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舆情;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86-03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智能终端集中,智能终端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众多网民中,高校学生由于数量较大、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为所占网民比例非常大、影响也极为广泛的一个群体。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速,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各个角落,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留言跟帖、BBS论坛、博客,到后来兴起的QQ群、微博,再到最近兴起的微信群,各种互联网媒介层出不穷,作为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言论自由权利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特别近年来,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迅猛发展,使得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信息交流和观点发表变得即时、方便甚至时尚,因而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即时通讯工具的便捷、互联网媒介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乐于表达意见,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力量。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成为当前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生主管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网络舆情的含义
王来华[1]在《舆情研究概论》中,对舆情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社会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言之,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还有观点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表达意愿、诉求机制的不断完善,舆情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不仅局限于社会政治、国家方针、政策措施,同时对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媒介进行表述。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对政治以及社会事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参与性强[3],往往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热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使得大学生表达情感、意见、建议更加便捷,以上因素形成了高校网络空间中的舆情。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可以理解为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的空间中,高校学生对自己关心或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意见、建议的总和。
一是表达的自由性。互联网颠覆了关于传统表达的理论,由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技术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他很难使用传统法制进行规范和限制。互联网作为新型媒体,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接受者。高校学生可以利用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自由地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互联网让高校学生的舆情表达变得自由与直接。
二是表达主体的隐匿性。在传统的舆情表达中,人们考虑到自身角色和言行之间的关系,往往在舆情表达上受到了限制。网络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舆情表达主体往往以匿名或者化名的身份出现。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的信息表达可以摆脱身份、性别、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不能通过传统方式表达的意见、建议、态度、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这种充分表达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表达主体的隐匿性,另一方面,使大学生群体摆脱了道德的束缚,很容易导致舆情表达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很容易在网络上蔓延,非理性的表述,也很容易在网络上进一步失真、放大。
三是影响的扩散性。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加上高校学生在网络中表现活跃,使得高校网络舆情表达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由于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会呈现出时效性强、信息渠道广泛、信息量庞杂、影响广泛等特点。但高校网络舆情影响持久力低,如能早期发现则相对易控制[4]。
三、高校舆情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单纯依靠人工从海量的舆情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有效利用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以实现舆情信息的自动收集、分类、分析、预警。
1.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舆情监控系统共同的特点: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按照话题组织内容,将众多话题自动分类、分析,并进行动态展示、跟踪、评估其发展趋势。系统实现对各大搜索引擎、新闻门户、博客、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信息载体的监控。实现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民众诉求、正面报道等的监控。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校舆情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覆盖范围不够,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海量的数据是其最大的特点,大部分舆情监控系统对主流的网站进行监控,但网络中每一个区域都受到不同人的关注,任何一个空间的缺失都将导致监控失败;舆情深度加工与智能处理不足[5],舆情监控系统收集的信息无法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大量的人工处理、分析才能形成可用的舆情简报。同时无法对舆情发展趋势给出可用的参考信息; 舆情主题中垃圾信息太多,由于汉语语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语义多议性,导致在某一监控的主题中不相关的垃圾信息过多,增加了人工处理的成本 ,基于中文信息处理和文本挖掘的热点发现算法需要进行一点提高完善。
2.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涉及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单纯依靠人工无法完成,因此使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高校舆情监控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由采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检索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网络舆情系统,能够对事件的来源、热度、传播范围、传播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
舆情分析技术是用于舆情信息分类和判断,按照关注的人物、地域、单位、事件、主题等要素进行舆情分类,并对敏感舆情的传播情况包括传播源头、人、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传播路径进行抽取和分析,提供各类统计数据和图表,掌握舆情事件在网络中传播的全貌。
(1)分类技术:系统内置一套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舆情分类体系,通过自动分类技术,对用户关注的敏感信息和国计民生的各个重点领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负面、有害信息。
(2)敏感信息分析技术:负面敏感信息分析是本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预警功能在第一时间将负面或敏感信息告知用户。支持对负面信息分等级预警,参考关注度和负面内容来划分四个预警等级(初级、中级、高级、特级)。系统还提供对有害信息原始网页快照存留来提供证据存取。
(3)热点发现与跟踪热点自动发现:自动识别热点新闻事件,发现网民的关注焦点和热点,提供1天、3天、7天等时间序列的符合用户精确度要求的分类热点排序。
(4)热点自动追踪:对热点信息进行持续追踪,通过趋势分析图和传播路线图等技术展示热点事件的传播趋势。
(5)专题分析技术:专题分析技术用于分析舆情事件或热点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情况。根据用户设定的专题条件,自动聚合该专题的相关信息,并对传播媒体、每日传播情况、传播全过程进行分析。
(6)炒手分析技术:通过对者网络发言倾向、发言的网友关注情况和媒体关注情况的综合分析,对人进行打分,分析出疑似炒手和关注炒手。
(7)导控技术:导控技术又称为信息探针,用于追踪舆论的传播影响力和检验处置结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包括:各时段点击数增减情况、各时段回复数增减情况、转载量、搜索引擎快照搜录情况;处置结果检验包括原文删除、快照删除。
(8)趋势分析及预警:根据结构化信息分析关注热点话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社会的关注程度,对舆情事件多维度的综合分析,以多种方式展现主题事件关注趋势,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
(9)提供实时信息预警机制,可将短时间内发生的突发热点事件以及敏感新闻通过短信、邮件或者弹窗方式通知用户,并帮助用户快速制作出关于此热点事件的统计简报。
(10)舆情统计分析动态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同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自定义统计报表,可自己定义监测范围、监测时段、监测对象、图表显示方式(可定义横坐标、纵坐标以及图形)等,以生成不同报表满足多种个性化需求。
四、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除使用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外,高校还应配套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二者相结合才能快速妥当处置高校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建设和谐稳定校园和推动高校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舆情安全防御体系架构图(如图2),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同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早防范的原则,制定处理程序及办法。建立以网络舆情工作小组为核心的网络舆情安全防御体系,处理各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其中管理部门包括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信息网络中心、学生管理部门、校团委等。院系包括各院系主管领导、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技术处理团队包括舆情监控人员、IT学生助理、校内论坛站务。技术处理团队负责日常监控、研判预警,结合使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发现舆情信息后立即上报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根据信息涉及到的范围具体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院系处理,并根据情况由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进行安抚,由技术团队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将事件过程定时向领导层汇报以提供决策支持。
五、结束语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应深刻认识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同时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服务学校全局和学生工作的思想。学校管理层可通过网络舆情分析,准确了解学生的呼声和要求,为学校制定管理制度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障学校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玉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10-20.
[2]刘毅.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外国语大学,2007.
[3]董亚倩.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2.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引导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主要是以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BBS)、博客等为信息传播途径,以网民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言论汇集。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3.18亿人。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95%的大学生都是网民,可以说网络的触角深入到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高校是最受全社会关注的系统之一,在中国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1.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
随着通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网络走进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分享各种信息。可以说网络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民中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其中尤以大学生居多。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但交际面狭窄,与人沟通能力不足,在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下,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倾吐和自我展示的空间,网络正好满足了大学生对自由表达的需求,网络上大量信息的传播并不受相关部门的审批,而个人隐私、言论自由与社会传播控制之间难以把握的平衡也加大了网络控制的难度,这一切都使网络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分享信息的虚拟空间。博客、论坛等网上的公共场所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讨论。
网络舆情应运而生,网络舆情就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指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特定价值观、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电子邮件及新闻组、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博客和维基等。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近年来,几乎所有高校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传播,如“芙蓉姐姐”、“胡戈恶搞”等事件,而2011年上半年,涉及到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还对学校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药家鑫事件,南方科技大学45名同学拒绝高考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而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网络舆论已成为高校屡屡产生和扩大的“导火线”和“催化剂”,成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和高校舆论的集散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稳定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
2.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在高校中,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特指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上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广泛关注,形成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群体性意见或言论,并可能演化成现实中的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2.1时间的突发性
由于网络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当一些热点事件被到网上,大学生网民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浏览到这些信息,并采取新闻跟贴、论坛讨论、网上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他们在面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尤其是对高校管理及大学生利益产生不满时,有更强烈的见诸于网络的诉求,能迅速诱发大量大学生或社会网民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使事件的影响得到扩大,从而形成网络舆情。特别是“90后”大学生,他们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往往抱以较高的热情,并且容易受到网上舆论信息的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表现为时间上的突发性。加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别是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往往会使社会舆情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学生中间引发滚雪球现象,例如李刚门事件,便是通过网络等传播途径,数小时内点击率便达数万人次,这无疑是网络传播即时性导致群体性舆情的最好证明。
2.2内容的多元性
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特别是“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更敏感、接受新生事物快,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和现实。网络特有的快捷性、隐匿性、交互性、信息海量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多元性。从校内看,食堂饭菜、寝室管理、学校收费、教师授课等;从国内看,领导干部、社会改革、国内重要体育赛事;从国际看,总统换届、领导花边、社会局势动荡新闻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而形成网络舆情。多元性与综合性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不受地域和空间的制约,可以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这正好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和对自由表达的迫切需求因此,校园博客、校内外各种论坛等自然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网络舆情日益呈现多元性,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重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等现象集中显现,促使大学生网络舆情自然也会跨越校园的界限,指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和层面,或者涉及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校园生活和自身利益诉求等方方面面群体性与放大性。作为网络主体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类似的经历及生活习惯,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彼此之间价值观更容易达成一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
2.3影响的广泛性
由于互联网快捷的传播速度,网络舆情的影响突破了媒介时间上、地域上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校内舆情校际化、局部事件全国化、国内事件国际化。当一个热点问题在一所高校中展开讨论,形成舆情,这种讨论通过网络会迅速传到同一省市或国内的其它高校,甚至会流传到社会上,更严重的是一些具有不良企图的人有可能把这些讨论发到境外的网站上,从而造成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作用于当代“90后”大学生身上,必然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非理性与难控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互方式,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存在,在网络全面开放而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却相对滞后的今天,社会公共道德往往缺乏对网民个体的道德约束,致使校园网络舆情较难控制。由于作为网民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着非均衡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行为的自由隐匿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出现非理。他们会在虚拟空间中实践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乃至犯罪行为,尤其是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甚至产生网络暴力,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的多元性、自由性和匿名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网络特殊的匿名性又容易诱发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实践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甚至犯罪行为。近年来大学生规模的快速的增长使校园网络人群剧增,但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互联网的虚拟性使网络成为不加编辑裁剪的发散性信息源,众多具有一定刺激性的中介性事件在网络这个即时传播的空间里成为触动大学生神经、诱发心态变化的导火索。当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被点燃的激发心理效应时即使是积极的群体激情也难免产生负面心理效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高校上经常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而舆情空间监管的缺乏让一些消极的错误的甚至是煽动性的言论也甚嚣尘上,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能够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阻隔,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尤其当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网络技术优势,对我国加紧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直接着力于对人们尤其是对道德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的改变。这种影响的后果具体表现为:经济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弱化;个人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功利意识强化,奉献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敬业意识弱化。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中实施引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6-50.
[3]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23-24.
[4].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19日第一版.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媒体;引导;高职高专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自由广泛等优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这一群体也无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舆情的冲击。
2 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
(一)相关概念和内涵
“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1〕到了汉代,“舆人”与“庶人”一样,成为普通百姓的代名词。舆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被解释为“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舆情的内涵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成长于互联网这一复杂多元的环境,因此网络舆情也具有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1、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传播更具有自由、即时和互动的特性,网民可以自由沟通并发表言论,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发表个人见解。
2、快速性。网络信息的传播简单迅速,只要通过复制和粘贴两个步骤就能完成。这种传播比以往任何一种媒体更为快速。
3、隐匿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世界,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可以隐匿身份,甚至使用虚假的身份发表言论。
4、偏差性。在网络环境下网民缺乏自我约束,网络也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督,网络热点话题常常围绕公众人物隐私、恐怖谣言、灾害谣言等展开,形成负面影响。
3 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对该群体的影响分析
(一)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具备以下特点:
1、新媒体运用的普遍性
网络的普及使得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使用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交互。如网络聊天、交友、娱乐、购物、信息搜索等。
2、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网络舆情可以通过不同得途径表现和传播。下面是常见的一些途径:
(1)主流网站
国内主流网站,包括新闻、政府、文化教育类等网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体、民生、娱乐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即时通信软件
即时通信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从最早的ICQ,到后来的MSN、UC、腾讯QQ、网易泡泡、淘宝旺旺、飞信、微信等,风靡于年轻人和学生群体。
(3)微博
微博,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微博相比博客,内容更加精简。微博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信息。
(4)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具有信息多样化、书写快速、发送便捷、成本低、环保等优势,同一封邮件可以选着多名接受者,采用群发的功能常常可以广泛、迅速地影响舆情的形成。
3、关注层面的广泛性。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类型有:博客和微博、游戏类网站、论坛等,网络上最新的热点焦点、敏感事件、网络红人等最能吸引他们。
4、有强烈的意识自我表现性
很多在生活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他们在网络中却表现得非常积极,可以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自我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
(二)网络舆情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总体来看,网络舆情对高职高校学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阅读及传播方式的影响
一条微博的最大容量是140字,属于典型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让人易怒、易挑衅、易轻信,无法专注。
另外,通过微博粉丝的关注,微博信息的二次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这种传播方式会使网络舆情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不同的价值观,他们中有的崇尚传统文化,有的崇尚西方文化,有的哈韩哈日等等。
3、个体权利意识的影响
高职高校专院校学生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独立性更强、敢于尝试,但认知能力不足、交际面较窄,相对缺乏社会的关注度,他们更加依赖网络来表达情感、展示自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4 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下的应对措施和引导策略
当前环境下,对于网络舆情,与其躲避,不如积极研究,主动使用新媒体,对学生正确引导,适时疏导,采取正确的措施和策略。
(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高校应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组织研讨、开展经常性的网络热点事件讨论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机制的建设
要建设一支思想水平觉悟过硬,网络管理技能较高的网络工作队伍,其成员应该包括多个层次,不但要有领导班子和网络技术人才,还要有青年教师、辅导员,还可以有学生干部,随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熟练掌握并运用网络技能,多层面了解学生思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教育,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教育,就要结合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寻找正确引导的途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校园官方微信、微博、贴吧,设立了二维码等,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创立校园官方网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教师也开通个人博客、QQ,用网友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构建正面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网络言论自由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片面的言论,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组织一些生动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加强自律性,让学生自觉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客观正确对待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开展网络舆情的学习和分析,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减少网络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这更是互联网时代赋予高职高专院校的责任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后晋・刘d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85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蓬勃兴起,新媒体成为了世代传媒热词,不仅彻底改变了传媒的既有格局,而且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应对网络舆情,首要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掌握相关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的做好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预防工作,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网络舆情 先期预防
对于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结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深入认识新媒体,尽快提高新媒体时代产生的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结能力,是当前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一项极为紧迫的课题,就煤炭企业如何先期预防网络舆情的发生,浅谈几点认识。
一、煤炭企业新媒体状况分析网络舆情的影响性
通过对新河矿业公司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得知:青年喜欢新媒体、大量应用新媒体,不仅仅因为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是青年交流信息、了解世界、学习工作中的重要工具。综合分析职工应用新媒体的主流状况,主要反映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经调查,有76.7%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借助新媒体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满足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需要。83.3%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二是彼此沟通交流的平台。调查中,有66.7%的青年认为,利用新媒体与外界沟通、交流,以减少空间、时间的距离,增进感情,交流工作意见。可以看出利用、QQ、电子邮件来互通交流沟通的占80%,比例较大,已经成为职工工作生活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平台。三是学习查阅资料的工具。有36.7%的职工利用新媒体查阅学习资料,补充知识。调查中,新媒体对自身最大的影响时数据显示,90%的职工表示新媒体能够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工作效率,30%的职工通过网络教育学习新知识补充工作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四是休闲娱乐解压的途径。由于煤矿属于高危行业,不仅人员少,且一人多职,工作频率较高。工作之余约56.7%的职工通过在新媒体休闲娱乐,以解除工作中的疲惫,释放工作中的压力。
基于如此,不难看出新媒体在煤炭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广度,已经逐步成为主流媒介,也必将对企业的信息带来重要的影响。
二、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新媒体的出现、扩张及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舆情的问题,作为煤炭企业的职工,他们通过身边的先进媒介,利用网络微博、微信、QQ、邮件、博客、论坛等形式,将自己所得所想及疑问,通过媒介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的正确与否,都会对企业、个人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企业高度重视的重要任务。我们先从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通过概念与特点的了解,进一步掌握防范和疏导的应对及方法。(1)网络舆情的概念。舆情,即社情民意,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和现象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意识、思想、意见和要求等的综合表现。(2)网络舆情的特点。直接性,职工通过网络,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快,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职工发泄情绪的空间。(3)网络舆情的功能。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站、微博、新闻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纸书等新媒体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日益多样。新媒体多样的传播形态使得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媒介。网络传播功能还具有互动性。新媒体传播互动性较强,往往发出去的言论都会有人关注、转帖,敏感的帖子转发的速度相当惊人,充分显现了网络言论的互动性。
三、煤炭企业如何预防网络舆情
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与角色,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往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群体、其它领域网络舆论的特点。
1.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快、影响力大。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逐步失效,以微信、微博、QQ群、BBS论坛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短短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便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聚集性更强,与大多数主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将更快。同时,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社会媒体及大众对于高校普遍关注度较高,突发事件相关舆情一旦以非理性或失真的状态向社会媒体传播,对于外界的影响力将迅速扩大。
2.从众效应明显。高校聚集大量思想单纯、活跃、易冲动的青年学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由于消息来源于周围熟悉人群,致使大学生对于消息的认可度非理性增加,往往极易丧失对于突发事件的合理判断,往往“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因此,较之一般突发事件,他们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反应更为强烈,舆情持续周期更长,后续影响更为严重。
3.交互性强。网络技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解决了高校师生沟通交流方面的时间与空间障碍,促进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对于第一时间获取事件信息具有强烈需求,同时,发达便捷的新媒体传媒环境能够使学生不仅成为事件信息的获取者,更有可能成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直接导致突发事件与舆论的交互性增强,甚至导致舆论直接影响突发事件发展进程,两者往往相互影响、协同演变。
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
结合舆情传播与变动内在过程与特点,可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孕育与形成阶段。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是指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较短时间内网络载体出现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图片、文章等信息,包括网民有关该事件有倾向性的意见、态度、观点、评论等。对于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持续时间长的事件,一段时间之后,网络环境重新出现相关舆论,亦可归入舆情孕育范畴。网络舆情的行为种类主要包括:发帖、图片、微博、链接、评论、音频视频等公开,支持网络舆情的网络媒介包括:电子邮件、维基百科、微信类自媒体、即时通讯等工具。其形式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的新闻诱发网络舆情、网民自发自编内容诱发网络舆情等。
2.扩散阶段。舆情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表达为舆论传播,在网络舆情形成后,经复制、转载以及告知、转发,传递范围急剧扩大,获知群体规模快速增加。高校突发事件过程中,高校人员的信息水平普遍较高,舆论环境相对开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人员规模庞大,传播人员结构多元化。网络舆情传播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非相关者的责任及关注意识、网络媒体的新闻追逐等。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呈现典型的网络弥漫方式,以新闻媒体、自媒体等为节点,以事件及围绕事件的相关评论为主要内容,从个体传播到网络媒介,再回归现实个体,获知群体规模扩大,舆情空间快速扩张,舆情量急剧增长。
3.变换阶段。网络舆情在演变过程中,随时间及空间的扩展,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主体与要素不断增加,在相关行政力量的介入、事件信息的变化、新闻媒体的引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网络舆情对象、内容、形态、烈度、指向、关系等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网络舆情的变换成为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必然环节之一。
由于舆情变换直接牵涉到舆情本身的内容,舆情变换的检测与界定相对较困难,一般通过舆论形态、烈度、指向及关系等多维度进行监测。其中,网络舆论形态主要是指舆论的表现形式,包括舆论的长度、内容特征等;网络舆论烈度是指通过网络用词可以界定的舆论态度、情感等激烈程度;网络指向是指网络舆论主要议题、指向主体等;网络关系是指网络舆论主体之间对抗或同盟关系、网络舆论观点一致或不同的关系。
4.衰减、消退阶段。网络舆论与其关联的突发事件相对应,随突发事件经历发生、发展、消退等环节后,网络舆论同样逐步衰减、消退。随着时间推移,网民关注度降低,舆情热点逐步冷却,伴随新事件、新刺激的产生,网络舆论将转向新目标。对于影响深远、利益牵涉面广的突发事件,虽然暂时已经消退,但是当新的关联性元素出现时,极有可能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又将激发网络舆情的新一轮起点。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笔者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演变过程及演化规律,基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以下建议与参考。
1.构建预警监测机制,重视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高校宣传部门应当与地方职能部门联合,健全突发事件舆情监测体系,与地方网管部门、公安网监等政府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及时获取信息,确保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工作全面及时。只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以科学的方法监测网络舆情、发现舆论形成征兆、分析发展变化的趋势,方能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另一方面,高校在面对收集而来的各种舆论信息时,应当完善舆情甄别与分级机制,建立专门的舆情分析部门,及时检测与挖掘舆情信息。针对舆情信息系统整理、研究、判断,科学合理地分析突发事件可能形成的舆论风险,提早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
2.健全舆情应急体系,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准备工作。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一方面,制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完善高校网络言论与行为的规范制度,建设网络舆论日常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舆情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应当建立网络舆论引领人才队伍。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培养网络舆论的引领人才,培养他们对于日常事件发展动态的把握能力、个人观点的总结能力、文字的感染力等,培养他们吸引网络民众关注,将他们逐步提升至网络群体交流的中心位置,帮助其拥有影响网民、引领网民关注点的特殊力量。通过他们间接控制话语权,正向引导舆情发展。
3.优化舆论引导联动机制,及时响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首先,完善信息制度。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缺失。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必须完善新闻机制,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公开量,做到公开透明、及时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