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一、国际经济协作下的中国经济现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财政收入绝对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的速度不算慢,但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相对数来看,则是 1995年以前逐年下降,1995年以后才逐步回升,2000年以后回升速度开始加快。因此,根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划分,中国财政运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1995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阶段是1996年至今,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突破2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的18.79%提高了约1.89个百分点;2012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有望升为22%左右①。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是积极的,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活力迸发;财政金融运行稳健,调控回旋余地较大。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一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受外需明显减弱影响,出口面临的困难加大。刺激消费的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消费增速稳中趋缓,新的经济增长点需加速形成。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八连增”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难度较大。“两高”行业扩张依然偏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科技创新仍面临制约。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日趋尖锐,节能减排形势更趋严峻。三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2012年需求拉动和2011年价格翘尾的影响虽会有所减弱,但劳动用工、节能环保等成本上升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国内部分农产品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亟待理顺,加上全球货币流动性仍比较宽松,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此外,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局面更加复杂,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总的来看,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但面临的形势将更为复杂严峻。在此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同时,“十二五”规划中有些重大项目需要开工,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保在建、保工期、保民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重点领域改革等都需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近几年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始终注重通过加强财政管理,控制和防范财政风险,目前我国的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还处在安全的区间。综合分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二、国际经济协作下的中国财税政策的具体实施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本质上说,积极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归因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调节的政策主张。其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向主要是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在国际经济协作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近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措施主要有:

第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运用税收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和转移性支出,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通过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第二,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增加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安排好这些公共投资,既扩大内需,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综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完善增值税制度,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顺利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税费负担,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科学发展。对住房转让环节暂定减免一年营业税。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多次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在编制国家预算的时候,始终注意加大对民生财政的支出。压缩一般性的支出,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五,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建立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地区区域发展。尤其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1.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2005年,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下调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涉及很多“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此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有利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贸易顺差。这次调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降低了部分原材料和消费品的出口退税,另一方面提高了装备工业、高科技产品的退税,由此有望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过多依靠价格优势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局面。

2. 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扩大进口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举措。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为进口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的限制措施。进一步优化进口国别和地区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②。我国政府应立足于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优化进口商品结构这一目标,对所得税和关税领域的某些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如取消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全面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两税合一”;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对民族经济的拉动作用灵活调整所得税税率;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适当调整进口关税的行业结构等等。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11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929.4亿美元,增长22%。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③。

三、国际经济协作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协调的大背景下,随着商品与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不仅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而且更多地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不但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还应当促进更有效的国际经济协作机制的建立,应对来自于外部的冲击。

(一)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变可划分为七个阶段:

1. 从1979年至1992年

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2. 从1993年至1997年

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3. 从1998年至2005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4. 从2005年至2007年

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标出发,中国在2005 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双稳健”政策延续至2007年,当年第三、四季度,通货膨胀迅速上升,四季度中三个月通胀率分别达到6.5%、6.9%、6.5%,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1.9%。由此,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超过经济下滑的担心,每月一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抵御通胀的必需手段,面对当时国家经济中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

5. 从2008年年初至2008年年中

2008年初开始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年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6. 从2008年年中至2010年

2008年9月份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恶化与扩散,已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通货膨胀的压力迅速缓解,预计第二年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经济下行风险。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调控的基调确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政策相应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7. 从2011年至今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三大增长动力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总体上呈“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总体策略是“审慎、灵活、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④。

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进,我

们可得出以下启示:一般说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在运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相互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一方面,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固守一种配合方式,有可能因不适应变化的形势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也不能一成不变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政策,否则往往是正效应递减,而负效应递增,不仅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政府本文由收集整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建议

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产生政策效应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效果更为直接、力度更大。但长期采用,容易引起过度赤字、贸易逆差和挤出效应。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属于间接性的经济调控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灵活性、伸缩性的特征,可以频繁使用。但由于传导过程复杂,政策传递带有时滞,其作用发挥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既要区别开来,又要配合使用。

2. 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在资本持续大量流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汇率机制是否完善,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已经成为共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应采取逐步和有序的方式推进,而且,要与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结构改革密切配套进行,以避免政策可信度的丧失和经济成本加大。

3.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之一。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要进一步加快国债市场发展,改革国债发行交易制度,建立统一的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增加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空间和灵活性以有效控制货币信贷的扩张;在现有资金市场的基础上,组建由中央银行调控的资金市场系统,包括短期拆借市场、融资券市场、短期票据市场以及贴现市场等,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市场工具调控金融市场提供基础,增强债券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递性。

4. 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宏观调控体系

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 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展改革委要定期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四、国际经济协作下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用的经验总结

财政政策与货币的搭配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何种搭配模式,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确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摘 要 针对我国现行经济发展形势和特点,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客观的评价了货币政策的优劣。本文是结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对当前货币政策的调整所做的分析。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货币政策 调整

一、实体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由于我国经济具备转轨和发展中经济的双重特征,所以加重了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复杂性。从我国目前的紧货币政策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这个正是我国货币政策双重目标体制的体现。在这个双重目标体制下,我国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两个目标,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资本市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倒置。由于在我国经济转轨发展和金融市场欠发达共同作用下,实行了国家隐形担保和利率管制相互配合的金融体制和适应性货币政策,激励银行信用扩张,加速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体,知识和人力资本严重稀缺,使得我国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来源于引进标准化产业技术,带动具有知识外溢效应的企业投资增加,之后在刺激资本市场发展。然而,资本市场没有实体市场支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过度投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为此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央行连续上调利率,从表面上是抑制了过度的流动性问题,但是也从侧面切断了实体制造业的资金链,从这点上我们应该寻求一个更加有效的契合点,来解决当前问题。

二、虚拟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的虚拟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充分和快速的发展,可以说只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用了一百多年才走完的历程。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剧烈的转向,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由以前的适度从紧迅速转变为快速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力保经济稳定增长。虽然在货币政策面上,起到了给过热市场降温的作用,但是由于牛熊交替变化过于剧烈,也使得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受到重大影响。所以,类似经济“硬着陆”的情况,使得广大资本市场参与者受到巨大损失。因而,政策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总体影响

在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关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1.在我国虚拟资本自由运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高估资本市值和股值虚假走高等泡沫经济现象,间接旁证了实体经济中出现的过度借贷、财产资不抵值、流通领域多级衍生和企业高价运行的实体经济现实状况。当资本市场的经济泡沫逐一破灭时,由于虚拟资本产业链的断裂,从而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受损,在资金得不到保障时,不得不走向衰退的命运。

2.在实体经济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由于银行利率高居不下,加上因国际贸易市场原材料无节制上涨、人力资源薪酬随行就市的自动调整、自由经济竞争规律使得企业本身已经不堪重负,而之后虽然利率有所松动,但是在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整个经济市场处于不景气之中,使得其没有得到资金的有效补充。甚至有的企业因为没有足够流动资金,应对当前危机,被迫清算、破产。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也给虚拟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可憎的面纱,使人琢磨不透。因为,种种危及经济健康发展的现象都和偏离实体经济的那种泡沫式虚拟经济密切相关。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整

就根据以上的分析,在结合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运行特点的同时,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的选择与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1.加大对市场利益格局的调整

利益格局是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不同市场间的收益率是资金流动的主要原因。货币调控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在市场利益格局的调整上,而仅着力于吸收或者促进市场运行的结果时,就可能持续面临繁重的调控任务。通常虚拟经济的兴衰对货币购买力会产生重大影响,而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又对实物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虚拟经济间接地对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2.控制信贷规模

在当前我国利率化市场尚未完全实现和间接融资依然占主体的情况下,确保合理的信贷投放规模和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合理、适度的信贷规模,才能使得实体经济的发展稳中有增,在规模与效益合理兼顾的同时,为虚拟经济的上升做出有力的支撑贡献。

3.鼓励企业票据融资,加强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

针对企业来讲,票据贴现率比较低,可以降低资金成本,而且申请流程比较简单。从对当前的实体经济角度讲,票据融资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因为收票企业和背书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这样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和支付问题,又可以大量减少“三角债”,在实现对微观经济主体服务的同时,改善我国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2012年1月份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月份贷款投放市场2.12万亿元,其中40%是票据融资。可以发现,这一举措是顺应市场要求的。

4.根据经济发展形式对货币调控工具搭配使用

结合近几年我国货币调控的实践来看,各项货币调控工具各有特点。从功能上讲,发行央行票据与定向央行票据、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开展外汇掉期回收流动性效果较好;存贷款基准利率在调节信贷规模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于发挥;市场化央行票据发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在加强;而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窗口指导作用在下降。从主动性看,央行在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定向央行票据的主动性强;市场化央行票据发行与外汇掉期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易意愿的影响,央行主动性较差。从灵活性看,市场化央行票据发行、外汇掉期、定向票据较为灵活,能够实现结构性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相反。从成本看,外汇掉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定向央行票据成本较低,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的成本较高。因此,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应该结合各种工具的特点,灵活搭配使用。

参考文献: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放经济 前瞻性泰勒规则 利率 政策选择

泰勒规则原式

(一)泰勒规则及其政策含义

John.Taylor教授通过对物价和经济增长有影响的的各项指标研究发现,真实利率是唯一一个长期随着物价和经济增长而变化的经济指标。他认为货币当局需要通过调整真实利率来完成自己的目标。John.Taylor教授根据来自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了初级的货币政策规则,其公式如下:

(1)

其中个别参数分别为:i*t为联邦基金利率,πt表示的是前若干季度的通货膨胀率平均值,π*表示的是目标通货膨胀率,r*表示的是长期均衡情况下的所获得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值,ygapt表示真实GDP偏离目标的比值,也就是100(Y-Y*)/Y*,其中,Y代表真实的GDP,而Y*代表潜在的GDP。

泰勒规则的方程式反映了货币当局的目标,并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能显示产出水平的波动。泰勒认为中央银行必须将利率保证在合理水平,这样才不会对经济造成影响,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使通货膨胀率在合理范围内。泰勒规则对于政府经济政策有两个帮助,一是使得政府基金名义利率不断随着通货膨胀率而变化,稳定实际均衡利率;二是使得货币当局能够在产出增长率或目标通货膨胀率超出预期范围时调整政策,保证经济和社会指标的稳定。

一般情况下,名义利率相对于通胀和产出变动的的方向取决于β1和β2,当β1和β2大于0时,通胀和产出会随着名义利率的变化而顺向变化,而宏观经济也会趋于稳定;当β1和β2小于0时,通胀和产出会随着名义利率的变化而逆向变化,相应引起宏观经济产生大幅度的波动。

(二)泰勒规则的稳定均衡模型

泰勒均衡模型由三个方程式组成:

(2)

(3)

(4)

其中的参数分别为:πt表示前若干季度的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ygapt代表某一国家的GDP的产生缺口,i*t表示名义利率,r*表示均衡实际利率,et及μt则是“白噪声”条件的随机扰动项,此时α>&&β>0, g0,gπ和gy为政策性变量系数,其中有

gπ>0&&gy>0。

三个方程式中,公式2是在工资和物价调整滞后时,对理性预期模型的表示;公式3是IS曲线的化简后的状态,说明实际利率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当经济萧条时期的实际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时,投资将上升,从而是实际产出增加,趋向于Y*;反之则相反。公式4为政府决策提供关键数据。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在E(μ1)=0的情况下,通过对公式3和4做变换,可得到:

(5)

在gπ小于1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大于0,此时总需求曲线AD的斜率为正值,反之,我们可以得到小于0,此时AD的斜率为负值。在上述情况下,当gπ大于1时,在实际中通货率会上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也会随着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需求Y会下降,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随之下降,在最后会达到一种稳定均衡的状态,因此,gπ大于1被称作泰勒条件。

(三)前瞻性泰勒规则

泰勒在1998年,对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修正,在没有考虑预期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情况下,对美国现有货币政策做了验证,所有调整后的规则叫做后顾型泰勒规则。而在制定实际政策过程中,考虑到政策传导时间滞后的存在,货币当局一般会采用前瞻型方法来制定政策。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对未来利率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将它作为泰勒规则的影响因子。

在《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证据与理论》中,Clarida.Gali.Gertler将通货膨胀预期因素加入到泰勒规则中,从而形成了考虑通货膨胀预期的公式:

(6)

在该公式中,作者使用可能会出现的通货膨胀率E(πt+1),摒弃老的通货膨胀率。让公式能够反映出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率会对目标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开放经济下泰勒规则的发展式

1.引入汇率因素的泰勒规则。与封闭的经济条件相比,开放经济条件的经济变量的传导渠道发生了巨变,货币政策开始从新的汇率渠道影响经济。汇率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来影响产出和通货膨胀率,在考虑货币政策规则模型时,需引入汇率因素,扩展的泰勒规则形式如下:

(7)

在该公式中,et是一个国家在t时期中的真实有效汇率,而et-1是滞后一期真实有效汇率。在β1大于1,及β2大于0,且h0等于h1等于0的情况下,公式7与泰勒提出的封闭式泰勒规则相同。

2.引入汇率和国外产出波动因素的泰勒规则。Clarida等人通过对泰勒规则的扩大性研究,同时借鉴新的国家经济均衡模型,引入新的定价方式,最后以求解模型,得出最优化问题的答案,推导出类似公式:

(8)

其中,θ由模型假定的各项系数所决定。一个国家的最优利率水平受到它的长期均衡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国家经济因素就是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长期均衡利率,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因此,长期均衡利率受到了本国产出情况和外国产出情况的双重影响。Clarida等人在制定国际货币政策中将外国经济波动也纳入关键因素范围,得出了利率政策,与实际的国际货币政策非常接近。据此,对引入汇率因素的泰勒规则做进一步的扩展:

(9)

其中,Δy*t代表外国产出波动情况,也就是说,,Yt*是t时期外国的GDP。那么基于利率平滑基础上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如下所示:

(10)

我国货币政策实行泰勒规则的适用性分析

(一)选择利率作为货币中间目标的可操作性

选择市场调整中介目标的原则。通常使用货币杠杆不能直接实现调节市场的目的,而实现最终目标一般需要选择中介目标来进行过渡,因此,中介目标对货币杠杆职能的完成具有决定性作用。通常选择中介目标需要秉持三个原则:可控性。央行必须具备对这一中介目标的绝对掌控能力;相关性。这个中介目标必须和最终目标有一定的联系,人们可以从这一中介上看到最终目标实现的前景;可测行。指央行可以对这样的中介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优势。对我国而言,通过调整货币的供应量已不能完成对市场的调节,而利率发挥的杠杆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选择中介目标的时候,更多要考虑使用利率这个中介来构建相应完善的货币政策系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应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可控性。指的是央行对利率的控制性,即央行能使用一些货币政策对利率实行一定的控制。我国的金融市场相对成熟,债券市场基本实现自行调节,利率也基本可依靠市场调节。因此,央行能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监控和调整、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控制同行间资金拆借利率等手段来实现对利率的调整。可测性。指央行可以及时获得和利率相关的资料,以便对货币政策进行监测并做出调整的优势。我国银行之间资金流通渠道相对成熟,流通的渠道公平、公正、透明,这些为央行获得利率资料提供了便利,为央行及时做出货币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相关性。指是选择利率可以实现对市场的调节,对中介目标的调节可以明显地对最终目标的实现造成重大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实行泰勒规则的适用性分析。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作为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调整,一直到1992年货币政策仍主要是市场调整的辅助手段。实行市场经济之后为了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在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接连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这是其使用利率这个中介手段进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开始。此后的五年时间内,我国又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这迫使其开始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连续降低金融部门再贷款的利率等手段来实现对市场的调整。2004年,我国的CPI相比上年增加了2.7%,为了避免出现经济倒退或者通货膨胀,其快速提高了贷款利率。2005-2007年,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价格昂贵的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股票投资开始繁荣,而房地产等投资行业也开始大幅度升温,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导致国内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整存贷款准备金准利率,试图通过利率这个中间杠杆实现对市场的调整。在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倒退的趋势,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低存贷款准备金基本利率。到2010年,我国的经济形式好转,国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年底开始,我国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减小对市场造成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增加了在存款和贷款方面的准备金利率。

从图1能够得出:第一,利率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的变化以及GDP数值的变化保持一致。这说明通过调整利率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通货膨胀,维持GDP数值的稳定。第二,2002-2007年间,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段时间内,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值为负时,经济的发展比较快,GDP出现大幅度变动;2008-2010年间,我国经济发展变缓,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值为正,GDP相对比较稳定;第三,2011年,上述情况出现反常,通货膨胀率和名利利率均出现大幅度的增加的情况下,而GDP数值却出现了大幅度降低,因为当年的国际环境比较混乱,美国、希腊、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信用等级都出现了下降,国际环境的恶化对国内的发展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美国长期采用比较低的利率,在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仍然不采取利率杠杆进行调节,这从某些角度误导人们对货币政策的看法,引起通货膨胀的增加。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国内已具有使用利率这个中介目标的现实条件,但开放的经济环境会影响利率的调整效果,所以,在探究泰勒规则时需考虑开放经济环境因素。

(二)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进一步发挥利率配置资源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货币市场,但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还跟不上整个体系发展的脚步,对利率的调节作用造成一些制约。因此,想要让泰勒规则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构建完善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增加对资本市场运作和机构的监督,增加资本市场运转的透明性,实现资本运作的有法可依。二是增加资本的层次性。在加大主板市场繁荣的前提下,也要逐渐增加对创业板等相应板块市场发展的重视程度,主动推动资本相关产品的发展,逐渐形成大规模、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三是加强市场上资本和和货币之间的联系。货币和资本在维持市场繁荣方面缺一不可,构建两者之间的联系通道。

参考文献:

1.张庆坤,贾国森.汇率传递效应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汇率改革的启示[J].新学术论丛,2012(2)

2.王增武,李兵.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稳健性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1(2)

3.封北麟,王贵民.金融状况指数 FCI 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6(32)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的重点工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度从东部到中部、西部依次减弱,并指出从区域经济协调出发可以在现有统一性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己跟自己比,成绩非常显著,但是横向比较,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却是越拉越大了,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体现在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行政割裂和政绩考核的不科学、以及财税体制的弊病,还会面临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亟待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曾明确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重点工作,如何扭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笔者希望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入手,探讨一下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

一、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最为相关,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与货币政策最不相关。

改革开放以前,受前苏联发展思路的影响,我国主要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道路。在全国“小而全、大而全”的指导思想下,尤其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很多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东中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有一定的缩小。

改革开放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央行职责以来,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逐渐凸现出来,货币政策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依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东部地区依托沿海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水平、发展理念、体制改革、市场化程度等很多方面都远远走在了中西部地区的前面,而统一的货币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则忽视了这个“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金融机制完善,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金融机制相对不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此地区之间的差异没有缩小反而逐步增大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区域在应对突然的货币政策变化时也有不同的动态反应。

根据资料显示,东部地区各省市的市场化程度均排在全国的前列,市场化程度最高;中部地区各省市的市场化程度仅低于东部;西部除了重庆、四川市场化程度较高外,其余省市区的市场化程度都很低。在货币投放上,经济增长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信贷规模大,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信贷规模就小。在资金来源上,东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城乡要素流动效率较高,资金来源有较多的渠道;而中西部地区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窄,更依赖国家扶持。在资金使用上,东部地区处于一个高投资、高效益、高收入、高储蓄、资金需求量和资金供应量大增的良性循环状态;而欠发达地区则积累严重不足,资金也较难吸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货币传导机制的顺畅性不一样,最终就可能导致不同的货币效应。

二、货币机制传导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东部地区金融机构较多,金融业务量大,其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发挥得较充分。相对来说,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货币传导主体缺失,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也较差,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也相对不敏感。

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货币传导主体的缺位程度也不一样。

(一)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除了国有金融机构按省区设立分支行外,新兴的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多集中于东部地区。

东部城市商业银行机构数分别都是中部和西部的2倍多;东部外资银行代表处数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80倍和29倍,而外资保险机构几乎全部在东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新兴银行基本都只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全国惟一的两家证券交易所分别在东部的上海和深圳,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区域性的资本市场。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从资金盈利和安全性出发,略增东部地区的机构数,而纷纷精简中西部地区机构数。2002-2004年央行减少机构数43个,中国工商银行减少机构数7,122个,其中大部分精简在中西部,而东部则略增。相反,外资银行近年在华机构剧增,2003年比上年增加70个,增长50%,2004年增加到206个,增长97%,绝大部分增加机构在东部。

(二)从存贷款业务量来看,也明显呈现了东部业务量大而中西部相对少的情况。

据《中国金融年鉴2005》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2004年在东部地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3,077.06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3.1倍和3.45倍;它们在东部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6,388.16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2.89倍和3.19倍。而新兴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业务活动则明显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为例,2004年它们在东部地区的人民币存款是7,394.61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7.6倍和8.7倍;同年在东部地区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是5,360.26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7.6倍和7.9倍。

三、在货币政策上,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若干建议。

根据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在经济同质的区域内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将有利于整个区域的发展。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在要素流动性、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通货膨胀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不能满足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为统一的货币政策而减小,反而地区差异逐步增大。为此,我国在区域差异化的货币政策上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比如:深圳等经济特区实行了有别于内地的特殊货币政策;199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撤销了分省的31个支行而实行分区管理的“2+9+5”区域货币管理体系。可见,实施一定差异化的区域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灵活的货币调控政策。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经济金融活动活跃,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同时,其货币来源渠道也相对较宽。中西部地区则刚好相反,资金创造能力相对较弱,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其对资金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大。因此,拓宽中西部地区资金的来源渠道,增强货币供给能力对其经济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东部地区,可以不断推行利率的市场化,扩大资金的市场来源渠道;而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在国家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采取一定优惠的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和央行再贷款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货币供给能力,满足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这方面,美国早在1935年就进行了尝试。美联储在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等地实行了较高的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6%;而在其他16个城市较大的储备城市银行实行的准备金率最高只为20%;在其余不发达地区如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等乡村银行实行的准备金率更低,其限额为14%。这一措施有利地促进了美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自1945年以来,美国法定准备金屡有变动,但依据不同地区银行设置不同准备金率这一原则依然如故。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经济;金融调控;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058-01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地讲,区域经济与货币总量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对货币总量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宏观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要是以总量调节为主,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但由于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传导途径等方面的差异,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与此同时,统一货币政策在熨平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回波效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此,从宏观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探究如何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目前面临的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课题。

一、我国三次较大货币政策变化的简要回顾

一般地讲,货币政策分为扩张型、紧缩型和均衡型(又称稳定货币政策)三种类型。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理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货币政策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力度和实施重点。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依据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调整一直在"松-紧"之间进行相机选择。其主要有:

(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3年至1997年)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态势,通胀率的峰值一度达到24%。基于此,人民银行其间2次加息,向专业银行发行融资券,以抽紧其银根;1996年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金融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并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7年)

在此期间,稳健的货币政策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的严峻局势。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大了国内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理论、模型和数据的说明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有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等。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角度看,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体可分为两种:"货币观"(包括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和"信用观"。"货币观"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主要是通过"货币途径"来完成的, 强调利率或者货币供给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信用观"认为, 金融资产有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三种形式,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债券不能与之替代,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信用影响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

(二)主要结果分析

表1列示了货币政策对地区投资和信贷影响的回归结果。第(1)列的结果表明,新增货币量最多的会显著地增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而利率增加会减少投资额;我们还发现,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越高。第(2)列交互项的估计系数进一步表明,新增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于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正向影响更大。这就说明,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如果我们用贷款额作为因变量,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参见第(3)和(4)列的结果)非常类似,人均GDP与新增货币量的交互项不仅为正,而且还非常显著,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上述结论,即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而欠发达地区则反应更为微弱的结论。

三、政策建议

(一)在方式上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健全合作机制

货币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在其传导过程中,强化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重要。这其中要适当扩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调控权限,赋予其根据当地货币信贷实际供求状况和不同的结构性调控需要确定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的权力。同时,地方政府要尽量减少对央行分支机构的干扰,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对当地金融机构应健全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促使其贯彻央行各个时期货币政策的意图。

(二)在目标上宏观货币政策应立足于结构调整

针对当前我省经济结构失衡这一根本性问题,宏观调控的切入点应当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在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视和突出区域结构的调整,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结构调整上,应妥善处理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实施适度差异化的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各地区的资金边际利润率,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地区分布,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趋向地区平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