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生;常规;教育

我认为常规教育不光在其他课程上适用,在信息技术课上常规教育更为重要。通过这些年信息技术课教学,我总结了一下信息技术机房上课学生的常规教育:

每学期新生刚入学后,机房上机时,我会给学生安排自己的上机座位,中途没有其他特殊情况,直到毕业不容许调换位置,他和这台电脑一直捆绑在一起。座位固定下来后,避免了学生每次上机时抢位置,导致机房的拥堵,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每次进入机房后,学生都能有序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再者就是学生上机座位固定下来后,减少了教师维修电脑的时间,电脑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坏损率大大降低,以前没有分配电脑的时候,一到上机课不是这台有问题,就是那台有问题。教师上一节课有一半时间在修理电脑,而且每到新学期开学学校就要换置一批键盘、鼠标、耳机等,损坏率最大的要数耳机了,能达到50%。但是通过我把上机位置固定后,这些情况很少再出现,有时一两个学期学校不必再添置电脑,为学校节省了一大笔经费。信息技术教师也不必忙碌的维修电脑,而是把心思放在如何上好课上,学生也都养成了爱护电脑的好习惯。

学生在机房上完课后,要把自己的键盘、鼠标、耳机摆放有序整齐,把自己的凳子放到电脑桌下面。每学期第一节上机课我都会重新给学生强调下课后键盘、鼠标、耳机的摆放位置,并让学生集体进行操作。以后下课时我都会提醒他们,这样每节课上机的新同学进入到整洁明亮的机房,学习兴趣提高了,每个人的上机操作都变得规范有序了。还有一点就是凳子一定要摆放在电脑桌下面,预防学生上下课时因凳子零乱而发生意外情况。

上机教学我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每次机房上课我都会给学生布置上机作业,做完作业还要提交到教师电脑上,只有提交完作业的学生才可以进行玩游戏、上网等其他操作,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都会明白,上机先完成作业,才能进行其他操作。要完成作业必须仔细听教师上课讲的内容。要进行其他操作,学生又必须快速地完成作业。这样良性循环的练习,使学生能快速地掌握书本上知识并加以训练,而不是想着上机就是让他们玩游戏。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我会及时检查,发现个别问题个别纠正,发现普遍性问题我会集体演示纠正。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第2篇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践,感觉信息技术技术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广泛,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常规体育教学的影响。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上,不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技术进行教学,或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不多或知之甚少。

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是,运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去从事身体练习。

2.课件严重不足。由于信息研究人员对体育学科课件的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信息技术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不足。

课件。对研发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外,还需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信息技术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

3.屏幕难显示。目前,教室已经配备了电子白板,但是常规的体育教学不可能天天在室内进行。大多数学校没有室内体育场所,用于教学的屏幕较小,这对于一个教学班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用于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教学的广泛使用使各学科进行了一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观念的“大改革”,各种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它们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充分说明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多样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运用信息技术能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最佳运动动作”的全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授短跑的起跑动作时,播放一些重大比赛100m起跑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先对起跑的动作先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通过播放起跑动作的慢动作、分解动作详细学习起跑的各个细节,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正确动作方法,比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学练效果要好很多,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的动作。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丰富的情感是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基础,对于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常规的体育教学只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过程,而信息技术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从而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能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感知的对象。

例如:讲授教广播操时,通过图片、录像、录音等信息技术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可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在录像直观的情境中,了解广播操的完整动作,然后分解教学每节、每个动作,或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学做每个动作;整套体操教学完成后,再让学生观看完整录像,与录像中正确动作进行对比,纠正错误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熟练地掌握。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当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时,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衔接动作时,因动作较复杂,可播放视频,让学生先对动作整体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分解动作,使学生看清整个动作衔接过程。这样,各细节动作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清晰,学生能很快掌握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之间的各种细节动作,这样使用学生掌握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体育室内课的教学效果

体育室内课是很不受学生欢迎的,但是如果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比赛的实况录像,讲解相关的体育知识、比赛规则,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欣赏体育比赛的水平,提高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从能看懂比赛到对该项目有兴趣,最终参与该项运动。

5.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无孔不入地渗到各个行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开始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知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说,任何现代技术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协助。现在,计算机的使用知识已经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知识一样,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的脑力劳动工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

1 通过长期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独立形成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把计算机视为一种工具并无错误,但是许多人却把这种工具简单化了。他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将更加“简单”化。他们忽视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开放性和极强的可创造性;忽视了“简单化”与“开放性、可创造性”这一对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改造;忽视了现代信息环境对人类思维方法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和改造。这些影响已经超越了人类使用的一般工具的作用。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构成自己新的文化氛围。人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对信息环境的敏感性、适应能力、驾驭能力、鉴别能力、构件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如果在较系统、较科学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将收效显著;否则全靠自己摸索学习,不仅十分耗时,而且会拉大人们之间信息技能的差距。

2 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寄托于常规应试教育既不现实,也是错误。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是学习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而是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因此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软件完成任务的水平。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考试,将会产生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只能将这门新兴学科引入死胡同。常规统考最重要的基础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公平的考试环境,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学校设备差异很大,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核内容和公平的考核环境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仅仅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寄托于统一的考试是不现实的。要使信息技术教育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

3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异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有两个极不相同的地方,第一是教学内容来源的差异;第二是对教学环境的依赖性,这两个差异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 传统学科教材是将人类长期总结的、最基础的、比较稳定成熟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教育专家进行选择、组合、编写形成的。这些教材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这样的教材是基本“吻合”的。所以传统教学方法即使不进行改革,已经能够适应一般教学的需要。但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则是直接取材于社会生产、活动中正在使用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这些软件不是为了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的,而是面向社会实际需求设计的,其制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好学、好用,而不是为了“好教”。信息技术学科的所谓“教材”其实就是将软件的功能和相关概念根据读者水平进行选择,按照传统教学的理想方式进行组合,再配上适合读者对象的实例编写而成,这些教材实际上是软件工具书的“生产物”。传统学科中,一当教材定型后,教学过程、教学顺序基本可控,可以说,教材对教学有较强的控制性。但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却缺乏这种控制作用,因为信息技术还要依赖一个重要因素―软硬件环境。

4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第4篇

为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质量,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所以,本学期,我将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也是首要任务。同时,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精心备上几节有特色、有水平的精品备课,既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和素养,同时也为做课题做好准备。

本学期初二的信息技术课主要是以下内容:

第一章 数字化声音

第1节数字化声音播放

第2节数字化声音录制

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

第二章 数字化视频

第1节数字化视频播放

第2节数字化视频编辑 第3节视频的拍摄与采集

第三章电脑动画初步

第1节走进缤纷的电脑动画世界

第2节逐帧动画

第3节我来当大师——形状补间

第4节我来当大师——动作补间

第5节我来当大师——引导线动画

第四章电脑动画精彩实例

第1节精彩banner

第2节创作片头

第3节音乐贺卡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继续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创新型的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做好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

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信息学奥赛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据结构和编程水平。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教学

当今社会,现代科技竞争的内容核心逐步转向信息技术,许多国家都相应加大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我国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强调了要将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地发展,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为了能够适应信息大爆炸、知识全球化的大环境,我们应该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化教学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化教学”的含义及其要素构成,然后介绍了“网络化教学”对高中生能力培养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展示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几种常规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引起读者思考和启发。

1 “网络化教学”的含义及其要素构成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学生计算机综合运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网络化教学”具有资源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特点,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的教学平台同时,也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前高中“网络化教学”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的是在基于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概念条件下,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的主导地位转换为“网络教学模式”中的组织者、管理者,并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主体作用转变为“网络教学模式”中的参与者、探索者。另外一方面,通过引入新的信息技术概念,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促使高中生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备条件下学会如何利用网络搜索、查询、获取信息资源。

2 “网络化教学”对高中生能力培养所起到的作用

2.1 对高中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网络化教学”能够随时提供一个与高中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程度相适应的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平台,进而对自身知识点的不足和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补充。这就大大地提升了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网络资源来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2.2 对高中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网络化教学”过程中实现对高中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对所需求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搜集,然后利用某种“网络化教学”工具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甄别和提取,最后获得一个科学、合理、稳定、可靠的数据。但是,这首先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者要有一个专业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求高中生必须先具备简单工具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2.3 对高中生信息交流、使用能力的培养。“网络化教学”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拓展高中生的交流空间范围,提升他们的信息使用能力。在“网络化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高中生对网络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提升他们对信息的交流和使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网络交流方式来促使高中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以此来提升他们对信息交流和使用的能力。

3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尽管人们对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信息技术也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状况不是很乐观。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如下。一是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以及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存在差异。这就给教学者带来了诸多困难。二是当前高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少,内容覆盖面有限,不利于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三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在设计上存在着诸如连贯性不强、创新点不够等问题,这样会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情绪,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4 几种常规的“网络化教学”模式

4.1 “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就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采用针对性的网络教学方式。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求助于教师来帮助和解答问题。

4.2 “探索式”教学模式。“探索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一种由专门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构成的学习平台来探究和摸索知识。“探索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高中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合作式”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采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合作的模式。每个小组的学生先通过网络对遇到的问题搜集和分类,然后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合作式”教学模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够增强他们的基本知识技能。

5 结语。综上所述,由于计算机的软件设施、硬件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变革,导致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思想、模式、方法、内容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信息不断地膨胀,每个人都不可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去把握所有的信息。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相关需求。因此,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入“网络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琪. 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培养方法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