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13-02

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但是,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工作一直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只有直面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学生宿舍管理现状,认真研究和寻找其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完善学校管理体制,为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学生宿舍管理是一个令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和班主任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管理力量薄弱的农村初中,宿舍管理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宿舍内务卫生“赃、乱、差”

用“赃、乱、差”三个字来形容一些管理薄弱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宿舍的内务状况一点也不过分。在一次突击性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农村学校学生宿舍的地面上扔满了果皮、包装袋等垃圾。有班主任反映,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清洁活动,然而清洁状况保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打回原形”。一些学生根据个人喜好乱摆、乱放、乱挂个人物品。当问及“你们起床后会叠好被子吗”“有整理好内务的习惯吗”等问题时,部分学生坦言:“只有检查评比的时候才会这样做。”

(二)宿舍公共资源财产损坏、浪费严重

在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门窗、床架床板、水龙头等公共设施被学生恶意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在离开宿舍时不关水龙头,任凭水“哗哗”地流掉;不关电灯、电风扇等电器,任凭电白白地浪费。

(三)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在一些管理薄弱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在宿舍区大声喧哗怪叫甚至抽烟、饮酒、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学生之间的矛盾经常激化爆发。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是学生晚上休息不好,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安全教育不到位,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由于宿舍管理不到位,一些学生借中午、晚上睡觉的时间爬墙外出,偷食周边村民的瓜果,群众意见很大,破坏了学生和学校的形象;同时学生爬墙外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马岭镇初级中学两年前就有学生晚上擅自爬墙外出游泳而溺水死亡的严重安全事故,这次事故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原因分析

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学校发展进步的障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寄宿制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的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宿舍的认识停留在“学生睡觉的地方”这一层次,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宿舍是学生又一获得知识、获得友情、培养合作精神、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抓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由于重视不够,人、财、物等力量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致使宿舍问题频频发生。

(二)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宿舍管理力量有限,管理空白点与盲点较多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寄宿制初中办学经费及人员编制等限制,学校后勤人员非常紧缺,有的学校没有专设宿舍管理人员岗位。例如,笔者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的学生宿舍未设置专门的宿舍管理岗位,全校所有的男、女生宿舍只有一个校警兼管宿舍,而他所谓的“管理”就是每天开、关宿舍区的大门。平时纪律等情况主要依靠各班班主任和值日老师在教学之余到宿舍巡查督管。此外,目前农村初中学校班主任的待遇普遍偏低,部分班主任出工不出力,工作应付了事,管理效果不佳。一些农村寄宿制初中的宿舍内务卫生情况由学校团支部组织学生检查打分,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且缺乏有力的监控,所谓的“检查”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这样,出了问题没有办法发现,即使发现问题也得不到及时反馈,更谈不上整改完善了,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三)农村寄宿制初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虽然一些农村寄宿制初中宿舍墙上挂有各种管理规定,但这些管理规定并不完全符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抄、照搬城市学校管理条例应付了事,实际上形同虚设。更有甚者,部分农村寄宿制初中连照抄的宿舍管理制度都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的缺乏使得教师没有管理的依据,而学生没有明确的行为约束制度。

(四)部分农村寄宿制初中宿舍文化建设处于空白状态

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宿舍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部分农村寄宿制初中校领导和班主任很少在宿舍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研究与打造学生宿舍文化。部分学校平时只关注学生“能睡觉”这一层面上的硬件建设,而没有关注“睡得好、能发展”这一层面上的软件建设。一些学校学生宿舍内没有进行任何美化,连一句简单的温馨提示语都没有,这样生硬的生活环境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其实,宿舍文化建设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被有些农村学校忽视了。

三、基本对策

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基地,把它建设好意义重大。要解决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广大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宿舍管理的作用

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管理者只有站在新的、更高的层面上充分认识学生宿舍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主动投入足够的力量,把宿舍的功能作用发挥好。学校必须重新评估、认识学生宿舍现实状况,认识到宿舍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必须改善之处,并且召开领导和班主任会议,研究讨论如何搞好宿舍建设,同时广泛地采集学生和家长的有益建议,最后形成宿舍管理建设的具体方案,明确宿舍管理建设的领导机构、目标方向、操作方法等,使宿舍管理工作有力开展并不断推进。

(二)制度制定“被动”与“主动”相结合

制定完善可行的宿舍管理制度对于推进宿舍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仅仅依靠规章制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科学定位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宿舍制度的制定中。学校的职责是通过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指引方向和提出任务,而不是亲自去组织宿舍各项活动和管理。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该适当下放手中的权利,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主制定管理制度或为制度制定出谋划策。其次,宿舍的管理过程是动态的全面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单一过程,学校应该让各宿舍相互借鉴、学习,通过集体力量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可以通过开展优秀宿舍评比活动、内务整理大赛、宿舍环境设计大赛等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最后,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制止学生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学校应该制定贴近学生实际的制度,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把遵循制度当作是自己的使命。

(三)增强管理力度

有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宿舍管理范围与难度较大,单靠班主任和值日老师的一些巡查是不够的。除了要在编制上设定足够的宿舍管理岗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挖掘周边办学资源,如争取周边的部队或企业帮助,邀请他们作为导师开展军训等活动,指导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平时积极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考核和问题反馈,每一项检查都要在当天向全校师生公布,做到公平、公正。

(四)开展宿舍文化建设

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要积极开展宿舍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引导功能。首先,整洁美观的物质环境必不可少。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体布局这三个方面是宿舍物质文化的首要因素。在设计上应该尊重各宿舍学生的集体喜好和个人特点,鼓励学生设计出为宿舍所有成员所接受的宿舍物质文化形态。其次,学校可倡导学生制定宿舍规范歌、温馨提示、文明礼仪要求等,通过“软文化”建设,让学生体验到宿舍的温暖,使友爱互助、和谐共进成为学生共同的信条和价值追求。当一个宿舍呈现出向上、温馨、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那学生身处其中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积极、文明、和谐的精神风貌。

(五)加强绩效考核

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的宿舍管理是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学校应该把宿舍管理的相关工作情况纳入班主任考核的范畴,把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评先、评优及绩效考核的条件之一,同时,学校还应出台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成效奖励机制,对宿舍工作管理出色的班主任进行必要的奖励,从而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在学生宿舍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把宿舍的管理与教育两个方面的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和班主任有机整合起来,从而形成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总之,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探索宿舍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创新,克服目前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24―01

实践证明,要减少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流失,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生寄宿条件。笔者所在学校把办好寄宿学校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发动群众,多方筹集资金,新建、维修学生的灶房、宿舍,添置灶具、床板、宿舍取暖设施及其他生活设施,使学校寄宿生条件大为改观。笔者认为抓好寄宿校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提高对搞好学校寄宿制建设的认识

中小学管理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学生分布较远的学校应该积极兴办寄宿制,为住宿生创造良好的食宿条件。笔者所在学校地处草原牧区,人口居住分散,学生上学困难,适宜建设寄宿制学校,拨款并修建了这所学校。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办好寄宿制学校,既是解决偏远牧区因读书条件困难而辍学的问题,又是提升中小学生巩固率,减少学生流失的有效措施,也便于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兴办寄宿制,还有利于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自治、自理能力,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有了足够的在校时间,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寄宿制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改变小校小班的现状,把优秀教师和有限的教学设施相对集中起来,作为学校领导,应从贯彻义务教育法规、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寄宿制建设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和得力的措施把此项工作抓好。

二、坚持标准,扎扎实实搞好学校硬件建设

按照学生在校生活实际,寄宿制硬件建设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有规定标准的学生宿舍,不得让学生在校外借宿;二要有木制床板和牢固的床架,不能让学生睡地铺或不安全的床;三要有学生食堂和开水灶,有炊事员,不能让学生自己支锅做饭、吃冷馍、喝生水;四要有必要的生活设施,如碗架、脸盆等,冬季有必要的防寒的设备;五要有专(兼)职管理人员,保证不发生各类意外事故;六要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寄宿生管理。学校应利用“两基”巩固提高的有利时机,将寄宿制硬件建设纳入改善办学条件的总体规划,认真调查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寄宿生生源情况,测算本校寄宿设施的需求情况,制定出寄宿制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员,使各项硬件建设落实到位。

三、多渠道筹措寄宿建设所需资金

办好学校寄宿制建设,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做保证。,近年来国家拨了很多教育经费用于寄宿制学校建设,但是我们不能光靠上级拨款,必须走分级办学、分级负责,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路子。一是广泛宣传兴办寄宿制对保证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并及时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学校寄宿制建设的现状和进展情况,争取乡、村及当地牧民投资;二是从学校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改善寄宿;三是发挥民族宗教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教育的作用;四是本着“谁受益、谁花钱”的原则,由家长出钱,学校适当补贴,统一购买生活必需品,如床单、脸盆等,学生自己使用、保管,毕业后带走。要本着“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精神,既精打细算,紧缩开支,又要严格坚持标准,把应办的事办好。

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办好学校寄宿制,加强管理是很关键的一环。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和完善各有关学生食宿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1. 抓好寄宿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小学寄宿生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学校应选派经验丰富、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社会经验丰富的教师照料住宿生生活,女生派女教师专门管理;配备有专职炊事员,保证学生吃饱、吃好。学校利用当地条件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针对住宿生在校时间较长等特点,我校经常组织开展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及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搞好卫生管理。教育住宿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坚决不允许让学生吃生、冷、霉变的食物,不能让学生喝生水。学校宿舍管理员还准备了一些常规药物,学生生病时,以便及时治疗。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寄宿制小学 管理方法 发展规划

金丹实验学校是常德市武陵区的一所城区公立寄宿制小学,自1997年建校至今,初步具备了寄宿制管理的雏形。

一、寄宿制学校生态现状描述:管理的基础

一个学校的生态是由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组织生态相互作用的结果。

1.金丹实验学校的自然生态描述(“SWO”分析法,即优势、劣势、机遇分析):金丹实验学校的优势(Strengths):金丹实验学校界于城乡结合部,建校历史短,有着改革创新的动力;早期投入好,学校规划合理,硬件设施较好;教师队伍年轻,年龄在35岁以下的近50%,工作热情、富有爱心。

金丹实验学校的劣势(Weakness):一是缺失特色的办学理念;二是办学条件跟不上社会寄宿需求;三是寄宿生源参差不齐,多为留守儿童,更不乏问题学生;四是教师队伍虽年轻化,但是缺乏寄宿生管理的经验;五是缺乏同类寄宿制小学的联手以寻求政策支持和倾斜。

金丹实验学校的机遇(Opportunists):一是作为武陵区公立寄宿制小学,其办学的独特性引起了区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二是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契机。

2.金丹实验学校的文化生态描述。金丹实验学校和走读制的兄弟学校比,多了近千名学生的吃住,深层观察就会发现金丹还多了这些学生的教育和养育问题。金丹实验学校在办学上更注重“如水样善良”、“生命的价值”,所以,金丹的文化应该是“善”的文化,教师要善,还要教学生从善;金丹的文化应该是“自然”的文化,如水润泽生命般自然而然;金丹的文化应该是“灵动”的文化,关注的是学生身心熏染。要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心、有气质的人。在此基础上,金丹实验学校提炼出“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理念,确立了营“若水文化”、建“上善之校”的办学思想。

3.金丹实验学校的组织生态描述。金丹实验学校的组织形式应属于直线式组织结构,就是按照管理的纵向层次进行结构排列,由低到高,权利逐级集中,构成一个垂直的金字塔形状,管理层级清楚、层层管理的同时权力下放,分工明确又统筹合理,便于有效地对寄宿学生实行管理,学校再配以相应的管理制度、礼仪条约,辅以恰当的活动,实施起来容易操作和掌控。

二、寄宿制小学发展愿景的规划:管理的核心

学校愿景应该是学校发展的一个规划,是通过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各项计划。着眼于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至少要考虑五个基本因素的循环互动,分别是:外在影响、寻找政策、分线管理、文化建设和学生活动。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首先,学校必须先理清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及法令规范等条件,并且分析相关利益团体所关注的重点,作为寄宿生管理的外在因素基础。其次,检视校内的生态、哲学及责任,确立校长对于领导该校发展的政策目标,作为协调及统合全校教职员工努力的指引。第三,营造全校性的同僚管理策略,分线合作管理。第四,落实到学校的环境与氛围上,形成文化熏陶之势。最后,重视学生活动的全面铺开及成效。

金丹实验学校的愿景是从寄宿生的发展出发,将学生的成长定位为学校的发展愿景、学校管理的核心。从此愿景出发,金丹实验学校的管理要落实几个内容:一是寄宿生的健康体魄,二是寄宿生的德育与养成,三是寄宿生的心理疏导,四是寄宿生的修养与文化积淀。

三、寄宿制小学发展愿景的运作:管理的关键

寄宿制小学存有与一般学校管理的共性,还有其特殊性。正是因为寄宿生的在校生活,所以在对“为什么管理”、“管什么”、“由谁来管”、“怎样管”等问题进行思考时,考虑的仍是由寄宿带来的问题:学校对寄宿制政策的理解是寄宿制小学管理的基础;学校愿景的形成、转化是寄宿制小学管理的出发点;寄宿生各线管理的规划是寄宿制小学管理的关键;学校文化建设的管理是寄宿制小学管理的契机;寄宿生多元活动的组织是寄宿制小学管理的有机补充。

在金丹,围绕寄宿生的管理,涉及业务、政工、后勤、工会分管等线上相关工作:业务线上要促成学生的文化积淀,政工线上要保障学生的德育与养成,后勤要供给学生的吃,还要供给学生的用及与学生在校相关的安全保障,工会要管理学生的住和医疗。各条线上都有自己的管理规划,又都相互牵连、相互支持。如后勤的食堂管理不仅仅是供给学生吃饭,还要打造食堂文化,渗透饮食文明与礼仪,这就需要业务线上的文化中心来支持,还需要政工线上大队部制定相关的检查细则进行监督评比来落实。

各线的管理规划突出学校愿景,如文化建设管理规划简略为:学校每学期突出一个文化建设亮点,坚持积累,串成“上善若水”水文化的线脉。宿舍管理规划简略为:“放飞梦想、起点人生”,让学生在小小宿舍里学会照顾自己、学会帮助他人、学会服务集体。多元活动管理规划简略为:“益智园”、“金丝带公益活动小组”、“若水合唱团”等,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学生的心灵。再将管理规划转化为管理工作的计划、具体活动的方案,并付诸于平时的工作中落实才能真正起到管理实效。

综上所述,寄宿制小学的管理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轨迹,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愿景相结合,为学生的健康、自立、修养做好管理。正如顾明远指出的:“寄宿制小学提供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主体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寝室文化,丰富其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很难达到学生对寄宿生活文化的预期要求。要加强校园寝室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寝室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

关键词:

寝室文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文化建设

一、农村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是寄宿学校的责任

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相比,在教育和生活方面有很大不同,寄宿制学校除了承担学生教育任务外,还要承担其生活、娱乐任务。每两周或者四周内,学生都要在学校内完成学习和生活任务。为了保证有效地学习,他们几乎没有出校机会,学习、生活都要在学校内完成。由此可见,寄宿制学校不单单是教育教学场所,也是生活场所。由于寄宿制学校本身的体制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在学校管理和发展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适应学生对寄宿制学校生活的要求。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静态是指表层的、浅在的文化;动态是指深层的,可不定期改变的文化。为了全面丰富寝室文化生活,只有将表层和深层、浅在和内在相互结合,才能使宿舍文化建设有一个良好布局。静态可分为寝室卫生、被褥和物品摆放等。这些是寝室文化的“代表”。首先,寝室管理员要加强对寝室卫生的检查,使寝室空气良好、地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给人温馨舒适的感觉。其次,可以对整体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布局规划,良好的寝室文化才能得以建设。动态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为了彰显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动态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动态可分为寝室文艺、寝室整体风气等各个方面。相比静态文化建设,动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奖罚分明,更加制度化、民主化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要制定合理的评判和考核方案,做到合理化、规范化、透明化。

2.组织学生自主申报活动:寝室文化设计、寝室格局布置、文明寝室评比、寝室间篮球赛、书法大赛等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

3.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学生的性格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寝室”这个小家,性格差异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寝室团结,学会自我调节。

二、农村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是寄宿学校的发展要求

根据人类需求,可以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需要五个方面。每个人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所以,每个人的成长就演变成实现自我需求的过程,把个人发展的目的变成现实生活的一种转变,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同理,农村寄宿制学校也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监狱,它需要自我发展。学生也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需要培养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意识。因此,学校寝室文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和生活都是学生发展的一部分,学校要把学习和寝室文化生活相结合,把寝室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发展内容。

三、农村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是寄宿学校的内在要求

学校是学生知识获得、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阵地。学生只有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才能获取良好的发展。通过学校学习,学生才能成为全面型人才。丰富学校寝室文化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自我价值的第二场所。寝室文化建设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在重视全面发展的今天,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是丰富农村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步骤。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校的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寝室”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因此,重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陈占红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白银五中

参考文献: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德育教育研究》、《中国德育》、《德育报》、《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的论文集进行分析,从目前国内外的情况看,国内外学校关于寄宿制管理和对寄宿学生教育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一些国内外的名校,都相当重视寄宿学生的管理,对寄宿制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功的管理经验。但他们的研究都偏重于对住校学生生活、教学两方面的规范管理方面。对于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自立意识的发展之间的这一矛盾问题,却没有更加深入而有实效的研究结果,可以说对寄宿制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所以,无论国内国外,寄宿学生的管理经验很少用于进行公开的交流,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些经验都存在操作性强、学术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不便公开。

综观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来看,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全寄宿制下的德育管理,更是缺乏系统而有价值的研究。可以说,这部分的研究国内外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如何克服学生的家庭依赖心理,培养其自主自立意识?住宿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体质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寄宿管理中的统一性与个性、纪律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心理咨询在寄宿管理中的作用模式研究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而且从国内外来看,对特定研究对象——中学生群体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组根据德育目标的素质化趋势、德育过程的综合化趋势及德育工作表现为重视过程、重视协调和重视实践的趋势,以及作为基层的中学德育工作者,在德育研究上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密切接触”广大学生。因此,充分利用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优势,针对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中学生受众主体的实际情况,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应该说本校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遵义市田家炳中学是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和田家炳先生共同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于20__年5月建成的一所寄宿制高中,前身是遵义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遵义市一中已有68年的办学历史,系贵州省二类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总建筑面积50435平方米,现代化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自20__年9月起,学校招收十个班的高一学生。从今年起每年招十六个班,计划三年内达四十八个班,五年内达六十个班,三千学生的规模。学校实行全封闭、全寄宿制、准军事化管理。

根据我们的调查,寄宿制下的学生,有近一半的时间生活在生活区。这向学校的生活、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贵州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教育规律中找出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的重、难点,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和比较有特色的生活管理方式与方法,是我们全体管理者的奋斗目标。我校在学校20__——20__五年发展规划里提出:加强规范化管理的领导,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针对现在独生子女多、社会负面影响较大(如网吧等的影响),而在寄宿制封闭的情况下,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校园环境,提高校园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这些都是我们今后探讨的新课题,也是更好的抓住机遇和挑战,以科研带动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2、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我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充分利用和发掘教育资源的潜能,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要的同时,学校对全寄宿制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能为我校乃至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顺利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探讨在寄宿制下高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关系,总结出适合于高中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心理、生理、性格、品质发展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管理的高效、科学原则,丰富中学德育教育的实际内容,是一条可行之路。

寄宿制生活使学生在拥有班集体的基础上,多了宿舍集体,这也使学生的人际关系上多了一个层面。宿舍作为休息、生活场所,更象一个小社会,更能体现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友情,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场所。探索和研究寄宿制下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的模式,做好对教师、学生的管理,进行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实验研究,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以更好的培养适应今后

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人才。同时,在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德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实施课题研究的意义

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迅速地在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认识视角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并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走出“象牙塔”式的教育环境,在教育学生、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目的下,在学生心理、生理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完成从相对单一的学校环境向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过渡,并使之有能力去体验未来高等学府和未来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

同时,本课题有利于研究住宿学生在长期脱离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把握成长方向的问题。研究这一课题也是为国内各级各类高级中学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尝试,以期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真正有助于我国中学生的教育发展。立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探索符合学校德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品牌、争创贵州省一类示范性高中、实现中外教育接轨作好理论和实践准备。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调查分析在全封闭、全寄宿制情况下学生个人的心理状况、性格品质的情况与对策上入手,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整个课题的全面展开和深入进行。只有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来确定教育和管理的相关规则与模式,才能真正深入到对学生成长规律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去研究学生个体与群体发展的关系。根据现代化寄宿制下高级中学的办学目标,为规范学校管理,进一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创造性的发展,形成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通过走读式与全寄宿制的学生三年生活表现情况的对比研究,总结寄宿制的优缺点,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

重点是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注重做好调查研究,分析学生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寄宿制下产生的新问题,注重注入现代化管理思想,强调“全员管理”、“全面管理”、“过程管理”。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通过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相互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实施教育的思想,形成齐抓共管,以德育网络来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为更好的进行课题研究,总课题下设如下研究内容:

如何克服学生的家庭依赖心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主自立意识?

寄宿制对学生学习成绩、生活习惯、体质的影响。

寓生活教育于生活管理之中,加强寝室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寄宿管理中的统一性与个性、纪律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心理咨询在寄宿管理中的作用模式研究。

在一年的管理实践中,我们通过用制度育人、用情感育人,坚持“爱严相济、爱字当先、严字当头”的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基本上杜绝了学生打架斗殴现象,部分学生网虫迷恋网络的现象有所减轻,校风、学风明显优于走读制的学校。当然也存在有:学生不当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和生活、浪费粮食现象严重、乱丢乱扔、说脏话等问题,还出现了学生谈恋爱现象增多、在午休和晚睡时不安静休息的现象等,这些均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加强管理和加强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

2、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1)在校内对比学校本部六个高一班,分部十个高一班,学生三年的生活、学习、习惯、成绩等。(2)从学生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所受社会的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3)与省内其他寄宿制学校的对比。(4)与周边省份和上海、深圳等寄宿制学校的对比。

提倡行动研究法开展调查、追踪进行个案研究、行动研究。通过三年的探索、学习、实践,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四、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寄宿制高中德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员主要由刘黔生、杨顺尧、张国强、杜朝灵、冯发昌、杨世荣等组成。

研究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__.9——20__.1)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实验对象和目标,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__.2——20__.8),建立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新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寻找对策。确定个案进行跟踪调查,初步找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阶段:(20__.9——20__.1)完成对走读制和寄宿制学生三年对比试验的总结,把已经初步确立的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论证、修正。

第四阶段(20__.2——20__.8)课题研究进行结题报告及论文结集。

有田家炳基金会经费保证,加上学校总务部门专项基金的支持,本课题研究在物质基础具备的条件下,开展研究工作必将更加有利。

五、参考书目

《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

《德育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__-07-01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

《解读建平教育》范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