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震减灾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隔震;橡胶;支座;阻尼;结构
1、工程结构防震减震技术的历史
从20世纪出开始,静力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减小了结构体系的刚度,并形成柔性结构体系,工程抗震防灾技术的发展,使上部结构刚度得到增加,并在柔性底层结构体系中减少了结构底层刚度,一直到现在,工程抗震防灾技术已经基本发展到全国普及的地步,而且延性结构体系的传统抗震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会做为传统抗震方法的设计依据,此方法以“抗”为核心,通过控制构件的刚度以及非弹性状态下的延性,来达到抗震目的,这个方法能有效的消耗地震波能量以及减轻地震反应,达到使建筑物“裂而不倒”的效果。
2、建筑结构防震技术
2.1 防震方法
现在城市建筑物防震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建筑物的结构抗震方法。其中包括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法、时程分析法、频谱法、随机振动法等。二,建筑物的结构减隔震方法。其中包括辊轴隔震、滚珠隔震、橡胶垫块隔震、悬挂基础隔震、摇摆支座隔震、滑动支座隔震、悬挂结构隔震、耗能减震、冲击减震、主动控制减震等。
2.2弹性建筑
弹性建筑是一种防震效果最佳的新型防震建筑,其特点是以柔克刚。最常见的弹性建筑是建在隔离体上的防震大楼,隔离体由分层橡胶、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阻尼器由螺旋体钢板组成,以减缓上下的颠簸。此外,在滚珠和弹簧上建造大楼是抗震新法,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隔离或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到达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地震破坏。
3、建筑隔震技术
3.1 隔震结构体系
为保留柔性底层结构体系的特性、避免底层结构构件的损坏,可采用隔震结构体系。根据隔震装置所处的位置,将隔震结构特性分为地基隔震、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三大类。
地基隔震可分为绝缘和屏蔽。绝缘是利用软弱地基或象人工地基那样较软的地基有降低输入加速度的性质,在地基自身中降低输入波的方法,但设计时首先必须保证地基对建筑物的支承强度和基础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屏蔽是在建筑物周围挖深沟或埋入屏蔽板等将卓越长周期的剪切波(S波)隔断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地基为对象,用以减少地震波输入,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较少。
基础隔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它是在建筑物基底设置控制机构(隔震装置)来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使上部结构的振动减轻,防止地震破坏。一些研究和应用较广泛的基础隔震方案有:①橡胶垫隔震装置。包括天然橡胶垫,标准多层橡胶垫,高阻尼橡胶垫,加铅多层橡胶垫等。②滑移隔震。在房屋基础底面处设置钢摩擦滑板、石墨、砂料、涂层垫层及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形成滑移层,使建筑物遭遇地震时,通过该处不连续介面的滑移错动,部分地切断地震波的传播,限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③滚珠及滚轴隔震。用高强合金制成的滚珠(滚轴)涂以防锈或层后置于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地震作用下,通过滚珠及滚轴滚动而达到隔震的目的,此外还有摆动隔震、悬吊隔震、螺栓钢弹簧隔震、混合隔震等装置。
隔震装置除了可以设在建筑物基底,还可视需要设置在建筑物层与层之间,即形成层间隔震体系。一种是将隔震层设置在结构一层、中间层的隔震结构;一种是将MD系统中的弹簧一阻尼器用叠层橡胶支座代替、用顶层楼板或隔热层作为质量块的屋顶隔震。由于这类结构的隔震装置都是最初用来隔震的橡胶支座,只是隔震层的位置不同,故统称为层间隔震结构。
3.2橡胶支座
根据“基础隔震”理论研究开发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隔震元件。橡胶支座的隔震原理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基底或某个位置上设置橡胶支座,利用橡胶支座的水平柔性形成一道柔性的隔震层,通过此层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以集中发生在隔震层的较大相对位移为代价,阻止或减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并使整个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得以延长,以减轻上部结构地震反应,最终达到减轻上部结构地震破坏目的。据有关资料报道,装用橡胶支座后,建筑物受地震冲击破坏的能量可减轻1/3~1/5。
目前常用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有三种:①天然橡胶支座,是由多层天然橡胶板与多层钢板相互叠合而成。天然橡胶耐老化、耐蠕变性能好,但减震(阻尼能力)差,作为隔震用途时,往往与其它阻尼装置配合使用,其外部用耐侯性、耐臭氧性好的合成橡胶做保护层。②高阻尼橡胶叠层支座,由于采用高阻尼橡胶,具有隔震橡胶所需要的稳定支承、弹性复位和阻尼功能,可单独作为隔震装置使用。其橡胶材料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并用,或用氯丁橡胶、硅橡胶,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不需与其它阻尼装置配合,可单独使用。③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在普通天然橡胶支座的中孔灌入铅芯而成,其目的一是提高橡胶支座的阻尼,二是增加支座的早期刚度。近年为保护环境,改用锡代替铅。
4、建筑结构减震技术
4.1消能减震设计原理
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使主体结构构件在罕遇地震下不发生严重破坏。消能装置通常由阻尼器、耗能支撑等组成。消能装置不改变结构的基本形式,房屋的抗震构造与普通房屋相比不降低,其抗震安全性可有明显的提高。
4.2技术要求
需要减少地震水平位移的钢和钢筋混凝土等结构类型的房屋宜采用消能减震设计。减震设计应根据罕遇地震下的预期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消能部件。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目前减震部件较多有:橡胶垫隔震减震器、空气阻尼式减震器、不锈钢丝绳减震器、封闭形减震器等等,石墨也是较理想的助滑剂材料。
消能部件可由消能器及斜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梁或节点等支承构件的连接,应符合钢构件连接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的构造要求,并能承担消能器施加给连接节点的最大作用力。消能器可采用速度相关型、位移相关型或其他类型。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指粘滞消能器和粘弹性消能器等;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指金属屈服消能器和摩擦消能器等。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与消能部件相连的结构构件,应计入消能部件传递的附加内力,并将其传递到基础。
消能器和连接构件应具有耐久性和良好的易维护性。设置隔震部件和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祁皑.层间隔震技术评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6)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建筑工程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工程建筑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包括工程信息化技术和括管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生产的过程中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筑的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生产力,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从建筑企业施工应用的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虚拟仿真技术实际应用于工程建筑施工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虚拟仿真技术概述
仿真是基础学科,通过对理论和相似原理及模型、信息等相关技术作为基础,借助计算机设备作为工具,进行实际的或者设想的动态的综合实验技术研究。有着可控性和无损坏性等优势,而且耗费小,可以多次重复试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潜力,是目前比较经济有效的综合技术集成法,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1]。
仿真是系统模型的创建,通过对模型的试验与研究,进行各种技术的设计,系统的创建可以是机械、土木、电子等类型,也可能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非技术的系统类型。虚拟仿真技术已实现了深入的研究也发展,并且和控制、系统及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控制、系统等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虚拟仿真技术发展的脚步,计算机技术则为仿真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基础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仿真模型可以类似预测器,通过系统的运行,为用户提供系统运行的信息与资料,使用户更好的进行项目的更改与决策实施效果分析。仿真模型就是一种训练器,通过系统的操纵,实现对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控制。尤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虚拟仿真技术能大幅度降低系统研制的成本,使系统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2]。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意义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使工程施工前对工程实际的结构位置进行了解,对多种工程施工方法进行尝试,计算出详细的工况应力,使工程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对于工程施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中选择何种施工方案,如何对施工方案进一步优化,是工程施工中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由于工程施工的鲜明特点决定的,工程施工具有不可重复性,所以,只是凭借工程施工经验,对施工方案的选择进行预估就具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
2、技术革新与引进
建筑工程施工的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使施工的技术人员实现低成本的施工工艺试验,为新工艺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工程设计人员更好的发挥设计的优势,设计出真正具有实际效果的新技术,使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对技术进行大胆的革新,对新技术更快的引进,降低由于使用新技术为工程施工带来的风险。
3、工程施工及建筑市场的管理
工程施工的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通过预前的模拟仿真施工,对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等进行隐患的排查与预防,强化管理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市场需要建立规范的标准,虚拟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通过仿真施工对评标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也可以实现评标的透明化与公正化。
4、安全与生产的培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直观显示,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工程生产技术流程的培训与安全生产的培训,使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工程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5、虚拟仿真技术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行业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使城市规划与市政规划进一步的完善,实现投资意图,更好的开展市场营销。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现状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并没有形成体系。目前为止,对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主要在三方面开展:
虚拟仿真技术建造理论研究,通过建造理论研究,为虚拟仿真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建筑工程领域实现可视化的仿真再现,使工程建筑实现更精益的建造、更敏捷的建造等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组成虚拟建造核心的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一般应用于软件研究与系统的开发,例如:CAD技术与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结合等方面如对虚拟技术于建筑的设计、建模与仿真中的研究与应用。我国对虚拟仿真技术建筑工程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上海正大广场,通过创建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了商业建筑与城市场景的虚拟和温游,在建筑物真正建成前,就实现了建筑物建成后的环境虚拟显示。对正大广场钢结构的施工方案,也进一步的选择与优化,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施工带来了十分重要的资料与信息经验[3]。
四、虚拟仿真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展望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行业取得重大的发展和进步,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虚拟仿真系统对于开发与应用的硬件要求比较高,所以,有必要建造专业的实验室进行虚拟系统的研究,这需要从国外进口设备与软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系统实验的演示效果受研究设备限制,并不适合到处移动。
2、我国对建筑工程的单项开发,也需要国外进口的VR软件平台。我国缺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虚拟仿真系统集成软件,建筑工程施工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如果开发项目需要提高工程成本,满足建筑工程集成的软件系统,可以使单项的工程开发提供开发的平台。
3、建筑企业需要引进大量专业的软件人才,进行培养,使软件人才成长为建筑企业发展的主力,但是,专业人才的引进,需要建筑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国很多大型的建筑企业都有自己企业的设计研究院,这就为技术骨干的培养创造了条件。而且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高等院校与技术研究院也对工程中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了开发与研究,为计算机集成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可以说,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使仿真技术获得了实际推广的可行性。
虚拟技术中应用了并行计算的新方法,使仿真平台与编程技术得到更大的开发性,可以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
建筑企业可以和专业研究院进行合作,对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业人才进行合理利用,对虚拟仿真系统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当前社会发展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企业一定要对新信息和新技术进行吸收和利用,使工程施工技术实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使建筑工程企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管理与施工,使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利,张希黔,陶全军,等.虚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建筑技术,2013, 34(5).
关键词:仿真技术;土木工程;施工实训;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专业,土木工程施工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拥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在实验实训教学上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施工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将仿真技术引入到土木工程施工实验实训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改革,对激发学生的工程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仿真技术在施工实习实训教学中的基本思想
仿真技术在航天航空、军事领域的应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设计的基本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发展,使用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得到了迅速扩大,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被引入到了实验(实训)教学中,称为仿真实验[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施工课程有别于其他类别的课程。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一旦发生意外安全事故会造成法律责任纠纷,影响实训单位声誉,因此,多数施工单位不愿接受高校学生在工地实习实训,这是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需要,《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主要讲述建筑施工技术和组织中的施工工艺原理和操作要点,剖析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及对策。这些分部工程中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高大模板、起重吊装工程等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安全隐患多,而施工实习实训又是施工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实践。从目前就业情况看,土木工程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是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与此课程密切相关的单位。因此,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建设工作岗位,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目标[2]。
若要利用计算机创造虚拟环境来模拟各种真实环境,并根据真实环境和实际操作情况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验证、设计、运行,把仿真技术与《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需要将土木工程施工中各个研究对象共性的规律提炼出来,归纳为各个单元操作,并将这些单元操作按施工工艺过程整合。例如,钢筋工程实训中,把钢筋施工工艺分为钢筋调直、下料、弯曲、接长(焊接)、绑扎安装、验收一条主线,开发出基于施工企业的虚拟仿真场景的实践教学软件或技能操作平台。不仅可以节省学校购买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及钢材等材料设备资金的投入,而且学生实训安全也得到保证,并能快速而高效率地提高学生技能实践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实现施工技能实训中与仿真设备的交互,能够像玩电子游戏一样无限制地使用和复制,减少人为损坏设备的可能性,学生实训的安全也得到保障;也可通过修改实训模型有效增加新设备的功能,优化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实现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合作性训练、协同性训练以及远程训练等,达到资源共享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在相应仿真环境中进行施工实训操作,可以自由改变各个施工工艺的参数,自由控制各个节点实训内容,观察其施工工艺过程,从而进行施工生产实践中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技术,建造出符合《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合格建筑产品[3]。
二、工程施工实习实训教学的现状
工程施工实习实训主要包括施工技术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的操作性实训和现场管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两大部分,它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关键必修课,是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有别于其他选修类别的课程。然而,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滞后于现行规范、工程实践。土木工程施工教材内容陈旧,技术落后,没有与时俱进,紧跟现行法律和规范,贴近工程实践,没有形成较好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有层次的互动式的施工类课程教学体系。例如,2009年国家出台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尽管是推荐性规范,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教材中讲述的仍然是50年代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2.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理论跨度大等特点。施工课基本是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陈旧,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一般较差。尽管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大量的图片、动画资料,然而,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也很难观察到施工的全过程。
3.施工生产管理实训方法和手段方面。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效果的好坏对毕业后学生适应社会工作及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现在全国高校土木类院校的培养方案实习分为施工生产实习3周,毕业实习3周,条件好的学校有3周的实训,以老师根据教学安排事先联系好实习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组织学生到工地去参观、见习,由现场技术人员和老师对工程概况及施工技术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实习单位,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效果极差。
4.在实习实训教学环境方面。实习实训教学资源的不足是长期困绕《土木工程施工》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实验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趋于个性化的教学,需要占用更多的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资源。而这种矛盾可通过仿真技术的应用得以缓解,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软件,可模拟环境情境,学生通过仿真实习实训后,对实训的整体到局部建立起直观感性认识,学生可不受实际实训条件和时间限制进行实验、实习实训方案设计。虚拟仿真技术和实际情境实验结合的模式可合理有效配置教学资源,解决实践课时少的问题,改善教学条件,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环境[4]。
三、土木工程施工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
近年来,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得到了各级人大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2011年3月,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祥、袁周就加快我省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做了重要指示。副省长孙国强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经过各方努力,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防震减灾转入法制化。汶川地震以来,贵州切实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制定了《贵州省防震减灾条例》,分解了防震减灾法定职能,各地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逐步建立,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局面初步形成。2008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地震专家机构--贵州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2009年,省政府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联席会议。201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省政府了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监测实现数字化。通过“国家数字地震网络项目工程”的实施,全省以贵阳国家基准地震台为中心,3个国家级地震监测台为骨干,13个省级地震监测台为补充的数字化地震监测框架网络初步形成,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最低只能监测到3.5级以上地震提高到西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1.5级以上地震,东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2.0级以上地震。地震时间、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要素的分析抱出由以前60分钟以上跨入智能化,实现地震后能10分钟内准确速报。省地震局通过岗位大练兵,地震速报能力迅速提高,在首届全国地震速报竞赛中获成都赛区第一名。
应急救援实现跨省作战。2009年修订了《贵州省地震应急预案》和《贵州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相继了地震应急预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成。按照这些地震应急预案,初步建成了贵州省地震应急决策系统。我省已经成立了近200人的省级地震紧急救援队,由省地震局、消防总队、武警总队和卫生厅抽调骨干组成。这支队伍能够承担省内外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救援任务。2010年,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队赴玉树地震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得到了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专家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一致好评,锻炼了我省地震应急救援跨省作战的实战能力。
地震科普宣传制度化。2009年,我省了《贵州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全省中小学教学和考核内容,定期开展学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并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省委党校领导干部主体班培训计划。省地震局编写出版了《防震避震知识》科普读物,编辑印刷了《防震避震常识》画册,编辑制作了《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影视光碟。近年来,地震系统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科普专题讲座122次,筹划举办宣传教育活动1239次,制作宣传展板7340多块,悬挂宣传标语7400多条,制作、编印和发放宣传资料127万多份,赠送地震科普光碟75837碟,1200余所中小学60余万师生参加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近2000万群众直接参加了各种宣传互动活动,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日渐提高。
服务民生步入常态化。近年来,省地震局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坚持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宗旨。省地震局制定了支持“工业强省”战略政策措施,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限50%。省地震局提出,地震科技要服务民生。近几年来,实施了首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快速高效处理了多起“不明震动”事件,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省地震局还编辑出版了中英文的《贵州省地震震中分布图》,对贵州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背景展开了研究,发表了十几篇研究成果论文,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提供了基础的资料。
确立目标、强化措施,谋求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水平
“十一五”以来,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受观念等的影响,我省地震忧患意识较低,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不足,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较低,地震前兆监测基本上没有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有效监督不够等等,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然任重到远。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地震监测系统,加强建筑抗震设防和地震基础研究。建立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初步建立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和地震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地方配套法规、规章和制度,建立完善执法监督队伍。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地震监测系统,贵阳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最低监测精度达到1.0级。地震发生后10分钟内完成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速报。力争使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村抗震民居比例逐步增加。将建筑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管理程序,初步建立建筑抗震设防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地震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为防震减灾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新平 防震减灾 工作 浅谈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14-02
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它是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富裕,社会进步,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安全的生活空间。人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视生命[1]。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灾害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平”的过程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投入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应急机制,而防震减灾工作作为其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经过一系列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 新平县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自然地貌和社会经济概况
素有“哀牢山中绿宝石”“褚橙之乡”和“中国花腰傣之乡”美誉的新平,地处哀牢山脉中段东麓,玉溪市西南部。东与峨山县毗邻,东南与石屏县接壤,南连元江县,西南接墨江县,西与镇沅县相接,北隔绿汁江与双柏县相望。全县国土面积4223 km2,其中:山区面积占98%,坝区面积占2%。现有总人口274005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1.8%,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民族县,境内矿产、水能、生物、旅游资源丰富。新平县群峦叠嶂,林海苍茫,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元江自西北向东南斜贯而下,将县境分为东西两片;哀牢山脉绵亘江西,磨盘、鲁魁雄踞江东。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现价)848186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9502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48345万元[2]。
1.2 地震地质构造及历史地震活动情况
新平地处红河断裂带、石屏-建水断裂及绿汁江断裂交错地带,东临峨山-石屏地震带,地势结构复杂;特殊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造成周邻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新平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M≥5.0级破坏性地震,周边的多次地震造成不同程度受灾。自1927年新平5.3级地震至今80多年无破环性地震记录,因此,新平所面临的地震形势较为严峻。
1.3 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分,新平处于Ⅶ-Ⅷ度烈度区,其中Ⅶ度、Ⅷ度设防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70%和30%,属于地震设防高烈度区。
综上所述,新平物产丰富,风光旖旎,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历史地震活动频繁。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质灾害隐患点居多,地震引发次生灾害隐患较大,地震形势严峻,防震减灾的任务艰巨。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一起抓,经过多年的努力,防震减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2 新平县防震减灾工作实践
2.1 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
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组织领导指挥机构,分别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1名分管领导,组织落实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坚持每年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和部署。2011年制定了《新平县防灾减灾“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规划》要求提出了“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十三项主要任务、四个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从2013年开始,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县人民政府对各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使防震减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2 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新平县防震减灾基础设施薄弱,自2009年出台《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新平县狠抓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新建防震减灾业务用房和数字化测震台并投入使用;2010年陆态网新平GNSS基准站和地震信息节点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2013年新平极低频电磁观测台竣工验收并进入观测阶段;2014年完成七套地震烈度仪安装并投入使用。通过不断加大投入,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2.3 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防震减灾队伍建设,2008年增加人员编制,引进专业对口、爱岗敬业的3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为防震减灾部门配强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全县共设有16个固定宏观观测点并分别配设1名宏观观测员,12个乡镇(街道)分别配设1名防震减灾助理员,123村(居)民委员会由副主任兼任防震减灾联络员,确保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坚持24h震情值班,每年制定《新平县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宏微观异常核实上报、震情会商及震情通报等工作。2009年制定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地震宏观观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防震减灾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地震宏观观测员考核细则》,每年召开一次工作总结暨业务培训会,保障了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抓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2.4.1 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工作
防震减灾部门不断加强与发改、工信、住建、水利、交通等项目主管部门的联系协作,2010年新平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正式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确认,对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和属必须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范围的,必须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不属必须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范围的,必须按照国家颁发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抗震设防要求的采用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项目审批部门不给予立项批准。加强施工图设计的审查和施工质量监管,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不给予验收,确保新建、改扩建的建设工程依法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按设计施工,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2.4.2 全面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新平县人民政府把校安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彝族山苏安居工程、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作为保民生、保稳定和提高全县房屋抗震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本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抗震达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2.5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创新工作思路,扩展宣传渠道,从简单走向多元,从单一走向多样,不断地把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引向深入。一是以“5・12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11・6云南省防震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群众赶集日”等活动为契机,在县城和各乡镇人员密集点进行集中宣传,展出展板、悬挂横幅、印发宣传资料和解答群众咨询。二是利用新平电视台、新平防震减灾网和新平气象电子屏等媒体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播放防震减灾短片及宣传标语、刊登和滚动播放防震减灾知识。三是按照防震减灾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部队、进农村、进家庭的要求,2010年以来,深入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开展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50余场次。四是根据《关于开展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新教联发〔2012〕1号)的要求,对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系统的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五是新平县把防震减灾知识列入各中小学校安全教育课程,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2012年组织人员录制300套《防震减灾知识光盘》发放到全县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并在安全教育课让学生们观看学习。六是为落实《新平县防灾减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每户家庭发放一本防震减灾知识手册,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95%的目标,2013年组织人员编撰《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印刷9万册发放到全县每户家庭,户均一册。七是2014年古城街道办事处锦绣社区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新平县第三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学校通过县级和市级验收,将充分发挥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和“小手拉大手”效应。
2.6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2.6.1 地震应急预案制定
2013年,县人民政府新修订了《新平县地震应急预案》,完善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领导机构和机制,调整了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实现了与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有效衔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全县12个乡镇(街道)、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医院、大中型企业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各自地震应急预案。
2.6.2 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依据《新平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广场等布局应急避难场所,经过完善供电、供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划分相关功能区并配套制作安装相应的标识牌,2012年桂山公园、溪湖、民族广场、中心广场建设成为县级应急避难场所,总占地41.697公顷,震时可疏散安置避难人口10余万人。
2.6.3 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2013年完成了新平县社会经济、交通、人口、电力、通信、水利、城建、卫生、教育、地质灾害、房屋建筑等相关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建档入库。
2.6.4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2010年党委政府决定依托公安消防大队、武警、民兵常设应急分队组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英勇善战的新平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各乡镇(街道)组建了民兵应急分队,配备了相应的救援装备;卫生部门依托县级医疗单位组建了县级地震灾害医疗队伍;2013年依托团县委组建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
2.6.5 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
2011年新平县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建设示范活动,为全县约9万户家庭发放1本防灾应急小册子,配备1个小应急包。小应急包配备了手电筒、口哨、多功能钳、绷带、压缩干粮、矿泉水等物品。
2.6.6 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起,全县各学校每学期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从2011年开始,每年组织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村(居)委会开展1~2次防灾应急小演练。2013年11月6日,县人民政府举行了新平县地震应急演习,先后开展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聚集及桌面推演、地震应急疏散、人员搜索营救、地震次生灾害抢险、自救互救等实战演练。
2.6.7 加强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积极开辟多元化抗灾救灾应急筹资渠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成了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2009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配备了5部卫星电话,县应急办和县防震减灾局分别配置了一台无线短波电台,县公安、国土、林业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配置了能覆盖全县上下的对讲机。
3 结语
通过多年的努力,新平县防震减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防震减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未雨绸缪,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长效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