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经济实例

循环经济实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环经济实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环经济实例

循环经济实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特征系统措施

当今,许多城市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城市人炸式增长、交通拥挤、供水紧张、热岛效应、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已经对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长期可居住性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寻找健康的途径,清醒地、明智地、非短期地实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概述

所谓循环经济,也称资源循环经济,就是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人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相对而言,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双向流动为特征的闭合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和高循环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基本原则体现为“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是输入端原则,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减量化又称为减物质化,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原则,要求尽可能多地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例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扔掉。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还可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带给环境的灾难性破坏。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可以再次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生产厂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而不是过于频繁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Recycle)是输出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再循环方式:一是原级再循环,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如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原级再循环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二是次级再循环,即日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木筷变纸张,铁盒变钢材等等),次级再循环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不会低于25%。很显然,通过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的实施,反过来强化了减量化原则的实施。

三、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1.高效性。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不仅体现在量上,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循环经济是一种高质量的和谐经济,它不仅有高效的转换系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和流转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而且有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使得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协调度。同时,它实现了城市人口控制、社会服务、劳动就业、城市建设等高效率的管理,达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了外部“生态成本”的“内部化”。

2.整体性。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在规划、建设、管理时,一方面,要求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后代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城市的社会保障系统、技术支撑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绿色产业系统四者之间更具有协同性和整体性。

3.复杂性。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反馈系统,可通过生产食物链(产品食物链、剩余物质链、能量食物链)等组成若干“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此基础上,可组合成“产业园区层面”、“城市层面”,甚至“城乡综合体层面”、“城市链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其管理保障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十分复杂。

4.公平性。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公平性,这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尊重,强调城市文化中的包容度,强调对外来移民创业、归宿的容纳能力,主张公平合理的竞争方面,而且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尊重上,即把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资源存量的减少及其再生、环境的恶化与重建等纳入协调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四、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构成

1.社会保障系统。社会保障系统是城市中人类及其自身活动所形成的非物质生产的组合,涉及人及其相互关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等领域,包括人口、文化、艺术、道德、宗教、法律、政治及人的精神状况等。

2.技术支撑系统。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技术支撑系统非常关键,与其相关的技术主要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三个层面的多种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整合与协同技术,生产食物链(网)技术,建筑结构、形态、功能的生态整合技术,建筑用地生产与服务功能的空间生态恢复与补偿技术,废弃物的就地经济处理、循环再生技术,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开源与节流技术,健康建材的研制、开发与推广技术,绿化的入户、上楼以及屋顶景观、水泥景观的改造技术,室内外生命空间的活化、美化、自然化技术等。

3.基础设施系统。它是指既为城市物质生产又为城市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系统运行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五个子系统—能源动力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

4.绿色产业系统。绿色产业就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危害的产业,包括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城市郊区)、清洁生产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环保产业包括废弃物利用、环境净化和能源节约等产业。

五、我国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目前,尽管已有部分城市开始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但总体来讲,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因此,笔者认为要建设完整的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有符合循环经济的设计,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更新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利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要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减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其次,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德国在GDP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近75%,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再次,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和重要标志。工业生态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这种方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个工业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地区纷纷出现的“工业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已有工业生态园的一些考虑:离开市中心区,实行集中式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园区的绿地占有很大的比例等等。但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则很少顾及。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前进一步,距这种工业生态园就不远了。

最后,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但是不能设想仅靠先进的技术就能推行这种经济形态,它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和严格地管理是做好这种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并且有督其实施的管理机制和能力。从清洁生产角度看,国内外的调查证实,工业污染物排放的30%~4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就是说,只要加强管理,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便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

从对循环经济的上述分析来看,它对我国城市发展也是完全适用的。实际上,循环经济思想和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渊源就是生态城市。因此,可以本着上述循环经济的思想和战略,来制定和指导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参考文献:

[1]吴志强蔚芳: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2

[2]高鹏飞等: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今日科苑,2007~8

[3]杨益均沈勋丰:城市循环经济.集团经济研究:2007~2

循环经济实例范文第2篇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美国学者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循环经济。他认为,循环经济不同于旧有的过分依靠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而是建立在资源循环运用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的合理运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它要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综合利用资源,使经济系统有机融合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进程中,从而使得物质资源在不断循环运用中得到充分利用。总而言之,循环经济是高效、污染低的一种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我国旅游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不健全

我国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旅游经济管理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比如,我国还没有全国性旅游行业组织机构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一些地方政府旅游经济管理模式单一化。当前,旅游主管部门已初步意识到旅游经济管理不仅仅是单项事务的管理,还涉及城管、交管、物价、劳动、卫生、工商、消防等部门。因此,需要成立一个多职能单位兼收的管理委员会,专项并有针对性地对我国的旅游经济进行管理。另外,许多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模式单一陈旧,缺乏创新,忽略旅游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导致其管理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大合力,实现有效的旅游经济管理。

(二)旅游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旅游经济管理中存下着旅游经费投入不足及不合理的情况。1.旅游经费投入不足。旅游行业产业链比较广泛,涉及人们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而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庞大,难以组织财政资金投向旅游设施建设,导致旅游市场基础设施不健全,无法发挥优质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比如,外部交通、旅游步道、排水以及垃圾处理系统建设落后等。总而言之,旅游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从而制约了旅游经济管理的效益。

(三)重开发、轻保护现象严重

为了短期利益,有些旅游经营者盲目开发旅游资源,违背自然资源发展规律,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旅游资源开发初期,而且在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利用中,也存在这种不注意资源保护的做法。这种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根本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行为后果必然要以高昂的治理费用作为代价,甚至是旅游资源的永远破坏。

(四)旅游产品缺乏个性

许多旅游景区的产品缺乏个性,采用旧有的产品设计方案,满足不了游客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新颖性的需求,难以吸引回头客,旅游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主题公园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但是由于缺乏个性,并没有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导致游客数量不断减小。

三、基于循环经济视域下的旅游经济管理创新

(一)系统观创新

旅游行业是综合性强的行业,涉及人们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产业。旅游行业存在政府部门、旅游经营开发者、当地居民等利益主体,涉及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要素。因此,旅游行业应该在“五位一体”发展指导下,构建系统管理和控制的系统观。系统观要求旅游行业发展要考虑供求规律,从整体出发,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品牌景区,用品牌景区带动区域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旅游行业的开发与管理要尽量实现市场化操作,有效融合旅游资源,增强旅游产业的整体合力。另外,规划旅游行业时,要以系统观为原则,考虑影响旅游行业发展的所有因素,规划旅游行业,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观创新

经济观创新指的是旅游行业要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优化旅游行业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益,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时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管理时,要考虑环境的容量,以保证旅客有一个舒适和愉快的旅游体验。同时,旅游行业的经济观要求,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以及自然资源不危及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取得最合理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旅游行业的开发和经济管理过程中,要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掠夺,在自然资源可以承载的范围内开发和利用,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环境伦理观创新

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宣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以外的物种存在于世界,也具有其生存价值。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物种,对地球其他生命体应该承担伦理责任。基于循环经济视域下的旅游经济管理要尊重生态环境,肩负保护环境的伦理道德,并且将环境伦理观运用于旅游业的开发和经济管理,运用于保护环境的实践。

(四)生产观创新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生产观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节约生产资料,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在旅游行业开发利用中,运用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生产等生产方式,提高技术含量,加大知识等非自然资源物质在旅游市场中的比重,减小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快旅游行业国际认证,按照国际标准化ISO14001的标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益。

(五)消费观创新

循环经济实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背景;城市土地管理;问题;建议

城市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使城市不断进行扩张和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激增,城市对于土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对土地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土地使用现状。本文主要针对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展开论述。

1 循环经济概述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人作为参与者,借助当今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对产品进行生产、使用、废弃等过程,来使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使自然资源在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还实现了循环重复使用的目标,这样就避免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使经济发展向生态型方向靠拢,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内涵[1]。当今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人口的激增,使得地球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快速的消耗,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源在大量消耗的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循环经济应运而生,使人们在这种经济观念下,对于自然资源使用和经济发展方面有了很好的认识,能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的内容就是在使用自然资源进行经济生产活动时,要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其产生的废物能得到二次或多次利用,这样就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和废物减少的目标,还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经济方面讲,就是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高质量、高价值的产品。总之,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机结合,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得以实现。

1.2 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原则有三种,简称3R原则,是因为这三种原则的英文形式中首字母都是R,它们分别是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从原则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循环经济的内涵。减量化原则,就是对原来的资源使用量进行减少,加强技术的使用和对各方面的调整,使产品生产只使用有限的资源,就能实现高质量生产、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目标。再使用原则就是使产品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能最大程度地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使其的使用周期比预想的长。再循环原则就是产品在被废弃后,能回炉改造成新的产品,这样就实现了资源的循环使用。

2 目前我国城市用地现状

2.1 城市扩张占用耕地多,存量土地粗放利用

城市向外扩张,城市才会有发展的余地。近年来,我国城市市辖区的面积正呈逐年增长的模式,城市建成区范围也在增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超过国家定额。这些城市扩张会占用大量的耕地,但是在扩张后,却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利用,有一部分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此外,被粗放低效利用的土地在城市土地中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2.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虽然进入信息化时代,但在目前,国内的工业发展形势还是很迅猛的,工业发展就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其他第二、第三产业用地则自然减少,所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点都不合理,这样的后果就是会延伸出住房紧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交通紧张等问题[2]。并且在城市中心区,很少有服务型产业分布,这一点和国外恰恰相反,且优势地位所分布的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业分布也十分密集。这种结构没有将土地所在区位的优势体现出来,使土地利用不合理同时,也没有使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

2.3 开发区数量增多,且用地粗放

榱舜俳城市经济发展,各种开发区层出不穷,开发区的数量虽然相比之前要多,但是用地粗放,对其投入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所以土地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一些开发商在将这些开发区的地皮使用权拿到手后,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建设,这种土地搁置问题,使得土地资源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得到利用,就造成了土地浪费问题,这一点都不符合循环经济观[3]。

3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建议

3.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从源头控制用量

在循环经济的原则中,减量化原则也是输入端原则,就是从源头上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利用,也要遵循减量化原则,从提供土地资源的源头进行控制,使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以此,在增加土地价值的同时,还使用地者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在源头控制中,相关的政府部门起着决定作用,政府要提高土地使用批准的门槛,在土地利用规划上严格管理,从而对城市土地进行宏观管理,首先要确立土地规划相关方面的法律,在进行土地管理时,要严格依法执法,杜绝开发商行贿批地的行为,以此来控制城市扩张速度,使城市发展规模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此外,还应关注土地用途问题,杜绝大面积的占用耕地行为,旧城区的土地用途要遵循相关法律,以用途分区为依据。

3.2 存量土地内涵挖潜,防止建设用地增加

此建议遵循的是循环经济中的可利用原则,就是对土地进行多次利用,使其的使用周期得到延长。为了适应更多的人群,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土地规模已经不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所以城市要向外进行扩张,但是扩张的土地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长期以往,还是会出现土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城市要从内部解决此问题,对城市中的存量土地进行有效的挖潜,将浪费的土地资源全部利用起来。

所谓的存量土地是指处于优势区位,却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而又分布不集中比较零散的土地,要加强对其的利用,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土地置换或者土地规划的方式来使其的用途得以明确,将其与周围的土地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功能的配置,使其的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总之就是使城市土地的使用空间增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重复使用[4]。

3.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循环使用

此建议遵循的是循环经济中的再循环原则,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使土地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以多用途使用,也就是使其可以循环使用。在土地进行下一用途的使用时,要查看土地的质量问题,根据土地质量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用途,比如耕地在质量达不到种植标准要求后,可用作质量要求相对比较低的建设用地。从根本上讲,土地的可循环利用的前提就是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所以城市应该将商业区,居民居住区与工业区,还有农业区的用地结构合理安排好。

4 结束语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遵循三个重要原则,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节省了用地成本的增加,还保护了环境,相关人员要遵循三个原则,对城市土地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使城市土地使用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郑晓俐,乐晶.循环经济下的城市土地管理[J].池州学院学报,2010(04):38-40.

[2]鲁佩琛.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03):234.

[3]胡国军.“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国际研讨会”图片报导[J].上海国土资源,2016(04):2-3.

循环经济实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特征 系统 措施

当今,许多城市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城市人炸式增长、交通拥挤、供水紧张、热岛效应、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已经对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长期可居住性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寻找健康的途径,清醒地、明智地、非短期地实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概述

所谓循环经济,也称资源循环经济,就是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人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相对而言,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双向流动为特征的闭合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和高循环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基本原则体现为“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是输入端原则,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减量化又称为减物质化,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原则,要求尽可能多地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例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扔掉。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还可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带给环境的灾难性破坏。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可以再次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生产厂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而不是过于频繁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Recycle)是输出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再循环方式:一是原级再循环,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如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原级再循环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二是次级再循环,即日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木筷变纸张,铁盒变钢材等等),次级再循环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不会低于25%。很显然,通过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的实施,反过来强化了减量化原则的实施。

三、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1.高效性。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不仅体现在量上,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循环经济是一种高质量的和谐经济,它不仅有高效的转换系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和流转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而且有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使得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协调度。同时,它实现了城市人口控制、社会服务、劳动就业、城市建设等高效率的管理,达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了外部“生态成本”的“内部化”。

2.整体性。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在规划、建设、管理时,一方面,要求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后代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城市的社会保障系统、技术支撑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绿色产业系统四者之间更具有协同性和整体性。

3.复杂性。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反馈系统,可通过生产食物链(产品食物链、剩余物质链、能量食物链)等组成若干“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此基础上,可组合成“产业园区层面”、“城市层面”,甚至“城乡综合体层面”、“城市链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其管理保障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十分复杂。

4.公平性。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公平性,这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尊重,强调城市文化中的包容度,强调对外来移民创业、归宿的容纳能力,主张公平合理的竞争方面,而且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尊重上,即把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资源存量的减少及其再生、环境的恶化与重建等纳入协调的宏观经济运行中。

四、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构成

1.社会保障系统。社会保障系统是城市中人类及其自身活动所形成的非物质生产的组合,涉及人及其相互关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等领域,包括人口、文化、艺术、道德、宗教、法律、政治及人的精神状况等。

2.技术支撑系统。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技术支撑系统非常关键,与其相关的技术主要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三个层面的多种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整合与协同技术,生产食物链(网)技术,建筑结构、形态、功能的生态整合技术,建筑用地生产与服务功能的空间生态恢复与补偿技术,废弃物的就地经济处理、循环再生技术,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开源与节流技术,健康建材的研制、开发与推广技术,绿化的入户、上楼以及屋顶景观、水泥景观的改造技术,室内外生命空间的活化、美化、自然化技术等。

3.基础设施系统。它是指既为城市物质生产又为城市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系统运行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五个子系统―能源动力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

4.绿色产业系统。绿色产业就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危害的产业,包括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城市郊区)、清洁生产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环保产业包括废弃物利用、环境净化和能源节约等产业。

五、我国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目前,尽管已有部分城市开始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建设,但总体来讲,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因此,笔者认为要建设完整的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有符合循环经济的设计,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更新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利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要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减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其次,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德国在GDP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近75%,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再次,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和重要标志。工业生态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这种方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个工业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地区纷纷出现的“工业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已有工业生态园的一些考虑:离开市中心区,实行集中式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园区的绿地占有很大的比例等等。但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则很少顾及。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前进一步,距这种工业生态园就不远了。

最后,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但是不能设想仅靠先进的技术就能推行这种经济形态,它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和严格地管理是做好这种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并且有督其实施的管理机制和能力。从清洁生产角度看,国内外的调查证实,工业污染物排放的30%~4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就是说,只要加强管理,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便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

从对循环经济的上述分析来看,它对我国城市发展也是完全适用的。实际上,循环经济思想和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渊源就是生态城市。因此,可以本着上述循环经济的思想和战略,来制定和指导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参考文献:

[1]吴志强 蔚 芳: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2

[2]高鹏飞等: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今日科苑,2007~8

[3]杨益均 沈勋丰:城市循环经济.集团经济研究:2007~2

循环经济实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技术;制度;资本;自然资源

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9003708

一、引言

经济体的快速增长一直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中国经济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可这种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哪里?能否持续下去或被复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已经成为许多研究者长久以来关注的焦点。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大量投资、人口红利和资源环境消耗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等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投入模式的产出效应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特别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如今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增长模式的转变成为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

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已有文献研究,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的贡献一直是争论的核心。相应的有制度决定论、新古典内生要素论、金融决定论和地域决定论四种观点。归纳起来都是在强调其中的某一个或某一些要素,这多是缘于分析问题的角度和采用的分析方法与模型的不同。如今更多的文献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经济增长。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模式,承载着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环境污染、保障经济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小康社会实现的多重目标性,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显得格外突出。因此,对循环经济视角下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实践意义,而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等要素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讨论则是该领域的重点。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审视经济增长问题,探讨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和决定性因素。

二、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1基于研究范围和对象

纵观增长经济学发展脉络,按照研究对象分大致有三类观点:

第一类,国家经济增长研究。其中,古典增长理论假定技术不变,只研究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认为经济增长与储蓄率和投资率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古典经济增长则认为,资本边际产出递减趋势无法对经济增长做出合理解释,在尚未摆脱以资本积累为核心的分析思路下,将经济增长的动因归于外生的技术进步[1]。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romer[2]、lucas[3]以及becker和murphy[4]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尝试突破以上研究理论框架,逐渐完成技术因素在模型中的内生过程。但是,随后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实证分析却发现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高,例如,东亚四小龙的tfp甚至比南亚许多贫困国家还要低。虽然后来研究者指出,对tfp隐含在设备引进中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忽视是造成上述结论的主要原因[5]。但更多的研究者开始考量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是经济增长本身,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它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提供有效的激励,特别是对于中国这种经历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易纲等[6]以及胡鞍钢[7]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董祥海和李升[8]则对c-d生产函数进行修改,加进制度因素,认为1980—1994年间制度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主要部分。

第二类,区域间经济差距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日益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也在不断扩大,关于各地区增长差异和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大量涌现,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解上。例如,根

edward和denison[9]的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可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要素(即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配置效率。而樊纲等[10]、汪锋等[11]以及胡晓珍等[12]也尝试将制度因素引入,多方面考察区域增长差异的终极原因。

第三类,产业增长因素分析。north[13]集中研究了1600—1850年间的海洋运输业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发现此期间海洋运输业并没有重大的技术进步发生,认为其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制度创新,即经济组织和市场制度的改善。而rae和ma[14]对中国农业生产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张军等[15]则对中国工业(包括国有工业和乡镇企业)生产率进行了研究。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袁新华等[16]分别从这些方面对比探讨了制度变革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总体来说,现有文献多是根据范围及对象的不同来研究经济增长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是比较典型的三个层次,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三个层次上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实施。但不少研究者直接将制度因素体现在c-d生产函数中,无论是将其内生还是外生,都试图得到理想的结果,最终却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或推导演示,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评价至今仍缺乏坚实的理论和数理基础,更没有在经济学领域达成共识。

2基于要素稀缺性

在田园经济时代,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人口相对稀少。“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形象说法。人口增长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资源绝对稀缺论”和“资源相对稀缺论”的提出,研究者发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是决定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依赖于资本要素的积累。国民收入投入到生产劳动的比例越大,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后来又经过研究发现,进入工业革命后,技术进步相比资本和劳动,逐渐成为解释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而becker[17]和schultz[18]等研究者又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提高工人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保证人均资本持续增长的根本。

近些年,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析越来越复杂,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开始尝试把一些原有的既定因素和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囊括进来,特别是制度因素。制度经济学派认为“不涉及制度就不可能解释经济增长率上的持续差异” [19],特别是对于中国式的转轨经济国家的崛起。同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先后爆发了两次能源危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增长方式转变先后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传播。制度和资源环境因素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对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及其效率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前者要求制度量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后者则需要科学地选择能够代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指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增长模式,其发展动力分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综合考量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对循环经济推广的影响,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将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以循环经济为切入点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

3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增长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世界经济不断遭遇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更是将资源环境问题推到最前沿,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当代,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共同构成世界各国经济活动及学术研究的主题。中国从20世纪后半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资源环境的法规政策,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加强环境规制,国民经济追求在最大化利用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式引入循环经济,并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国试点推广,特别是在资源能源产业、耗能大户和环境影响严重的领域。不同于以往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提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型经济模式,追求生产要素更高的使用效率和更少的环境破坏。近二十年来,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根据现有经济增长理论,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促使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

术和制度是影响循环经济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主流经济学也认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包括机器设备的更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原材料材质的改善。二是改进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替代环境污染大的生产工艺。这相当于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的一种重新组合。但现有研究还没能够将这种变化科学地体现在生产函数变化形式上,对于技术和制度与产出之间的建模存在很大的争议,而这两点恰恰是考察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要素,这也是本文力争解决的问题。

钢铁工业既是典型的原材料和基础产业,又是资源密集型与能源密集型产业。在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压力,其中蕴含着诸多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的可能性,在实施循环经济上具有较大潜力。早在1978年,国家冶金部就对钢铁工业能耗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行过调查,并制定计划,革新改造,组织节能培训,先后制定了烧结、焦化、炼铁、炼钢和轧钢等14个工序节能规定,随后还印发了《钢铁工业节能技术三十例》,使行业节能上了一个大台阶。1983年,冶金部进一步向国家提出了《钢铁工业以发展连铸技术为中心提高成材率的措施方案(草案)》,使中国连铸比和钢的成材率节节上升。2005年,国务院和发改委又分别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强调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20]。

虽然近几年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按行业分能源消耗量排名依然处于第一位,从全国能源消耗比例看,还存在着小步上升的趋势(如表1所示)。在工业废水、so2、固体废物排放中,只有工业废水排放比例在逐渐减少,工业so2排放比例还有微弱的上升势头,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比例则存在一定的波动。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深化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因此,以钢铁行业为例来研究循环型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也区别已有的对一国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研究视角。

三、以钢铁行业为例的实证分析

围绕着生产关系的经济学解释,研究者已经建立了许多描述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生产函数)是其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经济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生产函数。它模式简便,却也是最具争议的领域。不少文献直接假定α+β=1,默认研究对象符合规模报酬不变,却忽视了现实中的一国、一地区或某产业很难在长期内保证最佳规模,甚至是接近最佳规模的情况。而且要素间除了有可能的共线性外,还有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这些都使得c-d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认为,资本和劳动是生产关系形成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构建生产投入产出关系计量模型的基本指标。但随着经济增长研究的深化,技术、自然资源和制度等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的新要素,而现有研究却没有对此达成共识,给出一个合理反映要素投入和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特别是对于制度的衡量和量化存在很强的随意性。相比之下,dea模型由于没有要求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也没有对变量的内生性质和外生性质进行特殊的限制,只需模型中的变量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即可,成为目前分析投入产出效率和因素影响的常用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尝试通过随机有效前沿分析方法,从生产三要素、技术以及制度因素三方面构建相关指标,研究钢铁行业的生产决定过程,探讨上述各要素在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决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钢铁行业产出与各制约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首先,通过两步dea,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对中国七个区域钢铁行业的循环型增长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重点提炼出技术和制度效率水平。其次,运用反映区域比较优势的截面分析考察中国钢铁行业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协整方法研究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关系,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和建议。 为了能够反映区域比较优势对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截面效用影响,且钢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带有显著区域布局特征,本文将全国划分为华北(hb)、东北(db)、华东(hd)、华中(hz)、华南(hn)、华西(hx)以及西北(xb)七个区域,根据各省市的指标值采用算术平均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劳动、

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量化指标,并据此截面划分口径,利用1995—2010年的相关量化指标建立相应的面板数据分析模型,以体现钢铁行业发展的区域布局特点,同时设定区域为研究对象,避免了部分省市数据缺失导致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信度不高的问题。

1技术投入指标的量化

由于通过年鉴数据很难直接获得有关钢铁行业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及相关指标,因而本文并没有直接在指标设置中使用年鉴相关数据,而是通过dea法,对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计算,并以此投入产出效率值作为衡量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科技投入的量化指标。在dea 计算过程中,以投入产出效率表示的技术效率值是一个相对指标,并不能代表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科技投入的绝对水平,但这个以相比指标表示的科技投入水平并没有影响到本文的分析结果,本文着重分析科技投入的时序变化对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强调的是一种基于时序分析的趋势研究,而不是具体投入指标水平的量化研究。

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的产出指标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反映生产经济价值的物量指标,本文选取钢铁行业单位能源消耗的钢产量反映钢铁行业的经济产出,该指标不仅能反映行业生产的总量变化,同时也能反映出行业的经济生产效率。二是反映生产外部性的环境指标,本文选取单位能耗下的钢产量来描述经济生产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其数值越大表明经济生产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越小,循环经济活动效果越显著。两个产出指标通过各自的方差贡献率进行赋权汇总,得到综合的产出指标。遵循传统的生产要素指标设置方法,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三个角度出发选取产出的投入指标,本文分别选取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年末职工人数和钢铁工业煤炭消耗量作为衡量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生产的投入量化指标。相关的dea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各区域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的技术效率大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00年左右,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的技术效率达到最低,2000年之前技术效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2000年之后技术效率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战略部署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多次培训和试点工作,因而1995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技术效率经历了高开低走再上升的过程主要源于最初循环经济发展较高的边际效用,2000年之后中国钢铁行业技术效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源于国企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特别是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体制的改进,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强化和改进了循环经济导向的技术投入和效率。

2制度指标的量化

制度指标的量化一般是通过构建相关指标体系的方法完成的,但指标体系的构建往往具有主观性,且制度相关指标数据较难获取,因而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加以一定的赋权方法获取表征影响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制度量化指标是很难实现的。结合技术投入量化指标的获取方法,本文采用了两步dea结果差值的方法来获取用以反映影响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制度量化指标。在技术投入量化指标获取的第一步dea计算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制度变量对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而是在第二步dea计算过程中,将能够反映制度因素的相关变量考虑到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投入产出效率的计算模型中,据此可以得到考虑制度因素影响后的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技术效率。比较考虑制度因素影响后的技术效率与未考虑制度因素影响前的技术效率,两者间的差值反映了制度因素对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可以作为影响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制度因素的量化指标。本文选取政府支出占gdp比重、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社会工业增加值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作为衡量影响钢铁行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制度政策调整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提取公因子,得到综合的调整指标,将其作为dea的投入指标进行第二步的dea分析,最后将两步dea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值作为衡量影响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制度量化指标。相关结果如表3所示。

注:下标2表示未考虑制度因素前和考虑制度因素后的投入产出效率量化结果的差值,其实质是剔除制度因素后投入产出效率的水平。

由表3可知,制约循环经济

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制度变量影响程度出现了先增强后弱化的趋势。其中2000年之前,制度变量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说明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受到制度因素不断增强的正面影响,也就是说,2000年前后中国的节能减排、国有企业改革等制度改进和相关促进政策所释放的边际效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00年之后,制度变量表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钢铁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导向,在制度建设得到一定完善的情况下,法规政策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在下降,市场因素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四、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得到影响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制度和技术量化指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以考察资本(k)、劳动(l)、自然资源(n)、技术(a)和制度(g)因素对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程度,相关计量模型如下:

相关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需采用固定效用变截距模型,各系数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面板数据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778,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面板数据固定效用变截距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在影响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相关因素中,资源的投入、技术效率以及制度环境都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中,比较技术效率和制度环境,技术效率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制度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制度环境有利于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来完成的,而不是单纯被动地受制度政策限制来发展循环经济。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与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与产出相比有投入过剩的现象,特别是劳动的投入,而资本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配置低下问题,因而还需继续优化要素配置结构,转变生产模式。通过固定效用分析可知,西北和华东地区的固定效应较大,说明西北和华东地区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相反,西南地区固定效用为-7294,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弱的区域优势。  表4面板数据固定效用变截距模型相关检验结果

为了更好地研究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决定过程,本文对制约钢铁行业产出的各相关因素进行协整检验,以考察各制约因素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具体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的制约因素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都对技术进步有影响,但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是依靠资本的投入来完成,劳动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在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效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资本的投入,相对而言,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影响程度则较弱。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立足于国民经济增长实践,考虑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制度和资源要素,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学理分析,从循环经济视角探讨经济增长问题。利用dea法对1995—2010年间中国七个区域钢铁行业的发展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突出说明技术和制度因子的效率水平以及其发展趋势,并运用反映区域比较优势的截面分析考察中国钢铁行业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协整方法研究了要素之间可能进一步存在的相关关系。依次得出如下三方面结论:

第一,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对单位能耗下的钢产量有正相关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三个要素对于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模式下的钢产量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其中,技术的相关系数要更高一些,说明近些年中国钢铁行业产出的提高更多的是依靠技术的投入。另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有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配套政策释放了较强的技术创新力量,制度的创新也在一定的时间点发挥着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但技术进步俨然已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而资源投入的正相关关系则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钢铁行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分析发现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与钢产量呈反比关系,说明中国循环经济模式下的钢铁行业存在劳动力过剩和资本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力的使用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第二,技术、资本和劳动间存

在一个协整关系,其中,资本与技术间的相关关系较劳动和技术间的相关关系强,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主要是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而且资本的作用最大。另外也可以说明,中国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比较倚重模仿和引进,技术多以成套设备和技术专利的大规模资本投入为主。

第三,从区域优势角度出发,西南、东北、华北、华南、华中、华东、西北地区的区域优势依次增强。但通过方差分析,七个区域循环经济背景下钢铁行业产出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f统计量值为8134,p值为0000,说明区域地理位置对钢铁行业具有重要影响。这一方面与钢铁行业的资源依赖性分不开,更与各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特别是因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习惯和相关促进政策及制度约束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差异,这也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化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根据以上结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资本投入虽然还是中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应尽可能地减少技术对其投入的依赖性,鼓励以人力资本为主的自主创新和项目创新,不断提升中国劳动力总体水平。制度与循环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但分析结果并没有明确指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过分依赖或强调制度创新并没有根据。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和资本合理配置都是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重要因素,它们彼此的配合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不同时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不同,因而只分析各要素的贡献率远远不够,更要明确要素之间的彼此牵连和作用关系,以及辨明不同时期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已经踏上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之路,但是最初由节能减排释放的巨大边际效用正出现弱化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技术进步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度创新、人力资本提高和资本投入结构优化则发挥着积极配合和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solow,m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70(1):65-94

[2]romer, p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5):71-102

[3]lucas, e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 3-42

[4]becker,sg, murphy,mk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4):1137-1160

[5]刘明兴,陶然,章奇制度、技术和内生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文汇,2003,(6):64-80

[6]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8):13-20

[7]胡鞍钢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j]政策,2003,(1):29-30

[8]董祥海,李升c-d生产函数的一种改进模型[j]大众科技,2004,(10):17-19

[9]edward,fd,denison,ef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r] new york: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6276-92

[10]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9-18

[11]汪锋,张宗益,康继军企业市场化、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j]世界经济,2006,(6):48-60

[12]胡晓珍,张卫东,杨龙制度环境、技术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j]公共管理学报,2010,(2):79-88

[13]north, d csources of productivity change in ocean shipping, 1600—1850[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8,76(5): 953-970

[14]rae,a, ma, h projecting chinas grains and meats trade: sensitivity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r]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annual general meeting,200314-16

[15]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4):1-38

[16]袁新华,李彩艳,缪为民我国渔业经济增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180-187

[17]becker,sginvesment in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70(5):9-49

[18]schultz, wt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17