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政赤字 扩张性财政 经济刺激
随着历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实施刺激性的财政政策,有效地依靠政府投资带动了我国GDP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规模也不断增大,如图1所示,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已达6772.65亿元,虽然较2009年有所回落,但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达到2.8%,财政赤字规模较大,因而研究我国政府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未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财政赤字与经济发展相关要素关联度分析
政府财政支出的大幅增长可以通过带动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会通过作用于社会产品产出、消费价格水平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来影响社会的总体供求关系,并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量、通货膨胀水平等指标产生影响。
本文以1985年以来我国年度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1985年以来我国政府财政赤字与该年度的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规模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平均货币工资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财政赤字的增加对这些经济要素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影响,此外,财政赤字规模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关系并不明显,而政府财政赤字规模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进出口状况的关联度较小,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此,本文认为:
(一)财政赤字扩张政策促进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我国财政赤字规模扩大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均显著为正,其中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的相关关系为0.682、
0.675、0.698,伴随着我国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各个产业的生产总值也稳步提升。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加,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无疑是促进我国宏观经济逆势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也伴随着我国居民平均货币工资的增长,这种增长增加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有效地拉动了内需,从而抵消了出口形势低迷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我国财政赤字规模与进出口差额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可以发现,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因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拉动投资和内需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二)我国财政赤字扩张刺激通货膨胀水平
基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我国政府财政赤字规模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负相关关系,当财政赤字规模较低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升高,但是升高幅度较小,二者相关系数仅为0.439,并且其显著性较差,因此本文认为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相较于货币政策对于经济整体通货膨胀状况的影响程度较小,其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方向也有待验证。
(三)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对提升就业作用有限
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目标往往集中在三个方面:促增长、稳通胀和保就业。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财政赤字规模的增长与城镇失业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虽然有效拉动了投资和内需,但对于居民就业率的提升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效果,因而可以认为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对提升就业的作用效果较为有限。
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分析
我国财政赤字扩展政策可以有效地拉动内需和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保障我国宏观经济在出口疲软、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依然稳步增长,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在上述相关性分析基础上,从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两大方面对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提供科学的建议。
(一)我国财政赤字对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效应分析
我国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带动经济增长,最直接的途径便是通过政府引导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原材料产品的需求,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因此作为财政赤字政策最主要的刺激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政赤字政策与各个固定资产投资细分分支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来了解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具体拉动作用,如表2所示。
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加大财政赤字的同时,其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上,在我国政府加大财政开支以刺激经济的政策贯彻过程中,各地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和改造以往的基础设施来实现GDP的增长,从而提高自身经济增长速度,而对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着力较小,特别是对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投入力度较低,由此可见在各地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支出占其总体财政安排的比例较小,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存在偏离民生所需项目,主要投资于更能凸显政绩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倾向。
同时,目前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所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国家预算资金投入,其所带动的其他相关资金投资较少,尤其是外资参与投资的资金比例较小,大量国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的现实也说明目前我国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提振经济的措施给国家财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各地政府应当适当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构成,通过引导其他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来适当丰富其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从而降低财政负担,同时也转移项目成本和风险。
最后,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规模与企业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所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并未带动企业主导的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经营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考虑目标,因此在目前经济形势较为悲观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往往有所减少,而另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往往与企业的经营运作相关性较低,因此企业对于参与这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兴趣较小,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财政赤字规模之间的相关程度下降,进而降低了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显著性。
综上可知,我国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虽然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但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项目具有较为明显的政府导向型,投资项目的资金构成单一,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较差,企业的参与程度低,因而是一种较为不可持续的增长趋势,所以我国政府在未来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时应当更注意与市场接轨,丰富投资项目的投资模式,调动相关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支出刺激模式。
(二)我国财政赤字对居民社会消费拉动效应分析
我国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也有效地拉动了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对拉动内需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其拉动内需的具体机理依然有待进一步分析。本文通过我国财政赤字规模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经济参数的相关分析来了解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对居民社会消费的具体拉动效应,如表3所示。
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财政赤字规模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程度越大。同时,从上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中财政赤字规模越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越低,即居民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因而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来说,我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展具有有效的拉动效应。
但是,从供给面上,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扩展政策并未能有效提振国内消费领域的供给方信心,各个居民消费相关行业的景气指数并未因为我国政府刺激性的财政支出政策而产生对应的变化,因此本文认为虽然我国政府所实施的财政支出刺激政策在短期内通过家电下乡补贴、购车补贴等方式刺激了居民的消费热情,但是在企业界和市场的供给端,由于国家财政刺激政策具有短期性并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狭隘性,如产品补贴范围有限,产品指定供应商限制等,市场对于我国政府所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反应并不热烈,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政策虽然对于居民社会消费具有打动效应,但并未起到促进长期国内消费的预期效果,是一种短期的,不可持续的财政刺激政策。
因此,在未来我国政府制定财政赤字政策时,应当注意改变刺激性财政政策在居民消费相关政策细节上的刺激模式,从仅提高居民的消费热情这一短期目标中解放出来,以提高市场对于居民消费的供给热情以及居民消费体系的长期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对我国居民消费体系进行长远的规划,例如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引导企业产能,提高企业生产热情;通过减少物流运输费用来促进居民消费商品流通;通过减少交易环节费用征收来促进居民商品交换效率等。
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改进建议
基于本文对我国政府近年来的财政赤字扩张政策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政府在经济危机过后所采取的刺激性财政政策对保证我国经济在危机时期的稳步增长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提升效应上。
通过对我国财政赤字扩张政策的具体刺激效应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依然停留在政府主导的短期刺激性投资上,对于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积极性的调动十分欠缺,大多数财政支出政策仅仅着眼于短期内提高政府经济政绩,并提高居民的消费热情,却未对企业界的需求和关注做出对应的应对政策,从而使得目前我国的财政刺激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缺乏有效的持续性。
因此,在未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中,政府决策者应当从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出发,通过制定符合企业界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的财政刺激政策来提高企业参与经济刺激计划的热情,从而使我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真正具有长期的经济提升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淡化经济政策色彩,强化财政政策的社会政策功能,2011年财政政策步入历史性的功能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时各方意见纷纭。
这看似与2010年的财政政策一样,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延续2009年以来实行的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而是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使财政作用更宽广、更有效、更长远。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主要表现在财政手段的运用上依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淡出,更不是退却。而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重点、措施来看,不会“涛声依旧”。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即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整分配、促进和谐。显而易见,与前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其政策目标已主要不是保经济增长,而是从上述后三个方面来重点发挥影响力。因为2011年的经济增长已经不需要财政来“保驾”。
由此可看出,201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预期将有四大转变:
一是从以总量扩张为主转变到以结构调整为主。2009年、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分别达到9500亿元、10500亿元,与2008年1800亿元财政赤字相比实行了跳跃性的财政扩张。显然,2011年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不用财政扩张投资需求即可实现。2011年财政重点转向结构调整,即通过财政收入结构、支出结构的调整来促进和推动产业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各方面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从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转变到以公共消费扩张为主。前两年实行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表明,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投资。例如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达到9243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2011年公共投资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显然投资不再是主要的着力点。不言而喻,公共消费成为明年的财政政策主要着力点,即通过扩大各项社会性消费支出来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改善私人消费预期,带动居民消费,提升国民消费率,为宏观经济平衡、内生性增长的形成创造条件。
关 键 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融合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3-0040-05
一、引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政府支出能够影响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 进而改变货币政策效率。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施了大规模的政府支出计划,短期内巨大的政府支出增量形成了较强的财政支出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影响巨大。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强调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更加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两种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维持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方面是否有效,两种政策如何配合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等成为亟需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较弱、金融体制尚未完善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相较于货币政策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更为显著,而货币政策对于财政政策的影响并不为人们所关注,甚至被忽略。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动态随机均衡模型来考察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以及两种政策间的相互影响,并就如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的稳定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政府支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和实际冲击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般认为,政府支出主要通过两条渠道影响货币政策。一是直接渠道:如果家庭部门和企业根据短期情况决定自己的支出水平,那么当前税收就会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会形成投资性支出,改变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二是间接渠道:财政政策会影响利率变动,从而间接影响货币政策效率。Alonso(1996)等通过研究欧盟国家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出扩张和赤字增加对货币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赤字越大,货币供给量也越多,货币政策目标和有效性将受到冲击。Dixit & Lambertini(2001)分析了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央银行只能部分地影响通货膨胀,财政部门对通货膨胀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均衡状态下,两项政策应当互相补充。Eusepi,S. & Preston,B.(2008)通过研究美国的经济数据发现,如果货币政策的实施缺乏财政政策的配合,那么单纯的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难以奏效,在公共预期的作用下,会形成预期驱动的经济波动。
另外,部分研究显示,政府支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是有条件的。Buti,Roeger and in’t Veld(2001)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机制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实际经济冲击的类型:如果是供给冲击,那么两项政策是相互冲突的;如果是需求冲击,那么两项政策就会存在互补关系。Evans,G.W & Honkapohjs,S(2002)认为,物价水平并不惟一地由货币政策决定,在特定的公共预期形成机制下,政府支出决定了物价水平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短期内财政赤字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国内学者普遍在中国经济背景条件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两种政策的配合效应。赵丽芬、李玉山(2006)对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性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不存在简单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补或替代关系,而是存在一种非对称性的关系,即扩张的货币政策伴随着收缩或稳健的财政政策,而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被动扩张的货币政策,表现形式取决于具体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冲击形式。张龙、白永秀(2010)通过建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的联立方程模型发现,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有可能通过影响消费、投资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王彬(2010)建立了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的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框架,指出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正向冲击,而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相比于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其效果非常有限。张志栋、靳玉英(2011)基于价格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视角,利用MS-VAR模型检验了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是不确定的,当物价由财政政策决定时,货币政策有效性将受到很大影响。而当物价由货币政策决定时,仅仅调整货币供应量等工具即可进行调控,财政政策作用有限。
已有文献研究基本上探讨的是封闭经济体系,对于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研究尚有较大空间。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对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及其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模型分析
根据Jesus Fernandez-Villaverde所构建的DSGE模型,在传统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包含的技术冲击基础上,加上政府支出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家庭、厂商、外国和政府等四个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
1. 家庭部门
家庭部门的典型行为是向厂商提供劳动,以获得工资进行消费。效用和消费正相关,和劳动负相关,随着消费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家庭部门的决策行为是决定劳动与消费的组合,进而实现效用最大化。家庭部门的效用函数:
■E0■?茁t-1[log(ct)+?鬃·log(1-lt)] (1)
其中,ct为消费,lt为标准化处理后的劳动供给,满足0
家庭部门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其可支配资源包括当期收入和新增货币供给,二者之和应当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之和。因此,预算约束为:
yt+mst-mst-1=ct+it+gt+ext (2)
其中,yt,ct,it,gt以及ext分别表示收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mst表示货币供应。(2)式说明在总收入和货币供给稳定或者按照稳定路径增长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将会非常明显。
2. 厂商
假设厂商的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如果厂商存在规模经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厂商必然扩大生产规模,直到规模经济消失。因此,我们假设在均衡状态下,厂商不存在规模经济。厂商生产函数为:
yt=k■■·(e■·lt)1-a (3)
其中,zt表示技术进步。资本积累方程为:
kt+1=it+(1-?啄)·kt (4)
其中,?啄表示资本折旧率。(4)式反映了资本和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投资越多、折旧越少,资本积累就越快。投资it由自主投资和实际利率决定的部分组成,具体形式为:
it=i0 ·t-d·rt (5)
其中,i0 ·t,rt分别表示自主性投资和实际利率,d为投资对实际利率的敏感系数,且d>0。
根据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模型中引入厂商面临的技术冲击,假设技术进步服从一阶自回归过程:
zt= ?籽·zt-1+et (6)
其中, ?籽为技术进步的自相关系数,et为技术冲击,且et~N(0,?滓■■)。(6)式说明在某一时期技术进步具有自相关性,并且受技术冲击决定,技术冲击可能来源于企业的创新或者其他重大的科技进步。
3.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的支出包括为维持政府部门正常运行的一般性支出,以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向国有企业注资的投资性支出。如果政府没有调节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将维持稳定,与上一年的支出存在自相关关系。如果政府调整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将发生预期外的变动,即出现政府支出冲击。同时,对于货币政策冲击,政府支出有可能做出相应变动,因此本文假定政府支出由上年支出和政府支出冲击共同决定,并受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其过程为:
gt=v·gt-1+p·emst+egt (7)
其中,v表示本期与上期政府支出的相关系数,egt为政府支出冲击,且egt~N(0,?滓■■)。egt可视为政府支出对均衡路径的偏离。p为政府支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系数。
4. 货币市场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尚未完善,金融体制尚不成熟,因此货币政策不能完全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受政府支出的影响较大。同时受制于现行外汇制度,货币政策尚无完全独立的操作空间,贸易顺差对货币供给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实际货币供给过程为:
mst=b·mst-1+u·egt+w·eft+emst (8)
其中,b,u,w分别为本期货币供应对上期货币供应量、政府支出冲击、国际贸易冲击的敏感系数,emst为货币政策调整引起的货币供应冲击。(8)式表明货币政策同时受到财政政策和国际贸易变动的影响,u可反映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
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可表示为:
mdt=q·yt-n·rt (9)
其中,q,n分别表示货币需求对收入和实际利率的敏感系数。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mst=mdt (10)
5. 国外部门
中国对国际资本的流动实行一定的限制,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 假设国际经济波动仅仅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即国外部门行为仅仅表现在进口和出口。在不考虑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国际贸易规模受国家竞争力影响,而国家竞争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进出口行为可由预期部分和冲击部分构成,净出口可表示为:
ext=s·ext-1+f·eft (11)
其中f为净出口对外部冲击的敏感系数,eft为净出口冲击,且eft~N(0,?滓■■)。
6. 经济系统均衡
由最优化条件,我们可以从(1)式和(2)式得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跨期欧拉条件:
■=?茁·Et■·?琢·■+1- ?啄 (12)
同时,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为:
?鬃·■=(1-?琢)·e■·k■■·l■■ (13)
(3)式~(13)式构成了完整的经济系统。通过计算均衡解,我们可以得到各变量的稳态值和实际值,并进而估计模型。
四、数据选取与模型参数估计
1. 估计方法与数据选取说明
对DSGE模型的估计有校准法和估计法两种,本文采用Bayesian估计方法。 估计法的优势在于所估计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和模型参数的特点施加相关约束条件,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参数不确定性问题,而且利用历史数据所估计得到的参数值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情况。
由于中国货币政策真正发挥作用的时间是在1998年之后,因此我们选取了1999年1月至2012年7月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货币供应量、进出口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此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数据先期处理过程为先对变量进行去势处理,利用X12方法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季节调整,然后使用H-P滤波得到变量的波动部分,最后对波动项求差分。
2. 参数设定
首先对参数的分布情况进行事先界定,再利用事先界定参数运用Bayesian方法估计实际的参数值。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估计结果会最终收敛于实际值,因此设定值并不影响模型估计的可靠性。
我们参照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参数进行事先设定。其中,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度?琢设为0.355(李浩等,2007),贴现因子?籽设定为0.988,资本折旧率?啄为0.05(吴利学,2009)。闲暇对效用的贡献度?鬃设定为2.2,反映了居民对当前消费的重视。技术进步的自相关系数?籽设定为0.95,即本期与上期技术进步存在高度正自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政府支出和国际贸易的自相关系数(b,v,s)分别为0.98, 0.68,0.67,将货币供应对政府支出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的敏感度设为0.8和2。
3. 参数估计结果
表1显示了运用Bayesian方法进行估计所得到的模型参数值。
表1中,政府支出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系数为0.7221,说明政府支出冲击1%的正向变动将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增长0.7221%,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此外,国际贸易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系数为1.9471,说明以美元计的国际贸易规模增长1个百分点,以人民币计的货币供应量将增长近2个百分点。在财政支出保持扩张性预算和赤字规模持续扩大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必然受其影响,其政策走势必然走向扩张,形成配合财政政策的形势。而在国际贸易顺差和收支盈余持续扩大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被动和受支配的特性十分明显,这对于货币政策的紧缩以及反通胀政策具有相当的抵消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国内学者的研究,国际贸易正向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增幅放缓,贸易顺差下降所致。此外,货币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系数仅为0.0011,影响程度很小,这反映了当今中国支配性财政体制下,货币政策的从属地位。
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图1显示了政府支出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政府支出冲击对消费和投资都具有负向影响,在政府支出冲击后的一段时期内,投资和消费都下降,政府支出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消费并没有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但是政府支出对产出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影响时间较短,7个月后即回归均衡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支出冲击对投资的长期影响:政府支出冲击13个月之后,其对投资产生正向影响,这是由于尽管政府支出主要通过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扩张完成,初期对民间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但长期内,国有企业的扩张效应传导到私有企业,从而对民间投资产生了间接的带动作用。财政政策扩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明显的,短期内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0.15%,这是由于政府支出中包含的巨额投资性支出产生了较强的货币扩张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力度较大,由图1可知其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期限延伸至40个月。
图2反映了各变量对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反应。一个单位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消费和投资产生了一定的正向影响,二者分别增加了0.05%和0.5%。在对产出的影响方面,由于货币政策具有的时滞性,因此其对产出的影响相对政府支出要缓慢,并且影响程度也较小,但其影响期限要比政府支出长,直至40个月后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可见我国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比货币政策强,但货币政策的影响更为长远。从图2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政府支出的影响较小,远不如政府支出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支配性财政体制下,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基本特征。
表2为各经济变量在政府支出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国际贸易冲击和技术冲击下的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冲击对产出、消费和资本积累的影响要远大于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巨大,在特定外汇制度下, 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投放人民币基础货币,直接形成了大量的货币供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方面,政府支出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达到货币政策本身影响的60%,显示了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强;反观政府支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则非常微弱,表明是现有条件下货币政策在调整宏观经济方面独立性较弱。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在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财政政策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作为配合政策出现。在经济出现下滑态势时,财政政策能够在短期内增加产出,带动经济增长,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政府支出多用于国有企业,其对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是很明显的,因此单纯依靠政府支出并不能带来经济持续长期的增长,经济的长期增长主要依靠民间投资增长以及消费的增加。上述分析同样表明, 货币政策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带动产出的增加,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利率下降,能够有效刺激民间投资的增长。因此,宏观调控应该更加注重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相应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都大大降低;相反,货币政策变动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则相对微弱得多。这既反映了我国财政支配体制的主要特征,也同时表明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已非常必要。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厂商、政府、货币当局以及国外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型中包含了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四种主要冲击,即技术冲击、政府支出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产出、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以及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模型揭示了财政、货币政策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后危机时代,在国际经济形势普遍低迷、我国外贸出口受阻的大背景下,加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操作空间以及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显得尤为关键。
通过模型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从中长期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要保证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持久性,仅仅依靠政府主导行为显然是不够的。虽然扩大政府支出是短期内避免经济下滑的必然选择,但这种短期内强力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 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在影响总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并且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资金进出规模增长迅速,也要求我国必须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面临的全球化问题。
为此,我国一方面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从政策制定、实施等方面入手,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减轻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应当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步伐,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行为,达到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最终目标。应当从体制上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消除事实上存在的外汇占款、财政直接投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降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必须重视政策协调,充分估计到财政政策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合理制定货币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在当前条件下,如果忽视财政政策的影响,货币当局就难以调节货币供应量,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应当适时、适度地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阻隔国际贸易顺差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独立运作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经济稳定[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
[2]李浩,胡永刚,马知遥. 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J]. 经济研究,2007(5).
[3]赵丽芬,李玉山.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关系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2006(2).
[4]张志栋,靳玉英.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11(6).
[5]万解秋. 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有效性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6]张龙,白永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模拟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2).
[7]吴利学.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2009(5).
[8]Alonso,A. & Galindo,M. The effects of public deficits on money growth in the European union[J]. 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asearch,1996(2).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四)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五、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财政政策中以反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扩张功能应当淡出。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体制性、结构性政策后,为保证政策调整力度,仍有必要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来达到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攻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的公共保障能力之目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是财政风险、国债投资效率以及公共财政的功能性改革等问题。要防范财政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反周期扩张性财政措施淡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资源引导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财政政策的规则化管理,制定并遵守国债投资进入、退出的标准。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坚持法治和依法行政,提高财政资源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效能。
(四)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应缩短战线,并按照贯彻“五个统筹”要求调整投向。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逐步把扩大内需的主角让位于消费和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范围是不与民争利,在建立公共财政的体制框架的同时,扫除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障碍。因此,适度规模的国债投资只可能有限解决目前最紧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而把其他的发展问题留给市场和民间投资。
(五)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中长期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保覆盖面将大大扩展,不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且社保范围也应该延伸到农村:二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保压力也相应增加;三是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特别是一部分退休较早的职工没有交纳个人保障基金的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重点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协调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6-0035-04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我国迅速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地刺激了经济的回暖。但在后危机时期,我们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怎样科学退出刺激政策以及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又应怎样协调?这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研究
目前,经济学主流观点认为:尽管财政政策在长期内会影响经济增长,但从短期来看,相机抉择的“反周期”财政政策无助于经济稳定;货币政策更适合于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无须协调配合。然而,一些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上述观点。萨金特和华莱士(sargent和Wallace,1981)在他们的经典论文中阐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完全独立,因为两者共同受到一个统一跨时政府预算方程约束。如果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无法持续,最终势必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为财政赤字融资。诺德豪斯(1994)运用博弈模型开创性地证明: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不合作对宏观经济稳定的损害相当之大,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政策目标是不一致的。财政部的目标侧重于增加产出和提高就业,倾向于扩张的财政政策;而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中央银行预料到这一点后就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并且提高利率,以图消除或者缓解因财政扩张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这时纳什(Nash)解的特征是很高的财政赤字和很高的利率并存,高利率抑制了民间投资,结果财政赤字并没有降低失业率和提高产出。Luca Lambertini和Rieeeardo Rovelli(2004)考察了在宏观经济稳定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分析表明,如果财政政策考虑到产出和通胀福利函数(通胀福利函数与中央银行定义的相一致),那么,两个当局都会从合作中获利。
总之,大部分研究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协调配合,否则会损害经济效益。
(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分析框架
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当一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只有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才能使之趋向于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增发国债等来应对通货紧缩,拉动经济复苏。同时,凯恩斯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用不相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的收支政策,主要作用于产品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作用于货币市场,适合总量调节;财政政策调整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的审批手续,时滞性长,货币政策相比则更为灵活和富有时效性。因此,在具体运用以上两种政策时,要根据宏观经济的不同目标适当选择,合理搭配,以便起到理想的宏观调控效果。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凯恩斯基本模型之上建立了IS-LM模型,它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收入的决定,分析揭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经济中总产出水平的条件,使得政府能够通过IS-LM框架(以某种精致的数字化形式包含在一国经济的大型计量经济模型中)来选择能使政府实现特定产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三)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点
一是宏观调控目标的配合。我们知道,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最终目标都必须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要求;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通过稳定币值创造良好的经济增长环境,中央银行可以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微调;而财政政策具有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杠杆,能够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证一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达到既可以掌控经济增长总量、又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而在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两者就一定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在经济过热时期,要更多地通过紧缩货币政策使经济迅速降温;而在经济不景气的萧条时期,则要更多地倚重于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的强刺激作用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配合。货币政策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引导和控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财政政策通过直接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举措,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引导金融部门和民间的资金流向,进而影响整体经济结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既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有利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一般情况下,在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政策的功效往往高于货币政策而且见效更快、更直接。
三是政策操作机制的配合。政策操作机制的配合,主要包括政策工具、政策时滞和政策功能的配合。政策工具的配合,涉及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国债发行与央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等;政策时滞的配合,是指货币政策的长时滞与财政政策短时滞的相互搭配;政策功能的配合,主要指货币政策具有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并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和协调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二、扩张性宏观调控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功能定位不准确,影响了宏观调控目标实现
从两大政策的长期目标来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主要有:经济稳定和增长目标,财政收入目标,公平分配目标,总量平衡目标和结构调整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回顾我国宏观调控的历史,实际上两大政策一直发挥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职能。长久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目标都定位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目标只是侧重于总量调控。在两种政策的实际配合中,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没有发挥结构调节的作用,两大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界定和分工,使得整个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缺乏体制上的依托,导致内需结构失衡及调整缓慢,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
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再次被运用,促进了经济的短期增长,但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影响了宏观调控目标实现。
(二)政策职能混淆,导致了货币的财政内生供给
长期以来,两大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界定和分工,形成财政政策的货币化。如我国的银行绝大多数都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银行信贷的行政色彩比较浓厚,逐渐形成了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配合的财政模式,造成了货币的内生供给。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而国债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达1.32亿元,为国债投资的2倍。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实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扩张”,并安排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政策,但是如此庞大的支出并不完全由中央政府直接出资,而是由财政资金配套信贷资金的模式实现,由此产生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2010年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由此可见,我国财政扩张导致了信贷扩张,而信贷扩张导致了货币扩张。因此,财政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货币扩张。
(三)政策传导机制欠佳,量化效应明显
一是两大政策调控的量化效应明显,机制效应欠佳。财政政策无论收缩与扩张,都是超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无论收缩与扩张,仅显著促进货币供应量的增减,疏于虚实经济协调和调节。
二是传导渠道不畅。如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强流动性,但企业资金紧张而股市过度膨胀,形成“流动性误导”。
三是财政、货币乘数的变异。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逐步形成分层式财政收支分配,并且逐渐深化金融创新,这样一来财政分配乘数与货币乘数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储蓄不断提高的作用下,我国近年的边际消费倾向逐年下滑,财政、货币政策乘数逐渐降低,不维持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及市场流动性,经济难以启动,始终难以摆脱“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四)政策工具操作不规范,加大宏观调控难度
以常用的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工具财政存款、国债为例。
1.财政存款。一是部分财政存款游离于财政存款缴存体系之外对全社会流动性影响较大。据调查,近年来财政部门有相当多的现金并未存放国库,而是通过企业定期存款形式存于商业银行。部分地区抽样调查显示,近几年来这样的财政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在10%至14%之间波动,数额较大,这部分财政存款向金融体系注入巨量流动性,增加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二是财政存款数额的季节性波动明显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财政存款数额季节性波动明显。以月为周期衡量,财政存款库存波动率平均达到10%,以季度为周期衡量,库存波动率平均达到20%左右,以年度为周期衡量,库存波动率平均达到30%左右。这使得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还必须根据财政存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
2.国债。在西方国家,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是短期国债。然而,国债在我国的货币市场上只担当着次要角色,原因在于财政部发行的短期国债有限,1年期及1年期以下的国债因为其特有的灵活性,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但在我国短期国债所占比重较小,中长期国债所占比重较大,致使中央银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数量偏少;而且,商业银行将持有的大量国债视为优质资产,不愿出售。所有这些,导致市场交易不旺、国债二级市场运行不畅,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的基础,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效果。
三、后金融危机财政、货币政策选择及协调策略
在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受输入性通胀、结构性矛盾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进入长期高速增长路径下的短期波动下行区间。因此经济调控政策的正确选择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减弱政策扩张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以财政政策为主体推进结构调整,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供给;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灵活运用政策工具提高协调效率,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明确政策协调的目标:调节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
后危机时代恰逢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攻坚阶段,集于“高储蓄、高失业及高产能”的现状,极易引发通缩和速度抑制型就业。因此,该阶段必须依靠一定的速度、一定的通胀才能支撑发展与就业,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防止资产泡沫。因此两大政策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要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配合:
一是配套促进经济以稳定的态势均衡增长。两大政策要合力调节经济增速、增量与增质,以发展化解需求不足、就业等矛盾。以内需逐步增长为退出起点,协调实施财政、货币政策,财政上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支出的投向应适度调整,货币政策退出已是大势所趋,但退出不宜过急。根据发展适时选择速度克制性配套(紧缩货币政策、适度扩张财政政策)、通胀允诺型配套(适度紧缩财政、货币政策)和通缩抑制型配套(同时扩张财政、货币政策),提高政策调节的灵活性与准确度。
二是以货币政策为主,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管理通胀预期。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当的“紧缩”措施,合理地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进而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同时,要加快货币供给制度改革,积极引入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要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的合理化和均等化,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政策协调的核心:以积极财政政策体系为主,改善供给管理,推进结构调整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后危机时代,面对缓慢的经济复苏及全球经济再平衡,单纯依赖需求管理的总量扩张会带来滞胀的风险。因此要通过供给面的管理进行结构调整(贾康,2008),特别是供给面的结构与效率。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使经济增长客观反映资源环境成本。三是加快环境保护力度,增设环境税,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实施全民环保计划。四是更加注重推进自主创新,有效提高产出效率的财政政策安排。五是加大金融支持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改善储蓄结构和发展消费信贷。
(三)完善政策协调的机制:健全体制基础,深化财政金融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和成熟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充分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效用的基础。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伴随着金融体系、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
一是要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政策调节能力。在健全财政体制方面,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
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调整财政分配结构,强化均衡服务,提高民生支出占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网;建立健全税收分配格局,推进结构性增支,加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调节,加强资源性、财产性分配调节,建立分层分级的税收、公债、财政体制与预算调节体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要深化金融改革提高货币政策调节能力。健全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加速推进金融市场化,也即资产价格市场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市场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合理调整汇率水平;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和规模。
(四)灵活运用政策协调的工具:系统协调总量、速率与结构手段
提高协调效率的基础在于手段的协调。一是总量手段的协调。注重财政收支规模、债务率与赤字的控制,注重金融借贷差、货币流动性的控制,共同构筑总量增速、总量增效调节体系。二是速度调节手段的协调。注重财政收支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与国民收入递增速度的协调。三是结构调节手段的协调。注重发挥财政性税收、补贴、公债、金融性利率、汇率的结构调节的协调,协作调节使经济、产业、区域乃至阶层的国民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将两大政策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使其成为宏观调节最有力的手段。
(五)加强逆周期风险、预期的调节:超前防范、超前导向
进入后危机时代后,风险与导向性调节将成为两大协调的另一重点。风险调节的重点在于防范债务风险、停涨风险及国际贸易失衡风险;而导向性调节的重点,则在于根据政策的时滞,建立财政、货币政策预期系统,涉及总量、结构及预期导向指标等,实施窗口导向,使其成为国民经济较为灵敏的导向标。
(六)把握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背景:要与当前世界和我国的经济形势相适应
随着全球经济的初步复苏,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要把握好度,要考虑到中国经济趋势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世界经济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组合不仅要视中国经济状况而定,还要根据国际金融、经济的发展形势而定,要保持实时地检测与变更,以期达到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磊等,中国危机管理货币政策的退出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1).
[2]李连发,通胀预期、资产替代与当前货币政策取向[J].经济学动态,2010,(12).
[3]任碧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DB/OL].国研网.
[4]巫建国,后危机时代:我国反周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J].经济学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