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护理;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59-01

脑脊液漏作为脊柱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可以并发颅内感染、脑脊髓膜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2]。因此,近年来脊柱手术引起的脑脊液漏的治疗和护理,日益受到重视[3-4]。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预后。笔者搜集了我院在2002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实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共3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02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实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2±4.3岁。30例患者中实行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手术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13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6例,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者3例,2例并发于脊髓硬膜外肿瘤切除术。

1.2 脑脊液漏的诊断:术后发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为脑脊液漏:①手术中确定或怀疑有硬脊膜损伤,术后引流液体量>100ml/4h,且引流液稀薄,性质类似血浆。②术后引流液>300ml/24h,颜色淡红或清亮,将其中一滴滴于纱布上,若血迹周围出现淡红色血晕,即为脑脊液。③抽出皮下积液检测其中葡萄糖含量,若含量>40mg/dl时,即为脑脊液漏。④脊髓造影或MRI可明确诊断者。

护理方法

首先应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减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积极配合。关心患者,在其长期卧床情绪焦躁时,鼓励其看电视、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向患者家属普及基本的护理知识,如患者必须卧平板床,头低足高位,翻身时严格按轴线翻身等,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其次,在遵照医嘱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时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的症状和体征。保证病房清洁,杜绝一切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同时注意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深呼吸,降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几率。

在切口护理方面,引流实行常压引流,将引流瓶放置低于伤口以防止逆流。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天严格记录引流量。在引流管拔出后,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注意保持伤口富了清洁干燥,如被渗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处理。

为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在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被动按摩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的30例患者脑脊液漏持续时间在1~5d,30例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脊柱外科手术中造成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包括:较为严重的椎间盘突出、椎管严重狭窄、多次药物注射或多次手术造成硬脊膜粘连等使得手术操作困难等,均是造成脑脊液漏的原因。另外手术者操作不熟练、粗心大意以及术前准备不充分等也可以引起脑脊液漏。脊柱外科手术中一旦损伤了硬脊膜,应尽力修复,否则术后必然发生脑脊液漏。但是即使术中对损伤的硬脊膜进行了认真的修补,也不能完全避免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而脑脊液漏可引发伤口的感染或是脑脊膜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对术后并发的脑脊液漏也是十分重视。对于此类病人,正确、合理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的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笔者根据本研究的30例的护理经验,现总结出以下几点要点,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似的治疗方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包括:(1)心理上,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减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积极配合。关心患者,在其长期卧床情绪焦躁时,鼓励其看电视、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使得其更好的配合治疗。(2)从患者的基础护理着手,包括必须卧平板床,取头低足高位,以防止漏出的脑脊液逆流,翻身时严格按轴线翻身。严密监测患者呼吸、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出现问题及早解决。保证病房的卫生情况,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和人员数量,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勤换床单等床上用品,杜绝任何可能成为感染源的因素。(3)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以防止肺组织并发症的发生。(4)重视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选用常压引流。将引流瓶放置低于伤口以防止逆流。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天严格记录引流量。在引流管拔出后,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注意保持伤口富了清洁干燥,如被渗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处理。(5)生活中注意避免任何可以增加腹压的因素,指导患者进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并注意保持情绪平稳,切忌大笑、用力咳嗽等。在床上注意姿势,不可坐起或下床活动,以免腹压增加,再次又发脑脊液漏。(6)积极预防并发症,手术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高。术后可以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本研究发现,脊柱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 牛奔, 王斌.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4(4):152-153

[2] 蔡政云.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36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5):182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以腰部以及下肢的疼痛为特征症状的疾病,属于中医“腰痛”和“痹症”范畴[1]。《丹溪心法・腰痛》中认为腰痛主要是肾虚、湿热、挫闪、有痰积、瘀血所致[2]。为了对循证护理方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观察,为今后临床为该病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控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在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两种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患者年龄在27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46.2岁;其中包括52例男性患者和38例女性患者;患者病程在1至14年之间,平均病程6.2年。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且在实施手术之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

将抽样中的90例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在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手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是指腰部疼痛感与下肢的放射症状完全消失,椎间隙的压痛症状也完全消失,脊柱已经能够达到活动自如的程度,患者直腿抬高度大于80度;显效是指腰痛症状明显的减轻,下肢的放射症状明显消失,腰椎间隙的压痛感明显消失,脊柱活动能力有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直腿抬高70到80度,并且绝对不会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效是指腰部和腿部的疼痛症状有所减轻,能够自己下床并且直立行走,患者直腿抬高50度以上者;无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3]。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A组 45 12 11 8 14 68.9

B组 45 21 18 4 2 95.6

P值

3讨论

循证护理(EBN)是在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提出的循证医学的概念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护理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其要点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前,以可靠可信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理论依据,结合被病患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找寻实证,并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4]。该护理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将可用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有机的综合,从而作为理论依据依据,再与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临床经验以及病患的实际情况和主观愿望相结合进行分析考虑,始终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提出一套最合理最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保证患者的利益最大化[5]。

综上所述,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升高,可以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病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严敏敏,张晶.借鉴循证护理理论的发展循证[J].中医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5(40):393.

[2]周洪兰,赵久红.护理干预对腰椎问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9):26-27.

[3]沈桂琴.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问盘突出症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216-217.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27—78岁,平均51.7岁;病程为6个月—13年。所有患者的MRI检查均显示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突出、退变、脊髓受压。术前MRI结果和临床表现一致,其中颈性眩晕13例,脊髓型16例,神经根型27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肩胛背垫一个薄枕,头部后仰,在头下放置一头圈。手术过程中患者不能咳嗽、说话、咽唾液等,以免对手术操作造成干扰。用C臂机作颈椎的侧位透视确定穿刺点,穿刺区域在:胸锁乳突肌内缘、气管外缘。穿刺时,中、食指按压推移,把血管向外推、气管食管向内推移。一般多选取患肢对侧进针。在颈前穿刺点注入1%利多卡因局麻,用9号针刺入目标椎间盘。C臂侧位透视,针尖要在椎间盘上下终板中央,深至椎体的中后部1/3处最佳。C臂正位透视,针尖位于中线或偏向突出侧,将针芯拔除,放入光导纤维,用8J/s的能量发射激光,对椎间盘进行烧灼、气化,每椎间盘的累计能量250—500J,术后给患者佩戴颈部围领。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比较顺利,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颈性眩晕的优良率为71.3%,脊髓型颈椎病的优良率为61.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良率达87.5%,所有患者对治疗结果与护理效果均比较满意。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准备与护理。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规避手术禁忌。术前禁水、禁食8小时,以免术中呕吐引起误吸或者窒息。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若出现右上肢不适则以右手握一次护理人员的左手,反之则以左手握护理人员的右手,以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情况。要重视激光的防护,一旦防护不当会造成角膜炎甚至视力下降,术前要为患者戴好激光防护镜。

3.2 术中与术后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尤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因为实施PLDD时有可能会误伤颈部血管而形成血肿,血肿对气管造成压迫,严重时会引起窒息。这是PLDD最危险的一种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较低,但仍要做好预防,避免严重后果。手术后患者颈部会有轻微的不适感,因此要减少活动,少数患者会有颈部疼痛感,可给以止疼药并让其卧床休息。手术后要佩戴颈托,其松紧度要合适,过松则达不到制动的目的,过紧的话又会压伤枕骨处皮肤。去枕后患者应平卧,颈部制动2—3d。术后第2天可以帮助患者下床行走,第4日可坐位工作,第7日揭掉穿刺部位的无菌敷贴。出院要指导患者有意识地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告知正确的工作姿势,避免长期伏案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再次复发。

3.3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前大多有过保守治疗经历,但效果并不理想,难免会缺乏康复的信心,而PLDD在近年来才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许多患者对此并不了解,所以对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有一定顾虑。因此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打消患者的顾虑。对于缺乏信心的患者,要对其积极的鼓励,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要多与患者交流,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焦虑的情绪,积极的配合治疗。

4 讨论

PLDD是通过激光产生的热量引起变性、凝固、气化等局部生物效应将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空洞化,进而降低了椎间盘内的压力。椎间盘内压力的降低改善了其理化环境,也使得病变椎间盘对神经的刺激得到缓解,改善了椎基底的血液供应。PLDD中长期的疗效主要依靠其重塑椎间盘的作用。PLDD有着操作简单、手术耗时短、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逐渐成为脊柱微创的发展趋势。但也正是由于其“新”的特点,使得患者对PLDD并不十分了解,担心手术的疗效与成功率,甚至会出现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进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手术前的准备与护理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基石;术中与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要对手术步骤十分熟悉,充分了解PLDD的要点,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作为一项新的、发展迅速的技术,PLDD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与临床,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吉英,孙淑霞.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手术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8,39(11):308

[2] 郭保逢,任龙喜,张彤童,等.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影像学变化的中期随访[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3):106-109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内窥镜腰椎间盘髓核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0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y the nursing care feature of percutaneous t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Methodsfrom2006,percutaneous t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was performed in about 1000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Positon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before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vital sign after operation. 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operated successfully,the pain was alleviated or completely relieved after the operation. no complications about nursing care was reported. Conclusion Carefull nursing car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is not only very important for patients to be treated safely and successfully,but also vital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Percutaneous t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Nursing care

20世纪90年代,Kambin等首先报道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之后微创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得到了迅猛发展。PELD技术相比于以往杨氏技术,各种微创优势同样明显,并极大丰富了手术的适应症,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内型,椎间孔型,椎间孔外型)和椎间盘破裂脱出,椎间孔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具有术中出血少、损伤小、腰椎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我院自2006年引进该项技术至今,共行手术1000余例,手术效果满意,综合有效率也达到90%以上,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0例,男 654例,女 346例;年龄 26~69岁,平均47.5岁;病变部位:L4~L5 椎间盘突出 498例,L5~S1 椎间盘突出502例,均经CT扫描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不合并椎体滑脱及腰椎管狭窄;术前均有典型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术前按国际通用术前疼痛目测分级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分为6.5~9.0分,平均7.7分,直腿抬高

1.2 手术方法简介(以腰4/5椎间隙为例)[2]

患者腹部垫高、俯卧。在C 型臂X线机透视下,于L4/5 椎体上关节前缘连线与髂嵴的交点向背侧1cm 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手术单,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穿刺点。透视下确认间隙正确,进针部位正确,18G 20cm 长穿刺针按照预计的手术路径,向下位椎体上关节突的前缘水平穿刺。相同长度的穿刺针内芯确定穿刺针进入了椎管中央。放入导丝,取出穿刺针。沿导丝螺旋状旋入6mm 直径空心扩张棒,扩张棒外侧旋入7mm 外径的工作通道。C 型臂X 线机透视,确认扩张棒和工作通道位于椎间孔内。取出扩张棒即可以直视下观察椎间盘组织,用穿刺针确认工作套管前方是椎间盘后,向椎间盘内注射亚甲兰1ml。5.5mm 直径环锯在纤维环上开孔,环锯进入的深度为2cm。取出环锯即可在椎间盘镜下摘除椎间盘组织。游离的造成症状的椎间盘被亚甲兰染为深蓝色,椎板和纤维环为浅蓝色。使用专用内窥镜微型髓核钳取髓核,半屈式双极射频机止血和消融无法钳夹的纤维环组织。视野内没有兰染的椎间盘组织,观察到硬膜囊搏动和神经根是完成椎间盘摘除的重要标志。

1.3 手术效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h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1个月疼痛VAS 评分0~2.45 分,平均1.32分。患者均于术后3d 出院,出院前已可站立及行走,生活自理。术后1个月运动缓解率100%。术后3月随访,所有患者门诊复查,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0~3.0 分,平均2.13分。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基础护理

入院后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及护理要点,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行口腔及皮肤护理,指导老年患者有效深呼吸咳嗽,协助咳痰,改善心肺功能,了解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以作为手术后病情观察的依据。

2.1.2 心理护理

由于PELD术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惧怕心理,担心手术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手术的基本过程,介绍该技术的优点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等。并请在院已做过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讲解术中感受、术后效果,帮助患者及家属直观和全面地认识该技术,从而树立信心,消除顾虑及担忧。

2.1.3 训练

俯卧位,双侧腹部垫高,中间悬空,床旁护理人员协助,每次5 min,10 min,20 min,0.5 h,1 h,循序渐进,如中途患者有诉不适则马上翻身休息,再训练,一般1-3d可适应。

2.1.4 其他准备

对估计俯卧位时间大于1h的患者行留置导尿。

2.2术后护理

2.2.1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远端肢体感觉、运动、血液循环。

2.2.2卧位休息

术后仰卧休息4~6 h,待呼吸、血压平稳后可翻身,翻身过程及翻身后要保持脊柱在一水平线,避免扭转,侧卧位应稍前倾,用稍硬的枕头置于脊柱后。在此期间观察下肢感觉、运动、血循环以及大小便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3预防穿刺部位感染及减轻神经根水肿

遵医嘱静脉给予20 %甘露醇250 ml 加地塞米松10 mg 快速静脉滴注,抗生素静滴,每天1 次,连续治疗3 d。观察穿刺部位渗血及疼痛情况,如穿刺部位疼痛明显,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2.2.4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3]

2.2.4.1 脑脊液漏虽然椎间孔镜术切口小,但因部位深,手术操作难度高,术中稍有不慎可损伤硬脊膜,引起脑脊液漏。术后详细阅读手术记录,观察创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患者有无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如患者创口大量渗液或头痛,应警惕脑脊液漏,做脑脊液常规检查,创口加压包扎或腰部垫沙袋,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创口感染;如术中有硬脊膜损伤,术后应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并延长卧床时间。本组病例未发生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

2.2.4.2 椎间隙感染是脊柱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多发生在术后2 d。注意观察创口部位有无红肿、压痛及血常规、血沉的变化,特别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腰部疼痛的程度,体温升高至38. 9 ℃或术后4 d体温仍在37. 5~38. 9 ℃,以及出现腰部剧痛或骶棘肌痉挛等,症状白天轻、夜间重,使用止痛剂无效,提示椎间隙感染。本组无椎间隙感染发生。

2.2.5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增加营养、水分的摄入,多食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尽量少食甜食、面食或喝冷饮料,以防止腹胀、便秘的发生。

2.2.6 指导训练

术后24h可逐步下床活动,逐渐增大活动量。开始时在床上练习直腿抬高及抗阻力伸膝,以锻炼股四头肌力量,然后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坐立、床边站立,如无不适,再在护理人员搀扶下行走,最后自由活动。此过程中应防止跌倒。

2.2.7出院指导[4]

嘱患者勿久坐久站,睡硬板床,避免重体力劳动,纠正不良生活姿势,指导患者学会进行背伸肌锻炼,如患者情况允许,则进一步采用俯卧位半“飞燕式”后伸脊柱进行背伸肌锻炼。观察下肢活动情况,如有不适随时复诊,定期复查。

3 讨论

3.1 训练

良好的支持是PELD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部分。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较长,全身耐受力较差,保持俯卧位1-2h,需要术前精心的训练才能达到。因此,术前对患者心理上的鼓励,以及有效的训练的指导是成功的关键,我院针对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特点,以“主动、无痛、渐进”的原则,指导、监督并协助患者进行术前训练,通过1-3天的训练,本组所有病例均能俯卧位保持1-2h,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3.2 术后出院指导[5]

出院指导是患者出院后治疗和休养的指南,正确及时的指导对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防止复发起着重要作用,是患者康复的基本保证。经皮穿刺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效果确切、迅速,由于这种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极易产生出院即大功告成的心理。因此,做好出院指导,让病人明白术后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和复发,才能取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我院在患者出院前,根据以往护理经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脊柱退变性疾病保健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对脊柱退变性疾病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对于患者院外进行功能康复、药物治疗、防止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池永龙主编,微创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第一版.

[2]张西峰,王岩,肖嵩华等.经皮侧方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9):659-662.

[3]张西峰.侧方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3473-3474.

脊柱手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痔; 排尿困难; 护理

The reasons and main points of patients dysuria after the operations of haemorrhoids LUO Hua-jun, WANG Ya-bo, CHEN Hua, LEI Li, LI Ho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 Chengdu 610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reason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patientsdysuria after the operations of haemorrhoids.Methods According the patientssymptom and signs,we conducted mental care and massage to the patients in difference,applied hot compress to the lower abdomen,and used some medicine to make the patients urinate.Results Among the 68 cases involving this study,64 cases could urinate after the induction therapy,4 resorted to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 because the induction therapy was in vain.Conclusion Physical caring methods are used to induce the patients to urinate.The symptoms of retention of urine can be dislodged on time, which facilitates urinating operation and thus the nursing quality may be increased.

【Key words】 Haemorrhoids; Dysuria; Nursing

排尿困难是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2%~52%[1]。因神经、会阴神经、背神经共起源于2~4骶神经前股合成的神经,及尿道部肌肉在会有广泛联系,所以痔术后很容易引起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的痉挛,产生反射性的排尿困难,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急性尿潴留[2]。了解发生痔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并综合做好预防、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痔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0年12月进行痔手术360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68例,发生率约19%。本文对痔术后排尿困难发生原因及处理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术后发生排尿困难患者68例,男30例(其中4例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女38例,年龄20~60岁,平均38岁,其中混合痔32例,内痔20例,外痔16例。均在骶麻+长效麻醉下行痔外剥内扎术、内括约肌松解术。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时间为3~9 h,平均(6.2±1.4) h。本组68例排尿困难的患者,其中64例实施护理后,均自行排尿,4例经护理无效后行导尿术排尿。

2 原因分析

2.1 手术因素 术中操作粗暴、缝合过深、损伤过多,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膀胱逼尿肌活动抑制。由于肛管直肠与膀胱的神经支配来源于同脊神经段,自主神经也是同源(交感为骶前神经,副交感为盆内脏神经),所以这些神经易受到牵拉刺激[1]。

2.2 麻醉因素 品对会盆腔神经都有麻醉作用,阻断了排尿反射[3]。麻醉越深,时间越长,术后排尿困难的可能性就越大。

2.3 心理因素 由于患者对该疾病、手术和麻醉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对手术后的生理功能影响不能客观面对,导致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特别是出现疼痛刺激时,恐惧和紧张心理进一步加剧,或患者对改变的不适均可导致术后排尿困难。

2.4 摄入液体量和饮水过多 术中和术后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和(或)术后麻醉恢复前饮水过多。

2.5 疼痛因素及其他 患者因术后切口疼痛,惧怕解小便或手术后疼痛引起的括约肌痉挛等都可以引起反射性尿道括约肌痉挛而产生排尿困难。直肠内填塞纱布、棉球过多过紧,亦可引起反射性尿道括约肌痉挛而产生排尿困难。患者因有前列腺肥大,手术刺激又使前列腺充血,加重尿道狭窄而产生排尿困难。

3 护理及预防

3.1 心理护理 患者对手术的难度、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心,因而容易产生恐惧心理。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特点,护理人员以真诚的态度、耐心的询问,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手术有关注意事项,并分别说明痔手术后的治疗、愈后与预防,帮助患者消除术后紧张与焦虑,使其情绪放松,并说明过度紧张或焦虑会反射性地影响尿道括约肌痉挛而致排尿困难的原理,告知患者术前排尽小便。

3.2 诱导排尿 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亦可采用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或艾灸关元、中极穴等方法,刺激排尿。

3.3 热敷按摩 通过热敷和按摩放松肌肉,促进排尿。若患者病情允许,可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即用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尿道方向推移按压,直至耻骨联合。按压时用力均匀,逐渐加力,一次按压到底。若未排尿,可重复操作,直至排尿为止。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4]。

3.4 限制液体量和饮水量 术中限制液体量在认为安全的最小量,回病房后无特殊情况可停止输液。术后麻醉恢复前,告知患者适当饮水,限制饮水量。

3.5 药物及其他 经过上述综合护理的方法,58例患者均成功自行排尿。对于上述方法仍失败的6例患者通过协助取适当,如扶患者坐起或抬高上身,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在病情的允许下可适当松解纱布敷料,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告知患者聊天或听轻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口服美洛昔康7.5 mg或盐酸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患者成功排尿。

其余4例患者均患有前列腺增生症,通过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小便,遵医嘱给予保留导尿,引流出尿液在800 ml左右(第1次不超过1000 ml)。

膀胱内积存大量尿液时,膀胱壁逼尿肌受到损害[5],排尿功能很难得到恢复,长期的大量尿潴留可损害膀胱的感觉功能[6],不利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严重时可引起膀胱破裂。因此,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只有了解排尿困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急性尿潴留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东铭.大肠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3-74.

[2] 严建,跗力子,何永恒.痔瘘术后尿潴留的病因病机防治研究概况.湖南中医杂志,1999,15(4):51.

[3] 刘燕,吴海燕,林小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全科护理,2010,8(8B):2090-2091.

[4]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4.

[5] 周天健,李建军.脊柱脊髓损伤现代康复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05-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