时可成立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分管局长指挥救治工作。

二级医疗救治时,由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或协调、督导医疗救治工作。必要时可由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医疗救治工作或成立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领导救治工作。

三级医疗救治时,由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织或协调、督导医疗救治工作。必要时请求市卫生局或省级专家参与医疗救治工作。

二、应急处理工作程序

(一)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判明事件的性质,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治措施。

(二)调配应急人员和物资

根据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性质,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或现场指挥部或办公室,先行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和救援行动,同时迅速协调、调动全县相关医务人员、物资、车辆等相关设施、设备力量,全面开展医疗救治或现场救治等应急处理工作。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保证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等物资。

(三)开展医疗救治

按照医疗救治预案启动医疗救治网络,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及时确诊。对突发事件需医疗救治的病人,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

(四)信息与通报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县卫生局必要时及时、准确、全面、公开、透明地向社会本县有关突发事件医疗救治的信息。

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由县卫生局及时向市卫生局通报。

三、应急响应终止和善后工作

应急响应终止由原决定启动的机关决定。终止的条件为无新病人、医疗救治病人病情稳定。

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参加医疗救治工作的相关单位对医疗救治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总结,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完善预案。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一、通讯保障

县院前急救科要配备无线电话,尽快完成县直医疗机构急救车辆的车载电话安装,设置与院前急救科和医疗机构急诊科的专线电话,确保本预案启动后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或现场指挥部与有关部门、单位、个人、医疗救治网络组织的联络通畅。

二、队伍保障

要大力加强医疗救治人才资源储备,积极培养结构合理、训练有素、德才兼备的各类医疗救治人才,重点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实践经验、高素质的高级医疗救治人才,县级医疗机构特别需要加强复合型高素质现场应急医疗救治人才的培养。各救治基地要确保救治相关疾病的人员配备、专业培训、病种管理及设备到位。还要培养擅长应对危机管理和心理干预专门人才。人才的选拔、培训要程序化、制度化。要创新医疗救治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并切实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待遇,解决后顾之忧,稳定专业队伍。

三、药械保障

要建立健全本县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药品器械等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要建立健全药品、救护设备、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等应急物质的储备制度,平战结合,确保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所需的医药器械等物资的应急供应。

四、经费保障

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所需经费,原则上由突发事件相关部门或单位或个人负责,当不能提供经费时可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紧急情况下,县政府是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好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所需的各项经费。

五、救治演练

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每年要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的模拟演练,确保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演练内容包括:疫情报告、应急指挥、现场处置、医疗救治、个人防护等,以不断提高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单位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治的总体应急能力和水平。县级医疗机构要根据各自的职责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医疗救治演练。演练原则上不惊动社会公众。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范文第5篇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辖区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工作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办事处组织卫生、防疫等部门应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经批准后启动本预案。

三、组织管理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分管主任任组长,卫生、财政、教委、派出所、工商、环保、管理区等主要领导成员,统一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各相关部门根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协调落实各自相应工作。

办事处卫生院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办公室担负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和报告职责,建立突发事件监控联络网,发现突了事件及时上报,并采取及时控制措施,医院应设传染病门诊和隔离观察室担负医疗、救治、转诊任务。

教委负责全办各个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

办事处及管理区组织村委会民兵连配合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控和控制工作。以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农村卫生预防工作,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防疫能力。驻地厂企、村委会要建立监测点,形成监测和预警网络,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上报和防范监控工作。

处理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所需设施、设备防护用品,救治药品等由镇医院储备,所需消毒杀虫剂、灭鼠药等委托防疫储备。

办事处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监控预警体系

办事处卫生院负责全办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教委负责学校、幼儿园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工商、建委、文化、公安等有关职能部门协助镇分别抓好餐饮、市场、工地、文化、娱乐、宾馆等场所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

建立办事处、村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办事处监测预警力量由办事处卫生院、防疫人员组成,村由村委会负责人、民兵连长、村卫生室负责人组成,辖区内厂企单位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点,明确一名管理员在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本单位的突发事件排查与上报工作。

五、发现报告机制

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制度,各村、各单位协助办事处突发事件监控办公室做好突发事件日常监测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事件及时报告监控办公室,以便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和上报工作。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上报工作。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在2小时内向监控办公室或区防疫站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监控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证后迅速向区卫生局报告,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一切工作。

建立突发事件报告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报告、举报电话。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及时报告和举报、对报告、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办事处根据情节给予通报表扬。

六、应急处理

接到突发事件报告时,办事处突发事件监控办公室立即通知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在向上级汇报的同时,应根据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及车辆、设备,各部门应主动积极配合,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依法对传染病疫区进行封锁。

在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检查和监督监测时,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突发事件应及时处理人员,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办事处突发事件监控办公室要设立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登记和报告工作,包片防疫人员负责本片情况汇报,消毒管理各项记录登记。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办事处、管理区、村委积极做好教育,疫情报告人员疏散、隔离救治及其他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做到团结协作,群防群控,以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观察、早治疗切断传染途径防止扩散。

卫生防疫部门在对突发事件采取医学措施时,应积极配合,拒绝配合的有公安机关协助强制执行。

七、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对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渎职失职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报请其主管部门批准给予严肃处理。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来探寻规定报告职责、隐形、缓报或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处理人员执行公务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对责任人给予行政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卫生部门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区卫生局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重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适当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履行报告、监控职责的。

2、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3、拒绝接诊病人的。

4、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调度的。

八、其它事项

本预案是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的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