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临床实践

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中一门独立而重要的学科,要求从学校教学到临床实践中都强化对学生的"三基"教育,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尤其是基本技能(即护理技术操作)的强化教育。但是目前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二者的差异性与矛盾日益突出。笔者以无菌技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三种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为例,与临床实践相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实验水平,促进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

一、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

1.1用物不同。

1.1.1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在学校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用物均为非一次性物品(如包布、手套、治疗碗等),而在现代医院临床实践中为了控制医院感染率已经基本摒弃非一次性物品,几乎所有临床科室都是使用一次性物品进行患者的治疗。

1.1.2静脉输液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护理学校在进行静脉输液的实验教学时都是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法(即头皮针一次性输液法),而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为了减轻患者痛苦,绝大多数医院所采取的都是静脉留置针输液法,两种针头的构造和形状、型号等完全不同。

1.1.3肌肉注射传统的肌肉注射法教学中所采用的吸药安瓿需要用锯片切割以后才能折断,这种传统安瓿由于使用时费时费力在临床已基本摒弃不用,现在所采用的均为不需锯断的易折型安瓿。

1.2方法不同

1.2.1无菌技术传统无菌技术操作法中的铺治疗盘法、无菌容器使用法、无菌溶液取用法以及戴无菌手套法由于用物的不同,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已经大大简化,甚至有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没有采用,而在学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却依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反复练习。

1.2.2静脉输液在临床实践中,经过实践研究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约45°角,可以有效减轻静脉输液穿刺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患者感觉无痛或微痛。而在传统的静脉输液教学中由于所有版本的护理教材都写明要求学生以15~30角进针,导致学生在静脉输液这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能上会存在一定缺陷。

1.2.3肌肉注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肌肉注射时要求学生将注射器内所有空气排尽才能给患者注射,而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明确发现在排气时留取少量空气在注射器内可以在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并使药液能更加充分的进入患者肌肉组织。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与临床实践有一定脱节之处。

二、问题分析

2.1护理专业教材编写滞后与于临床多年。

2.1.1《基础护理学》的教材编写

现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所出版的《基础护理学》教材均为2005年~2006年之间所修订,而修订之前的参考版本多为我国80年代所出版的中专教材,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实践的快速发展。

2.1.2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写

我省现行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由省卫生厅在2005年所编写的操作规程。据杨新月对基础护理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报道:教学中涉及的8O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4.25%;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48项,占65.25%。在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存在重大矛盾。

2.2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离

从事护理教学的人员长期脱离临床实践,而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仅负责临床实习带教。护理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繁琐,而临床实际则需简便有效,护理实验教学现有的不科学、不切实际削弱了护理教学的效果和操作常规的权威性。

2.3现有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开展临床教学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模式为集中在校学习3~4a,在临床实习8~10个月。在校学习阶段以教材为蓝本,几乎没有到临床实际操作的机会与时间,以至于临床实践中最新的技术与方法学生完全不知道。

2.4传统理论跟不上医疗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器材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使传统的理论与技术操作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如目前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已逐渐被中心控制、管道化所取代。

三、意见与建议

3.1营造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氛围。

护理教学必须以护理临床实践为基础,护理教学人员应参与护生实习带教,参与在职护士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考核。

3.2教材与操作常规要适时进行研讨、修订,注入新观念、新内容,以符合现代护理教育。

3.3掌握操作的目的和操作原则。要求护生在学习操作技能时灵活掌握操作目的与原则即可,不死记硬背,教者与学者都用操作目的、操作原则来衡量,而不是刻板地按操作步骤执行,这样才不会使护生进入临床以后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

3.4针对护理专业的教学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条件。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增加与临床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智光媛.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12(6):57~58.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理实验教学;临床实践;脱节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是护理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教学和临床应用有较大差距,护理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脱节,笔者就护理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1.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在铺床操作实验中 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最早接触的就是铺床。

教科书上只有单人铺床法,而没有讲到双人铺床法及特殊情况时的处理方法,实际在临床的晨护中,基本上都是两个人同时进行的。站在床的两侧,一人铺一边,达到快速的整理好床单元,减少病人等待的时间。在临床中根据病情有的病人需要半卧位,当床摇起来时,大单就会松,为了防止大单松弛,临床上采取将床左右两侧的大单两头绑起来。保持床单元的平整,让病人躺着舒服。

1.2 无菌技术 教科书上无菌技术用的铝盖橡胶塞溶液瓶,临床早以一次性输液袋代替,省去了繁琐的启铝盖、开瓶塞、2次消毒、冲瓶口诸多繁琐操作步骤[1]。老式的铝盖橡胶塞溶液瓶几乎停止生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让耗材供应商竭尽全力在市场上找来橡胶瓶塞,用小刀对它进行一些雕刻,才能与玻璃瓶配套。这样耗时耗力,增加了工作量。

1.3 静脉输液 大数护理学校在进行静脉输液的实验教学时都是采用一次性头皮针静脉输液法,而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绝大多数医院都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法,以及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个别病人深静脉置管、PICC输液的方法。

1.4 吸痰吸氧 根据教科书上的操作技术,现在用氧气筒吸氧,老式的吸痰器吸痰,用物准备、操作训练都复杂、繁琐;临床基本都用中心负压吸痰,中心供氧装置,操作简单、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且避免了瓶装氧气更换时病人的不适。

1.5 尸体护理 传统的采用大单、绷带来包裹尸体,绷带绑三条,看起来不美观,不舒服。临床采用尸体袋来包裹尸体。方便,快捷,美观。体现了对死者人格的尊重。

2. 分析问题

2.1 教材内容陈旧 医学学科发展迅速,医学知识更新快,而医学教材更新慢。现用的《基础护理学》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006年之间所修订的教材,基础护理操作常规也是2005年编写的,更新缓慢的护理教材中的知识滞后于临床实际应用。据杨新月[2]对基础护理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报道:教学中涉及的80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4.25%;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48项,占65.25%。在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存在重大矛盾。

2.2 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节 随着各院校扩招,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护理教师工作量加大,授课任务繁重,护理教师多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使得护理教师没有时间参加临床实践。对我院38名护理带教老师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自从毕业就没有进过临床,除了近五年来新进的8名老师外,其余的老师没有一人到临床学习过。这样从事护理教学的人员长期脱离临床实践,只能照书宣读,不能给学生讲授最新的知识,使得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一些传统理论教学跟不上医疗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仪器的不断开发和临床应用,使得传统的理论与技术操作教学在某些方面不能和临床实际相适应。例如:氧气吸入等,大多数都是中心控制、管道化。但在教学上还在用氧气筒。

2.4 一些护理操作程序繁琐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医院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使许多护理操作更加简单化。而护理教学仍按原操作程序讲授,显得繁琐、机械。例如:导尿术,临床上用一次性导尿包,而现在实验教学中仍使用手工包的导尿包。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用物准备就很繁琐,操作考试更是按其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步骤不能颠倒,程序不能有遗漏或添加,否则不符合要求;就要扣分。而临床上在不违反操作原则的前提下,灵活掌握,随机性强,操作不一定按部就班,强调人性化及有效性、可行性等。例如:静脉输液,如果按常规去做,往往不能按时完成繁忙科室的临床治疗任务,临床上有可能顺序颠倒,但无菌原则不违反就行。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及时完成临床护理任务。

3. 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

3.1 更新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 教材与操作常规要适时进行研讨、修订,注入新观念、新内容,编写的教材要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对一些在临床工作中已经淘汰的内容更要及时的删除,对临床上的新知识、新设备、新护理用品都要及时的更新与课本上,通过教材及时的更新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缩短护理教学和临床的差距。

3.2 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每年有计划地增加教师人员,适当的引进临床教师,增加师资配备,改变护理教师少与学生多的矛盾,使护理教师配备能够满足学校有计划外派教师去临床实践和进修的需要。

3.3 制定护理教师轮训方案 ①在教学任务重,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附属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学校制定寒暑假实践计划,并给予一定经济补贴、折合教学工作量等措施。让每位代课老师都能及时的更新知识。才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最新的知识,缩小了与临床的距离。②每学年请三甲医院的专家给护理的老师进行操作的培训及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以增进互相了解、加强沟通,有效促进学校护理教师和医院临床护理的发展。③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派护理教师到临床去学习,每位教师每隔2 年左右进行一次临床实践活动,一年两个学期,每学期派5-10人去附属医院学习,以积累临床经验,了解和掌握有关疾病的新知识,学习新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找出常规护理操作与临床实践的差距,掌握新的护理操作技术,比如:PICC导管置入技术等。从而实现知识更新,将临床上新的知识、新的护理设备、耗材以及操作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其适应临床的需要,为临床培养新型护士。

3.4 鼓励学生提早到临床见习 由于学生多,学校距离附属医院很远,让学生去医院见习就比较困难,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医院去见习,了解医院的护理操作技术,开阔视野,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改变教学方法

①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要求护生在学习操作技能时灵活掌握操作目的、操作原则,不可死记硬背,教师与学生都用操作目的、操作原则来衡量,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按操作步骤执行。②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使护生对临床有所了解,这样才不会使护生进入临床以后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 。

5.申购先进的护理耗材

护理实验员在每学年给实验室申购设备、耗材时,多于国资处及临床器材科沟通,申购一些先进的设备,一次性耗材,尽量与临床的设备及使用的一次性耗材保持一致性,这样学生下临床做操作时就没有陌生感。做起操作来得心应手。

总之,为了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使护理实验教学更好地为临床服务,解决好实验教学和临床脱节的现状,以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婕.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现状的几点思考[J]. 中国应用护理杂志,2010,20(7):47-49.

[2]杨新月.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l5(5):299-301.

[3]邓婷婷,张珊.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滞后于临床实践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0,23(10).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护理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3-02

标准化病人(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通过对临床环境的逼真模拟和教学指导途径,同时起到病人扮演者、教学指导者和评估者的多种作用的正常人或病人[1]。SP教学模式,于1991年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副院长Paula Stillman教授引入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教育模式,它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SP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而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相关研究甚少。本文旨在说明SP应用在中职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其培训方法,SP人选的确定以及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1 SP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临床护理学科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后,及时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临床护理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实践教学要向临床一线的护理需求靠拢,争取实现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然而,实际情况下,中等卫生职业学校鲜有自己的附属医院。鉴于安全、医院合作等诸多原因,学生到临床见习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即使有见习,也会大大受限于一些疾病的季节性差异和病人配合度等因素,很难观察到正在学习的内容。待到生产实习时,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没有很好地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强化。

从实际教学来看,临床护理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病例分析完成,而中专学生文化基础差,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很难保证学生对课堂的关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专科护理内容通过模拟人进行,情境感、真实感不强,护患交流缺失。

基于以上考虑,如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就很有必要了。SP教学模式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1.2 可行性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对于病房情境下的实践体验兴趣较浓,学生甚至可以直接成为SP人选,是SP教学模式开展的基本要件。

多种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广泛应用,平时教学中临床病例的积累,为SP培训病例脚本的编写提供了保障,是SP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要件。

2 SP培训方法

2.1 准备阶段

2.1.1 SP病例脚本的编写

SP病例脚本的编写务求严谨规范,内容上要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涵盖问诊,护理体检等各方面内容。即要考虑到中职教材的内容特点,更要切合临床护理实际。由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共同完成。编写完成后通过预演检验,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2.1.2 SP人选的确定

就目前研究看,SP人选主要来至于三部分人群。他们分别是职业SP,教师SP和学生SP,三种SP人选均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职业SP来自于社会,是传统的SP形式。在招募以及培训职业SP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的投入。虽然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卫生职业教育,给予了较大的财力与物力支持,但相对于职业SP的资金需求还是有限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SP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而且职业SP流动性相对较大,不易形成稳定的标准化病人库。但是,职业SP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是陌生人,最接近于临床病人,真实感最强。可以选择热爱医学教育,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退休人员担当。其中表达能力强,有表演经验者优先。对于职业SP,学校要通过座谈、联欢,设立职业SP荣誉展室等途径给予关心和肯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酬劳过低的现状。

教师SP,由富有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教师担当。他们对疾病熟悉,培训时间短,容易上手,人员稳定性最佳。更可以直接体验到学生的护理操作,使SP作为考核者和指导者的职能发挥的更突出。但是学生在面对教师时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口进行问诊和护理体检等操作,需要强化与克服。

学生SP拥有传统SP的优势,且避免了传统SP经费开支大等缺点,可以为学生提供病史采集和一定体格检查的训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并且学生SP是参与热情最高的SP群体,能够保证按时完成SP教学任务,从守时特征上看三者中最优。只是年龄结构过于单一,很多内科疾病恰恰多发在中老年人群中,此时学生SP的扮演效果较差。加之学生间相互较为熟悉,实践教学中较难认同学生SP的基本个人信息,因此部分同学在问诊或护理体检时不认真对待,教师要及时予以矫正。

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最后招募了2名职业SP、2名教师SP和6名学生SP,这种多元化的SP构成,可以最大程度的维持SP群体的稳定性,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

2.2 培训阶段

SP总的培训原则是标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首先要熟悉SP的工作内容与职责,熟悉病例脚本,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再有要到医院实地观摩,观察、把握真实病人疾病状态下的各种反应。例如,语言、表情、步态、心理活动等等,为SP的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下一步在学校专业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使之对某一种疾病形成稳定的反应。最后经过考核上岗,成为符合实践教学需要的SP。

3 SP应用体会

SP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后,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普遍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部分SP因为长期装出身体某个部位疼痛,曾隐隐感觉到该部位确有不适,所以对SP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其放下心理负担,更好地履行SP的职责。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建议对教学过程进行摄录。这样一方面便于课后观摩分析;另一方面也是积累素材,在原SP流失,新的SP到来时提供参考。通过具体SP的教学实践,总结起来,SP教学优缺点如下。

3.1 优点

(1)SP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将来的工作状态。对SP采集病史,进行护理体检,专科护理等操作时学习兴趣更浓,交互性和真实感更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评估能力与操作能力。相比之下,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对知识的接纳处于被动状态,易产生厌学心理,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掌握大多处于机械模仿状态,印象不深。

(2)SP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与SP的交流,筛选出对于疾病护理诊断有用的信息,得出护理结论。亦可了解SP的心理诉求,积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由于临床病人组成复杂,往往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教育背景,根据需要,可以为S P事先设计一些比较刁难的问题,从而观察和训练学生的反应。是否能够有礼貌而且又巧妙答疑释惑,很好完成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的工作。这些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也是其最难能可贵之处。

(3)学生SP在接受培训时或实际授课中,可以体验患者疾苦,使其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更有爱心,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4)临床专业教师在参与SP病例脚本编写以及SP培训、使用等过程中,与一线护理工作零距离的接触,便于把握临床护理动态,拓展知识领域,提升业务水平。

(5)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及时安排SP教学。根本上解决了见习中某些疾病季节性差异或临床上患者不配合等诸多问题。

(6)SP可以作为评价者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判。在具体实践中,教师SP评价最优,学生SP由于年龄、阅历及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制约,评价效果较弱,宜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7)SP可以作为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载体,与之有机融合后在教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缺点

(1)SP扮演的都是典型病人,而临床实际病人的临床表现往往并不典型,学生从中掌握实际经验很有限,所以SP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绝不能代替真正的由教师指导的床旁教学[3]。

(2)SP本身是正常人,不能提供典型的阳性病理体征。这一点,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及仿真模拟人等加以补充。

(3)SP能模仿的疾病种类尚有限。目前SP通常都是18~60岁年龄段的人,从而造成了对婴幼儿和老年人的一些相关性疾病的教学缺乏针对性[4]。

4 结语

SP教学模式为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带来一缕清风,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SP作为模拟病人的职能已经凸显。如何更好地发挥考核者、指导者职能,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到护生生产实习过程之中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SP教学模式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它毕竟是诸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完成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丽霞,李爱民,金胜姬.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11):3830.

[2] 李潇,李会颖,周健红.医学生作为妇产科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1):2934.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理学;护理专业;临床实践

Experience in th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Nursing Physiology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SUN Na, ZHU Juan-xia, XU Yan, CAO Jian

(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21, Shaanxi,China.)

Abstract:For the phenomenon of teaching physiology and clinical practice disjointed in nursing profession of most Medical College,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is implemented in teaching physiology of our school. The reforms ar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physiology and clinical practice, and which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Physiology; Nursing profession; Clinical Practice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其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即以解剖、组胚学知识为基础,又为后续的病理、药理及护理专业课程做铺垫。但是生理学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以及大量复杂难懂的机制又是学生所困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生理学时感觉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当学生真正进入临床护理实习期后,又因生理学知识的遗忘,不能深入理解临床知识。因此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我校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并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欢迎。以下介绍我们的改革措施及教学体会。

1优化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

针对护理专业的临床工作特点,对内容进行有目的的挑选,增加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疼痛生理与睡眠生理、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的意义、能量代谢与肥胖、肾功能的评价、儿童生理、孕期生理及老年生理等内容,从而加强生理理论教学与临床护理的联系;而对教材中与临床护理关系不大内容进行适当缩减或删除,如细胞的信号转导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能量代谢的计算方法、尿浓缩稀释的机制、血浆清除率、中枢抑制等内容[1]。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既减少了抽象难懂的内容,减轻了学生负担,又因可以讲授更多与临床密切联系实例而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2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内容

实验课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平台,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将课堂中的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理学理论知识,同时实验课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大纲中编排了大量与临床护理实践关系密切的实验项目,如ABO血型鉴定、人体心电图描记、人体心音听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人体肺功能的测量、生理盲点测试等,为此,我校的机能实验中心还投资建立了2个人体实验室,通过这些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增强临床技能的训练。其次,开展综合性实验,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活动的影响、呼吸运动的调节及急性肺水肿、尿生成的调节及药物对尿生成的影响等。这些综合实验的开设,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药物治疗机制;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哺乳类动物的静脉麻醉、血管神经的分离、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及静脉插管等操作,锻炼了学生的手术操作技能。

3课题讲授注重结合临床护理实践

生理学是后期临床课程的基础,在生理学的每一个章节中都能找到与临床实践相关的实例。因此在生理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与生理理论有关的护理实践事例,使生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带上护理特色[2]。例如讲授血型与输血章节时,我们在强调输血原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一些必要的护理常识,即护士在输血前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寒战及发热现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主管医生迅速进行相应处理,并妥善保存原血袋以备查找原因,还要结合以往临床上出现的临床输血案例给学生以警醒;在讲授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时,要反复强调护士在输钾时,一定要注意输液速度,快速大量的输钾会引起心脏骤停;在讲述肺通气功能的动力时,联系人工呼吸的原理;在讲授体温及其调节时,我们会介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体温测量方法以及各自的适应人群;在讲授机体的散热与产热时,我们会联系临床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处理方法等。这些护理知识以及临床案例的引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对将来临床护理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以及正确处理的生理机制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4鼓励假期临床实践

生理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入学后的第3个学期,生理课结束后,学生将迎来一个将近2个月的暑假,为了避免学生将来进入临床护理阶段时,因时间间隔太久,大部分生理学知识遗忘不能深入理解临床知识的现象,我们鼓励学生进行暑期临床护理实习。因为我校学生众多,而实习医院有限的情况,我们鼓励学生回家在当地自己找医院实习,同时我们会给学生出具一封推荐信和一张临床护理实习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鉴于大部分医院护理人员的不足现实,我校\>90%的学生都找到了实习单位。在学生结束实习后,会给我们交回临床护理实习表及一份"生理学知识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的临床体会。在翻阅学生的作业时,我们发现这个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在作业中写到:在给患者输钾时,患者常因输液时间过长而私自调快输液速度,为此需要耐心的给患者讲解快速输钾的危害,而这正需要运用生理学知识;有的学生在收集患者尿液时经常会被患者及患者家属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血尿和蛋白尿,他们也需要用生理学知识给患者讲解等。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巩固了他们的生理学知识。

总之,生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模式,使生理学教学能更好的突出护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尤其是后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为后期专业课程的教学和临床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官科;护理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五官科的护理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作为一名五官科护理学教师,对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重要性。故在综合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本文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现报告如下。

一、高职五官科护理教学的特殊性

(一)五官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在教学中的特殊性

五官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五官位于人体头面部,毗邻颅腔,位置特殊,借助许多血管神经形成的自然孔道与之相连或相通,肉眼很难看清,需借助一定的器械才能窥清。因此,应先对五官的运用解剖生理进行详细系统的讲解,让学生达到掌握的标准,为学好五官科护理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专科检查及其专科护理技能操作在教学中的特殊性

五官科护理学的专科检查及护理操作都有很强的专科特点,要在基础医学,基础护理以及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巩固这些内容对学好五官科护理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五官科疾病护理在教学中的特殊性

现代医学快速的发展,医学模式不断的转变,五官科分类逐渐变细,同时五官科的护理也逐渐的变琐碎。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一些内容无法面面俱到的讲解,这就需要实践中逐渐涉及。

二、高职五官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少

五官科护理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很多,包括五官各科的应用解剖生理、护理技能操作、专科检查以及五官各科疾病护理等,但是在实施教学时课时却有限。

(二)实训设备落后,临床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学生能够通过临床实践来提升所学知识的掌握,是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总的来说五官科护理学实践设备相对落后,五官科护理学课时少,对实践安排的也有限,甚至不安排,对学生及五官科护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学生对五官科护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各科临床护理学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内外妇儿科为重点学科,也是考取执业护士证的得分学科,认为五官科是一个小科,教学课时少,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因而,一些学生忽视了对五官科护理学的学习。加上学生缺乏实践,使学生对五官科护理学的认识更加错误。

三、高职五官科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衔接的模式

(一)依照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单元设计或整体课程设计

在教学时,应根据五官科护理学的专科护理特点实施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临床对五官科护士的实践要求,对课程实施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同时,更好地运用有限的条件来突破难点,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够独立解决和思考问题,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因而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临床案例和基础学知识,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找到乐趣。摒弃过去教学中实行的满堂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因五官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多隐蔽,形态特殊,组织之间相互重叠,进而实施理论教学时略显抽象,学生无法理解,这时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具以及活体模型等进行教学,使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以及形象化。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能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到知识。

(四)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课堂达标测试

在每次完成教学任务后,简单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同时结合临床病例及临床实践要求进行讲解。以实践操作考试的方式进行阶段测试。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同时,从临床工作或者临床实习方面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五)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当学生要真正进行临床实践时,老师应帮助其做好心理准备,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信心,教会其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对临床各项操作技能熟练掌握。

同时,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求知欲望,为进入临床工作做准备。实践的最后时期应模拟医院的情况,让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详细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的与临床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实习中面对突发的问题才能够忙而不乱的给予解决。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培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五官科护理学要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本专业的专科特点、学校实训条件及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综合教学目标、对象、内容等方面,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的模式,以突出临床实践技能为重点的方式,达到教学与临床实践的高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李敬蕊.护理教学细节管理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4(11).

[2] 张友良.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机会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12(23).

[3] 邢世波,柳兴华,李明霞.护理教学避免脱离临床实践方法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